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必修1《经济生活》*收入与分配个人收入的分配国家收入的分配宏观把握知识(分配制度)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和实现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我国的分配制度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分配政策)(分配原则)税收:财政:财政的巨大作用财政收入与支出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一条主线:分配(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2.知识体系:生产(创造财富)→分配(财富的分配)→个人如何参与分配(分配制度与分配原则)与国家如何参与分配(财政与税收)第三单元的内容结构
考点考向概览考点概览考向定位7、个人收入的分配⑴分配制度①生产决定分配②按劳分配及其作用③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⑵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①收入分配公平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从知识的考查看:重点考查收入分配方式和社会公平的维护。社会公平的维护经常与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结合2.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和材料题都是考查的重点,选择题聚焦于分配方式和维护社会公平的具体措施。材料题多立足生产、分配、消费的关系,考查收入分配公平的维护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措施。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考点一、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分配决定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基本经济制度(生产关系)分配制度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决定决定决定决定考点一、生产决定分配(1)在社会再生产中,生产是处于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2)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特别提示】
考点一、生产决定分配(1)理论前提: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2)根本原因: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3)直接原因: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4)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5)实践证明:这种分配制度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促进作用。【拓展思维】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1、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注意点】存在性质适用范围分配尺度分配对象分配结果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有制经济劳动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注意: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与农村经济中的承包土地经营所得都属于按劳分配。土地经营权流转所得不属于按劳分配,而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公有制经济内不仅有按劳分配,还有其他分配方式。2、原因: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2)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3)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不能实行按需分配不能实行平均分配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搞平均主义,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普遍贫穷。平均主义要不得3、意义(作用)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同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是分配制度的伟大变革。
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28--10劳动者:激发劳动者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有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按劳分配的意义(作用):社会历史: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平均主义要不得搞平均主义,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普遍贫穷。4、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原因:——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总结:理解按劳分配(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2)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3)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4)对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主体”的认识为什么—是什么考点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2011湖南模拟)在我国现阶段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是()①农民承包土所得的收入②个体劳动所得③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和奖金、津贴④某外资企业员工的工资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C下列收入分配符合按劳分配基本原则的有()①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②王某在农村集体经济承包经营中获得的收人③孙某在某国家机关工作获得的工资收入④李某是卖服装的个体户,一年净赚2.5万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D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生产要素分配(1)内容:①按资本要素分配:突出强调“投资收益”,如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股票红利、股息,储蓄和债券的利息等;
②按土地要素分配:如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③按劳动要素分配:是劳动者所得,如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中的职工工资、奖金和津贴;④按技术要素分配:突出强调“技术贡献”,技术入股、专利费用、技术转让的收入⑤按管理要素分配:强调的是企业中的经理等管理者的年薪及奖励⑥按信息要素分配:指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点子)的收入。(2)意义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生产要素分配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①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生产要素)②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个人)③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社会)
【易混易错提示】
1.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①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②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管理等要素分配。
2.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并非都是按劳分配
3.劳动收入并非按劳分配收入。私营和外资企业中的按劳动要素收入不是按劳分配收入。
按劳分配工资、奖金和津贴平均分配福利按生产要素分配技术、资本入股所得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5、科技人员收入的分配形式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1)公有制企业中科技人员收入的分配方式主要是按劳分配。技术方面的奖励,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还有非按劳分配的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2)股份制企业中,科技人员凭技术向企业投资入股,获得相应的股份,从股份制企业获得收入,属按技术要素投入所得的收入。(3)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中,科技人员受雇于私营企业主和外商,其所得工资是按劳动要素分配。4、非劳动收入并不等同于剥削收入剥削收入是指私营企业、外资经济中私营企业主和资本家获取的剩余价值。这种剥削收入属于非劳动收入。现阶段我国非劳动收入还有:①按资金分配的收入。例如股息、利息等。②风险收入。这些都不是剥削收入。注意:国家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考点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6)工资收入不都属于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28--19补充:关于技术人员的分配形式的认识:公有制企业中科技人员的工资奖金是按劳分配。受雇于私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取得的工资奖金属于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凭技术向企业投资入股取得的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以技术转让方式把成果或专利转让给有关企业,其所获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2011高考上海卷)一家IT公司生产软件产品,需要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其中属于资本要素的是()①运转资金②公司办公楼③电脑设备④程序设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③④【解析】资本要素是构成生产要素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如实物资产,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运转资金、公司办公楼、电脑设备都是属于资本要素。A正确。程序设计不是属于资本要素,它是属于技术要素,不选。A(2010高考安徽卷)3.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A.44000元26000元B.36000元19000元C.49000元21000元D.44000元11000元D(2014天津卷1)河北省饶阳县的程秀把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程秀说:“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800元外,我春节前有领了15%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1200元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她的收入①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②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③属于按劳分配④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A(2014四川卷2)M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后,将1000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公司,用于种植蔬菜和花卉,每户村民按850斤大米(约1400元)/亩·年的标准领取租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村民获得租金是因为土地与资本和劳动结合创造的价值②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③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得的收入属于非农业劳动收入④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D(2016天津文综)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实施股权激励方式A.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B.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C.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D.保障了科研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B(2015江苏单科)6.据统计,2014年全国居民新增财产性收入40%来自房地产,17%来自银行理财,16%来自存款,12%来自股票,其他来自信托、基金、保险等。对该经济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①体现按生产要素分配
②居民投资风险不断降低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④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做题的技巧:先判断其所在的单位是属于什么所有制经济,再来判断其收入是按什么分配方式取得的收入.1、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的工资、奖金、津贴,农民承包集体土地所获得的收入是按劳分配;2、私营或外资经济中的工资、奖金、津贴以及个体经济的收入,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3、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劳动收入: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资本、管理、技术、信息等要素分配28--2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经济——按劳分配所得小明承包了五亩责任田的收入。小洪在马路边开了个小店,还有每月出租房子的租金。1、开小店——个体经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2、出租房子的租金(非劳动收入)——按生产要素(土地)分配萧红是外资企业职工,每月除工资外,还炒股赚钱。1、外企——外资经济——普通职工——按生产要素(劳动)分配;
2、炒股股息(非劳动收入)——按生产要素(资本)分配(股东)晓宏是国企工程师,每月获工资外,还在私企当技术顾问。1、国企——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
2、私企——外资经济——技术顾问——按生产要素(技术)分配注意:(1)劳动收入(先看所有制成分):
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
个体经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私营、外资经济——按生产要素(劳动要素)分配。
(2)非劳动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如:股息、利息、租金等)。28--28特别提醒: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个体工资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私企\外企合法收入:国家保护非法收入:国家取缔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本收入而言的。形式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非劳动收入:按资本分配的收入,如利息、股息。风险收入,如红利。剥削收入:私营企业主和外资经济中的资本家获取的剩余价值。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养老金等)、工资性收入(1)公平的含义:比较宽泛,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2)收入分配的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注意:收入分配公平
平均主义收入差距
分配不公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1、收入分配公平——是什么?我国目前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问题主要表现:①全社会收入差距拉大,财富分配严重不均。②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分配差异明显,收入向高收入群体集中,两极差距扩大。③不同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④行业差距继续扩大,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收入差距日益突出。⑤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过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思维拓展2、收入分配为什么要公平?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证劳动者利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①公平的意义: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②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和共同富裕目标决定的关注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有利于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④国情决定:城乡收入差距、行业差距、区域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⑤现实意义: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有利于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目标。28--32(2)为什么要努力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A、理论依据:①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会导致收入两极分化,需要国家宏观调控。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B、现实意义:①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②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激发效率和社会活力,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发展。④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⑤维护社会公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要求。⑥有利于协调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巧记关键词:共同富裕、公平和谐、激发效率、提高消费、转方式、扩大内需、拉动经济。)3、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1)根本途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经济(城乡、区域相协调),把蛋糕做大,为实现社会公平奠定物质基础。(2)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3)初次分配中提高”两个比重“、实现“两个同步”。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步。---重要举措意义: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4)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举措。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重公平。3、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考点四、收入分配公平【拓展思维】:国家收入的分配
①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关系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税收进行调节和规范,不直接干预。②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对收入要素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主要通过税收、财政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第三次分配:发挥民间的力量,鼓励个人捐助,提高社会慈善机构的公信度。初次分配与再次分配生产主体企业再次分配主体:国家转移性支付、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税收防止差距过大初次分配国:缴税企:自留个:工资基尼系数反应收入差距,差距越大系数越大(2009高考江苏卷)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下列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是A.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B.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C.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D.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再分配主要是通过国家财政支出的形式实现的,由此可知社会保障是属于再分配,C应选。ABD是属于初次分配,不选。C(2011高考山东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均增长10%,争取农民收入实现高增幅”是山东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①提高经济效率,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③实行农产品政府定价政策,提高农民收入④增加货币发行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高增长,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①正确;在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基础上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是最直接的手段和途径,②正确;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的调控是宏观的,不可能实行农产品政府定价政策,③说法错误;货币发行量是由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不能随意发行,排除④;A(2012云南省二模)我国政府强调,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有利于(
)①降低中等收入者的比重②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③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促进社会公平④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高管人员薪酬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此题考查提高两个比重的意义,①本身说法是错误的,应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高管人员薪酬对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无益,④不选。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应选。B(12年新课标)2011年1月,R市以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300余万在该市的流动人口告别“暂住”状态,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12个方面开始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这一举措①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②消除了收入再分配的差距③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④减少了城市管理支出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12浙江卷)2011年,国家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后,又大幅上调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如月销售额和营业额的最高标准都由原先的5000元提高到20000元。国家提高税收起征点的直接效果是A.促进分配公平,达到财政收支平衡B.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C.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减轻小微企业负担D.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推动企业转型升级C(2014大纲卷26)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下列措施中有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是A.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B.调高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C.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D.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D(2014广东卷26)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平均工资保持较快增长,但工资水平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岗位差距仍然较大。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②创新扶贫方式,推进特殊困难地区的发展③禁止非法垄断及非法竞争行为④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C(2012广东汕头质检)材料二:中国社科院有关专家指出,中等收入占多数的“橄榄形”收入分配结构是社会公平的“稳压器”。我国目前大约23%人口跨入中产阶层,珠三角地区已率先呈现了“橄榄形”的雏形。但是广东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到城镇居民收入的1/3,劳动报酬总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2004年49.6%降到2009年的40.6%。(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请为广东实现“橄榄形”收入分配提出建议。【解析】为实现“橄榄型”收入分配提出建议,实际上考查的是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结合材料,回归教材不难回答。(2)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3分)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公平的重要举措。(3分)(“提高两个比重”)③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4分)(12安徽卷)38.(28分)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2.3亿,未来20年还将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中国正进入一个“流动时代”材料二:流动人口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渴望与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强烈期盼改善工资待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等状况。从社会管理的视角看,引导人口有序迁移,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是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亟待解决的课题。(2)用经济生活中促进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如何应对流动人口期盼?【答案】(2)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流动人口的收入。再分配更好实现社会公平。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中的物质保障作用,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让流动人口均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考生若答出“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等举措,可酌情给分)(2013·重庆卷·l3题)(28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注:1.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绘制;2.居民收入分配份额为劳动报酬占国民总收入比重。(l)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体现了国民总收入在政府、企业、居民三者之间的分配比例关系。根据图2,概括l996一2010年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分配份额的整体变动趋势。(4分)答案示例一整体来看,居民收入分配额呈下降趋势。答案示例二1996——2007年,居民收入分配额呈下降趋势;2007年后,居民收入分配额有所增长和波动.但仍低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水平。(2013·重庆卷·l3题)(28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注:1.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绘制;2.居民收入分配份额为劳动报酬占国民总收入比重。(3)如何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6分)(3)答案示例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②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4)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努力“增加居民收入”。(14分)①是解决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需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亦可从社会发展规律或主要矛盾角度回答)②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或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观点)的需要。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③是坚待党的群众路线的需要。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解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亦可从群众观点角度回答)④是我们党自觉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的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考点五、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效率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是什么——二者的关系。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两者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第二,两者又是一对矛盾。提高效率必然牺牲一些公平;保证公平必须放弃一些效率。(讲效率就要奖优罚劣,导致收入差距,影响公平;重公平,则要求人们的收入尽量没有差距,这又会影响效率的提高)。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对立性: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考点五、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公平物质前提保证一致性:(把蛋糕做大)(把蛋糕切好)效率与公平的共同目标
共同富裕(2011高考江苏卷)下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代表效率,原点O表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该图表明(
)①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②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③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④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D【解析】图示信息显示,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正比例方向变化,①错误;但收入差距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收入差距继续拉大,效率反而会降低,②符合;收入差距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激励作用,过大则不利于提高效率,③错误,④正确。(2012天津十二县区二联考)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劳动生产率与工资水平是正相关关系。企业支付高工资会增加成本,但可以通过提高员工队伍质量、提高员工努力程度、降低离职率等得到更多的收益。效率工资理论说明了A.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B.让劳动者分享发展成果符合企业的长远利益C.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D.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解析】由效率工资理论可知,企业支付高工资,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可以得到更多的收益,这符合企业的长远利益,B正确。ACD项与题意无关,效率工资理论没有涉及国家,A不选;与我国分配制度无关,B不选;强调效率,与公平无直接关系,D不选。B(2)怎么办——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①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考点五、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收入存在一定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也有助于提高效率,但如果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过多,再分配很难纠正过来。因此在初次分配中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十分重要。再分配具有社会公平功能。当然,再分配也要注意促进效率。如果把再分配调节力度搞得过大,出现奖懒效应,就会既损害初次分配的公平性,从而也会损害效率,反过来影响再分配的调节能力和社会公平的功能。只有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才能促进国家收入合理分配,最终既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又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拓展思维】: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考点五、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注意:2、区分分配制度、分配原则和分配政策①、分配制度:②、分配原则:③、分配政策:
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兼顾效率与公平
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倡导先富帮后富,同时政府要对收入分配加以调节,取缔非法收入,保护合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特别提示】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①“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也不是“平均富裕”、“同等程度富裕”。想让所有的人同时同等程度地富裕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否则只能导致“共同贫穷”。②正确解决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我们必须坚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考点五、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28--60综合归纳:在收入分配上如何实现社会公平?①重要的制度保证?②重要举措:保证“两个合理比重”
?③重要举措: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④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调节收入分配。⑤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⑦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⑧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大财富总量,增加居民的收入。⑨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⑩完善并贯彻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2015山东文综)
25、国务院规定,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2014年的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下列选项中,对国务院这一决定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分层作业(解析版)
- 2024年度农业合作:大蒜购销与技术支持合同
- 2024年度电梯安装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合同
- 2024年度灯具公司定制灯具合同
- 2024年度食堂原材料质量检测服务合同2篇
- 2024年度租赁融资合同:设备租赁融资协议
- 2024年度电商企业形象宣传合同3篇
- 2024年度专利技术使用权转让合同
- 2024年度合作:新能源发电项目合作开发协议
- 2024年度医疗器械维修与售后服务合同
- 光伏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5
- 好书读书分享名著导读《童年》
- 申请征地信息公开范文
- 物流园保安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锂电池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南京市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
-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同步教学设计)
- 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 台球厅运营方案策划书(2篇)
- 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探索+全系统大单元整合
-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