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辅导体会4600字》_第1页
《学生心理辅导体会4600字》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的体会摘要由于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深,许多农村地区的年轻人前往城市寻找工作机会。在这个背景下,许多孩子便随着父母一起来到城市,对孩子而言他们所需要面对的心理压力与精神负担更大。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期,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心理状态能够帮助孩子发展智慧潜能,有利于培养优秀的人格品质。但根据多项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下降,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明显增多,心理问题对学生学习影响较大。探索小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开展学习心理辅导,是当前中小学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的体会。关键词:心理辅导;小学生;心理健康引言随着地方校园规模的扩大,生源组成愈加复杂,不同生活环境、性格习惯、家庭的小学生在城郊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环境下,一方面小学生能够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但另一方面针对当前不高的学生心理素质,心理辅导工作依旧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怎样做才能取得成效,这都需要得到学校教育人员重视。面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学生心理素质问题,心理辅导从业者的实践性指导和参考具有重要意义。一、研究设计(一)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为我市XX小学高年级组学生,该校是一所公立小学,教学设备按照教育部要求配备齐全。教师队伍全部都拥有本科学历,但问题是该小学心理专业的老师尚且不足。(二)小学生高年级阶段心理问题分析为了后续团体心理辅导的设计,首先需要了解目前该校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学校工作中,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最多,对学生的了解也是最多的,所以在本研究的先导性研究中安排了班主任访问,收集目前该校高年级小学生的主要学习问题与心理压力,为后续的心理辅导工作提供依据。信息的收集主要利用学校班主任工作会议,在领导的帮助下和学校的10位高年级班主任交流讨论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心理健康状况,针对具体案例分析可能的原因。经过对访谈交流资料的整理总结,归纳为以下方面:1、学习问题小学生高年级阶段的课程知识掌握难度较大,且课程作业相较于以往会有明显增加的现象,同时由于部分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面临着即将小升初的压力,学习任务逐渐加重,高年级较低年级表现出更多的学习问题。常见的有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分散、厌学、学习疲劳、考试焦虑等。2、人际关系与社交焦虑问题小学生在高年级阶段的人际交往主要为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其中同伴关系在小学生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他们人际交往的主要内容。小学高年级中不少同学存在同伴交往问题,有些同学虽在班级中表现活跃,但并不受同学喜欢,甚至是同学讨厌的对象。也有同学几乎不和班级学生交流互动,被班级孤立,这部分部分高年级小学生有明显的社交焦虑情况,即处在社交情境中容易产生的紧张、不安等消极情绪体验,并担心自己的一举一动会使自己丢脸,进而喜欢独处且逃避、害怕别人批评。师生关系是小学生人际关系的另一内容,高年级阶段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往往表现出紧张的亲子关系,很多高年级学生不愿意和父母交流,甚至对抗父母的管教。3、社交网站不合理使用行为时下,社交网站使用是小学生的一种普遍现象,这可能是因为部分家长对他们陪伴较少,所以学生能自由支配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时间长,这样就导致他们社交网站使用强度较高。同时由于随着年级的增长,高年级学生虽然面临着升学压力,但是他们的接触途径较多,社交网络使用经验增多,从而导致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随之增加。鉴于社交网站使用所产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笔者开始对社交网站使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此阶段有着特殊的心理特点,他们处于一个对自我特别关注的阶段,自我意识高涨,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认知,即假想观众,即认为别人也像自己一样时刻关注着自己。因此个体非常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而对于假想观众较高的个体在人际交往中会产生紧张不安的感觉,逃避、恐惧线下人际交往,产生社交焦虑。社交网站等电子设备使用、假想敌现象以及社交焦虑等都是这一阶段小学生的时代共性。(三)心理问题成因分析1、家庭教育环境从学生家庭成员构成来看,该小学学生的家长很多都是在附近工作,由于工作繁忙,他们很少有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另外,父母对孩子心理也不够重视,无法对孩子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这样的家庭环境也就进一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并且无法心理压力无法排解。2、同伴关系很多学生在小学入学阶段已经建立相对稳固的同伴关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班级的调动阶段原本稳固的同伴关系面临重组。同时,本次调查的学校学生流动性较大,常会有学生转学,频繁的转入转出直接威胁到学生的同伴关系的建立。3、学校教育虽然学校拥有足够的教师,但教师流动性非常大,大部分教师在学校任教时间为两三年。此外,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也对学校产生影响,部分女教师离开岗位准备生育,短时间内出现校教师短缺的情况。后续学校紧急聘用临时代课教师,这使得教师流动性更加频繁。教师的频繁更换,使学生们无法安心学习。另外,学校中专职心理教师不足,较强的流动性使得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不够,基本没有安排相应的心理疏导课程,当孩子出现心理压力的时候也不能进行合理的指导与帮助。三、心理辅导做法(一)采取措施降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首先,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充分认识自我价值。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应注意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学会扬长避短;既要学会尊重自己,又要对自己有严格要求,从而促进对自我的认识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将他人对我的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起来,使学生们学会既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又能相互欣赏、相互激励,充分认识到自我价值,从而共同提高。其次,高年级学生处于叛逆期,心理较脆弱,他们的情绪易产生波动,同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让他们无所适从,他们渴望从父母那里得到理解。因此教师的师德师爱至关重要,采取开主题班会的形式和家长多沟通,探讨正确教育的模式。引导家长正确认识此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让家长在家庭中能够关注自己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同时引导家长加强解决此阶段学生自身的矛盾,尤其是生理和心理的急剧变化所产生的矛盾,学习压力较高,主因是学生学习经验不足积累不够,无法处理和解决突然面对的难题,因此教师要注意和家长沟通,帮助学生寻找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正确看待这种变化,引导他们寻求合理的发泄途径,让他们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二)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消除社交焦虑首先,加强小学高年级学生社交技能的培养,学校是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高年级小学生的人际交往也都是集中在学校,最主要的是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也最容易产生社交焦虑,因此要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减轻社交焦虑,可以开展适合此阶段学生心理特点的实践活动,创造一些特定的社交情景,使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和体验,学会相互理解和合作。注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不良情绪和反应,传授他们一定的方法,辅以理论的指导,正确看待自己产生的心理问题,明确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同时创造一些失败案例,让学生明白在以后的交往过程中,失败也是会有的,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消除焦虑,掌握一定的社交技能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再者,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学会悦纳自我。不管是在学校学习,还是在社会交往中,自信心都是非常重要的。心理辅导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处理的不良情绪,正确看待自己,提高自信心,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他们给予支持和理解,引导学生把对自我的评价建立在个人的优秀品质方面,例如一个人的能力、品质等方面,而不是建立在别人的评价和外在条件上,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潜能,正确的评价自己,学会看到自己的优缺点,学会接受并改变。(三)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社交网站首先,加强学生的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社交网站使用动机。已有研究表明,积极的社交网站使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社交网站使用的积极引导,让学生明确社交网站在我们生活中所扮演的正确角色。不同学生社交网站使用的动机不同,如为了建立人际关系、逃避学习压力和社交焦虑、满足归属需求等,所以教师和家长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交网站使用动机,发挥社交网站应有的价值,为学习和生活服务。其次,丰富学生生活,远离孤独和焦虑。研究表明,感到孤独、焦虑的个体更多使用社交网站,根据社交补偿理论的观点,为了满足交往需求,那些在真实人际关系中感到焦虑的个体把社交网站当成了替代品,从而使他们的社交网站使用强度过高,严重的会进一步造成社交网站成瘾行为。因此可定期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适合的各种体育活动、情景剧、朗诵活动、合唱表演等,增加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有利于学生进行更深入地情感交流,增进友谊,进而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降低学生的孤单感和焦虑感,增强学生的归属感,满足学生的交往需求,从而降低其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信息时代,防止高年级小学生进一步发展成为社交网站成瘾,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社交网站的使用过程中注意控制好时间,避免过度依赖社交网站,从而造成过度使用或者社交网站成瘾。家长在家可以制定学生的社交网站使用时间,当孩子表现良好时家长可以给予奖励,以强化学生的社交网站合理使用行为。家校合作,减少社交网站使用的无意义行为和体验,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个人需求,合理分配社交网站的使用时间,削弱个体对社交网站使用行为的依赖,降低个体社交网站使用的强度。四、心理辅导体会上述只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面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几种心理现象的应对总结。教师,不应当只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应该是自由灵魂的缔造者,我们应该用“爱”和“包容”培育有强烈的创造精神的“身心健康”的快乐孩子。对学生而言,教师与他们接触最多,教育的前提是爱。没有爱的教育是失败的。班主任要用自己的爱心感染学生,用自己的言行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特殊爱,努力搭建师生情感交流的平台。小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各异,教师要这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疏导,并关注学生的异常行为。例如,笔者曾经遇到一个学生,主动拒绝与他人的接触,平时生活也是独来独往,缺少爱心、并且对班级纪律也不遵守。走后续的访问和交流中发现他是单亲家庭,在家庭生活中缺少父母的关怀。面对这名学生独特的心理状态,笔者首先与他交谈,从心理上安慰他,让他了解自己的顾虑,从心理上接受老师。之后,笔者动员班干部和全班同学关心他,让他感受到班里家庭的温暖,缩小同学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心理辅导的后续阶段,笔者与学生约定定期交流,并给这名学生心理鼓励,帮助学生融入温暖的班级生活。在整个心理辅导过程中都伴随着“爱”,正是因为有“爱”的存在才使得学生真正从心底接受教师的帮助,以自信、友善的心理状态回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