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_第1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_第2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_第3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_第4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64-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力量

1.初步熟悉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育同学简洁的时区和日期换算力量。

3.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特征,使同学把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气候的特点。

4.通过地形图引导同学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闻名的湖泊。让同学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闻名的河流。

5.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缘由,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同学对地图的阅读,使同学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学问的力量。

2.指导同学分析亚洲气候简单多样的缘由及表现,让同学结合已学的气候学问,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索题,从而培育同学的读图、归纳、对比分析的力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育同学喜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同学的骄傲感。

2.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育同学的主体参加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2.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3.亚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二)教学难点

1.学会简洁的时区和日期换算。

2.亚洲和欧洲的气候及成因。

3.亚洲及欧洲河流特点的成因。

教学方法

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媒体

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课时支配

6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第1课时

(课堂导入)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呈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

同学发言:中国、亚洲、日本……

(讲授新课)

板书第一章熟悉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指导同学阅读课文其次页第一自然段。指导同学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同学阅读。老师进行总结。

板书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同学通过阅读图1—1,进行争论后总结。

提问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

板书3.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化北极圈内,南部延长到赤道以南。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

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习,直到熟悉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当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承接: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

同学通过读地图1—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

活动:分小组争论,发表各自看法,然后进行总结。

欧洲:

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

总结归纳: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同学回答: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

点拨利用你所把握的描述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来分析把握欧洲的地理位置。

(同学小组探究完成)

(1)读图1—1:欧洲大陆经度范围:9°W~66°E;纬度范围:36°N~71°N。

(2)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3)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西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邻,西北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面与亚洲相邻。轮廓破裂,海岸线曲折。

板书4.时区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把握了如何利用地图去分析某一大洲的地理位置,即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分析。了解了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板书设计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3.亚洲的地理位置

七班级下册地理教案2

教学目标

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懂得爱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前播放《爱在文登》歌曲,创设情境,活跃气氛,引领同学进入学习状态。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刚才听的那首歌叫什么名字吗?(爱在文登)对,爱在文登,那么,请同学们看这组图片,你们能说出这是我们文登的哪些地方吗?对,特别好!这是青龙生态旅游度假村、这是文登学公园、这幅是新建的南海公园、最终一幅是昆嵛山风景区。

这些都是我们文登的旅游胜地,它们有的坐落在城市里,有的则建在乡村。(导入部分加上了一首我们文登人自己的歌《爱在文登》,出示了文登的一些旅游景点的图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是我们人类集中居住的地方,我们统称为聚落。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有关聚落方面的学问。

二、新授学问:

第一部分:聚落与环境

(一)出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

请大家看课本87页图文内容,完成导学案第一部分,自主学习。(板书: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什么是聚落?聚落的主要类型有哪两种呢?谁来说说?(板书:乡村与城市)大家对城市和乡村了解多少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城乡,感受城乡差异。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有关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图片,进一步了解它们间的差异。这是一组有关乡村聚落的图片:图片中有什么?谁来说说?

正如以上两位同学所说,乡村中有农田、果树、池塘、有通往小镇的小路。乡村聚落中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相对应他们所从事的是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这是一组有关城市聚落的图片,在图中你可以看到什么?(我们可以看到城市里高楼林立、有很多商店、学校、医院,道路纵横,车辆许多)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主要从事什么工作?(工业、商业、服务业)(添加了更多的图片,更有利于同学的自主学习。)

这是一组有关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差异的表格。谁来说说?(师出示表格内容)……

(二)小组合作

同学们,前面我们了解了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那么你知道聚落是怎样形成的吗?什么样的地区聚落密集、什么样的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聚落在不同地区分布的形态是怎样的?(板书:形成、分布、形态)x

(三)沟通展现,师总结

(一)承接:请同学们看屏幕,这里有四幅图片:沙漠、极地、高山、平原。现在,让我们做一个假设,假设你是一个原始部落的首领,你会带领你的子民选择把家安在哪里呢?(D)大家都选择把家安在D这里,也就是平原地区。哪个小组起来说一下理由?(A是干旱的沙漠地区,B是寒冷的北极,C是地势高峻的山地,D是近海的平原地区,水源充分、土壤肥沃、气候相宜)在比较中我们发觉,自然环境的优劣对聚落的形成与分布有很大的影响。(出示图片关心同学分析影响聚落形成的主要因素)

(二)小结:哪位同学可以总结一下:有利于聚落形成和进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多媒体展现:有利于聚落形成和进展的因素。什么样的地区聚落密集、什么样的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生答)聚落在不同地区分布的形态是怎样的?(出示图片,生答)

1、承接:同学们,我们知道,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聚落在长期的进展过程中,往往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在世界各地就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当地特色的一些建筑。下面我们就以西亚的民居和东南亚的民居为例,学习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请同学们阅读课本91页内容,完成导学提纲内容。(板书:民居与环境)

2、小组内沟通答案。请同学们看屏幕,西亚的民居、东南亚的民居,他们的建筑外貌有什么特点?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这位同学,你起来说一下,好,谁还有补充?这位同学,你说!很好!最终老师来总结一下,请看屏幕!……(师看屏幕讲解)世界各地的民居风格不同,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社会经济生活关系亲密,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

三、拓展延长:除此之外,你还了解哪些世界上有特色的民居呢?它们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又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威海这里有没有与我们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有特色的民居呢?(海草房)谁来说说海草房的建筑外貌有什么特点?我们威海的气候特点是什么?(生答)

世界上其他地区有没有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有特色的民居呢?请大家再看一组图片。(出示江南水乡、蒙古包、泰国高架屋、日本的轻木质房屋、云南丽江古城等图片并讲解)。云南丽江古城是我国的传统聚落,我们国家还有一些有代表性的传统聚落,对于这些聚落,我们是应当爱护还是拆除呢?请同学们读课本90页,思索这个问题。(爱护or拆除)(爱护,并且在爱护的基础上加以改建,更利于人类的生活)

出示四合院旅馆和窑洞旅馆图片加以讲解(拓展延长到世界上一些有特色的民居,观看其建筑外貌,分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使同学对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理解的更为深刻)

四、巩固:下面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记忆一下课本上的重点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了解了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差别;了解了世界上一些有特色的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五、课堂总结。

七班级下册地理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来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2.知道世界第一大洲。

3.学会描述一个区域的范围。

4.了解亚洲的地理分区。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把握熟悉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的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具

挂图、地形名称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视频中展现了亚洲各地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并配以美丽的音乐。

老师提问:结合我们平常接触的电视、电影、报纸、网络资料,谈谈自己知道的亚洲。

同学争论回答。

老师归纳:我们居住的大洲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既有烈日炎炎的沙漠,又有白雪皑皑的冰原;既有世界第一高峰,又有世界最低洼的地方。这就是我们居住的大洲。它有众多的高山和大河,有绚烂的文化,有美丽的风景。他就是雄踞东方的亚洲。

二、出示学习目标。(同上)

三、新授课

(一)亚洲地名的由来

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公元前20xx年中期,菲尼基人在地中海东岸(今日叙利亚一带)兴起,建立起强大的腓尼基王国。他们的航海水平特别高,活跃于整个地中海。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需确定方位。所以,他们把地中海以东的地区称之为Asu,即东方日出之地,所指范围后来逐步扩大到整个亚洲。把地中海以西的陆地称之为Eerb,意为西方日落之地,后来被用来指代整个欧洲。

(二)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熟悉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晰范围、边界。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

老师点拨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看图争论回答

1.读图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置。(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

2.读图6.2《亚洲的范围》,找出亚洲的经纬度位置

①最北:北纬81度;最南:南纬11度

②最东:西经170度;最西:东经26度。

3.读图6.2《亚洲的范围》,了解亚洲被哪些大洲和大洋包围?

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北、东、南分别濒临北冰洋、印度洋,西面与欧洲毗邻,西南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读图6.23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

1.简述北美洲的半球位置

2.说出北美洲的经纬度位置

3.找出北美洲四周的大洋、大洲,说出它们分别位于北美的方位,归纳北美洲的海陆位置特点。

:师生互动,完成第5页活动题:比较北美洲和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差异。

(三)课堂小结

熟悉区域首先要熟悉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四)作业支配

完成地理点拨练习

七班级下册地理教案4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力量

1.初步熟悉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2.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3.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育同学简洁的时区和日期换算力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同学对地图的阅读,使同学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学问的力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育同学喜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同学的骄傲感。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2.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二)教学难点

1.学会简洁的时区和日期换算。

●教学方法

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媒体

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堂导入)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呈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

同学发言:中国、亚洲、日本……

(讲授新课)

板书

第一章

熟悉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指导同学阅读课文其次页第一自然段。指导同学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同学阅读。老师进行总结。

板书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同学通过阅读图1—1,进行争论后总结。

提问

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

板书

3.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化北极圈内,南部延长到赤道以南。

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

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

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习,直到熟悉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当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承接

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

同学通过读地图1—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

活动

分小组争论,发表各自看法,然后进行总结。

欧洲:

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

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

总结归纳

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同学回答

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

点拨

利用你所把握的描述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来分析把握欧洲的地理位置。

(同学小组探究完成)

(1)读图1—1:欧洲大陆经度范围:9°W~66°E;纬度范围:36°N~71°N。

(2)全部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3)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西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邻,西北隔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面与亚洲相邻。轮廓破裂,海岸线曲折。

板书

4.时区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把握了如何利用地图去分析某一大洲的地理位置,即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分析。了解了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七班级下册地理教案5

一、情景导入

见书问题

二、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探究:

我们知道,在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后,平面内的点都可以用坐标来表示,为此,要确定区域内一些地点的位置,就要建立直角坐标系.

思索:

以什么位置为原点?如何确定x轴、y轴?选取怎样的比例尺?

小刚家、小强家、小敏家的位置均是以学校为参照物来描述的,故选学校位置为原点.

以正东方向为x轴,以正北方向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取比例尺1:10000(即图中1格相当于实际的100米).

点(150,200)就是小刚家的位置.

画出小强家、小敏家的位置,并标明它们的坐标.

归纳:

留意:

(1)通常选择比较出名的地点,或者较居中的位置为坐标原点;

(2)坐标轴的方向通常以正北为纵轴的正方向,正东为横轴的正方向;

(3)要标明比例尺或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

三、课堂练习

下图是小红所在学校的平面示意图,请你指出学校各地点的位置.

四、课堂小结

怎样利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七班级下册地理教案6

教学课题:

七班级下册第一章《熟悉大洲》其次节《非洲》

课型:新授

教材分析:

《非洲》是教材选编的“熟悉大洲”中的其次节内容。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地理位置、高原为主的地形、酷热的气候、丰饶的物产和人口与经济。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①运用地图,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②通过对地形图及各种气候图的判读,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和地形区的分布及气候特征,并学会分析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③学会用图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水文特征。

④从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方面了解非洲富裕的物产。

2、过程与方法:

①鼓舞、引导同学通过各种途径来收集有关非洲的地理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

②充分运用每幅地图,引导同学从地图中获得大量的地理信息,进一步探究其形成缘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非洲的教学,让同学了解非洲是一个存在严峻的人口、环境、进展等问题的大洲,通过教学可对同学进行科学的人口观、资源环境观以及可持续进展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使同学把握非洲海陆轮廓的特征以及非洲高原为主的地形特征。教学难点:受纬度位置的影响,非洲以热带为主的酷热气候。

教学方法:

1.主要运用问题探究式学习模式,结合利用网络媒体资源引导同学主动参加争论、综合分析等。

2.采纳多媒体演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老师点拨的活动方式探讨归纳。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科书、地图册、地球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世界上有一个大洲,它既有世界上最大的盆地,也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还有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和最长的河流,并且也是世界上最热的大洲,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一个大洲吗?(非洲)那这一节就让我们向这个奇妙的大洲进军,一起去探究它的神秘吧。

出示教学目标,让同学明确学习目的。

二、自主学习

依据第一节学习大洲的方法,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非洲的地理位置。

(一)、地理位置

活动一:请同学们扫瞄教材P1617,完成下面练习。

1、读图,找出非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非洲在(东或西)半球的西部,穿过非洲中部,、分别穿过非洲的北部和南部(填写纬线名称)。

(2)海陆位置:东临,西临,北隔及与相望,东北与之间隔着狭长的,并以为陆上分界线。

活动二:描画非洲轮廓图,并填出非洲四周的大洲和海洋。

思索争论:苏伊士水道和直布罗陀海峡的重要地理位置。

(设计思路:面对全体同学,以提高同学的综合素养为目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重在培育同学的读图、识图、画图的力量。)

(二)、高原为主的地形

活动三:读非洲地形图,分析非洲的地形特征:

(1)读P6图1-5,非洲的平均海拔高度居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的第位。

(2)非洲大陆面积广阔,被称为“”,海拔500-1000米的高原占全洲面积以上,东南部从北向南有高原、高原、高原。

(3)非洲东南部分布有三大高原,西北部除大陆边缘的山脉外,大多是海拔较低的高原和盆地,故非洲地势,。

(4)极具特色的地形(三个“世界之最”):中部的,北部的,纵贯东部的。

(5)读P18阅读材料:东非裂谷带及撒哈拉沙漠

简洁了解东非裂谷带的分布、成因及其地质地貌特征;熟悉撒哈拉沙漠的范围及地理位置。

(6)读课本图P21-1;P161-17比较欧洲和非洲的海岸线特点,并在非洲图上找出:最大的半岛_、最大的海湾、最大的岛屿_。

每位同学完成自主学习后在小组内进行争论沟通。

(设计思路:在培育同学的读图、识图、画图力量的同时,使同学将图像与课文内容相结合,加强同学对学问的理解力量。)

(三)、酷热的气候

活动四:(1)读非洲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非洲的气温特征:

(纬线)横贯非洲中部,、、(纬线)分别穿过其南部和北部;非洲绝大部分位于(温度带),非洲平均气温在摄氏度以上。非洲气候特征之一是气温。北半球7月份的酷热中心在地区。

由此可得非洲气温特点是:气温高。这就是它被称为“热带大陆”的缘由。

(2)读非洲年降水量图,总结非洲降水特征。

非洲赤道四周、几内亚湾沿岸降水。北回归线四周的地区,降水;南回归线四周大陆岸,降水少。

由此可得非洲降水特点是:降水很少,干旱地区广。

(3)读非洲气候类型图,总结非洲的气候特征。

赤道四周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是气候类型。非洲热带雨林气候

的南北两侧是气候类型。南北回归线四周主要是气候类型。非洲最北端、最南端分布的是气候类型。

由此可得,非洲的气候带受因素影响,以为中心呈对称。

(设计思路:连续培育同学的读图、识图力量,同时培育同学运用地图分析问题、归纳学问的力量。)

(四)、丰饶的物产

阅读非洲主要的矿产与农产品分布图,并分类。

矿产资源:铬铁矿、金刚石、黄金、石油、磷酸盐等。

动植物资源:桃花心木、檀木、花梨木等;咖啡、棉花、剑麻、花生、香蕉、枣椰、油棕等;非洲大象、长颈鹿、斑马、非洲雄狮等

水力资源:刚果河、尼罗河(让同学通过阅读图

1-27,找出有关两河的水文特征对比,从而关心同学提高分析地图,总结问题的力量。)

(五)、人口与经济

非洲既然被称为“富裕大陆”,按理说经济很好,但为何又被称为“经济落后的大陆”呢?

(1)读下表可知:目前,非洲有个国家,是世界上国家的大洲。

(2)据20xx统计,有7.94亿人口,总数仅次于亚洲,居世界第2位。

(3)非洲在人口压力沉重的同时,经济上受到几个世纪以来的的影响,很多国家的经济部门单一,且以业为主要经济部门。

(设计思路:培育同学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问题的力量,让同学树立非洲人口、资源、环境、进展之间相互联系的观念)

三、合作探究:完成P16、P17活动题。

四、师生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课本P20——21活动题。

教学反思:

这节课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撑,教学直观、形象,充分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使信息技术和地理教学融为一体,同时把学到的学问,运用到生活中,真正体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同时,使同学熟悉到地理学问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专心观看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了同学学习地理的爱好。

不足之处在于:

1、同学的主体地位体现得还不够,同学的参加面还较有限,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真正意义的参加到整个教学活动中。

2、教具的运用比较单一,即使运用了多媒体帮助教学,但个别同学脱离课本,完全依靠于课件,只注意了扫瞄课件这种形式,而不能最大限度的使课件与课本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因而未能充分提高学习效率。

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增长自己的教学力量,在与同学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促进同学学习意识的转化,让同学主动参加到课堂学习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仆人。

七班级下册地理教案7

其次章了解地区第一节东南亚

[教学目的]

学问目标

1.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国家,把握东南亚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地理位置。

2.把握东南亚的自然环境: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河口三角洲的分布,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

力量目标

1.了解热带雨林、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2.分析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地位和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把握东南亚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分布和在各过中的经济地位,以及锡、相宜两种矿产的分布。

2.把握东南亚的人口分布特征,了解华人、华侨对东南亚的富强做出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1.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

2.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及人口分布的特征。

[教学方法]争论法、启发法、读图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假如我们在广西或云南越过我国的国界线,就来到了一片极具热带风情的地区,”揶风海韵”是这里的一道漂亮的风景线,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东南亚地区。

一、位置和范围

1.引导同学观看图2-1,指出东南亚的范围: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组成。并介绍中南半岛得名的由来。

2.结合世界政区图,由同学分析东南亚的海陆位置特征:亚洲东南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

二、中南半岛的地形与河流

1.引导同学找出中南半岛上的主要河流,并设问:a这些河流都发源与哪国?

b大致是什么流向?为什么?

C这些河流的上游,主要分布着什么地形区?它们在分布上与河流有什么关系?(山河相间)。

D这些河流的下游流经什么地形区?(平原)是怎样形成的?

E中南半岛上的河流上游流速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因此,这里河流的什么资源丰富?

F中南半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对+东南亚的人口和经济进展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D同学争论完成P36活动4题。

2.老师以手作比,小结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山河相间,纵令列分布。

三、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

1.引导同学找到马来群岛,并设问:

A从整体上看,马来群岛地形以什么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岛屿的什么位置?

B这些河流的长度与流速与中南半岛相比,有什么特点?

C展现六大板块示意图,思索:马来群岛位于哪些板块的交界处?依据板快构造学说理论,马来群岛有什么特点?

2.小结马来群岛的特征

3.展现表格,同学结合教材思索::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各是什么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各是什么?对农作物的生产各有什么影响?

4.结合教材,重点突出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特征对东南亚农业生产的影响?

5.同学做P35活动3题,小结。

[课堂总结、作业布置]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一节东南亚

一、位置和范围

1.位置:亚洲的东南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

2.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二、中南半岛的地形和河流

1.地形特征:山河相间、众列分布

2.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1)上游:流速快,水力资源丰富

(2)下游:流速慢,冲积成肥沃的平原

3.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城市人口分布在河流四周

三、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

1.地势坎坷,山岭坎坷

2.平原较少,河流湍急

3.多火山地震

四、气候与农业

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农作物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农作物随时播种,随时收获

●教学探讨与反思: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东南亚的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各有什么地形特征?其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各有怎样的影响?

五、主要国家

1.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分别查找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各分布着哪些国家?

2.提问:东南亚各国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哪个?唯一的内陆国是哪个?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哪些?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哪些?位于赤道四周的国家有哪些?(同学识记东南亚的国家)突出新加坡“花园城市”的地位。

3.引导同学找出湄公河流经的国家及注入的海洋。并强调:湄公河是东南亚最大的河流,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4.展现世界政区图,指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并提问:

(1)东南亚处于哪两大洲和哪两大洋之间?

(2)东南亚处于这两大洲、两大洋的什么部位?

(3)引用郑和下西洋的典故,说明东南亚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六、马六甲海峡

1.争论:从日本到印度,走海上的最近路线,该怎样走?(引入马六甲海峡,突出其位置特点: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2.在世界地形图上指出马六甲海峡的位置,并提问:马六甲海峡联系着哪两大洋?通过马六甲海峡航线向西向东,可以分别到达哪些地区?

3.结合教材的文字和活动2题,小结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过渡)东南亚因地处赤道,相宜的气候和肥沃的平原铸就了东南亚丰富的物产。

七、富裕的物产

1.引导同学观看图2-6,熟识图例,了解东南亚的主要物产,并指出:东南亚有丰富的矿产和种类繁多的热带经济作物。

2.引导同学在图上找出锡、石油、水稻、油棕、椰子的主要出口国,老师小结:

自然 橡胶——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油棕——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椰子——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水稻——泰国、柬埔寨、缅甸、越南;锡——马来西亚、缅甸;石油——印度尼西亚、文莱。

3.结合教材P39活动1、2题,理解泰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稻米出口国的缘由。

八、人口

1.展现“世界人口分布图”说明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并设问:这是什么缘由造成的?

2.同学自度思索:东南亚的居民主要分布在哪里?东南亚的居民组成有什么特点?

3.结合教材重点突出华人和华侨的区分,并结合有关资料说明华人华侨对东南亚经济开发所做的贡献。

[小结]同学小结,老师点拨。

课堂小结、作业: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五、主要国家

1.中南半岛:缅甸、泰国、老挝、越南

2.马来群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东帝汶

六、富裕的物产

●教学探讨与反思:

七班级下册地理教案8

教材分析

《东南亚》一节教材,介绍了东南亚地理中具有突出特点的一些内容,如“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等。教材利用“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东南亚的国家”、“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几幅图和对应的活动,介绍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的国家,特殊突出了东南亚处于海上交通“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众多地处热带的临海国和岛国,形成高温多雨的气候,进而影响到东南亚的农业生产类型和农作物分布。教材在介绍了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两种热带气候特点的基础上,突出体现了东南亚农业生产的'特色: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教材在介绍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后,联系东南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分析了影响人口和城市分布的条件和因素,归纳出了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教材介绍了东南亚是华人和华侨集中的地区,为东南亚经济的进展和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东南亚众多沿海国家风景秀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成为很多国家重要的经济来源。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对七班级同学来说不是太简单,尤其是农村同学,见识较少,对东南亚的位置的优越性、气候的分布理解起来有难度。但可以充分利用同学的奇怪   心理和求知欲望来引导同学漫游东南亚。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了解东南亚处东方“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两种热带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农作物及分布;了解东南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人口构成;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

2.力量目标:学习搜集资料,制作地理演示文稿。依据图和相关资料,分析东南亚在世界交通的地位,初步学习分析一地的地理位置及重要性;结合中南半岛地形、河流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找出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3.情感价值目标:培育敬重不同地区文化和传统的意识;通过了解华人和华侨对所在国经济建设和我国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增加民族骄傲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

教学过程

师曰:关于我们的近邻东南亚地区,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上网查资料,非常投入地制作演示文稿,现在许多同学已跃跃欲试向大家展现制作成果。我们就把这次学习当做是一次东南亚旅行,依次请各组代表来当向导,带领我们了解东南亚的地理环境,领会东南亚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

1.位置交通组展现活动

(1)演示文稿:图“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东南亚政区”,“马六甲海峡的航线”

文字说明:位置:亚洲东南部,23oN—10oS,90oE—140oE

组成:两大部分——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在世界交通的地位: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其中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2)组间互动:请其他组的同学在投影屏幕前据图熟悉和查找教材P28活动1中的有关内容;在屏幕前据图指出马六甲海峡连接的地区;理解马六甲海峡位置的重要性。

师适当补充。

2.气候与农业组展现活动

(1)演示文稿:图“曼谷年内各月气温柔降水量”,“新加坡年内各月气温柔降水量”,“亚洲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的天气示意”,“东南亚居民喜食米饭”,“东南亚的梯田”,“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东南亚的橡胶种植园”,“东南亚的油棕种植园”,“东南亚的椰林”,“马尼拉蕉麻”

文字说明:东南亚地区处在赤道四周的低纬度地区,属于两种热带气候类型。曼谷——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5—10月是雨季,11—4月是旱季,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新加坡——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马来群岛。

(2)组间互动:请其他组的同学一起分析两种热带气候的特点及主要分布区;对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天气过程进行描述;在屏幕前指认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

(3)导游:请大家参观东南亚热带作物种植园(据查阅资料对图片进行讲解)。

3.自然条件与城市分布组展现活动

(1)演示文稿:图“中南半岛的地形、河流与城市的分布”

文字说明:中南半岛山脉河流由北向南延长,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河流上游流经山区,水流湍急,富水力,交通不便,下游河谷展宽,形成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交通便利,人口稠密,是重要农业区;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2)师曰:我请大家观赏陈毅元帅的一首诗《赠缅甸友人》,从诗中我们可以了解中南半岛与我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的邻邦关系。

(3)组间互动:在投影屏幕前据图熟悉和查找教材P31活动内容1中的河流及上游所在地;找出河内、金边、万象、曼谷、仰光分别位于哪条河流的沿岸,分别是哪个国家的首都;

(4)组织争论教材P32活动内容2。

4.华人华侨及风光导游组展现活动

(1)演示文稿:图“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比重”

(2)老师介绍。

(3)演示文稿:图“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曼谷佛塔”,“缅甸仰光的大金塔”,“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等图片及当地民俗风情的内容加以讲解)。

七班级下册地理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色人种的家乡。2、理解单一产品经济形成的缘由。

重点和难点:

1、在地图上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读图了解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2、利用各方面的资料综合评价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对世界经济进展影响较的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的状况。3、在收集、运用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富有特色的文化的过程中,学会敬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

教学预备:

多媒体帮助教学(自制)

教学设计:

本节课力求让同学对所学的区域有较强的亲近感,尽量调动同学学习、思索的乐观性,主动用自己所学到的学问去解决问题。

课时支配:2课时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教学提示与建议[导入]出示一张“黑人小伴侣的照片”

[提问]首先请同学们端详一下这个小伴侣和我们在外貌上有什么不同?

[同学]肤色乌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等。

[老师]之所以我们和这个小伴侣在外貌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是由于我们属于黄色人种,而他们属于黑色人种。他们的家在哪?他们的生活环境怎么样?今日我们就去了解他们的家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板书]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显示]地图“非洲大陆轮廓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与北非分界线”。

[讲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部分。

[提问]请作图标出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分别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是什么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维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

[同学填图]赤道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中部,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北部,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南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提问]请在板图中注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一个半岛、一个大岛、一个海湾,说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海岸线有什么样的特点?

[同学填图]一个半岛是索马里半岛、一个大岛是马拉加斯加岛、一个海湾是几内亚湾。

[提问]请在板图中注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和刚果盆地,说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特点。

[同学填图]在板图中填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和刚果盆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

[老师提示]参照图6.12“非洲的气候”,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气候分布有什么特点?

[同学]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提问]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自然景观是不同的。教材上分别给出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的景观图,从景观图中可观看出当地气候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同学]争论

[同学]热带雨林气候中年高温多雨,所以植被茂密;热带草原气候分为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因而草在湿季茂密,在干季枯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酷热干燥,寸草不生,沙漠广布。

[承转]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大面积的热带草原分布,而且,我们从热带草原的景观图中看到,还有许多野生动物和我们的新伴侣一起生活在哪里。有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上课前已经收集了一些关于非洲热带草原上生活的野生动物的资料,下面请他们为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假如同学收集有关资料有困难,可由老师将事先收集的资料,上课前请某一学习小组的同学先熟识预备,上课时,先介绍大家。)

[同学]分别介绍斑马、角马、长颈鹿、狮子等野生动物。

[提问]大家不难发觉大部分生活在热带草原的野生动物都擅长奔跑。请大家争论一下,野生动物的特点与他们生活的环境的气候特点有什么关系?

[同学]争论

[同学]热带草原气候分为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因而,野生动物只有奔跑力量强才能在干季时迁徙到热带雨林边缘水草肥美的地方连续生存。

[提问]除了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外,依据上面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了解,那个小伴侣的家乡还有哪些资源会非常丰富?

[同学]争论

[同学]水能、热带经济作物(香料、可可、咖啡等)、矿产(黄金、金刚石、铜、铀等)

[承转]这块富裕的土地,是远古人类的发祥地,和我们国家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绚烂的文化。(课前请同学先收集一些相关资料,课上请他们来介绍。假如同学收集有关资料有困难,可由老师将事先收集的资料,上课前请某一学习小组的同学先熟识预备,上课时,介绍给大家。

[介绍]就非洲的鼓文化、舞文化、雕刻文化、编织文化进行介绍。

[提问]不知大家是否感到,非洲的雕刻与我们的有很大差别(出示亚洲和非洲雕塑图片),这些差别与各自所在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课下争论,和美术老师交换看法。

[提问]上面我们小伴侣的家乡有了初步了解,这是一块什么样的土地?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

[同学]漂亮、富裕、奇妙.....

其次课时

[导入]上节课我们领会了我们的小伴侣漂亮富裕的家乡,他们那里丰富的物产正源源不断地出口到世界各地。

[展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部分国家出口商品占出口总额的百分比图。问:大家发觉这些国家出口商品有什么特点?

[小结]依靠某一种或某几种初级产品生产的经济称为“单一商品经济”。辅导读图8。31“本区某些国家的主要出口商品占本国出口商品总额的百分比(1998年)”

[同学]以某种商品出口为主;出口商品多是初级产品。

[板书]单一商品经济

[讲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出产的矿产、木材、经济作物都是工业原料、半成品,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大部分国家工业落后,很多工业制造品要从国外进口。这样的单一商品经济,在世界贸易中会受到哪些影响?以教材上给出的加纳为例。请在小组内模拟加纳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外贸交易,留意交易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老师给每个学习小组下发工作资料,并参与争论)

[活动]模拟加纳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外贸贸易。学习小组内的3—4人代表其他国家;学习小组内的1—2人代表加纳。

[老师]请各小组汇报一下在模拟加纳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外贸贸易中消失的问题。

[同学]各小组汇报(略)

[引申]这些问题说明像加纳这样的单一经济对自身的经济进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同学]回答

[叙述]在这种不公平贸易中,要卖的是低价卖,要买的是高价买,就在这样的买卖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的财宝在不断流失,这是殖民者长期掠夺本区资源的恶果。

[争论](略)

[提问]这样下去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进展非常不利,请大家帮我们的非洲伴侣想想方法。

[同学]进展本区的民族工业,削减对工业品的进口;联合、团结、协作,发挥本区的资源优势,形成OPC一样的资源输出组织,保障各国的基本利益;转变农业生产结构,推广新品种的种植,解决粮食问题。

[小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部分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意识到进展的危机,并为此做出努力,例如:科特迪瓦的许多做法就和我们同学想到一块儿去了,而且成为本区进展比较快的国家。

[承转]但更多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国家积重难返,贫困像恶魔一样覆盖着他们的生活。据世界银行统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贫困人口逐年增加,但人口自然增长率却是全世界最高的,看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贫困加剧的一个很重要的缘由是本区自身造成的。

[板书]人口、资源、环境

[提问]请大家把非洲进展中的上述环节填入图中。

[引导]人口、粮食、环境三个问题形成一个怪圈,而使非洲经济难以进展,人民生活更难以摆脱日益加剧的贫困。请大家再次发挥我们的集体才智,看看有哪些方法可以促进本区的进展,摆脱贫困。

[争论]每个小组把提出的建议作提纲纪录。

[引申]请把你们小组的建议,按最重要(1条)、次要(2条)、一般重要(3条),填到金字塔的小方块中,并思索理由。

[同学]争论(略)

[小结]看来大家给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提出的是一条可持续进展的道路,我们信任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明天会更好。板书设计: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概况

1、位置范围和组成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部分

2、地形--以高原为主

3、气候热带气候类型为主热带雨林终年高温多雨,植被茂密(刚果盆地、几内亚湾)热带草原干季草原枯萎湿季草原茂密热带沙漠终年酷热干燥,寸草不生,沙漠广布

4、人口与人种主要以黑种人为主分布文化

二、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什么叫单一商品经济?

后果

解决方法

七班级下册地理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经纬位置,海陆位置)

2.俄罗斯的地形,河流,气候

3.运用地图,巩固学习描述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1.俄罗斯地理位置特点

2.俄罗斯地形特点

3.俄罗斯气候特点

三;教学难点

1.俄罗斯河流和湖泊的分布

2.俄罗斯主要地形区

四:教学方法

1.读图分析法

2.争论法

3.对比法

五:教具预备

课件,音乐素材,图象素材

六:课时支配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伴随着乐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循环播放莫斯科风光图片,激发同学的热忱,让同学在奇怪   中开头学习.

[教授新课]

课件:俄罗斯

老师:引导同学俄罗斯与苏联的关系,并请个别来同学介绍

同学:……

老师:在俄罗斯以苏联形式存在的时候,它的面积是最大的,同时当它解体后面积仍旧是最大的,请同学们思索这说明什么?

同学:国土宽阔等

老师:很好,今日我们来学习国土宽阔的俄罗斯的相关内容

课件:本节课框假结构图

老师:请同学们翻开地图册或书本的俄罗斯的地形图,进行以下分析

课件:一位置范围

1.经纬度位置

老师:指导同学读图并分析俄罗斯经度和纬度范围

课件:俄罗斯地形图

闪耀消失经度范围

同时老师请同学归纳因经度广产生的现象

同学:1.跨东西半球

2.跨亚欧两洲

课件:闪耀纬度范围

同时请同学归纳因纬度分布产生的现象

同学: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气候区

课件:2.海陆位置及临国

同时放映出俄罗斯与四周海洋和临国图,请同学总结

同学:……

课件:二地形特征

同时放映出俄罗斯地形图,请同学总结地势和主要地形

同学……

老师:总结俄罗斯南高北低,东高西低,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地形有:山脉,平原,高原,山地

课件:分别显示所述地形

同学:对以上地形进行特点描述

老师:总结主要地形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课件:重点显示以上主要地形区及相互之间的分界线

老师:从课件放映的分界线承转到河流,进而叙述下面的学习内容。

课件:三:河流和湖泊

同时显示俄罗斯地形图,请同学归纳主要的河流

同学:……

老师:总结主要的河流和湖泊——叶尼塞河,勒拿河,鄂毕河,伏尔加河,乌拉尔河,贝加尔湖,里海

课件:重点消失以上河流和湖泊

老师:对以上河流和湖泊进行讲解

课件:练一练地形区与河流和湖泊综合填表题

同学:……

课件:给出正确答案,并重新出图让同学结合图进行记忆

老师:承转:课前我们分析了俄罗斯的纬度位置时我们关注到了,它大部分属于温带气候区,那这个国家总体的气候分布和特征分别是什么呢?

课件:四俄罗斯的气候

同时消失俄罗斯气候气温降水分布图,请同学总结

同学:气温——由南向北渐渐递减

降水——由西向东渐渐递减

课件:气候类型列举

同时消失雅库茨克气温降水图,请同学总结

同学:气候特点——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暖和

课堂小结……

课后练习……

七班级下册地理教案11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缘由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在简洁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缘由;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力量目标

1.培育同学读图、析图力量,观看推断力量和主动探究力量。

2.使同学初步把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同学更加喜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缘由。

教学难点

结合地图,使同学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

读图观看、启发式叙述、同学活动、探究。

教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投影片、教学挂图等

课时支配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分别把课前挂好的新疆高山牧区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景观图、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与四位扮演者(同学)口述台词(课文中的叙述)配套,依次打开。

[讲授新课]

这项活动完毕后,再叫一、两名同学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

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以上同学的描述,说出了很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大屏幕依次显示)

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

(板书)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想一想:(大屏幕显示)为什么会消失不同的地理区域呢?

同学各抒己见,老师可做点拨,最终总结:它们是依据不同的需要划分的。

同学们请看屏幕。(课本图5.1)

按同学座位分成四组,每个组负责在其中一个地理区域中找出有关区域的术语,最终每组选一名代表,陈述结果,老师汇总:(大屏幕显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牧区

完成P3活动二(1)(2)

(展现“亚洲的范围图”)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自然 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四周其他大洲的界线吗?

同学读图争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水道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同学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引导同学先大致目测,与亚洲相比,只比较南美洲和非洲)

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很多世界之最。

(展现“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从今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最大。

(展现东西两半球图)

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最大。

小结:依据以上的观看和分析,让同学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

(通过双边活动,训练同学的归纳总结力量)

七班级下册地理教案12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地形和河流

学问目标

1初步熟悉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臵和海陆位臵及范围。

力量目标

1初步把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力量,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1培育同学喜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同学的骄傲感;2通过参加观看,分析,争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育同学的创新意识,实践力量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亚洲的位臵特点;

2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预备

资料图片,幻灯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导入: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根据地理要素来讨论问题。这个学期以大洲为讨论对象,去讨论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同学回答,引出亚洲。

(展现“东西两半球图”)

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臵

师:要熟悉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臵。观看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臵。

完成P3活动一(1)(2)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臵还要了解其海陆位臵。观看亚洲四周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亚洲四周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同学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臵和海陆位臵。

完成P3活动二(1)(2)

(展现“亚洲的范围图”)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自然 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四周其他大洲的界线吗?

同学读图争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水道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同学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臵,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

有什么不同。

(引导同学先大致目测,与亚洲相比,只比较南美洲和非洲)

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很多世界之最。

(展现“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从今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最大。

(展现东西两半球图)

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最大。

小结:依据以上的观看和分析,让同学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臵、面积、范围。

(通过双边活动,训练同学的归纳总结力量)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引导:由于亚洲面积广阔,国家众多,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们依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共有几个分区?中国位于哪个分区?再观看,同在东亚分区的还有哪些国家?

(展现亚洲地理分区图)

同学读图争论回答。

连续引导:其他的分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同学读图争论回答。

过渡:要了解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除地理位臵外,还需熟悉它的地形、湖泊、河流及气候等方面。叙述世界第一大洲的亚洲地形的特点。

(展现“亚洲地形图”)

引导:这种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高度,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地形类型,这是哪类地形图?

生:分层设色地形图。

(指导同学基本的读图方法)观看下方的陆高海深表。结合地图推断不同的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我们来熟悉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他们的位臵和大致海拔。

(请不同组的同学绽开竞赛,抢答,活跃气氛,增加组内的合作意识。)A组:青藏高原、喜玛拉雅山及主峰

B组: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

C组: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伊朗高原D组:阿拉伯半岛、马来半岛

同学查图争论回答出各地的地理位臵,海拔高度。

引导:依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臵和海拔两方面考虑,看出亚洲地形特点: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引入地形剖面图。

(展现“亚洲大陆沿3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4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观看区分两图。

同学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西高东低。

过渡:河流是构成自然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展现“亚洲地形图”)

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观看河流的位臵、流向及注入的海洋。

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

特点:受地形影响,亚洲地势的中高周低打算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放射状分布的特点。

在这些高山大川之间,还有一些闻名的湖泊。请大家在图上找出:里海、贝加尔湖、死海。(展现阅读材料只能感有关资料,指导同学进一步结合地图理解其特征)

板书设计: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一、位臵

纬度位臵: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臵:太平洋西岸、印度洋北岸、北冰洋南岸

位于欧洲西侧、非洲东北侧、大洋洲北侧、北美洲西南侧

边界:P2

二、地形和河流

地形: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河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第一节自然环境

简单的气候

教学目标

七班级下册地理教案13

初一地理教案——工业的分布与进展

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进展教学要求1.使同学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使同学熟悉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3.使同学把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进展的条件。

4.使同学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展特点。

结构分析

本节教材分为“工业与我们”“工业的空间分布”和“乐观进展高新技术产业”三个标题内容。这三部分内容是前后联系的,形成一个整体。教材内容贯穿的一条主线是:进展工业的重要性,我国工业的分布现状,工业将来进展方向。

教材第一个标题下,叙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以钢铁工业和汽车工业为例,利用景观图片结合文字说明,形象地介绍了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同学对工业生产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其次,强调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第三,强调了工业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每天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工业品,享受工业带给我们的幸福和欢乐。并且,教材通过活动练习“观看我们的家……”,使同学加深对工业生产过程的熟悉,培育同学联系实际分析地理问题的力量。通过第一个标题内容的学习,使同学熟悉到要实现国强民富,必需大力进展工业生产,充分熟悉到进展工业的重要性。

教材在其次个标题下,内容支配上实行了“由面到点”的呈现方法。首先是概括地介绍了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使同学对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现状有一个总体了解。然后,在活动练习中,以“辽中南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为例,分析其工业分布的类型及特点,分析影响工业的形成和分布的各自条件,从中培育同学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力量。

教材在第三个标题下,首先介绍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和特点;其次,介绍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展特点;第三,叙述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进展差异和不同的产业开发重点。教材在最终支配了活动练习。通过活动练习内容可以使同学明确,进展高新技术产业,代表了我国工业的将来进展方向。

内容点析

1.教材在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工业,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的相互联系性。教材运用图4.24直观地进行了说明。处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将消失不同的工业部门和类型。例如开采矿产,采伐森林等,是“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的工业;冶炼钢铁,制造水泥等,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的工业;生产汽车,制造机器,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再加工”的工业。工业生产过程中上一个生产阶段的产品,是下一个生产阶段的原料,体现了工业生产具有阶段性、相互联系性和方案性的特点。

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教材利用插图表现了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科学讨论、国防现代化与工业的关系。通过几个侧面,使同学熟悉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工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每天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工业品,享受工业带给我们的欢乐和便利。教材在活动练习1中,设计了“认真观看我们的家……”的内容,让同学由某一件家具找出人们生活与各工业部门的联系,同时找出在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各工业部门的相互联系。通过活动练习,可以使同学加深对工业生产的理解,培育同学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力量。

4.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我国的工业分布,有沿海、沿河、沿交通线分布的特点。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集中在沿海地区,包括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教材运用图4.26(“我国工业的分布”)突出了上述重点内容。

5.合理分布工业是工业建设中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需要综合考虑。首先,要考虑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其次,要考虑发挥地区条件的优势,扬长避短;第三,要考虑城乡结合,带动乡镇经济的进展;第四,要考虑带动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进展;第五,要考虑当地的工业基础和劳动力构成;第六,要考虑国防平安等。教材在活动练习1中,以资源配置较好的辽中南工业区为例,提出了本地资源条件对工业分布的影响的问题;在活动练习2中,以资源配置不好的沪宁杭工业区为例,提出了如何发挥本区市场条件和交通运输条件优势的问题。通过这些练习,可以使同学把握分析工业分布问题的方法。在活动练习3中,支配了由同学选取一些例子,分析交通运输条件对工业分布的影响,这使同学又一次获得熬炼其分析力量的机会。在活动练习4中,涉及到工业的分布与乡镇企业进展的关系,这在我国当今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6.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和特点。高新技术产业是在其次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现代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具有“高、精、尖”的特点,科技投入的含量很大,产品更新换代很快。

7.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教材运用图4.31(“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展现了我国沿海开发区、内陆和沿边开发区的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进展迅猛,除青藏地区外,各省区多在条件较好的中心城市建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形成了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8.关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沿海地区科技力气雄厚,经济发达,形成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利用其地理优势,依靠国家的开发政策,进展了以组装、加工为主的贸易导向型产业;内地地区依靠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形成了以有色冶金、机械制造、电子、航空航天等工业为主的与国防军工有亲密关系的产业。

9.教材在最终的活动练习中,支配了材料阅读内容。三则短文中,第一个短文介绍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对上海这个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所起的作用;其次个短文介绍的是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对北京市的经济进展所起到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第三个短文介绍的是国际互联网这一快捷的信息传递方式,应用于工业企业的供、产、销中,将会转变企业的传统生产方式,带来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三则短文共同明确了一点,即进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工业的将来进展方向。

七班级下册地理教案14

一、课型:新授课

二、课时支配:第1课时

三、教学目标

学问与力量:让同学了解南极洲地理位置的特点;在南极洲地图上能正确指出南极洲濒临的三个大洋、长城站和中山站的位置及名称。

过程与方法:在南极洲地图上培育同学辨别方向的力量。让同学了解南极气候的特点,理解气候的成因,培育同学分析问题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同学理解爱护南极环境的意义,熟悉到爱护南极洲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加同学的环境意识。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南极洲位置特点和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2、教学难点:南极洲气候的成因。

五、教学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