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_第1页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_第2页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_第3页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_第4页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新课标(RJ)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考试要求]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2.掌握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3.理解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4.能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5.理解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知识整理]一、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内容:______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________,等于反应后__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1)实验探究:在进行质量守恒探究实验时,有物质进入反应体系(如空气)或反应体系有物质损失(如气体逸出到空气中),实验要在______容器中进行;(2)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通常用来解释______变化而不解释_____变化;(3)一切化学反应都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用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即化学反应的实质)。若反应物由分子构成,则可描述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破裂成_____,_____重新组合成新_____,____构成_______。参加质量总和生成密闭化学物理遵守原子原子分子分子生成物3.微观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___________没有改变,___________也没有增减,____________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4.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读,可小结为“6个不变、2个一定变、2个可能变”(答案略)

6个不变2个一定变2个可能变宏观1.总质量___________2.元素的种类___________3.各元素的质量___________

物质的种类______

元素的化合价____微观1.原子的___________2.原子的___________3.原子的___________

分子的种类____

分子的数目______5.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解释化学现象: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增加或质量减少的原因。①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___________________。原子种类原子数量原子总质量产生氧气②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化学反应中某些物质的质量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5克,充分加热,使之完全反应,反应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8.9克,则生成氧气______克;原混合物中含氯酸钾______克。②反应A+B=C+D,20gA和1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4gC,则同时生成D多少克?______;若5gA和足量B反应时,生成D______克。(3)确定未知物质的元素种类或化学式或化学计量数。依据是:在化学方程式“=”号两边各种原子的_____和_____必须相等。①某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元素,可能含_____元素。②已知浓硝酸是一种易挥发的强酸,见光易分解,其分解的反应方程式为:4HNO32H2O+4NO2↑+X↑,判断X的化学式:.

二、化学方程式1.概念:化学方程式是用________来表示__________的式子。不对,氧气参与了反应9.65.522g24.5数量质量碳与氢氧O2化学式化学变化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读法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的条件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即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比(即化学计量数之比)例:写出化学方程式2H2+O2点燃2H2O表示的意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书写原则(两点)①必须以_________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②要遵守_________定律,等号两边原子的_____和_____必须相等。(2)书写步骤:①写化学式②配平③注条件和状态注意:只有当反应物中_____(填“没有”或“有”)气体,而生成气体时,生成物气体标“↑”;反应物中_______(填“没有”或“有”)固体,而生成固体时,生成物固体标“↓”。没有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生成36份质量的水每两个氢气分子与一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2分子水客观事实质量守恒数量种类没有[例题分析][例1]:长途运输鱼苗时,为了防止鱼苗缺氧,常在水中加入物质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2H2O=2Ca(OH)2+O2↑,其中X的化学式为()A.CaOB.CaO2C.CaCO3D.CaCl2B

[例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42585

反应后质量/g待测27019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A强化训练:A组1.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2.有关2CO+O22CO2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二氧化碳分子D.2g一氧化碳和1g氧气反应生成2g二氧化碳BD3.已知某钾盐可发生如下反应:4K2Cr2O7

4K2CrO4+2X+3O2↑,则生成物X的化学式是()A.CrO2B.CrO3C.Cr2O5D.Cr2O34.不能从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获取的信息是()反应①:2H2O22H2O+O2↑反应②:2KMnO4K2MnO4+MnO2+O2↑A.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有气体生成 B.反应①和反应②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C.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放出热量 D.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反应物中都含氧元素

5.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XYZW反应前质量/g103900反应后质量/g3.23待测3.2A.W可能是单质B.Y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DCD6.为了测定液化气中丙烷(C3H8)在氧气不足时的燃烧产物,将一定量的丙烷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丙烷氧气水二氧化碳X反应前质量/g4.412.8000反应后质量/g007.24.4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表中a的值为5.6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可能含有氢元素D.X只含碳元素

7.请回答下列有关“走进低碳”的问题:(1)以下属于“不可回收垃圾”的是

(填序号):①废作业本②矿泉水瓶③霉变面包④破旧铁桶(2)下列符号“低碳”理念的最清洁燃料是

:①煤②汽油③天然气④氢气(3)某“组合转化”技术是将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请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CO2+6

C2H4+

。A④③H2

4H2OB组8.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0m2020反应后质量/g2待测3226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1:16:13B.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C.待测质量一定为4g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9.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BD10.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12g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C和2g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A.8gB.18gC.28gD.30g

11.硝酸可发生反应:据此回答:(1)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反应。(2)X的化学式为

,推断的依据为

。(3)硝酸的保存应注意

1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不仅生成氧化镁、氮化镁,还有少量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镁的氧化物。(1)已知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请你写出氮化镁的化学式

。(2)写出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

反应。13右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1)反应后的物质是

(填“纯净物”、“混合物”)。(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质量守恒定律(答“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或“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等合理答案均可)分解O2避光,避热B2CO+O2

点燃2CO2Mg3N2置换2Mg+CO2点燃2MgO+C混合物14.(双选题)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30201015反应后的质量/gxy010A.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为2:3B.x+y=65C.当y≤20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D.x的取值范围:0≤x≤30BC化学反应的类型[考试要求]1.了解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2.了解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3.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4.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知识整理]一、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反应类型定义(简略描述)字母表达式举例(写化学方程式)化合反应多变一

CaO+H2O=.分解反应

2H2O2MnO2

+O2↑置换反应

Cu+2AgNO3===.

复分解反应

CuSO4+2NaOH===________________CaCO3+2HCl=__________________A+B=CCa(OH)2一变多A=B+C2H2O单+化=单+化AB+C=CB+ACu(NO3)2+2Ag化+化=化+化(相互交换成分)AB+CD=AD+CBCu(OH)2↓+Na2SO4CaCl2+H2O+CO2↑注意:1.一定有单质生成的是______反应,一定有单质参加的是_____反应。一定无单质参加的是_______反应和_____反应。一定无单质生成的是_____和______反应。2._____反应化合价一定变,_______反应化合价一定不变,_____和_______反应化合价可能变。3.中和反应:(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反应)4.置换反应(AB+C=CB+A):①C或H2+金属氧化物②金属+酸—盐+氢气③金属+盐—新金属+新盐5.复分解反应(AB+CD=AD+CB):①酸+碱②酸+盐③碱+盐④盐+盐⑤金属氧化物+酸二、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类型反应特点举例(写化学方程式)氧化反应物质与______发生的反应

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的反应

常见的还原剂______、________、___。还原剂具有________性,在反应中被氧化,发生了______反应氧化剂具有_______性,在反应中被还原,发生了_______反应。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置换置换复分解分解化合复分解置换复分解化合复分解复分解氧CH4+2O2

点燃CO2+2H2O失去氧CO+CuO加热

Cu+CO2氢气、一氧化碳、碳还原还原氧化氧化三、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化学反应能否发生与反应物质本身的性质(内因)和外界条件(外因)有关。1.外界条件(如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都是外界条件。)例如:碳燃烧需要_____,氢气还原氧化铜需要_____,水分解需要_____,碳酸钙分解需要_____,氯酸钾分解制氧气需要_______和______。2.置换反应发生的条件(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①排在_______的金属置换酸中的氢生成氢气。(酸一般是______);②排在______金属能把排在______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Ba除外)较前点燃加热通电高温催化剂加热氢前强酸较后[例题分析][例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基本反应类型:(1)硫在氧气里燃烧:

,()反应。(2)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反应。(3)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反应。(4)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混合:

,()反应。【例2】A—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铁、二氧化碳、氢氧化钙、氯化铜、硫酸中的某种,B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E属于酸类。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实线表示物质间可以相互反应,虚线表示物质间不能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E的化学式为

,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类型是

反应。(2)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虚线相邻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的是

(填化学式)。H2SO4Ca(OH)2+H2SO4═CaSO4+2H2O复分解Fe+CuCl2═FeCl2+CuH2SO4CO2强化训练:A组1.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右边关系图中阴影部分的是()A.CuO+COCu+CO2

B.2H2O通电2H2↑+O2↑C.CaO+H2O=Ca(OH)2D.2NaOH+H2SO4=Na2SO4+2H2OA加热2.从海水中提取碘,有如下化学反应:2NaI+Cl2=2NaCl+I2,这一反应所属类型是()A.化合反应B.复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分解反应3.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A.用赤铁矿高炉炼铁Fe2O3+3CO2Fe+3CO2

置换反应B.硫酸厂污水可用熟石灰中和处理H2SO4+Ca(OH)2====CaSO4+H2O复分解反应C.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制取氧气2KClO32KCl+3O2↑分解反应D.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4P+5O22P2O5

氧化反应4.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O+CuO

Cu+CO2B.CaO+H2O=Ca(OH)2C.Zn+CuSO4=ZnSO4+CuD.SO2+2NaOH=Na2SO3+H2OCCC5.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反应前反应后

A.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D.反应前是混合物,反应后是纯净物

6.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规律,我能运用此规律解答下列问题:(1)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3H2O(反应条件已略去),则X的化学式为

.(2)在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A与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所下所示:BC2H6O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b.4种物质中只有D属于氧化物c.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升高d.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2012年广东梅州)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金属.(1)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是我国为解决____(填“甲状腺肿大”,“贫血”或“骨质疏松”)而实施的项目.(2)铁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净水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3)常见的食品脱氧剂多为无机铁系脱氧剂,其主要成分为活性炭粉.请将下列脱氧中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Fe(OH)2+O2+2___═4Fe(OH)3,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4NH3+5O24N2O+6H2O贫血FeO或Fe2O3+6H2O化合反应cd8.用化学方程式描述下列事实:(1)常温下,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2)氢氧化钙、黏土和沙子掺水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俗称“三合土”,在空气中会生成碳酸钙而变得坚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能把铁从磁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304)中还原出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组9.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A.3Fe+2O2点燃Fe3O4 B.2H2O通电2H2↑+O2↑C.CO+CuOCu+CO2 D.CaCO3+2HCl=CaCl2+CO2↑+H2O10.关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生成物C和D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B.若C是单质、D为化合物,则A和B中一定有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C.若B是酸,则C和D一定有一种是盐D.若A、B各取10g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C、D质量的总和一定等于20g4Al+3O2=2Al2O3Ca(OH)2+CO2

===CaCO3↓+H2O;

Fe3O4+4CO

高温3Fe+4CO2CC11.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组内的物质相互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二氧化碳、氧气 B.铁、稀盐酸C.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D.氢氧化铜、稀硫酸12.请从C,H,O,S,Cl,Na,Fe等7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按下列要求填空:(1)硫酸钠中的阴离子

;氯化铁中的阳离子

;由四种元素组成的盐(只写一种)

.(2)写出一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一个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3.从H、C、N、O、Na、Al、Cu七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1)两个铝离子

(2)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3)小苏打中的阴离子.(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5)最简单的有机物在氧气中燃烧.(6)有二氧化碳生成的置换反应.A2Al3+HCO3-CH4+2O2CO2+2H2OC+2CuOCO2↑+2Cu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含综合计算)[考试要求]1.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识整理]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解题步骤1.根据题意设未知量。2.根据题意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3.根据题意找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和未知量。4.列出正确的比例式。5.求未知量。6.写出简明的答案。二、注意的问题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纯净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因此,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的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1.如果是不纯物质或溶液,应先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2.如果是气体的体积,应先换算成质量。近年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的变化主要是加入数据分析(如图像或数据表格)和判断。[例题分析][例1]:同学们做甲、乙两个中和反应实验的探究,如图所示(1)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取反应后溶液60.0g,滴加质量分数26.5%Na2CO3溶液,如图丙,溶液pH变化如图丁,则与CaCl2反应的碳酸钠溶液质量为__________g;请计算该溶液中CaCl2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3)根据计算所得数据在图戌中画出产生沉淀曲线.

(4)乙组试验设计存在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Cl240g无法验证是否恰好中和.(3)由图丁可知乙反应后的溶液pH<7,说明溶液中仍有稀盐酸,直到滴加的Na2CO3溶液达到30.0g,稀盐酸被完全反应掉,Na2CO3溶液开始与CaCl2溶液反应,当滴加Na2CO3溶液到70.0g时,CaCl2溶液被完全反应掉.

设:滴加质量分数26.5%的Na2CO3溶液70g时(此时与CaCl2溶液反应的Na2CO3溶液质量为40g),生成沉淀的质量为x,则

CaCl2+Na2CO3=CaCO3↓+2NaCl

106

100

40g×26.5%

x

(4)乙组的中和反应试验中没有加酚酞试液,无法验证是否恰好中和;

故答案为:无法验证是否恰好中和.解:(1)盐酸和氢氧化钙的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恰好中和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故答案为:CaCl2;

(2)由图可知,碳酸钠溶液的量到70g时,反应正好完成;氯化钙和碳酸钠的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据题意,设参加反应的CaCl2的质量为x,则

CaCl2+Na2CO3=CaCO3↓+2NaCl

111

106

x

40g×26.5%物质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反应前质量(g)4.68.8000反应后质量(g)006.65.4a①表中a的值为____

__。②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2H6O+11O2___CO2+___H2O+___CO。1.46122【例2】乙醇俗称酒精,可用作医用消毒,也常作燃料。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2H6O+3O22CO2+3H2O。(1)23g乙醇完全燃烧需消耗多少克氧气?(2)乙醇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某实验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强化训练:A组1.某同学欲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称取69g试样于烧杯中,加入29.2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的总质量为93.8g(忽略二氧化碳的溶解对质量的影响)。请计算:(1)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g。(2)该草木灰试样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4.420%2.某探究小组同学对某工业废水(含有H2SO4、HNO3)中H2SO4的含量进行测定。取50g废水于烧杯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BaSO4固体11.65g。请回答:(1)50g废水中H2SO4的质量。(2)若改用KOH溶液来测定50g废水中H2SO4的含量,结果可能会

(填“偏低”、“偏高”、“不变”),原因是

。(1)设50g废水中H2SO4的质量为xH2SO4+BaCl2===BaSO4↓+2HCl98233

x11.65g

x=4.9g答:50g废水中H2SO4的质量为4.9g。偏高废水中含有HNO3,会消耗KOH3.某氢氧化钙中含有碳酸钙杂质,称取研细的该样品12.4g放入锥形瓶中,加入32.6g水,充分振荡形成悬浊液,再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盐酸使其充分反应至无气泡产生,测得加入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

(1)加入盐酸的质量在0﹣25g时,

与盐酸发生反应.(2)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3)求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加入盐酸的质量/g02537.5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g457080.34.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1)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g,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3)实验表明硫酸铜溶液在该反应中也能起到二氧化锰的作用。若用5.6g无水硫酸铜代替二氧化锰进行本实验,计算剩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硫酸铜全部溶于水,计算时保留到0.1%)(2)设68.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2H2O22H2O+O2↑6832x1.6g68:32=x

:1.6g

x=3.4g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3.4g/68.0g×100%=5.0%(3)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5.6g/(67.4g—1.0g+5.6g)×100%≈7.8%1.01.6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的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的质量分数,他们做了如下实验:取24克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100克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的数据进行计算:(1)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

克.(2)24克石灰石样品与盐酸充分反应后最多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克.(3)求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B组6.小苏打(主要成分为NaHCO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品牌小苏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称量样品置于烧杯中,向其中慢慢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试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样品中的NaHCO3质量分数;(2)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物质样品消耗稀盐酸质量反应后溶液质量质量(g)975.480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CO2的质量=9g+75.4g-80g=4.4g设NaHCO3质量为X,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Y。则:NaHCO3+HCl==NaCl+H2O+CO2↑8458.544XY4.4g84:44=X:4.4gX=84×4.4g÷44=8.4g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4÷9×100%=93.3%58.5:44=Y:4.4gY=58.5×4.4g÷44=5.85g 样品中NaCl的质量=9g-8.4g=0.6gNaCl的总质量=0.6g+5.85gg=6.45gNaCl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6.45g÷80×100%=8.1%7.某兴趣小组用10g镁条与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反应.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假设镁条中除表面含有氧化镁外,没有其它杂质).

(1)当稀硫酸的质量为70g,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

g.(2)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当稀硫酸的质量为10g时,为什么不产生氢气?(3)计算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MgO+H2SO4=MgSO4+H2O;0.584%.8.(2012广东)甲、乙两同学用氧化铜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甲同学:取40g氧化铜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蓝色溶液。(1)甲同学所得溶液中使溶液显蓝色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2)溶液中含硫酸铜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乙同学:将五份含6g炭粉和40g氧化铜的混合物,分别放入密闭的容器中隔绝空气加强热。在不同的反应时间里收集到如下数据:加热时间/min246810固体质量/g4439353232气体质量/gX7111414(3)①加入2min收集到气体的质量是______g。②混合固体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反应有:CuO+C

Cu+CO↑、2CuO+C

2Cu+CO2↑,还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加热8min后容器中的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8、(1)CuSO4(2)设甲同学实验所得溶液含硫酸铜质量为X。CuO+H2SO4==CuSO4+H2O8016040gX80:40g=160:X解得:X=80g(3)①2g

②CuO+COCu+CO2或CO2+C2CO;CO9.小明同学将13.9g含杂质的的纯碱样品(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与90.5g稀盐酸相混合,充分反应,测得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钠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

g(2)请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反应是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3)求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反应时间t/st0t1t2t3t4t5t6气体质量m/g00.881.762.643.524.44.4(3)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NaCl的质量为y。Na2CO3+2HCl=2NaCl+CO2↑+H2O1061174.4xy4.4

x=10.6gy=11.7g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3.9g-10.6g=3.3g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11.7g+3.3g=15g反应后溶液的质量=13.9g+90.5g-4.4g=100g∴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4.410.为测定某纯碱(Na2CO3)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6g试样放在烧杯中并滴入稀盐酸,当稀盐酸滴加至36.5g时,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40.3g(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⑴A点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⑵试样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⑶B点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0、(2)解:设6g试样中Na2CO3质量为xNa2CO3+2HCl=2NaCl+H2O+CO2↑10644X2.2g106:44=x:2.2gX=5.3g试样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答:试样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88.3%2.2gNaCl、HCl11.为了测定某粉末状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洋洋同学取一定质量的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烧杯中,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g)101010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9.108.457.807.80(1)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锌的质量列出求解第二次生成氢气质量(x)的比例式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用36.5%的浓盐酸配制40g上述稀盐酸,需要浓盐酸的质量为

;(5)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Zn+2HCl

=ZnCl2+H2↑

80%7.3%8g12.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80克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反应时间t∕st0t1t2t3t4t5t6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g80757066625858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___g.(2)求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请在上面坐标图中,画出煅烧时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2)解:设样品中含CaCO3的质量为xCaCO3高温CaO+CO2↑10044x

22g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50g÷80g)×100%=62.5%221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0g石灰石样品,把25.0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分五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每次充分反应后都经过滤、干燥、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实验次数12345稀盐酸的累计加入量5.0g10.0g15.0g20.0g25.0g剩余固体的质量1.5g1.0g0.5g0.3g0.3g请计算:(1)2.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2)请你继续计算反应生成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计算过程和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2)设反应生成CaCl2的质量为x,CO2的质量为y。CaCO3+2HCl=CaCl2+H2O+CO2↑100111441.7gxy100:1.7g=111:xx=1.9g100:1.7g=44:yy=0.7g反应后溶液的质量:1.7g+25g-0.7g=26g..CaCl2%=1.9g÷26g×100%=7.3%答:(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5%;(2)反应生成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7.3%。1.7g85%14.实验室用过量的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CO2,取50g反应后的滤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测得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看出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是

g。(2)开始加入碳酸钠溶液至10g时,还没有沉淀的原因是

。(3)计算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3)解:设原滤液中CaCl2的质量为xNa2CO3+CaCl2=CaCO3↓+2NaCl111100x5g原滤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 答: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11.1%。5稀盐酸先与碳酸钠反应。九年级化学方程式总汇一、化合反应1、镁在空气中燃烧:2、铁在氧气中燃烧:

2Mg+O22MgO3Fe+2O2Fe3O43、铜在空气中受热:4、铝在空气中燃烧:

2

Cu+O22CuO

4Al+3O22Al2O3

5、碳在空气中燃烧:

6、碳在不足的空气中燃烧

C+O2CO2

2C+O22CO7、硫在空气中燃烧:8、磷在空气中燃烧:S+O2SO2

4P+5O22P2O59、氢气在空气中燃烧10、二氧化碳与水反应:2H2+O22H2OCO2+H2O===H2CO3

1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12、生石灰与水反应:SO2+H2O===H2SO3CaO+H2O=Ca(OH)213、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炭14、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CO2+C2CO2CO+O22CO2二、分解反应15、电解水:16、过氧化氢制氧气:2H2O2H2↑+O2↑2H202MnO22H20+O2↑17、高锰酸钾制氧气:18、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2KMnO4K2MnO4+MnO2+O2↑2KClO32KCl+3O2↑19、碳酸分解20、煅烧石灰石:

H2CO3===CO2↑+H2OCaCO3CaO+CO2↑

三、置换反应

21、氢气还原氧化铜:22、木炭还原氧化铜:

H2+CuOCu+H2OC+2CuO2Cu+CO2↑23、锌与稀硫酸反应:24、锌与稀盐酸反应:

Zn+H2SO4=ZnSO4+H2↑Zn+2HCl==ZnCl2+H2↑25、镁与稀盐酸反应:26、铁与稀盐酸反应:

Mg+2HCl=MgCl2+H2↑Fe+2HCl=FeCl2+H2↑27、铝与稀盐酸反应:28、铝与稀硫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29、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30、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