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复习_第1页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复习_第2页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复习_第3页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复习_第4页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自养型生物)(异养型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功能结构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作用:为生物成分提供物质和能量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2)生产者(自养型生物)光能自养型:如绿色植物、光合细菌、蓝藻化能自养型:如硝化细菌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3)消费者①动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和寄生动物等②寄生植物(如菟丝子)③食虫植物(如猪笼草)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3)分解者腐生细菌腐生真菌腐生动物(蚯蚓、蜣螂)作用: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1、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判断腐生性动物如蚯蚓、蜣螂等属于分解者。2、所有植物都是生产者。寄生植物菟丝子、食虫植物(如猪笼草)属于消费者。3、所有微生物都是分解者。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腐生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08上海)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A(1)食物链特指捕食链,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参与食物链组成。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最高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捕食的动物。(2)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同种生物,所属消费者级别和所处的营养级级别一定是不同的。(3)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2.食物链和食物网(09海南卷)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稻田生态系统中A.水稻害虫密度将下降B.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减少C.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D.物种多样性上升C下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种群将有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A.绿藻上升B.白鲢下降C.水溞下降D.乌鱼上升B(09广东卷)右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概念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第一营养级输入:生产者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利用:呼吸作用中热能形式散失储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分解者分解初级消费者摄入第二营养级来源:排遗物被分解者分解初级消费者同化利用呼吸作用中热能散失储存在动物体的有机物中分解者分解次级消费者摄入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效率:10%-20%食物链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有例外)]意义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对能量多级利用。(如桑基鱼塘、生态农业)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意部分绿色植物的糖类等初级消费者摄入二氧化碳、水等呼吸作用二氧化碳等构成植物体的糖类等遗体残枝败叶分解者利用呼吸作用二氧化碳等生产者的有机物初级消费者摄入无机物呼吸作用无机物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遗体残枝败叶分解者利用呼吸作用无机物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初级消费者摄入太阳能呼吸作用热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遗体残枝败叶分解者利用呼吸作用热能1.第一营养级(1)输入(2)储存(3)散失(4)传递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化能合成作用直接利用化学能),固定在糖类等有机物中有机物中化学能,用于生产者的生命活动①呼吸作用中热能②遗体和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中所含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被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利用)被第二营养级同化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摄入太阳能呼吸作用散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遗体残枝败叶分解者利用呼吸作用散失初级消费者同化次级消费者摄入呼吸作用散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遗体残骸分解者利用呼吸作用散失初级消费者摄入粪便能量流动的过程2.第二营养级(1)输入(2)储存(3)散失(4)传递从第一营养级同化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有机物中化学能,用于第二营养级的生命活动①呼吸作用中热能②遗体和第三营养级的粪便中所含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被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利用)被第三营养级同化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能量来源被这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一个营养级能量去向1.呼吸散失2.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储存在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中)①遗体、残落物等被分解者分解②被下一营养级摄入生产者(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动物)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三级消费者(肉食动物)分解者呼吸呼吸呼吸呼吸呼吸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源头数量渠道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太阳能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沿着食物链(网)逐级流动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散失热能4.能量流动的特点分解者呼吸122.6未利用327.3太阳能未固定生产者

464.6植食性动物62.814.662.812.6肉食性动物12.696.329318.829.37.55.012.5微量能量为什么会逐级递减呢?各营养级生物呼吸消耗少量能量被分解者利用各营养级生物都有一部分未被利用4.能量流动的特点(2)逐级递减(1)单向流动:沿营养级流动①相邻营养级传递效率约10%—20%③能量金字塔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金字塔形。数量金字塔各个营养级的生物数量,一般由低到高绘制成金字塔形。例外:一棵树上的昆虫②一条食物链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5.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2)帮助人们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1)原理: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是生态学的一条基本原理。合理设计食物链,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被分层次多级利用,使生产一种产品时产生的有机废物,成为生产另一种产品的投入,也就是使废物资源化,以便提高能量转化率,减少环境污染。6.生态农业(1)原理: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是生态学的一条基本原理。合理设计食物链,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被分层次多级利用,使生产一种产品时产生的有机废物,成为生产另一种产品的投入,也就是使废物资源化,以便提高能量转化率,减少环境污染。2.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①整体性:即整体协调发展。②高效性:能提高空间和光能利用率,利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增加生物的产量。③平衡性:生态农业使农业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结构多样,有利于改善环境。④循环性:主要是指系统内的物质是循环流动的。6.生态农业例1.下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B.每一级生产的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C例2.(07广东生物.16)“猪一沼一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该生态农业模式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C本节知识体系能量流动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过程能量的源头: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途径:食物链或食物网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沿食物链方向由低营养级流向下一营养级能量金字塔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研究意义科学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利用;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太阳能有关能量传递率的习题1.(08上海生物.32)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A2.如果一个人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

A.10千克 B.28千克

C.100千克 D.280千克D3.右图是某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若E生物种群总能量为7.1×109kJ,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2.3×108kJ,从理论上计算A贮存的总能量最少为_________kJ。4.8×107

ACEDB1.(07四川理综.3)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川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课堂练习2.(08年广州二模.18)18.某草原上长期生活着兔、狐和狼,形成一个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经测定各种生物所含的能量如下表[能量单位:kJ/(km2·a)]。根据上表分析不恰当的是A.狐属于次级消费者B.兔所同化的能量不包括其粪便中的能量C.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不超过9.5X109kJ/(km2·a)D.狼所占的营养级一定比狐高D3.(09广东理基)51.图11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Ⅰ是初级消费者

B.Ⅳ为分解者

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C(09江苏卷)17.下列4种现象中,不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的是A.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B.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爆发C.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D.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2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到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CB4.(2000年广东卷)图是两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图a中农作物为人类提供的食物量、为家禽和家畜提供的饲料量,都与图b相同。(1)请根据图a、图b所示生态系统的结构,在下面用箭头完成这两个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利用的图解(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耗能和图中未标出的分解者耗能可不标出)。(2)图

所示生态系统的能量能够更多地被人类利用,原因是图b所示生态系统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还有一部分可以以生活能源或食物中化学能的形式被人类再度利用。b5.(09韶关高三调研)37.(11分)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2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1)图1中能构成群落的是

,图2中的乙相当于图1中的______。(2)种群丙在a、d、c、d四个时期中种内斗争最剧烈的是_______期。(3)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部分白化苗,对F、D数量的影响是__

__。B、C、D、E、FFa

数量都将减少(4)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