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第111章课件_第1页
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第111章课件_第2页
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第111章课件_第3页
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第111章课件_第4页
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第111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绍兴、台州旅游绍兴概况一、绍兴概况(一)地理与气候浙江省中北部,钱塘江河口段南岸。东宁波、西杭州、北钱塘江、南金华、台州。浙西山地丘陵、浙东山地丘陵、浙北平原交接地带,地形复杂。西:绍兴-江山大断裂带;中:上虞-龙泉隆起带。地貌特征:群山环绕、盆地内含、平原集中四山三盆两江一平原西-龙门山,中-会稽山,东-四明山、东南-天台山西面浦阳江-中间会稽山-东面曹娥江绍兴北部——绍虞平原会稽山主峰东白山海拔1194.6米,全市最高。最低在诸暨“湖田”地区,海拔3.1米。会稽山龙门山四明山天台山浦阳江曹娥江诸暨盆地新嵊盆地三界章盆地绍兴河、湖众多,以“水乡泽国”享誉海内外。地处中、北亚热带季风气候过度地带,季风显著,四季分明……(二)绍兴行政区划首批历史文化名城,2500年建城历史。面积8256平方公里,市区344平方公里。辖越城区,绍兴县、新昌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四)绍兴旅游线路“江南风情看绍兴、江南古城看绍兴、江南文化看绍兴”鲁迅故里、兰亭、会稽山旅游区、柯岩风景区、新昌大佛寺、诸暨五泄——4A景区;东湖、周恩来纪念馆、沈园、诸暨西施故里为3A景区。水上旅游、修学旅游、休闲旅游、跟着课本游绍兴等。绍兴主要自然景观一、凤鸣山、称山(一)凤鸣山上虞市丰惠镇。镇西南东溪村,春秋越国范蠡隐居地。道教“第九小洞天”,凤鸣十景;20世纪50年代,我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此拍摄外景。(二)称山上虞市西北,道墟镇。2400多年前,越王勾践在此山称炭铸剑,大练兵戈。骆宾王、宋之问曾登临。二、鉴湖、白马湖、五泄风景区(一)鉴湖又称镜湖,绍兴城西,相传黄帝铸镜于此,东汉建湖,1800多年。李白——“镜湖水如月,耶溪女似雪”三、柯岩、桃花源(一)柯岩绍兴城西石壁、石宕[dàng]、“云骨”、弥勒石像柯岩风景区有柯岩、鉴湖、鲁镇三大景区,为绍兴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景区。(二)桃花源上虞中西部,长塘镇桃源村。瓜果5000余亩,水域400余亩。柯岩以云骨最为奇绝,号称天下第一石,是隋唐(1300年左右)以来采石而成的一大奇观。从平地上直插云霄,形体曲折,上宽下窄,犹如一座颠倒过来的宝塔,可称奇观。云骨高30余米,底围仅4米。远观宛若一柱烟霭,袅袅升空,故又称“炉柱晴烟”。远远望去,耸立如锥,袅袅婷婷,如喷薄而出的云岫,故名云骨。云骨这一称谓,极富巧喻神思,集刚柔于一体。相传,云骨石石质奇异,建房筑屋冬暖夏凉上有光绪年间所刻"云骨"两字,字比人高。顶端古柏苍翠,虬枝横斜,据考证树龄已逾千载。相传宋代大书记画家米芾酷爱石,见云骨而"癫狂",守数日乃去。二、曹娥景区、祝家庄(一)曹娥景区以曹娥庙、舜耕群雕为主景,以虞舜和曹娥为主题,以孝文化为主线,综合反映上虞历史文化。曹娥庙——江南第一庙,距今1800多年,庙内雕刻、楹联、壁画、题词——四绝。(二)祝家庄上虞市丰惠镇,繁华的民宅村庄,英台故里。祝家庄风景旅游区内药师寺,“浙江第一鼓”三、兰亭绍兴城西兰渚山下,因《兰亭集序》而闻名,为优雅古典园林。四、大禹陵绍兴市区东南会稽山麓。由禹陵、禹庙、禹祠组成。台州概况一、台州地理气候浙江沿海中部,北宁波、绍兴,西金华、丽水,南温州,东东海。陆地面积9411平方公里,大陆架海域8万平方公里,500平米岛屿691个。海洋面积为陆地面积的8.5倍。“七山一水二分田”,地势西高东低,西为括苍山,西北大雷山脉,北为天台山脉,最高山峰括苍山米筛浪,1382.4米——浙东最高峰。有6个县濒海,海岸线超过630公里,占全省海岸线3/10,有6大海湾(三门、浦坝、台州、隘顽、漩门、乐清)港口21个;最大岛屿玉环岛,椒江为境内最大河流,浙江第三大河,温黄平原浙江四大平原之一。亚热带季风气候。(二)台州行政区划椒江、黄岩、路桥3个区,临海、温岭2个县级市,玉环、天台、仙居、三门4个县。台州是少数民族散居地,有少数民族47个,2.27万人。(三)台州的历史文化5000年前,有瓯越部族生息,江南翼龙化石发现地,5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汤文化发祥地。唐朝时称台州,因境内天台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录了107位台州人的141部作品。世界第一部昆虫学专著《促织经》(宋贾士道)世界第一部植物学辞典《全芳备祖》(宋陈景沂)世界第一部食用菌专著《菌谱》(宋陈仁玉)第一部经济地理书《五岳游草》(明王士性)填补我国兽医学空白的《民间兽医本草》仙居针刺无骨花灯当地民间称为“唐灯”。其工艺源自唐代,整个花灯不用一根骨架,只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纸张黏贴接合,再盖上全用绣花针刺出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经13道精细工序制作而成。2006年被列入国务院第一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自挖掘与公众亮相以来,先后多次获奖,曾荣获“中国民间艺术品博览会”金奖、“第四届国际艺术博览会”金奖等多项荣誉,素有“中华第一灯”之美称。(四)台州的旅游线路台州“海上仙子国”、“海上名山”“佛、山、洞、海、城”5方面特色。温岭石塘渔村、大陈岛、玉环大鹿山岛(中国唯一海上国家级森林公园,“大地岩雕”艺术岛)10条旅游线路:国家风景名胜区——天台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海;佛教圣迹游(国清朝观游);海上名山游;文化古迹游;海岛风光游;中华名果游;特色艺苑游;城市园林游;名士购物游。台州主要自然景观一、天台山、仙居风景名胜区(一)天台山天台县境内,花岗岩侵入体,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渗透,“佛宗道源,山水神秀”为特色。中国佛教天台宗发源地、道教南宗祖庭、活佛济公故里。自然景观特色包括怪岩、秀水、古树、名花。人文景观国清寺、塔头寺、高明寺、华顶寺等。古寺、古塔、名碑、文物、传说。徐霞客2篇天台山游记,《游天台山日记》冠于《徐霞客游记》之首。(二)仙居风景名胜区位于仙居县中部,含神仙居、景星、十三都、公盂、淡竹5大景区。仙居——宋朝,“洞天名山、屏蔽周围、而多神仙之宅”。神仙居,白塔镇,火山流纹岩。淡竹原始森林,国内最大亚热带原始沟谷常绿阔叶次生林保护区之一。蝌蚪崖景区,蝌蚪崖奇文。公盂景区,连绵一公里的江南石林。在一座名叫蝌蚪崖的千仞绝壁上,崖面平整如削,高约40米、宽约50米,成极规则的长方形,面积近2000平方米。绝壁的崖面石质坚硬,布满了一个个凸出的半球,半球高出崖壁平面约5厘米,直径7—12厘米不等。在每个半球边缘,均有一条约2厘米深的圆形小沟。半球之间相隔约15厘米,纵横排列有序,似有日、月、虫纹及海洋生物图案的痕迹,这就是著名的相传为大禹刻石的“蝌蚪文”。二、永安溪漂流永安溪,仙居母亲河,源于天堂尖。竹筏漂流。三、桃渚风景名胜区临海东部,东濒东海,南接雁荡,北连溪口、天台,西临仙居。国家地质公园,抗倭古城,奇特熔岩,山海风光。文天祥“海上仙子国”,冯赓雪“风冠东南”整个风景名胜区分为6部分,其中:桃渚军事古城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明代抗倭古城;武坑玉界景区有“小雁荡”之称;珊瑚岩是火山口。四、长屿硐天温岭市新河镇,南北朝以来人工开采石板后形成的是文化景观。“中华第一洞”,“虽为人凿,宛若天成”,国内首个“岩洞音乐厅”,“中国首届岩洞音乐会”五、海岛旅游(一)大陈岛台州湾,省级海岛森林公园。渔港风情、海蚀地貌、海神宗教、海岛植物景观为特色。甲午岩——“东海第一盆景”(二)大鹿岛玉环县披山洋面海上森林、奇礁异石、岩雕艺术东海碧玉,国家级海岛森林公园中国美院教授洪世清百幅海生动物群雕——大地艺术之花(三)蛇蟠岛三门县,台州第一大岛。1300多个奇异洞穴,千洞岛。《渔光曲》拍摄地。台州人文景观一、龙潭坑与三合潭古文化遗址龙潭坑位于玉环县城关西南凤凰山龙潭坑南侧有三合三合潭古文化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商周、春秋战国、汉唐时期大量文物。分三个文化层:春秋战国、西周商代、新石器时代。是研究我国沿海岛屿史前文化的典型代表。二、临海古长城临海,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保存完好的古城墙“江南长城”。东晋太守辛景为抵御孙恩开始筑长城。旧长城6000米,现存约5000米。7楼,4瓮城,10敌台。戚继光临海八年抗倭。与谭纶创二层中空敌台。北国长城的空心敌台源自临海。江南长城西北部——江南八达岭郑成功用过的古炮——大将军,元末农民领袖方国珍的望天台,雍正皇帝御笔摩崖石刻,中津古渡遗址。江南长城景区“两山入城,一山双峰,前山后山,左湖又降……山水相融”,是我国江南保存最好的城府。三、皤pó滩古街、高迁古民居(一)皤pó滩古街仙居朱姆溪和永安溪交汇点。曾是永康、缙云、金华、丽水等浙江内陆盐带食盐集散地和交易市场。古民宅、商铺,药浴、小吃、唱大戏、八大碗、古民乐,针刺无骨花灯——中华第一灯、华夏一绝。(二)高迁古民居高迁古民居位于仙居白塔镇,吴氏一族集居地,明清年间仿太和殿建筑群,尤以门窗棂台上的精美石雕、木雕闻名遐迩。四、国清寺、中华佛教城(一)国清寺天台县华顶山,我国著名古刹之一,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和韩日两国天台宗的祖庭。国清寺与齐州(济南)灵岩寺、润州(南京)栖霞寺、荆州(当阳)玉泉寺并称天下四绝。隋朝杨广绘制蓝图,初名天台寺,南宋“五山十刹之一”,清雍正下诏重建。(二)中华佛教城位于天台城关镇,中国佛教伽蓝菩萨旧址,旨在研究佛教传统造像艺术。天台山佛教造像艺术已有2000多年历史,采用传统“木雕干漆”、“漆金朱金”技艺,48道工序;佛像无论在造型设计还是制造技艺、选材方面都是现代无双。第十章温州、丽水旅游温州概况(一)温州地理与气候浙江东南,东濒东海,南福建、西丽水、北台州。陆地面积1187平方公里,海域11000平方公里,海岸线355,岛屿436,磐石、乐清湾良港。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洞宫山、括苍山、雁荡山,泰顺白云尖1611,全市最高。有瓯江、鳌江、飞云江,瓯江为浙江第二大河。温州气候温和,自古“虽隆冬而恒燠yù”,故名温州。亚热带海洋季风湿润性气候,全省降水最丰富的地区,我国多雨地带。(二)行政区划浙南经济、文化中心,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辖鹿城、龙湾、瓯海3区,瑞安、乐清2市,永嘉、洞头、平阳、苍南、文成、泰顺6县。温州是浙江人口最多的城市,2008年户籍人口771.99万。(三)历史与文化温州古为瓯地,秦属闽中郡,越王勾践后裔东海王驺摇(西汉)建都东瓯。东汉永宁县,东晋永嘉郡,唐朝设州,称温州。温州手工业发达,青瓷发源地之一。造纸、造船、丝绸、绣品、漆器、鞋革在历史上有一定地位。南宋通商口岸,南戏的故乡。14世纪高明《琵琶记》。南宋有以叶适为代表永嘉学派和以“永嘉四灵”为代表的江湖诗派。温州文化:瓯越文化、山水文化、民族文化。民间音乐、舞蹈、戏曲、造型艺术、民间美术、民间手工艺、民间习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嘉昆剧、温州鼓词、乐清黄杨木雕、乐清细纹刻纸、泰顺发药木偶等20多个项目。(四)温州旅游线路生态精品游(文成、泰顺、苍南、平阳)、山江海精品游(雁荡、楠溪江、洞头、江心屿)、温州经济探秘游、海岛风情游、都市休闲。温州主要自然景观一、名山(一)雁荡山乐清境内,部分属永嘉、温岭。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称。史称东南第一山。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可分为北、中、南雁荡,通常说的指乐清境内北雁荡。雁荡山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首批5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550多处景点,灵峰、灵岩、大龙湫——“雁荡三绝”。毛峰茶、石斛(兰科植物之一)、香鱼、雪梨、观音竹——雁荡五珍。日景耐看,夜景销魂;观山景,尝海鲜;一景多变,移步换形。(二)中雁荡山原名白石山,乐清市西南。南朝谢灵运“前顷带远堤,万里泄长汀”,王十朋“十里湖山翠黛横,两溪寒玉斗琮琤”。最著名的是西漈和玉甑景区。(三)南雁荡平阳县西部,主峰王峰1077,开发早于北雁荡,五代高僧愿齐带300门徒于此。“浙南第一胜景”。(四)铜铃山文成县境内,有一巨崖形似“铜铃”而名。国家森林公园,铜铃峡“壶穴景观”“铜铃壶穴,华夏一绝”,小九寨。(五)玉苍山又称八面山,位于苍南县。主峰大玉苍921米。“怪石、日出、云海”三大奇观组成,玉苍三绝。“桂林山水甲天下,玉苍石海甲神州”(六)乌岩岭泰顺县,国家自然保护区,濒临东海最近的森林生态与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属于洞宫山脉。我国黄腹角雉唯一自然保护区。二、名洞(一)观音洞位于乐清市雁荡山,初名灵峰洞,藏于合掌峰之中,依岩构筑九层楼阁,为雁荡山第一洞天。(二)羊角洞乐清市东北部,雁荡山八大景区之一,道家修真养性之地,有玉蟾宫。(三)杨八洞道教“天下第十九洞天”,名儒“盖竹长耀宝光洞天”。(四)陶公洞永嘉县大若岩境内,楠溪江大若岩山脚下大型天然岩洞,浙南最大的石室,道家“天下第十二福地”;山中宰相道教思想家陶弘景隐居于此,著《真诰》。三、江河(一)瓯江发源于庆元、龙泉交界的百山祖锅帽尖,浙江省第二大河。下游温州境内形成西洲岛、江心屿、七都涂、灵昆岛四个江中沙洲。有华东漓江之称,是浙南奇山秀水旅游线的黄金地段。(二)楠溪江为瓯江一级支流。主要流经永嘉县境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唯一以田园山水见长的景区,“中国山水画摇篮”。宋代苍坡村、芙蓉村,保存着“七星八斗”、“文房四宝”,阴阳风水构思的民居建筑。(三)飞云江浙江八大水系之一。发源于景宁、泰顺皎洁的洞宫山白云尖北麓。干流附近有寨寮溪、百丈漈、飞云湖、大漈等风景名胜区。四、湖泊(一)飞云湖温州泰顺和文成交界地带。浙江南部最大的湖泊。浙江省南部最大的湖泊。水域35.4平方公里。(二)泽雅湖瓯海区泽雅镇境内,俗称“西雁荡山”。(三)玉龙湖苍南县桥墩镇,人工湖。五、瀑布、水潭、泉(一)大龙湫雁荡山胜景,与贵州黄果树瀑布,黄河壶口瀑布、黑龙江吊水楼瀑布并称中国四大瀑布。落差190多米,单极瀑布之最。袁枚“龙湫山高势绝天……”(二)三折瀑(三)百丈漈(四)梅雨潭(五)氡泉六、岛屿、海滨(一)南麂列岛平阳县鳌江口外,贝藻王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