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检测题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检测题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检测题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检测题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检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2017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检测题一、选择题1、以“民主”“科学”为口号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与这场运动相关的历史人物是()A.陈独秀、蔡元培B.李大钊、康有为C.鲁迅、魏源D.胡适、梁启超2、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理论、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文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A.平等、自由 B.自由、民主C.民主、科学 D.科学、平等3、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一阵波潮”是指()A.袁世凯独裁 B.北伐战争爆发C.新文化运动 D.黄埔军校创立4、右图是《新申报》民国八年五月五日的号外,它报道了当时发生的一件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是()A.五四运动B.一二•九运动C.华北事变D.辛亥革命5、“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是()A维新思想开始传播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民主科学思想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D.洋务运动兴办新式学校6、五四运动是一次厂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A.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中国新民主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7、胡适将旧“三从四德”改为反映男女平等、自由的“男人也要三从四德”:三从,是太太外出要跟从,太太的话要听从,太太讲错要盲从;四德(与得同音)是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发怒要忍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花钱要舍得。材料所述情形有可能出现在哪一运动之中()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8、芮恩斯在《一7个美国外交官在中国》中写道:“我向上海的总领事发出具体的指示,告诫美国侨民团体,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没有人会不同意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他们是在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材料中提及的“这场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表现有()①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②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统治③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④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弱国从来无外交,苟存天地任人嘲。尊师教诲齐天下,慈母盯哼不折腰。航舰如今嫌水浅,嫦娥不再恨天高。百年洗雪谁堪忘,多少男儿是俊豪。”此诗是纪念100年前中华大地爆发的一场伟大运动。与此相符合的是()A.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B.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D.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人民郁结多年反抗列强侵略义愤的总爆发10、“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自己的觉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这里的“他”是()A.陈独秀 B.李大钊C.董必武 D.鲁迅1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代表顾维钧先生说:“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我想问问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直接导致了()A.五四运动的爆发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C.辛亥革命的爆发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2、陈独秀等人“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为此,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一本刊物为主要阵地,掀起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本刊物是()A.《民报》 B.《申报》C.《新青年》 D.《每周评论》13、1919年5月24日,青州举行了由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万人大会,各界代表历数帝国主义罪行,一致声援北平学生爱国运动。这表明当地的五四运动()A.工人阶级是主力军B.共产党员起了领导作用C.群众基础较为广泛D.运动中心开始转向农村14、下列选项属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的有( )①十月革命的影响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③北伐战争的胜利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5、“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以上材料反映了党的哪次重要大会的召开()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四大16、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A.建立中国同盟会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C.创办黄埔军校D.实现国共两党合作17、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A.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B.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C.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D.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18、如图所示的建筑,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见证了()A.新文化运动诞生 B.中国共产党成立C.人民军队的创建 D.国民大革命发动19、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者则摒弃、批判。在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A.魏源 B.严复 C.孙中山 D.陈独秀20、《都嘟》中写道:“1918年的数据是,当时日货占中国所有进口货的44%,1920年降到24%近乎腰斩了。这是百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抵制日货运动。”这次抵制日货运动发生在()A.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B.八国联军侵华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 D.北伐战争时期二、非选择题21、(2019贵州贵阳31).(17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北大学生罗家伦起草)材料二实际上,五四运动之所以首先是一次学生运动,或者说青年的运动,就是因为所有的社会因素最后都作用于青年学生的心理状态,并成为新文化作用于社会力量的枢纽所在,有了这个枢纽,新文化的影响才迅速达到商界、工团,并渐因及于农村社会——邓秉元《新文化运动百年祭》材料三“陈独秀是五四时期的总司令……五四时期,这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国的一群人,如李大钊是起很大作用的。”【注】此处五四述动的概念取广义,大致指“新文化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及该运动的性质。(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新文化运动是如何“作用于青年学生的心理状态”的,并指出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9分)(3)结合所学知识,从五四运动广义概念的角度说出毛泽东认为“陈独秀是五四时期的总司令”的原因。(4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军事失败”与“少数人觉悟”各指什么具体事件?材料二在中国社会缓慢地发生变化的同时,出现了《海国图志》《瀛寰志略》等著作……可惜的是,在当时,对这两部意在醒世的著作予以最大注意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日本社会因炮声震撼而惊醒,中国社会却在炮声沉寂后又昏昏睡去……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惊醒”与“昏昏睡去”对两国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如何“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的。23.(2018·江苏镇江)青年学生是爱国的先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摘编自《五四运动史》材料二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回忆说:“处于这个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要改变过去革命的方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三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1)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当时学界组织游行的目的是什么?据此指出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2)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亲历者找到的新革命方法是什么?这一新革命方法的得出是总结借鉴了哪些革命的经验教训?(3)据材料三指出,当时的学生领袖为何要到“民间去”?这一举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的表现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这些人原来就是各地共产主又小组的代表,为了正式组织共产党,约定到上海来开会的。7月底大会开幕了,到会的一共有13人:上海代表李达、李汉俊,北京代表张国焘、刘仁静,长沙代表毛泽东、何叔衡,武汉代表董必武、陈潭秋,济南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广东代表陈公博、包惠僧,东京代表周佛海,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也出席了大会。7月30号晚被租界巡捕发现后,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口述实录》等(1)根据材料,判断这次“大会”是指____,发生于____年,地点在____。(4分)(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这次“大会”参会人员的地域分布有何特点?(2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2分)(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次“大会”重要历史意义的认识。(2分)参考答案1--10ACCACBBCBB11--20ACCBABBBDC21、22(1)鸦片战争;洋务运动。(2)日本:受到西方列强侵略后实行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中国:没有及时变革,妄自尊大,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3)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孙中山等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陈独秀等发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23(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巴黎和会上日本取得管理山东的权利)目的:外争主(国)权,内除国贼;核心精神:爱国主义。(2)方法:依靠下层人民,走俄国人的道路。革命:辛亥革命、十月革命。(3)原因: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影响:促成马克思主义与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