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传记选读》异彩纷呈千姿百态-传记体类举隅 公开课【全国一等奖】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edf5ef7d80bdb01b98e29cfdb67e43a/1edf5ef7d80bdb01b98e29cfdb67e43a1.gif)
![高中语文苏教版《传记选读》异彩纷呈千姿百态-传记体类举隅 公开课【全国一等奖】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edf5ef7d80bdb01b98e29cfdb67e43a/1edf5ef7d80bdb01b98e29cfdb67e43a2.gif)
![高中语文苏教版《传记选读》异彩纷呈千姿百态-传记体类举隅 公开课【全国一等奖】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edf5ef7d80bdb01b98e29cfdb67e43a/1edf5ef7d80bdb01b98e29cfdb67e43a3.gif)
![高中语文苏教版《传记选读》异彩纷呈千姿百态-传记体类举隅 公开课【全国一等奖】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edf5ef7d80bdb01b98e29cfdb67e43a/1edf5ef7d80bdb01b98e29cfdb67e43a4.gif)
![高中语文苏教版《传记选读》异彩纷呈千姿百态-传记体类举隅 公开课【全国一等奖】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edf5ef7d80bdb01b98e29cfdb67e43a/1edf5ef7d80bdb01b98e29cfdb67e43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舍自传/老舍传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现代著名作家,1951年被北京市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作品中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代表作有《龙须沟》、《茶馆》等。《老舍自传》:1939年8月下旬,老舍自香港到广州,在羊城小住期间,香港《天天日报》向他约稿,老舍便在中山大学招待所写了一篇自传。全部自传仅200余字,不仅概括了老舍40年沧桑经历,而且也特征鲜明地叙述了他的家境、教养、品格爱好、人生态度及对黑暗、昏昧社会的嘲笑与否定,包蕴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老舍传》:这是教材编者根据有关资料编写的,全面介绍了老舍的创作和经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单音字失怙(hù)狡猾(huá)寄寓(yù)嬉笑怒骂(xī)沦陷(lún)(2)多音字券eq\b\lc\{\rc\(\a\vs4\al\co1(quàn奖券,xuàn打券))蛤eq\b\lc\{\rc\(\a\vs4\al\co1(ɡé蛤蜊,há蛤蟆))模eq\b\lc\{\rc\(\a\vs4\al\co1(mó模范,mú模板))创eq\b\lc\{\rc\(\a\vs4\al\co1(chuànɡ创作,chuānɡ创伤))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eq\b\lc\{\rc\(\a\vs4\al\co1(诙xié谐,xié偕同))eq\b\lc\{\rc\(\a\vs4\al\co1(末cǎi彩,cǎi采集))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发愤·发奋首先,二者意思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发奋”是说振作精神,鼓足干劲去做事情。“发愤”则是说痛下决心,努力进取。“发愤”除了有振作精神的意思外,还含有冲破某种阻力的意思。二者的使用范围也有差别。“发奋”使用的范围要比“发愤”大。“发奋”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群体或国家,而“发愤”一般指个人。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①27岁发愤(发愤/发奋)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②这号人,在困难中不是垂头丧气,而是发奋(发愤/发奋)图强,壮志凌云,气吞山河。(2)收集·搜集“收集”的“收”,是“把外面的事物拿到手里,把摊开的或分散的事物聚拢”的意思。也就是说,需要“收集”的事物是不用费多大工夫的。“搜集”的“搜”则不然,它的准确意思应为“寻找”。“搜集”就是“到处寻找事物并聚集在一起”。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①凡对党政领导决策和指导工作有启迪、参考、推动作用的信息,都应列于收集(收集/搜集)之列。②美国这支“航母机动部队”以高科技全副武装,能够精确地搜集(收集/搜集)重要军事情报。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请判断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建设智慧型城市面临的问题:第一,盲目跟风,没有抓住智慧城市的本质;第二,不求甚解,将各类与智慧城市有无关系的都纳入智慧城市范畴。(×)请说明理由:“不求甚解”指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此处强调“通通接受”,应该用“囫囵吞枣”。“囫囵吞枣”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2)马克·吐温拥有高超的幽默、机智与名气;他的小说充满讽刺,嬉笑怒骂、谈笑风生间流露出他的睿智。(√)请说明理由:“嬉笑怒骂”比喻不论什么题材和形式,都能任意发挥,写出好文章来。符合语境。(3)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历经磨难终未改、不屈不挠永向前的品格的凝聚与集纳,犹如黄河长江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召唤着中华民族愈挫愈勇、昂首前行。(√)请说明理由:“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符合语境。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问题1问题2问题3问题4《老舍自传》是老舍先生新中国成立前所写的,以简练、幽默的语言描绘出了自己的相貌和性格特点。《老舍传》客观全面地介绍了老舍的生平经历、成就及其思想。eq\o(\a\al(老,舍,自,传))eq\b\lc\{\rc\(\a\vs4\al\co1(生平\b\lc\{\rc\(\a\vs4\al\co1(家庭:生于北平,三岁无父,老母健在,求学:幼读三百篇,读师范,工作:教书,糊口四方,个人:姓名、年龄、肖像、已婚、一男一女,性情:孝母、读书、甘寒贱、著书、养花、,吃亏不后悔)),著作\b\lc\{\rc\(\a\vs4\al\co1(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骆驼祥子》等,散碎文字:《老舍幽默诗文集》、《老牛破车》))))老舍传eq\b\lc\{\rc\(\a\vs4\al\co1(作品具有批判精神,影响很大,作品具有斗争精神,迫害致死,人民艺术家,关注下层生活))1.从内容上看,《老舍自传》的第一段可以怎样划分层次?每层的内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从内容上看,这一段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从介绍姓名入手,写到自己求学为止。其中“3岁失怙”可见其凄苦;“无君”一词是其戏语,是其语言风格的体现。“孝爱老母”确实是其敬爱母亲传统美德的真实写照。所说“三百篇,不求甚解”是其自谦之辞。“继学师范”是介绍其读书求学的真实情况。总的看来,这一层是写作者青少年时代的情况。第二层介绍自己“壮年”之后,养家糊口、著书、结婚的情况。文中“糊口四方”中“糊口”一词,分明地体现出作者家庭经济状况的客观现实。“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这里面既有对客观现实的无可奈何,又有对待苦寒的乐观态度。说孩子“狡猾可喜”又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高大的慈父形象。第三层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从养花的有叶无花“亦不忍弃”,读书无所获“并不着急”,到教书做事认真而吃亏“亦不后悔”,我们可以感觉到作者的执着性格和不图名追利的高尚品格。尾句“再活40年也许能有点出息”表现出作者谦恭的态度和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努力追求新目标的良好心理品质。2.怎么理解《老舍自传》中所说“发愤著书,……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里内容含量很大,“发愤著书”可见其勤奋,也正是因为勤奋才有了丰厚的文学创作成果;“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是其创作态度的另一种说法。“博大家一笑”是其作品风格的表露,他正是在人们的笑声中表现了他创作的艺术追求,实现了他特有的创作价值。他的艺术化的语言风格诙谐幽默,确令读者发笑,然而在那笑声里人们受到了教育,在那笑声后人们的思想得到了启迪,他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没什么了不得”一句朴素的话语,表现出作者虚怀若谷的宽大胸襟,谦逊谨慎的崇高品格。3.在《老舍自传》中,作者说“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这句话表现了老舍什么样的人生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老舍是一个活得很真实的人,他不急于求成,恬淡宁静;他不马虎大意,兢兢业业;他不计较得失,活得坦然。老舍就是这样一位积极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快乐地享受生活的作家,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4.《老舍自传》一文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诙谐自嘲的语言是本文的一个特色。其实老舍作品的语言就是诙谐幽默、俏皮活泼,也正是这一独特的语言风格,铸就了其作品在百姓大众中的形象,受到了人们,尤其是京城百姓的钟情拥戴,可以说他的作品广泛流传,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老少皆知。而本篇“自传”也写得如此诙谐俏皮,真是妙不可言。人们在亲切轻松的情境中读完本篇,一个活脱脱的“老舍”跃然纸上。骈散结合的句式是本文的又一个特色。骈体文惯常以四字句、六字句出现,故人们称为“四六句”或“四六体”。其表达效果是骈偶韵味浓,读起来易上口。例如“生于北平。3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又如“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与骈偶句式相衬,本文还巧用散句。其表达效果是亲切自然,读起来很随意。例如“没什么了不得”和“再活40年也许能有点出息”。从用词角度看,骈句多用文言,散句常用口语。两种句式相间,使得本文的文字既具变化性,又有趣味性,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5.根据两则老舍的传记,说说“自传”与“他传”在叙述角度、材料选择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特点类别叙述角度材料选择语言风格自传内省回顾自我剖析个人经历,内心体验,日记信件等反思自嘲细腻真切他传整体把握评价分析书面资料,实地调查等客观公允理性冷静《老舍自传》简练生动,充满情趣《老舍自传》系老舍先生新中国成立前所写。由于是自传,作者可以放胆自嘲,文章也因此显得活跃跳荡,充满情趣。此篇幅虽然短小,却具备了传记的基本要素。以时间为序交代自己生平,按出生、3岁、志学之年、壮年等四个年龄段介绍自己的经历。传记又以极为简练的语言描绘出自己的相貌和性格特点。作者抓住自己的主要特征加以介绍:孝爱老母、教书为业、甘于寒贱、儿女可爱,喜读书写作、为人处世认真。文字简约,内涵丰富。寥寥几笔,如同大写意图画,将传主情态、个性刻画得栩栩如生。《老舍传》平实冷静,客观真实《老舍传》系“他传”,是根据资料编写的一般性传记。该传以客观全面介绍传主的生平经历为旨,内容以线性叙事为主,兼顾对传主作品的风格、内容进行评价。该传不注重传主的个性特点,而是着眼于传主的文学家身份,着重介绍评价传主的主要作品。这篇传记,文字平实,态度冷静,力求客观再现传主其人其事,风格、内容均迥异于《老舍自传》。eq\o([基础巩固层次A])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失怙(ɡù) 蛤藻(ɡé) 奖券(juàn)奠基(diàn) 枝蔓(wàn) 慰藉(jiè)荣誉(yù) 抚养(wǔ) 沦陷(lú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怙hù,券quàn,蔓màn,抚fǔ。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再全面的维生素补充剂对健康的弥补作用也不能________膳食结构不合理带来的损害。想要保持健康,更重要的是维持饮食的平衡以及适度运动。②在自然环境中怎样才能________病虫害的侵袭呢?与松树共生,就是杨树通过长期自然演化选择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③有些人严重缺乏安全感,他们把说谎作为一种自我________手段,总是下意识地保护自己,不愿自己的任何行为和心思被人知道。④现实生活中没有法外之地,互联网同样没有。查处淫秽网站,________网络暴力,是净化网络环境的需要,更是建立法治社会的需要。A.抵制抵消防御抵御B.抵消抵御防御抵制C.抵制防御抵御抵消D.抵消抵制抵御防御【解析】本题考查近义实词的辨析。“抵制”的意思是“阻止某些事物,使不能侵入或发生作用”。“抵消”的意思是“两种事物的作用因相反而相互消除”。第①句中,涉及“维生素补充剂对健康的弥补作用”和“膳食结构不合理带来的损害”两方面,所以应选用“抵消”。“抵御”的意思是“抵挡;抵抗”。“防御”的意思是“抗击敌人的进攻”。区分二者,可以从“抵”和“防”上进行辨析。“抵御”,是已有外敌入侵而做出的反应,如第②句中“抵御病虫害的侵袭”。“防御”,自我的意识更浓厚一些,结合第③句语境,“自我防御手段”更合适些。“抵制”的对象往往是一些不正之风等,结合第④句的语境,应该选择“抵制”。【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老舍的《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作品,在嬉笑怒骂的笔墨中,有其正义感和对祖国的热爱。B.小李学古诗总是不求甚解,仅懂表面意思而已。C.读图时代,“画传”更是将图片与文字并驾齐驱,甚至是有“图胜万言”的作用。D.声名不论大小,都是靠诚实的劳动,创造实绩获得的,实至名归,才能安之若素;以名励志,才会不断进取。【解析】A项,嬉笑怒骂:比喻不论什么题材和形式,都能任意发挥,写出好文章来。B项,不求甚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C项,并驾齐驱: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D项,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或反常情况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用在这里不合语境。【答案】D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B.我父亲是建筑学家,许多人以为我母亲后来进入建筑领域,是受我父亲影响,其实不是这样的。C.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D.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解析】本题从搭配不当、表意不明、成分残缺三个角度考查对病句的辨析。A项,搭配不当,“担任”与“岗位”搭配不当。“担任”的往往是某种职务。C项,表意不明,“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到底是他生活中的状态还是银幕上的形象,表述不清,可改为“生活中的他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不像在银幕上那样”。D项,成分残缺,滥用介词,从而湮没主语,可去掉“随着”。【答案】Beq\o([阅读提升层次B])对比阅读《老舍自传》与《贾平凹自传》,完成5~8题。老舍自传舒舍予,字老舍,现年40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3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27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34岁结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40年也许能有点出息。著有:《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赶集》《牛天赐传》《樱海集》《蛤藻集》《骆驼祥子》《火车集》,皆小说也。当继续再写八本,凑成二十本,可以搁笔矣。散碎文字,随写随扔;偶搜汇成集,如《老舍幽默诗文集》及《老牛破车》,亦不重视之。贾平凹自传贾平凹,姓贾,名平凹,无字无号;娘呼“平娃”,理想于通顺,我写“平凹”,正视于崎岖,一字之改,音同形异,两代人心境可见也。生于1952年2月21日。孕胎期娘并未梦星月入怀,生产时亦没有祥云罩屋。幼年外祖母从不讲什么神话,少年更不得家庭艺术熏陶,祖宗三代平民百姓,我辈哪能显贵发达?原籍陕西丹凤,实为深谷野洼;五谷都长而不丰,山高水长却清秀。离家十年季季归里,因无衣锦还乡之欲,便没“无颜见江东父老”之愧。先读书,后务农;又读书,再弄文学;苦于心实,不能仕途;拙于言辞,难会经济;捉笔涂墨,纯属滥竽充数。若问出版的那几本小书,皆是速朽玩意儿,哪敢在此列出名目呢?如此而已。5.两篇自传,作者各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老舍自传》:从相貌、孝爱老母、职业、儿女可爱、为人处世态度、著述等方面来介绍自己的;《贾平凹自传》:从取名、身世、热爱家乡、经历、处事态度等方面来介绍自己的。6.两篇文章在语言风格上有相通之处,试举例加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幽默风趣是两篇文章语言风格的相通之处。《老舍自传》中如“3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贾平凹自传》中如“孕胎期娘并未梦星月入怀,生产时亦没有祥云罩屋。幼年外祖母从不讲什么神话,少年更不得家庭艺术熏陶,祖宗三代平民百姓,我辈哪能显贵发达”。7.贾平凹在自传中说“若问出版的那几本小书,皆是速朽玩意儿,哪敢在此列出名目呢?如此而已”。而老舍在其自传中专列一段来介绍自己的著述,这能否说明老舍不如贾平凹谦虚呢?试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能说明。因为老舍在其自传的前文说“27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很明显说明了他对自己著作的态度。结尾也说“亦不重视之”。所以列出那些书名只是为了给读者一个交代,给自己一个总结罢了。8.学者周国平在一篇文章中说“谦恭是自信戴着自卑的面具出场”,从上面两篇自传中你能找出论据来证明周国平论述的正确性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这些文字表面上看是老舍的“自卑”,实则透露着老舍先生的一种自信、从容与大气。“原籍陕西丹凤,实为深谷野洼;五谷都长而不丰,山高水长却清秀。离家十年季季归里,因无衣锦还乡之欲,便没‘无颜见江东父老’之愧。”以上是贾平凹的文字,表面上看也蛮“自卑”的,其实质显示着作者对家乡对自己的一种朴素自信的情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我是腊月二十三日酉时,全北京的人,包括皇上和文武大臣,都在欢送灶王爷上天的时刻降生的呀!灶王爷上了天,我却落了地。那是有名的戊戌年啊!在我降生的时候,父亲正在皇城的什么角落值班。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自古为然。姑母是寡妇,母亲与二姐也是妇女,我虽是男的,可还不堪重任。我的母亲是因为生我,失血过多,而昏了过去。幸而大姐及时地来到。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见她的老儿子。大姐把我揣在怀里,一边为母亲的昏迷不醒而落泪,一边又为小弟弟的诞生而高兴。二姐独自立在外间屋,低声地哭起来。天很冷,若不是大姐把我揣起来,不管我的生命力有多么强,恐怕也有不小的危险。在生我的第二天,虽然母亲是那么疲倦虚弱,嘴唇还是白的,她可还是不肯不操心。她知道:平常她对别人家的红白事向不缺礼,不管自己怎么发愁为难。现在,她得了“老”儿子,亲友怎能不来贺喜呢?大家来到,拿什么招待呢?父亲还没下班儿,正月的钱粮还没发放。向姑母求援吧,不好意思。跟二姐商议吧,一个小姑娘可有什么主意呢。看一眼身旁的瘦弱的、几乎要了她的命的“老”儿子,她无可奈何地落了泪。第二天早上,二哥福海搀着大舅妈来到。知道母亲要说什么。“您放心,全交给我啦!明天洗三,七姥姥八姨的总得来十口八口儿的,这儿二妹妹管装烟倒茶,我当厨子,两杯水酒,一碟炒蚕豆,然后是羊肉酸菜热汤儿面,有味儿没味儿,吃个热乎劲儿。好不好?有爱玩小牌儿的,四吊钱一锅。您一丁点心都别操,全有我呢!完了事,您听我一笔账,决不叫您为难!”他的确有些本领,使我的洗三办得既经济,又不完全违背“老妈妈论”的原则。正十二点,晴美的阳光与尖溜溜的小风把白姥姥和她的满腹吉祥话儿,送进我们的屋中。白姥姥在炕上盘腿坐好,宽沿的大铜盆(二哥带来的)里倒上了槐枝艾叶熬成的苦水,冒着热气。参加典礼的老太太们、媳妇们,都先“添盆”,把一些铜钱放入盆中,并说着吉祥话儿。几个花生,几个红、白鸡蛋,也随着“连生贵子”等祝词放入水中。这些钱与东西,在最后,都归“姥姥”拿走。虽然没有去数,我可是知道落水的铜钱并不很多。正因如此,我们才不能不感谢白姥姥的降格相从,亲自出马,同时也足以证明白姥姥惹的祸大概并不小。边洗边说,白姥姥把说过不知多少遍的祝词又一句不减地说出来:“先洗头,做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做知县;洗洗沟,做知州!”大家听了,更加佩服白姥姥——她明知盆内的铜钱不多,而仍把吉祥话说得完完全全,不偷工减料,实在不易多得!虽然我后来既没做知县,也没做知州,我可也不能不感谢她把我的全身都洗得干干净净,可能比知县、知州更干净一些。洗完,白姥姥又用姜片艾团灸了我的脑门和身上的各重要关节。因此,我一直到年过花甲都没闹过关节炎。她还用一块新青布,沾了些清茶,用力擦我的牙床。我就在这时哭了起来;误投误撞,这一哭原是大吉之兆!在老妈妈们的词典中,这叫做“响盆”。有无始终坚持不哭、放弃吉利的孩子,我就不知道了。最后,白姥姥拾起一根大葱打了我三下,口中念念有词:“一打聪明,二打伶俐!”这到后来也应验了,我有时候的确和大葱一样聪明。这棵葱应当由父亲扔到房上去。就在这紧要关头,我父亲回来了。屋中的活跃是无法形容的!他一进来,大家便一齐向他道喜。他不知请了多少安,说了多少声:“道谢啦!”可是眼睛始终襒着炕中间。我是经得起父亲的鉴定的,浑身一尘不染,满是槐枝与艾叶的苦味与香气,头发虽然不多不长,却也刚刚梳过。我的啼声也很雄壮。父亲很满意,于是把褡裢中两吊多钱也给了白姥姥。(选自《老舍自述》)9.上文主要记述了哪一件事?在这件事中,作者着墨最多的是谁?这一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主要记述了“我”降生后,接受“洗三”的这件事。作者着墨最多的是白姥姥。她给人留下的印象是:能说会道,纯朴善良,乐于助人。10.概括出“洗三”这一礼仪的操作程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请像白姥姥这样能说会道的司仪。(2)在一个大铜盆里倒上槐枝艾叶熬成的苦水。(3)参加典礼的老太太们、媳妇们,要先“添盆”,把一些铜钱放入盆中,并说着吉祥话儿,同时把几个花生,几个红、白鸡蛋,也随着“连生贵子”等祝词放入水中。(4)接着司仪边洗边唱祝词。(5)洗好后,司仪拾起一根大葱要打小孩三下,且边打边唱。(6)最后这棵葱要由孩子的父亲扔到房上去。11.作者为什么说“那是有名的戊戌年啊”?文中的“‘老妈妈论’的原则”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戊戌年在中国发生了著名的戊戌变法。“‘老妈妈论’原则”是指那些老太太们、媳妇们一贯以为该怎样做的原则。12.请选择一个角度举例对本文的语言特色加以鉴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幽默风趣是本文语言的一大特色。如:“灶王爷上了天,我却落了地。”“到后来也应验了,我有时候的确和大葱一样聪明。”“正十二点,晴美的阳光与尖溜溜的小风把白姥姥和她的满腹吉祥话儿,送进我们的屋中。”这些幽默的描写对祥和的气氛起到了烘托的作用。eq\o([语言表达层次C])13.(2023·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丙肝规范治疗》课件
- 2025年呼和浩特货运从业资格证年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通辽道路客货运输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下载
- 情感教育在职业中专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 紫色插画风小学故事分享会主题
- 培训成果与计划汇报模板
- 银行产品创新训练模板
- DeepSeek学习科普专题解析
- 2025年低温巴氏乳项目合作计划书
- 工装内装冬季施工方案设计
- 光伏安全施工方案范本
- 2025年大庆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上半年江苏省南通如东事业单位招聘7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山东省济南市2024-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地理 含答案
- 【课件】液体的压强(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解读课件
- 冷冻食品配送售后服务体系方案
- 2024-2030年中国自动光学检测仪(AOI)市场竞争格局与前景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卷
- 销售培训合同范例
- 发酵馒头课件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