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8000字(论文)》_第1页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8000字(论文)》_第2页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8000字(论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就业是人们生存和社会进步的基本现当下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并且普遍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这种性别歧视特指对女性的就业歧视,在大学应届毕业生中女大学生屡遭就业歧视、弱势地位明显,整体就业的形势不容乐观。针对女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从就业形势、社会观念、法律保障、教育模式、女大学生等方面分析了女大学生就业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缓解女大学生的就业困境。研究结论表明,传统社会性别意识必然造成就业歧视,从而造成女大学生就业中遭遇不平等对待。社会性别意识的进步及对性别差别对待现象的有效制约是减少就业不平等现象的重要因素。【关键词】社会性别;女大学生;就业歧视;就业不平等1问题的提出1.1研究背景社会性别,美国人类学家盖尔·卢宾最早提出的,主要是指自身所在的生存环境对其性别的认定,包括家人、朋友、周围群体、社会机构和法律机关的认定等,即gender,是指一个群体所认同的作为正常的男性或女性应有的物理上的、行为上的和性格上的特征,是社会基于生理性别的差异。社会性别属于后天文化的一种建构,人们在出生后会通过社会交往学习成为一个男性或女性,这是家庭、学校和社会长期教育和影响的结果吕红平.社会性别与人口发展[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吕红平.社会性别与人口发展[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这种建构思想因为为人们所普遍接受,成为了女大学生求职弱点。从上世纪90年代末高效扩大招生以来,女大学生的社会需求与就业情况渐生颉颃。尽管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男女平等已实施了20多年,但女大学生就业机会、工作待遇及发展前景上都仍与男生有一定差距马一,邓颖婷.社会性别学视角下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分析与解决对策[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35(06):37-41.。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主持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56.3%的被访女大学生为应对就业难问题,均降低了自己的就业标准马一,邓颖婷.社会性别学视角下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分析与解决对策[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35(06):37-41.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华坤女性调查中心.女大学生就业创造状况调查报告[J].中国妇运,2011,(2)1.2研究意义理论意义在阅读大量国内外专家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女大学生就业歧视形成的原因、表现以及解决方法等展开了论述,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性别歧视问题深入分析,对理论研究资料进行一定的补充。现实意义一直以来,我国就业政策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缺乏重视,政策上性别意识模糊致使我国男女大学生的就业公平问题已形成固化结构,相应地造成男女大学生在择业机会、薪酬福利、个人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平等缺失。思考并尝试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问题,有多方面现实意义。第一,就业歧视问题不符合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一部分知识女性未能公平地就业,既是对人才的浪费,也对社会稳定埋下隐患;任何一个社会,忽视女性重要性的发展都不是高层次的发展。就这个意义来讲,破解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难题,是解放女性生产力、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二,女性劳动人口逐年递增,就业性别歧视慢慢衍化成社会性问题;第三,性别歧视会严重阻滞社会公平的实现,使女性处于弱势地位,其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同时,不公平的就业环境容易致使女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对社会的负面效应明显。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建议和法律法规,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放在突出地位。但这些条文法规大都立足于宏观视野,站位于总体视角,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政策并不多;在性别歧视环境中,政策的效果不明显,因此,本文希望能基于相关文献和调查数据及其研究分析,找出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难题的破解之道。2文献回顾2.1就业政策的研究这部分的文献主要基于知网的文献搜索。从相关的文献中我们可以发现,已经有学者开始研究对于保护女性就业的政策分析,比如ClaudiaGoldin主要以美国女性就业问题为视角,着重分析了女性在职场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特别是女性面临的就业困境,如生育问题、晋升问题、薪酬问题等等,提出了保护女性就业的政策模型。同时国内也有学者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张联英,陈永华(2013)认为,解决女性就业难问题可以从解决生育成本入手,将这部分成本由国家补偿,减轻企业的压力。可以采用税收补贴的方式,在企业缴纳的营业税中将女职工生育成本费用扣除,降低企业成本。2.2就业性别歧视的原因研究基于中国知网()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到目前为止有关“就业性别歧视”的研究文献总计仅有167条1王奇珍1王奇珍.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歧视[J].中国就业,2016(12):56-56.《中国职场反性别歧视调查报告》研究显示,近19%取得高学历的女性经历过求职时被拒的体验。此报告主编认为女大学生年龄偏大是被拒的主要原因。用人单位考虑到大龄女性在就职后不久可能面临结婚生子的问题,女性在生育期内依法享有产假,在不为企业工作的情况下,单位必须担负起员工的薪资,这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用人成本张永红.社会性别视角下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潘锦棠教授认为,女大学生就业困境存在的原因在于她们对企业的贡献和企业雇佣成本的比值比男性低刘露.论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及对策[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厦门大学叶文振教授也认为,企业雇佣女大学生的报酬率是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余秀兰.认同与容忍: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再生与强化[J].高等教育研究,2011,000(009):76-84.张永红.社会性别视角下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刘露.论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及对策[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余秀兰.认同与容忍: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再生与强化[J].高等教育研究,2011,000(009):76-84.云卉.中国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2.3就业性别歧视的对策研究中国在保障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宪法》、《婚姻保护法》、《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明确保护妇女权益。还有相关措施这些规定在保障妇女就业权益方面也起到了补充作用,如《妇女权益保护法》、《女职工保护法》等。社会学家指出,妇女的怀孕、分娩和哺乳都是新生命诞生的必要条件,是人类生命延续不可缺少的生理基础。换言之,一个负责培养后代性别的妇女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非凡的贡献。中国女子大学教授刘明辉表示,政府应带头解决女性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首先,要明确相应的责任,通过立法保护妇女,对工作场所的性别歧视进行法律规制,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建立补偿制度,落实妇女坡地保护政策。政府可以在建设阶段引导生殖公共服务体系分担企业因女性生育而增加的成本,消除用人单位对聘用女性特别是女大学生的顾虑王昭,张路.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及对策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7,000(001):26-28.王昭,张路.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及对策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7,000(001):26-28.郑凡莉认为,要解决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实现就业平等,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石正义,刘合军.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原因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115-118.。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政府应该引导女大学生创业,提供经济援助;同时,政府应该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批评和惩罚在招生或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更重要的是,要明确“就业性别歧视”的定义,尽快制定其范围、性质和处罚措施。石正义,刘合军.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原因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115-118.袁锦秀在《妇女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研究》中强调,解决就业性别歧视问题的关键是完善就业性别歧视立法机制,保障妇女享有劳动权益的法律制度李东风.从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透视中国女性人权[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024(006):101-104.;接受就业性别歧视的机构应改进就业公共政策的监测和评估机制。杨清认为,应制定反歧视法,接受就业性别歧视的机构应完善就业公共政策的监测和评价机制杨清.基于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公共政策反思[J].劳动保障世界,2010.李东风.从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透视中国女性人权[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024(006):101-104.杨清.基于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公共政策反思[J].劳动保障世界,2010.3研究设计3.1研究方法3.1.1文献分析方法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法。通过收集了当前有关女性就业歧视、性别歧视、政策保障等相关资料,通过阅读书籍、文献检索的方式,累积了本文所需要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3.1.2问卷调查方法调查研究法,是在系统地、直接地收集有关调查内容现象的资料的基础上没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综合来科学地阐明调查内容。本文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用数据来说明当前社会广泛存在的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基于理论的基础上,并以收集的数据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探讨解决的方法。3.1.3比较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方法是社会科学中一种常用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比较研究法就是对物与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异程度的研究与判断的方法。比较研究法可以理解为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本文通过不同国家、不同体制之间的比较,得出相关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我国的对策建议提供参考性意见。3.1.4研究内容本文从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入手,对女大学生遭受就业性别歧视的原因作出判断,对影响女性就业的歧视因素作出分析,对我国目前,特别是有关女大学生的就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状况进行总结。比对男女平等国家的女性就业支持政策,发现其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我国特定的国情和政策环境,提出解决我国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具体措施及建议。3.1.5可能的创新点笔者在阅读大量参考文献之后,对于定义就业性别歧视概念,特别是在女大学生遭受就业歧视的政策性原因分析和解读途径中,引入性别分析的视角。值得一提的是,笔者以女大学生这一高学历群体来探讨就业歧视问题,着重从我国相关政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现有政策存在的不足,充分运用问卷调查的结果,综合提出了解决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的对策建议。4研究结果分析4.1问卷调查统计大量数据都有所表明,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确实遇到过就业歧视现象。笔者通过查找一定的文献,了解了三所高校的应届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问卷调查项目结果,这三所高校分别是: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余意.解决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的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1余意.解决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的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1余意之所以选择这三所高校,因为他们地处全国的三大地区,其样本具有相应的代表性,且三所学校是综合性学校,涵盖面广,这也是余意选择这三所高校研究其样本采集的主要原因。参考余意的问卷设计,我一共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80份,除去13份无效问卷,共收集问卷267份,有效率达89%。共调查男生143名,占总人数的47.6%,女生人数157,占总人数的52.4%,男女比例基本平衡。从专业上来看,理工类专业人数187,占总人数的62.3%,文科类专业101人,占总人数的33.7%。其中,理工类的女生为107人,占女生总数的68.2%,文科女生占女生总数的31.8%。表3.1问卷调查总体情况问卷回收书性别总人数(人)300男女比例(%)89143157专业理工科187107文科113504.2问卷调查分析4.2.1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在问卷的统计过程中,就“你对当前就业形势的看法如何?”这个问题,有162人选择了“男孩一般更善于找工作”,占总人数的54%;其中,127名女生中有89名学生选择了这一选项,占总数的70%;也有77名男生选择了这一选项,超过男生总数的50%。除此,其余人选择了第二个选项:“男女几乎无差别”,而很少有人选择“女性通常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显然,公认的是,与男孩相比,女生就业情况不那么令人满意。4.2.2女大学生受歧视状况问卷还有一道就受歧视状况的问题:“您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有遇到过歧视女生的现象吗”,结果不出人意料,189人选择了“有”,占总人数比例高达65.9%。其中,在对女生的调查中,144名女生中选择“有”选项的人数多达108人,其比例高达75%。由此可见,大部分人或听说或亲身经历了事实:女生在就业过程中,受歧视状况普遍存在。从专业情况来看,文科专业中,有54人选择了“遇到过歧视女生的现象”,占文科人数的56.8%;理科专业,有136人选择了“遇到过歧视女生的现象”,占理科人数的70.8%。显而易见,不论专业,女性受就业歧视的现象都广泛存在。5.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5.1政策因素1978年后,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对女大学生就业有着重大影响的就业体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计划就业机制逐渐向市场就业机制转变,这一转变对女大学生就业状况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确立了劳动制度的总原则:充分就业。因而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高就业、低工资”的就业政策。在实施这一政策的过程当中,国家是推动女大学生大规模就业的主要力量。国家负有直接为城市居民提供就业机会的道德义务,国家通过行政手段统一安置,并使作为政府行政系统附属物的企业成为安置城市居民劳动力的主要承担者。企业的人事政策由国家统包统配,企业没有用人自主权。女大学生从未因自己的性别而在就业上遇到过困难,企事业单位招工提干男女兼收,甚至还特别照顾女大学生。很明显,在国家强有力的行政干预下,女大学生的劳动权利和就业数量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障。但是,国家的就业政策指向基本上停留在数量层面,主要是为了解决女大学生的生存性就业,而在质量层面上未能够加以重视。5.2劳动力市场因素丰富的劳动资源是我们国家的主要特征,是我们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特性。但是,因为他的作用是受人才的社会资源的限制,人力资源是生产性的,所以必须和社会资源结合。社会上没有能够提供足够的工作来形成许多失业者的情况时,人力资源将由人口负担。在这种劳动力供应超过需求和大于需求的情况下,它无疑会加剧所有种类的排斥和歧视,包括性别。为了降低招聘成本,就业单位不断提高门槛。除了与生产效果相关的专业因素(包括主要学历、语言能力等)在招聘条件下所需的要素外,还会提出这些非专业因素。世代登记、年龄、性别等后者无疑是歧视性的。因为这些因素不一定影响生产率。家庭登记、性别和年龄作为困难的指标投入雇佣条件时,雇佣单位可以减少因求职者太多而引起的问题。最终结果是在供应超过需求的劳动力市场中创造一个对妇女和其他弱势群体没有帮助的就业环境。5.3性别因素性别传统的概念是对女性角色的期待和评价,是影响女性社会地位改善的外部男性和基础女性的存在。社会性别传统的概念定义了男性和女性传统的性别角色。传统的男性角色在应对巧妙的社会角色要求的同时,传统的女性角色与巧妙的社会角色要求相距甚远。社会赋予了女性新的社会角色,但女性依然不能消除传统性角色的束缚。人们对女性角色和角色评价标准的期望总是以传统家庭角色的要求为基础。女性需要比男性更努力地工作,接受双重角色的要求,才能成功地完成他的工作。建立一个新的社会概念是促进妇女就业增长的不可避免的途径,实现男女平等。5.4个人原因面对就业,女性就业的心理学对就业有很大的影响,因为整个社会的历史背景与舆论环境,自卑感显示女性就业和地位低下的评价。她们往下看对自己的工作缺乏自信和勇气,但是广大的女性劳动者需要实现自己的追求,却止步于害怕参加或缺乏竞争力的自信。女性的自卑感剥夺了许多就业机会,和其他人不同的是,女性的虚荣心是根据他的力量的过大评价和雇佣者的选择来表示的。毕业后,专业的希望被老师、家长、亲友安排,将来的幸福被安排在未来的丈夫,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由于嫉妒、虚荣心以及其他心理因素而受到影响的一些女性招聘信息检索过程,不能客观、科学地评价自己的资质、能力、兴趣。而且他们对专业的属性和属性不太了解。6缓解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笔者经过问题的提出、文献回顾及一定的研究讨论发现,女性在社会中就业时受到不公正对待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去寻求解决途径,值得思考。6.1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女大学生就业渠道应快速转换经济发展的模式、促进战略型产业发展,使得产能结构精简,开拓出更多渠道、更大范围的就业岗位,助力女大学生找到理想工作岗位。同时,要对普通大众进行宣传教育,矫正社会对女大学生群体就业能力不足、就业应受限的错误认识,引导企业有不带偏见地对待女大学生的求职态度。政府应考虑出台女大学生就业专项政策,适当地提高女大学生在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中的比例。6.2推进生育保险改革,实现妇女生育费用社会化女性承担着生育重任,生育行为本身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人类文明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全社会应该树立保护生育意识,对生育期女性要有理解并支持的正确认知。这就要求国家从源头上解决女大学生就业苦难的难题,实施具体措施,构建女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保障体系,尽快地为女性生育的社会性贡献予以及时的法律保护和物质精神补偿,将女性生育保障纳入社保体系中来,也能够减轻企业的就业成本,为企业的担忧吃一颗定心丸。同时,要加强女工权益保障体系建设,提倡家务活以及亲子关系的社会属性,给女性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保障人力资源及其职业进步的连续性。6.3完善法律法规,促进男女平等就业我国《劳动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就业促进法》为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要以“男女平等”为唯一标准,盘点各级各类公共立法规定和政府政策法规,彻底消除一切违反和不符合国家政策的内容,维护妇女的合法合理劳动权益,支持女性取得合情合理的工资待遇。同时,要完善现有法律法规,让“卸载纸上面的死道道”变成“跳出书本的活路子”,保证具体问题有具体的对策和法律依据,加强国家性别平等政策的宣传,提高女性在就业市场的地位,切实改善女大学生的就业环境。6.4高校加强教育和就业指导高校要敢为人先,积极关注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为女大学生就业研究对策、树立市场导向意识,帮助女大学生抓好就业的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各层次需要的各类人才。要充分考虑女大学生的特点,对市场的需求要有敏锐的洞察,实时掌握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就业市场变化,基于社会发展需要设立专业,及时消除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就业问题。同时要向素质教育转变,培养起女大学生的全面能力,强化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南,做好指导工作,转变女大学生就业观念、对他们展开心理疏通,进行就业前的上岗培训工作。6.5女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提高综合能力女大学生自身要提升体能、加强修养、提升业务技能,树立起竞争意识,建立起对市场的敏锐嗅觉以及积极的就业心态和准备,发挥自身优势制定合理的就业目标,摒弃自卑自轻心理,克服心理依赖、焦虑心理等不良因素。要强化自己的就业竞争意识,敢于把握机会。同时,要要自主创业的意识和创业实践的勇气,克服消极被动、听天由命地等待的落后观念。7结论社会性别视角下,女性就业不平等问题的产生存在各方面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状况的出现。而女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其平等的生存发展权益息息相关,与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