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_第1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_第2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_第3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_第4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习目标知道当代小学阅读教学的主要实验及其对阅读教学改革的贡献和不足;了解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的热点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评价意见。通过研究教学案例,认识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通过教学策略和方法,尝试设计阅读教学的教案。尝试进行阅读课堂教学实践,培养学生阅读教学技能。学习四大内容阅读教学文献导读阅读教学的基本原理阅读教学设计阅读教学技能第一节阅读教学文献导读阅读教学的主要实验当下阅读教学改革热点研究第二节阅读教学的基本原理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阅读教学的策略阅读教学过程阅读教学的方法第三节阅读教学设计阅读教学目标设计低年段阅读教学设计中年段阅读教学设计高年段阅读教学设计第四节阅读教学技能词语教学朗读教学表达练习设计板书设计第一节阅读教学文献导读阅读教学的主要实验当下阅读教学改革热点研究阅读教学的主要实验

“情境教学”实验“以名家名篇为主体组织阅读教学”实验“大量读写-双轨运行”实验“尝试教学”实验主题教学

“情境教学”实验

“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情境教学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特点。“形真”是以简化的形体、暗示的手法获得与实体在结构上对应的形象,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学生感知教材的亲切性。“情切”是让情感进入课堂,情感参与认知活动,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意远”是形成想象契机,有效地发展想象力。“理蕴”是让抽象的理念伴随着形象,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识力。情境教学能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教材,把训练语言与发展思维结合起来,让情感参与认知活动,有效地完成语文教学在认知、教育、发展诸方面的任务,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与身心健康达到和谐。

李吉林总结出了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六个途径:

(1)以生活展现情境;

(2)以实物演示情境;

(3)以图画再现情境;

(4)以音乐渲染情境;

(5)以表演体会情境;

(6)以语言描绘情境。“以名家名篇为主体组织阅读教学”实验

主要特点:

(1)编写以名家名篇为主体的小学语文课本。采用精读与博览相结合的方法,要求学生熟读、背诵文学佳作,启迪智力,陶冶情操,增强文学素养。

(2)组织大量阅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3)读写结合,处理好读书、作文、语文基础知识训练、口语表达、儿童语言与思维的发展这五个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名家名篇为主体,以作文训练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大量读写-双轨运行”实验

所谓“双轨运行”,就是把语文教学时间一分为二:以4/5的时间用于课堂教学,强化“双基”,抓根固本,这是一条轨;以l/5的时间开设自由读写课,一年级每周一节,二年级每周两节,三至五年级每周三节(包括课外阅读一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以弥补课堂教学的缺陷和不足,这是另一条轨。课堂教学和自由读写课有机结合,形成缺陷相克、优势互补的教学新体制。

双轨运行实验注意两个结合:一是将课本阅读教学与“自由阅读”相结合,二是命题作文与“阅读作文”相结合。

“尝试教学”实验

基本做法是把以往的“先讲后练,以讲为主;先教后学,以教为主”变成“先练后讲,以练为主;先学后教,以学为主”,把由教师灌输为主的讲读过程变成学生主动的尝试阅读过程。教师在学生独立初读课文、掌握大意的基础上,因文而异地设计大跨度的尝试题,引导学生独立理解课文,“尝试探索,自求得之”。尝试教学充分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对以教师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是一种突破。

主题教学

具体来说,主题教学以“积累、感悟、创造”为形式,由主题“牵一发”“动”教材知识体系的“全身”,即由“主题”把那些散乱的“珍珠”串联起来,统整成一个‘‘集成块”,由个及类,由类及理,个性与共性相融,从而使主题教学的整体效果呈现立体感。

窦桂梅提出的“主题”,应该说是包括两层意思:可以是外显的,也可以是暗含的、暗示的;可以是由文本来确定的,也可以是提炼于文本,独立于作者,由师生“读”出来的,即属于“主干词”、“含义”、“意义”的这些“词语”。

主题教学有三个特征。

一是丰富性。容量大、密度高、效果强。

二是基础性。充分利用教材的“课眼”组构、建构、整构教材,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时,关注学生阅读的质量。

三是发展性。教师既当“设计师”,又当“建筑师”,充当着母语课程资源的实施者和开发者的双重角色。

主题教学可从三个层面进行提炼和挖掘:一是文本负载的语言方式、知识信息以及能力附加等;二是母语文化系统包含的民族精神、风骨情操等人文底蕴;三是个体的精神、理想、人格的形成。

确立主题有三条路径:人与自然的主题确定、人与社会的主题确定、人与自我的主题确定。当下阅读教学改革热点研究

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言文字训练儿童经典诵读在阅读教学中重视语感的培养第二节阅读教学的基本原理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阅读教学的策略阅读教学过程阅读教学的方法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培养阅读能力提高识字能力丰富学生词语、句子语言材料的积累训练口语能力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思考:

有人认为,阅读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你赞成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这种观点显然没有认清我国语文课程中的“阅读课”其实是“语文课”的代名词这一事实。我国的阅读教学承担着语文课应该承担的语文知识教学和语文能力培养的全部(除作文课外)任务,而不仅仅是单纯进行阅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将我国中小学阅读教学的任务简单地认定为培养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必然会导致语文课程必须承担的掌握语言规律、发展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等诸多教学任务的落空。所以,如何根据我国语文课程设置的特点,正确而又全面地认识阅读教学的任务,这成为正确实施阅读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1.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通过阅读训练,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策略,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具备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阅读技能。2.提高识字能力

阅读教学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在阅读课文中不断扩大识字量,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下识字,对于提高识字质量、巩固识字的成果、促进语言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3.丰富学生词语、句子语言材料的积累

在阅读教学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使学生熟悉并掌握新的句型,通过课文语言的内化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4.训练口语能力

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是现代语文课程与传统语文课程的主要区别之一。在小学低年段有口语课,而到了中、高年段,提高学生口语能力这一重要任务主要应该由阅读教学承担。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利用课文创设话语情境,安排口语实践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当然,在阅读教学中的朗读、复述和背诵等基本训练也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5.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它的基础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词、句式的积累;通过阅读,认识并学习必要、有用的语言知识,报刊的遣词造句以及布局谋篇的方法;在阅读中了解作者观察生活、理解生活和表现生活的方法和策略。

思考:

有人认为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是作文课的事,你同意吗?为什么?

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在作文课上,学生运用的是“已掌握”的语言和表达方法,而认识并掌握这些语言,认识并学习这些表达方法,则主要是阅读教学的任务。阅读教学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这部分任务,与作文教学形成合力,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除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外,阅读教学还具有丰富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精神世界,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品格等综合功能。也就是说,阅读教学在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方面也应该是有所作为的。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案例研读】

认识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

指导学生理解并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是阅读教学的第一步。这一步虽然重要,但并不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更不是阅读教学的全部任务。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不是“教课文”,而是借助课文学习语文;换一种说法,课文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媒介,而提高并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才是目的所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将理解课文内容当作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混淆了教学媒介和教学目标的关系。《第八次》教学设计一①

一、预习检查

1.学生读这组词语:

抵抗侵略失败失去信心蜘蛛结网终于

感动极了四处奔走招集动员成功

2.学生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注意课文的内容。

3.学生依据这些词语,简要讲述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自己练习讲述,然后指名某人讲述交流。)

二、听故事,讲故事

1.教师讲故事,学生看着这组词语,边听边记。

正在结网丝断了网破了重新扯起细丝

再次结网并不灰心从头干起终于

2.向学生提问:谁能根据这组词语,自己来讲这个故事?

3.辨析“织了断,断了织”和“断了结,结了断”的意思。

4.请学生谈谈对这个故事和这只蜘蛛的感想。

三、指导朗读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布鲁斯感动极了。他猛地跳起来,喊道:“我也要干第八次!”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写动员书

假如你就是布鲁斯王子,现在要动员你的军队和人民起来与你一起抵抗外国侵略者。你会怎样动员他们?请你拿起笔,写一份简短有力的动员书。

可以这样开头:苏格兰的父老乡亲们、亲爱的同胞们:……

写后当堂演讲交流。

五、总结《第八次》教学设计二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介绍:今天学习一篇外国历史故事,题目是“第八次”(板书课题)。

2.向学生提问: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感知

1.《第八次》讲述的故事发生在苏格兰,介绍地名。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4.向学生提问:你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三、理清脉络

课文按事件发展的顺序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起因”、“经过”、“结果”。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四、精读指导

(一)学生读后分组讨论布鲁斯是个怎样的人

1.热爱祖国的人。

从哪里看出布鲁斯是个热爱祖国的人?

(自由读读第一小节。)

2.“遇事不灰心”或者“坚持不懈”的人。

布鲁斯是否一开始就不灰心的呢?

(指名读第二小节)

3.后来布鲁斯王子又怎么恢复J信心’,

默读第三、四小节。从哪里看出蜘蛛织网很专心?布鲁斯王子有什

么表现?

指名边表演边朗读第四小节。

4.蜘蛛第八次结网成功了,布鲁斯王子第八次抵抗成功了吗?齐

读第五自然段。

(二)学生默读课文,说说布鲁斯王子终于成功的原因

五、总结全文

1.学生朗读全文,说说学了课文以后自己得到的启示。

2.学生想想以前学到的一些这方面的名言。

六、布置作业

1.抄词,组词。

2.写几句关于“自信与成功”的名言。

同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由于对阅读教学任务认识的不同,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完全不同。研读第一个案例可以发现,教师是将课文当作学习语文的“用件”,利用课文训练学生说话、朗读、听故事、说故事、写演讲稿,最后对学生进行演讲训练。在整堂课中,学生表达活动的时间非常充足,并且在朗读和表达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布鲁斯王子精神的理解。在第二个案例中,教师主要围绕着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整堂课师生讨论的中心议题是“布鲁斯是个怎样的人”,最后结果是学生理解了布鲁斯成功的原因,感受到布鲁斯王子屡败屡战、不懈斗争的精神。整堂课是以人文精神的感悟理解为主要目标,而属于促进学生言语能力发展的语文活动设计单薄,对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不利。二、阅读教学的策略注重人文熏陶加强语言实践:多读;感悟;积累;运用平等对话:凸显主体地位开源引水:开拓语文课程资源

三、阅读教学过程

朗读型阅读教学过程

探究型阅读教学过程导学型阅读教学过程

读写结合型阅读教学过程

创造型阅读教学过程

四、阅读教学的方法

从教师教的活动划分:串讲法;谈话法;讲读法;品味法;情境创设法从学生学的活动划分:诵读;默读;精读、略读和浏览;讨论;复述;书面练习(一)从教师教的活动划分

1.串讲法

“串”是连接、贯穿,“讲”是教师的讲解。串讲法就是教师按照课文的结构顺序,逐句、逐段地讲解学生不易理解的词语,并贯穿上下文、疏通语句文意的教学方法。有位教师在教《将相和》的“负荆请罪”一段时就运用了这一方法。师:“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呢(指着插图)?“负”是背着,“荆”是荆条,“请罪”是请求处分。廉颇背负荆条请求处分。大家想想,廉颇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跪着向人承认错误,多不容易!蔺相如记不记仇哇?

生:不记。

师:将和相和好了,这就是将相和。

串讲法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教学方法,现在的文言文教学还是经常采用这种方法。串讲法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容易形成“一言堂”的局面,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现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已经比较少见。但作为一种方法,串讲法自有其价值,对那些学生很领会的难点,该串讲的还是要串讲,不过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要言不烦地讲。2.谈话法

谈话法就是用师生交谈或问答的方式来讲授课文的教学方法。

当下,在语文课堂内,谈话法也经常为教师所选用。但是,谈话法在推广过程中产生过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所有新课讲授都采用谈话法,而不管学生对教材内容是否理解;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不经思考就能回答,完全是为提问而提问,毫无启发意义;也有教师将谈话法片面理解成问答式教学,课堂内一问一答,虽然热闹,但是效率很低。应该看到,这些现象的出现,大多不是谈话法本

身的缺点,而是由于部分教师对谈话法理解片面或运用不当所造成的。

采用谈话法必须注意:(1)提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的价值,且要契合学生实际,难易适度;(2)提问要有目的,要集中,不能太多、太琐碎而使学生机械作答,疲于应付,反而挤压了学生读书、思考、探究的时间;(3)问题要有层次,面对不同的学生,要避免发生少数优等生作答,多数学生充当观众的不正常现象;(4)问题既可以是由教师提出的,又可以是由学生提出的;(5)问题不能仅仅指向文本的内容,还必须指向文本的语言形式,否则就背离了学习母语这一语文课独担之任。3.讲读法

讲读法是将诵读、讲解、指导、练习结合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讲解帮助儿童初步掌握阅读方法,掌握字词句篇的基本功。但又必须把学生的实践活动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由学生自己多读、熟读甚至背诵,自己感受、思考、分析、概括、巩固、运用所学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有人把讲读法概括为l8个字:“读是基础,议是关键,练是手段,讲是贯彻始终。”讲解只起引导、解惑、总结的作用,练习则是为了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技能,二者都是手段,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才是目的。因此,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背诵课文,才是讲读课的主要活动。4.品味法

所谓“品味”,指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欣赏和评价,即欣赏文章的佳妙之处或精彩所在,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正确与否、语言形式的好与差做出自己的判断。欣赏和评价是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交融的过程,是一种比较高级的阅读能力。

比较是最常见的品味文章的方法。比较法有减词比较(先去掉句子中的限制性词语,再跟原句比较)、添词比较、换词比较,还有变式比较(将句子换一种说法,再跟原句进行比较)、前后比较(将课文中前后几个意义或结构接近的词语或句子进行对比),让学生领悟作者是如何准确、具体、生动地进行表达的。

阅读教学中运用品味法有几点值得注意:(1)由于小学生年龄幼小,认识水平有局限,因而其欣赏与评价是最初级的。品味毕竟是比较高层次的阅读,有着浓郁的文学阅读色彩,因而在教学中占用的时间不能多。对小学生而言,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从读懂儿童读物到读懂普及读物,才是小学阅读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2)品味文学作品,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品味重在感悟,可以通过朗读来表现,如果要求学生用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意会或感悟,往往会弄巧成拙。

(3)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对他们的想法予以理解和宽容。;(4)教师要引导学生提高欣赏能力和评价水平。在学生欣赏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与他们平等地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在这方面,教师不能无所作为,该讲的地方还是要讲,为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起示范作用。而且这种“讲”最好在学生欣赏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

5.情境创设法

在课堂内创设情境或借助录音、图片、简笔画、课件等音像媒体,将课文的

语言还原成具体形象,让学生人情入境,领悟语言的内涵和语言表达的技巧。下

面是一位老师在教学《观潮》一课时创设的情境:生:我特别喜欢这一句:“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

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师:人群又沸腾起来。看到那条白线,人们怎么沸腾的?咱们来演

演看,好吗?

生:好!

师:准备,开始!

生:(跳着,叫着,挥舞着手,有的喊:“噢!”有的喊:“快看,潮

来啦!”)

师:沸腾了!刚才这场面还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就在这个自然

段里。

生:(齐答)人声鼎沸。

师:来,我们读出这种沸腾的感觉来。

生:(齐读)《荷花》中有“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一句,为何用“冒”字而不用“生”或“长”?有位教师先让学生查字典,了解“冒”是往外透、往上升的意思,然后借助课件,展示了一池挤挤挨挨、长势旺盛的荷花,动画演示了白荷花透过繁茂浓密的荷叶上升的过程,学生便能直观地感受到了“冒”字使用之精当传神。(二)从学生学的活动划分

1.诵读

诵读是传统的语文教育的基本方法,包括朗读和背诵。

支玉恒老师在教《第一场雪》的“雪大”一段时,要求学生用读来体现雪大的情境。第一个学生读时音量太小,语气平直,老师风趣地问:“这是多大的雪呀?”学生们笑着说:“这是小雪。”再请一位同学读,大家说,这是中雪。第三位学生终于读出了“大雪”,老师又趁热打铁:“还有谁读得比他下的雪还要大?”于是,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把文本丰富的内涵和意韵转化为声音形象,这种声情并茂、充满活力的形象,触发了学生的体验,催化了学生的感悟。

2.默读

默读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式。默读由于不出声,省去了发音的动作,所以速度快,并且不易疲劳,易于持久。默读便于更集中地思考、理解读物的内容。生活中默读方式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读书报,查资料,看通知、布告、信件等,都要用到默读。因此,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中年级学生要“初步学会默读”,高年级学生的“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正确的默读方法是:不发声读,不动嘴唇,不用手指着读,还要边读边思考。小学生开始学习默读时,有人常常伴有小声读,嘴唇不停地动,这是借助读出的声音领会意思,开始时这还不要紧,不过要逐渐纠正。在训练学生默读时,还要引导学生做到:眼到、心到、手到。

3.精读、略读和浏览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

读、略读和浏览”。精读、略读和浏览一般都采用默读的方法,它们的区别在于

默读的目的和要求有所不同。

精读主要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求学生理解词句、把握文意、概括要点、探究内容、感受作品的思想情感、体会课文在表情达意方面的特点等,它从理解思想内容到体会表达形式等各方面都对学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略读是粗略的、不深究的读,只要求粗知大意。略读的目的虽然跟精读不同,但也要集中注意力,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善于捕捉关键信息。现行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学习略读从第二学段开始。目前,在我国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版本对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作出区分。略读课文必须按略读的要求去读,t。求细”、“求全”反而影响略读能力的形成。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采用略读的方法,形成和提高略读能力。浏览就是大略地看。学习浏览,可以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浏览比较多地用于查找信息和消遣性阅读,如读报刊杂志、上网查找资料等。浏览一般采用扫描和跳读的方式。拿读报刊来说,浏览比较注意的是文章的标题和小标题、新闻的导语、总起句和过渡句、变化的字体、插图等,以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在读一本书时,则注意书名、作者、前言、目录、参考文献等提示性信息,在发现自己需要的内容后再决定采取略读或精读。4.讨论

讨论,即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个中心问题各抒己见,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

5.复述

阅读教学中的复述就是让学生在理解、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要求把课文内容重新表达出来。它不同于简单地、机械地背诵原文,也不是介绍课文的大意。复述分为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三大类。

详细复述要尽量完整地保留课文的情节内容,可以直接引用课文语言进行复述,但可以作必要的调整。简要复述要根据要求截取主要观点、主要情节或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并结合课文加以表达。创造性复述要求依据课文内容,加上自己的想象。

复述课文可以是全文复述,也可以是复述课文片段。

6.书面练习

阅读教学中的书面练习是指教师根据课文的特点精心设计习题,让学生用做习题的方法来理解文本内容、积累或运用文本语言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增加了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突出了语文教育的实践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比如,某教师教学课文《翠鸟》,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完成一道填空题: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它的羽毛(鲜艳);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翠鸟捕鱼的动作(迅速或者敏捷),住在(陡峭石壁的洞里)。学生填一填,读一读,一下子就捕捉到有关翠鸟的主要信息,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阅读教学过程中的练习形式多样,有填空、仿句造句、仿写、摘抄喜欢的词句段落等。阅读教学中采用练习法,可以以练代讲,让学生在积累、运用语言的练习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情感的领悟。

比如教学古诗《咏柳》:首先让学生背诵课内外学过的描写春天的诗歌,在学生理解大意、领悟诗情、背诵

诗句之后,让学生从本首诗歌或背诵过的其他诗歌中选择词句填空,然后由全体学生朗声诵读填好的语言片段。这种练习不但有利于学生运用和积累语言,而且

始终紧扣理解领悟课文的内容、思想、情感这根主线,保证了教学过程的流畅性、情感氛围的和谐性,体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书面练习忌讳孤立地把字、词、句从课文中剥离开来,在离开语言环境的情况下编拟题目,让学生机械操练,因为这种做法忽视了课文的内在情感,容易把课文搞得支离破碎。如果编拟的习题与课文内容无关,只宜放在阅读教学的最后阶段或其他时间进行,否则会节外生枝,中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割断课文教学的内在逻辑联系。第三节阅读教学设计阅读教学目标设计低年段阅读教学设计中年段阅读教学设计高年段阅读教学设计一、阅读课教学目标设计阅读教学目标设计依据阅读课教学目标的表述:行为表现;行为条件;行为程度;

(一)阅读教学目标设计依据

确立阅读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有四:一是课程标准关于各年段的目标要求;二是所教课文的单元重点项目;三是待授课文的特点;四是班级学生的实际状况。由于教师面对的学生各不相同,因而即使是教学同一篇课文,同一年级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也可以有所不同,但都必须符合年段教学目标,当然还应该与这篇课文的基本特点相符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必须认真研读课文后面的练习,因为课后练习往往是教材编写者对这一课教学目标的提示。以下是三位教师制定的四年级《观潮》一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对照以上提出

的四方面依据,并结合课后练习,试对这些教学目标进行评述。案例1

认知目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景象、特点,从而认识汹涌澎湃的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钱塘江大潮乃至祖国的大好河山、锦绣风光的无比热爱。

技能目标:引导学生能深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小节。

教学重点:理解并积累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言,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教学难点:使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案例2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薄”、“屹”、“鼎”等。正确理解课后词语,并学习用。r天下

奇观”、“人声鼎沸”等词语写几句话。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小节。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壮气势,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

4.继续学习并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继续学习并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小节。

教学难点: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案倒3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激发学

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2.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正确概括段意。

3.把学生带入情境中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结合课文理解“横贯”、“天下奇观”、‘‘人声鼎沸”、‘‘风号浪吼”、“涨”等词语及比喻句。

5.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重难点: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二)阅读课教学目标的表述

对课堂教学目标清晰而明确的表述至少包含行为和内容两个方面,也就是说,既要指出期望学生养成习惯的那种行为,又要指明运用此行为的领域或范畴。所用的行为动词必须能对行为的不同特征作出区分。教学目标是针对学生提出的,其表述一般包括三个要素,即行为表现、行为条件和行为程度。1.行为表现

行为表现是指达到目标的具体行为表现。行为表现是目标中的最基本成分,不能缺少。教学目标的具体性、明确性主要取决于行为动词的可观察性和可操作性,所以应尽量避免使用诸如“知道”、“理解”、“掌握”等含义不易确切把握的词,一般要用行为动词来加以描述,如“写出”、“列出”、“认出”、“辨别”、“比较”、“对比”、“指明”、“绘制”、“解决”和“背诵”等。2.行为条件

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习者学习结果产生的有关情境或条件。对条件的表述大致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对使用辅助手段的说明,如能利用图书指南或说明书去读书,图书指南、说明书即辅助手段;二是对时间限制的说明;三是对完成行为情境的说明。3.行为程度

行为程度是指上述学习行为达到的最低衡量标准。程度或标准一般可从行为的速度、正确性、质量等方面确定,如学习10个词语,能够用其中三个词语

造句。上述教学目标也有人称之为行为目标,这种行为目标的优点是非常清楚,避免了用传统方法陈述目标的含糊性。它的缺点是只强调了行为结果,而忽视了学

习者内在的心理过程,因为语文教学目标中涉及学生内在能力和情感变化的结果很难量化。如理解、欣赏、热爱、尊重等情感变化,很难细化为具体的动作行

为;还比如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说话、表演等活动,其结果很难量化,只能从过程与方法方面加以描述。二、低年段阅读教学设计

低年段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起始阶段,无论是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来说,还是对于学习习惯的培养来说,这一年段都是打基础的年段。基础是否扎实,学习习惯和兴趣能否养成,会影响到学生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甚至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

阅读教学师生面对的是一篇篇课文,但是教学课文的任务不仅仅是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综合承担着识字、学词、学句、听话、说话、写话等多项教学任务。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把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当作阅读教学的第一项目标,使他们喜欢阅读,喜欢学习语文,让他们真正感受到阅读书本就像进入一个充满知识的新奇世界,来到一个语文学习的美好乐园。三、中年段阅读教学设计

中年段阅读教学要在低年段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形成阅读理解能力,具体标志是初步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识字教学已不再是这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点,而是应该让位于词、句、段的教学。中年段阅读教学要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按照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的指示,这一阶段需要掌握的阅读方法包括:(1)初步学会默读,学习略读,能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3)能联系上下文,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4)能在课文和课外阅读中主动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

方面的作用。

中年段学生仍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所以扩大学生的语言积累、进行口头

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训练是这一阶段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阅读教学要关注朗读训

练设计,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通过反复朗读熟悉并内化课文语言,

形成语感;还要结合课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课文语言说话,在实

践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语言表达的策略。

除此之外,中年段阅读教学还要结合课程教学继续进行语文知识学习,体会文章在遣词造句等表达方面的特点,从文章中汲取丰富的语文营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四、高年段阅读教学设计

高年段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提高阶段。这一阶段在中年段“初步学会默读,,的基础上,要求进一步达到熟练地默读的程度,默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除了速度,现行语文课程标准还对高年段阅读的质量提出了具体指标:

(1)阅读时能够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2)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3)学会叙事性作品、说明性作品和诗歌等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4)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l00万字。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同时要求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阅读,在阅读交流和讨论中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等。高年段小学生逐渐开始发展抽象思维,因此这一阶段的阅读教学要逐步重视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的训练。在培养学生熟练默读技能的同时,要逐步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在获取文本信息、形成解释的基础上,开始有意识地去领悟文本的表达方法,对文本内容和表达形式进行评价,作出自己的判断,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充实学生的人文内涵,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增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在阅读过程中汲取更丰富的语文营养。

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包括:阅读能力的提高,读书习惯和兴趣的养成,人文品味的提升。这些都不可能离开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绝不是可有可无,而应该被视做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将课外阅读作为阅读教学“分内事”予以重视,加以落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

此外,高年段的小学生仍处于语言快速发展的阶段,所以要继续通过朗读、

复述和情境说话等方式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掌握语言表达的策略。第四节阅读教学技能词语教学朗读教学表达练习设计板书设计一、词语教学

识字教学是低年段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除了少量集中识字教材外,小学阶段(包括低年段)的识字教学主要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其实,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生字往往是以词语的形式出现的,特别是到了中年段,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字形、字音不再是教学重点,而字(词)义教学凸显为教学的重点,这时的识字教学就和词语教学基本同步了。因此,词语教学就成为贯穿整个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

小学生阅读课文的障碍,除生字之外,还有就是课文中大量的新词。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新词,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直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低年段词语教学的任务:

1.理解词义。由于低年段学生的认知方式以直观为主,因此词语教学宜多采用实物演示、投影呈现、动作演示、结合生活

或者联系语言环境等方法。

2.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

3.感悟词语运用的准确。

4.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词语。

案例l根据词义说出词语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的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

生:想!

师: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一落,他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学生跃跃欲试。)

师:形容人的说话声、喊叫声、欢呼声,如同锅中之水,一片沸腾。

生:人声鼎沸。

师:风和浪都很平静——

生:风平浪静。

师:形容水面辽阔,远处水和天似乎连接在一起——

生:水天相接。

师:形容同时出发,同时前进——

生:齐头并进。

师:山上的岩石和土壤塌下来,地也裂开来,形容很响很响——

生:山崩地裂。

师:形容气势很大——

(生一时说不出,有个别学生答“白浪翻滚”,师提示“浩浩荡荡”。)

师:谁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把这些词语读一遍?

(学生纷纷举手。)

理解词语的意思一般都在课文教学的开始,或是在课文教学过程中。案例l

中的词语教学安排在课文教学之后,作为复习词语的一种形式。教师词语教学设计有两个特点:一是根据词义说出词语,不是根据词语说出词义,这种倒过来的做法,同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词义的理解;二是采用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案例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

师:人群又沸腾起来。看到那条白线,人们怎么沸腾的?咱们来演一演。准备,开始!

生:(跳着,叫着,挥舞着手,有的喊:“噢!”有的喊:“快看,潮来啦!”)

师:沸腾了!刚才这场面还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就在这个自然段里。

生:(齐答)人声鼎沸。

师:来,我们读出这种沸腾的感觉来。

生:(齐读)

《观潮》案例2中的教师让全体学生用表演来反映自己对“沸腾”这个词的理解,然

后又从这一情境中巧妙地引出另一个词语“人声鼎沸”,从概念到形象,又从形象到概念,这样学词义,令学生印象深刻,容易正确理解词义,也便于今后运用相关的词语。案例3准确体会词语运用

1.小猴子不轻易相信兔子、松鼠的话。读一读课文4~9节,看看哪些词语写出了小猴子很聪明。

.(同桌互读课文。)

2.出示句子:“小猴子又问小松鼠:‘你尝过吗?”’

师:这里为什么要用“又”?(小猴子先问小兔子,再问松鼠,这说明猴子不轻信。)

3.小兔子连忙说:“不能吃,不能吃,这葡萄是酸的!”小兔子为什么要“连忙”说?你能给“连忙”找一个好朋友吗?

4.读下面两句话,你喜欢哪一句?课文里为什么要用“迫不及待”这个词语?

出示句子:“小猴子爬上葡萄架。”“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你能读出小猴子“迫不及待”的语气吗?5.聪明的小猴子吃到了葡萄,读这两句话,你喜欢哪一句?

出示句子:“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用了“迫不及待”和“大口大口”这些词语,把聪明、活泼的小猴子描写得非常生动了。

6.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想想加上这些词语后句子意思有什么变化。

(1)小伟拿起苹果吃了起来。

小伟拿起苹果()吃了起来。

(2)下雨了,丁丁关上窗户。

下雨了,丁丁()关上窗户。

《酸的还是甜的》

指导学生理解新词知识,这是词语教学的一部分内容。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如何正确运用词语。案例3中,教师围绕着小猴子的聪明,提取出课文中的“又”、“连忙”、“迫不及待”、“大口大口”四个词语进行教学,这些词语都不是新词。教师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用了“又”、“连忙”这两个词,可以把意思表达得更加准确;用了“迫不及待”和“大口大口”这些词语,可以把小猴子的聪明、活泼描写得更加生动。最后设计填空练习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形容词和副词的作用。指导学生体会课文中词语的正确运

用,是词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平时要经常关注优秀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是怎样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教学的。案例4举一反三,积累词语

读一读“颜色”的第二段,要求说说哪些词语写出了火烧云颜色的变化多。

学生默读第二段,找到:红彤彤金灿灿葡萄灰茄子紫梨黄

师:作者说,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那么,我们来试试说这些颜色。(要求学生先用“红彤彤”、“金灿灿”这种形式来说。)

生:黄澄澄、灰蒙蒙。(也有说错的,如:白茫茫、绿油油等。从词的结构来说是对的,但跟火烧云的实际景色不符。)

师:再用‘‘葡萄灰”、“茄子紫”、“梨黄”这样带比喻的形式来说。

生:……

师:用一个词语概括火烧云颜色的变化多。

生: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火烧云》《火烧云》课文中用了一连串词语来描写火烧云的颜色,这些词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ABB(红彤彤)形式,另一类是带比喻(葡萄灰、梨黄)的形式。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个词语训练的环节,让学生仿照组词,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又使学生学会了两种组词的方法,设计巧妙,与课文结合自然,要求也非常具体,很受学生欢迎。案例5

自读课文,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一个怎样的地球?

教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一个怎样的地球?用课文中的词语来描绘。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慷慨无私的地球。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瑰丽多彩的地球。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无私的地球。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伟大的地球。

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的地球。

师:这个词语用得真好。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充满了母爱的地球。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晶莹剔透的地球。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地球。

师:读了后面几个自然段,你仿佛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球呢?

生:我看到了一个危机不断、被人类破坏了的地球。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资源快要枯竭的地球。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生态危险的地球。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地球。

师:课文就从微小的、美丽的、资源有限的、唯一可居的四个方面来写地球

的……

词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会运用。理解了词语并不等于会运用它,“会理解词”和“会运用的词”代表着两种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的词语总数一般在7000到8000个左右,但是很大部分的词语只处于“会理解,的水平,没有达到“会运用”的学习水平,这和我们词语教学的目标定位在“会理解”有密切关系。怎样使学生将“会理解”的词语转化为“会运用”的词语呢?最好的办法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着用一用。在案例5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选出了“慷慨无私”、“瑰丽多彩”、“危机不断”、“生态危险”等诸多词语来理解地球的特点,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词语学习水平是非常实用的,极具操作性。二、朗读指导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讲究“熟读成诵”、“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这些蕴涵着语文教学规律的经验总结都强调一个“读”字。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朗读是衡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尺度。学生是否读熟课文,可以成为评价每堂阅读课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基本指标。

朗读训练的基本要求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指读音准确、清楚、响亮、不错不漏、读出句逗、轻声儿化;“流利”是指能按课文内容读出适当的节奏和速度,词句连贯,句逗分明;“有感情”是指在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表现情感的基础上,正确地运用停顿、重音、速度、语调、节奏等进行朗读。

“有感情”是朗读训练的最高境界。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是逐步形成的,低年段是学生认读能力的形成阶段,学生从认读一个个汉字开始,逐步向认读词语、句子发展,最后能够一行行熟练地扫读文本。培养学生熟练认读的技能,是保证每一个学生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有效措施。小学中、低年段朗读训练的重点应该是正确和流利,高年段则要在中、低年段的基础上,逐步读出抑扬顿挫和作品的风格,达到能够恰当表现作品意境的目的。教师朗读指导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每一次朗读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具体的要求。或者要读准字音,或者要读通句子,或者要读出情感,不能让学生漫无目标地傻读。

(2)朗读指导要有层次。随着朗读遍数的增加,朗读要求随之提高,要体现出朗读指导的层次。开始时的朗读和结束时的朗读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不能低水平重复。(3)感情朗读指导要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进行。每篇课文都应该要求学生读正确,读流利,要花时间,要检查到位。有些教师忽视这一环节,对学生读熟课文没有要求,甚至在学生没有读熟(流利)课文时就急于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是很不可取的。

(4)感情朗读是朗读指导的重点和难点。要处理好文本思想情感领悟和朗读技巧指导间的关系。感情朗读应该从深入领悟文本思想内容人手,引导学生准确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技巧指的是对朗读中的重音、停顿和语调的处理。朗读技巧的指导应渗透在悟情传情的过程之中,只有二者互动互补、水乳交融,才能收到声以情发、情因声显的效果。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感情朗读也应该允许和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5)感情朗读指导要有重点。一般说来,感情朗读指导的重点是一篇课文中的重点句段、难以理解的地方或者有欣赏和积累运用价值的片段。要让学生多读、多体会。要整体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不能从头到尾平均使用气力。不能东读一句,西读一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案例l读熟课文的指导

低年段学生朗读课文,教师一般都会要求学生读懂课文,其实这只是第一步。在读懂的基础上将课文读熟,才是低年段朗读指导的主要目标。下面是特级

教师顾家漳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开始时设计的朗读指导。

(1)自己轻声读一遍课文。

要求:遇到生字,看拼音自学;边读边思考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向谁借尾巴?结果怎么样?

(2)分节读课文。

看看课文一共有几节。指名六人,一人读一节,要求把音读准。

读后正音:读准“蛇”、“甩”、“傻”三个翘舌音;比较“拔一泼”、“争挣”、“阿啊”;注意“啊”的变音,如“多难看啊”、“不行啊”。

比较字形:“甩一用”、“借错一猎惜”。

结合比较音、形,指名用动作演示“挣”、“甩”,帮助理解字义。

(3)再轻声读一遍课文,要读得正确、熟练。

师:我们已经读了三遍课文,每遍读的要求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小结:我们学课文就要一遍遍地读,开头先熟悉一下内容,把字音读准;再看看课文分几节,每一节从哪里到哪里;然后再读读,要读得熟一点儿。

你们读了三遍,想不想听老师读一遍?

(4)老师范读(或听录音)。

请学生边听边看图,老师读完后,评议老师的朗读。

上课伊始,顾老师先安排了“3+1”朗读课文,每一遍读都有明确的要求:

第一遍,学生各自“轻声读”,读准字音,熟悉课文;第二遍,顾老师指名学生“分节读课文”,结合自学生字;第三遍,学生再各自“轻声读”,要读得正确、流利。三读课文,要求逐步提高。然后,顾老师又作了范读。这四遍朗读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读懂(不是讲懂)课文,更是为了让学生读熟课文。而读熟课文是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否重视熟读课文的指导,是教师对朗读功能认识是否深刻的行为表现,或许也是区别生手教师和熟手教师的一个标准。案倒2随机应变的朗读指导

中年段学生有了一定的朗读能力,读懂、读熟课文应该成为学生预习的要求,课堂朗读指导的重点就可以逐步转入有感情朗读的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主要目标不在于使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和方法,而是在于引导学生自觉领悟课文的深层内涵,以求学生对文本主旨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只有正确理解思想情感,才能通过朗读正确地表达自己的理解。下面是特级教师左友仁教学《火烧云》一课时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案例。

师出示火烧云彩色挂图,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感情,分段指导朗读。

1.师指导学生朗读第1、2自然段

师:可把文中“了”字的读音适当延长,读成近似“啦”的读音,感情就出来了(示范读这一句)。大家再试试看。

师:第3自然段应该读得快些还是慢些?

生:读的速度可稍快些,因为这段是写颜色变化又多又快。

(生读。) 生:我觉得要读出急切的语气。

(生读。)

师:自己读第4自然段到第7自然段,体会应该怎么读?

2.指名读

生1:读出惊喜的语气。

(生1试读。)

生2:当火烧云出现某种形状时,要读出惊喜语气;到形状模糊、消失时,应该读出惋惜的感情。

师:你试试看,该怎样读?

(生2试读。)

师:大家一起读,体会体会。

在学生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出感情。目标明确,定位正确。怎样指导感情朗读,案例中教师的指导方法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根据学生的朗读过程随机变化的:第1自然段注意由教师范读;第2自然段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比较、体会朗读;4~7自然段先通过学生自己体会、试读,再通过师生评议、齐读体会等。总之,朗读指导方法应该随机应变。案例3从读正确到读出感情

如何指导学生从读正确到读出感情?下面这位教师的指导很有层次感,是一次很有特点的朗读指导过程。通过教师精心的指导,从开始的“读正确”到读出一点感觉,再到最后能够比较正确地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全体同学都体验了一次从“正确朗读”到“有感情地朗读”的认识过程。

师:蜘蛛结网,这是一个很普通的生活现象。你看到了也不会受什么启发。而对于布鲁斯王子来说,意义非同寻常。自己读读课文这一节。

师: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出示课文句子:“布鲁斯感动极了。他猛地跳起

来,喊道:‘我也要干第八次!”’)。谁愿意来读?(生读得正确、流利。)

师:你读正确了。明白吗?谁能读得和他不一样!你应该怎样读?

(生投入地朗读。)

师:你最后一句“我也要干第八次”,读得特别好,有一点感觉了。谁还能

怎样读?

师:(生读得委投入了)我有两点感觉了。但是还没有感受到布鲁斯的“感动”!

生:(再读,突出了“感动”。)

师:要读好这句话,注意读好“感动极了”、“猛地跳起来”、“也要干第八

次”这几个短语。

生:(再读,强调了“也要干第八次”几个词语。)

师:她已经读得很好了。读这句话,还可以看看图,布鲁斯在喊的时候是什么表情?有什么手势?

生:(再读,表情激动、握紧拳头。)

师:这才叫“有感情朗读”!读书不仅要用口,还要全身心投入,这才有了

“感情”!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布鲁斯是这样说的,他是怎样做的呢?继续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练习朗读,略。)(1)教师的指导过程很有层次感,学生朗读的起点是“读正确”,然后,教师重点指导如何“读出感情”。他先是肯定学生“我也要干第八次”这一句读得特别好,然后指点要注意读好“感动极了”、“猛地跳起来”、“也要干第八次”这几个短语,接着又提示学生:“看看图,布鲁斯在喊的时候是什么表情?有什么手势?”只有联系人物当时的动作和心理,才能真正读好这句话。(2)教师巧妙地将学生朗读实践与即时反馈结合起来,将个别学生的朗读尝试与全体学生的朗读体验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对什么是读正确,什么是读出感情,以及如何才能读出感情,都有了比较具体、实感的认识。这样的认识是难能可贵的,只有学生亲身参与到实践过程中,才能真正获得这种认识。

整个指导过程设计精心,也反映出教师高超的语言智慧和课堂调控艺术。三、表达练习设计

复述课文创设情境说话。运用规定的词语描绘情境。

阅读教学重视表达,最好的方法是结合课文教学设计各种形式的表达练习,让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积累,使理解和表达、积累和表达获得多赢。

(1)复述课文。

这是低、中年段阅读教学表达训练的首选。国外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复述,甚至将复述当作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因为复述不仅仅是一种练习说话的方式,更是一种提高长时记忆书面语言能力的途径和扩大学生语言内存的有效手段。(2)创设情境说话。即利用课文生成合适的情境,让学生说话。这是小学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说话训练方式。

比如《小马过河》,要求学生以小马的身份回家向妈妈汇报自己是怎样过河的。这个说话训练就是基于课文情境设计的,课文内容和语言可以为学生说话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和语言构建话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要说好这段话,必须主动、深入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将自己阅读课文时获得的感悟重新加以整理,以表达促进理解,读写相得益彰。(3)运用规定的词语描绘情境。

比如,教学《旅行家树》这篇课文第一自然段要求学生运用“美丽”、‘‘华丽”、“秀丽”、“青翠”、“优雅”、“清幽”等词语描绘旅行家树给建筑物带来的美丽。由于内容是给定的,所以学生可以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对这些词语的组织运用上。这是一种极富挑战性的表达练习,需要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智慧来应对;同时也有很大的适应性,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需求,好的学生能全部运用,一般的同学可少用几个。让学生在运用过程中领会词语的意思,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词义的理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对词语掌握的水平。

(4)答问练习。

这几乎是每堂阅读课上不可缺少的练习,只是很多教师重点追求的是问题答案的正确,而不是问题语言表达的正确。如果能够将后者当作训练目标,要求学生对答问的言语正确组织和连贯表达,并适当给予指导,那么这类表达练习对学生熟练地组织话语和连贯地表达思想都将是一种非常好的训练。

(5)基于课文内容的想象说话。

比如,学了《从现在开始》这篇课文,要求学生想象猴子当上了万兽之王后,小动物们是怎样生活的,自己编个故事。想象说话不仅是一种对说话能力的训练,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案例l

以下是高年段课文《小狗与大画家》的教学片段,要求学生将课文中波比救韩美林的情形说清楚,并且加上自己的想象。因此,这次复述练习有一定的创造性。整个教学过程用了l7分钟。看下面的指导过程:

生:第二件事讲当美林被人拳打脚踢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人出来阻拦,也没有人保护美林,但小狗卷毛却出来为美林挡住拳头,这说明这只小狗跟关林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

师:是小狗卷毛保护着他。那么小狗波比是怎么救美林的呢?读2~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学生自读,边读边练习说。)

师:先和同桌练习说话,说波比是怎么救美林的。注意说清楚,在什么情况下,波比是怎么做的?(学生同桌之间练习说话。师再指名交流。)

生:有一次,韩美林在吃完饭回家的途中,突感胸口发闷,伴之而来的便是胸腔的绞痛,慢慢地、身不由己地倒向地面。这时,平常一直伴随在关林身边的小狗波比发现关林这样的举动,心里非常地着急,在他的脚边乱转,并且狂叫不已,显出十分着急的样子。当它发现主人已经支持不住时,便飞奔向四楼寻找别人的帮助。当它发现自己够不到一米多高的门铃,一切都是徒劳时,就想出了另外一种方法:它用连连变着叫的声音叫唤屋内的人。当人们打开门时,一切都惊呆了!小狗波比对屋内的所有的人乱扑乱咬,并且摆出一副凶狠的样子。别人看到波比这样的反常,急忙跟着波比跑下楼,把瘫倒在地上的美林送往医院,这才

使美林捡回了一条命。

师:讲得很好,而且加上了自己的想象。

在上述案例中,学生复述时使用的“身不由己”、“狂叫不已”、“徒劳’’以及‘‘突感胸口发闷,伴之而来的便是胸腔的绞痛,慢慢地、身不由己地倒向地面”等语句,很明显都是从课文中撷取来的。可以预见,复述过的词句在学生以后的表达中出现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案例中,教师对复述练习如何有效实施安排得非常精心,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然后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读课文,进行准备,接着让学生进行同桌间的交流,最后再指名学生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教师特意留出了复述准备的时间,并且安排了同桌互说,保证了每一个学生都有复述训练的机会,而不是简单地抽一两个尖子学生说说了事。这样的意识应该充分予以肯定。

案例2根据情境组织词语说话

以下是中年段《旅行家树》的教学4-段。教师从课文中挑选出六个形容词,根据课文内容随机创设了一个说话情境,让学生“描绘一下旅行家树给建筑物带来的美丽”。这是一种给出内容,尝试运用多个词语的造句练习。

(师出示:它站在美丽的住宅区,也站在华丽的别墅门前,那么青翠,那么优雅,给建筑物增添了几分秀丽和清幽。)

师:读这段话,体会这句话中“美丽”、“华丽”、“秀丽”运用的准确性。

师:谁能选择下面的词语,描绘一下旅行家树给建筑物带来的美丽?

(师出示:美丽、华丽、秀丽、青翠、优雅、清幽。)

生:青翠而且优雅的孔雀树站在华丽的别墅门前,给别墅增添几分秀丽和清幽。

师:真了不起,用上了五个词。还有谁想说说?

生:美丽的孔雀树站在华丽的别墅门前,舒展着它那青翠而优雅的枝叶,给

建筑物增添几分秀丽和清幽。

师:你把六个词都用上了,而且用得很正确,句子组织得也很通顺,真是太了不起了!

《旅行家树》由于说话内容是给定的,不需要学生“另起炉灶”,在说话的内容上动脑筋,所以学生可以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对这些词语的组织、运用上,即如何把给出的词语尽可能多地组织到自己的话语中,把话说清楚,说连贯、说通顺。这种练习极富挑战性,需要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智慧来应对,但是又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需求,运用好的学生能将六个词语全部运用上,一般的学生可以少用几个。但是,不管用多用少,都能不同程度地让学生获得成功地体验。这六个词语中的“美丽、华丽、秀丽”是一组近义词,教师没有刻意地让学生来辨析它们的细微差异,而是让学生在运用中体会它们的区别。学生在自己的话语中将这些词语运用得正确、妥帖了,那么词语教学应该说是到位了。所以,语文课中的词语教学不一定是解释词义。让学生在运用过程中领会词语的意思,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词义的深入理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词语学习的水平。案例3改变情境说话

以下是中年段课文《智烧敌舰》的教学片段,讲述的是阿基米得用上千面镜子集中太阳光,烧着敌舰的布帆,击退罗马侵略军的故事。课文中详写阿基米得指挥大家烧毁第一艘敌舰的情形,后面几艘敌舰被烧则为略写。教师要求学生仿照课文,具体说说第二艘敌舰被烧的情形。这是一种变换情境的说话练习。

1.出示课文

师:镜子全拿来了,阿基米得就按照预想的办法指挥大家烧毁了敌舰。烧了4艘,其余的吓得掉头就逃。我们先来看看第一艘敌舰被烧的情景(投影出示第七节):

这时候,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阿基米得就指挥大家一字儿排开,拿起镜子把反射的阳光集中对准第一艘军舰的布帆。也真奇怪,那布帆“轰”地一下起火了,风助火势,越烧越旺,顷刻间,大火包围了军舰。被烧得焦头烂额的罗马士兵狂呼乱叫,纷纷跳水逃命。2.朗读

(1)(第一句齐读,把阿基米得镇定自若、胸有成竹的感觉给读出来。)

(2)(第二句师读一生评一个别读一齐读一背诵。)

(3)师:罗马士兵怎么样?

(齐读。)

(4)师:作者写得真精彩,咱们把这段话连起来读一读,也读得精彩点。

(齐读。)3.说话

(1)这儿写的是第一艘敌舰被烧的情景,那么你能不能运用这些语句,说说

第二艘敌舰被烧的情景?注意:随着情境的变化,要做适当的修改。

(2)自由准备。

(3)交流:个别说一自由说一两位比赛说。

(教师评价学生所做的修改,及时在投影上显示。)

课文中第一艘敌舰被烧时的情境描写得非常具体,十分精彩。教师在朗读时,让学生理解这一段分三层描写:先写阿基米得指挥得镇定自若,再写布帆着火时的样子,最后描写罗马士兵狼狈逃窜的窘态。教师指导过程是先朗读、再说话。通过朗读,让学生理解课文,熟悉课文语言,并为说话奠定基础,关键部分的句子还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在读熟的基础上,再要求运用表达。学生在表达时非常自然地运用了课文中“风助火势”、“越烧越旺”、“顷刻间”、“焦头烂额”、“狂呼乱叫”、“跳水逃命”等词语。改变情境的说话练习,关键是要根据新的情境构建话语,要对文本作适当修改,使话语组织适合新的语境。教师在学生交流后,及时组织评价,并将学生所做的修改实时通过投影显示出来,这样的评价就具有实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话语构建能力。案例4基于课文情境写话

《鸟的天堂》是一篇传统教材。教师在课文教学的最后,要求学生以一只仙鹤的身份写一段话介绍鸟的天堂。这是基于课文情境设计的写话训练,别具匠心。指导过程如下:

师:巴金先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这株大榕树的勃勃生机。这么好的语言我们要积累下来。给大家一些时间,把第八节记下来,看谁记得最快。生背诵。师指导生交流、背诵。

师:假如你就是那第一只飞来的仙鹤,当你发现了这株美丽的南国的树时,

你将怎样召唤你的亲人、朋友来此安居乐业?请你变成那一只仙鹤,写一段能打

动人的话。

师:提示,可以学着用文中巴金的话来写,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写。

(生写,2分钟后交流。)

生1:在南国有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它遮盖住整个小岛,独木成林。那树叶绿得发光,绿得发亮,一簇堆在另一簇上,不留一点缝隙。那儿冬暖夏凉,是我们生活的天堂啊!

生2:这棵榕树独木成林,一棵树占地20多亩。这棵树那么大,那么绿。我

发现了一个天堂,那儿依山傍水,丰衣足食。一株树就是一片林子,周围很静,

人们善良……

师:就在你的召唤中,一只鸟飞来了,两只鸟飞来了,千百只、千万只鸟飞

来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成了真正的——

生读:鸟的天堂!

首先,所写话题是依据课文内容生成。这棵美丽的南国的大榕树占地20多亩,独木成林,生机勃勃,特点非常鲜明。这一话题能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内容可写,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写几方面的特点,能力一般的学生写出一方面的特点肯定也不会感到费劲。

其次,课文语言可以为学生写话提供很大的支持。教师在写话练习之前先让学生背诵课文片段,帮助学生积累课文中的语言,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言语习惯引用课文语言,重新构建话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的言语表达活动能够促进课文语言的内化,并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言语表达的质量。再次,将写话人的身份确定为那只最早来到并发现“鸟的天堂”的鸟,能够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并且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非常有利。

最后,整个写话过程其实也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的过程。学生要写好这段话,必须主动、深入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将自己阅读课文时获得的感悟重新加以整理,以表达促进理解,读写相得益彰。如果教学时间再充裕些,交流的学生再多些教师的指导评讲更具体些,那么训练的有效性将大大提高。四、板书设计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