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九单元戊戌变法单元测试 第9单元第2课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九单元戊戌变法单元测试 第9单元第2课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九单元戊戌变法单元测试 第9单元第2课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九单元戊戌变法单元测试 第9单元第2课_第4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九单元戊戌变法单元测试 第9单元第2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维新运动的兴起学习目标: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分析其特点。1.重点: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公车上书和强学会;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的维新变法活动。2.难点: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教材整理1早期改良思潮背景19世纪70年代,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民族危机加深目的解救民族危难,缓和社会矛盾人物王韬、薛福成和郑观应等主张(1)经济: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竞争(2)政治: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意义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成为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先声[深度点拨]如何认识早期改良思潮?(1)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启蒙作用,也为康有为、梁启超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他们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改革主张,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教材整理2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1.思想萌发1888年,第一次上书光绪皇帝,主张变成法,求自强,挽救危局。2.变法理论(1)提出人类社会进化过程的三个发展阶段理论,即“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和“太平世(大同)”。(2)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3.思想特点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150“学思之窗”,思考:想一想:康有为借助诠释儒家经典来宣传维新主张的利弊得失各是什么?【提示】利:以儒家思想为武器,以孔子为旗号,巧妙地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弊:反映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这使他们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教材整理3公车上书和强学会1.公车上书(1)背景:1895年4月,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应。(2)概况:康、梁联合参加会试的各地一千三百多名举人上书朝廷,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等主张。(3)影响: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2.《中外纪闻》(1)目的:争取更多的支持。(2)创办:康有为和一些维新志士在北京、上海、天津、湖南等地创办《中外纪闻》等报刊,宣传变法主张。(3)结果:1896年初,《中外纪闻》被查封。3.强学会(1)成立:1895年8月,康有为等在北京成立。(2)性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团体。(3)宗旨: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4)影响:使维新运动迅速开展起来。教材整理4梁启超与《时务报》1.梁启超(1)活动①担任《时务报》主笔。②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2)主张①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②呼吁“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度。③改革科举制度,培养有用人才。④大力发展近代工业。(3)影响:大大推动了变法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2.谭嗣同(1)活动①发表《仁学》,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②参与创办时务学堂,为变法维新培养人才。(2)影响:推动了湖南维新运动的蓬勃开展。3.严复(1)活动①1897年在天津创办《国闻报》。②完成了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的名著《天演论》。(2)主张:借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自己的维新变法主张。4.维新思想宣传的影响(1)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2)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3)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深度点拨]梁启超、谭嗣同、严复政治主张的异同(1)同: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观念,都主张维新变法。(2)异:梁启超强调实行君主立宪,改革科举制度,发展近代工业;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了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思想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康梁维新思想的出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2.康梁等人自身和时代的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思想的局限性,但其维新思想对封建理论的冲击却是不言而喻的。探究点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史料解读史料一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康有为“与之先王……自可避祸”是关键信息。史料二老一辈革命家吴玉章回忆说:“当我读到康、梁的痛快淋漓的议论以后,我很快就成了他们的信徒,一心要做变法维新的志士,对于习八股、考功名,便没有多大兴趣了。”“一心要做变法维新的志士……便没有多大兴趣了”是理解史料二的关键。【史料应用】(1)康有为维新思想有什么特点?【提示】“托古改制”——把传统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相结合。(2)根据史料二分析康梁维新思想产生的影响。【提示】开启了民智,解放了思想,使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政治,维新变法局面逐渐形成。【史论拓展】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与利弊(1)特点把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从传统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2)利弊①利:以儒家思想为武器,以孔子为旗号,巧妙地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有利于人们的接受。②弊:反映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这使他们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不利于改革的持续与深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谭嗣同《仁学》材料二天演者,西国格物家言也……以为天不可独任,要贵人以持天……使人治日即乎新,而后其国永存,而种族赖以不坠,是之谓与天争胜。而人之争天而胜天者,又皆天事之所苞,是故天行人治,同归天演。——吴汝纶《天演论·序》材料三eq\a\vs4\al(图一《孔子改,制考》封面)eq\a\vs4\al(图二北京强学,会旧址)eq\a\vs4\al(图三《时务报》)(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谭嗣同、严复的维新变法主张有何异同?(2)结合材料三的三幅图片和所学知识,归纳维新派宣传变法的方式并举例说明。他们的维新变法活动有何影响?【规范解答】注意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抓住材料一中的“君臣一伦”及“黑暗”,材料二中的“天不可独任”等关键信息就容易回答第(1)问。第(2)问“方式”的归纳,从三幅图片中可得出其中三种方式,其余的根据所学知识归纳。【答案】(1)相同点: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主张维新变法。不同点: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2)方式:著书立说;组织学会;创办报刊。著书如康有为著《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组织学会如维新派成立强学会;创办报刊如维新派创办《时务报》和《中外纪闻》等。还有上书,办学堂,讲学等方式。影响: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1.在近代中国,较早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提倡者是()A.魏源 B.张之洞C.郑观应 D.梁启超【解析】器物层面是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制度层面是指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魏源和张之洞都属于学习西方器物层面的代表人物;郑观应是中国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答案】C2.1895年,康有为等维新派创办宣传维新变法的报刊《中外纪闻》并在北京建立政治团体——强学会,但不久就被清政府查封,其根本原因是这一刊物和这个团体()A.损害了洋务派的威信B.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C.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D.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最根本的原因是触犯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最后被清政府查封。【答案】B3.“公车上书”中提出设“议郎”一职,“议郎”应为通晓中外政体,方正直言之士,且由士民公举产生。反映了维新派()①希望参与政治②模仿西方议会政治③对皇权加以牵制和限制④反对封建君主专制A.①②④ B.①②③④C.②③④ D.②③【解析】“公车上书”反映了维新派的政治主张,①②③④均为正确选项,故选B项。【答案】B4.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一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A.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B.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解析】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的目的是宣传维新变法,提出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洋务派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源就在于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这有力地说明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必要性。【答案】A5.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图一《马关条约》的签订图二《公车上书记》书影eq\a\vs4\al(图三列强瓜分,中国)(1)图二反映的事件和图一有什么关系?(2)图三反映了什么问题?(3)以上图片信息说明了维新运动首先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解析】首先根据图片信息判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第(1)问,应分析民族危机与维新思潮演变为政治运动的关系。第(2)问,应分析“列强瓜分”与“民族危机”的关系。第(3)问,应根据维新运动的首要目的进行判断。【答案】(1)《马关条约》的签订,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康梁联合各省举人发起公车上书。(2)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3)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学业分层测评(二十七)(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近代中国在追求经济现代化的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政治现代化的过程。要求政治现代化的主张最早出现于()A.林则徐、魏源等人的主张B.早期维新派主张C.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主张D.同盟会的革命纲领【解析】A、C两项属于地主阶级政治派别,维护封建统治,未提出改变政治的要求,均排除;D项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但不是最早的,排除;B项属于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他们在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答案】B2.“西人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提出这一主张的是中国近代()A.地主阶级改革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解析】材料反映了兴办学堂、设议院、“君民一体”等思想主张,这符合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主张,故选C项。【答案】C3.维新派以西学为核心,糅合中国的经世致用之学,形成了“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这就是“新学”的兴起。下列作品能够体现“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特点的是()①《新学伪经考》②《孔子改制考》③《变法通议》④《天演论》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天演论》是严复直接翻译的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著作,他以纯粹的西学方式来宣传戊戌变法的理论,因此不具有“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特点,排除④,故选A项。【答案】A4.“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史学家胡绳语)……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这场“现代化”运动的主要功绩是()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B.把思想宣传转化成了爱国实践C.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D.起到了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讲的是一千三百多名举人在1895年甲午战败后公车上书的情形,这场“现代化”运动指的是维新变法运动,其主要功绩在于思想启蒙,故选D项。【答案】D5.强学会成立后不久,两江总督张之洞等人相继加入,这说明()A.强学会为研究儒学的团体B.张之洞等人与顽固派决裂C.各省督抚赞成维新变法D.维新变法运动影响扩大【解析】强学会为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的政治团体,排除A项;B、C两项不符合史实,张之洞属于顽固派,各省督抚大都反对变法。【答案】D6.促使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开展的主要动因是()A.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B.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世界潮流C.甲午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妥协退让D.康、梁具有强烈的爱国救亡思想【解析】维新变法得以迅速开展的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康、梁维新思想成为挽救民族危亡的一场社会运动。【答案】A[能力提升]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政矿务宜筹也,不变则彼富而我贫;考工制器宜精也,不变则彼巧而我拙;火轮、舟车、电报宜兴也,不变则彼捷而我迟;约章之利病,使才之优绌,兵制阵法之变也,不变则彼协而我孤,彼坚而我脆。——薛福成《筹洋务议·变法》材料二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立考课,使人尽其才……育才于学校,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材料三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群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1)归纳材料一的基本主张,并分析其意图。(2)材料二比材料一的思想有哪些突破?其根本要求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了维新派的哪些思想主张?(4)根据材料归纳这一时期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而探索的特色及成因。【解析】第(1)问,要注意根据材料一归纳其主张,薛福成是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