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肺间质纤维化的影像表现肺泡肺内各级支气管肺间质肺叶—肺段—亚段—次级肺小叶—腺泡肺呼吸系统解剖小叶结构肺的间质:各级支气管和血管周围,小叶间隔和胸膜下,以及肺泡粘膜以下均有结缔组织。它们分布在中轴或外围。小叶结构的尺度小叶边长约20mm,中心动脉直径1mm是HRCT可以显示的,小叶间隔仅厚0.1mm,所以正常多不能显示。腺泡直径6-10mm,实变时表现为小结节影。腺泡:肺小叶内的I级呼吸性支气管及其远端所属的肺组织,是肺的基本功能单位。CT成像技术是关键HRCT:是核心重建:高分辨率
层厚:1mm矩阵:512—1024
常规CT(层厚10mm)薄层CT(层厚1mm)
常规CT(层厚10mm)薄层CT(层厚1mm)
常规CT(层厚8mm)薄层CT(层厚1mm)弥漫性肺间质疾病(DLD)分型特发性肺间质疾病——原因不明继发性肺间质疾病——病史!弥漫性肺间质疾病鉴别诊断关键一、病史1、粉尘接触史2、用药史3、吸烟史4、相关系统疾病表现,如RA、ANCA(相关性血管炎)、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等。二、具有鉴别意义的呼吸道症状三、体格检查四、HRCT检查五、血清学检查、肺功能检查、支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六、外科活检七、对于DLD的诊断——C+R+P:临床+CT+病理肺间质纤维化的病理病理诊断主要依据肺间质内混合性细胞渗出,气腔内蛋白渗出,肺泡上皮呈增生性改变,逐渐进展至纤维化和蜂窝肺。活动性病变与弥漫分布的纤维化同时存在。患系统性血管炎肺间质纤维化的常见CT表现(一)早期表现:为两下肺弥漫性小片状高密度影和颗粒状高密度阴影病理基础:肺末梢气腔内蛋白样物质渗出(二)晚期,主要病变为慢性纤维化肺间质纤维化的常见CT表现(一)早期表现:为两下肺弥漫性小片状高密度影和颗粒状高密度阴影
磨玻璃样影患者,女,41岁,结缔组织病早期的小叶间隔增厚主要见于胸膜下区,在HRCT上呈现为与胸膜垂直,并到达胸膜的线样阴影,长1-2cm,边缘光滑(二)晚期,主要病变为慢性纤维化,主要表现为:
1、胸膜下弓线影
2、小叶间隔增厚
3、网状阴影及细粒样阴影,后者认为是索条状纤维性病变的断面像
4、肺界面征,表现为血管、支气管界面及胸膜面不规则
5、蜂窝状阴影
6、肺气肿,(以小叶中心型肺气肿多见)
7、支气管扩张
8、局灶性肺野密度增高,病理基础为斑片状纤维化或支气管受牵拉扭曲、扩张等引起的局灶性肺不张。肺间质纤维化的常见CT表现胸膜下弓线影
胸膜下弓线影
呈现与胸膜面平行,相距胸膜约1cm长5-10cm的弧带状致密影,常见于两下肺后外侧小叶间隔增厚小叶间隔增厚网状及细点状阴影网状及细点状阴影网和结节影伴局限性肺气肿
肺界面征肺界面征肺界面征肺界面征蜂窝状影表现为数毫米至2cm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含气囊腔,是在广泛纤维化基础上引起的无肺末梢气腔。蜂窝状影肺气肿肺气肿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患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甲方发三方协议合同模板
- 空调用工兼职合同协议书
- 煤油购销合同协议书模板
- 物业公司聘用协议书模板
- 离婚协议算不算一种合同
- 电厂脱硫塔采购合同范本
- 门窗修缮合同协议书范本
- 移动机器人采购合同范本
- 消防维保合同协议书模板
- 网签版技术服务合同范本
- 网络安全设备巡检记录表
- 统一战线基本理论方针政策课件
- 2024年广东梅州市梅江区招考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电力用磷酸铁锂电池通信电源系统技术规范》
- 人事行政部内部培训
- 臀位分娩课件PPT
- 乳制品企业食品安全培训
- 《常见猪的品种》课件
- 2023初中历史教师进城选调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五套)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全册大单元教学整体分析
- DB21-T 2935-2018辽西北退化农田防护林修复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