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45-滕王阁诗教案6篇
教案的写作可以关心我们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教案,也称课时方案,是老师的预备工作之一,今日就为您带来了滕王阁诗教案6篇,信任肯定会对你有所关心。
滕王阁诗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一、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二、学习本文美丽的语言。
三、把握“故”、“尽”、“属”、“即”等实词的义项,体会“且”、“矣”等虚词的用法。
四、背诵课文2~5段。
教法及思路:
以诵读法学习本文。
一、读解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
二、指导诵读,留意停顿,通过诵读体会文章美丽的语言。
三、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
四、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一、介绍写作背景。
二、疏通文意,通读全文。
教学步骤:
一、简介及写作背景,导入课文。
1、:见课下解释①。老师补充: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2、写作背景:见课下解释①。老师补充:记滕王阁诗会为:“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可见当时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语惊四座的情景。
二、通读全文。
1、通读课文,把生字找出来,看解释注音。
2、看解释,粗通文意。
3、集体齐读课文。要求:分段读,师个别指导正音,节奏校正。
明确:诵读的停顿关系到语气的精确 性,本文是骈文,都是偶句,字数或四或六,也少数七字句。
四字句的读法只有一种模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六字句的读法有五种模式:
(1)、孟学士/词宗;访风景/崇阿。
(2)、临/子之长洲;穷/屿之萦回。
(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
(4)、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
(5)、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
七字句读法有四种:
(1)、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
(2)、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
(3)、台隍/枕夷夏/之交;秋水/共长天/一色。
(4)、都督/阎公/之雅望。
4、熟读课文。
三、作业:背诵课文2~~5段。
滕王阁诗教案篇2
高二语文新课标学案备课人:孟华使用时间:
【教学目的】
1.了解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
2.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文中的典故。
4.把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
5.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
【教学难点】
骈体文的特点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背诵与赏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介绍作家作品,文体学问;初读课文。
一、导入新课:中说:“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石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王勃才气从中可见一斑。正由于如此才华,路过洪州,参与滕王阁重阳宴会时,才能顷刻而就,文不加点,写下在唐代已脍炙人口的。
二.解题及:
全称,又名。“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王勃(649~676年),文学家。少有才名,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大。他和、、并称“初唐四杰”。王勃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熟做了贡献。
三.背景:
唐高宗十四年,王勃的父亲任六合县县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文中“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可佐证。
还有一种说法,王勃上元二幼年前往交趾探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所作,序文中内容的博大,辞采的富赡看来,非“童子”之作,而是成年作品,“童子”非小孩,而是“弱冠”二十岁左右之作。课文采纳这种说法。
四.关于骈体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
1、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又称为“四六文”。
2、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
3、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五.朗读与预习:
1.断句品韵:
a四四对四四: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二二式”。
b六字句的断句:
(1.孟学士/之词宗,访风景/于崇阿“三三式”;
(2.临/帝子之长州;穷/待遇之萦回“一五式”;
(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二二二式”;
(4.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二四式”;
(5.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一二三式”。
c.七字句的读法(按意义划分):
(1).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三四式”;
(2.)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二一四式”;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二三二式”;
(4).都督/阎公/之雅望“二二三式”
六.讲读课文第一段:
(一)第一段中有几个典故(典故分事典和语典,来自史传上的记载称事典,来自典籍上的现成语句叫语典)。
(二)补充解释:
1.豫章故郡故:旧
2.地接衡庐接:接壤
3.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名词用作动词,连接、环绕的意思。
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5.宾主尽东南之美尽:全都是,形容词作动词。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
6.千里逢迎千里:数量词作名词,远道而来的客人。
7.高朋满座高:尊贵
(三)简析第一段:
问题:
⒈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找出原文中的句子)突出了什么特点?
明确:
2.怎样写参与宴会的人物,(找出原文中的句子)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
明确:
争论3.文章开头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
明确:》
小结:
背诵本段。
其次课时
一.讲读其次三段:
(一)典故理解:(找出其次段的典故)
(二)补充解释:
1.青雀黄龙之轴青雀黄龙:名词作动词,雕有青雀黄龙头形
2.彩彻区明彻:普照
3.雁阵惊寒惊:被??惊扰
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序:时间。属:是。
5.潦水尽而寒潭清而:因而。尽:干枯。寒:寒冷。清:澄清
6.烟光凝而暮山紫烟光:山岚。凝:分散。暮:傍晚。紫:呈现紫色。
7.即冈峦之体势即:依附。体势:态势,形势。
(三)分析其次部分:
问题:
1.本部分是闻名的写景段落,历来脍炙人口。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晚秋暮色图”的意境描述出来。
明确:
2.鉴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明确:
课后,绽开想象,将该句扩写成百字左右的短文。
3.这两段秋景的描述与传统中描写秋景的意境有什么不同?
明确:
背诵2~3段。
二、分析4~5段。
(一).分析第四五段:
补充解释:
1.四美具具:具有,都有。2.而难并并:会聚一起。
3.穷睇眄于中天穷:望尽。中:最高处。4.极娱游于暇日极:尽情。娱游:欢快。
5.兴尽悲来兴:兴致。6.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悲:悲怜。失路:迷路,不得志。
7.屈贾宜于长沙屈:被??贬谪。8.所赖君子见机赖:依靠。
9.老当益壮:老了应当更加有壮志。10.穷且益坚:且:反而。
11.不坠青云之志坠:抛弃。
(二)典故理解:(此两段十五个典故,参看解释理解其作用及表现意义)
(三)分析第五段内容:
1.写冯唐、李广的目的是什么?
2.表明高尚的人生观的句子是哪几句?—
3.引用了哪两个典故,表现了乐观开朗的情怀?—
4.写孟尝、阮籍的人生观的目的是什么?—
5.小结:本段笔锋陡转,由盛赞良辰美景文人墨客转为慨叹人世困难仕途坎坷,大发怀才不遇之感慨,为自己也为别的文人被压抑被埋没深鸣不平。
问题:
1.这两部分是由眼前的宴饮消遣引发的人生感慨。而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通读课文,找出文章引用的典故并思索抒发了怎样的人生感慨。
明确:
(五)背诵这两段。
第三课时
一.分析六、七段:
(一)讲解典故,了解内容。(略)
(二)补充解释:
1.一介书生介:个
2.等终军之弱冠等:等同。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3.有怀投笔怀:心思。4.奉晨昏于万里奉:侍奉。
5.接孟氏之芳邻接:结交。6.胜地不常,盛宴难再胜:美妙。再:其次次。
7.兰亭已矣已:过去。8.奉承恩于伟饯于:在。
9.是所望于群公是:这。于:对。10.敢竭鄙怀竭:使动用法,使??完全表露出来。
(三)分析内容:
1.文中自谦的句子是哪句?—
2.写终军、班超、宗悫的目的是什么?—
3.写孟尝、阮籍的目的是什么?—
4.写尽古今宴会曲终人散,无迹可寻的凄凉的句子是哪句?—
5.写及潘江、陆机的`目的是什么?—
6.小结:第六段在连续慨叹人世不平的同时,又有峰回路转之笔,抒发了运舛志不衰,、正视现实、奋勉向上、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第七段除连续抒发自己抑郁情感、表明自己的远大志向外,以谦恭的笔调,表明白自己对知音的渴望和仰慕。
二.争论如何理解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结合文中诗句分析在文中表现出了哪些感情?)
三.本文骈俪句式有何特点?
四.语言揣摩(鉴赏名句)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翻译)蓄积的雨水已经消尽,潭水寒冷而清亮,烟光雾气凝聚傍晚的山峦呈现出紫色。评析: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翻译):人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之时转变自己的追求?境况困难更应当顽强,不能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评析:
三.写作特点:
1.文笔美丽,意境高远,变化有致,起伏跌宕。
2.由略到详,由粗到细,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由景到情。
3.长于用典,语言自然隽永,妙趣天成。
4.对仗工整,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
5.善用借代、通感、夸张、婉曲等修辞手法,使文章饶有味道。
滕王阁诗教案篇3
第一课时
学习目的:
1、通过反复朗读,领会骈文的神韵之美。
2、了解本文写作背景
学习重点:
1、不同形式对偶句的朗读,特殊是句读的切分。
2、仔细朗读,弄清典故,把握文意。
学习难点:
弄清典故,把握文意。
学习方法:
朗读法,讲解法
教具学具:
ic课件
讲课前要给同学充分的时间预习课文,通读课下解释并思索下列问题。
1、叙事是哪一段?概括大意。
2、写景是哪几段?概括大意。
3、抒情是哪几段?抒发了什么感情?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
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二、学习新课。
1、简介:王勃,字子安。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称“初唐四杰”,王勃的送别诗为名作,名句有“海内存知己,天际若比邻”,意境开阔,甚相慰勉。在唐代已脍炙人口,传为佳话。
唐高宗在位期间,为王勃之才一叹二叹,乃至于三叹,在初唐时即被传为佳话。王勃十四岁不到就去应幽素举。应试之日,到禁卫禁场的考场,用眼四观,见全是年长的公子、束发秀才、白首童生,唯独自己还是一个孩童。当主考官点名点到王勃时,见其长衫拖地,乳臭未干,一脸稚气,心中颇有几分不快。王勃特别聪慧,见状,赶忙上前叩拜施礼,说:“宗师爷在上,同学龙门王勃前来参拜领教。”这几句话听者颇觉顺耳。主考官这时突生讽刺之念,出口道:“蓝衫拖地,怪貌谁能认!”王勃仗胆反讥:“紫冠冲天,奇才人不识。”主考官笑,再戏谑道:“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王勃趣答:“今朝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主考官窃喜,拊掌道:“神童,神童,果真是龙门神童,准考。”
王勃赴考高中后,授朝散郎,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嗣后,才思泉涌,笔端升花,撰,文章绮丽,惊动圣听。高宗见此两篇颂词,歌功颂德,词美义壮,乃是未及弱冠的神童所为,赞叹不已:“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王勃的文名也为之大振,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并推为首位。
2、写作背景:读解释,了解本文成篇背景。
记滕王阁诗会为:“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可见当时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语惊四座的情景。
3、骈文的特点。课后短文级投影总结。
4、老师朗读课文。(留意字音)
三、巩固新课。
齐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二。
板书设计:
滕王阁序
王勃
字音:
翼轸瓯越棨戟襜帏潦水骖騑绣闼甍纡睇眄帝阍
宗悫叨陪
教学后记:
①卷五载:“王勃著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
而周公意属于婿盂学土者为之,已宿构矣。乃以纸笔巡让来宾,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沈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②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膝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来宾,将令其婿作记,以夸盛事。勃至入谒,帅知其才,因请为之。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酒酣,辞别,帅赠百缯。
——
其次课时
教学目的:
1、把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词义和一些文言虚词的用法。
2、理清全文的思路,理解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把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词义和一些文言虚词的用法。
教学难点:
文章思路。
教学方法:
点拨法。
教具学具:
ic课件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文。
二、理顺文章思路。
1、第一段。
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与宴会的人物。
先写历史悠久,再写地域宽阔,写地理位置的重要,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引出参与宴会的众多杰出人物,还有一个“童子无知”的“我”。
此段为叙事。
2、其次段。
前往滕王阁处观景及登临时见到的自然景观。
3、第三段。
在滕王阁上俯视所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4、小结二、三段。
这两段为写景。写三秋季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四周的自然、人文景观。并阅读前三段,巩固字词及句式。
5、后四段抒情,抒发了什么感情。怀才不遇。
第四段,状宴会之盛况——述“兴悲”之情?
第五段,写的人生看法和人生态度。
第六、七段,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6、阅读后四段,积累字词,把握典故。
三、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四、布置作业。
背诵二三段。
板书设计:
滕王阁序
王勃
1、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与宴会的人物。
2、写三秋季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四周的自然、人文景观。
3、状宴会之盛况——述“兴悲”之情怀。
4、写的人生看法和人生态度。
5、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教学后记:
如何理解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在着意铺叙美景之后,以腾挪跌宕的笔势,由逸游的豪兴,陡然引出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表白了报国无门却壮志不坠的执着态度。“望长安于日下”四句抒写了远离京城,失意流落之情,接着从关山难越,念及英雄失路,连用屈原、贾谊、冯唐、李广四人的典故借怀才不遇的人物表达自己有志难伸的悲愤。至“所赖”一提,振起全篇。“老当益壮”几句,勉励同仁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境况困顿而自暴自弃,为全篇警策。接着又以“大鹏”作比,表明凌云之志,又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成句,表明自己信念未泯。同时,又反用“贫泉”“涸辙”、阮籍之典,说明处困顿而清操不移,逆境中壮志弥坚。
就是如此展现了其抑扬升沉的情感进展轨迹,披露了交织于内心的盼望与绝望,追求与苦痛,奋进与失意的简单情感。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诗。
2、精确 记住名句,切实理解成语典故。
3、用典的作用。
教学重点:
用典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诗。
教学方法:
点拨法。
教具学具:
ic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检查背诵二、三段。
二、学习新学问。
1、阅读,背诵。
滕王阁诗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弟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高高的滕王阁靠着江边,佩玉、鸾铃鸣响的豪华歌舞已经停止了。早上,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黄昏,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闲云的影子映在潭中,时日悠悠不尽,事物变换,星座移动,渡过几个春秋。高阁中的滕王如今在哪里呢?只有那栏杆外的长江空自流淌。
(1)对这首诗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a
a、第一句点出滕王阁的形势:高阁临江;其次句写出滕王阁的现状,依旧歌舞不休。
b、三四两句中的“朝”“暮”和“云”“雨”是从宋玉的“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化用而来,这两句写出了阁之高之静。
c、第五句写阁外景象,天空中自由拘束的白云倒影在潭水中,每天悠闲漂移。
d、最终三句的意思是说:物象更换,斗转星移,如今阁在而滕王不在,只有长江空自奔流。
(2)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一二两句总起,三到六句对滕王阁分层描述,最终一句
以谈论作结。
b.其次联对仗极为工稳自然,毫无斧凿之痕。
c.最终一句以写景作结,与李白敌视“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像,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诗的基调抑郁但不消沉。
2、本课应把握的成语。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钟鸣鼎食
高朋满座龙飞凤舞逸兴遄飞
萍水相逢投笔从戎长风破浪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留意:龙飞凤舞
3、用典的作用。
加强论证抒情含蓄(以古比今、借古写怀)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语言简练风格高雅。
三、课堂练习。
1、对对联:冯唐白首老当益壮司马青衫穷且益坚
俨骖騑蟾宫折桂御舸舰蓬莱访仙
2、用一副对联概括课文内容(可以选择某一方面)
四、布置作业。
练习册课内练习。
板书设计:
滕王阁序
1、
2、成语
3、用典的作用
教学后记:
1、的人生道路与文章主旨有亲密关系,“知人论世”对理解作品内容不无好处。除课文解释外,补充介绍下列学问:王勃14岁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曾为沛王府修撰,为沛王李贤侍读时因撰文而被逐,入蜀后补虢州参军时又因擅杀官奴曹达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经受的介绍有助于提高自读效率,关心引导同学理解文中典故及的“牢骚”。
2、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请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悟得来?
滕王阁诗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背诵全文。
2、学习体会本文美丽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进行文言仿写练习。
3、积累文化学问。
教学重点:
1、理解基础,熟读本文直至背诵。
2、通过仿写感受了解文言的特征。
教学方法:
1、预习,理解解释中的重要典故,了解有关的文化常识。
2、教学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对于文言文基础较薄弱的同学,教学目标应定位于“理解文意、熟读成诵”上;对于有肯定的文言文基础的同学,可定位于“理解、背诵、仿写”上,即增加一个动手操作的环节。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滕王阁诗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读着这气概磅礴的诗句,我们便会想到王勃为这首诗所作的
流传千古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解题
1、关于本文的写作
说:“王勃著时年十四。
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
‘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报云‘落霞与孤鹜齐飞,长天共秋水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2、关于:王勃(650—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祖父是隋朝学者王通。王勃六岁即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修撰,后因一篇嬉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又因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址令。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址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闻名的。随后前往交址途中溺水惊悸而死。本文随成为他的“绝唱”
二、研习课文
1、疏通文句,整体把握全文框架。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①由洪州地势、人才说到宴会。②写滕王阁构筑之宏,
远眺之广,四周秋景之美。③写欢娱宴游引发的人生感慨。④写自己有幸与会,应命做诗。
2、重点突破——学会“精加工”。
①老师示范分析第一部分(第1节)
由洪州地势、人才说到宴会。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写古今之变迁;“星分翼轸”四句写空间地势之雄;“物华天宝”四句写人物之盛。接着,“雄州雾列”呼应“星分翼轸”句,“俊采星弛”呼应“物华天宝”句;“台隍枕夷夏之交”再承“星分翼轸”句,“宾主尽东南之美”再承“物华天宝”句。多层次渲染,以壮文气。图示如下: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古今变迁)
“雄州雾列”“星分翼轸”……(空间地势)“台隍”一句
“俊采星弛”“物华天宝……”(人物之盛)“宾主”一句
“宾主阎公”句以下开头详细的写主宾盛宴。
②同学归纳其余各段,边理解边背诵。
其次部分:写滕王阁构筑之宏,远眺之广,四周秋景之美。
“潦水尽”二语写秋景;“俨骖騑”四语写自己来到腾王“层峦”以下八句,写阁在山水之间;“披绣闼”以下十句,写阁上眺览所及,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二句为描写秋景名句,展现了一幅鲜亮生动的秋之图景。
第三部分:写欢娱宴游引发的人生感慨。
“遥襟俯畅”以下十句,写参加宴会诸人。“穷睇眄于中天”,引出“天高地迥”二句;“极娱游于暇日”引出“兴尽悲来”二语,于是紧紧相乘抒发身世之感。遂引用“冯唐”等四人怀才不遇而失志之典,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垒。“所赖君子安贫”以下,用以勉励自己不因境况困惑而转变志节。
第四部分:写自己有幸与会,应命做诗。
“无路请缨”四句再说自己的遭受。“舍簪笏“以下八句,说自己路过滕王阁,把当时的宾主合在一起说;“杨意不逢”等四句言自己甚愿做诗。“呜呼”以下各句,述作序的旨意,以谦词作结,收束全文。
解说:老师可以采纳小组争论、师生质疑解答、点拨、启发等多种方式。但无论如何老师必需保证让同学自我思索、自我分析,决不能越俎代庖将答案直接告知同学。引导同学对有关文字材料进行“精加工”,也是培育阅读力量的关键。因此,必需抓住这一环节。
三、作业:背诵所学内容。
其次课时
一、导入新课
能流传千古的缘由是多方面的。从语言艺术的角度看,主要是以下两点:工整的对偶和文情并茂的“警句”。
二、品析鉴赏
1、对偶品析
这篇文章是骈体文。文中四字为一语六字为一语的句子许多,前后语句完全对偶(没有成对的,只有“嗟乎”“所赖”“勃”“呜呼”“云而”九个字),还讲究字的平仄关系,所以声调读起来非常和谐。试就第一段看其对偶关系:
南昌故郡星分异轸襟三江而带五湖洪都新府地接衡庐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雄州雾列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塌俊彩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摇临宾主尽东南之美宇文新州之懿范,帏暂住十旬朽暇,盛友如云腾蛟起凤孟许士之词宗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不仅句与句对偶,还有不少的句子,本身之中又有些词或词组也对偶,这叫做“当句对”,如第一段中的:
如: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三江”对“五湖”、“蛮荆”对“瓯越”
腾蛟起凤,……紫电清霜,……(也属于“当句对”)
2、对偶句与仿句练习
①老师任意读出课文中的上句,要求同学对出下句。
②老师依据课文的情境自出若干语句要求同学对出下句。
如:a.腾王阁中,高朋满座;都督宴上,盛友如云
b.见秋水之浩淼;望长天之云彻
c.文不加点,谁人腾蛟起凤;倚马可待,王勃绣口锦心
③要求同学仿照以上做法利用文中语句编制“对偶句”。
(解说:此举旨在加深同学对课文的理解,并促进同学的自主创意构思。应当在;两个方面要求同学:句式、句意,不必苛求平仄上的工整。)
3、“警句”品尝
对警句的提炼,方式敏捷,不拘一格。有的是直接概括,如:“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前者高度概括了江西各地繁华富庶;后者形象的说明白南昌一带人才济济。有的是语句表面冲突而意思连贯,如:“老当益壮,宁移百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中的“老当益壮”和“穷且益坚”就是把“老”和“壮”,“穷”和“坚”这两个对立面,从相反相成中统一起来,突出了“贫贱不能移”的美妙节操,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此外,如“东隅已失,桑榆未晚”也是如此。通常,“东隅”已失,则“桑榆”必晚,而王勃却出人意料的提出了“桑榆未晚”,表明白虽身处逆境也不悲观的态度。有的是把不少相关的事物连接起来从而造成独特的意境。例如“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关山难越”和“萍水相逢”,在意义上本无联系,但一旦组成对偶句后,就顺理成章的表达了在政治上失意后的肤浅的悲伤和孤独,也反映了“失路之人”共有的悲伤和孤独。文中类似的对偶句许多,不一列举。可让同学依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不求一律。
布置作业:
1、反复背诵课文,直至烂熟于心。
2、仿照课文中的句式写一段有完整主旨的文字。
板书设计:
课后回顾
高中教学方案推举各科教学设计:
滕王阁诗教案篇5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载体之一。在一篇篇灵动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脉搏的涌动,倾听奔放的生命赞歌。明确指出:“能借助解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注意共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同学的生活阅历和学问积累,在主动乐观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是古今传诵的骈文佳篇。六朝至初唐时的骈文,多被后世的批判家称为“绣绘雕琢”无病呻吟的无用之文,而王勃的可谓是骈文中的精品,虽然也是戴着镣铐的跳舞,但描写生动,情致仿佛,和谐美丽。全称,是他赴交趾探望父亲,路经洪州(今南昌),参加都督阎公在滕王阁进行的宴饮而作。布满诗意地描写了滕王阁壮美倚人的景色,在“遥襟俯畅,逸兴遄飞”之时,又抒发了他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肤浅的郁愤。因自己的际遇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这远远超出了饮宴饯别的范畴,使文章达意更加肤浅、厚重。教学本课时,一是要引导同学充分利用课文解释读懂文意,培育同学的自学力量;二是要引导同学反复诵读,培育阅读鉴赏的力量,三是要引导同学理解文中的引典,深化把握作品的内涵。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整体感知,粗知大意;(2)了解骈文特色,鉴赏语言美;(3)赏析语段,理解作品内涵;(4)比较阅读,进一步把握作品思想内容。
[教学策略与教学过程]
一、激发爱好,导入新课
师:中有:“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石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王勃的才气由此可见一斑。正由于有如此才华,在路过洪州,参与都督滕王阁宴会时,才能一挥而就,文不加点,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骈文佳篇。下面我们一起来拜读这位才子的绝世之作、绝笔之作。
(以人物故事引入,增加了吸引力,提高了同学的阅读爱好,并以此为契机,激发同学的阅读欲望。)
二、整体感知,理清大意
1、同学自读课文,查阅工具书,读准字音,做必要的标注。
2、紧密结合课文解释,疏通文意。先独自阅读,后四人一组,协作解决读不懂的语句。
3、依据骈文重铺排渲染的特点,重在意会,不必字字落实,对文中的难理解的词句,老师可以适当地点拨,如:“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中的“雾”“星”名词作状语。“襟三江而带五湖”中的“襟”“带”名词的意动用法。
4、本文语言典丽繁复,但文思缜密,试理清行文的思路。
同学思索沟通,老师小结:
第一部分:(第1节)洪州概貌,胜友宴集
其次部分:(2-3节)滕王阁秋韵及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节)叙宴集盛况,发人生感慨
第四部分:(6-7节)自叙遭际,叹盛宴难在
(骈文是中同学阅读的难点,以上教学设计留意引导同学充分利用课文详尽的解释,培育同学自学力量,对不懂的语句,同学相互合作,利用合作的方式,达到合作的目的。)
三、把握文体,品语言美
1、投影同学收集的有关骈文的资料,老师做适当补充
随着“文笔说”和“声律说”的产生,齐梁文章开头辨别清浊四声。雕章琢句,不断向骈俪化的方向进展,字句也追求行文节奏的铿锵顿挫,大多采纳四字,六字排比或间隔交叉的使用方法。
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或变之以三五,盖应机之权变也。
——刘勰
“用词”、“用事”、“对偶”、“声律”是骈文形式美的四要素。
2、反复诵读,找出例句,留意停顿、对偶、平仄(平以“=”,仄以“”)。
3、全班齐读,分两组,一组读上句,另一组读下句,体会铿锵的节奏,音韵之美。
四、品赏语句,体悟内涵
1、本文言随便遣,思如泉涌,不乏溢美之辞,请从二、三段中找出你喜爱的骈句,体会它的艺术效果。
参考: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水“尽”,潭“清”,烟“凝”,山“紫”用词简洁洗练。一个“寒”字写出了水的清亮、清冷,使人顿觉清爽。十四字写出了清明的湖水和紫色的暮蔼相融合的如诗如画的美境,表现出了水光山色的变幻之美,淡雅而浓重。)
(2)“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虽序属三秋,但层峦耸翠,群峰争秀,檐翼凌空,艳丽欲滴,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其一美;上有层峦出霄,下有飞阁临地,俯仰之间,上下辉映,危楼高耸的壮丽毕现,其二美;“耸翠”与“流丹”,“上出”与“下临”对偶工整,平仄相对,音韵和谐,读来琅琅成声,其三美。登临名阁,高瞻远瞩,王勃不是临摹山水,而是诗意地描绘:“寒潭清”“暮山紫”如梦如画,“层峦耸翠”“飞阁流丹”颜色明丽,楼台壮美宏伟,又有旷远的山川,繁华的市井,我们被眼前壮丽的景色所吸引、吞吐、浸润,好像忘了自己的存在。这不仅是才气使然,更是诗情的外化。)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两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五代时王定保有载,“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前两报,公不以为然,直到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前人写水天相接之景的诗句不少,试与王勃此句比较,说说王勃何以“当垂不朽矣”。
即云似岭,望水若天。袁宏
风烟俱静,天山共色。吴均
天与水兮相逼,山与云兮共色。
参考:
①以上三句都是写水天(或天山)相接,相与共色的静态美,自然质朴,不事雕琢。有个别句求工,如:天与水兮相逼的“逼”字,但整体而言,是一幅幅淡雅沉静的画面,缺少灵动的颜色。
②王勃的诗句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寥寥数笔,极富动感,遥远的天际红霞飘动,白鹭迎着霞光展翅飞翔,红白相应,熠熠生辉。境界开阔,自然奔放。
③这是一幅燃烧着的富有激情的画面,在秋水长天的背景下,落霞与孤鹜齐飞,这不仅是霞光的映照和鸟的飞行,而是明丽鲜活的生命在苍茫天地间尽显生命的张力和豪情。或许登楼远眺的王勃面对浩瀚高远的大千世界,胸襟为之开阔,一厢情愿地以为自己就是那只白鹭,在人生天地间飘舞飞翔,查找属于自己的方向。
(结合文本,使同学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在字句的研读咀嚼中披情入文。)
2、高阁宴饮,良辰美景,胜友如云,高朋满座,本是“四美俱,二难并”,为何还要“兴尽悲来”?(结合文本,小组争论)
提示:
其一、“乐极生悲”的情结。盛宴胜友,美景良辰,极乐之聚集,乐极易生悲,有胜地不常,盛宴难再之悲。
其二、体悟天地之大,感叹人生无常之悲。“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处天地苍茫,宇宙广漠无穷中,对人生短暂,生命转瞬即逝的叹惋和无奈。
其三、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悲。王勃才华早露,仕途坎坷。十四岁举幽素科,授朝散郎,做沛王府修撰,因戏为被逐出王府,后擅杀官奴当诛,遇赦免死,其父也受累贬为交趾令。高阁胜宴,触景生情,引发了身世之悲。“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于何年?”在低回反复中抒发了他空有才华,无处施展,心怀明君,却不逢时的壮志难酬的悲叹。
3、下面(清)唐德宣卷入引曹德培评语,请结合文本,说说是怎样“以悠扬怀抱写出磊落事情,抚古思今,吊往追来”的?
此序一起极有力气,而于洪波汹涌中,随结随却,尤为超特。前半曲描婉写,璧缀珠联,秀丽极矣。后半独能别开生路,以悠扬怀抱,写出磊落事情,抚古思今,吊往追来。盖前半以景胜,后半以情胜。……
(提示:王勃自比屈原,却怀帝阍而不见,又自比贾谊,但无宣室召见,又以冯唐、李广、梁鸿等作比,尽现自身境况之困顿,有嗟卑叹老的感伤和见机知命的消极。消沉之致时,感情陡转,“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以潇洒的气质、乐观的壮怀表现出用世的乐观,使行文为之一振。“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以逝,桑榆非晚”怎能如孟尝空余报国之情,仿效阮籍做穷途之哭呢?反复迂回,这是身出逆境中的自我勉励和开脱。抚古思今,超越时空,表达了才智之士身出困顿受压抑的冲突和苦痛,矢志不渝的情感在自我砥砺中变得豪迈昂扬。)
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是王勃身处困惑却不甘沉沦的慷慨悲歌,反映了他抱负的人生境界,表现了他乐观用世的情怀。这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的达意是否冲突,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
(1)悲悯古人,实是自况,以此抒发怀才不遇的郁愤。王勃虽有才华,但壮志难酬,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一介书生的力气是渺小微弱的,他面对现实又不甘沉沦,虽然不为官去侍奉父亲,但志向不灭。在绝望中盼望,在失落中追求,在困厄中超越。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是缄默中的爆发,奏出了士大夫阶层的人生价值:愈挫愈坚,矢志不渝,穷且弥坚的高尚情操。但我们又分明听到了他在现实面前的沉重叹息,与其说这是王勃的壮怀豪情,不如说是学问分子在抱负家园与现实人生间的抑郁和彷徨。言辞的冲突是内心冲突的外化。
(3)王勃的内心世界有儒家士子血脉中一脉相承的“仕宦情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欲达而不行见机,则修养身性,保持高洁的操守,追求抱负的人生。王勃如是,李白如是,苏轼如是……困难险阻泯灭不了他们济世的信仰。既然天空是灰暗的,就在心灵中飞翔。这种人生哲学,是对抱负的执著不懈的追求。
(充分发挥同学的乐观性、主动性、主体性,在思索、探究中,层层深化地与文本、绽开对话,通过研读文本走进的心灵世界。)
五、比较阅读,提高力量
1、和都是序文,两篇文章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试比较它们的异同。(可从形式和内容入手)小组争论,沟通小结。
参考:
形式上都记叙游宴集会,语言美丽高雅,讲求词采对仗。
语言骈散结合,句式参差变化,音韵和谐,使得达意舒缓,流畅。
追求形式美,逢句必对,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但因过分追求形式,堆砌典故,使得达意晦涩。
内容都从眼前的盛宴写起,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乐极生悲,因事伤怀,抒发人生的感慨。基调较低沉,而后由低沉转向昂扬,表现出乐观向上的人生取向,最终收笔都落于眼前事。
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较含蓄地表达了乐观的人生观:喜爱生命,珍视美妙的人生。写景淡雅空阔。
所写之景壮丽,颜色绚丽,蕴集丰富,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抑郁和愤懑,抒情更直露,淋漓畅快。
2、请结合以下选题,任选一个角度或自定感爱好的内容课外进行讨论。
?由看王勃的失意人生
?中的仕宦情节
?王勃与初唐四杰
?中的修辞手法
?中的用典
(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把握作品的艺术特点及思想内容,培育同学比较阅读和鉴赏的力量。)
[评析]
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以下两个特色:
1、发挥同学的乐观性和主体性,引导同学自主学习。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本文是骈文,阅读难度大,利用课文解释详尽的特点,培育同学的自学力量。首先要读懂解释,了解文章大意。其二、内容研读部分,让同学带着问题研读、思索,有自己的感悟、思索和发觉。从而促进同学共性的进展。
2、留意拓宽同学的思维,引导同学创新阅读。要学习的内容许多,在以上教学设计中,引导同学时注意两点:“景”、“情”。教学环节中有“品赏语句,体悟内涵”,引导同学边品读边赏析,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语言的美;通过层层设问理解的思想感情,发挥同学主动性,小组争论,同学调动储备思索、探究、制造,在走进文本的同时,也拉近了与的心灵距离,呈现了同学的共性品行。
滕王阁诗教案篇6
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传奇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来宾,王勃当场一气写下这篇令在座来宾赞服的(即),王勃作序后,又有王仲舒作记,王绪作赋,历史上称为“三王文章“。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了解骈体文的特点。
2、把握文章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技巧,以及擅长将典故与眼前景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和积累下列文言词语“故、尽、属、即、且、矣”的意义和用法。
力量目标
1、学习体会本文美丽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进行文言仿写训练。
2、娴熟背诵2~5段。
德育目标
引导同学树立高尚的人生观,要有远大理想和人生使命感;能够正确看待挫折,即使身处逆境,也要笑对人生,始终对生活布满信念。
【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用富丽的词藻称道洪州,记述盛宴,描写滕王阁的壮美以及寥廓壮丽的山川秋景,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简单感情。
2、辩析“故、尽、属、即”等多义词的词义。
【教学难点】
1、学习文章事、景、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技巧。
2、指导同学背诵2~5段。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文章属骈文,名式整齐,便于诵读。通过同学的反复朗读,不断培育他们对作品的感悟和理解力量)。
2、点拨、归类法(如解读词语时,多以练习形式准时反馈同学的把握状况,准时点拨总结,以巩固旧知,积累新知)。
3、争论法(对比较难理解的问题,如抒发怀才不遇的情感、融情于景的特点可通过师生争论查找解决途径。)
【课时支配】
3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话,同学们肯定耳熟吧。这历咏不衰的名句出自何处呢?(同学回答)是的,它出自古今传诵的骈文名篇,更是出自少有才名的王勃之口。这节课我们就开头学习,深刻感受一下他十足的文学才情。
二、解题:
1、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福、劝勉之意,如韩愈等。宴集离,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2、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其次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3、王勃及文章写作背景
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才华早露,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援朝散郎。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侍读,两年后因一篇的嬉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因擅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公元675),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径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滕王客上欢宴群僚和来宾。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闻名的。两个月后,王勃渡海溺水,英年早逝。
三、诵读,疏通。
1、同学对比解释边读边译。
2、老师讲解。
四、初步感知课文
1、同学集体朗读课文一遍。
2、提问:从内容上看,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同学思索后,明确:全文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与宴会的人物。其次部分(第2、3段):写三秋季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四周的自然、人文景观。第三部分(第4、5段):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第四部分(第6、7段):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五、详细研习文章第一部分(第1段)
1、指定一名同学朗读第1段。
2、提问: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
同学思索后,明确:“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由古及今,写名称的沿革,兼顾历史与现实,道出历史的久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由天及地,写界域的广阔,可见辖境的宽阔。“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详细写地理位置,写出了地势之雄伟。
3、提问:从“物华天宝”到“宾主尽东南之美”几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明确:“物华天宝”四句写人物之盛(“龙光射牛斗之墟”一句呼应“星分翼轸”;“徐孺下陈蕃之榻”一句为当时“洪都”人才的出场作铺垫)。“雄州雾列”四句将地势与人才两方面交叉在一起写。(“雄州雾列”写地,是“星分”四句的补充;“俊采星驰”写人,是“物华”四句的发挥。“台隍”一句复说“星分”四句,“宾主”一句补充“物华”四句,并为引出后文作铺垫。)
4、提问:写参与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
明确:在写参与宴席人物时,用了“雅望”“懿范”“胜友”“高朋”“腾蛟起凤”“紫电清霜”等词语,极尽人物的文韬武略,照应了前文的“俊采”一词。
5、提问:文章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理咨询领导小组及工作职责
- 小学五年级上册体育教学计划
- 影视制作设备运输与服务方案
- 夜市公共卫生间保洁方案
- 小学生写物作文范文
- 金融行业人工智能客服系统开发方案
- 高效物流配送与仓储管理的企业协作平台构建方案
- 零售行业智能库存管理解决方案
- 酒店旅游服务标准化管理与品质提升方案
- 环保行业绿色能源管理平台开发方案
- 体温表水银泄露的应急预案
-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解读
- 餐厅、食堂餐饮服务方案(技术标)
- (正式版)JBT 7122-2024 交流真空接触器 基本要求
- 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角色定位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 2024年度心肺复苏知识宣传手册课件
- 水质样品采集与悬浮物的测定
-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案5篇
- 《金属塑性加工原理》考试总复习题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
- 国开《农村环境保护形成性考核册》形考1-3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