高中语文作文写作指导资料_第1页
高中语文作文写作指导资料_第2页
高中语文作文写作指导资料_第3页
高中语文作文写作指导资料_第4页
高中语文作文写作指导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3高三语文议论文写作教程之议论文基本思路(引论—本轮—结论)整理:第一步范例导引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思考:文章的引论、本论和结论包括哪几段?有什么特点?寓乐于教2011年高考江西一考生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有三幸。一曰伯乐遇千里马之乐。失意之人皆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言知音难觅,明主难逢,固有一定道理,如果少些激愤,多些理智,从伯乐角度去思考,我们发现虽有伯乐之心,但有时候却难得英才。戴维在化学领域的贡献无数,当有人问他最大的贡献是什么时,他却填上发现学生法拉第。在他看来,遇见千里马远比化学领域的发现更加艰难。英才难得,得之并教育之,幸事也。南方科技大学在探索高校改革的路上,遭遇政策限制,难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但却有45位优秀学生顶住毕业后可能没有国家承认的文凭的压力参加了该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如果没有这45位英才,南科大将名存实亡,一次教育改革的探索也将可能终结。伯乐大幸,中国教育界大幸。二曰教学相长之乐。得英才而教育之,师生在共同的领域中必定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教学相长。著名哲学家罗素曾经是“新实在论”的提倡者,但后来招收了一个叫维特斯根坦的学生,这学生总是不相信他的研究,但这个学生的“异论”总是有依据,罗素在和弟子的思想碰撞中获得了“新生”,罗素的哲学观也因此转为“逻辑实证主义”,维特斯根坦后来也成为剑桥大学著名教授。思想的碰撞让二人在哲学研究中走得更远,教学相长,罗素大幸,维特斯根坦大幸,哲学大幸。三曰价值实现之幸。天下英才为祖国希望,培育希望,树栋梁之才,明天和未来均握在自己手中,既是重担,更是教育工作者的人生价值的体现。孔子有三千弟子,得英才七十二,隔代弟子更是无数,孟子就是其中一个。孔子的价值如果仅仅是创立了儒学体系,那么他至多只能辉煌一时、一代,正因为其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儒家思想才遍地开花,孔子的价值才得以最大化体现,我们才尊称其为“圣人”。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孔子大幸,儒学思想大幸。有此三幸,能不乐乎?有此三幸,能不寓乐于教?提示本文的思路:第①段为引论,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第②段至⑦段为本论,从三个层面展开论述,回答“三幸”;第⑧段为结论,以两个反问句总结全文。图示如下:提出中心论点(提出中心论点(①)分论点一(②③)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分论点二(④⑤)分论点三(⑥⑦)总结全文(⑧)换个形式,也可以这样呈现:引论(提出问题):由材料或题目提炼出自己的观点(50—100字)本论(分析问题):(一般由三个主体论证段组成,每段200—500字)分论点之一+分析议论分论点之二+分析议论分论点之三+分析议论结论(解决问题):总结全文(100字内)这就是议论文的基本“框架”,初学议论文写作的同学由此入“门”,应当首先熟练地掌握它、运用它;然后,再从入格到出格,达到自如地驾驶其结构的理想境地。第二步关键领悟领悟一:基本思路结构是思路的体现,只有论证思路严密,论证层次才能清晰,论证结构才能严谨。议论文的基本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写作就是按照这个思路展开的。领悟二:主要作用“引论”是“提出问题”的部分。它放在议论文的开头,有领域全文的作用,主要任务是提出论题或中心论点。“本论”是“分析问题”的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其主要任务是用确凿的事实和无可辩驳的道理,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来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结论”是“解决问题”的部分,对论证的结果作一个归纳,以加深读者的印象,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第三步能力突破突破点一议论文标题特点要求?议论文的标题并不属于议论文基本思路的范畴,但它是“议论篇章的构成”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好的题目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学们千万不可小觑。示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思考:以下是根据所提供的作文材料而拟定的议论文标题,其中哪些标题比较恰当?①《绕道而行·拿斧砍树·围上篱笆·提炼毒素》②《机遇》③《一棵有毒的树》④《小议“一棵有毒的树》⑤《远离毒品,小心交友》⑥《成功之道:化腐朽为神奇》⑦《毒树也能拥抱春天》⑧《菩提本无树》作文素材连接: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四个人看到了他。第一个人赶紧绕道而行,生怕不小心中了毒。第二个人心想,我要回去拿把斧子砍掉它,以免有人受害。第三个人心想: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能轻易毁掉。他在树旁围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其他的路人。第四个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想要的!”他研究了树的毒性,提炼了毒素,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提示尽管包含了材料中四个人的行为,但显得很罗嗦;虽然简练,但偏离了题意;扣住了材料,但只适合作记叙文或说明文的标题;显得很平直,缺乏个性;着眼于材料中的第一种人,符合题意;针对材料中的第四种人,符合题意;既符合题意,又巧妙的仿写歌名《野百合也能拥有春天》,显得新颖别致;尽管有点禅意和文采,但很难看出与材料有任何关联。可见,第⑤⑥⑦三个标题比较恰当。示例2阅读下面的材料,思考:以下四组议论文标题各有什么特点?第一组:《与人为善,善莫大焉》《“稻”之道,非常道》《别拿常识不当干粮》《无“读”不丈夫》《活在当下》《矮纸斜行闲作草》《为书消得人憔悴》《怎一个“慢”字了得》第二组:《特色是成功的催化剂》《滋养文化的“活鱼”》《我与真善美诗意栖居》《生如逆旅,一苇以航》《坐下读书,站着做人》《见义勇为与见义勇“围”》第三组:《我+书=快乐》《阅读+理解=学富五车》《多解的题:明星代言=?》《大事=小事+小事+……+小事》《一阵子+一阵子=一辈子》《?+?+?=0》第四组:《愿望瓶》《更新我们头脑中的教育“软件”》《把“意见”刻录成光盘》《朋友,请带好你的“护照”》《真情不“下岗”》《绿色生活》《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阅读》提示第一组,引用或化用了名言警句、诗词俗语、影视片名、歌词等拟题。这些语句用语凝练,含义深刻,易懂好记,使标题典雅大方,亦庄亦谐,妙趣横生,新颖生动。第二组,灵活运用比喻、比拟、对偶、对比、谐音等修辞手法,使标题生动形象、精炼紧凑、含蓄隽永,达到熠熠生辉的效果,为文章锦上添花。第三组,把数字、公式、定理和标点等移植入标题,让标题形象直观,异彩纷呈,有助于吸收阅卷者的注意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第四组,把新词新语植入标题。这些新词新语非常时尚,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恰当使用能使标题新颖别致,成为文章一个亮点。小结议论文标题拟写需遵循以下三条原则。准确精当,标题与文章观点、主旨相符,文题一致;简洁醒目,标题的文字要语意清晰,态度分明;新颖独特,标题要新颖有个性,令人耳目一新。其中,“准确精当”和“简洁醒目”是基本要求,一般情况下,或者点明论题,或者告知论点,运用主谓短语或动宾短语;“新颖独特”是较高要求。俗话说得好;“花香蜂自来,题好一半文。”许多优秀议论文标题都是精彩的。突破点二:议论文基本结构形式示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思考:与本课开头的范例《寓乐于教》相比,下文的结构形式有何不同?最苦与最乐梁启超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後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这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922年8月12日《时事新报·学灯》)提示思路落实到文章,从表现形式看,就是文章的结构。议论文的基本思路是“引论—本论—结论”,在结构形式上,则可视之为“总—分—总”式。“总—分—总”以及它的两种变式(“总—分”和“分—总”),构成了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形式。《寓乐于教》是“总—分—总”形式,《最苦与最乐》一文则是“分—总”的结构形式。下面是《最苦与最乐》的结构示意图:分论点一(第1-2段):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分论点一(第1-2段):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分论点二(第3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分析总结(第4、5段):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而不能逃避责任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示例2阅读下面的材料,思考:与《最苦与最乐》相比,下面这篇议论文的结构形式又有什么不同?成功季羡林什么叫成功?顺手拿过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言简意赅,明白之至。但是,谈到“预期”,则错综复杂,纷纭混乱。人人每时每刻每日每月都有大小不同的预期,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总之是无法界定,也无法分类,我们不去谈它。我在这里只谈成功,特别是成功之道。这又是一个极大的题目,我却只是小做。积七八十年之经验,我得到下面这个公式:天资+勤奋+机遇=

成功“天资”,我本来想用“天才”,但天才是个稀见现象,其中不少是“偏才”,所以我弃而不用,改用“天资”,大家一看就明白。这个公式实在过分简单化了,但其中的含义是清楚的。搞得太繁琐,反而不容易说清楚。谈道天资,首先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天资是不同的,这是一个事实,谁也否定不掉。十年浩劫中,自命天才的人居然大批天才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至今不解。到了今天,学术界和文艺界自命天才的人颇不稀见,我除了羡慕这些人“自我感觉过分良好”外,不敢赞一词。对于自己的天资,我看,还是客观一点好,实事求是一点好。至于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韩文公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事理至明,无待饶舌。

谈到机遇,往往被人所忽视。它其实是存在的,而且有时侯影响极大。就以我为例,如果清华不派我到德国去留学,则我的一生完全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无能也为力。只有勤奋一项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在这里,古人的教导也多得很。还是先举韩文公。他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两句话是大家都熟悉的。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静安先生第一境写的是预期。第二境写的是勤奋。第二境写的是成功。其中没有写天资和机遇。我不敢说,这是他的疏漏,因为写的角度不同。但是,我认为,补上天资与机遇,似更为全面。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

“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从事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提示季羡林这篇议论文,先解释什么是成功,然后提出“天资+勤奋+机遇=

成功”的观点,并详细阐述成功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指明勤奋是成功的关键因素。文章并没有专门一段来作出结论,只是呈现出“总—分”的结构形式。下面是它的说理结构示意图:成功之道成功之道成功的定义成功王国维的“三境界”韩愈“业精于勤”的名言天资(无能为力)勤奋(自己决定)机遇(无能为力)本论(一)引论本论(二)小结:近年来兴起的新材料作文是一种资源型作文,试题中的“材料”是一种资源型作文,试题中的“材料”(指内容、思想、主题)是给予写作者的第一份资源,是文章思维的起点、思想的火种。因此,“材料”是材料作文的由头、缘起,在行文中应不时的渗透、关照、提起,写作的思维轨迹是以“材料”为圆心的圆周状,不是射线状。新材料作文的材料与作文的关系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明扣,文章开头即转述原材料,并由此引出自己的观点、立意;二是暗合,全文只字未提原材料,但是思想、主题与原材料一致。作为考场作文前者比较适宜,容易让阅卷者接受、理解;同时,紧扣原材料还能够使作文免除“套题”的嫌疑。突破点三引论的几种基本写法思考一:以下几个引论是如何“破题”(点明文章论题或论点)的?示例1人才的成长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只有挖掘其才能,才能造就人才。(摘自2010年高考陕西作文《挖掘潜能》)示例2韩非子说过这样一句话:“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意思是说,工艺木雕所需要注意的要领,首先在于鼻子要大,眼睛要小。鼻子大,今后还可以改小;眼睛小,今后还可以加大。如若不然,则难以补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类似刻削的事,我认为,有些事情还是先为自己留下点伸缩的余地为好。(2010高考上海作文《留一点余地给自己》)示例390后?90后!90后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就是在校园里不讲道理而群殴同学的一群人?就是在生活中只管自己而不顾爹娘累死累活的一群人?就是整天把脸画得像鬼、头发弄得红艳艳、绿茵茵、黄灿灿、像狮子头又像鸡窝的一群人?就是被冠以没有责任心、自私自利、不思进取甚至颓废堕落的代名词的一群人?真的是这样吗?且慢!(2009年高考天津作文《我说“90”后》)示例4硬币有两面,这一面此时或许有些暗淡无色,但将它翻转过来,另一面的价值或许会让你更加惊喜。就像格林兄弟努力整理出的八十六个传说,对人类发展史的研究或许没有太大的价值,但当它们变成了《格林童话》,却为孩子们编织一个个美的梦。所以,要知道硬币有两而,注意寻找硬币另一面的价值,或许事物的其他价值会为你带去意外的惊喜。(2010年高考福建作文《寻找硬币的另一面价值》)示例5曾几何时,我们见过这样一则广告:画上有绿油油的草地,草地上一头奶牛正悠闲地吃着草,旁白说着“提取优质原乳……”画面转到厚重的灰白世界,在运作中的流水生产线上,一罐罐铁盒生产了出来,旁白说着“无菌生产车间,全自动化管理,上千道检测程序……”画面转向一个个似乎很先进的设备,最后画面转为一个个母亲幸福的笑脸,旁白说“××牌婴幼儿奶粉,国家免检产品,妈妈们最好的选择!”只有十分优质的产品才能获得“国家免检”。所以,“国家免检”产品都是没有问题的。然而,没有问题,这也是一种问题。(2009年高考福建作文《这也是一种问题》)提示示例1,运用“开门见山法”破题,示例2,运用“名言警句法”点题,示例3,运用“设置疑问法”引题,示例4,运用“形象诠释法”释题,示例5,运用“情景渐入法”入题。思考二:以下是高考同题作文的两个引论,他们对作文材料的引述方法有何不同?示例1格林兄弟苦心孤诣地努力,却是徒劳无获;而另外一位朋友偶然发现,竟成就了一部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经典儿童文学名著《格林童话》。这不禁让我想起两句俗语:“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美好的意愿,有时等到的却是黯然的结局;而意外的发现,却可能收获炫目的辉煌。这本是生活的常态。由此可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敏锐的慧眼,的确是成功不可或缺的秘诀。(林承雄老师2010年高考下水作文《借你一双慧眼》)示例2偶然进入蚌中一粒沙,若无蚌之日日磨砺,也不会成为温润赛玉的珍珠;偶然遗于石缝一树种,若无韧如磐石之志,亦不能长成黄山上气势如虹的迎客松!正如人们只晓得《格林童话》出版是偶然,就不知格林兄弟满心努力尽血汗!没有一种偶然的成功,不是用“必然”的毅志绘就;没有一种偶然的成功,不曾被“必然”的汗水沾染!(2010年高考福建作文《偶然?必然!》)提示示例1,首先简要引述作文材料的内容,然后引用俗语进行议论,最后提出了中心论点。先引后引,“引、议、提”一气呵成。示例2,没有从作文材料写起,而是在第二段中把“格林兄弟”的故事当作类比事例加以转述。这是对“先引后议”套路的变通。“先引后议”,引论显得平稳;“先议后引”,引论具有气势。二者均有可借鉴之处。小结引论(第一自然段)的任务:定向概述原材料(因为“材料”是材料作文的缘起、思维的源头)引出(从何来,怎么得出)议题或观点(即全文一以贯之的论点)要求:短,入题快,论点醒目。突破点四本论结构可以变化吗?示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思考:这篇文章的主题部分都属于本轮吗?请辨析。“幸福”三解姚远①钱钟书先生曾将“快活”戏解为“快速地活着”,由此观之,“幸福”亦可解释为“庆幸自己有福”。此解看似无稽无趣,实则蕴含着“幸福”的三大义。②幸福具有多义性。既然庆幸的主体和对象都是“自己”,“幸福”的具体内容便显而易见的因人而异。譬如面对一只空高脚杯,饥渴者希望其中注满琼浆玉液;贫寒者若发现这杯中出满金币便要感谢上帝;画家渴望在阳光跃进杯中的瞬间捕获灵感,金钱的琅琅作响只会破坏她的幸福;至于禁欲主义者,是非得看见它粉身碎骨才觉得天下太平的。英国有句谚语“一个人的美食是他人的毒药”,语虽偏激,却可作为“幸福”的极好注脚。③“幸福”亦具有比照性。“庆幸”一词使我们自然地联想到某人四下观望之后发现自己并非身处绝境时的舒然一笑。作为参照物,“绝境”可以是不堪回首的经历,也可以是他人糟糕的生活状况。其实,这样的比照违反了幸福的多义性。“子非鱼安之鱼之乐?”我们在回忆时往往将过去概念化、符号化了,将当时认为是苦中作乐的幸福置于遗忘的角落;我们观望他人的生活时,更以自我为标准而武断地臆测其幸福程度。然而这种极不理想的比照,却使我们获得了某种成就感与满足,不失为一种摆脱痛苦的良方。④“幸福”因其多义性和比照性而具有过程性,即幸福不是某种静止的状态,而是在一系列欲望、比照与期待中油然而生的感觉。欲望随参照物与环境而不断变化,幸福的内涵便随之改变。昔者上帝降面饼给饥肠辘辘的犹太人,第一周得到赞美,第二周发现人们已安之若素,第三周便因民怨沸腾而不得不降鹌鹑以平抚人心。由此可见幸福之多变。欲望的实现能带来幸福,对实现欲望的企盼也能制造幸福。我们在期待的同时感到拥有希望的甜蜜,幸福就在自怜自恋的甜蜜中萌芽。⑤幸福因人而异,也因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而呈现出地域特征。中华民族信守中庸,所以强调“知足常乐”;印度人比较关心来世可能的痛苦,故而以为摆脱永劫之轮回才是最大的幸福;早早的向工业文明缴械投降的西方人更重视物质享受与感官欲望的满足;日本却因到过民族特有的危机感而将拼命工作视作幸福……如此种种,不一而足。⑥行文至此,蓦然发现自己尚未给“幸福”下一准确定义。然而转念一想,下定义难免有主观之嫌。有人质问:“我的幸福不在你的定义之列,难道就不算是幸福吗?”我又将如何作答?幸福本是极其私人化的体验,强求统一必然违背幸福的三大要义。罗素说,参次多态乃是幸福本源,信然。⑦最后套用庄子的话作结:“幸者自幸,吾不以之为幸;不幸者自不幸,吾不以之为不幸。”是幸也。提示主体部分(②至⑥自然段),先从多义性、比照性和过程性三个方面,对“幸福”一词作了三解,然后阐述“幸福因人而异,也因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而呈现出地域特征”的道理。表面来看,它多层面地解读了“幸福”的本质含义,即回答“是什么”,但从文章倒数第二段看,作者引用罗素的话,实际上是要说明: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可能一致,因而很难给予“幸福”下定义,所以应该保持个人的独立性。可见,对幸福“三解”,都是对文章中心论点的论证,应该属于本论。小结一般来说,引论部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本论部分是论证“为什么”,结论部分是解决“怎么办”。但是,随着文章内容的不同,文章的构成也会发生变化;而主体(本论)是文章中最活泼的部分,它的结构及段落间的关系也是不确定的。突破点五结论部分应讲究什么?思考:以下是几篇议论文的结论部分,他们各有什么特点?示例1因此,正如漫画中那只辛勤的捕鼠的猫一样,无论何时都不能放弃捉鼠的职责和义务。作为新生代的我们,每个人也都应恪尽职守,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我们的民族腾飞才会一日千里。(2010年河南高考作文《恪守义务和责任》)示例2没有哪一株睡到不抽穗,没有哪一株禾苗不扬花,给予每株稻儿成长的机会,心怀每株禾苗都丰收的信念。“待到山花浪漫时”,育苗、守候希望的老师们也会赢来“一路稻香”,也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2010年高考安徽作文《愿一路稻香》)示例3别勉强,也别放弃,遵从内心真实的想法上路追梦吧!太阳总在你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升起!心之所向,为时不晚。(2010年高考湖南作文《早》)示例4总有一种成功被误读成“偶然”,然而其背后总氤氲着“必然”的辛酸!没有一种成功只倚仗着“偶然”,通向它的路上一定有“必然”的血汗!没有一种成功只青睐着“偶然”,成功往往铺垫着一块又一块努力的金砖!偶然的成功?请用必然的毅志绘就!(2010年高考福建作文《偶然?必然!》)示例5最后套用庄子的话作结:“幸者自幸,吾不以之为幸;不幸者自不幸,吾不以之为不幸。”是幸也。(姚远《“幸福”三解》)提示示例1,运用“总结归纳法”,总结归纳全文观点作结;示例2,运用“化用诗句法”,化用经典诗句,文艺隽永;示例3,运用“号召劝诫法”,具有号召力;示例4,运用“自问自答法”,发人深思;示例5,运用“名言作结法”,增强文章哲理性。小结街尾段的任务:总结全文,归纳分论点。联系实际(论点的现实意义,给我们的启示)。要求:短,照应,深化全文。突破点六如何由入格走向出格?阅读下面事例,思考:在结构方面,这两篇议论文是否有所出格?示例1角色转换之间2010年高考浙江一考生①如果年轻人与老人之间就某个问题观点产生分歧,且不论真理站在哪一方,老人总会用不屑的语气说:你懂什么!我吃过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第一段便摆出角色之间的问题、矛盾)②然而在科技、文化、思想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吃过的盐”“走过的桥”这类“经验论”真的还能占上风吗?谁又能保证年轻一代创造的新文化不比传统文化丰富?文化反哺不是凶恶的暗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年长一代也不必惊慌抗拒,正如韩愈所说“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因此在不同的“道”之间,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往往会发生角色转换。(“然而”,从当今社会的特点来看问题,分析矛盾。俗语,古文的恰当引用丰厚了文章的内蕴)③很大一部份时间里,年长一辈是施教者,他们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向后辈讲述经久不衰的故事,描述所见所闻以及体会感悟。那么独特的习俗或是家族精神,构建起年轻一代文化根基,使之吸取传统文化土壤中丰厚的营养。年轻人这才得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对于年少者的发展,离不开继承。这就突出了年少者的发展不是空穴来风,表明角色的转换不是为转换而转换,而是因为要适应发展的需要。这照应了“道”的规律性,同时让论证的依据更加充分。论证常常要顾及辩论对方可能存在的质疑:“难道年少者的创新就可以不依靠老者的指引和教育?”论证的严密性就体现在自己的观点、论证、论述让论辩的对方感到无懈可击。这段辨析的重要性在于不否认老者根基的重要性,因为除了根基,还要进一步的创造。下一段便深化这一思路)④当年轻一代吸收了足够的养分破土而出时,往往又会发现世界与长辈的描述不尽相同。年轻人凭借旺盛的生命力勇敢迎接大千世界缤纷多彩的文化的冲击。传统的和现代的、民族的和世界的、阳光的和晦涩的各种文化,年轻人总能以极快的速度接受、分析、消化。由于这些额外的养料,年轻一代或许能成长地更快,有一天,超过了年长一辈。(年少者的优势和更多的创造的热情与探索的勇气,在此段中成为论据,“额外养料说”是作者的最重要的依据,虽然这无法成为饱和的依据,但有一定的说服力,此段从上段延伸而来,以“额外养料说”论证年少者角色的优势。这也是辨析。)⑤观察社会进程我们会发现,因为生活条件的逐渐改善,年轻一辈的平均身高一般会超过前辈。同样的,因为思想观念的开放,年轻一辈的学习能力也强于前辈。于是,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强化前一段的论证,不断为角色转换的可能性提供论据,同时抓住生活条件、思想观念、生命力等关键依据为转换提供依据。)⑥年轻人能从受教者转换成施教者还有一个原因:他们在创造文化,新文化中蕴含了鲜明的时代活力,这正是年长一辈所缺乏的。(最后概括实现角色转换的决定因素。)⑦文化反哺与鸟类反哺一样是自然社会的正常现象。角色转换期间也可能发生一些冲突。面对冲突,我想年轻人即使变成了施教者也要给予长辈充分的尊重,一如雏鸟长大后仍要听取老鸟的经验;同时即使长辈不再是施教者,也不必认为地位受到了动摇,学无止境,见贤思齐,才能终身增长文化内涵。(继续进入新的层面,论述角色转换的困难和少者、老者在冲突中应有的心态与各自的作用,这无疑将问题的讨论引入更深一层。)⑧只有不断地角色转换,才能使文化永葆新鲜,成为社会进步的不竭之源。(文末推演出中心论点,点名角色转换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提升了文章的高度。)题目连接: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10年高考浙江卷)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衔食喂养衰老的母鸟。人们把此现象称为“反哺”。人类社会也存在类似现象。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文化影响被称之为“文化反哺”。千百年来,在以父辈对子辈施教为主流的正统传承方式下,文化反哺犹如潜流引而不现,但在迅疾变化的当今社会,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他们在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年长一代,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角色常常发生转换。请针对上述现象及所反映的问题,以“角色转换之间”为标题写一篇作文。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提示:文章写的朴实,不强词夺理,不夸夸其谈,不敷衍,不偷换概念,体现出一种严谨的文风。虽然有些观点可以商榷,但在高考有限的时间写出来,不失为一篇好文章。它不是像许多议论文那样先亮出观点,再去论证它;而是第①段先摆出矛盾,然后紧紧扣住中心论点逐层分析,逐步深入,每一步都有依据,都有论证,辩证分析矛盾双方,(老人与年轻人、施教者与传承者、传统与创新)的特点、优势及发展规律,最后第⑧段水到渠成得出中心论点。全文层进式论证贯彻到底,结构与通常的“套路”稍有变化,有所“出格”。示例2“快”与“慢”的哲学邹广文①今天我们追求的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培养一种平常心态,以避免浮躁与急功近利,关注一下社会发展的文化品质。②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30年,在这30年中,“快”,几乎成了我们今天生活中永不过时的主体词。多快好省、快马加鞭、和时间赛跑、超负荷快速度、更高更快更强的确,在这种对“快”的追寻中,我们的经济与社会生活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套用一句流行的话——中国用30年走完了西方150年的发展历程。在“快”的氛围中我们告别贫穷步入温饱和小康,并日益赢得世界的关注。③但不容否认,在这种“快”的诉求背后,我们的发展也的确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无论是物质环境、社会生活还是心灵感受等都在“快”节奏中产生种种价值错位,文化是快餐的,工作要高效的,发展要加速的,升迁要跑步的,爱情要速配的,结果则是背离了我们的实践初衷。④中国有一句古谚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下一个30年中国怎么发展?全体国人都在思考。国家宏观政策在做着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又好又快发展等等,各种目标只有一个——切实落实以人为本,提高人的生存与发展质量,造就21世纪中国人的幸福生活。而这一总体价值诉求,让我,对“快”的对应词“慢”有了新的意义解读。⑤当我们的整个生活都变得快了的时候,慢似乎已经变成了非常奢侈的事情。如果说前30年我们强调快只是出于生活压力的迫不得已,那么今天我们追求的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培养一种平常心态,以避免浮躁与急功近利,关注一下社会发展的文化品质。所以,慢应当成为今天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哲学与心态。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慢”字并不是要人毫无效率地打发时间,无所事事地混日子,而是强调一种心理状态,一种相对于现代人广泛存在的浮躁和焦虑的心境。⑥静下心来我们发现,快从来都不是生活的目的。因为在快的节奏中,身体虽然在场,而心灵往往缺席。结果常常是一路上的好景色来不及看过,一味的对于结果和目标的关注,不经意间我们忽略了对人生过程的感受。⑦慢,是一种哲学追求,贵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因为在慢的思绪中,事物的真相才逐渐变得清晰,我们的判断与决策才变得准确,在这种情形下,慢就是一种智慧。同时慢还有利于提高人们达成目标的耐力,积累文化与文明的真正成果。例如对于科学家的科学活动而言,深度的意义远远要大于速度,速度永远是与正确率成反比的,速度越快正确率越低;速度与深度也是成反比的,速度越快越不细致,越不能够深思熟虑。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艺术创造。⑧慢,有助于培养从容优雅的情致。当我们以一种闲适、平淡的心境来看待生活的时候,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变得那么美好。细想一下,生活中我们从容淡定的气度、卓尔不凡的品味、崇尚健康的态度与关注环保的绿色精神等等,不都与我们从容优雅的人生态度相关联吗?⑨慢,是时间送给我们的最好礼物。岁月匆匆,时光荏苒,在慢的生活节奏中,我们的心灵才对日常生活世界平添一种本能的拥抱和感受,我们才逐渐懂得去关注生命里真正重要的事物,去感悟生命的意义,而不被细枝末节所纠缠。用从容自在的心情去体验时间,用享受的心态面对我们的学习与工作,你也许会意外的发现生活中许多不曾被发现的快乐。(《人民论坛》2010年2月3日,转载与《教育文摘周报》2010年3月31日)提示中学生写作的题目从哪里来?大多来自语文教室的命题;而记者、作家、评论家写作的题目又从哪里来?来自现实社会、当代生活。所以,上面这篇时评,①②两段就“这30年”的社会特点进行概括介绍(主题词:快),揭示“快”的历史原因,交代写作的缘起与针对性。第③段,“但不容否认”,一个转折,分析“快”的背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第④段,明确下一个“30年”中国发展的总目标——“切实落实以人为本,提高人的生存与发展质量,造就21世纪中国人的幸福生活”,让我们对“快”的对应词“慢”的解读有了新的内涵。第⑤段至第⑨段,先从历史的发展中探讨中国人然后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提出“慢应当成为空今天百姓生活中不会花钱的哲学与心态”的观点,并列式结构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证:“慢,是一种哲学追求,贵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慢,有助于培养从容优雅的情致。”;“慢,是时间送给我们的最好礼物。”。这无疑给犯了“急躁”病的国人开了一剂良药。其中,第⑥段是对第⑤段补充,“因为在快的节奏中,身体虽然在场,而心灵往往缺席”,这从反面阐述中心论点的意义。这么看来,本文的结构似乎不大符合“章法”。其实,本文总体还是体现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框架,只是后部分并列提出了三个分论点后就结束了,看去少了“结论”;其实,因为解决问题(“怎么办”)蕴含在本论部分(“慢”的意义、价值及对人们生活节奏的劝诫),就没有必要再加上一段了。小结论说文写作,往往围绕中心论点或中心论题展开层次,逐一阐述,最后得出结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引论→本论→结论起→承→转→合(“承→转”即本论,含正反两方面分析)上面从不同角度表述,意思大致相同。这个思路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与思维特点,尤其适合初学者模仿运用。并列、对比、递进,作为三个最基本的元素可以组合成本论的无数结构形式。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而布局,具体情况具体变化。结构应该有利于文章的内容、观点更加充分地表达出来,以理服人,便于读者接受;而不能成为束缚作者思想驰骋的枷锁、铁链。从入格走向出格,是议论文写作训练的必由之路。先入格再出格,入格是为了出格,先有规矩,然后再驾驭规矩、超越规矩。这就是议论文写作训练的辩证法。突破点七怎样拟思维导图、写作提纲至此,本教程基本完成了议论文写作各个环节的训练。写作,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整体思维,只是因为教学、训练的需要,本课程才对它进行分解;正像篮球比赛,场上各位队员的每一个动作都不是孤立的,而应该成为整体中不可或缺、不可失误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在日常训练中为了方便、有效,对篮球运动的各项技术、动作开展先分解后综合的强化训练。固然,写作是大脑的活动,其复杂性可想而知。“思维导图”一词,可能来自于《思维导图》(英国东尼-博赞、巴利-博赞著)书名。思维导图,作为能够反映普遍思维过程的工具,运用与商业、教育、工业、农业等行业。写作的思维导图,指在动笔写作前的构思阶段,写作者根据题意运用发散思维,拓展思路,用文字或图画形式记录下来的文本。它能够帮助写作者理清思路,增强写作的自觉意识,防止写作的随意性、盲目性。思维导图,一是用在教师写作教学指导;二是用在同学们写作之前,相当于拟“写作提纲”。由于时间的限制,同学们不可能花太多的时间细致地描绘思维导图,自觉不自觉地把它简化,或纵横画个坐标,或分条列出一二三四,或写几个关键词,便匆忙动笔了。更多的学生则在头脑里或草稿纸上拟写作提纲。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根据内容的繁简,思维导图分为教师指导式、学生实用式,写作提纲分为简明式、关键词式。示例1——教室指导式思维导图反省反省什么是反省概念含义:反思自己思想行为,检查其中错误。词义辨析近义词:反思、自律、自省...(内因)反义词:执迷不悟、怨天尤人...(外因)反省的传统中国强调反省的言论西方重视反省的文化谁反省自我反省他人反省首先需要具有反省的勇气反省的动因、反省的过程生命中那些经历让你反省国家、民族的反省领导人的反省民众的反省反省什么反省个人的错误反省群体的不足反省社会的缺陷反省人性的弱点反省意义反省可以提高人的精神修养反省可以让人变得智慧反省是成功的基石、进步的动力反省像一面镜子不反省:像愚人执迷不悟不反省:懦弱者不敢正视自己的昨天提示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会怎样”等多方面展开思路,充分打开思维发散。这适合教师在学生写作前指导或学生写作后讲评。其作用是,给同学们“脑袋轰炸”,使他们产生豁然开朗、茅塞顿开的效果。而在实际写作中,每位同学只能选取一个或几个小点开掘,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如此全面地展开。示例2——教师指导式思维导图网网①从实与虚的角度②从肯定与否定的角度③从顺向与逆向的角度④从纵向与横向角度实——渔网/电网/宽带网/网点/蜘蛛网/球网虚——情网/人情网/关系网/法网/天罗地网/自投罗网肯定——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否定——“网”之弊端/捅破关系网顺向——网络世界不可阻挡的诱惑逆向——上网浏览不可替代经典阅读纵向——人情网的形成、根源及危害横向——商业网点规划/铁路交通网的建设/人情网与法网/网眼大小与鱼类生态保护提示对同一事物,不同的观察角度能够发现不同的景。角度新颖,也能产生创新的思维结果。发散思维过程中,可以尽可能多地展开联想,为下一步的聚敛、筛选提供丰富的备选项。自尊什么是自尊?为什么要自尊?如何做到自尊?自尊什么是自尊?为什么要自尊?如何做到自尊?如何维护别人的自尊?个人的自尊与国家、民族的自尊是什么关系?概念含义:自己尊重自己,不卑不亢自尊的反面:自卑相邻的概念:自大、自狂提示这个提纲相对前文示例1、示例2的教师指导式思维导图简单多了。它由同学起草,完成与正式写作之前,主要围绕论题“自尊”从诸方面进行追问,引导写作者自己沿着提纲的思维方向把思想认识具体化(形之于语言文字),并进行恰当的详略取舍。示例4——简明式写作提纲题目——杂以成其大引论:①亮出观点“杂以成其大”本论:②③对比列举自然界“杂”与“纯”现象(由正而反:大海→细流,小草→温室花朵)。④过渡:自然界——人⑤概述王国维、鲁迅、钱学森治学广博的故事。⑥分析“杂”对于治学的意义(由反面到正面)。⑦过渡:求知——做人,论述广交朋友的意义。结论:⑧辩证分析“纯”与“杂”的关系,增强论点的严密性。提示袖手于前,才能疾书于后。列出这样的写作提纲,明确了中心论点及各段的内容、论据、功能和主要表达方式,胸有成竹,可以说作文已经完成一半了。这是较常用的一种形式,同学们应熟练地掌握、运用它,并且使之成为良好的写作习惯,终身受用。示例5——关键词写作提纲题目:光与影的协奏曲引论: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本论:曾国藩“求阙斋”+断臂维纳斯+苏子名句温哥华冬奥会上的小将周洋+邰丽华自信、美丽,天生残疾的阴影结论:我的人生不求完美,只求在光与影的协奏曲中舞出自己无悔的灵魂。提示由于时间仓促,许多同学在考场上匆忙地拟这种提纲。几个关键词、几个符合,其中的具体内容、意思也只有作者自己明白了。它的长处、短处同样明显。长处是:用时少,仿佛画个施工草图,文章的基本轮廓就出现了;短处是:简单,一些问题有待于写作时一边写一边思考、明确,不确定因素还有许多。这就好像建设一座房子,倘若只是一层两间平房,画个草图可能就可以施工了;然而,如果建的是一座大厦,没有详细、科学的设计图纸那是绝对不可能动工的。为了构思更加细致、深刻,防止写作过程中出现不自觉的“跑题”现象,同学们的写作提纲应更加具体些,向“简明式写作提纲”靠拢。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想得明白、想得周全、想得出彩,才能写得清爽、严密、新颖。第四步病例透视病例1思考:下面是一篇议论文的结尾,这样写可以吗?、清风徐来,拂过我的脸颊,12年来的奋斗,是否因我的不懈追求,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考场上的我满带笑容。(《追求》)病例2结构是对混沌世界的整理,即谋篇布局的过程就是对论题的认识逐步清晰、深刻的过程。思考:下面选文中的引论存在什么问题?对本论产生怎样的误导?请作简要分析。在自然中生活①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这世界便开始了奇妙的变幻。有了奇山、秀水、鸟语、花香,然后,女娲造就了这世界最尊贵的动物——人。起初,人们并不是像现在这样的样子,而是像一只猴子。现在的年轻人流行说:“你来自云南元谋,我来自北京周口,牵着你那毛茸茸的小手,是爱让我们直立行走。”那便是最原始的爱情,可大家都知道是劳动让猴子进化成人的。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也逐步发展。从原始至古代,至近代,至21世纪,这几千年来,人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谁能说清楚这其中的奥秘,只是觉得神奇,而见证这些变化的唯一目击证人就是它——我们生存的大自然。③我们每个人都是存在与自然界中的一颗微粒,人类是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可是,自然从古至今,甚至将来都是不变的。他就像我们的父母,看着我们一天天在成长,也给予了我们无尽的呵护与关爱。或许,人们每天都在忙碌着人与人的关系处理中,遗忘了这个给予我们生存环境的恩人,可是它仍然坚持着它的意愿,默默地牺牲着,正如我们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有过叛逆的阶段一样,人们不仅不感激这位伟大的母亲,反而做出一些让人伤心流泪的事情来,带给它无尽的痛苦。不断地砍伐树木,制造垃圾,排放废气所以妈妈病了。可人们总是失去后才懂得珍惜,才去想办法弥补,以便能给久病的母亲一些安慰。回想起年幼时,我们许多伙伴一起在河边摸鱼,在草地上嬉戏,在大树下乘凉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母亲带给我们的回忆,我们似乎觉得内心很愧疚、自责。所以,决定孝顺这位无私奉献的老母亲,希望她能原谅我们这些无知的孩子们。④母亲看到了我们的诚意,所以仍然用她那宽广的胸怀包容我们,所以今日,她仍会为我们送上清晨的第一份礼物——世界上最美丽的太阳。阳光洒在大地上,宛如一缕缕的金丝带,随风飘扬。可母亲又怕热着她心爱的孩子,所以又送来一阵阵夹着温馨的凉风,让我们仍然在她的怀抱中快乐地生活。⑤我们在自然中生活,这位自然的母亲给予我们无私的爱。亲爱的兄弟姐妹们,让我们手牵手去保护我们伟大的母亲吧。第五步训练强化根据下面作文题目,分别拟一个议论文简明式写作提纲(1)反省(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2年全国大纲卷)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阅读下面各段材料,按照引论部分的一般写作要求,分别写出题目和引论部分。(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2年高考全国课标卷)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12年高考浙江卷)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善良、好相处、守信用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博文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议。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2012年高考江西卷)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下面这篇议论文的引论、本论和结论各包括哪几个自然段?请写出各部分的内容提要。秉持理性,拒绝盲从2011年高考辽宁一考生①哲学家故意称蜡做的苹果是刚刚摘下的苹果,以“闻到苹果的香味了吗”来考验他的学生吗,多数人闻后或闻也不闻竟然做出了“闻到了”的回答,只有三个人例外:或闻后回答“什么也没闻到”,或摸后质疑“这是什么苹果”,或称自己感冒染病。这个故事很有意味,给人以很多启发和警示。其中最主要的警示就是:认知事物,必须秉持理性,不可盲目跟风。②盲从,顾名思义,就是盲目跟从,是缺乏思考和主见的表现。贪图省心省力,不愿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