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全册合集】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全册合集】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全册合集】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全册合集】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全册合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测试时间:15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物品的主要材料需通过化学方法生产的是()

A.8S料水杯B.木制课桌C.石雕D.冰雕

答案A制作课桌的木材、用来雕刻的石料和冰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属于天然材料。

塑料是人类利用化学方法加工而成的。

2.如果没有化学的发展,世界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彩,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密切关系

的是()

A.食物、服装等生活用品的丰富

B.深海潜水艇“蛟龙”号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答案D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化

学在材料、医药等研究领域及工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历代王朝的兴衰与化学没

有密切关系,故选D。

3.黑乎乎的石油可以变成绚丽多彩的衣物。下面提出的问题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C.石油可以燃烧,那么由它制成的衣物能否燃烧

答案DA项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B项研究的是物质的变化,C项研究的是物质的性质,只

有D项研究的内容与化学无关。

4.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做法不正确的是()

A.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油,变废为宝

B.使用新型的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C.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D.加高化工厂的烟囱排放废气,防止形成酸雨

答案D加高烟囱并不能减少废气的产生和排放,不能防止酸雨的形成。

5.人类认识化学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物质能反映这一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VV

W

①纳米铜②姿器⑶青铜器④黑火药⑤里料

A.②③④⑤①B.①@④③⑤

C.②①③④⑤D.②①④③⑤

答案A瓷器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初期;青铜器早于黑火药的发明;塑料是在20世纪初合成

的;纳米铜则是新材料。

6.2016年10月17日,载人飞船载着我国培养的宇航员景海鹏和陈冬升入太空,在轨飞行30

天。请问下列哪项课题与化学没有密切的关系()

B.“神舟”飞船轨道的设定

C.发射“神舟”飞船火箭所需新型燃料的研制

D.“神舟”飞船太阳能电池的研制

答案B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新型燃料的研制以及太阳能电池的研制均属于化学研究的范

畴;“神舟”飞船轨道的设定是物理学研究的范畴。

7.下列物质中,属于通过化学研究生产出来的新材料的是()

①用于信号传输的光导纤维

②用来制造破冰斧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③具有超塑延展性的纳米铜

④医疗上用的人造血管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D光导纤维、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纳米铜、人造血管都是利用化学研究的新材料。

二、填空与简答题

8.为了更好地体会“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给我们的生活带了变化”,某课外活动学习小

组的同学分为正方与反方两组进行辩论。

正方: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反方:化学正危害着人类的安全。

请你也搜集一些信息、资料,加入其中的一方。你愿加入,你的观点是:

①;

②;

③o

答案正方①化学能合成材料,丰富我们的生活②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改善人类的生

存条件③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农药,增加粮食的产量(或反方①化工生产产生的废物对环

境造成破坏②化学工业的高速发展造成资源枯竭③高危化学品危害人类健康,造成一些

物种的减少,甚至灭亡)(合理即可)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支持正方观点从化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的角度阐

述;支持反方观点从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角度阐述。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测试时间:15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物品的主要材料需通过化学方法生产的是()

A.8S料水杯B.木制课桌C.石雕D.冰雕

答案A制作课桌的木材、用来雕刻的石料和冰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属于天然材料。

塑料是人类利用化学方法加工而成的。

2.如果没有化学的发展,世界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彩,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密切关系

的是()

A.食物、服装等生活用品的丰富

B.深海潜水艇“蛟龙”号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答案D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化

学在材料、医药等研究领域及工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历代王朝的兴衰与化学没

有密切关系,故选D。

3.黑乎乎的石油可以变成绚丽多彩的衣物。下面提出的问题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C.石油可以燃烧,那么由它制成的衣物能否燃烧

答案DA项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B项研究的是物质的变化,C项研究的是物质的性质,只

有D项研究的内容与化学无关。

4.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做法不正确的是()

A.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油,变废为宝

B.使用新型的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C.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D.加高化工厂的烟囱排放废气,防止形成酸雨

答案D加高烟囱并不能减少废气的产生和排放,不能防止酸雨的形成。

5.人类认识化学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物质能反映这一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VV

W

①纳米铜②姿器⑶青铜器④黑火药⑤里料

A.②③④⑤①B.①@④③⑤

C.②①③④⑤D.②①④③⑤

答案A瓷器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初期;青铜器早于黑火药的发明;塑料是在20世纪初合成

的;纳米铜则是新材料。

6.2016年10月17日,载人飞船载着我国培养的宇航员景海鹏和陈冬升入太空,在轨飞行30

天。请问下列哪项课题与化学没有密切的关系()

B.“神舟”飞船轨道的设定

C.发射“神舟”飞船火箭所需新型燃料的研制

D.“神舟”飞船太阳能电池的研制

答案B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新型燃料的研制以及太阳能电池的研制均属于化学研究的范

畴;“神舟”飞船轨道的设定是物理学研究的范畴。

7.下列物质中,属于通过化学研究生产出来的新材料的是()

①用于信号传输的光导纤维

②用来制造破冰斧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③具有超塑延展性的纳米铜

④医疗上用的人造血管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D光导纤维、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纳米铜、人造血管都是利用化学研究的新材料。

二、填空与简答题

8.为了更好地体会“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给我们的生活带了变化”,某课外活动学习小

组的同学分为正方与反方两组进行辩论。

正方: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反方:化学正危害着人类的安全。

请你也搜集一些信息、资料,加入其中的一方。你愿加入,你的观点是:

①;

②;

③o

答案正方①化学能合成材料,丰富我们的生活②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改善人类的生

存条件③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农药,增加粮食的产量(或反方①化工生产产生的废物对环

境造成破坏②化学工业的高速发展造成资源枯竭③高危化学品危害人类健康,造成一些

物种的减少,甚至灭亡)(合理即可)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支持正方观点从化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的角度阐

述;支持反方观点从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角度阐述。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测试时间:1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6广西贺州中考)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答案B火上浇油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错;滴水成冰只是物质的状态发

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正确;玉石俱焚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

变化,C错;百炼成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错。

2.下列语句中其原意不包括化学变化的是()

A.百炼成钢

答案BA中百炼成钢需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C中椽子腐烂是化学变化;D中包含蜡

烛燃烧,涉及化学变化;B中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引起的,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不属于化学变

化。

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答案A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4.(2016海南三亚实验中学月考)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下列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

变化的是()

答案B花朵掰成花瓣、水果榨成果汁、冰砖凿成冰雕等过程中均不产生新物质,发生的都

是物理变化;粮食酿成美酒的过程中有酒精这种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本题应选

Bo

5.(2015江苏泰州中考)普通食醋中含3%~5%的醋酸。下列属于醋酸化学性质的是()

C.易挥发

答案D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醋酸有酸性,酸性属于化学性质。

6.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白玉为床,金作马;

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④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⑤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①②⑤B.②④⑤

C.③④⑥D.③⑤⑥

答案A“冰封”“雪飘”均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

化;“白玉为床,金作马”只是白玉、金的形状发生了改变,“花落知多少”是花的位置发生

改变,发生的均是物理变化;③、⑥中均发生燃烧,④中块状生石灰遇水变成粉末状熟石灰(以

后学习),均产生了新物质,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7.“真金不怕火炼”体现金具有的性质是()

答案D"真金不怕火炼”说明“真金”在高温下不发生化学反应,即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故选Do

8.常用的“灭火弹”内装有液态四氯化碳,使用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变为气态并覆盖在火

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答案B四氯化碳可以用来灭火,必须具备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9.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炸药爆炸蒸发B.燃烧腐烂

C.熔化发酵D.变形沸腾

答案A解答此题时不仅要分辨清楚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还要注意它们的先

后顺序。炸药爆炸、燃烧、腐烂、发酵过程中均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蒸发、熔化、沸

腾过程中均不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形属于化学变化,如镁条燃烧变成

白色粉末,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形属于物理变化,如铁丝弯曲。

二、填空题

10.现有以下描述: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①,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②,属于物理性质的是③,属

于化学性质的是④。

答案①E②C③BD©A

解析先要分析哪些描述是性质,哪些描述是变化,再进行判断。

11.2016年我国北方部分地区遭遇干旱。各级政府实施多种抗旱措施,如在田头打井取水,实

施人工增雨作业等措施来缓解旱情。碘化银是当前我国实施人工增雨的主要物质。碘化银

①在常温下为黄色晶体,②有一定的毒性,③加热到1460c时转化为橙色晶体,④熔点为

558°C,沸点为1506℃,⑤碘化银可制造照相感光乳剂,⑥在人工降雨中常被用作冰核形成

剂。

上述叙述中属于碘化银物理性质的是;属于碘化银化学性质的是;属于化学变

化的是;属于碘化银用途的是。

答案①④②③⑤⑥

解析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一定要抓住关键一一是否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碘

化银在常温下为黄色晶体,熔点为558C沸点为1506℃,都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

出来,故为物理性质;碘化银的毒性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故为化学性质;加热时转化

为橙色晶体,生成了其他物质,故为化学变化;制造感光乳剂和用作冰核形成剂属于碘化银的

用途。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测试时间:15分钟

一、选择题

1.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溶液,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澄清石灰水,你认为下列做法合

理的是()

答案C猜想或讨论的结果不一定和实际相符,查阅资料有利于选择简单可行的实验方案,

只有通过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才可以确认物质。

2.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对石蜡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或结论描述错误的是()

C.加热时应用外焰,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答案D将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充分证明蜡烛燃烧有

二氧化碳生成,故选D»

3.青色的生虾煮熟后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

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这些同学的看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答案B该看法是学生类比推测出来的,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假设,故选B。

4.可乐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要证明这种气体的存在,可将可乐中的气体()

A.收集在集气瓶中,用燃着的火柴检验

B.收集在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

答案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可将可乐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进行检验,故选D»

5.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答案B澄清石灰水与氧气不反应,所以没有明显的现象,故选B。

二、填空题

6.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外焰

;内焰

-焰心

石蜡遇热,S

颦器忠点燃蜡烛刚熄

熔化.冷蜡烛火焰各

押后乂凝固层温度比较胎只十燥的灭时的白烟

烧杯u

图1图2图3图4

结论:(1)①蜡烛燃烧产生黄白色的火焰,放出热量,受热时熔化属于变化。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外焰温度最。

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蜡烛燃烧后还生成,该

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2)白烟能重新燃烧,说明白烟主要是的固体小颗粒。

答案(1)①物理②高③水二氧化碳浑浊(2)石蜡

解析(1)①受热熔化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②外焰温度最高,所以木条处

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蜡烛燃烧后还生成

二氧化碳,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白烟能重新燃烧,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该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7.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问题补充完整。

(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环节;

(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环节;

(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环节;

(4)对着干冷的玻璃片呼气,发现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环

节;

(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环

节;

(6)上述环节正确的先后顺序为(填序号)。

答案(1)提出问题(2)获得结论(3)猜想与假设(4)收集证据或实验(5)反思与评价

⑹⑴⑶(4)⑵⑸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各个环节的判断,解题时可结合语言叙述的特点来分析。

“是什么?”一般是指提出问题;通过实验得到的结果是结论;”可能有(或无)……”的描述

属于猜想;实验操作属于收集证据的过程;评价是对实验优缺点的看法。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测试时间:15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玻璃仪器的名称错误的是()

A.漏斗B.锥形瓶C.集气瓶D.K颈漏斗

答案I)A项是漏斗,正确;B项是锥形瓶,正确;C项是集气瓶,正确;D项是分液漏斗,不是长

颈漏斗、错误。

2.(2016福建厦门中考)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用气体气味C.塞紫橡胶塞D.B1筒读数

答案BA项,点燃酒精灯时,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

误;B项,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轻轻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

项,把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塞子,以免压破试管,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项,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

所示操作错误。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试剂瓶口要紧挨试管口,A错误;量取液体

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B错误;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胶

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C错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末端浸没在水里,

用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D正确。

二、填空题

4.经过本课题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化学实验仪器,也知道了不少实验操作的要求。

(1)图甲是一个燃着的(填仪器名称),用它进行加热操作时,应使用火焰的焰;

当实验结束需要停止加热时,应用盖灭。

⑵图乙所示的仪器名称是,在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仪器内液体的

保持水平。如图乙所示,所量取的液体体积为mLo

解析(1)图甲是燃着的酒精灯,用它进行加热操作时要用温度最高的外焰;熄灭酒精灯时要

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2)图乙所示的仪器是能量取一定量液体的量筒,在读取液体体

积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乙所示的液体体积为42.0mL。

5.(2016浙江金华中考)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1)图2是常见的气体制取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图2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虽然简单,操作方

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为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请从图3中选取(填字母)与图

1中a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

⑵在连接图1中b和d时,使d较易插入b中的措施

是O

答案(DB(2)将伸入橡胶管的导管一端用水润湿

解析(1)控制反应速率也就是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注射器可逐滴滴加液体,可达到控制反

应速率的目的。(2)在连接图1的b和d时,可将伸入橡胶管的导管一端用水润湿,从而使d

较易插入b中。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中与化学无关的

是()

A.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丰富

答案B化学就是要研究物质及其变化,不仅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还要研究和创造

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新物质,因此A、C、D三项都与化学有关。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是物理

学研究的范畴,故选B。

2.(2016山东青岛中考)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答案A煤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干冰升华、水结成冰、酒精挥发都

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

3.下列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答案C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

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

质,如可燃性、氧化性等。

4.(2015江苏连云港中考)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答案D棉衣着了火属于化学变化,而棉花纺成线、棉线织成布、棉布制成衣的过程中,都

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5.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答案B酒精灯火焰应该用灯帽盖灭;实验药液溅进眼睛应立刻用水冲洗;加热后的试管立

即用水冲洗会使试管炸裂。

6.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不

正确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查找资料了解蜡烛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在进行实验时的科学态度。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出现了异常情况,正确

的处理方法是反复实验,观察是否是偶然现象,A做法正确;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资料或

向专家、老师、同学等请教,C和D也是正确的做法;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而不予理睬是错误

的做法,故选Bo

7.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答案C化学变化的特点是有其他物质生成,所谓的其他物质就是与原来不一样的物质。石

蜡熔化仅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木材制成家具、玉石雕刻印章只是物质形状发生改变,均属

于物理变化;粮食酿酒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o

8.(2015甘肃兰州中考)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挥发性

答案C挥发性是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溶解性是

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稳定性是在化学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

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导电性是指物质能导电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Co

9.(2016湖南长沙中考)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答案D蜡烛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

学变化,故C错误;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10.对容器口进行磨砂处理可提高容器的密封性。下列仪器口没有进行磨砂处理的是()

答案B广口瓶瓶口内侧、集气瓶瓶口上面都进行了磨砂处理,滴瓶瓶口内侧也进行了磨砂

处理;锥形瓶不是保存药品的容器,不需要密封,即不需进行磨砂处理。

11.下列与试管有关的操作或装置(试剂和酒精灯省略)的图示正确的是()

振荡液体的操作

口/\室

AR

答案B振荡液体时,手持试管中上部左右振荡,不可上下振荡,防止液体溅出,故A操作错

误,B操作正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且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防止加热时冷凝液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故C、D操作错误。

12.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想“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

故,应该用石灰水来检验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而言,属于

科学探究中的()

答案B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步骤。“可能是教室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缘故”只是小

明的猜测,故答案为B。

13.(2017新疆乌鲁木齐九十八中二模)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

“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冲洗

过的

答案D加热时,试管内液体多于试管容积的1/3,可能导致液体喷出,A项不符合题意;加

热固体试剂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否则容易导致冷凝液倒流,受热仪器破裂,B项不符合

题意;用自来水冲洗滴管,可能会污染试剂,C项不符合题意;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应

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俯视读数时,读数偏大,D项符合题意。

14.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若出现试管破裂的现象,其原因不可能是()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答案C试管内的液体超过1/3,在加热过程中可能有液体溅出,但不会造成试管破裂,故

选C。

15.(2014山东潍坊中考)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答案C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倒放、标签朝向手心、试管稍倾斜、瓶口紧挨管口,故A正确;

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故B正确;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点相平,故C错误;给

1

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3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用外焰加热,故D正

确。

16.(2016江苏泰州中考)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加热烧杯中液体B.放置洗净的试管C.锌粒放入试管D.闻代体气味

答案C给烧杯中液体加热时,烧杯下面垫上石棉网,可使烧杯均匀受热,故A项正确;洗净

的试管要倒扣在试管架上,B项正确;向试管中加入颗粒状固体时,让固体在竖直的试管口处

自由落下会打破试管底部,故C项错误;闻气体气味时,应用手在集气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

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故I)项正确。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17.二氧化碳是我们熟悉的气体之一,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小明同学查阅到

的有关二氧化碳气体的资料如下:

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③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⑤生成了氧

化镁和碳。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

以上叙述中:是物理性质;是化学性质;是化学变化;是现象;

是用途。

答案①②③④⑥

解析现象是变化过程中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到的,如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

淀等;结论是由实验现象经过推理得出的;用途是指该物质有何应用。

18.在下列空格里填上适当概念的序号:

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性质。

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把块状硫研成粉末,将少量硫粉放在燃烧匙中加热,

硫慢慢熔化,继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燃,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的

气体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这说明硫具有可燃性。

答案③①①②③④

解析硫的颜色、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把块状硫粉碎和硫粉熔

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属于化学变化;可燃性需

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19.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材料,可以用来制作轻便的球拍和鱼竿及赛车,在航空航天、

核能等尖端技术领域中也用到了它。请你指出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哪些性质

(答三点)。

答案密度小、耐腐蚀、熔点高、弹性好、强度大、硬度大(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由物质的用途推断物质的性质,任意答出三点即可。

20.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4-1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②:③O

(2)口部或内壁经过了磨砂处理的仪器是(填序号,下同),能用来量取一定体积液体

的仪器是。

⑶请在上述仪器中任选一种,指出一点使用该仪器时应该注意的事

项:,

答案(1)量筒漏斗(2)④②(3)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合理即可)

解析(D①是试管,②是量筒,③是漏斗,④是集气瓶。(2)为了防止气体逸散,集气瓶口部经

过了磨砂处理;量筒是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3)各仪器部分使用注意事项:①试管用于

加热液体时,液体量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②量液时,量筒应放平;③漏斗用作过滤器时,

其下端尖嘴要紧靠受器内壁;④集气瓶不能加热。

三、实验探究题(21题6分,22题12分)

2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面让我们一起

走进化学实验室。

图1-4-2

(Df的名称是。

(2)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

(3)对实验剩余药品要正确处理。下列处理方法中,你的选择是(填序号)。

A.放回原瓶,防止浪费

C.倒入水池,用水冲走

答案(D漏斗(2)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3)B

解析(1)熟悉常见仪器,知道它们的名称,f的名称是漏斗。(2)取用一定量的液体常用量筒,

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且视线要与量筒内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3)一般,实验剩余药品不

可放回原瓶、不可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中。

22.(2016湖南邵阳中考)下列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1-4-3回答下列问题:

图1-4-3

(1)如图1-4-3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细口瓶

的塞子要在桌面上。

(2)如图1-4-3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

其原因的叙述,不无建的一项是(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1-4-3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②先对试管进行,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4)如图1-4-3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

污粉,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储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1

答案(D向着手心(或对着手心、紧贴手心)倒放(2)C(3)①3(或三分之一)②预热

(或均匀受热)

⑷刷洗(填“洗”“洗涤”都可)

解析(1)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向着手心,细口瓶的塞子要倒放在

1

桌面上。(3)①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工②加热前必须先预

热。(4)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洗涤,再用

自来水冲洗和蒸储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课题1空气

测试时间:1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6甘肃兰州中考)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这一重要结论的科学家是

()

B.道尔顿

答案A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A选项正确;道尔顿

提出了原子论,故B选项错误;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C选项错

误;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故D选项错误。

2.(2015山西中考)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答案D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A项正确。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氧气次之;氧气

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因此B、C项均正确。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有毒气体和烟尘,会造成

空气污染,D项错误。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飘浮在空气中,进入人体肺泡,对健康影

响很大。PMzs属于下列空气污染物中的()

C.二氧化硫

答案A由题意可知,PM属于可吸入颗粒物,故选A。

4.(2017重庆七十一中第一次月考)生活中有许多化学物质是混合物,小雨列出了以下几种,

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水

答案A水中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其他都是含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故选A。

5.下列实验装置中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

答案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中压强基本不变,水基本不会流入集气瓶中,

故C错误。

二、填空与简答题

6.“凡是洁净的物质都是纯净物”,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不正确;因为洁净的物质可能由多种物质组成,如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气体,

属于混合物。

解析洁净的物质中可能含有多种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7.用图A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胶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

(2)小倩设计了图B所示的改进装置,其优点是(只写一点)。从理论上分

析,玻璃管内液面最终将上升至一处(填“1”“2”“3”或“4”),但实验中液面往往偏

低,其原因可能是。

答案(1)红磷继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2)不污染空气或操作简便或实验误差较小1白磷不足或未冷却到室温就观察

解析(1)红磷能在集气瓶中继续燃烧,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2)从改进的装置来看,白磷

始终处于密闭容器中,不污染空气,操作更简便,实验的误差更小;由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5,所以玻璃管内的液面最终会上升至1处;如果实验中液面偏低,原因可能是白磷不足或

玻璃管未冷却到室温就进行观察。

课题2氧气

测试时间:15分钟

一、选择题

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下列气体的集气瓶中,能使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答案B氧气能够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氮气和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空气中

氧气含量过少,均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B。

2.(2016江苏苏州中考)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答案A液态氧具有助燃性,可作火箭的助燃剂,A项正确;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

21%,B项错误;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项错误;氧气不易溶于水,D项错误。

3.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描述正确的是()

A.在点燃的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铁

B.在点燃的条件下,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铁、硫、酒精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

答案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四氧化三铁,故A错误;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

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错误;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不属于化合反应,故C错误。

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答案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A正确;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

紫色火焰,B错误;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C错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

味的气体,D错误。

二、填空题

5.如下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探究氧气性质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图,甲装置中的水还可以换

成;

简要回答两个集气瓶中水的作用:

甲:;

乙:O

答案沙子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吸收燃烧产物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

解析铁丝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会炸裂瓶底;硫燃烧生成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所以,

都需要在集气瓶中预留少量的水。

,属于氧化反应的,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A.铜+氧气点燃'氧化铜

B.氨气+氧气」伟^化剂>一氧化氮+水

C.氢气+氧气水

点燃

D.甲烷+氧气,二二氧化碳+水

E.氨气+氯化氢一*氯化铁

F.一氧化碳+氧气国瘦二氧化碳

答案ACEFABCDFACF

解析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7.小明在做氧气的性质探究实验时采用了下列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本流程我探究的内容是。C操作为了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我的操作方法

是。D操作用烧杯倾倒的液体是o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2)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答案(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将木炭从上至下缓慢插入澄清石灰水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生成二氧化碳

点燃

(2)碳+氧气J二氧化碳

解析本流程探究的内容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为了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操作时应将木

炭从上至下缓慢插入集气瓶中;检验二氧化碳常用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得出的探究结论为: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课题3制取氧气

测试时间:1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7北大附中河南分校普通班第一次月考)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电暨汞+氧气B.铁+氧气速签"四氧化三铁

C.石蜡+氧气j二氧化碳+水D.木炭+氧气一冬二氧化碳

答案A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故选A。

2.(2016湖北荆州中考)关于催化剂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答案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

率。

3.下列关于工业上制取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答案B工业上制取氧气利用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先将空气加压液化再

蒸发,先蒸发出氮气,剩下的物质主要是液态氧气,这个过程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不是分解反应,故A错,B正确;液态氧气是淡蓝色的,贮存在蓝色钢瓶中,故C、D错。

4.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下列相关装置及操作中正确的是()

带火星的木条

A.发生袋附C.验满D.存放辄气

答案B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

管炸裂,A项错误;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B项正确;验满氧气时,

必须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集气瓶中,C项错误;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

度,所以存放氧气的集气瓶必须瓶口向上放置,D项错误。

5.如下图所示,过氧化氢溶液在催化剂二氧化镒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

正确的是()

过辄化匆溶液

二辄化锌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答案D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镭的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大量氧气,瓶内压强增大,充

气气球内的气体被排出,故会出现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的现象。

二、填空题

6.九年级化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先”与“后”的问题,如果先后顺序颠倒,就会影

响实验效果或导致事故发生。请将下列操作中的“先”补充完整。

(1)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完毕,在熄灭酒精灯前应该先。

(2)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该先。

(3)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在向装置中装入药品前应该先。

答案(D把导管移出水面(2)检验气体纯度(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1)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完毕,为了防止水倒吸,要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2)点燃不纯

的可燃性气体易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要先验纯;(3)制取气体时,向装置内装入药品前要先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会由于装置漏气,而收集不到气体。

7.利用下列仪器可以组装多套制取气体的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AD0?A

ABCDE

口o翥

vaHi

(1)写出仪器的名称:6;T,,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仪器组装完成后,加入试剂前必不可少的一项操作是

(3)从图中所列仪器中,选择合适的组合完成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镭制取氧气的实验,该

组合是(填仪器代号)。你所组合的装置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该实验中

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答案(1)烧杯酒精灯(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二氧化铉

(3)ACDE(或ACF)向上排空气法过氧化氢一=-----*水+氧气

解析(2)制取气体时,在加药品前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钵

混合制取氧气在常温下即可进行。因为所提供的仪器中没有铁架台,所以反应容器只能选择

锥形瓶;若选用双孔塞,则发生装置中还需长颈漏斗-;由导管的形状可知,应选用向上排空气

法收集氧气。综上所述,所选仪器的组合为ACDE或ACF。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

二氧化镒

水+氧气。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A木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质是木条与氧气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2.(2016广西玉林中考)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A.21%B.0.03%C.78%D.0.94%

答案C"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点零三,二氧化碳和杂气”,据此可知,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故选C。

3.(2015山东临沂中考)在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答案C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

氧化碳约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因此含量较多的是氮气,且氮气的化学性质

不活泼,故选C«

4.下图依次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氧气和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答案C检验氧气应用带火星的木条,不能用澄清石灰水。

5.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螂水+二氧化碳

B.酒精+氧气的二氧化碳+水

C.红磷+氧气泊五氧化二磷

螳镒酸钾+二氧化镒+氧气

答案B分解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