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
/
内\O1〉强基础增分策略
容
索l02)增素能精准突破
弓
/l03;悟考情演练真题
知考向明考情提素养重考能
生命通过遗传物质的发现历程,理解
观念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全国卷内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
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上
容要求程科学
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分析,培养
思维
逻辑分析能力
2021全国乙(5)、2020全
通过同位素标记法在实验中的
近五年全国II(1)、2018全国II(5)、科学
应用,培养实验设计及对实验结
国卷考情2018全国III(l)、2017全探究
果分析的能力
国I(29)、2017全国II(2)
/罹基福增分策眉/
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肺炎双球菌的类型
S型:有荚膜,有毒性,菌落光滑
肺炎沼含网
双球菌
R型:三二荚膜,立—毒性,菌落粗糙
2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
仅能证明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但转化因子的本质不清楚
注射
(DR型活细菌不死亡
小
注射l死亡,分离出
@S型活细菌
与S型活细菌
1注射不死亡
@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
鼠
@R型活细菌+加热l混立死亡,分离出
后杀死的S型细菌I注射S型活细菌
实验心@对比说明R型细菌无毒性,S型细菌有毒性
果分
实验@@对比说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无毒性
实验@@@对比说明R型细菌能转化为S型细菌
-----------------------------------------------------------------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
!活细菌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S__型活细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丿
提醒(1)发生转化的只是少部分R型细菌。
(2)加热并没有使DNA完全失去活性:加热杀死S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
失活,但是其内部的DNA在加热结束后随着温度的降低又逐渐恢复活性。
3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直接分离S型细菌的DNA、荚膜多糖、蛋白质i
筒,将它们分别埭碑细菌混合培养,研究它们}
}各自的遗传功能-------------~----------------------------------------------...'
叱牛分离提私法”0沪$
。
而不是放付性同寄赞S型细菌
位素标记法\、分离提取
-----二、-、---
心@)@@@
荚膜多糖脂质蛋白质DNADNA+DNA酶
ttttt
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
R型R型R型R型细菌R型
细菌细菌细菌+S型细菌细菌
实验心@@分别说明荚膜多糖、脂质、
蛋臼质没有转化作用
实验@@说明DNA有转化作用
J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即DNA是遗传物质,而蛋臼质不是遗传物质!
-------------------------------------------------------------已
旁栏边角
(必修2P44“正文内容”)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时所需的
遗传物质、原料、能量分别由哪方提供?
提示实现转化时遗传物质来自S型细菌,原料和能量均来自R型细菌。
易错辨析
(1)(2021全国乙,5A)与R型细菌相比,S型细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
(✓)
(2)(2020全国II,lC)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
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
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昔酸是相同的。(X)
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二者所含有
的核昔酸不同。
(3)(2020浙江7月选考,12D)离体转化实验中,经DNA酶处理的S型菌提取物不
能使R型菌转化成S型细菌。(✓)
(4)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培养等技术。(✓)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实验方法
同位素标记法,用对、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臼质和DNA。
2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1)噬菌体的结构
头部DNA,组成元素:C、H、O、N、P
C、H、O、N、S
蛋臼质,组成元素:等
尾部
(2)噬菌体的生活方式:在活细胞内寄生(或寄生)。
3.噬菌体的增殖竺
兮_,心、,飞
沁八户
皇`、
$$吸附
rf气`'......~ll.
$$$兄.,,.`才;t<·飞J
t释放注人核酸t
心怀卒停-
装配合成核酸和蛋白质
(1)模板:进入细菌体内的是噬菌体的DNA。
(2)合成噬菌体DNA的原料:大肠杆菌提供的四种脱氧核昔酸。
(3)合成噬菌体蛋白质的原料为大肠杆菌的氨基酸,
场所为大肠杆菌的核糖体。
4实验过程及结果
(1)标记噬菌体----`,
T2噬菌体属千病毒,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若
要标记T2噬菌体需先标记大肠杆菌
----
o、i—\、--------
三培
养基中生长{`l\I```I1}
含35S的培养基
------...
皇、35S标记的大肠杆菌
$和y,二垦时一;J
5S标记的噬菌茠二—巳三
二用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大肠杆菌
(2)噬菌体侵染细菌----一-对比实验(相互对照)
,炉s的噬豐住」厂酐5P的噬菌体
侵染
普通大肠杆菌普通大肠杆菌
_搅拌、离心
后检测放射性
上清液放射性高\}上清液放射性低
沉淀物放射性低'/I1沉淀物放射性高
i
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开
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
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5实验结果分析
(1)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DNA进入细菌的细胞中,而
蛋臼质外壳留在外面。
(2)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DNA遗传的。
6结论
DNA是遗传物质。
方法技巧”二看法判断子代噬菌体标记情况
尸气提供原料,子代噬菌体都会被标记]_
看标记生物
p
标记DNA:子代噬菌体中会
二看标记元素一
出现放射性
噬菌体
s标记蛋白质:子代噬菌体中
不会出现放射性
C、H、O、N1标记DNA和蛋白质:子代噬
菌体中会出现放射性
旁栏边角
(必修2p46“思考与讨论l”)以细菌或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具有哪些优点?
提示以细菌、病毒作为遗传物质探索实验的材料,具有以下优点:句个体
很小,结构简单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核酸和蛋白
质外壳,易于观察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繁殖快
20-30min就可繁殖一代,病毒短时间内可大量繁殖。
易错辨析
(1)(2021广东,5D)赫尔希和蔡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为DNA双螺
旋结构模型构建提供了主要依据。(X)
该实验并未涉及DNA分子的空间结构。
(2)(2017全国II,2A)T2噬菌体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X)
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内。
(3)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标记。(X)
32p标记亲代噬菌体的DNA复制形成的子代噬菌体中有的带有32p标记,有
的不带有32p标记。
长句应答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某科研小组搅拌离心后的实验数据如下图所
示,回答下列问题。
宇
(1)图中被侵染的细菌的存活率基本
、,120被侵染的细菌存活率
兰...
100I_._·赢
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念
i,l''·..,-,.;
匡80.,...
作为对照组,以证明细菌未裂解。上清液35S
60
(2)细胞外的32p含量有30%,原因是40
有部分标记的噬菌体还没有侵染细菌。20细胞外吓
(3)上清液中的飞先增大后保持在80%左右,0123456
原因是有20%的噬菌体没有与细菌脱离。搅拌时间/min
三、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实验及遗传物质综合
1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
勹分别尸表现:正常
\RNA上一表现:患病
患病烟草烟草花叶病毒,
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
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
2生物体内的核酸种类及遗传物质
核酸
种类
气DNA和RNA
结构物质
生IIDNA
!1I无细胞DNA病毒只含DNA,遗传物质为DNA
结构RNA病毒
只含RNA,遗传物质为RNA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
质是DNAIDNA是主要
只有少部分生物的遗传I的遗传物质
物质是RNA
旁栏边角
盏祺寀矗卫五丙丁
(必修2p46“正文内容“改编)科研:r甲乙丙丁
人员将感染了烟草花叶病毒的烟桨
草叶片的提取液分成甲、乙、丙、
B乙
丁四组,甲组不做处理,乙组加入A
谈崇寀
矗甲一丙丁
蛋白酶,丙组加入RNA酶,丁组加深甲乙丙丁
崇
入DNA酶。然后分别接种到正常桨
烟草叶片上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
烟草叶片上病斑的数量。下列哪c
项能正确表示结果?请说出推断D
依据。
提示B。四组实验中,甲不做处理,作为对照;乙组加入蛋白酶,蛋白酶水解
蛋白质,由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因此,病斑数与对照组相同;丙组加入
RNA酶,RNA酶水解RNA,由于RNA是遗传物质,因此病斑数明显低于对照
组;丁组加入DNA酶,烟草花叶病毒无DNA,因此病斑数与对照组相同。
/增素倘精准突破/
r能力解读4`
DNA是遗传物质,蛋l肺炎双球菌f
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l转化实验l
DNA是遗传
物质的证据
噬菌体侵染
DNA是遗传物质
细菌的实验
.
<命题解读4`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及相关分析
关注老教材
高频考向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及相关分析
关注遗传物质探索经典实验的实验
链接新高考思路分析
衍生考向
强化遗传物质探索实验的拓展探究
.
角度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考向探究
考向1实验分析与评价
1.(2020浙江7月选考)下列关千“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活体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化成的S型菌不能稳定遗传
B活体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荚膜物质使R型菌转化成有荚膜的S型菌
C离体转化实验中蛋臼质也能使部分R型菌转化成S型菌且可实现稳定遗
传
D离体转化实验中,经DNA酶处理的S型菌提取物不能使R型菌转化成S型
菌.
答案D
解析活体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化成的S型菌能稳定遗传,因为细菌拟核
DNA是大型环状的,S型菌的DNA和R型菌的DNA重组,能稳定遗传,A项错
误;离体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DNA使无荚膜的R细菌转化为有荚膜的S细
菌,B、C两项错误;离体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提取物中只有DNA才能使R型
菌转化为S型菌,经DNA酶处理的S型菌的提取物中的DNA被分解为脱氧
核节酸,脱氧核昔酸不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D项正确。
.
2.(2021全国乙)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无毒性的R型活
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分离出
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结合现有生物学知识所做
的下列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A与R型菌相比,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
B.S型菌的DNA能够进入R型菌细胞指导蛋臼质的合成
C加热杀死S型菌使其蛋臼质功能丧失而DNA功能可能不受影响
D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与R型菌混合,可以得到S型菌
.
答案D
解析R型细菌的菌体没有多糖类的荚膜,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粗糙,
是无毒性的;S型细菌的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
光滑,可以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是有毒性的,A项正确。无毒性的
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可
以分离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是因为高温并没有影响S型细菌DNA的功能,
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进入了R型活细菌体内并指导蛋白
质的合成,进而从小鼠体内可以分离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B、C两项正确。
DNA酶可以水解S型细菌的DNA使其失去功能,因此将S型细菌的DNA经
DNA酶处理后与R型细菌混合,无法得到S型细菌.,D项错误。
考向2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细胞提取物
3某兴趣小组以肺炎双球菌为材料
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其中细胞提取
+蛋白酶l+RNA酶l+DNA酶
物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破碎,然
后去除绝大部分糖类、蛋臼质和脂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I.
质制成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e@@}@
(),
A混合培养后4组的平板培养基上均会有表面粗糙的菌落
B该实验与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实验思路和实验方法相同
c.混合培养后出现的S型细菌与原S型细菌遗传信息不完全相同
D.混合培养后句@@组的平板培养基上均会有表面光滑的菌落.
答案B
解析混合培养后4组的平板培养基上均会有表面粗糙的菌落,即R型细菌
菌落,A项正确;该实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实验思路相同,都是设法将
DNA和蛋白质分开,分别观察它们的作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采用了
同位素标记法,而该实验中未采用该方法,B项错误;混合培养后出现的S型
细菌是由R型细菌吸收S型细菌DNA转化而来的,故与原S型细菌的遗传信
息不完全相同,C项正确;DNA是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只有第@组混合培养
后不能出现S型细菌菌落,其他组均能出现,D项正确。
.
考向3实验拓展探究
4细菌转化是指某一受体细菌通过直接吸收来自另一供体细菌的一些含有特定基
因的DNA片段,从而获得供体细菌的相应遗传性状的现象,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S型肺炎双球菌有荚膜,菌落光滑,可致病,对青霉素敏感。从多代培养的S型细菌中
分离出了两种突变型:一种是R型,无荚膜,菌落粗糙而不致病;另一种是抗青霉素的S
型(记为PenrS型)。现用PenrS型细菌和R型细菌进行下列实验,下面分析合理的是
PenrS型细菌
普通培的DNA和活的
加热杀死的
养基R型细菌
PenrS型细
菌与活的R___.,,-乙
型细菌混合-甲@
PenrS型细菌的PenrS型细菌的
DNA和活的R型含青霉素DNA、活的R型
含青霉素
细菌的培养基细菌和DNA酶
的培养基
三-丙三-丁.
A.甲组中小鼠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后均可康复
B.乙组中仅观察到一种菌落
C丙组培养基中会出现R型和S型两种菌落
D.丁组培养基中无菌落生长
答案D
解析甲组中部分R型细菌被转化为PenrS型细菌,PenrS型细菌可使小鼠患败血
症且对青霉素具有抗性,故注射青霉素治疗后不可康复,A项错误;PenrS型细菌的
DNA只能使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PenrS型细菌,所以乙组中可观察到R型细菌和
PenrS型细菌两种菌落,B项错误;R型细菌对青霉素敏感,故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
上不会出现R型菌落,C项错误;丁组中PenrS型细菌的DNA被DNA酶水解,所以无
PenrS型菌落出现,又由于培养基含有青霉素,因此R型菌落也不能生长,D项正确。
.
角度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考向探究
考向1实验材料及特点分析
1.(2017全国II)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
答案C
解析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A项错误。T2噬菌
体mRNA和蛋白质的合成都是在宿主细胞大肠杆菌中进行的,B项错误。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会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成
分,用含有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这种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能
得到DNA含有32p标记的T2噬菌体,即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
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C项正确。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T2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DNA,它们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不同,D项错误。
.
考向2实验过程及拓展
2.以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为材料,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的实验是人类
遗传物质探索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实验。对下图所示实验的相关分析,正确
的是()普通噬菌体
提取大最
}侵染
子代大肠
含32p或35S获得大量子
大肠杆菌含32p或35S的
一的培养基—代噬菌体,
杆菌大肠杆菌
记为甲
大肠杆菌裂解,
未被标
含32p的侵染释放子代噬菌体获得大量子代噬
►-r记的大rt1-r,.I~________.,
噬菌体菌体,记为乙
肠杆菌.
A标记噬菌体时,32p标记的是脱氧核昔酸中的磷酸,35S标记的是氨基酸中
的R基
B若子代噬菌体乙与亲代噬菌体都带有放射性,则无需对照即可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
C若两组均用32p标记,则子代噬菌体甲和乙带有放射性的概率分别是
100%和O
D让噬菌体侵染被对标记的大肠杆菌繁殖两代以后子代噬菌体甲的DNA
均含有放射性
.
答案A
解析噬菌体的核酸中含有P,蛋白质中含有S,32p标记的是脱氧核旮酸中的
磷酸,35S标记的是氨基酸中的R基,A项正确;若子代噬菌体乙与亲代噬菌体
都带有放射性,还要增设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作为对
照,该对照组的子代噬菌体没有放射性才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项错
误;由于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子代噬菌体甲带有放射性的概率
是100%,子代噬菌体乙中也会出现带有放射性的噬菌体,C项错误翌S标记
的大肠杆菌中的氨基酸有放射性,但脱氧核旮酸无放射性,噬菌体侵染被
35S标记的大肠杆菌,繁殖两代以后子代噬菌体甲的DNA均不含放射性,D项
错误。.
考向3实验过程分析及评价
3为探究蛋臼质和DNA中的哪种物质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
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下图中亲代T2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
长方形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千本实验及病毒、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z-_一一一、...
亲代飞噬菌体~-Z
离心>
:厂/丁丿c
子代飞噬菌体皇:
.
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要加
入32p标记的无机盐
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对标记T2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
对照都是实验组
C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则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的子代噬菌
体都具有放射性
.
答案B
解析由题于可知,亲代T2噬菌体巳用32p标记,该组实验应让32p标记的T2噬
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故锥形瓶中的培养液中不能加入32p标记的
,A项错误无机盐;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设计思路是用32p或35S标
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故两组都是实验组,互为对照
实验,B项正确;若本组实验B中出现放射性,则可能是由培养时间过长或过
短引起的实验误差,不影响实验结论,C项错误;由于大肠杆菌未被标记,因
此子代噬菌体中只有一部分具有放射性,D项错误。
.
考向4两大经典实验的比较分析
4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以及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
菌实验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艾弗里的实验能说明DNA可以从一个生物个体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个体
内
B艾弗里的实验能证明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是DNA
C艾弗里的实验中得到的R型活细菌被32p标记后可以用来培养T2噬菌体
D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只能通过测定放射性的强度来判断,不能通过测定
放射性的有无来判断
.
答案C
解析用S型活细菌的DNA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细菌,说明
DNA可以从一个生物个体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个体内,从而证明了格里菲思
提出的“转化因子“是DNA,A、B两项正确;T2噬菌体只能专性寄生在大肠
杆菌中,C项错误;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中,离心后的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
放射性,只是放射性强度差别较大,故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只能通过测定放
射性的强度来判断,不能通过测定放射性的有无来判断,D项正确。
.
方法突破
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保温”与搅拌“对放射性检测结果的影响
(1)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上清液中含
无放射性
全部噬菌体噬菌体外壳
,离心
合理侵染细菌且
沉淀物为包含
保温时间未释放
噬菌体DNA的有放射性
大肠杆菌
过短三部分噬菌体未侵染大肠杆菌口腔日上清液有
放射性
过长三部分噬菌体增殖后释放出来.
(2)用对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混合、
保温后1充分计上清液含噬菌体外壳有放射性
I
沉淀物为包含噬菌体
DNA的大肠杆菌无放射性丿
不充分1少量噬菌体的蛋白质外上清液放射性高,
壳附在大肠杆菌表面沉淀物放射性低
.
2.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设计思路的比较
实验名称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设法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研究它们各自的
实验思路
作用
设计原则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直接分离法分离S型细菌的
处理方式同位素标记法分别标记DNA
DNA、多糖、蛋臼质等,分别与
的区别和蛋臼质的特征元素(32p和35S)
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
检测方式观察菌落类型检测放射性同位素存在位置
DNA是遗传物质,蛋臼质不是遗
实验结论DNA才是遗传物质
传物质.
主题二
r能力解读4`
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白堂售物质为DNA
主要的
遗传物质极少数塑壅尸湟售物质为RNA
证据
烟草花叶病毒RNA是遗传物质,蛋白
感染烟草实验质不是遗传物质
.
<命题解读4`
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关注老教材
高频考向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缘由
关注RNA作为遗传物质的实例分析
链接新高考
衍生考向强化生物遗传物质确认的实验方案
设计与分析
.
考向探究
考向1遗传物质探索经典实验综合分析
1.下列与遗传物质探索实验及结论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表明病毒中有DNA,没有蛋臼质
B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的DNA可将R型细菌转化
为S型细菌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与艾弗里实验均应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
D将烟草花叶病毒(TMV)的RNA与车前草病毒(HRV)的蛋臼质外壳混合
后感染烟草叶片,使烟草患病,则能检测到TMV的RNA和蛋臼质,不能检测
到HRV的蛋臼质.
答案D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未曾侵入,A项
错误;格里菲思实验只证明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
并未涉及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B项错误;艾弗里实验并未使用同位素标记
技术,C项错误;TMV的RNA可指导TMV的蛋白质合成,不能指导HRV的蛋
白质合成,D项正确。
.
TMVHRV
考向2RNA病毒遗传物质探索
蛋白质外壳蛋白质外壳
2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遗传物质遗传物质
病毒(HRV)都能感染烟叶,但二者
引起的病斑不同如图甲。将
离,
TMV的遗传物质和蛋臼质分也砉a病斑b病斑
甲
并分别单独感染健康烟叶,结果如
TMV的蛋白质外壳TMV的遗传物质
图乙。科学家将不同病毒的遗传I13杂种病毒
物质与蛋臼质重新组合形成“杂三」TMV的蛋白质外壳
感染
HRV的遗传物质
种病毒”,然后感染健康烟叶如图即札烟叶l
丙。依据实验,下列推论合理的是`霆c'
()乙.丙
A.图甲实验结果说明病毒的蛋臼质外壳能感染烟叶
B图乙实验结果说明TMV的蛋臼质外壳能感染烟叶
C图丙实验结果是烟叶被感染,并且表现出b病斑
D.TMV和HRV两种病毒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答案C
解析图甲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病毒的蛋白质外壳能感染烟叶,A项错误;图
乙过程中用TMV的蛋白质外壳感染烟叶,烟叶没有出现病斑,说明TMV的
蛋白质外壳不能感染烟叶,B项错误;图丙表示用TMV的蛋白质外壳和HRV
的遗传物质重建的“杂种病毒“感染烟叶,烟叶被感染,并表现出b病斑,C项
正确;该实验没有研究TMV和HRV两种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故不能判
断两种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否相同,D项错误。.
考向3遗传物质确认方案及设计
3.(2017全国I)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
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
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
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
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
类型。简要写出(1)实验思路,(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要求:实验包
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
.
答案(1)思路
甲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尿瞪唗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
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
乙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胸腺瞪唗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
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
(2)预期结果及结论
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即为RNA病毒;反之为DNA病毒。
.
考题点睛要求利用同位素标记法,以
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
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
病毒的类型
言言昙病认验析科养毒,设能学类考计力探
多维解题考查病毒类型确认方法核心素养
心忽略如何才能使病毒获得放t
射性标记,
@不能牢记DNA、RNA中特定
碱基(“T”与“U”)这一区别
心欲使病毒获得放射性,需
先用含相应放射性原料的培
养基培养宿主细胞,先让其
获得放射性
®DNA合成的特定原料为胸
腺啼唗,RNA合成的特定原
料为尿瞪唗.
方法突破格里菲思的体结论S型细菌中含有
内转化实验“转化因子”
1遗传物质探索肺炎双球菌转
化实验DNA是使R型细
经典实验结论艾弗里的体结论
归纳外转化实验[一菌产生稳定遗传
变化的物质
噬菌体侵染细结论
DNA是遗传物质
菌实验
烟草花叶病毒结论
尸——•RNA是遗传物质
感染烟草竺竺
其他许多实验己钮江►DNA是遗传物质
结论
DNA是主要的遗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合同 标准版模板
- 自家房屋转租合同
- 2025有关权益保障反担保合同范本
- 电子设备购销合同
- 个人购房合同范文
- 2025年度劳动合同范本模板
- 铲车出售协议书模板
- 房产收取钥匙协议书
- 2025年03月河北唐山市曹妃甸区公开选聘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15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03月扬州市广陵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度糖尿病2024年指南版课件
- 企业的横向整合战略
- 小学四年级体育《快速跑》教案
- 产后病(中医妇科学)
- 1.3.1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课件
- 智能感知系统布局
- 综合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
- 幼儿园中班创意美术《我运动了》课件
- 自动焊锡机烙铁头更换记录表
- 广东省省级政务信息化服务预算编制标准(运维服务分册)
- 汽车维修公务车辆定点维修车辆保养投标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