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品质体系运营方式指导力的合成与分解专题复习(含答案)力的合成与分解专题复习(含答案)
PAGE
/力的合成与分解专题复习(含答案)专题复习力的合成与分解【题文】(理综卷·2015届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2014.09))15.如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θ。若此人所受重力为G,则椅子对他的作用力大小为A.GB.G?sinθC.G?cosθD.G?tanθ【知识点】力的合成.B3B4【答案解析】A解析:人受多个力处于平衡状态,人受力可以看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重力,另一部分是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根据平衡条件得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与重力等值,反向,即大小是G.故选:A.【思路点拨】人受多个力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人受力可以看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重力,另一部分是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根据平衡条件求解.通过受力分析和共点力平衡条件求解,注意矢量叠加原理.【题文】(理综卷·2015届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2014.09))20.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半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已知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和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B.A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m)gC.B物体对A物体的压力小于MgD.A物体对地面的摩擦力可能大于Mg【知识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B3B4B7【答案解析】BD解析:对B物体受力如右上图,根据合力等于0,运用合成法得,墙壁对B的弹力N1=mgtanα,A对B的弹力N2=.则B物体对A的压力大于mg.对整体分析得,地面的支持力N3=(M+m)g,摩擦力f=N1=mgtanα<mg.因为m和M的质量大小未知,所以A物体对地面的摩擦力可能大于Mg.故A、C错误,B、D正确.故选BD.【思路点拨】隔离对B分析,根据合力为零,求出A对B的弹力,墙壁对B的弹力,再对整体分析,求出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合适地选择研究对象,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抓住合力为零,运用共点力平衡知识求解.【题文】(理综卷·2015届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2014.09))21.右下图是给墙壁粉刷涂料用的“涂料滚”的示意图.使用时,用撑竿推着粘有涂料的涂料滚沿墙壁上下缓缓滚动,把涂料均匀地粉刷到墙上.撑竿的重量和墙壁的摩擦均不计,而且撑竿足够长,粉刷工人站在离墙壁一定距离处缓缓上推涂料滚,关于该过程中撑竿对涂料滚的推力F1,涂料滚对墙壁的压力F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F1增大B.F1减小C.F2增大D.F2减小【知识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B3B4【答案解析】BD解析:以涂料滚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设撑轩与墙壁间的夹角为α,根据平衡条件得:
F1=,F2=Gtanα由题,撑轩与墙壁间的夹角α减小,cosα增大,tanα减小,则F1、F2均减小.故选:BD.【思路点拨】以涂料滚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根据平衡条件得到竿对涂料滚的推力为F1和墙壁对涂料滚的弹力的表达式,再分析两个力的变化.本题是动态平衡问题,采用函数法分析的,也可以采用图解法更直观反映出两个力的变化情况.【题文】(理综卷·2015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08))18.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F1、F2、F3,关于它们的合力F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大小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F≤F1+F2+F3B.F至少比F1、F2、F3中的某一个大C.若F1∶F2∶F3=3∶6∶8,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为零D.若F1∶F2∶F3=3∶6∶2,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为零【知识点】力的合成.B3【答案解析】C解析:A、三个力的合力最小值不一定为零,三个力最大值等于三个力之和.故A错误.B、合力可能比三个力都大,也可能比三个力都小.故B错误.C、若F1:F2:F3=3:6:8,设F1=3F,则F2=6F,F3=8F,F1、F2的合力范围为[3F,9F],8F在合力范围之内,三个力的合力能为零.故C正确.
D、若F1:F2:F3=3:6:2,设F1=3F,则F2=6F,F3=2F,F1、F2的合力范围为[3F,9F],2F不在合力范围之内,三个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故D错误.故选C.【思路点拨】当三个力的方向相同时,合力最大,三个力的合力不一定为零,当第三个力不在剩余两个力的合力范围内,合力不能为零.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从而会通过两个力的合力范围求三个力的合力范围.【题文】(理综卷·2015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08))19.如图所示装置,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1,m2,不计一切摩擦、滑轮质量和滑轮的直径,若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A.m1可以大于m2B.m1一定大于m2/2C.m2可能等于m1/2D.θ1一定等于θ2【知识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B3B7【答案解析】AD解析:对m2分析可知,m2受拉力及本身的重力平衡,故绳子的拉力等于m2g;对滑轮分析,由于滑轮跨在绳子上,故两端绳子的拉力相等,它们的合力一定在角平分线上;由于它们的合力与m1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合力竖直向上,故两边的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1和θ2相等;故D正确;由以上可知,两端绳子的拉力等于m2g,而它们的合力等于m1g,因互成角度的两分力与合力组成三角形,故可知2m2g>m1g,故m2>m1,故A正确,B错误故选:AD.【思路点拨】对m2分析可知绳子的拉力大小,对滑轮分析,由于滑轮放在一根绳子上,绳子两端的张力相等,故可知两绳子和竖直方向上的夹角相等,由共点力的平衡关系可得出两质量的关系.本题要注意题目中隐含的信息,记住同一绳子各部分的张力相等,即可由几何关系得出夹角的关系;同时还要注意应用力的合成的一些结论.【题文】(理综卷·2015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08))21.如图所示为位于水平面上的小车,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在斜杆的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F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小车静止时,F=mgsinθ,方向沿杆向上B.小车静止时,F=mgcosθ,方向垂直于杆向上C.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一定有F=mg,方向竖直向上D.小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一定有F>mg,方向可能沿杆向上【知识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B3C2C5【答案解析】CD解析:A、B、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mg与杆对小球的力F作用;
当小车静止时,小球也静止,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杆的作用力F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由平衡条件得:F=mg,方向竖直向上.故A、B错误.C、小车向右做匀速运动时,受力平衡,一定有F=mg,方向竖直向上,故C正确;D、小车向右加速运动时,小球受力不平衡,小球受到的合力向右,F>mg,方向可能沿杆向上,故D正确;故选CD.【思路点拨】结合小车的运动状态对小车进行受力分析,确定杆对小球的作用力.本题中轻杆与轻绳的模型不同,绳子对物体只有拉力,一定沿绳子方向,而杆子对物体的弹力不一定沿杆子方向,要根据状态,由牛顿定律分析确定.【题文】(物理卷·2015届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2014.08))6.如图所示,重物被绕过小滑轮的细线所悬挂,小滑轮被一根细线系于天花板上的点。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是三根线的结点,水平拉着物体,、与夹角如图所示。细线、小滑轮的重力和细线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均可忽略,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悬挂小滑轮的细线的张力是,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重物A的质量为B.桌面对B物体的摩擦力为C.重物C的质量为D.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知识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B3B4B7【答案解析】D解析:设悬挂小滑轮的斜线中的拉力与O′a绳的拉力分别为T1和T,则有:2Tcos30°=T1得:T=20N.重物A的质量mA==2kg,故A正确;结点O′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得,弹簧的弹力为:F1=Tcos60°=10N.mcg=10Nmc=1kg,故C正确;
根据平衡条件桌面对B物体的摩擦力与O′b的拉力相等,即:F2=Tsin60°=20?N=10N,故B正确.D、由于动滑轮两侧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根据对称性可知,细线OP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故D错误.题目要求选错误的,故选:D.【思路点拨】根据悬挂小滑轮的斜线中的拉力与O′a绳的拉力关系,求出O′a绳的拉力.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根据平衡条件求出弹簧的弹力和绳O′b的拉力.重物A的重力大小等于O′a绳的拉力大小.再根据物体B平衡求出桌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本题涉及滑轮和结点平衡问题.根据动滑轮不省力的特点,确定细线OP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是关键.【题文】(物理卷·2015届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09))1.如图所示为节日里悬挂灯笼的一种方式,A、B点等高,O为结点,轻绳AO、BO长度相等,拉力分别为FA、FB,灯笼受到的重力为G.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FA一定小于GB.FA与FB大小相等C.FA与FB是一对平衡力D.FA与FB大小之和等于G【知识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B3B4B7【答案解析】B解析:设∠AOB=2θ,O点受到FA、FB、F三力作用,根据平衡条件得知:FA与FB合力与重力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此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列平衡方程得:
?FAsinθ=FBsinθ
?FAcosθ+FBcosθ=G
解出:FA=FB=;
当θ=60°时,FA=FB=G;当θ<60°时,FA=FB<G;当θ>60°时,FA=FB>G;则可知FA不一定小于G;两力可能与G相等,两力的大小之和大于G;故选:B.【思路点拨】以O点为研究对象作出受力分析图,根据平衡条件,由正交分解法列方程,由几何关系可得出各力间的关系.本题中由于两力的夹角不确定,要注意讨论分析,本解法采用了正交分解法,也可以运用合成法或分解法列方程分析.【题文】(物理卷·2015届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09))8.一物体位于光滑水平面上,同时受到三个水平共点力F1、F2和F3作用,其大小分别为F1=42N、F2=28N、F3=20N,且F2的方向指向正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三个力的合力可能为零;B.F1、F2两个力的合力大小可能为20N;C.若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F1、F3的合力大小为48N,方向指向正南;D.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F1、F3的合力大小一定为28N,方向指向正南。【知识点】力的合成.B3【答案解析】ABD解析:A、根据两个力F1和F2的合力范围|F1-F2|≤F合≤F1+F2,得F1和F2的合力范围为14N≤F合≤70N,F3=20N,则F3与F1和F2的合力大小可能相等,则三个力的合力可能为零.故A正确.B、F1和F2的合力范围为14N≤F合≤70N,则F1、F2两个力的合力大小可能为20N.故B正确.C、若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合外力为零,F2、F3的合力与F1=42N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2、F3的合力大小为42N,方向与F1方向相反.故C错误.D、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合外力为零,F1、F3的合力大小与F2=28N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1、F3的合力大小一定为28N,方向指向正南.故D正确.故选ABD【思路点拨】根据两个力F1和F2的合力范围|F1-F2|≤F合≤F1+F2,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范围,若第三力能与此合力大小相等,三个力的合力即可能为零;三个力平衡时,根据平衡条件推论可知;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掌握F1和F2的合力范围|F1-F2|≤F合≤F1+F2,以及平衡条件的推论:三个力平衡时,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共线.【题文】(物理卷·2015届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09))9.如图所示,将一根不能伸长、柔软的轻绳两端分别系于A、B两点上,一物体用动滑轮悬挂在绳子上,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绳子张力为F1,将绳子B端移至C点,待整个系统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绳子张力为F2;将绳子B端移至D点,待整个系统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绳子张力为F3,不计摩擦,则A.==B.=<C.F1>F2>F3D.F1=F2<F3【知识点】力的合成与应用.B3B4B7【答案解析】BD解析:设绳子结点为O,对其受力分析,如图
当绳子右端从B移动到C点时,根据几何关系,有AOsin+OBsin=AC
同理有?AO′sin+O′Bsin=AC绳子长度不变,有AO+OB=AO′+O′B故θ1=θ2
绳子的结点受重力和两个绳子的拉力,由于绳子夹角不变,根据三力平衡可知,绳子拉力不变,即F1=F2;
绳子右端从B移动到D点时,绳子间夹角显然变大,绳子的结点受重力和两个绳子的拉力,再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可得F1<F3故θ1=θ2<θ3,F1=F2<F3故选BD.【思路点拨】绳子右端从B移动到C点时,根据几何关系可以判断出,两个绳子之间的夹角不变,然后根据三力平衡条件判断出绳子拉力不变;绳子右端从B移动到D点时,绳子间夹角变大,再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本题关键根据几何关系判断出两次移动过程中两绳子间夹角的变化情况,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作图,运用合成法分析.【题文】(物理卷·2015届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09))14.(10分)如图所示,小球被轻质细绳系住斜吊着放在静止光滑斜面上,设小球质量m=1kg,斜面倾角θ=300,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α=300,光滑斜面M=3kg置于粗糙水平面上,求:(1)悬线对小球拉力的大小。(2)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g=10m/s2)【知识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B34B7【答案解析】(1)(2)解析::(1)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答图1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得知,T与N的合力F=mg
???Tcos30°=F
得T=(2)以小球和斜面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答图2所示.
由于系统静止,合力为零,则有
f=Tcos60°=方向水平向左【思路点拨】(1)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根据平衡条件求解悬线对小球拉力大小.(2)以小球和斜面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本题是两个物体的平衡问题,要灵活选择研究对象,正确分析受力,作出力图,是解题的关键.【题文】(物理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小一调考试(2014.08))3.三个重量均为20N的相同木块a、b、c和两个劲度均为500N/m的相同轻弹簧p、q用细线连接如图,其中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时p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p弹簧的左端,直到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该过程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轻弹簧和细线的重量都忽略不计)()A.8cm B.12cm C.16cm D.20cm【知识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B3B4【答案解析】C解析:刚开始弹簧p处于原长,而弹簧q被压缩,设压缩量为x1,根据胡克定律,有mg=kx1解得x1=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p弹簧的左端,直到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此时,对物体C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拉力,设弹簧伸长量为x2,根据胡克定律,有
mg=kx2解得x2=对物体b受力分析,受重力mg、弹簧拉力F和细线拉力T,根据平衡条件,有T=F+mg=40N对物体a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细线拉力T和弹簧弹力F′,根据平衡条件,有F′=T=40N设弹簧p伸长量为x3,根据胡克定律,有F′=kx3解得x3=根据几何关系,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x=x1+x2+x3=0.16m故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0.16m,即16cm.故选C.【思路点拨】刚开始弹簧p处于原长,而弹簧q被压缩;之后p、q弹簧都伸长;细线的形变量忽略不计,故可以结合胡克定律和几何关系得到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本题关键是找出临界状态,然后求出弹簧各个时刻的压缩量和伸长量,最后根据几何关系得到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题文】(物理卷·2015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8月开学考试(2014.08))7.物体A、B叠放在斜面体C上,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一起随斜面向左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物体A、B相对静止,设物体B给物体A的摩擦力为,水平地面给斜面体C的摩擦力为,(),则A.????????B.水平向左??C.水平向左???D.水平向右【知识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B3C2【答案解析】CD解析:ABC整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一起随斜面向左匀加速运动,所以整体相对与斜面向左运动,故Ff2水平向右,故D正确;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左,所以A物体合外力的方向向左,对A进行受力分析,水平方向仅受到物体B给物体A的摩擦力为Ff1作用,所以Ff1水平向左,故C正确,故选CD【思路点拨】水平地面给斜面体C的摩擦力Ff2为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的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一致,对A进行受力分析即可判断B给物体A的摩擦力为Ff1的方向.本题考查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注意两者的区别,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题文】(物理卷·2015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8月开学考试(2014.08))13(15分)质量为m=0.8kg的砝码悬挂在轻绳PA和PB的结点上并处于静止状态。P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7°,PB沿水平方向。质量为M=10kg的木块与PB相连,静止于倾角为37°的斜面上,如图所示。(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1)轻绳PB拉力的大小;(2)木块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和弹力大小.【知识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B3B7【答案解析】(1)6N(2)64.8N76.4N解析:(1)对点P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得:
联立解得:故轻绳PB拉力的大小为6N(2)对木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得:
联立解得:【思路点拨】(1)对物体G1受力分析,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即可得出PB拉力的大小.(2)对木块受力分析,并交PB的拉力分解,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弹力.解决共点力平衡的题目,受力分析是关键,同时注意正确做出图象,三力平衡时可以用合成法,四力及以上时一般采用正交分解法.【题文】(物理卷·2015届天津一中高三上学期零月月考(2014.09))2.一个挡板固定于光滑水平地面上,截面为??圆的柱状物体甲放在水平面上,半径与甲相等的光滑圆球乙被夹在甲与挡板之间,没有与地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现在对甲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使甲沿地面极其缓慢地移动,直至甲与挡板接触为止.设乙对挡板的压力F1,甲对地面的压力为F2,在此过程中()A.F1缓慢增大,F2缓慢增大B.F1缓慢增大,F2不变C.F1缓慢减小,F2不变D.F1缓慢减小,F2缓慢增大【知识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B3B4B7【答案解析】C解析:先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当柱状物体向左移动时,N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减小,由图1看出,
柱状物体对球的弹力N2与挡板对球的弹力N1均减小.则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知,球对挡板的弹力F1减小.再对整体分析受力如图2所示,由平衡条件得知,F=N1,推力F变小.地面对整体的支持力N=G总,保持不变.则甲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思路点拨】先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运用图解法得到柱状物体对球的弹力和挡板对球的弹力如何变化,再对整体研究,分析推力F和地面的支持力如何变化.本题首先要对小球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求解出小球受到的支持力表达式,再进行讨论.再运用整体法研究地面的支持力和推力如何变化.【题文】(物理卷·2015届天津一中高三上学期零月月考(2014.09))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和3m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为2m和3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T.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3m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为2m的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B.当F逐渐增大到T时,轻绳刚好被拉断C.当F逐渐增大到1.5T时,轻绳还不会被拉断D.轻绳刚要被拉断时,质量为m和2m的木块间的摩擦力为0.66T【知识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连接体;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B3B7C2【答案解析】C解析:质量为2m的木块受到重力、质量为m的木块的压力、m对其作用的向后的摩擦力,轻绳的拉力、地面的支持力五个力的作用,故A错误;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隔离后面的叠加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轻绳中拉力为F′=3ma=.由此可知,当F逐渐增大到2T时,轻绳中拉力等于T,轻绳才刚好被拉断,选项B错误;C正确;轻绳刚要被拉断时,物块加速度a′=,质量为m和2m的木块间的摩擦力为f=ma′=,故D错误.故选C.【思路点拨】采用隔离法分析2m可得出其受力的个数;再对整体分析可得出整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以后面两个物体为研究对象可得出拉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则可分析得出F与T的关系.本题重点在于研究对象的选择,以及正确的受力分析,再由整体法与隔离法分析拉力之间的关系.【题文】(物理卷·2015届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三返校联考(2014.08))6.气象研究小组用图示简易装置测定水平风速。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直杆,质量为m的薄空心塑料球用细线悬于杆顶端O,当水平风吹来时,球在水平风力的作用下飘起来。已知风力大小正比于风速,当风速v0=3m/s时,测得球平衡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0°。则A.细线拉力与风力的合力大于mgB.若风速增大到某一值时,θ可能等于90°C.细线拉力的大小为D.θ=60°时,风速v=6m/s【知识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B3B4B7【答案解析】C解析:A、小球受重力、拉力、风力处于平衡,所以细线拉力与风力的合力等于mg与重力平衡,故A错误;B、风速增大,θ不可能变为90°,因为绳子拉力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与重力平衡.故B错误.C、根据受力分析,,所以T=,故C正确;D、小球受重力、拉力、风力处于平衡,根据共点力平衡知风力F=mgtanθ,θ从30°变为60°,则风力变为原来的3倍,因为风力大小正比于风速和球正对风的截面积,所以风速v=9m/s.故D错误,故选C【思路点拨】对小球受力分析,受风力、重力、拉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确定θ的变化.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共点力平衡进行求解【题文】(物理卷·2015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2014.09))4.用轻质等长的细线把两个质量相等的带电小球a、b悬挂起来,a球带负电-3q,b球带正电q,整个装置处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最后达到平衡时的状态可能是()【知识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电场强度.B3B4I1【答案解析】D解析:A带负电,受到的电场力水平向左,B带正电,受到的电场力水平向右.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电场力向左,所以细绳向左偏.设OA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则由平衡条件得???tanα=??以B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设AB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β,则由平衡条件得??tanβ=得到α=β故选D【思路点拨】运用整体法研究OA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再隔离B研究,分析AB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得到两夹角的关系,判断系统平衡状态.本题采用隔离法和整体法,由平衡条件分析物体的状态,考查灵活选择研究对象的能力.【题文】(物理卷·2015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2014.09))9.如图所示,顶端装有定滑轮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通过细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于物体B上,将物体B缓慢拉高一定的距离,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A仍然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A.水平力F一定变小B.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变大C.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D.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知识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B3B4B7【答案解析】C解析:这是典型的相互作用中的静力学问题,取物体B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情况如图,则有F=mgtanθ,T=,在物体B缓慢拉高的过程中,θ增大,则水平力F随之变大,故C正确A错误;对A、B两物体与斜面体这个整体而言,由于斜面体与物体A仍然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但是因为整体竖直方向并没有其它力,故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应该没有变,故B错误;在这个过程中尽管绳子张力变大,但是由于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开始并不知道其方向,故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的情况无法确定,故D错误.故选C.【思路点拨】此题中物体A、B两个物体和斜面原来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没有力;当受到水平力F时,对于物体B,如下图1受力分析;将物体B缓慢拉高一定的距离,然后静止,重力大小不变,绳子和重力的夹角θ变大,如图2所示受力分析,F、T都变大;因此得解.
本题属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基本题型,只要能掌握运动情景及正确受力分析即可顺利求解.【题文】(物理卷·2015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2014.09))15.如图,质量分别为mA、mB的A、B两个楔形物体叠放在一起,B靠在竖直墙壁上,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A、B静止不动,则()A.A物体受力的个数可能为3B.B受到墙壁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C.力F增大(A、B仍静止),A对B的压力也增大D.力F增大(A、B仍静止),墙壁对B的摩擦力也增大【知识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物体的弹性和弹力.B2B3B4【答案解析】AC解析::先对AB整体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知,竖直方向:f=GA+GB,因此当水平力F增大,墙壁对B的摩擦力仍不变,但A对B的压力一定增大,故C正确,B、D错误;若AB间不存在静摩擦力,则有:隔离B物体,必受重力、A对B的压力和墙面的弹力与静摩擦力作用;隔离A物体,受到重力、B对A的支持力和外力F,三个力作用,均能处于平衡;若AB间存在静摩擦力,则有:A受四个力,B受五个力,仍能处于平衡;故A可能受三个力,也可能受4个力,故A正确;故选:AC.【思路点拨】先对AB整体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知,整体共受四个力作用,墙面对此有作用力;再分别隔离A、B受力分析,应用平衡条件分析即可.关键利用整体法并结合共点力平衡条件得到B物体与墙间不存在弹力,注意AB间是否存在静摩擦力是解题的关键.【题文】(物理卷·2015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2014.09))18.如图所示,总质量为460kg的热气球,从地面刚开始竖直上升时的加速度为0.5m/s2,当热气球上升到180m时,以5m/s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若离开地面后热气球所受浮力保持不变,上升过程中热气球总质量不变,重力加速度g=10m/s2。关于热气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受浮力大小为4830NB.加速上升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保持不变C.从地面开始上升10s后的速度大小为5m/sD.以5m/s匀速上升时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230N【知识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B3B4【答案解析】AD解析:A、从地面刚开始竖直上升时,速度为零,故阻力为零,气球受重力和浮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浮-mg=ma解得:F浮=m(g+a)=460×(10+0.5)N=4830N,故A正确;B、气球受重力、浮力和空气阻力,若阻力不变,合力不变,气球匀加速上升,矛盾,故B错误;C、刚开始竖直上升时的加速度为0.5m/s2,气球是变加速运动,加速度逐渐减小,故10s后的速度大小小于5m/s,故C错误;D、以5m/s匀速上升时,根据平衡条件,有:F浮=mg+f,解得f=230N,故D正确;故选AD.【思路点拨】气球受重力、浮力和阻力,先加速后匀速,故加速度变化,合力变化,故阻力变化;开始时速度为零,空气阻力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出浮力;最后匀速,再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本题关键明确气球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题文】(物理卷·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温州中学等)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2014.08))10.如图所示,带支架的平板小车沿水平面向左做直线运动,小球A用细线悬挂于支架前端,质量为m的物块B始终相对于小车静止地摆放在右端。B与小车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某过程中观察到细线偏离竖直方向θ角,则此刻小车对物块B产生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为()A.,竖直向上;B.,斜向左上方;C.,水平向右;D.,斜向右上方。【知识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B3B7C2【答案解析】D解析:以A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Agtanθ=mAa,解得a=gtanθ,方向水平向右.再对B研究得:F=ma=mgtanθ,方向水平向右,即小车对物块B产生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为mgtanθ,方向向右.小车对物块B的支持力向上,与重力平衡,故N=mg;故小车对物块B产生作用力为:F=N2+f2=mg,斜向右上方;故选D.【思路点拨】先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对B研究,由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小车对物块B产生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本题要抓住小球、物块B和小车的加速度相同的特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采用隔离法研究.
小班数学:三只熊的早餐(教案)小班数学:三只熊的早餐(教案)
/小班数学:三只熊的早餐(教案)小班数学活动《三只熊的早餐》活动目标: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FLASH课件活动过程:一、观察小熊一家,通过比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1.导入: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2.哪个是爸爸?哪个是小熊宝宝?为什么?那妈妈呢?3.小结:在我们家里,一般情况都是爸爸长得最高,宝宝长得最矮,妈妈长得不高也不矮。二、创设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过分碗这一事件,区分"大"、"小"、"不大也不小"1.引导语:小熊一家今天要在草地上吃早餐。我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吃饭的时候一般会先准备什么呀?(碗)小熊一家早就准备好了三只碗。2.你能看看哪知碗给爸爸?什么颜色的?哪只给妈妈?什么颜色的?宝宝呢?三、情境"分蜂蜜",体会蜂蜜的多少和三只熊的关系1.今天小熊一家要吃3样早餐。他们会吃些什么呢?请你来猜一猜。2.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请小朋友举手告诉我小熊一家吃的是什么?3.他们的第一样早餐是蜂蜜。那你知道哪一瓶给熊爸爸吃?为什么?哪一瓶给熊宝宝吃?为什么?哪一瓶给熊妈妈?为什么?4.小结:一般情况下,爸爸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吃得蜂蜜也是最多的,熊宝宝胃口最小,吃的蜂蜜也是最少的,而熊妈妈胃口不大也不小,所以吃的玉米蜂蜜不多也不少。四、情境"分玉米",感知"粗"、"细"1.引导语:第二样早餐是什么?(玉米)刚刚蜂蜜瓶子有高有低,我们一下就看出来了。玉米都是一样高的,要怎么分呢?为什么?2.通过肢体语言引导幼儿感知"粗"、"细"--人是讲胖的,玉米要讲粗(动作提示),慢慢的,就变……(动作收紧)细了小结:熊爸爸胃口最大,吃的玉米也是最粗的,熊宝宝胃口最小,吃的玉米也是最细的,而熊妈妈胃口不大也不小,所以吃的玉米不粗也不细。五、情境"分苹果",引导幼儿思考1.明确要求:第三样早餐是什么?(苹果)数数有几个?小熊一家把苹果分成了三份,每一份都不一样多,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分的。第一份有几个苹果?第二份有几个苹果?第三份有几个苹果?2.我请小朋友们讨论讨论,熊爸爸要吃第几份苹果?熊宝宝要吃第几份苹果?熊妈妈要吃第几份苹果?3.讨论结束了,我来请知道的小朋友举手告诉我。4.(熊宝宝要吃第一份苹果)为什么?(熊妈妈要吃第二份苹果)为什么?(熊爸爸要吃第三份苹果)为什么?5.熊爸爸胃口最大,所以我们今天给熊爸爸吃的最多,熊妈妈胃口不大也不小,所以我们给熊妈妈吃的不多也不少。而熊宝宝胃口最小,所以我们给熊宝宝吃的也是最少的。今天我们学会了给小熊一家分早餐,那么小朋友们回家是不是会帮爸爸妈妈分早餐了呢?6.我们帮小熊一家分好了早餐,它们已经准备开始吃了,我们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出去玩一玩,好不好?
小学英语教学重点小学英语教学重点
/小学英语教学重点小学英语教学大纲前?言?
外国语是获取世界科技、文化等信息,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国际交往与合作的重要工具。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21世纪对人才的需要,使外语成为我国学校教学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小学阶段是儿童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也是儿童发展接近外语本族语语音和语感的最佳时期。小学开设英语课,有利于激发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打好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基础。学习英语,有利于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开阔儿童的视野,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
一、教学目的?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掌握一定的词汇和最基本的语法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日常会话能力以及拼读、拼写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喜欢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为他们升入中学继续学习英语奠定初步的基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要求?
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共计六年。?
小学一、二年级?
5小课时/周×70周=175课时?
小学三、四年级?
4课时/周×70周=280课时?
小学五、六年级?
4课时/周×70周=280课时?
(注:每小课时220分钟;每课时=40分钟)?
小学教学分为三个阶段:?
(1)语音、语调输入阶段(一、二年级):听说为主。?
(2)语音、语调输入和拼写阶段(三、四年级):继续听说,认读、拼写跟上。?
(3)语音、语调输入和读写并行阶段(五、六年级):听、说、读、写全面训练。?
小学英语通过六年的教学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二年级?
(1)在课堂上,借助实物、图片、教师的动作与表情,能对教师用英语提出的要求作出基本正确的反应。?
(2)能够听懂,并能根据实物、图片、动作等,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说出所学单词400个左右。?
(3)能够背诵所学的儿歌,会唱所学的英文歌曲。?
(4)能够掌握最基本的日常交际用语(如Hello./Hi.Good?morning./How?are?you?等)。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发出简短的指令,作出简单的陈述,使用简单的疑问句以及对简单的疑问句和选择疑问句作出回答等)。?
三、四年级?
(1)基本能够听懂课堂用语。?
(2)能够按顺序背诵字母表,并可以认读、拼写字母的大小写形式,区分印刷体和手写体。?
(3)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所学的单词、词组和课文。?
(4)能够根据场景,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进行简单的对话。?
(5)能够听懂,并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说出所学单词400个左右,并能够拼写其中所学常用单词200个左右。?
(6)能够正确、规范地书写大小写字母、单词和句子。?
五、六年级?
(1)能够听懂课堂用语,基本听懂题材熟悉、难度浅于教材课文、语速为每分钟80词左右的听力材料。?
(2)在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所学的单词、词组和课文的基础上,掌握所学重点单词、固定短语和基本句型的基本用法。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说出所学单词400个左右,能够拼写所学常用单词250个左右。?
(3)能够在所学语言知识范围内进行日常会话。?
(4)能够阅读与教材课文难易程度相当的原版简易图画故事。?
(5)能够书面回答与课文有关的问题,能写便条式的、以双方信息交流为主的英语。?
(6)理解以下时态: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和be?going?to表示的将来时。掌握所学规则动词的词形变换。能识别所学实义单词的词性。?
三、教学内容?
为达到上述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小学阶段应教授下列几方面的内容:?
(一)字母表?
(二)基本语音、语调?
(三)词汇?
1.接触(听、说、认读)1200个左右单词和一定数量的短语和习惯用语。?
2.拼写450个左右常用单词。?
(四)语法?
?1.名词?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名词的数、专有名词、所有格。?
2.代词?人称代词的主格、宾格形式,物主代词的形容词性与名词性形式,指示代词,不定代词,疑问代词。?
3.数词?100以内的基数词和序数词。?
4.介词?词汇总表中介词的用法。?
5.连词?词汇总表中连词的用法。?
6.形容词?作定语和表语的形容词。?
7.副词?词汇总表中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疑问的副词的用法。?
8.动词?
动词的词类: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连系动词、基本的情态动词和助动词(be,do,have,shall,will)。?
时态: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和be?going?to表示的将来时。?
9.感叹词?
10.句子?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五)日常交际用语?
四、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
小学英语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教育、教养、教学三个原则。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杜会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以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
进行思想教育要言传身教,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小学英语教育事业,处处作学生的表率,使学生学有榜样。?
(二)重视培养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小学英语是入门教学,应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放在首位,寓教于乐。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儿童好动、爱说、爱唱、善于模仿等特点,通过说唱、游戏等方式使学生主动、大胆、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要坚持以表扬、鼓励为主,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发展其求知欲,培养学生稳定而持久的英语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应包括设法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理解带来的乐趣。教师可以使用图片、手势、适当的汉英对照、孩子们熟悉的内容或游戏等办法,尽量降低非语言因素引起的理解难度,设法使孩子领会、接受信息和指令,并且通过按照指令办事(如课堂上翻书、模仿、表演等活动)和欣赏动画等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理解带来的乐趣。?
(三)要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同时注意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
小学英语教学重在加强基本功训练,为学生继续学习打好基础。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训练中,侧重进行听、说训练。?
小学阶段正处于发展接近英语本族语语音的最佳时期,对学生听力发展也很需要。教学中要侧重语音输人,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语音学习需要经过大量反复的操练。儿童模仿力强、记忆力好,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听、多说,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能力。这不仅可以有效地发展小学生标准的语音、语调,而且还可以改善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中高级阶段学生口语不理想的状况。?
小学阶段的阅读训练,特别要注意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材料要尽可能地选择故事情节生动,且接近儿童日常生活以及儿童认知能力的原版材料。要培养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英语字母、单词和句子的习惯;以及最基本的写的能力。?
(四)坚持以自然环境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
儿童心理语言学家认为,儿童倾向于在自然环境中学习语言。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决定了儿童具有与他人接近并达成与他人认同的意愿和能力。在语言学习活动中,儿童处在一种极其开放、灵活变通的状态,接受可输入语言的速度快、理解程度高。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实物、图片、手势、直观教具和表演等方法,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大量正确的语言输入,使学生在一种近似自然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学生在接触所输入的大量正确的语言信息中,主动、自然地抽象出语法规则,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模仿所输入的正确语言,并在潜意识中主动地改正错误,而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出于“对”与“错”的理性思考来学习语言。教师要力求避免采用首先讲解语法规则(或句型),之后进行用中文组织的大量的句型操练,以复习巩固所学的语法规则的传统教学模式。
(五)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英语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投人各种操练活动。应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活动要注意学生的能力层次。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最终达到教学基本要求。对有语言特长的学生,要为他们创造发展特长的条件。?
五、积极开展英语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在娱乐中不知不觉地学习英语。?
课外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形式要多种多样,如英语角、唱歌比赛、朗读比赛、拼写比赛、做游戏、表演、小小讨论会等。?
每学期,学校应至少组织一次全班或全年级性的课外活动。?
六、测试?
测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成绩和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有效手段。测试要以平时检查和阶段性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即要由任课教师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又要进行期末学习成绩检查。测试包括笔试、口试和听力,要根据各年级的教学要求,在不同阶段有所侧重。测试时应注重能力测试,基础知识的测试也要渗透在能力测试之中。?
学校应组织教学测试小组,科学地设计试题。
食品安全管理台账75963食品安全管理台账75963
/食品安全管理台账75963夏蔚一中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台账检查人员:检查时间
餐厅卫生情况
服务部有无三无产品、腐烂变质、过期食品、麻辣食品等
有无餐饮服务许可证
有无健康证
从业人员卫生状况
原料储藏间数物品存放使用
有无饭菜留样
食堂环境
消毒、保洁设施
防护设施
食用油是否安全
食品添加剂是否符合标准
食品加工是否做到生熟分开
是否落实索证索票制度
卫生状况
有无通风排烟设施
消毒设施使用
保洁设施使用
防蝇设施数量
防鼠设施数量
中药学模拟题(本科)中药学模拟题(本科)
/中药学模拟题(本科)中药学模拟题(A)一、名词解释1.道地药材:具有地方特色,质量优良的药物即为道地药材,也称“地道药材”。2.后下:指一种煎药法。有些药物煎久宜失去功效,故在其它药物快要煎好时才下,稍 煎即可。3.化湿药:凡功能化除湿浊,醒悦脾胃的药物,称为化湿药。4.理气药:凡以梳理气机,治疗气滞或气逆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叫行 气药。5.收涩药: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收涩药。二、填空题1.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共收载药物(1892)种,是一部不朽的科学巨著。2.四川产道地药材有(黄连)、(川芎)、(川贝母)、(川乌)。宁夏产道地药材有(枸杞子)。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中药的毒性按程度分为(大毒)、(有毒)和(小毒)三类。4.配伍禁忌中,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及)、(白蔹)。5.煎药时,阿胶需(烊化),番泻叶需(泡服),灶心土需(煎汤代水)。6.葛根的功效是(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7.常用的清虚热药有(青蒿)、(地骨皮)、(胡黄连)。8.巴豆的功效是(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9.常用的芳香化湿药有(藿香)、(佩兰)、(苍术)、(厚朴)。10.茵陈的功效是(清利湿热)、(利胆退黄)。11.常用的止血药有(小蓟)、(地榆)、(槐花)、(侧柏叶)。12.收涩药按药性和功效可分为(固表止汗药)、(敛肺止咳药)、(固精缩尿止带药)。13.莪术的功效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14.常用的养心安神药有(酸枣仁)、(柏子仁)、(远志)。三、简答题1.中药的“五味”具体指的是什么?辛、甘、酸、苦、咸。2.请列举五种常用的泻下药。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火麻仁、巴豆等。3.请简单列出五种常用的补血药。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何首乌、龙眼肉等。四、问答题中药的配伍应用,其相互之间可产生一定的作用。各种药物的配伍关系可归纳为“七情”,请具体解释配伍“七情”分别代表的含义是什么?单行: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相须: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相使: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药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相杀: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相恶: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相反: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
中药学模拟题(B)一、名词解释1.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医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2.先煎:指入汤剂的一些药物需在未入其他药时,先行煎煮。如有些矿石、贝壳类药物, 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易打碎先煎,即煎煮?10?——?15?分钟后,再将其他 药物倾入同煎。?3.祛风湿药:凡以祛风湿,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4.活血化瘀药:凡以通畅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活血祛瘀药。5.开窍药:凡具辛香走窜之性,以开窍醒神位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开窍药二、填空题1.宋代本草学的代表作是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2.河南产道地药材有(地黄)、(牛膝)、(山药)、(菊花)。3.中药对人体具有(升)、(降)、(浮)、(沉)四种不同的作用趋向。4.配伍禁忌中,藜芦反(人参)、(丹参)、(玄参)、(沙参)、(细辛)、(芍药)。5.煎药时,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药物需(先煎),气味芳香的药物需(后下)。6.菊花的功效是(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7.常用的清热凉血药有(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8.火麻仁的功效是(润肠通便)。9.常用的祛风湿强筋骨药有(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千年健)。10.木通的功效是(利尿通淋)、清心火、(通经下乳)。11.常用的消食药有(山楂)、(麦芽)、(神曲)、(莱菔子)。12.补虚药按药性和功效可分为(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13.桃仁的功效是(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14.常用的重镇安神药有(朱砂)、(磁石)、(龙骨)、(琥珀)。三、简答1.配伍禁忌“十八反”包括哪些内容?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2.请列举五种常用的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贯众、蒲公英等。3.请简单列出五种常用的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小茴香、丁香、高良姜等。四、问答题中药的五味理论,是指药物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在临床应用中,“五味”所分别代表的药物的作用是什么?辛: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甘: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酸: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苦: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等作用。咸: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
中药学模拟题(C)一、名词解释1.中药:是指在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2.配伍: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位以上的药物配合同用。?3.清热药:凡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4.温里药:凡能温湿里寒,治疗里寒证的药物,称为温里药。?5.平肝熄风药:凡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主治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症的药物,称 为平肝息风药。二、填空题1.唐代苏敬、李勣编著的(《新修本草》),被认为是世界上公开颁布的最早的药典。2.云南产道地药材有(三七)、(茯苓)。山东产道地药材有(阿胶)。3.中药的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4.配伍禁忌中,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5.解表药、清热药宜使用(武火)煎煮,时间宜短。补养药需用(文火)煎煮。6.生姜的功效是(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7.常用的清热燥湿药有(黄芩)、(黄连)、(黄柏)、(苦参)。8.芒硝的功效是(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9.常用的祛风湿热药有(秦艽)、(防己)、(豨签草)、(雷公藤)。10.薏苡仁的功效是(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11.常用的理气药有(陈皮)、(青皮)、(枳实)、(木香)。12.活血化瘀药按药性和功效可分为(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活血疗伤药)、(破血消症药)。13.丹参的功效是(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14.常用的止咳平喘药有(苦杏仁)、(紫苏子)、(百部)、(白果)。三、简答题1.请列举五种在中药煎煮过程中特殊的煎煮方法。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2.请列举五种常用的发散风热药(辛凉解表药)。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柴胡、葛根。3.请简单列出五种常用的消食药。山楂、麦芽、神曲、谷芽、莱菔子、鸡内金。四、问答题炮制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其目的有哪些?1.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拣药物,区分等级。2.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3.干燥药材,利于贮藏。4.矫味矫臭,便于服用。5.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6.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7.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8.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
课程性质、特点与地位课程性质、特点与地位
/课程性质、特点与地位第一部份学校管理课程与教学概述一、课程性质、特点与地位学校管理是“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管理学科公共管理类教育管理(专科)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主干课程。作为管理科学中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教育管理学为依据,揭示学校管理的客观规律,并为学校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以阐明学校管理职能和实务为学校管理者提供具体的管理规范、方法和手段,提高其管理水平;以可操作的技能训练规范并强化学校管理者的基本功,全面而有效地提高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管理中小学校的能力。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我国广大的基层中小学校管理人员和地方教育行政干部,强调实用性是课程的重要特色。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三大部份:学校管理原理、学校管理实务和学校管理技能,共25个学习单元。全部教学内容安排在两个学期学习,故本课程在教学安排上划分为学校管理(1)和学校管理(2)两个连续的阶段。本课程倡导案例学习,分专题配备案例学习资料;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对课内实践教学提出具体要求。二、课程学分与考核要求学校管理(1)、学校管理(2)的学分分别为3学分和4学分,分别在两个学期安排考试。本课程的考试,根据两学期学习的内容分别进行。命题要求按照课程教学大纲所设定的四个教学要求的层次,确定本课程考试的基本要求:教学中要求了解的内容,一般不进入考试的命题范围;要求识记和理解的内容,是考试的主要范围;要求掌握的内容在教学和考试中都是少量的,也是最重要的。要求识记的内容,在考试中体现为填空或选择题型;要求理解的内容,在考试中体现为简述或问答题型;要求掌握的内容,在考试中体现为综述或分析、论述及应用题型。三、课程资源与教学方法学校管理课程的资源包括:合一型文字教材1本、电视教学录像教材20学时(综合介绍100分钟加系统讲授900分钟)、录音教材10学时(400分钟)、直播课堂教学录像3学时(150分钟)、形成性考核手册1册、期末复习指导1册、课程教学大纲等全套课程教学文件和网络教学材料(文本格式)若干。实施教学过程中要紧密围绕课程教学资源的运用采取适合各地教学实际的多种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以学员业余自主学习为主,各试点电大组织面授辅导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对于学员使用多种媒体教材资源、运用案例学习方法和开展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指导和要求。中央电大课程组要充分利用电大在线教学平台的课程教学辅导页面,为各地学员提供远程的学习支持服务,并利用信函、电话等传统通讯手段进行广泛的教学信息交流、依靠专业教学中心组积极组织开展各教学单位的业务合作。第二部份学校管理课程学习重点要求一、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科学、简明、实用的要求,讲授学校管理的一般理论知识,使学员理解和掌握有关概念、原理、原则、事实,形成必要的现代学校管理观念和基本的理论思维能力。学校管理实务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讲授学校管理的实务与规范,使学员理解和掌握其目标、特点和要求,提高从事学校管理的技能和能力。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突出操作性,促进管理理论向管理规范进而向管理技能和能力的转化,培养学员面向学校教育改革实际的实践意识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二、课程学习目标的重点1.学校管理(1)深刻理解学校管理的性质;正确认识学校管理思想与办学特色的关系,树立现代管理观念,办出学校特色;掌握校长负责制和学校规章制度的实施要求;理解并认识学校组织机构的含义及其结构类型;掌握学校管理目标的制定过程和实施要求;系统掌握学校管理诸环节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学会应用学校管理的一般方法对学校进行规范管理;按校长的职责和素质要求分析评价校长的领导行为,正确把握校长在学校中的地位;理解教学思想、教学组织、教学过程管理的含义,明确其管理内容;理解教学质量管理和活动课管理的方法与要求;理解德育管理的特点和内容,掌握德育管理的原则和方法;系统掌握学校体育卫生管理的原则、内容和要求。2.学校管理(2)正确理解和识记教师管理的科学依据;系统掌握教师管理的任务及其实施;理解学生管理的过程和要求;掌握教育科研管理的内容和方法,搞好科研管理;掌握学校总务管理的原则、内容和方法,搞好学校总务工作;运用学校公共关系的管理原则,搞好学校公共关系;学会运用科学的技法,正确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科学决策的程序、技法和决断技术,提高领导决策水平;掌握学校工作计划要素及其制作规范,学会科学合理地制定学校工作计划;掌握学校工作总结的要素及其规范,学会撰写合乎规范的总结,提高总结能力;正确把握领导听课与评课的一般标准;理解组织会议的一般原则和规范要求;理解领导沟通与协调的原则;理解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原则。三、考试与教学要求的层次本课程设计为两个学期学习。根据各学期的教学内容,单独专门组织期末考试。教学大纲规定了课程学习的四个层次的要求,即:了解与学校管理理论相关的理论和基本知识。识记学校管理的一般概念、原理、原则及其相关知识。理解学校管理重要的理论和学校管理实务中的重要概念、原理、原则及其相关的理论观点。掌握学校管理基本理论和实务理论中的基本观点、学校管理实务的基本规范以及学校常规管理的基本技能。根据上述要求,可制定本课程期末考试的基本要求。教学中要求了解的内容,一般不进入考试的命题范围;要求识记和理解的内容,是考试的主要范围;要求掌握的内容在教学和考试中都是少量的,也是最重要的。要求识记的内容,在考试中主要体现为填空或选择题型;要求理解的内容,在考试中主要体现为简述或问答题型;要求掌握的内容,在考试中主要体现为综述或分析、论述及应用题型(包括案例分析或讨论题)。第三部份学校管理课程与教学实施的主要方法一、总体设计本课程的教学以在职成人学员业余自学为主,并辅以适当的面授和电视教学辅导。学员自学文字主教材是学习的主要环节,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安排复习、练习作业、专题研讨、实地考察等相应的环节,注重形成性考核(占课程成绩的30%)。理论教学重在自学,试点电大宜结合教育实际适当组织专题研讨和专题辅导;实务教学在注重自学的同时,教学中应结合案例分析或研讨以明确学校管理的规范和要点,并适当配合形成性考核进行作业练习;实践技能教学,宜通过自学和小组交流,明确训练的目的、意义和操作规范,要重点强化练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通过训练来形成能力。考试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习的重要手段。考试命题要全面,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体现教学要求的重点和层次的设计规定。?二、教学内容各环节课时安排本课程教学安排在两个学期内进行,学校管理(1)为3学分,教学内容涵盖文字教材第1-12章的内容;学校管理(2)为4学分,教学内容涵盖文字教材第13-25章,并要重点体现本课程的实践教学要求。学校管理(1)主要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安排一览表主要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课内学时
电视辅导
面授辅导
专题案例研讨
练习作业
实践考察
学时小计
1
学校管理一般理论
20
3
3
6
6
3
41
2
学校管理实务[Ⅰ]
34
6
6
6
12
6
70
学时总数
54
9
9
12
18
9
111
学校管理(2)主要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安排一览表主要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课内学时
电视辅导
面授辅导
专题案例研讨
练习作业
实践考察
学时小计
1
学校管理实务[Ⅱ]
16
3
6
12
12
3
52
2
学校管理技能
56
6
6
18
18
6
110
学时总数
72
9
12
30
30
9
162
三、教材使用说明文字教材按教学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共25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都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分为若干个教学模块。每一个教学模块都包含有对于学习的建议和具体教学内容中重点知识的提示,以及学习难点的进一步解释。教学指导融合于文字主教材之中,是中央电大《学校管理》教材的特色,其基本目的在于方便学员自学。本课程配有20学时的电视教材和10学时的录音教材,另有帮助学习的直播电视课堂教学录像3学时和若干网上教学辅导资料。非印刷媒体的学习资料是课程主教材即文字教材的辅助学习资料,内容包括对于文字教材的总体使用说明、课程知识线索指导、案例教学方法示范以及一些重点中的难点问题的阐释等。四、课程教学方法与形式的建议按照开放教育试点所倡导的自主学习方式,教学应以辅助学员联系实际运用小组学习等方法开展自学为主。运用多种媒体教材的一体化设计方案,结合本地区学员的学习条件实际,提供多种方式的学习支持服务。面授辅导应侧重于理论教学部分,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讲清思路与方法。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突出重点,重视案例教学方法的适当运用,培养学员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注意研究并安排好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有条件的地方要组织学员开展实地考察和撰写工作分析报告。鼓励学员运用所学知识促进工作所在学校或部门管理业务的发展。创造条件帮助学员运用好电视课和电大在线教学平台所提供的教学资源,指导学习使用好音像等多种媒体教材,开展视听学习交流活动。第四部份学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设计一、学校管理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及要求(一)教学内容针对学校管理实务(文字教材第二编)中各学习单元的实践性学习的任务,采用专题案例研讨、练习作业和实践考察活动等方式进行教学,是本课程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文字教材第一编和第三编学习单元中一些理论专题的学习和技能训练的内容也可有选择地加以补充。(二)实践教学要求实践教学的总体要求是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将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具体情况和课程内容的学习结合起来。具体要求是:结合工作实际体会,做好课程作业,尤其要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认真完成好学校管理实务的教学管理、德育管理、体育卫生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育科研管理、总务管理和公共关系管理8个专题学习单元后所附思考与练习(自测题)中的论述题。独立撰写1-2篇运用小组讨论的案例学习方法进行课程学习后的总结报告或学习札记,或者独立运用课程学习中的案例编制方法,尝试编写1-2份学校管理案例(资料)。二、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贯穿于课程学习的始终,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配备兼职的课程学习实践环节的辅导老师,专人指导学员建立有效的学习模式,探索利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在学员间提倡共享资源、交流合作的教学方法。利用案例学习方法,加深对课程中提供参考案例的理解,灵活运用案例撰写的一般方法,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将文字教材提供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来,在平时的工作中整理信息、收集资料,将课程学习的内容进行分解,使其各个部分都具有可操作的实践教学的内容。定期组织学员间的学习交流,评比“理论联系实际学风优秀”奖励,并作为形成性考核成绩加分因素。收集整理一批优秀的实践教学成果,将学员的好成果推荐发表或在网络学习过程中进行交流,再从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第五部份学校管理课程教学评估对于学校管理课程学习的考核,分为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两种方式。形成性考核的依据是中央电大统一编制的形成性考核册,这一部份的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占总成绩的70%。学校管理(1)、(2)分别独立安排考核,学员两次考试后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校管理课程的学分(7学分)。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学校管理课程教学具有丰富的教学研究的价值。对于学校管理课程教学的评估,一般由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个体土地承包合同书
- 2025园林绿化采购合同模板
- 2025年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部分学校中考第二次模拟生物试卷(含解析)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任务创业融资课件
- 生产代加工原料合同协议
- 牵制货品供应合同协议
- 用铁皮修缮房屋合同协议
- 电厂种植树木合同协议
- 电缆敷设合同协议书范本
- 甲乙丙合资买房合同协议
- 民宿消防应急预案方案范本
-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 沈志荣公开课
- 大学军事理论课教程第四章现代战争第一节 战争概述
- 《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
- 管沟沥青路面恢复施工方案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教学课件
- 同意未成年出国声明 - 中英
- 小学作文教学-习作教学方法策略课件
- 选修-危重病学外科液体治疗课件
- 第二章-社区护理程序课件
- 滁州市天长市2023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