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5篇_第1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5篇_第2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5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5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1

一、复习稳固,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课文《夏天里的成长》。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夏天是万物快速生长的季节)。这是课文的第1自然段,也是文章的(中心句)。那么围绕中心句从哪几个方面来叙述的呢?

二、研读文本,感受成长

(一)品读第2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详细描写了哪些事物在夏天里成长。

2、同学们读书的时候可真仔细。是啊,生物从小到大,原来是每天长的,可是夏天的长是

3、学生汇报。

(1)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

过渡:你们知道一寸是多长吗?一寸大约是三厘米多一点,几寸就是几个三厘米那样长。教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段植物生长的视频,让我们去感受一下吧。看,瓜藤生长得多快,这也说明白夏天的长是(飞速的长,跳动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2)竹子林、高粱地:一夜可以多出半节。

过渡;竹子真像写的那样长得那么快吗?让我们看一段视频。竹子果真长得那么快,那谁能用你的朗读来让大家感受到竹子、高粱那拔节的声音呢?(指名读)

(3)苞蕾:昨天是苞蕾,今日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过渡:教师这里预备了一段蒲公英生长过程的视频,让我们一起去观赏一下。这里,为了突出植物长得快,运用了夸大的修辞手法,让我们再读这句话,感受植物那飞速的长,跳动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昨天——今日——明天)

(4)石头、草坪菜畦等。(观赏图片)

(5)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过渡:“个把月”是多长时间呢?假如是你们,一个月能长多少呢?是啊,很难发觉,可是小猫小狗小鸡小鸭却已经有妈妈的一半大了,它们的长可真是(飞速的长,跳动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一天、一夜、昨天、今日、明天、几天、个把月”这些词语是表示什么的词语呢?(时间。)是啊,就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利用表示时间的词语说明夏天的长是(飞速的长,跳动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那你能不能也用上表示时间的词语,仿照文中的句子说一说你观看到的在夏天里飞速的长的事物呢?

4、听了几位同学的汇报,我们感受到了夏天的长是飞速的长,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受齐读第2自然段。

(二)品读第3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向我们描写了哪些事物在夏天里成长呢?

2、学生汇报: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饱满。

过渡:山是怎样一天一天地变饱满的呢?“饱满”是什么意思呢?在文中,“饱满”指的是多而密,那是什么多什么密呢?(草多,树木密。)是啊,也就是说由于草长树木长,所以山是一天一天变饱满。那么你能不能用上“由于……所以……”的句式来答复还有哪些事物在夏天里成长呢?

3、铁轨柏油路怎么也在长呢?有知道的吗?

(物体遇热膨胀,体积增大,所以铁轨的缝隙越来越小,柏油路也是这个道理,所以路面似乎是高起来了。)

4、是啊,不热不大,不热不长,由于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所以什么都在生长。无论是有生命的植物动物,还是没有生命的山水、铁轨都在长,这也说明白夏天是(万物快速生长的季节)。那么谁情愿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让我们感受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呢。

(三)品读第4自然段

1、确实,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也是一样,在人的生长过程中,有些是看得见的长,有些是看不见的长,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最终一个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学生汇报读懂的地方。(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升级、跳班。)是啊,每到夏天,暑假开学的时候,我们都会从一个年级进入到高一年级,这些是我们看得见的长。我们不仅是年级在增长,还有什么在增长呢?(学问、力量、才智。)这些是我们看不见的长。

三、回忆课文,拓展延长

1、看板书,为什么选取这几种事物来写?

2、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3、朗读文中你最感兴趣的事物,读出这些事物在夏天里生长快这一特点。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是啊,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在夏天都有力地生长着,教师也盼望同学们在自己人生中的夏天同样有力地生长。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妙,再读读课文的最终一句话,感受夏天的生气勃勃。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2

教学目标:

学问教学点

熟悉本课5个生字及文中消失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力量训练点

1、培育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的力量。

2、培育学生质疑问难的力量。

德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课文,体会刘教师坚韧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培育学生喜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题目“抱负的风筝”的含义。

2、体会刘教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理解两方面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严密联系的,选取了两方面的事例来写人,才能更全面地呈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

争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预备:

学生课前放一次风筝

(实物)风筝一只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手拿风筝,问:“这是什么?”(板书:风筝),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放飞过风筝,

那么你在放风筝时的心里感受是怎样的?请说一说。

2、师小结:听了大家的感受,好像你们都觉得风筝挺好玩,然而对风筝却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在他的心中,风筝就是抱负的象征(板书:14-

抱负的风筝)。为什么呢?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3、沟通所得。

三、品读、探究。

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局部,再读揣摩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

2、组内沟通,如意见不全都,绽开争论,教师深入某些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

3、班上汇报。(同学之间互作补充、评价,师作适当点拨)

(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教师?(由于刘教师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对刘教师的回忆。)

(2)刘教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刘教师在课堂上,“只靠着强健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不知道要跳动旋转多少次”。这是靠坚韧的毅力给学生上课。

刘教师课讲得好。他对学生布满了爱。

刘教师课下喜爱放亲自制作的风筝。“绝不愿失去亲自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快”,“有意撒脱手”,“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剧烈的喜爱之情的流露。

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都展现了刘教师意志的坚韧和喜爱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

(3)结尾句“他肯定照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跑、跳动、旋转,永久展现生命的坚韧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这句话既是对刘教师身残志坚的赞美,又是在告诫我们:应当像刘教师那样喜爱生活,不断地追求、制造生活。

(4)题目“抱负的风筝”有什么含义。

文中刘教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喜爱的标志,刘教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飞翔的风筝来寄予自己要在宽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抱负。题目中“抱负的风筝”是指刘教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不懈追求。

四、总结、扩展。

1、选择你最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

2、谈谈对课文或对刘教师的印象。

3、写法上的启发。(师作适当的补充。)

五、课后延长。

1、(必做题)摘抄课文中的美丽词句。

2、(选做题)以“我最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短文,并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板书设计:

抱负的风筝

身残志坚

喜爱工作

喜爱生活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3

一、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脯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自由拘束”、“恍然大悟”的意思,并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3.能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着重眼前利益,而无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春秋末年各诸侯国相互混战的场面)师叙述故事导入新课(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

2.读后分小组争论

(1)吴王预备出兵战胜楚国,为什么遭到大臣的反对?

(2)少年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吴王的?

(3)从中可以看出少年是个怎样的人?吴王是个怎样的人?

3、逐步讲解

问题:

(1)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盼望很大,但假如其它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

(2)吴王想到了后果吗?为什么?

(他一心思想攻打楚国,称霸)

(3)吴王听了大臣们的话吗?他怎么做的?

(4)有感情读吴王的话

(5)齐读这一段

问题二:(一)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来说服吴王

问题三:(先不讲)

(三)过渡:

吴王很固执,而且下了死命令,为什么少年一个“螳螂捕蝉”的事就能打动吴王的心呢?

(四)精读课文“其次自然段到最终”

1.课件出示“螳螂捕蝉”

2.问“蝉怎样?螳螂怎样?黄雀怎样?”

3.比拟句子

4.蝉高高在上,闲适地叫着,自由拘束地喝露水

蝉喝着露水

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

螳螂要捕蝉

黄雀伸长脖子,刚要啄食螳螂

黄雀刚要啄食螳螂

5.蝉、螳螂和黄雀有什么一样?

(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更隐伏着病患呢!)

6.蝉、螳螂、黄雀眼前的利益各是什么?身后的陷患各是什么?

这跟吴国攻打楚国有什么联系吗?

(吴国就像蝉、螳螂、黄雀一样,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的隐患)

7.吴王明白了这一点吗?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吴王恍然大悟,“你讲得太有道理了”

8.少年正是用这个故事奇妙地说服吴王放弃了攻打楚国,他为了向吴王说故事,做了哪些事?

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服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一连转了三个早晨——让吴王发觉他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9.从中你看出少年是怎样的人?吴王是怎样的人?

(少年:英勇机灵,爱国)

(吴王:知错就改)

10.分角色朗读课文其次自然段到最终

(五)口语交际训练

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螳螂捕蝉”这样的事呢?说一说。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凭借文字,入情入境,感受泗水河边浓浓的春意。

2、体会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走进孔子高尚的精神世界。

3、营造浓郁的人文气氛和艺术气息,感受语文学习的博大和漂亮。

二、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吟春诵春,引入春景。

1.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首歌吧。会唱的跟在后面唱,不会的哼哼也行。

2.春天,仿佛是大自然的精灵,总是在我们不经意间,静静地来到我们身边,妆点着世间万物。你们能找到春天吗?“春回大地千山秀”,中国还是一个文化的国度,你能从诗歌之中找到春天吗?

3、在我们今日要学的这篇课文中,也有一段写春的语句,找出来读读看,看什么地方打动了你,拨动了我们的心弦。

4、出示:

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美丽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宏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盛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暖和的太阳是她光明的眸子,温暖的轻风是她甜美的”絮语……

(1)说说,感动你的是什么?哪个词?

(2)在的笔下,大自然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引导想象,描述自己脑海中的形象。

(3)在你的想象中,大自然还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导读:这是一位漂亮的母亲……这是一位多情的母亲……这是一位宏大的母亲……

(4)配乐朗读。

(5)读到这个地方,我不禁想起了我最宠爱的一首歌,或许,我们在观赏完这首歌后,我们对这段话会有更加深刻的熟悉。

歌曲:《多情的土地》

(6)再读课文。

(7)过渡:这么美的春景,肯定也激起了同学们对春天的美妙回忆和无限憧憬,这位宏大的母亲还有许很多多值得我们赞颂的地方。我们也能用这诗一般的语言赞美她吗?

()是她()的()

()是她()的()

(二)孔子论水

过渡:就在这漂亮的泗水河畔,1510年前的一天,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来这儿尽情地游玩。他们在游玩之时都谈论了些什么呢?

(1)了解一个人的心灵世界,走进一个人的心灵世界,读读他的话,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让我们凭借着孔子的话,走进孔子宏大的精神世界……

出示:孔子凝视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培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似乎有德行。水没有肯定的外形,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顺.它似乎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似乎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似乎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2)指名读。

(3)你知道孔子的这番宏论是围绕哪两个字来绽开的吗?

(4)你又知道孔子的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绽开的吗?

(5)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呢?孔子看出了水有哪四种精神?

(6)你能围绕其中的一点说说你的理解吗?

(7)相机指导朗读,引导深入理解。

(8)同学们,孔子仅仅赞美的是这泗水河里的水吗?他赞美的是水的精神,更精确地说是诸如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教化等等等等这样被他称之为“君子”所具有的精神。

(9)什么是君子?那是堂堂正正的人,那是壮怀剧烈的人,那是虚怀若谷的人……孔子一生都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征程中完善着、践行实自已这颗“君子”的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0)同学们,孔子,这是单单说给学生们听的吗?不,他也是说给自己听的呀,那也是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啊。说这句话的时候,孔子47岁。一个四十七岁的人还对自己精神的修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是多么了不起啊。

(11)也正是孔子这宏大的精神,赢得了历史的高度评价——(出示)

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呢?

(12)还记得课前听的《论语》吗?这就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语录的,这是我们中华儿女珍贵的精神食粮,想读吗?让我们一起来读。孔子还有一句话: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四、教学完毕:

让我们带着对孔子的崇敬,再读一遍。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5

教材解读:

《孔子游春》主要写孔子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畔观赏春景,观水施教和谈论志向的情景,呈现了孔子的学说思想和大家风范,从而给学生以启迪和教育。

“观水”取自于《荀子·侑坐篇》所记述的孔子和子贡濒临东流之水时的对话,“论志”则出自《论语·公冶长篇》第五。两件事在历可能非同一天发生,但是,把“观水施教”和“师生论志”的活动置于春意融融的泗水河畔,既考虑了肯定的史实,又兼顾了文学的制造性。这样以“游春”为线索,将自然之春与师生之情融合起来,将自然之景与世事之理融合起来,改编很合理。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2、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3、通过详细的语言文字,领悟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意。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2、通过详细的语言文字,领悟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意。

三、教学预备:课件

四、总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生生字词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提醒课题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

2、孔子是什么人?你们还知道他的哪些名言?

3.提醒课题:孔子游春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每句话。

②用“——”画出本课中的成语,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察,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忙订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说课文中的成语有哪些。

出示成语:

桃红柳绿意味深长司空见惯情不自禁

温文尔雅深思熟虑沉着不迫手舞足蹈

(3)指导书写生字

①学生认真观看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②引导评价,适当范写。(突出字的各局部之间的比例及笔顺)

③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

四、默读课文:

1.思索: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体上写了几局部内容?

2.小组争论,全班沟通。(课文主要写了三局部内容: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论志向)

五、选择你所喜爱的那一局部,读给同桌听。

六、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及本课中的成语。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第八自然段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

2、凭借课文的详细语言材料,领悟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之间浓浓的情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

1、分组听写词语

1)阳光普照桃红柳绿翩翩到来草色青青绿草如茵

2)波澜起伏不知疲乏奔流不息荡涤污垢善施教化

3)意味深长温文尔雅深思熟虑沉着不迫手舞足蹈

2、利用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泗水河边的----真美啊,令我们如痴如醉!可是,同学们知道吗?孔子的心情却很不安静。他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深思。

二、解读“游春”,识君子

1、浪漫的泗水春景让人赏心悦目。孔子有句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不管是波平浪静还是汹涌澎湃,不管是潺潺细流还是浩浩荡荡,不管是清水一泓还是烟波浩淼,都能让孔子这样的智者流连忘返。孔子凝视着泗水的绿波又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第3——9自然段,找出孔子那布满才智和灵性的语言。

2、沟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