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讲堂论语_第1页
国学讲堂论语_第2页
国学讲堂论语_第3页
国学讲堂论语_第4页
国学讲堂论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州市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合作区凤仪城小学时瑛材国学讲堂一、习近平主席为何如此亲近孔子二、孔子思想在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三、浅谈《论语》的精髓和对我们的启示一、习近平主席为何如此亲近孔子国家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主席一年内三次亲近孔子。

孔子画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1.习近平总书记到曲阜孔府考察并来到孔子研究院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来到曲阜孔府考察,并来到孔子研究院。看到《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他拿起来翻阅,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2.习近平总书记同北大老教授汤一介促膝谈心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大人文学苑,同著名哲学家汤一介教授亲切握手、促膝交谈,并了解《儒藏》编纂情况,赞扬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创新作出了很大贡献。3.习近平主席参加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习近平主席于2015年9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国家最高领导人出席孔子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讲话,尚属首次。

习近平为何如此亲近孔子?二、

孔子思想在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1)从个人层面看,儒家学术理论,是一种最容易去践行的指导思想。

“道不远人”(2)在家庭中,《论语》告诉我们,一家人应孝敬长辈、敬重同辈,以礼相待。“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3)从社会层面看,儒家是一种提倡入世的、有为的、积极投身社会的思想;人与人之间应当是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学而优则仕”

(4)从国家层面看,儒家学说,是一种适于治世的、成就盛世的稳定社会的、化成天下的思想理论。“子张问孔子: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四恶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出纳之吝谓之有司(5)从世界的角度来看,国与国应当和平相处,谋求共同发展。“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个人层面---君子风范家庭层面---孝悌之义

社会层面---礼和为贵国家层面---为政以德

国际层面---天下一家和个人层面---君子风范---和气家庭层面---孝悌之义---和睦

社会层面---礼和为贵---和谐国家层面---为政以德---和德

国际层面---天下一家---和平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汉尼斯·阿尔文呼吁:“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三、浅谈《论语》的精髓和对我们的启示

儒家思想历经两千多年,其文化内涵已深深印入华夏儿女的心中。《论语》中的很多思想确实有着穿越时空的魅力,可以作为我们做人的原则和指南。县官判案朝闻盗,夕死可矣!朝闻道,夕死可矣!夫子之盗钟,恕而已矣!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对于经典的品读,我们首先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事求是地学习《论语》,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论语》的思想精髓(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二)“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三)“仁者爱人”的人文精神(四)“以和为贵”的和谐精神(五)“三省吾身”的反思精神(六)“无信不立”的诚信精神(七)“谦谦君子”的谦虚精神(八)“士志于道”的操守精神(九)“敏而好学”的学习精神(十)“礼节乐和”的礼乐精神(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自强不息”语出《周易》乾卦(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非常刚健且勃发出生机的民族精神,也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不怨天,不忧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悬梁刺股《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苏秦合纵当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在运动会上,当我们感到精疲力竭时;春困、秋乏,感觉学习没精神时……(二)“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

△“厚德载物”语出《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包含安静、柔顺的品质和包容、广阔、承载万物的精神。☆“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同桌之间,不小心碰到对方时;相邻床铺、上下铺的同学弄脏对方的东西时;狭窄的道路,不方便并排通过时;……(三)“仁者爱人”的人文精神“仁”的基本涵义是相亲、相敬、相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福就该同享有难必然同当用相知相守换地久天长(四)“以和为贵”的和谐精神△“中”是和谐精神的基础和手段“中”是“适度”,是“中庸”、“中正”、“中道”、“中和”、“中行”。是恰到好处、恰如其分、恰逢其时。☆“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和”是和谐精神的归宿和目的☆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刘备天时地利人和

生活上互帮互助;学习上相互提高;小组内的合作、小组间的竞争共同推动班级的健康发展;……(五)“三省吾身”的反思精神

△反思精神是一种时时自我体察与觉悟的真诚,是一种时时质疑和审视自己得失的勇气,学会反思是中华民族进步发展的法宝之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当我们帮助其他同学后,想一想,我们做得是不是问心无愧;和同学一起娱乐、学习后,想一想,我们做得是否恰到好处;午休和晚休前,想一想,老师都讲了哪些知识……(六)“无信不立”的诚信精神△“诚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其内涵是“诚实守信”。中华民族是崇尚诚信的民族,视诚信为做人、立业和处世之本。☆“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

曾子杀猪

考试的时候;损坏公物的时候;做了错事的时候;与朋友约定的事情,却因故无法到达的时候;……(七)“谦谦君子”的谦虚精神

△“谦谦君子”语出《周易》,“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就是非常谦虚、非常有修养的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唐伯虎谦虚成大器

当自己做出了一道很难的题目的时候;当自己看到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的时候;当自己有了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八)“士志于道”的操守精神

△操守表现为一种品格、一种精神、一种气节、一种境界。△崇尚气节,保持民族尊严和人格尊严,是中华民族精神之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我们日常的学习有计划吗?寒暑假的时候我们是否设计了每日的安排?你为一年后的自己想过吗?你为四年后的自己想过吗?七年后呢?十一年后呢?……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九)“敏而好学”的学习精神

△《论语》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精神等方面给我们的启示。☆“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圉《论语》在学习上给我们的启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十)“礼节乐和”的礼乐精神△“礼节民心,乐和民声”出自《礼记》。“礼”追求秩序,“乐”追求和谐。“礼”的制定是为了约束民心,“乐”的制定是为了让人民快乐平和地生活。☆

“孔子曰:‘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不知礼,无以立也。”

回家、出门时,你是怎么做的?见到长辈、老师、同学,你是怎么做的?在食堂盛饭时,在下课放学时,你是怎么做的?……《论语》的思想精髓(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二)“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三)“仁者爱人”的人文精神(四)“以和为贵”的和谐精神(五)“三省吾身”的反思精神(六)“无信不立”的诚信精神(七)“谦谦君子”的谦虚精神(八)“士志于道”的操守精神(九)“敏而好学”的学习精神(十)“礼节乐和”的礼乐精神君子以“少年君子”为目标:道德君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