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实验心理学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fbabc5b9c3d5936cf39f71c85b13423/7fbabc5b9c3d5936cf39f71c85b134231.gif)
![注意-实验心理学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fbabc5b9c3d5936cf39f71c85b13423/7fbabc5b9c3d5936cf39f71c85b134232.gif)
![注意-实验心理学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fbabc5b9c3d5936cf39f71c85b13423/7fbabc5b9c3d5936cf39f71c85b134233.gif)
![注意-实验心理学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fbabc5b9c3d5936cf39f71c85b13423/7fbabc5b9c3d5936cf39f71c85b134234.gif)
![注意-实验心理学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fbabc5b9c3d5936cf39f71c85b13423/7fbabc5b9c3d5936cf39f71c85b1342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注意实验心理学教研室梁丽娟副教授Tel-mail:lianglijuan_2005@163.com内容概要注意的概念1注意的理论和实验2注意的研究方法3注意的应用研究4一.注意的概念注意的概念: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一)注意的操作性定义(二)注意的影响因素(一)注意的操作性定义1.任务定义注意2.持续性注意3.加工定向注意1.1任务定义注意任务定义注意:在实验控制条件下,对某些刺激值或刺激维度而非其它刺激值或刺激维度的反应。只要被试正确地执行了某项任务,就被认为在注意了。此概念常用在关心注意的结果而非注意本身的实验中。回忆:辨别反应时?1.2持续性注意持续性注意:在同一对象或同一任务上保持一段时间的注意。区分引起注意的过程和保持注意的过程至关重要。此外,注意保持能力的缺乏可能由与注意不直接相关的系统引起,因此无法保持注意并不足以证明注意系统本身受到损伤。15分钟一节课!1.3加工定向注意加工定向注意:为了改进加工的速度或准确性而把认知加工过程限制并集中在所有当前信息的某个子集上的过程。只有当眼前呈现太多刺激或任务而使人的心理加工过程无法高效地操作时,注意才是必要的。加工定向注意(1)注意被看作是从可选物中作出选择的过程。(2)目的是为了改进心理加工过程的效率。三种操作性定义的比较任务定义从行为结果来描述注意的存在与否,简单易行却无法涉及注意的内部机制;持续性定义看到了注意维持心理过程和意识聚焦的一面,却并不能排除其他非注意因素对任务持续性的影响;加工定向定义则突出注意在引导和分配心理资源方面的功能,但它又似乎不适用于一些十分简单的任务。请从主题突出,颜色和谐,画面美观方面评价一下此广告一.注意的概念(一)注意的操作性定义(二)注意的影响因素分心物?(二)注意的影响因素分心物的数量刺激在视野中的分布线索的有效性目标的知觉组织和体验SOA(stimulusonsetasynchronies):线索与目标呈现之间的时间间隔(300ms)静态和运动的刺激内容概要注意的操作性定义1注意的理论和实验2注意的研究方法3注意的应用研究4二.注意的理论和实验(一)过滤器模型及双耳听实验(二)注意能量有限理论及实验(三)特征整合理论和实验(四)两种加工过程的理论及实验(五)注意的控制作用(一)过滤器模型及双耳听实验过滤器理论:将注意理解为信息加工系统中的一个瓶颈或阀门,它像过滤器一样,只允许外界大量信息中的部分信息通过,同时将其余部分过滤在瓶颈之外。双耳分听技术:为了具体说明过滤器理论所发明的技术,其本质是让被试的双耳同时听见不同的信息。选择性注意(selectiveattention)鸡尾酒会效应Cherry(1953)的双听实验将过滤器理论细分为:早期选择模型中期选择模型(衰减模型)晚期选择模型。1.早期选择模型(1)模型含义:神经系统加工能力有限,为了避免系统超载,于是出现了注意瓶颈,选择其中的一些使其进入高级分析阶段,其余信息则可能暂存于记忆中,然后迅速衰退。(2)过滤器理论实验实验材料:课文(法文,德文,英文)结果分析:被试从非追随耳得到的信息很少,甚至当非追随耳的实验材料从英文变成德文或法文时,被试都很少发现。结论:追随耳的信息由于注意,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工;非追随耳没有被注意而没有得到进一步加工。读出追随耳:One/jump非追随耳:Quick/fox(3)模型特点:①单通道:按“全或无”方式工作,即接通一个通道的同时关闭所有其他通道。②选择新异的、较强的和具有生物意义的刺激,以及为人所期待的信息。③位于语义分析(知觉)之前。全和无?(二)中期选择模型(衰减模型)(1)模型含义:过滤器并非依“全或无”的原则作,而是按衰减方式进行,同时允许追随耳和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只是非追随耳的信号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了。但若这些减弱的非追随耳信号具有特别的意义,则仍可得到高级加工而被最终识别。(2)模型实验左耳:ob-2-tive右耳:6-jec-9实验材料:音节和数字实验过程:让被试追随一个耳朵听到的声音;在刺激呈现之后作出报告。结果:被试报告的不是ob-2-tive,6-jec-9或ob-2,tive-9等,而是objective。说明非追随耳的信息也部分得到了加工。(3)模型特点:①信息大量输入②“衰减”的加工过程③过滤器的位置有两个,语义分析之前的外周过滤器和语义分析之后的中枢过滤器。(三)晚期选择模型(1)模型含义:由感觉通道输入的所有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而注意的选择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即注意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其选择标准是刺激对于人的重要性。(2)模型特点:①所有输入的信息都得到高级分析②注意是对反应的选择③未被报告出来的信息并不是没被识别,而是对其他信息的反应导致其在识别之外未得到继续加工。三种模型的信息选择位置二.注意的理论和实验(一)过滤器模型及双耳听实验(二)注意能量有限理论及实验(三)特征整合理论和实验(四)两种加工过程的理论及实验(二)注意能量有限理论及实验(1)资源限制理论:把注意看作心理资源。认为人的心理资源总量是有限的,注意的有限性是受到了从事操作的有限心理资源的限制,其功能就是资源分配。若一个任务没有用尽所有的资源,那么注意可以同时指向另外的任务。不同任务分散注意(dividedattention)Kahneman(1973)在《注意与努力》(AttentionandEffort)一书中提出注意能量分配模型。一些任务比另一些任务更需要注意资源总能量水平有限,但可增可减对注意能量的要求不超上限,可以一心几用注意能量分配有规则和策略实验证据双任务冲突(p185)心理不应期效应(psychologicalrefractoryperiod,PRP):人们同时操作两种相继快速的反应任务且两个任务呈现的起点时间间隔不同步(Stimulusonsetasynchrony,简称SOA)时,通常发现随着刺激呈现时间间隔的缩短,任务1(T1)和任务2(T2)在加工时间上有较高重叠时,T2的反应时(RT2)会显著延长(Pashler,1994)。SOA缩短导致RT2延迟的现象即心理不应期(Psychologicalrefractoryperiod,PRP)效应。心理不应期效应描述了两个反应时任务在呈现时间上很接近的情境下,两个刺激任务被同时加工或继时加工的现象,它的存在说明了人在加工重叠的双任务时,人的信息加工系统受瓶颈机制或受有限中枢能量分配不足限制的过程,这种限制被广泛地应用心理不应期范式加以研究。注意的瞬脱效应(p185)注意的瞬脱效应是指在一系列快速呈现的刺激中,如果在第一个靶刺激(T1)出现之后的200-600毫秒之内呈现第二个靶刺激(T2),被试探测第二个靶刺激的能力会降低。(2)资源限制的种类及原则:①材料限制:指作业受到任务的低劣质量或不适宜的记忆信息的限制,因而即使分配到较多的资源也不能改善作业水平。②资源限制:指作业受到所分配资源的限制,一旦得到较多的资源,该过程便能顺利进行。③互补原则:两个同时进行的作业对资源的总需求量超过中枢能量时,就会发生干扰。这时的两个作业水平受互补原则决定,即一个作业应用的资源增加多少就会使另一个作业可得的资源减少多少。对能量模型的疑问到底什么是资源?资源的本质是什么?没有人能肯定地回答这个问题。有些研究者认为所谓的“资源”是神经系统基本和组成运作的结果。二.注意的理论和实验(一)过滤器模型及双耳听实验(二)注意能量有限理论及实验(三)特征整合理论和实验(四)两种加工过程的理论及实验(三)特征整合论和实验特征:某个维量的一个特定值。客体:一些特征的结合。特征整合理论:认为在空间知觉中,客体的特征是通过注意捆绑在一起的。特征和客体的加工在知觉的不同阶段实现。(三)特征整合论和实验①前注意阶段:知觉对特征进行无需注意的自动的平行加工。②整合阶段:知觉通过集中注意对特征进行系列加工,将其整合为客体。e.g.red特征客体错觉性结合实验错觉性结合:指在不注意的条件下,向被试呈现的不同客体的特征发生彼此交换的现象。错觉性结合实验(Treisman):指导语:请注意幻灯片两侧的数字9P
H
T3请报告所看到的数字请报告所呈现的字母请报告字母颜色请报告字母位置任务:注意刺激卡两侧的数字(第一作业),随后,让被试先报告所看到的数字,再报告所呈现的字母及其颜色和位置(第二作业)。结果发现,第一作业正确率达90%以上;第二作业的正确率为52%,并且出现了字母、颜色和位置之间的错误结合,说明发生了错觉性结合。结论:前注意加工阶段中单个特征是被独立编码的,而特征处于自由漂移状态。注意的控制作用刺激和反应的协同性范式Stroop效应(课堂实验演示)源于Stroop于1935年做了一个实验定义:利用的刺激材料在颜色和意义上相矛盾,要求被试说出字的颜色,而不是念字的读音,结果发现,说字的颜色时会受到字义的干扰。Stroop任务范式一是色词干扰条件,在色词干扰条件下,给被试呈现用不同颜色写成的颜色词,而且每个颜色词的名称所代表的意义与这个词的颜色都不相同,如“绿”字用红颜色写成。二是控制条件,给被试呈现用不同颜色写成的非颜色词或非词的字符串,如红色的“good”被试任务:尽快说出字或词的颜色而不理会字词的意义。色词干扰条件下的反应时比控制条件下的反应时长。这两种条件的反应时差异就是Stroop效应。
示例:看到字后,请尽快说出字的颜色红功红其他冲突实验范式Simon范式:即当不同空间位置的干扰刺激与判断刺激一致时的反应时间要短于不一致的情况。Eriksen
范式:在中央呈现的靶刺激两侧同时呈现与它不一致或一致的刺激。一般情况下相比于一致刺激条件,对不一致刺激条件的反应,不仅反应时更长,精确性也更低。Navon整体优势效应范式:当整体与局部发生冲突时,对局部元素的反应会受到相矛盾的整体刺激的干扰而降低反应速度和准确率;相反整体刺激的反应不会受到与之相冲突的局部元素的影响。二.注意的理论和实验(一)过滤器模型及双耳听实验(二)注意能量有限理论及实验(三)特征整合理论和实验(四)两种加工过程的理论及实验(五)注意的控制作用(四)两种加工过程的理论及实验不同认知任务占用的资源的量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种加工理论。自动加工(automaticprocessing)是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进行的。控制性加工(controlledprocessing)又称注意性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控制性加工经过大量练习也可转变为自动化加工。为什么可以同时做好几件事情?练习与自动加工Shiffrin和Schneider视觉搜索实验:在该实验中要求被试在一系列字母中搜寻目标字母,而目标字母数从1~6个随机变化;因变量为反应时间。结果:未经练习的被试,其反应时随目标字母数增加而增加;经反复练习的被试,其结果是他们搜寻6个目标字母与搜寻1个目标字母的反应时间几乎相同。内容概要注意的操作性定义1注意的理论和实验2注意的研究方法3注意的应用研究4三.注意的研究方法(一)提示范式(二)搜索范式(三)过滤范式:整体-局部范式双侧任务范式负启动范式(四)双任务范式(双加工)(一)提示范式基本原理是:用刺激或指导语来引导被试注意一个明确的输入源,然后把对这一输入源的加工和对其他输入源的加工作比较。指示目标将要出现的位置实验结果?三.注意的研究方法(一)提示范式(二)搜索范式(三)过滤范式:整体-局部范式双侧任务范式负启动范式(四)双任务范式(双加工)(二)搜索范式基本原理:要求被试寻找一个或多个混杂在非目标刺激中的目标刺激,这些刺激可以同时呈现,也可以相继呈现。RT?RT差异的解释:有目标条件找到目标就自动停止;缺乏目标必须整个矩阵进行搜索。三.注意的研究方法(一)提示范式(二)搜索范式(三)过滤范式:整体-局部范式双侧任务范式负启动范式(四)双任务范式(双加工)(三)过滤范式基本原理:使被试的注意指向一个信息源,而实验者评估的则是那些未被注意的信息的加工过程,以此来研究注意的某些特征。这种范式主要用于研究涉及抑制无关输入的加工过程。整体-局部范式双侧任务范式负启动范式整体-局部范式:实验材料:小图形构成的大图形。如:T,H组成H自变量:整体和局部的一致性;注意的指向(整体或局部)因变量:RT结果预测?
结果:当被试必须报告局部字母时,若整体字母与局部字母不符,则反应时变慢;而当被试报告整体字母时,局部字母是否与整体字母相符却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影响。结论:整体字母先于局部字母被识别,这使整体字母可能干扰局部字母的加工而反过来则不会。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过滤范式基本原理:使被试的注意指向一个信息源,而实验者评估的则是那些未被注意的信息的加工过程,以此来研究注意的某些特征。这种范式主要用于研究涉及抑制无关输入的加工过程。整体-局部范式双侧任务范式负启动范式双侧任务范式:用于研究多个独立刺激物之间的相互干扰现象。在双侧任务中,要求被试报告呈现于画面中央的字母而忽略呈现于目标两侧的字母。自变量:字母一致性和字母距离远近。HTH
结果:中央和两侧的字母一致时被试的反应时较快,而侧和中央字母不一致时反应时往往变慢;但若两侧字母离目标较远,那么这种干扰效应会减小或被排除。自变量如何影响RT?(三)过滤范式基本原理:使被试的注意指向一个信息源,而实验者评估的则是那些未被注意的信息的加工过程,以此来研究注意的某些特征。这种范式主要用于研究涉及抑制无关输入的加工过程。整体-局部范式双侧任务范式
启动范式(负启动)启动范式:认知研究中的常用范式,通过考察启动效应和负启动效应的变化揭示认知加工过程的规律。启动效应:指某一加工任务对后来同样或类似的任务的促进作用;反映在反应时缩短和正确率的提高。负启动效应:指由于在前面的任务中作为分心物的刺激变成了后面任务中的目标,造成反应时的延长和正确率的下降。实验结果:实验中不被注意的项目在下一个试验中变成被注意的项目时,被试的反应时变慢,说明不被注意的字母被识别并记住了并影响了判断。如果B是黑色?三.注意的研究方法(一)提示范式(二)搜索范式(三)过滤范式:整体-局部范式双侧任务范式负启动范式(四)双任务范式(双加工)(四)双任务范式:基本方法是:让被试执行两个明显不同的任务,然后研究者来评估这两个任务间相互影响的程度。最经典的双任务范式中,要求被试同时执行两项任务,而且规定了他们对每个任务的投入程度。左手画方,右手画圆四.注意的应用研究
一、警戒
(一)定义
警戒,是持续性注意的一种形式,是指个体在一定环境中为觉察特定的、难以预测而又较少出现的信号所保持的准备状态。(二)警戒的影响因素
1.作业时间2.信号密度(信号的信噪比)
3.信号规律性4.信号的显著性(如信号的占空比)
二、飞行员的心理负荷实验范式:双任务范式自变量:路况;次要任务实验任务:首要任务——开飞机;次要任务——选择反应时,让飞行员根据音调的变化进行反应。实验程序:每个模拟路况飞行三次,一次为控制条件,只有首要任务;一次附带了二选一的次要任务;另一次附带了四择一的次要任务。每次飞行持续时间为22分钟。二、飞行员的心理负荷实验结果一30405060路况难以飞行的情况路况容易飞行的情况没有任务二选任务四选任务次要任务的水平出错率作为次要任务水平函数的首要任务(飞行)的出错率
左图表明了飞行任务的错误率是次要任务的函数。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8《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 科技改变世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 Unit 7 Section B (2a-4)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9 古诗三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合成氨装置管廊施工方案
- 工作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1
- Unit 4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Section B 1a-1e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关于知识的活动主题班会
- 尾矿库废水处理站EPC总承包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 昏迷不醒老年人的护理
- 市政排水管网改造项目实施原则
- 家政公司服务员考试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人工智能:AIGC基础与应用 课件 实训项目九 使用度加创作工具和剪映进行智能化短视频创作
- 企业人才招聘与选拔方法论研究
- 《日影的朝向及长短》课件
- 中职普通话教师教案模板
- 《MATLAB编程及应用》全套教学课件
- T-CCSAS 001-2018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分析)质量控制与审查导则
- GB/T 11263-2024热轧H型钢和剖分T型钢
- 医疗器械软件研究报告 适用嵌入式和桌面式 2023版
- 果园轨道运输施工方案
- 2024年江苏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