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五年高考冲刺5_第1页
高中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五年高考冲刺5_第2页
高中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五年高考冲刺5_第3页
高中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五年高考冲刺5_第4页
高中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五年高考冲刺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1.(2023·课标全国Ⅰ,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解析材料反映的信息是“一个农夫可以养活5口甚至9口人”,说明农业收益的增加促进了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选A项。农业的发展是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故B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能促进农业收益的增加,C项因果倒置,错误;农业的收益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促使地主兼并土地,促进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D项错误。答案A2.(2023·天津文综,1)“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解析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种粒”“下通足窍”“且行且摇”,由此判断是播种工具——耧车,故选B。A、D两项是耕作工具,排除;C项是灌溉工具,排除。答案B3.(2023·课标全国Ⅱ,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解析据所学可知:经济重心的南移是随着北方战乱较多,大批人口南迁,带去了众多劳动力与先进的生产技术,进而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而形成的,故C项正确。坊市制度瓦解、海外贸易拓展影响商业的发展,A、D两项错误;土地集中加剧不仅是在南方地区,且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B项错误。答案C4.(2023·江苏单科,4)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解析从唐多有“稻垄”、北宋仍有“熟稻”到1678年“止产粟米”,是因为“田地皆成沙土”而被迫进行,并非主动选择品种,故A项错误;“沟洫之制”既可灌溉,又可排涝,是农业文明的大发展,但从唐有“泻泉”、北宋有“水阔”到1680年“沟洫之制,水陆失宜”表明水利出现问题,故B项正确;“田地皆成沙土”,表明没有重视农田生态保护,故C项错误;水利工程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但“全凭”的说法是以偏概全,故D项错误。答案B5.(2023·重庆文综,3)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信息“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等信息判断,南北经济的差距只是缩小了,南方并未超过北方,因此A、C两项错误。经济重心在向南转移,但仍在北方,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两宋时期,因此D项错误。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显著发展,江南经济开发出现了新局面。故答案为B项。答案B6.(2023·广东文综,13)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A.井田制瓦解 B.分封制恢复C.均田制受到破坏 D.“市”突破空间限制解析“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说明唐代土地兼并盛行,致使土地制度遭受破坏即当时的均田制受到破坏,故C项正确。井田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瓦解,排除A项。B项与材料无关,D项不符合唐代史实。答案C7.(2023·课标全国Ⅱ,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解析宋代中央集权日益强化,A项与史实不符。“不抑兼并”会造成土地高度集中,故C项不正确。B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D项正确。答案D8.(2023·江苏单科,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提炼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A、C、D三项都存在以偏概全的错误,故均可排除。从题干河南辉县魏墓出土的成套农具来看,成套的农具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故符合题意的是B。答案B9.(2023·海南单科,8)右图反映的是()A.“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C.儒教“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D.“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解析本题为图片材料选择题。仔细观察图片:图上方为一位古代男子正驾驭一头牛在耕田,图下方为一位古代女子在织机前织布,所以图片反映的是典型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产形式。A、C、D三项在题干中无从体现。答案B10.(2023·海南单科,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解析从题干反映统治者“藉田”“亲蚕”的现象,以及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仪式的历史现象,说明统治者重视农桑生产,这正因古代中国是农业文明,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故D项正确;本题易因表面认识而误选A项,主要是无法正确解读“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信息;B项无从体现;C项说法错误,重农抑商是从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开始。答案D11.(2023·山东文综,10)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解析图片反映出农民使用较为先进的农具进行耕作,说明当时农民注重精耕细作,故B项正确。中国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开始使用铁器,故A项错误。汉代时铁犁牛耕已经推广到全国,故C项错误。图片不能体现出雇佣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B12.(2023·课标全国Ⅱ,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掳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材料二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布铺。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丰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解析第(1)问,通览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得出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据材料一中的“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可得出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可得出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据材料二不难得出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第(2)问,根据材料一“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和材料二“黑龙江以北……居民不足1万人”可看出移民有利于缓解关内人口压力;据材料二呼兰地区“三城相望,粮产富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可得出移民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据“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可得出移民有利于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其他的作用可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作答。答案(1)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2)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13.(2023·浙江文综,38)(节选)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材料一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嘉兴府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1)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解析第(1)问,考查农业经济特点,答题的关键在于紧扣材料,抓住时代背景对历史事件进行全面、总体概括。答案(1)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关系:农业经济为主,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变化: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纺织业显著发展,市镇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4.(2023·安徽文综,35)(节选)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牛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农业经济的特征。解析本题以历史热点——三农问题切入,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综合应用能力。第(1)问,注意从材料中概括,如“犁耕”“丰给”“大旱”等分析即可。答案(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考点二手工业的发展1.(2023·福建文综,14)《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解析据材料“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说明陶玉借玉器和朝贡的名义,提高了瓷器的知名度;故选D项。依据“宋景德中始置镇”可知“景德镇”一词出现于宋,故A项错误;根据“镇民陶玉者”说明陶玉是私营手工业者,故B项错误;“畅销海内外”在材料中未反映,故C项错误。答案D2.(2023·浙江文综,13)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瓷器(china)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所以,中国被称为China。更有学者指出,China是“秦”的音变(Qin→Chin­a)。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A.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B.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广泛调查,得出科学结论C.调查中外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方式解决这一学术问题D.弄清最早用China称呼中国者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信息解析B、C两项不是科学方法,A项是科学方法,但考古的目的也是为了确认“秦”和“瓷”哪个在前。故答案为D项。答案D3.(2023·北京文综,14)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解析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故该船在理论上的最早沉没时间应为C项。A、B两项两个时期,荷兰东印度公司尚未成立,故可排除。D项不符合“最早”这一要求。答案C4.(2023·福建文综,15)《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①频繁更换工种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③职业是世袭的④是临时工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表明工匠职业是世袭的,不可更换工种,排除①④,正确答案为B。答案B5.(2023·天津文综,2)“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自宋代至明代,棉花作为纺织原料,其地位日益重要,这得益于棉纺织技术的改进,故选B项。A、C两项不属于“前提条件”;棉花成为经济作物也是棉纺织技术改进的结果,故排除D项。答案B6.(2023·江苏单科,2)《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历史材料、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材料详细叙述了官营手工业中各环节的分工情况,体现出细致化、专业化的特点,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只涉及手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工序分工情况,不能体现生产技术、产品品种和产量状况,故A、B、D三项错误。答案C7.(2023·浙江文综,13)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下图是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窑、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解析钧窑在河南,定窑在河北,景德镇窑在江西、耀州窑在陕西。唐宋以来,各地瓷窑所产瓷器各具风格,这些名窑都以其产品的质量闻名天下。结合地图可以得出D项。答案D8.(2023·四川文综,13)(节选)瓷器是人类文明的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景德镇位于昌江畔,附近盛产造瓷的主要原料高岭土。北宋景德年间,其生产的影青瓷成为贡品,景德镇因此得名。两宋之际和元末的大规模战乱,使定窑、龙泉窑等陆续衰落,相对安定的景德镇,遂成“天下窑器所聚”的瓷都。元代景德镇制坯、烧瓷等分工不断细化,这时创制的青花瓷、釉里红和卵白釉,至今仍享有崇高声誉。明朝在景德镇创建御器厂,其组织和分工相当细密,“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宣德、成化年间制造的御窑瓷器堪称经典。嘉靖至万历年间,商品经济大发展,加之西欧等海外市场的扩大,“景瓷”销量大增。清初对御窑厂进行了诸多改革,如匠役制改为雇募制,使康乾时代景德镇瓷业再度鼎盛。嘉庆后,因“墨守旧法,且有粗制滥造之弊”,景德镇瓷业渐趋衰落。——据叶喆民《中国陶瓷史纲要》等(1)据材料一概括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的主要因素。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信息提炼影响因素,如“附近盛产造瓷的主要原料高岭土”“相对安定的景德镇”“分工不断细化”“创制”“商品经济大发展,加之西欧等海外市场的扩大”“诸多改革”等关键信息。答案(1)主要因素: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独特的资源优势;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海外需求的扩大;政府的重视,如创建御器厂、改革工匠制度;注重借鉴和改进技术,不断细化分工;注重核心产品的开发,如青花瓷。考点三商业的发展1.(2023·课标全国Ⅰ,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解析材料反映了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的民间崇拜的现象得到朝廷的认可,而且后世影响不断的扩大,本质上是该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影响力提升的结果,故选C项。中国古代王朝没有重视对海洋的开发与利用,故A项错误;古代社会女性地位根本没有改变,故B项错误;古代封建统治者是统治思想不可能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故D项错误。答案C2.(2023·课标全国Ⅰ,27)下表为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苏781749此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解析表格体现了从唐宋至明清时期,河南地区状元人数逐渐减少,而江苏地区的状元人数逐渐增多,这种变化本质上反映了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地处东南的江苏经济发展超过了地处北方的河南,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故选B项。宋明理学对河南、江苏都有影响,故A项错误;虽然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但是并不表明中原地区的经济衰退,C项错误;明清时期的政治重心仍在北方,故D项错误。答案B3.(2023·课标全国Ⅱ,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解析据题干可知,明成祖迁都北京的目的是加强对全国的政治统治,当时经济重心在江南地区,通过政治中心的转移,客观上必然带动经济文化的交流,从而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故选B项。明成祖迁都北京时,全国已经统一,故A项错误;迁都北京与区域性商帮的形成无关,C项错误;迁都北京并不能改变南北经济文化格局,且不符合“客观”这一限定词,D项错误。答案B4.(2023·北京文综,14)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解析从材料中提取关于唐代对商业店铺所做规定的具体信息,再结合南宋都城临安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并且有‘四百四十行’”的信息可知,南宋时期的商业与唐代相比,坊市制度已经瓦解,故正确选项为B。选项A、选项C信息材料无以显示;选项D既不符合材料信息,也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朝中后期的史实不符,故可排除D。答案B5.(2023·重庆文综,3)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 B.乡村市场的繁荣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D.坊市制继续实行解析题干所给材料中“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表明宋朝对农村市场的监管相对宽松,故C项正确。A、B项在题干所给材料中均没有涉及,排除。宋朝时,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故D项错误。答案C6.(2023·浙江文综,16)“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B.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C.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D.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解析“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是唐宋以后,而不是汉唐以来,时间上错误,故选A。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称中国为“丝国”,他们居住于地中海地区,B项说法正确,排除;由于明清时期实行“海禁”“闭关锁国”,限制了丝路商贸的发展繁荣,C项说法正确,排除;15世纪以前的“丝绸之路”未能改变人类历史的相对孤立的发展状态,因此不具有全球化的意义,D项说法正确,排除。答案A7.(2023·课标全国Ⅱ,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据材料“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可知交子是为了贸易的方便而产生的一种交易凭证,故A项正确。“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可知交子产生于前,贸易纠纷产生于后;富商“不能偿所负”而对富商的信用产生了负面影响,降低了富商的社会地位,故B、C两项错误;交子的产生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而非推动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D项错误。答案A8.(2023·山东文综,15)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唐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很多农户专门进行某项生产,反映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故C项正确;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历史史实;D项与材料无关。答案C9.(2023·大纲全国,15)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解析根据材料“芜湖是浆染业中心,松江的白布”“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说明松江是织造中心,芜湖是浆染中心,这正是区域分工的表现,故答案为A项。答案A10.(2023·江苏单科,2)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解析由材料“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而不是“绝不许设市”,B项错误;唐朝后期,市的交易依然受到官府监管,直到宋代市才不受政府的直接监管,C项错误;由“若要路须置”可知并非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D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唐朝前后期对市的建置制度的调整,故答案为A项。答案A11.(2023·上海单科,6)唐朝贵族的体育活动广泛多样,马球运动尤为盛行。下列与此现象有关的史实是()A.丝绸之路的繁盛使西域的风物传入中国B.海上丝绸之路带来国家财富的增长C.朝贡贸易加强了与南洋诸国的交流D.民间海外贸易因海禁政策取消再度活跃解析本题考查唐朝时的中外交往。依据所学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唐时中外之间社会风俗的交流。B项是经济方面的内容,与题干无关;朝贡贸易在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属于经济方面的内容,亦不合题意;海禁政策是明末以来实行的政策,故D项错误。故应选A。答案A12.(2023·课标全国Ⅱ,26)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解析从材料信息“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可知广东大庾岭南北物产存在差异,但无法说明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排除A。材料信息只能说明岭南地区有商人活动,无法说明该地区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排除B。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从材料信息看,广东大庾岭南北经济差异明显,这一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故选D。答案D13.(2023·海南单科,5)唐初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粮食并收,财政收入以贯、匹、石等为单位计算;到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贯”为单位计算。这表明南宋()A.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B.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D.经济控制逐步加强解析对比唐初与南宋征收赋税的主体与计算单位可知南宋的货币化程度较高,而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了货币化的程度,故A项符合题意。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不符合史实,排除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经济控制逐步加强在题干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C、D。答案A14.(2023·课标全国,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明朝后期经济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内涵。从材料信息可知,明正德以前,松江一带居民多从事农业,而今,相当多的人从事工商业;以前本无“游手之人”,而今“游手趁食(谋生)者”迅速增加,居民中已有十之六七的人不再务农。可见,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松江一带的社会结构已发生变动,故选B项。A项与史实不符;C项在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D项颠倒了二者的关系。答案B15.(2023·山东文综,11)《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ō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ù,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自然经济解体②家庭手工业发展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出现经济区域分工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和商业,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以自衣被”“穷乡……男妇……须织工”反映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②正确;“余布……鬻(yù,卖)于乡市……布贾贩之城市”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③正确;材料中的家庭手工业仍与农耕紧密结合,并不能体现自然经济的解体,①错误;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B项。答案B16.(2023·天津文综,2)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了宋代()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解析宋代,城乡手工业都在发展,故B项不符合史实;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经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故C项不符合史实;材料诗句无法反映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故D项错误;从“西家卖丝籴新谷”可知丝、谷已投入市场,这反映了宋代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因此选A。答案A17.(2023·北京文综,40)(节选)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陆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主要在今中国境内,其正式开通源自张骞通西域。汉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河西走廊;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被割据政权占据,南朝与西域的交往主要通过今青海境内的青海道;唐朝统一后,河西走廊又恢复了在丝绸之路中的主导地位;11世纪西夏崛起,青海道和河西走廊被切断,北宋只能向北渡过黄河,再由河套地区向西进入西域。从元朝起,河西走廓成为中西方交往的稳定通道。(1)阅读上图和上述材料,从中概括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特点。解析第(1)问,材料呈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路线图,一是配合该图的文字说明。观察丝绸之路地图可知,古代丝绸之路起点为长安,终点为西亚与欧洲,路线长,沿线都是古代重要城市。阅读文字材料,发现该段文字主要针对中国境内的丝路,特别是河西走廊进行解释,其一,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关键通道;其二,河西走廊等中国境内的丝路路线深受中国古代王朝治乱兴废的影响。据此归纳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表述。答案(1)古代的丝绸之路不是一条单一的交通线,而是由多条交通道路构成的交通网络。受政治形势影响,不同历史时期,中原王朝沟通西方的线路有不同选择。总体上看,自汉朝之后,丝绸之路未曾完全中断,河西走廊在丝绸之路东段居于主导地位。18.(2023·课标全国Ⅰ,40)(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解析第(1)问,既要归纳材料一的要点,又要结合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总结其他特点。答案(1)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以民间交流为主;海洋意识不足。考点四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1.(2023·安徽文综,14)北宋仁宗年间,贩卖婺州罗帛的沈赞沿路偷税,在富阳境内被县民蒋泽等人捉到。经杭州官府裁决,没收其货物一百八十二匹。蒋泽等人因此获得赏钱。这说明()A.官府重视商税收入 B.杭州丝织业比婺州发达C.江南商业环境恶劣 D.农本商末观念根深蒂固解析题干中县民蒋泽捉拿、官府处罚沈赞的主要依据是他在贩卖罗帛时沿路偷税,这说明了当时北宋政府禁止人们偷税、漏税,并通过奖励赏钱的方式鼓励人们检举、揭发偷税行为,故A项表述与题意相符;B、D两项题干材料未体现,排除;沈赞是因违法而被官府惩罚,这是官府的正常履职行为,C项表述错误。答案A2.(2023·广东文综,14)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资本主义的萌芽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麻缕机织”“耕耘、刈获、桔槔”可知材料描述了家庭生产中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现象,这是中国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因此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资本主义萌芽与官营手工业等信息,B、D项错误;材料也没有男女社会地位的相关信息,C项错误。答案A3.(2023·江苏单科,5)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解析材料中“多金商贾尊”体现尊富思想,“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说明追逐商业利润,故D项符合题意;诗中“水乡”指盛泽镇而非水上集市,且宋朝时市的时空界限被打破,故A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罗绮”走中原,而不是“纺织工”,故B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答案D4.(2023·课标全国Ⅰ,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解析本题关键时间信息是“实施海禁前”,且材料显示“市井贸易”中“外国银钱”很多,说明此时中国对外贸易中“赚钱”较多,处于优势地位。B项“资本市场”与D项“冲击清廷统治”均与史实不符;C项自然经济受到冲击是以耕织分离,农产品商品化为标志的,材料无从体现。故答案为A项。答案A5.(2023·大纲全国,12)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解析题干材料并没有反映出政策的变化,因此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提到休养生息政策,B项错误。题干材料只是叙述商人和两千石官员一样穿着,并没有指出其级别一样,C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的关键信息“禁止‘衣丝乘车’”到“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即从商人禁止穿丝绸的衣服乘车,到商人按照两千石官员的级别穿着服装,说明原来的禁令受到挑战,故答案为D项。答案D6.(2023·江苏单科,4)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解析“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严格限制而不是禁绝对外交往,是在一定条件下的有限贸易”。根据材料信息“请开市舶……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说明官府有条件的开放“海禁”,B项正确,故答案为B项。答案B7.(2023·福建文综,13)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读右图,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D.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解析结合图片中的关键信息“祭先农坛”,明清统治者每年春天都举行祭祀先农的仪式反映出中国古代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C项正确。A项不是核心信息,B、D两项无从体现。故答案为C项。答案C8.(2023·大纲全国,16)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A.缓和土地兼并 B.促成社会分化C.强化社会控制 D.发展商品经济解析由材料中明初对户籍的详细分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可知,这有利于加强对民众的控制,故C项正确。A、D两项均与题干无关;由于户籍划分的主要对象是民户,所以对社会分化影响不大,B项错误。答案C9.(2023·广东文综,13)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解析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朝中后期,故A项与史实不符。材料信息只能说明富商大贾收入堪比封君,无法说明商人与封君勾结,故B项不正确。D项与史实不符。从材料信息看,桓谭认为,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可以“抑并兼、长廉耻”,主张限制富商大贾的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10.(2023·福建文综,15)《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说明司马光重视商业流通的作用,B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农工商谁重谁轻的问题,排除A、C两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答案B11.(2023·北京文综,1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解析本题实际考查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物的能力。在统治阶层眼中,商人不从事生产劳动,无助于增加社会财富,对维护统治不利,这是封建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故A项正确。答案A12.(2023·福建文综,15)《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B.上自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C.百姓皆重商轻农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解析材料反映出贱商而商贵、尊农而农贫的现象,说明政府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未达到所期望的效果,并相背离。故选D项。答案D13.(2023·江苏单科,1)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解析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可以判断出张瀚主张农工比重适当,故C项符合题意。“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说明百工可以支持农业,但不能说明农业仅仅依靠百工,故A项不符合题意。B、D两项未能从材料中体现,排除。答案C14.(2023·天津文综,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材料二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迅速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氏破”。——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材料三(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马端临《文献通考》等北宋商税情况简表年代年商税额指数995~998年400万贯1001004~1008年450万贯1131058年700万贯1751064~1068年846万贯2121077年879万贯220——来源: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3)分析材料三,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进行归纳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紧扣材料对“农商”的重视程度来概括;第三小问,从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的角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信息直接归纳“措施”,“目的”根据材料二的信息来分析归纳出抑制商人势力,增加财政收入;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从盐铁官营、货币官铸、物价管理等角度来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信息可以归纳出商业不断发展,商业地位重要;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的信息归纳。第(4)问,从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政府的基本政策,再结合材料三中宋代重视商业的信息可以总结出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