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叙州区二中高2023届高三上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儒家文化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主流文化,并非生而高贵,它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和验证过程,才形成了今天的儒学风貌。儒家智慧贡献给我们一系列概念,比如“仁义”,既提倡仁爱,又强调要在正义的范畴内施行;比如“孝悌”,既提倡在家里孝顺父母,又提倡在社会兄友弟恭:比如“礼乐”,既提倡礼以节人、规范秩序,又强调乐以和情、安和内心;比如“中庸”,既提倡用中道、不极端,又强调保持自我、和而不同。儒家在当今最有实践意义的思想之一,就是“忠恕”,它不仅是历史贡献给今天的,也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忠,是中人之心,尽心待人、忠于本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是如人之心,推己及人、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是要极尽所能,“恕”是要量体裁度,所以“忠”与“恕”,与“仁”与“义”一样,是一对相互辅助又相互制衡的概念。这样的理念,关乎体谅、诚恳、理解、尊重的品质,随着历史河流的向前推进,常常是越来越沉入了河底,其踪奋杳。两千多年前,就有一群知识分子,他们虽不同而和、虽不比而周,他们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难,他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们尽管性情不同、出身不同、成就不同,但是在“忠恕”的感召下,都践行着儒者的光荣与梦想,体察万物,悲悯苍生。“忠恕”确实可以作为中国文化在今天提供给世界的智慧准则。早在1971年,联合国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周恩来总理为联合国大厅带去了两幅语录,其一是“以和为贵”,另一条就是关乎“忠恕”的解读:“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请教孔子,是否有可以让人终身依照的一个准则?孔子便回复给他这一句照亮万世的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句是将中华文化的堂堂正气昭显于联合国面前的行事信条。可见,“忠恕”正是对“和谐”的达成,而“忠恕”也不仅是古代很多知识分子个人修为的守则,更是当代政治风云涌动中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准则。比如,旷日持久的巴以战争,是宗教信仰的冲突;国内的贸易顺差与国外的反倾销举措,是经济体制的冲突;文化输出与文化侵略的论争,是中西文化的冲突;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代沟,是价值观念的冲突;旧有事物对创新态势的打压,是思维模式的冲突……所有这些文明的冲突,究其避免和解决之道,都可在“忠恕”的心态中寻找答案。如此,就不会再用固执去拒绝异类、用偏激去反对异见、用自大去打击新生、用霸权去迫害弱势。所以,纵观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今天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我们更应具备一份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而中国智慧,不仅属于过去,也属于未来;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摘编自曹雅欣《儒学古今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学经过历史的检验,由一家学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主流文化。B.“忠恕”的“忠”是忠诚尽己,去付出和助益;“恕”是宽容待人,去换位和体谅。C.孔子的“忠恕”思想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堂堂正气,与联合国的行事信条是一致的。D.“忠”与“恕”是一对相互辅助又相互制衡的概念,二者结合能促成“和谐”的达成。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先简述“仁义”“孝悌”“礼乐”“中庸”等概念内涵,在于强调儒家思想具有辩证性。B.文中以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为例,证明了儒家“忠恕”思想的作用。C.文中通过举例和对比论证,指出当代各种冲突实质都是文明的冲突,需要达成和谐。D.文章重点阐述了儒家“忠恕”思想的现代价值,在论证时兼顾了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家智慧贡献中“仁义”“孝悌”“礼乐”“中庸”“忠恕”等都体现重视个人道德修养。B.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尽管性情、出身、成就不同,但都遵循“忠恕”,践行儒者的追求。C.“忠恕”是中国智慧,可以提供给世界作为指导准则,有助于解决当代各种文明冲突。D.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更能使我们具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摘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材料二:不少评论家、诗人和诗歌读者都感觉到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进入了一种停滞不前、缺乏生命力的状态。由于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与汉语都不可能向西方文化和语言转化,而西方诗歌文化与语言又不可能被缺乏本民族传统意识的诗歌作者与理论家自然吸收,食洋不化的积食病就明显地出现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他文化”吸收力的强弱与自己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强弱成正比,唐代之所以能广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秦汉以来建立的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这传统如一个消化力极强的胃,吸收了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当代新诗不但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而且也失去了对那个传统的记忆和感情,而中华文化又不同于其他以拉丁语为先祖的各种西方文化,可以自然地相互吸收,所以必然会发生这种食洋不化的病症,这病症是当代诗歌失去读者的重要原因。当代诗歌由于时代内容的发展,已无法退回到新诗运动初期的状态。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我们认为,21世纪中国新诗能否存活,就看我们能否意识到自身传统的复活并进入现代,同吸收外来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传统何谈创新?没有传统作为立身之地,创新很可能变为全盘西化。所以,中国当代新诗一个首要的、关系到自身存亡的任务就是重新寻找自己的诗歌传统,激活它的心跳,挖掘出它久被尘封的泉眼。读古典文史哲及诗词、讨论,想现代问题,使一息尚存的古典诗论进入当代的空间,贡献出它的智慧,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据我的学习经验,历代中国文论中存在着大量对我们今日所思考的诗歌理论仍有意义的撰述,而我们却只习惯于引用西方理论,无暇回顾一下自身传统中这些理论,师洋师古应当成为回顾与前瞻的两扇窗户,同时拉开窗帏,扩大视野,恢复自己传统的活力才能吸收外来的营养。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析,优点是落在文本实处和清晰的抽象概括,但其弊病是容易刻板、枯燥、概念化、解剖刀往往伤及神经,概念也有失去生命的变幻色彩的毛病。而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不至于有水涸石露的窘境,而其中人文的情致、暖意、活力,丝毫没有实验室处理后的褪色失鲜之感。读古典诗论后可以意识到西方的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抽象名词杜撰等虽不失为一家之法,却并非唯一的方法。而中国古典诗论的风格与中国古兴自学的灵活、深邃、玄远相匹配。对于诗歌这样内涵深、变幻多的文学品种,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有其突出的优点。(摘编自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具有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这是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前提。B.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学术理论,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中国经验。C.当代新诗之所以出现“食洋不化”的病症,一是因为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二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D.中国古典诗论虽不以体系和逻辑见长,但蕴含诗性品格和人文情致,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B.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诗歌带来现代性,对此中国诗人要有清醒认识。C.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依然可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营养。D.古人论诗用“意在笔先”“空灵”“飘逸”等语,未落实处却包含鲜活的审美智慧。6.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父爱昼夜无眠尤天成①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音响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儿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父亲不肯,说他没病。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您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稳觉了!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但他终于什么也没说。②第二天,我睡到下午四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说不定到哪儿玩小麻将去了。我一直鼓励他出去多交朋友。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理解我的,这就对了。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儿心。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这不都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了,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我容易吗?作为儿子,我惟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养精蓄锐。我觉得这并不过分。③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又出去了。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父亲一愣,支吾着说,没,没干啥。我突然发现父亲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的碗里,让他注意加强营养。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④转眼到了年底,我应邀为一个朋友所在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晚饭。由于该厂离住处较远,他们用专车来接我。饭毕,他们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雾气缭绕的浴池边,一个擦背工正在一具肥硕的躯体上刚柔并济地运作。与雪域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更像一只瘦弱的虾米。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的程序,转过身来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酬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爸爸!”我失声叫了起来,惊得所有浴客把目光投向我们父子,包括我的朋友。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而丢你的脸,哪料这么巧……⑤朋友惊讶地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⑥我说是。我回答得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理解父亲,感激父亲,敬重并抱愧于父亲。我终于明白父亲为什么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可我深夜沉迷于写作,竟从未留意过父亲的房间里有没有鼾声。⑦我随父亲来到更衣室。父亲从那个浴客手里接过三块钱,喜滋滋地告诉我,这里是闹市区,浴室整夜开放,生意很好,他已攒了一千多块了。最后,父亲郑重地说:“我想帮你早点把房债还上。”⑧在一旁递毛巾的老大爷对我说,你就是小尤啊?你爸为了让你写好文章睡好觉,白天就在这些客座上躺一躺。唉,都是为了儿女哟……⑨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父亲不放心地追了进来问,孩子,想啥呢?我说,我想,让我为您擦一次背……话未说完,就已鼻酸眼热,湿湿的液体借着水蒸气的掩护蒙上了眼睛。⑩“好吧。咱爷俩互相擦擦,你小时候经常帮我擦背呢。”父亲以享受的表情躺下来。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岗。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①段画横线句子说“父亲不肯,说他没病”,联系全文看,父亲再三不肯去看病的原因有:一是怕花钱;二是怕影响工作而不能为儿子多出力。B.文章第②段画横线句子写了“我”希望父亲白天不影响“我”睡觉的理由,吐露了生活的艰辛,表达了“我”对生活的埋怨和不满。C.文章多处设有伏笔,如“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我突然发现父亲皮肤比原先白了”等,这些伏笔使情节的发展更合乎情理,不显得突兀。D.文章第⑧段中递毛巾老大爷的话,是对父亲的侧面描写,既照应了前文,又更好地突出了父亲的形象。8.文中的“我”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简要概括“我”这一人物形象。9.文章以“父爱昼夜无眠”为题,你是如何理解“昼夜无眠”这四个字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方山子传苏轼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着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会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B.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C.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D.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闾里,即乡里。闾指里巷的门,代指里巷、邻里。B.蔬食,即粗食。文中指以草菜为食。C.遗像,即遗制。像是法式的意思。D.奴婢,即女婢,丧失自由、受人奴役的女子。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山子出身世代功勋之家,却折节苦读,想以此驰骋当世,终不得意;晚年放弃富贵生活,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B.苏轼是方山子的老朋友,看到如今的方山子与昔日的方山子判若两人,在强烈的对比中,自然地勾起了对方山子昔日的回忆。C.描写与方山子一起射猎和论兵的情景,塑造方山子一身豪气的形象,旨在表现方山子并非真正的隐士,随时预备驰骋于当世。D.文中对方山子人生经历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特立独行的性格和人生取向的赞赏,同时写方山子未尝不是悲己之不遇。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2)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注】辛弃疾在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前后,约为45岁,贬官为民,闲居带湖。14.下面对本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四句描绘夜宿王氏茅屋中的实景,声形兼绘,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B.“鼠”是“饥”的,可见这里已经长时间断了“烟火”;蝙蝠翻舞,形象逼真地写出了眼中所见。屋外狂风暴雨,窗纸破烂,瑟瑟作响,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耳中所闻。C.下片抒写词人心理活动和无限感慨。动物猖獗,秋风凉薄,不能安然入睡,浮想联翩,焦急万分,怎不更加衰老呢?D.感慨不等于悲观,梦中醒来“眼前万里江山”,看似闲愁实则旷远雄劲。15.本词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思?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指点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都使用了叠词,借无边的秋景抒发自己无尽的感伤。(3)《诗经·郑风》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被曹操借用在《短歌行》中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李延国、王秀丽的报告文学《张桂梅》是一部奋斗者的信仰之书,作品内容丰富,①流露出崇高的师德大爱。读者能从作品中领悟到,这个因忘我而大半辈子匆忙得近乎踉跄的人,是因为灵魂里有“真金白银”,有闪光的信仰和目标,才得以成就伟大的事业。她舍弃现实世界浮躁、实惠的诱惑,把认准的事情做到底。她带着满身的病痛为山区女孩教育成长②,为贫困儿童健康成长鞠躬尽瘁,是一个有坚定信仰的楷模。书中谈到,张桂梅在工作中发现:教育落差、资源有限扩大了教育不公,而消除这种不公的利器就是公平普惠的教育。她把爱护尊重每一个学生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指导教师不断矫正个人好恶,秉持公平公正之心,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她决心知识改变山村孩子的命运,隔离贫困代际传递,让更多大山深处的孩子沐浴在文化教育恩泽之中。她是一棵树,扎根在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园里,用自己的浓荫为孩子们遮风挡雨,用文明、感恩、自强的乳汁哺育下一代,通过改变农村女孩去改变山村,泽被后代。张桂梅的故事是当代中国故事的一部分,而作者围绕张桂梅的信仰大爱与生命尊严来书写呈现,将她燃烧自己为山区贫困女孩点亮人生之路的故事③,为读者奉献了一部弘扬崇高、传递大爱、感人至深的优秀作品。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19.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文中加点字词“真金白银”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在扑灭山火的现场背上背篓,向火而行的“摩托骑士”成了最美志愿者。B.“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是屈原吟唱出的动人诗句。C.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之间的“厚障壁”实在是太难了。D.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二)(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359旅官兵来到南泥湾,成为拓荒的主力。他们用鲜血和汗水开辟出万顷良田,使昔日的“烂泥湾”变成“陕北的好江南”,更培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歌与舞、汗与泪、感动与被感动……年方19岁的贺敬之血气方刚,《南泥湾》歌词被其一气呵成。当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鲁艺音乐系的作曲家马可捧读这首献给拓荒者的赞歌时激情澎湃。于是他汲取民间歌舞的音调和节奏,想象着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为其作曲。从此,这首向劳动者致敬、为奋斗者高歌、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南泥湾》,在炮火的缝隙间一次次回荡,唱得家喻户晓,舞得喜气洋洋,唱出了人民子弟兵为减轻人民负担“又学习又生产”、不惧任何艰难困苦的风采。岁月流金,精神永存。那永不熄灭的窑洞灯光和一段段动人旋律,鼓舞着延安儿女追求创造幸福美好生活。他们唱着《边疆处处赛江南》续写开荒造田的奇迹,唱着《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打场,唱着《金不换银不换》书写对绿水青山的守望,唱着《乘风破浪再出发》奋勇向前。这个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如今早已告别贫困,变成杏花微雨江南般的美好家园。延安人民的奋斗还在继续,勇毅前行的旋律越来越昂扬……20.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长句改成三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1.请从形式和内容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东京残奥会女子50米蝶泳S5级决赛中,中国选手卢冬成功摘金并打破世界纪录。在领奖台上,看到亚军和季军坐着轮椅,卢冬主动单腿下蹲与她们合影。卢冬的举动赢得大家的一致赞扬,有网友说:“这一蹲体现中国人骨子里的温儒良善”。生活里的卢冬虽然没有双臂,但化妆、弹琴、书法、做饭……都不在话下,而游泳让她变得更加积极乐观。卢冬说:“我也爱吃、爱玩、爱闹,可以自嘲,可以开玩笑。请大家把我看作一个普通的女孩。”卢冬凭借着不懈的努力让自己站成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蹲得下去”和“站得起来”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想成为一个既能“蹲下去”又能“站起来”的人并不容易。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不少青年既“蹲不下去”,又“站不起来”。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内容,以“‘蹲下去’与‘站起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四川省叙州区二中高2023届高三上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儒家文化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主流文化,并非生而高贵,它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和验证过程,才形成了今天的儒学风貌。儒家智慧贡献给我们一系列概念,比如“仁义”,既提倡仁爱,又强调要在正义的范畴内施行;比如“孝悌”,既提倡在家里孝顺父母,又提倡在社会兄友弟恭:比如“礼乐”,既提倡礼以节人、规范秩序,又强调乐以和情、安和内心;比如“中庸”,既提倡用中道、不极端,又强调保持自我、和而不同。儒家在当今最有实践意义的思想之一,就是“忠恕”,它不仅是历史贡献给今天的,也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忠,是中人之心,尽心待人、忠于本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是如人之心,推己及人、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是要极尽所能,“恕”是要量体裁度,所以“忠”与“恕”,与“仁”与“义”一样,是一对相互辅助又相互制衡的概念。这样的理念,关乎体谅、诚恳、理解、尊重的品质,随着历史河流的向前推进,常常是越来越沉入了河底,其踪奋杳。两千多年前,就有一群知识分子,他们虽不同而和、虽不比而周,他们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难,他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们尽管性情不同、出身不同、成就不同,但是在“忠恕”的感召下,都践行着儒者的光荣与梦想,体察万物,悲悯苍生。“忠恕”确实可以作为中国文化在今天提供给世界的智慧准则。早在1971年,联合国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周恩来总理为联合国大厅带去了两幅语录,其一是“以和为贵”,另一条就是关乎“忠恕”的解读:“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请教孔子,是否有可以让人终身依照的一个准则?孔子便回复给他这一句照亮万世的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句是将中华文化的堂堂正气昭显于联合国面前的行事信条。可见,“忠恕”正是对“和谐”的达成,而“忠恕”也不仅是古代很多知识分子个人修为的守则,更是当代政治风云涌动中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准则。比如,旷日持久的巴以战争,是宗教信仰的冲突;国内的贸易顺差与国外的反倾销举措,是经济体制的冲突;文化输出与文化侵略的论争,是中西文化的冲突;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代沟,是价值观念的冲突;旧有事物对创新态势的打压,是思维模式的冲突……所有这些文明的冲突,究其避免和解决之道,都可在“忠恕”的心态中寻找答案。如此,就不会再用固执去拒绝异类、用偏激去反对异见、用自大去打击新生、用霸权去迫害弱势。所以,纵观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今天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我们更应具备一份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而中国智慧,不仅属于过去,也属于未来;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摘编自曹雅欣《儒学古今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学经过历史的检验,由一家学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主流文化。B.“忠恕”的“忠”是忠诚尽己,去付出和助益;“恕”是宽容待人,去换位和体谅。C.孔子的“忠恕”思想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堂堂正气,与联合国的行事信条是一致的。D.“忠”与“恕”是一对相互辅助又相互制衡的概念,二者结合能促成“和谐”的达成。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先简述“仁义”“孝悌”“礼乐”“中庸”等概念内涵,在于强调儒家思想具有辩证性。B.文中以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为例,证明了儒家“忠恕”思想的作用。C.文中通过举例和对比论证,指出当代各种冲突实质都是文明的冲突,需要达成和谐。D.文章重点阐述了儒家“忠恕”思想的现代价值,在论证时兼顾了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家智慧贡献中“仁义”“孝悌”“礼乐”“中庸”“忠恕”等都体现重视个人道德修养。B.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尽管性情、出身、成就不同,但都遵循“忠恕”,践行儒者的追求。C.“忠恕”是中国智慧,可以提供给世界作为指导准则,有助于解决当代各种文明冲突。D.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更能使我们具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答案】1.C2.D3.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与联合国的行事信条是一致的”曲解文意。根据原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句是将中华文化的堂堂正气昭显于联合国面前的行事信条”可知,孔子的“忠恕”思想与联合国的行事信条是一致的说法错误,文中不曾提到联合国的行事信条。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在于强调儒家思想具有辩证性”错。结合原文“儒家智慧贡献给我们一系列概念,比如……”,文中提到“仁义”“孝梯”“礼乐”“中庸”等概念内涵,是为了说明儒家有智慧贡献,不是“在于强调儒家思想具有辩证性”。B.“文中以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为例,证明了……”错误。“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是一个背景事件,而周总理带去的关于“忠恕”的语录突出了中华文化的堂堂正气。C.“指出当代各种冲突实质都是文明的冲突,需要达成和谐”理解片面。根据原文“‘忠恕’也不仅是古代很多知识分子个人修为的守则,更是当代政治风云涌动中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准则”“所有这些文明的冲突,究其避免和解决之道,都可在‘忠恕’心态中寻找答案”,文中的论证应该是强调“忠恕”对解决当代冲突的作用。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中信息推理判断的能力。B.“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扩大对象范围,“都遵循”说法绝对。根据原文“两千多年前,就有一群知识分子,他们尽管性情不同、出身不同、成就不同,但是在‘忠恕’的感召下,都践行着儒者的光荣与梦想,体察万物,悲悯苍生”可知,“他们”指的是“两千多年前”的“一群知识分子”,并非“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且“都遵循……”说法过于绝对。故选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摘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材料二:不少评论家、诗人和诗歌读者都感觉到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进入了一种停滞不前、缺乏生命力的状态。由于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与汉语都不可能向西方文化和语言转化,而西方诗歌文化与语言又不可能被缺乏本民族传统意识的诗歌作者与理论家自然吸收,食洋不化的积食病就明显地出现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他文化”吸收力的强弱与自己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强弱成正比,唐代之所以能广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秦汉以来建立的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这传统如一个消化力极强的胃,吸收了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当代新诗不但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而且也失去了对那个传统的记忆和感情,而中华文化又不同于其他以拉丁语为先祖的各种西方文化,可以自然地相互吸收,所以必然会发生这种食洋不化的病症,这病症是当代诗歌失去读者的重要原因。当代诗歌由于时代内容的发展,已无法退回到新诗运动初期的状态。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我们认为,21世纪中国新诗能否存活,就看我们能否意识到自身传统的复活并进入现代,同吸收外来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传统何谈创新?没有传统作为立身之地,创新很可能变为全盘西化。所以,中国当代新诗一个首要的、关系到自身存亡的任务就是重新寻找自己的诗歌传统,激活它的心跳,挖掘出它久被尘封的泉眼。读古典文史哲及诗词、讨论,想现代问题,使一息尚存的古典诗论进入当代的空间,贡献出它的智慧,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据我的学习经验,历代中国文论中存在着大量对我们今日所思考的诗歌理论仍有意义的撰述,而我们却只习惯于引用西方理论,无暇回顾一下自身传统中这些理论,师洋师古应当成为回顾与前瞻的两扇窗户,同时拉开窗帏,扩大视野,恢复自己传统的活力才能吸收外来的营养。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析,优点是落在文本实处和清晰的抽象概括,但其弊病是容易刻板、枯燥、概念化、解剖刀往往伤及神经,概念也有失去生命的变幻色彩的毛病。而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不至于有水涸石露的窘境,而其中人文的情致、暖意、活力,丝毫没有实验室处理后的褪色失鲜之感。读古典诗论后可以意识到西方的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抽象名词杜撰等虽不失为一家之法,却并非唯一的方法。而中国古典诗论的风格与中国古兴自学的灵活、深邃、玄远相匹配。对于诗歌这样内涵深、变幻多的文学品种,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有其突出的优点。(摘编自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具有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这是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前提。B.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学术理论,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中国经验。C.当代新诗之所以出现“食洋不化”的病症,一是因为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二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D.中国古典诗论虽不以体系和逻辑见长,但蕴含诗性品格和人文情致,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B.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对此中国诗人要有清醒认识。C.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依然可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营养。D.古人论诗用“意在笔先”“空灵”“飘逸”等语,未落实处却包含鲜活的审美智慧。6.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4.D5.B6.①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建立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固本健体才可以消化吸收了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②与时俱进。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③借鉴世界优秀文化,外为中用。【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错误,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优点是……但其弊病是……而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只是比较二者的优缺点,并没有说哪一个更有生命力。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错误,过于绝对,材料二第二段说的是“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可见借鉴西方有价值,但不能“单靠移植西方”。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由材料二第二段和第三段“唐代之所以能广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秦汉以来建立的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当代新诗不但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而且也失去了对那个传统的记忆和感情”“我们认为,21世纪中国新诗能否存活,就看我们能否意识到自身传统的复活并进入现代,同吸收外来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传统何谈创新?没有传统作为立身之地,创新很可能变为全盘西化”“重新寻找自己的诗歌传统,激活它的心跳,挖掘出它久被尘封的泉眼”可知,要想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立足传统,复兴中华传统文化,找到立身之基。由材料二第二段“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可知,需要与时俱进,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由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析,优点是落在文本实处和清晰的抽象概括”“读古典诗论后可以意识到西方的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抽象名词杜撰等虽不失为一家之法,却并非唯一的方法”可知,可以借鉴世界优秀文化,为我所用。(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父爱昼夜无眠尤天成①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音响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儿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父亲不肯,说他没病。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您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稳觉了!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但他终于什么也没说。②第二天,我睡到下午四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说不定到哪儿玩小麻将去了。我一直鼓励他出去多交朋友。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理解我的,这就对了。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儿心。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这不都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了,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我容易吗?作为儿子,我惟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养精蓄锐。我觉得这并不过分。③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又出去了。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父亲一愣,支吾着说,没,没干啥。我突然发现父亲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的碗里,让他注意加强营养。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④转眼到了年底,我应邀为一个朋友所在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晚饭。由于该厂离住处较远,他们用专车来接我。饭毕,他们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雾气缭绕的浴池边,一个擦背工正在一具肥硕的躯体上刚柔并济地运作。与雪域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更像一只瘦弱的虾米。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的程序,转过身来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酬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爸爸!”我失声叫了起来,惊得所有浴客把目光投向我们父子,包括我的朋友。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而丢你的脸,哪料这么巧……⑤朋友惊讶地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⑥我说是。我回答得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理解父亲,感激父亲,敬重并抱愧于父亲。我终于明白父亲为什么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可我深夜沉迷于写作,竟从未留意过父亲的房间里有没有鼾声。⑦我随父亲来到更衣室。父亲从那个浴客手里接过三块钱,喜滋滋地告诉我,这里是闹市区,浴室整夜开放,生意很好,他已攒了一千多块了。最后,父亲郑重地说:“我想帮你早点把房债还上。”⑧在一旁递毛巾的老大爷对我说,你就是小尤啊?你爸为了让你写好文章睡好觉,白天就在这些客座上躺一躺。唉,都是为了儿女哟……⑨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父亲不放心地追了进来问,孩子,想啥呢?我说,我想,让我为您擦一次背……话未说完,就已鼻酸眼热,湿湿的液体借着水蒸气的掩护蒙上了眼睛。⑩“好吧。咱爷俩互相擦擦,你小时候经常帮我擦背呢。”父亲以享受的表情躺下来。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岗。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①段画横线句子说“父亲不肯,说他没病”,联系全文看,父亲再三不肯去看病的原因有:一是怕花钱;二是怕影响工作而不能为儿子多出力。B.文章第②段画横线句子写了“我”希望父亲白天不影响“我”睡觉的理由,吐露了生活的艰辛,表达了“我”对生活的埋怨和不满。C.文章多处设有伏笔,如“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我突然发现父亲皮肤比原先白了”等,这些伏笔使情节的发展更合乎情理,不显得突兀。D.文章第⑧段中递毛巾老大爷的话,是对父亲的侧面描写,既照应了前文,又更好地突出了父亲的形象。8.文中“我”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简要概括“我”这一人物形象。9.文章以“父爱昼夜无眠”为题,你是如何理解“昼夜无眠”这四个字的?【答案】7.B8.(1)孝顺(爱自己的父亲)。(2)勤奋(能吃苦、有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3)不虚荣(很实在、阳光)。(4)理解父爱并努力回报。9.(1)表面含义:父亲为了减轻我经济上的负担,为了让我能够好好休息,晚上到浴室帮别人擦背,白天就在浴室客座上躺一躺,白天和晚上都没有好好休息。(2)深层含义:父亲对儿子的爱永远没有停止,一直想办法尽其所能地给予(即使从农村来到城里,也想办法打工帮儿子还债)。【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表达了‘我’对生活的埋怨和不满”错误。应为表达了“我”对父亲打鼾的不满和抱怨。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儿心”,可知“我”很孝顺,很爱自己的父亲;根据“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这不都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了”,可知“我”为了生活能吃苦、勤奋、有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根据“朋友惊讶地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我说是。我回答得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理解父亲,感激父亲,敬重并抱愧于父亲。我终于明白父亲为什么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可我深夜沉迷于写作,竟从未留意过父亲的房间里有没有鼾声”,可知“我”很实在,内心阳光,不因为父亲做擦背工而感到丢人,说明“我”不虚荣;根据“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岗”,可知“我”理解父亲对“我”并努力回报。【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含义的能力。理解标题的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来考虑。“父爱昼夜无眠”,表层含义,从小说情节内容方面来考虑,本文中父亲为了帮“我”还房债,也为了“我”能好好休息,晚上给别人搓澡,白天在浴室客座上躺一躺,白天晚上都不能好好休息,体现了父爱的“昼夜无眠”。深层含义,从主旨上去思考。本文通过讲述父亲即使从农村来到城里,也想办法打工帮儿子还债,一直想办法尽其所能地给予,昼夜无眠为儿子付出的故事,赞美了时刻为儿女着想、永不停止的深沉质朴的父爱。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方山子传苏轼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着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会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B.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C.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D.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闾里,即乡里。闾指里巷的门,代指里巷、邻里。B.蔬食,即粗食。文中指以草菜为食。C.遗像,即遗制。像是法式的意思。D.奴婢,即女婢,丧失自由、受人奴役的女子。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山子出身世代功勋之家,却折节苦读,想以此驰骋当世,终不得意;晚年放弃富贵生活,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B.苏轼是方山子的老朋友,看到如今的方山子与昔日的方山子判若两人,在强烈的对比中,自然地勾起了对方山子昔日的回忆。C.描写与方山子一起射猎和论兵的情景,塑造方山子一身豪气的形象,旨在表现方山子并非真正的隐士,随时预备驰骋于当世。D.文中对方山子人生经历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特立独行的性格和人生取向的赞赏,同时写方山子未尝不是悲己之不遇。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2)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答案】10.B11.D12.C13.(1)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凭借这个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不得重用。(2)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被照着,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鞠躬的样子。【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方山子也惊异地看着我,问我为什么到这里来。我告诉他其中的原因。他先是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招呼我去他家留宿。“然”在这里是形容词“矍”的词尾,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故”做“告”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D。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即女婢,……的女子”错误。奴婢:指丧失自由、受人奴役的男女,后泛指男女仆人。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C.“旨在表现方山子并非真正的隐士,随时预备驰骋于当世”错误。由原文“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可知,于是,他和我就在马上畅谈起用兵之道和古今成败之理,自诩为一代豪杰。这些事情到如今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但他那种精明剽悍的神情,仍然出现在眉宇之间,这样的他怎么会像是山野之中的隐逸之人呢?由此可知,是作者认为方山子不像是山野之中的隐逸之人,不是说他并非真正的隐士,也不是说方山子随时预备驰骋于当世。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折节”,改变平时的志趣行为;“以此”,凭借这个(读书);“驰骋”,充分发挥才能;“不遇”,不得志,不被赏识。(2)“或得日”,被动句;“或”,有的;“绛皓”,或红或白;“若”,像;“偻”,鞠躬。参考译文:
方山子传苏轼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逸高人。他年轻的时候非常仰慕朱家、郭解这些西汉游侠的为人,乡间的游侠都很尊崇他。他年龄稍大些后,改变志向,发奋读书,想凭借学识在世上施展抱负,但始终没有遇到机会。晚年时,他就隐居在光州、黄州之间一个叫岐亭的地方。他住在茅屋里,吃粗茶淡饭,不与世人往来。他舍弃了原来乘坐的车马,毁掉了读书人的帽子和衣服,徒步行走在山中,没有人认识他。有人看见他戴的帽子是方形且高耸着的,就说:“这不是古时候那种‘方山冠’的样式吗?”于是叫他“方山子”。
我被贬谪到黄州,路过岐亭时,恰巧遇见方山子。我说:“哎呀!这是我的老朋友陈糙陈季常啊!你为什么在这里呢?”方山子也惊异地看着我,问我为什么到这里来。我告诉他其中的原因。他先是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招呼我去他家留宿。我看到他家里空荡无物,可是妻子、儿女、男仆、婢女都显出满足、快乐的神态。
我见此已是惊讶万分。我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喜欢酗酒、爱好击剑,挥金如土。十九年前,我在岐山,看见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的随从,携带着两套弓箭,在西山游玩射猎,一只鹊鸟在他前方飞过,他让随从追着射鹊鸟,没有射中。方山子催促坐骑,一马当先,一箭就射中猎物。于是,他和我就在马上畅谈起用兵之道和古今成败之理,自诩为一代豪杰。这些事情到如今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但他那种精明剽悍的神情,仍然出现在眉宇之间,这样的他怎么会像是山野之中的隐逸之人呢?
方山子家族世代都有功勋,按照制度他可以通过荫补来获取官职。假使他在官场中参与政事,现在已经能够显扬名声了。他的家在洛阳,园林宅邸都很壮阔富丽,能够和公侯的府第相提并论。他家在黄河北岸还有田产,每年都可收入千匹丝帛,足可以让他过上富足安乐的生活。可是,这些他都抛弃不要,自己来到穷山僻壤,如果得不到乐趣的话,他能这样做吗?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多有奇异的人,他们往往假装癫狂、浑身涂满污物,可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也许见过他们吧?(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注】辛弃疾在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前后,约为45岁,贬官为民,闲居带湖。14.下面对本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四句描绘夜宿王氏茅屋中的实景,声形兼绘,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B.“鼠”是“饥”的,可见这里已经长时间断了“烟火”;蝙蝠翻舞,形象逼真地写出了眼中所见。屋外狂风暴雨,窗纸破烂,瑟瑟作响,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耳中所闻。C.下片抒写词人心理活动和无限感慨。动物猖獗,秋风凉薄,不能安然入睡,浮想联翩,焦急万分,怎不更加衰老呢?D.感慨不等于悲观,梦中醒来“眼前万里江山”,看似闲愁实则旷远雄劲。15.本词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思?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案】14.C15.诗人用饥鼠、蝙蝠、风雨、窗纸等意象,描写了一幅萧瑟破败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平生为了国事操劳奔走,终老时却落得罢官闲居、壮志未酬的辛酸;他半夜惊觉,梦中和现实落差之大,表现出志在千里的理想和崇高的报国热情。【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手法和情感的能力。C.“动物猖獗,秋风凉薄,不能安然入睡”错。由“眼前万里江山”可知,作者不能入睡的原因是忧虑国事,而非“动物猖獗,秋风凉薄”。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的能力。第一问,“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句,写饥饿的老鼠绕床到处跑,说明老鼠满屋;蝙蝠也绕着灯上下翻飞,表明房屋破漏不堪。外面的冷风冷雨都透过破窗吹进了屋里,这种极度凄冷萧条的意境是借用饥鼠、蝙蝠、风雨、破纸等意象营造出来的,表达了诗人平生为了国事操劳奔走,终老时却落得罢官闲居、壮志未酬的辛酸。第二问,“平生塞北江南”,突出诗人为国事操劳。稼轩青年戎马,沙场旧事总要时时浮上心头,一发收复失地复国之慨。“归来华发苍颜”,结合注解贬官为民,闲居带湖,可理解出词人终老时却落得罢官闲居的结局,满怀壮志未酬的怅然和辛酸。“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两句,写一阵凄冷的秋风吹透了单薄的布被,突然惊醒,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万里江山。梦中和现实落差巨大,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崇高理想和报国情怀。(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指点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都使用了叠词,借无边的秋景抒发自己无尽的感伤。(3)《诗经·郑风》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被曹操借用在《短歌行》中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激扬文字②.粪土当年万户侯③.无边落木萧萧下④.不尽长江滚滚来⑤.青青子衿⑥.悠悠我心【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侯”“萧”“衿”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李延国、王秀丽的报告文学《张桂梅》是一部奋斗者的信仰之书,作品内容丰富,①流露出崇高的师德大爱。读者能从作品中领悟到,这个因忘我而大半辈子匆忙得近乎踉跄的人,是因为灵魂里有“真金白银”,有闪光的信仰和目标,才得以成就伟大的事业。她舍弃现实世界浮躁、实惠的诱惑,把认准的事情做到底。她带着满身的病痛为山区女孩教育成长②,为贫困儿童健康成长鞠躬尽瘁,是一个有坚定信仰的楷模。书中谈到,张桂梅在工作中发现:教育落差、资源有限扩大了教育不公,而消除这种不公的利器就是公平普惠的教育。她把爱护尊重每一个学生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指导教师不断矫正个人好恶,秉持公平公正之心,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她决心知识改变山村孩子的命运,隔离贫困代际传递,让更多大山深处的孩子沐浴在文化教育恩泽之中。她是一棵树,扎根在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园里,用自己的浓荫为孩子们遮风挡雨,用文明、感恩、自强的乳汁哺育下一代,通过改变农村女孩去改变山村,泽被后代。张桂梅的故事是当代中国故事的一部分,而作者围绕张桂梅的信仰大爱与生命尊严来书写呈现,将她燃烧自己为山区贫困女孩点亮人生之路的故事③,为读者奉献了一部弘扬崇高、传递大爱、感人至深的优秀作品。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19.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文中加点字词“真金白银”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在扑灭山火的现场背上背篓,向火而行的“摩托骑士”成了最美志愿者。B.“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是屈原吟唱出的动人诗句。C.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之间的“厚障壁”实在是太难了。D.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答案】17.①字里行间②呕心沥血③娓娓道来18.她决心以知识改变山村孩子的命运,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大山深处更多的孩子沐浴在文化教育恩泽之中。19.C【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处,语境形容形容书中流露出的情感,故可填“字里行间”。字里行间:指文章的字句中间所表达、流露或透露出来的思想感情。第二处,语境形容“她”“为山区女孩教育成长”费尽心血,与后面“鞠躬尽瘁”照应,故可填“呕心沥血”。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和精力。第三处,语境形容作者生动地谈论张桂梅的故事,故可填“娓娓道来”。娓娓道来:连续不断地说、生动地谈论。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句子共有三处语病:①成分残缺,缺少介词,应在“知识”前加“以”或“用”;②搭配不当,“隔离……传递”搭配不当,应将“隔离”改为“阻断”;③语序不当,多层定语顺序不当,应将“更多”放到“大山深处”之后。故修改后句子为:她决心以知识改变山村孩子的命运,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大山深处更多的孩子沐浴在文化教育恩泽之中。【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加点字词引号表特殊含义。A.表特定称谓。B.表引用。C.表特殊含义D.表强调突出。故选C。(二)(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359旅官兵来到南泥湾,成为拓荒的主力。他们用鲜血和汗水开辟出万顷良田,使昔日的“烂泥湾”变成“陕北的好江南”,更培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歌与舞、汗与泪、感动与被感动……年方19岁的贺敬之血气方刚,《南泥湾》歌词被其一气呵成。当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鲁艺音乐系的作曲家马可捧读这首献给拓荒者的赞歌时激情澎湃。于是他汲取民间歌舞的音调和节奏,想象着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为其作曲。从此,这首向劳动者致敬、为奋斗者高歌、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南泥湾》,在炮火的缝隙间一次次回荡,唱得家喻户晓,舞得喜气洋洋,唱出了人民子弟兵为减轻人民负担“又学习又生产”、不惧任何艰难困苦的风采。岁月流金,精神永存。那永不熄灭的窑洞灯光和一段段动人旋律,鼓舞着延安儿女追求创造幸福美好生活。他们唱着《边疆处处赛江南》续写开荒造田的奇迹,唱着《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打场,唱着《金不换银不换》书写对绿水青山的守望,唱着《乘风破浪再出发》奋勇向前。这个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如今早已告别贫困,变成杏花微雨江南般的美好家园。延安人民的奋斗还在继续,勇毅前行的旋律越来越昂扬……20.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长句改成三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1.请从形式和内容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答案】20.作曲家马可当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鲁艺音乐系,他捧读了这首献给拓荒者的赞歌,登时激情澎湃。21.①形式上,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他们唱着……唱着……唱着……唱着……”,形式上构成排比,语势贯通,增强了节奏感;②内容上,“唱着《边疆处处赛江南》”“唱着《在希望的田野上》”“唱着《金不换银不换》”“唱着《乘风破浪再出发》”不断变换人们熟悉的经典歌曲,“续写”“书写”颂扬南泥湾精神,增强句子的抒情性,表现延安儿女追求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干劲。【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之长句变短句的能力。长句变短句的方法首先要提取句子的主干,单独成句;然后再剥离句子的定语、状语等,让这些成分单独成句,尤其要注意多层定语的剥离和改写;最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句序,使改写后的句子逻辑合理,表达通畅。本题中,句子可提炼主干为“作曲家马可激情澎湃”,“捧读这首献给拓荒者的赞歌时”为句子的状语,修饰“激情澎湃”;“当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鲁艺音乐系”为定语,修饰“马可”;要想将其变成短句,就先从这定语、状语中找到相关的动词“捧读”“考入”,分析可知,都是与“马可”相关的事件。因此可理解为“马可捧读这首献给拓荒者的赞歌”“马可以第一名成绩考入鲁艺音乐系”,再加上主干“作曲家马可激情澎湃”。这就将长句变成了三个短句,然后根据句子内容的内在逻辑将各个独立句子排序,再对人称进行相应的调整。改写后的句子为:作曲家马可当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城市公园景观绿化项目管理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航空航天零部件生产基地场地及厂房租赁合同4篇
- 2025年度煤矿场地环境监测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马铃薯产业投资基金合作合同4篇
- 2025年度城市征迁项目房屋搬迁补偿买卖合同4篇
- 新能源分布式发电站运营合同
- 家用智能电器销售合同
- 企业债券融资咨询服务合同
- 数据加密技术在金融行业应用开发合同
- 工业互联网+升级改造合同
- 食品企业质检员聘用合同
- 中医诊所内外部审计制度
- 自然辩证法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国家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考试题库(含答案)
- 护理员技能培训课件
- 家庭年度盘点模板
-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 含答案
- 2024年资格考试-WSET二级认证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试卷中国电子学会青少年软件编程等级考试标准python三级练习
- 公益慈善机构数字化转型行业三年发展洞察报告
- 饲料厂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