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综合素质之文化素养_第1页
2023年综合素质之文化素养_第2页
2023年综合素质之文化素养_第3页
2023年综合素质之文化素养_第4页
2023年综合素质之文化素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地理概况

1.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2.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3.四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

4.明代设(奴儿干都司)管理整个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

5.从秦汉到隋代实行(郡县制),从唐宋到辽金实行(道路制),元明清三代实行(行省制)。

6.现在有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共34个行政单位历史发展

1.(元谋猿人)是我国境内最早活动的人类。

2.(北京猿人)已经大量使用石器并且懂得人工取火。

3.从(新石器时代)时代开始,中国迈进了文明的门槛,开始了自己的文明史。特点是:使用石器到发明制造陶器和铜器;渔猎发展到农业;由氏族分化为家庭;由公有财产分离出私有财产;由氏族社会进入阶级社会。

4.最能反映母系氏族文化的是(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最早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

5.最能反映父系氏族文化的是(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又称(黑陶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龙山文化)

6.关于古代文明起源的四大区域以及各自的代表文化以及具体地点:

(1)黄河流域文化区:是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区域。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2)长江流域文化区:河姆渡文化、三峡文化

(3)珠江流域文化区:百越文化

(4)辽河、内蒙古地区文化区(北方和东北草原文化区):红山文化

7.三皇五帝:

三皇:(伏羲)时代已经进入血缘群婚时代,

(神农)时代已经母系氏族社会的后期。

(黄帝)是中国的人文始祖。

五帝:少昊、颛顼(zhuānxū)、帝喾(kù)、尧、舜

8.三王:禹、汤武王、周武王

9.中国人远祖的大体分类:

10.(司母戊鼎)代表了商代青铜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11.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12.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13.秦王嬴政建立(皇帝)制度,以自己为始皇帝。

14.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15.“草木皆兵”出自前秦苻坚(淝水之战)战争。

16.(明)朝西方殖民者侵入澳门、台湾等地,开始了中国的殖民地史。

17.清朝政府在(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把新疆、青海、蒙古、西藏纳入了中国的版图,奠定了中国今日的版图。

18.《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宁波、厦门、上海)五个通商口岸。

19.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的军事优势给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恭亲王奕欣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主张运用西方技术,举办近代工业,用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些人被称为“洋务派”。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科学技术,举办了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及新式学校,历史上称为“洋务运动”。

20.《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及辽东半岛)等地。

21.辛亥革命:192023,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在广州、武汉起义,并乘胜在南京组织临时政府,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由于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192023,“中华民国”成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数年的封建君主制度。第二章

汉字

1.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和(金文)。金文又叫(钟鼎文)

2.甲骨文最早是由(王懿荣)一方面发现的。

3.我们所说的甲骨文涉及(原始甲骨文)和(殷墟甲骨文)。

4.篆书分大篆和小篆,大篆以(石鼓文)为代表,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也是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

5.研究汉字的书,有秦代的(《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到汉代,三书合一成为(《仓颉篇》)。

6.“六书”这个词最早见于(《周礼》),后世文字学家多采用(许慎)的名称、(班固)的顺序。

7.六书(《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指汉字的六种结构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

转注假借第三章

学术思想

1.孔孟之道:算得上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学说,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

孔子所创建的学说称为“儒学”,后经孟子、荀子等人继承和发展,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讲的是“入世之学”,讲的是政治教化,其作用偏重于社会,就个人来说,偏重于人的品格修养。

2.老庄思想:是影响中国文化发展的第二大学说,先秦时代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讲的是“出世之学”,重要讲的是宇宙人生,其作用偏重于个人,并且偏重于个人的精神层面。

3.墨家学说:在战国时代与儒学并称为两大“显学”,代表人物墨子。

墨家思想更多地代表了下层劳动者的利益和规定。

思想理论方面: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葬、节用、非乐、非命、尊天、明鬼”等十大主张。

形式逻辑方面:提出了以“名、辞、说”为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

自然科学方面:几何学、力学方面都有突出成就。

4.(儒学)和(墨家学说)在战国时代并称为两大显学。

5.法家学说:战国时代后起的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将“法、术、势”合为一体,集法家之大成。法家思想事实上是后世封建统治者维护集权统治的理论基石。

“法”即君主的法令,君主治国必须有明确的法令,赏罚必须严明;

“术”即君主驾驭群臣的心术和权术,君主应知人用人,听言察实;

“势”即君主的权势地位,君主必须牢牢掌握权柄不放。

6.经学:由先秦进入汉代,因汉武帝独尊儒术而兴起两汉学术思想的主流——“经学”,它是研究和阐发儒家经典的宗旨及其方法的一门学问。

其内容极为广泛,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切领域,涉及到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伦理、道德、哲学、礼仪、教育、文学、艺术、史学、法律、宗教及民间习俗等。

7.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先秦时的著作,在《庄子》一书中被称为“六经”,这六部经典通过孔子删订,成为向弟子讲授的教材,因此也称为“六艺”。

8.玄学:是魏晋时期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它是以老庄思想为主旨,又糅合儒家经义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学说。“玄”就是老子所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指深奥难测而又无法用语言明确的某种状态、关系或道理,研究这种深奥难测的状态关系或道理的学问,就可称为“玄学”。

8.张载称他治学的目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9.北宋理学四大家: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

10.(朱熹)集理学大成。

11.四学:濂(周敦颐之学),洛(二程之学),关(张载之学),闽(朱熹之学)

12.王阳明集心学之大成,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

13.朴学:清代的儒家学者因思想和社会的变迁又归向经学,象汉儒同样注重训诂和考据,而这种训诂和考据之学被称为“质朴之学”,简称“朴学”。

14.(顾炎武)是清代儒林第一人,他的两部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被认为“无一字无来历”。

第四章宗教信仰

1.中国人对(天地)、(祖先)、(君师)的崇敬最为突出。

2.中国古代的祭祀以天地的典礼以(封禅)最为重要。

3.封禅:就是由帝王来祭祀天地,“封”是在泰山顶上设坛祭天;“禅”,是在泰山附近的小山上祭地。封禅的目的是帝王取得天下以后,以天子身份祭告天地,以表达自己的统治符合天意,合乎正统。

4.史书记载第一个封禅的皇帝是(秦始皇);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禅的皇帝是(宋真宗)。

5.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6.五镇:东镇沂山、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中镇霍山。

7.四渎:东渎大淮(淮河)、南渎大江(长江)、西渎大河(黄河),北渎大济(济水)

8.四海:东海、南海、西海(青海湖)、北海。

9.(师)是哪些可认为万世师表的圣人,传统上指(孔子)和(关公)两个人。

10.佛教是由(释迦牟尼)于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在(古印度)境内创建的,在我国又叫(释教),管和尚叫(释子)。

11迦叶摩腾、竺法兰翻译的(《四十二章经》),据说是中国最早的佛经。

12.佛教在(两汉)之间传入中国。13.(禅宗)是佛教中国化最典型的产物。

14.(达赖)和(班禅)是黄教两大活佛转世系统的称号。

15.(无常)八苦和(无我)是佛教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16.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

17.中国佛教属于(大乘佛教),尊崇(文殊、普贤、地藏、观世音)菩萨。

18.四大石窟:云冈、敦煌、龙门、麦积山。

19.(乐山大佛)是中国第一大佛。

20.道教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四方保护神。

21.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22.伊斯兰教的六大信仰:

(1)信安拉是唯一的神

(2)信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3)信天神

(4)信《古兰经》是安拉启示的经典

(5)信一切都是由安拉决定的

(6)信“死后复活”和“末日审判”

23.伊斯兰教实行政教合一,一般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两派,中国的伊斯兰教属于(前)者。

第五章中国古代教育

1.最早把教育二字联系起来的是(孟子),(《孟子"尽心篇》)一文中提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2.(《劝学篇》)是中国最早的教育学论文。

3.束脩:学生与老师初次见面时必须奉敬礼物。

4.宋初四大书院:石鼓书院、岳麓书院、睢阳书院、白鹿洞书院

5.南宋四大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丽泽书院、象山书院

6.历代书院都以研究和讲解(理学)为主线,基本教材是(《四书》)和(《五经》)。

7.第一个完整系统的书院学规是由朱熹制定的(《白鹿洞学规》)。

8.我国的家庭教育应当最早始于(西周)孟母三迁是典型例子。

9.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我国最早的家庭教育学专著。

第六章

科举制度

1.(科举制度)、(教育制度)、(官吏制度)构成中国封建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制度

2.汉代通过察举、征辟、策问的选官制度3.(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

4.九品中正制:将被选者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由朝廷任命的“中正官”通过品评,然后按等录用。

5.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

6.(宋太祖)建立了殿试制度。

7.明清时代的三级考试:院试、乡试、会试。

第七章典籍藏书

1.我国现存最早的纸写本书籍是晋人写的(《三国志》)。

2.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3.五经:诗经、尚书、周礼、周易、春秋。

4.十三经:《周礼》、《礼记》《仪礼》、《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诗经》《尚书》《周易》《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5.(明代)出现十三经的名称,是唐代所列的十二经加上(《孟子》)。

6.(刘向)的(《列女传》),首开为中国妇女立传的先河。

7.现存最早的类书是(虞世南)的(《北堂书钞》)。

8.唐代第一部类书是(欧阳询)的(《艺文类聚》)。

9.明代最大的类书是(《永乐大典》)。

10.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是现存最大、体例最善、用途最广的一部类书。11.(老子)是史书记载的最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12.经史子集:

经:涉及儒家经典以及研究、解释这些经典的著作。

史:涉及了所有的史书以及研究、评论这些史书的著作。

子:涉及儒家经典之外的兵、法、农、医、天文、算术等各家著作。

集:涉及历代作家的文学作品,如诗、词、赋、曲、散文等。

第八章

科技成就

1.七曜: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知识中的重要概念。

4.二十四节气:中国古代的历法把一年十二个月提成二十四节气,这是依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所处的二十四个不同位置制定的,它能反映不同月份的气温、物候和雨量变化,有助于安排农业生产。

5.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6.天干地支:天干(10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12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人把它们按照一定顺序结合,组成60个单位用的纪年。其组合时,以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双数,从甲子开始,至癸亥结束,称作“六十甲子”,分别代表六十年。之后再予以反复,如此周而复始,用以纪年。此外,也可以用于纪日。

7.《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所著,系统总结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阐述了古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农学思想,根据北方农业生产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精耕细作、保墒施肥的方法,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重要的农学著作之一。

8.《农政全书》:明代科学家徐光启所著,是一本集大成的著作,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农业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农业耕作、土地开垦、水利建设、食品制造、果树技艺等众多方面,系统集中的叙述了屯垦、水利工程和备荒为一大特色,是对宋代以来农桑经验和种植建设的全面总结。

9.刘徽在《九章算术》中第一次提出了(极限思想),并且运用(割圆术)计算出了圆周率的数值。

10.四诊:望、闻、问、切。

11.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12.(《皇帝内经》)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13.“病入膏肓”和“讳疾忌医”两个成语都出自(扁鹊)治病的故事。

14.(仓公)在中国医学史上首创病历。

15.(扁鹊、仓公)两人一直是中国药王庙里供奉的鼻祖。

16.《伤寒杂病论》:汉代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成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总结和创制的二百余种处方,贯彻了“理、法、方、药”一致的原则,治疗效果显著,至今仍为人们所应用。

17.(华佗)首创中医病历,《三国演义》中为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写的就是他。

18.《徐霞客游记》对(西南地区)的石灰岩面貌进行了进一步考察和描写。

19.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20.(《梦溪笔谈》)一书记载了指南针并不完全指南这一事实。21.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古城是(隋大兴城)和(唐长安城),前者的总设计是宇文恺,全城由(郭城、皇城、宫城)三部分组成,其中的(明德门)最大,是全城的正门。

16.北京故宫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时建造的。

17.长城的修建早从公元前(七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就开始了,据文献记载,最早修建长城的是(楚)国,当时叫(方城)。

18.成语鸡鸣狗盗出自(孟尝君)的故事。

19.河北省的赵州桥原名(安济桥),是李春建造的,是全世界最大的(敞肩)拱桥。

20.(卢沟桥)是经《马可.波罗游记》介绍到西方的第一座中国石拱桥。

21.历史上文明中外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涉及(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部分。

22.现存完好的三大皇家园林是(北京三海、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其中(避暑山庄)面积最大。

23.中国三大古代建筑群:

(1)嵩山中岳庙

(2)曲阜孔庙

(3)北京故宫24.京杭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内陆运河。

第九章各类艺术1.(钟繇)完毕了楷书的定型化,与“书圣”(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2.二王:王羲之、王献之

3.唐初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

4.(欧阳询)被尊为唐人楷书第一。

5.颜(颜真卿)肥柳(柳公权)瘦6.宋代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7.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8.宋徽宗赵佶的字体是(瘦金体)。

9.(唐玄宗)被奉为戏曲祖师。

10.京剧:清乾隆五十五年开始,“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先后进京表演,汉调、秦腔也入京献艺。于是议徽汉二调为主,吸取昆腔、秦腔唱法,又接受北方方言的影响,发明了新的唱腔,以京韵念白,形成今天的京剧。

11.雅部:昆腔曲调高雅,词章优美,为封建士大夫所欣赏,被称之为“雅部”

12.花部:昆腔以外的其他地方戏曲剧种,特别是北方的梆子戏,由于风格粗犷,语言通俗,深受广大市民阶层的欢迎和爱慕,所以被贬称为“花部”。

13.画龙点睛的故事指(张僧繇)。

14.东晋时期的(顾恺之)被称为“三绝”(画绝、才绝、痴绝)。

15.泼墨山水:王维丛抒情的角度描绘山水,把淡泊恬静的诗意表现在画面上,他不施色彩,而以墨的浓淡表现山水的神韵,被称为“水墨山水”。

16.五音:也称“五声”,是中国古代五个音阶的总称,即:宫、商、角、徵、羽,相称于现代音乐的1、2、3、5、6,是在阴阳五行学说影响下产生的音乐状态,也是中国古代音乐和音阶形式的基础。

17.七音:也称“七律”,是五音的进一步发展,即在角徵、羽宫之间各出一个偏音,即现代音乐中的4、7。

18.我国的楹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五代后蜀皇帝孟昶)题的两句话“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就是中国的第一副对联。

第十章风俗习惯

1.东汉末年(应劭)的(《风俗通义》),恐怕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俗学著作。

2.中国饮茶源于(四川),茶最早被作为药材使用,到(西汉)时由药用转化为饮用,4.(魏晋南北朝)茶被用作招待客人,进行社交活动的一种媒介。

3.八大菜系:鲁、川、粤、闽、苏、浙、皖、湘

4.四大菜系:鲁、川、粤、淮。

5.嫁娶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6.“胸有成竹”是(苏文同)的画竹理论。

7.四君子:梅、兰竹、菊。

8.岁寒三友:松、竹、梅。

9.灯节:即正月十五放花灯,古称“上元节”,或称“元宵节”,起源于古代的祭祀遗风,跟天地崇敬有一定关系。

10.清明节:与古时“寒食节”相合而成,时间一般在冬至后105天,正好是农历三月上旬,公历四月五日前后。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它是唯一同节气合一的节日。清明节最初是个农耕节。因相传晋文公的谋臣介之推在清明前一日被焚死于绵山,人们为了纪念他,形成寒食节。后来上坟祭祀的礼仪与人们扫墓祭祖的风俗相结合,融入清明节的活动内容。到唐代,清明节与寒食节合二为一。

11.三大传统节日:春节,端午,中秋

12.腊八节:即农历十二月初八,这是受佛教影响而形成的一个节日。相传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修苦行数年,结果饿得骨瘦如柴,因此决定放弃苦行,这时他碰见一位牧女送他一些乳糜吃,吃后恢复体力,端坐于菩提树下沉思,终于十二月初八“成道”,故佛家称之为“成道节”。

第十一章中外文化交流

1.晋代陈寿的《三国志.吴书》记载徐福东渡日本。

2.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海上航线是(《汉书"地理志》)所记的从西汉帝国的南疆到印度洋的海路。

3.元代人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真实记载了柬埔寨吴哥时代的文化。

4.(鉴真)是日本律宗的始祖。

5.明代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的(索马里)和(肯尼亚)。

6.(《马克"波罗游记》)是有史以来西方人撰写的具体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著作。

传教士的先行者和奠基人(利马窦)于公元16世纪来到澳门。

第十二章外国文化1.荷马史诗涉及《伊利亚特》和《奥德赛》2.公元392年罗马皇帝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并开始弹压异教和异端。3.著名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里的作品是。《君主论》4.创作了《愚人颂》的荷兰哲学家是伊拉斯谟5.“知识就是力量”是[弗兰西斯·培根]的名言。6.《哈姆雷特》、《李尔王》和《奥赛罗》的作者是。莎士比亚7.哲学最重要的奉献是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命题。笛卡尔休谟8.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被称为文艺复兴“艺术三杰”。9.创建“日心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