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货船设备-z教学文稿_第1页
液货船设备-z教学文稿_第2页
液货船设备-z教学文稿_第3页
液货船设备-z教学文稿_第4页
液货船设备-z教学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液货船设备-z第二章油船的基本概念一、油船的发展历史1、公元2世纪-3世纪,古希腊将陶罐装橄榄油和酒,以海运方式穿梭于地中海各大港口之间。各国为税收和港务费,12世纪中叶,制定了最早的船舶丈量制,以船舶所能载运的桶数为标准(每桶286.2L)。2、1861年,ELIZABETH.WATTS(224t)首次用木桶装运油类,美国费城——英国伦敦。不易碎,易固定。3、1869年,CHARLES(800t)装运59个铁油柜,13t/柜,航行于欧美之间。以手摇泵抽送。4、1878年,英国建造第一艏专门运载油类的船舶,ZOROASTER,标志现代油船进入新的开端。5、1886年,英国为德国建造早期最著名的蒸汽机油船,GLUCKAUF,300ft(91.44m),2307t。现代油船先驱。

6、两次世界大战对油船发展促进很大:一次大战为提高油船装载能力和续航能力,动力系统由煤炭改为燃油,采用蒸汽为动力的大排量往复泵作货油泵;二次大战,船体采用了焊接,是船体进步的显著标志。7、1940-1960,船体大型化,设计建造了20000t,改进了油舱舱隔数,船体材料也采用了新材料,液货系统采用了电力或液力推动,减少了劳动强度。8、60年代,中东石油大量开采,能源需求的快速发展,油船发展向大型化、巨型化,船级社的标准也相应发展。船舶达到30万吨。9、70年代,主要注重船舶安全、防止燃烧爆炸事故。73年达到50万吨,100万吨设计图纸已完成。10、80年代,主要注重船舶防污,发展双壳船等。

二、现代油船的标志1、尾机型。2、采用中高甲板。3、绞缆机、锚机为液力推动和自动调节张力。4、采用了当代最先进的导航仪器和通信设备。5、货油泵和液货系统不断改进,泵油量达2000-3000立方/小时,少数VLCC达5000-7000立方/小时。采用了货控室。6、为保证安全采用了惰性气体系统。7、采用了专门的消防系统:大型泡沫站、二氧化碳、干粉及水喷淋系统。8、采用了专门的洗舱系统、排油监控系统。9、完善的救生设备:直升机专用停机坪、全封闭式救生艇(耐高温、高速、配有氧气再生装置)。

三、油船的类型

按所装载货油种类分类:1、原油油船2、成品油油船3、油/矿两用船4、油/干散货/矿多用船 按载重吨划分:类型载重吨位用途小型油船0.6万吨以下以运载轻质油为主中型油船0.6万吨—3.5万吨以运载成品油为主大型油船3.5万吨—16万吨以运载原油为主、兼运重油巨型、超级油船16万吨以上专用运载原油第三章国际公约与国家规定一、改进油船设计减少海洋污染的历史过程1、石油海运的历史,美国站在主导地位,并对IMO制定公约和规则起促进和先导作用。第一艘桶装石油船是美国,美国也首先意识到其潜在危害的严重性,并提出相应的公约和法律加以限制。美国的油船管理和技术代表当代石油海上运输的最高水平。2、石油海上运输防污历史。1859年, 发现石油商用价值1861年, 第一次船运桶装石油1886年, GLUCKAUF号轮第一艘散装石油船1926年, 在华盛顿国际海事会议产生了第一个防止油污染国际公约。1954年, 伦敦国际会议通过“54/OILPOL公约”1958年, 54/OILPOL公约生效。日内瓦第一次海洋法会议。IMCO成立,联合国的专门机构。1960年,日内瓦第二次海洋法会议讨论海洋污染问题。1967年, “TORREYCANYON”在英吉利海峡溢油事件。1973年, IMCO制定MARPOL73公约。1978年, “AMOCOCADIZ”巨型油轮触礁失事,溢油22万吨。IMCO产生了MARPOL73公约78议定书。1989年,“EXXONVALDEZ”油船失事溢油影响整个美国沿岸。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1990年油污法。从此美国的许多规定、标准,将一直影响到IMO的有关决议或修正案。3、MARPOL公约与双壳船设想1967年发生TORREY.CANYON事件后,美国提出建造双壳油轮,但面对全面反对。 1976年IMO防止船舶污染国际会议美国再次提出。1978年美国在MSC会议上再次强烈提出双壳船与专用压载舱的概念。MARPOL78议定书新 造2万吨以上新油船 设置防御性分离压 载舱。4、美国《1990年油污法》 防止油类污染:强制性地要求使用双壳油船。1990年6月30日后建造的或改造的所有油船和在1994年1月后投入营运的油船必须按双壳油船的要求进行。现有油船要求改装。 因为在所有研究设计方案中,双壳的设计是最有价值的。

二、国际海事组织有关公约1、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涉及商船安全的最重要的国际条约之一。对船舶构造、救生、消防、无线电设备、航行安全、谷物运输、危险货物运输、核动力船舶安全等作了详细严格规定。SOLAS公约的主要目的是规定与安全相应的船舶构造、设备和操作的最低标准,由船旗国负责确保达到这一标准。74年11月1日IMO海安会通过,80年5月25日全面生效。我国80年1月7日加入,于80年5月25日生效。2、经1978年议定书修正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73/78)第一个综合性防污公约。MARPOL公约包括了船舶污染的所有技术性方面,有油污染、化学品及其有害物质、垃圾和生活污水的污染。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船舶。不适于海底矿物资源勘探和开发造成的污染。共五个技术附则和两个议定书。在公约缔约国管辖范围内违反本公约将按缔约国法律或船旗国法律进行处罚。73年10月2日通过,不能单独生效。附则I:防止油污规则。 生效时间:1983年10月2日 我国加入时间:1983年7月1日 我国生效时间:1983年10月2日3、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突出强调人的因素对海上安全起的重要作用。规定了国际上普遍能接受的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的最低标准。公约附则共分六章,阐述了具体技术条款和标准。包括船长-甲板部、轮机部、无线电人员、液货船的特殊要求以及救生艇业务等。公约规定当船舶在另一缔约国的港口时,应接受该港口的缔约国主管机关授权的官员监督检查,核实有效证件。发现缺陷,应采取措施使其符合要求。78年7月7日通过,84年4月28日生效。我国加入时间:1981年6月8日我国生效时间:1984年4月28日三、我国的有关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第一个综合性的正式法律,旨在保护海洋环境及资源,防止污染损害,保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促进海洋事业的发展,保护全球海洋环境。包括海岸工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陆源污染物、船舶以及倾倒废弃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1982年8月23日生效。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是《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实施细则。具体包括防污文书、防污设备、预防船舶污染海域的措施、船舶装运危险货物、船舶其他污水、船舶垃圾、船舶倾倒废弃物、水上及水下船舶修造打捞和拆船工程、船舶污染事故的损害赔偿、处罚与奖励等。3、油船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则交通部颁布了有关油船安全作业的行业标准: 《油船安全生产管理规则》 《油船作业安全技术规则》 《油船洗舱作业安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局颁布国家标准: 《船舶明火作业安全技术要求》第四章油船货油系统及附属设备

油船货油系统包括货油泵、货油管系、扫舱系统、透气系统及其附属设备。一、货油管系1、货油管系的组成:主货油系统、扫舱系统。2、管系的表示方法:按直接服务于此系统的货油泵的序号。自右舷一侧开始顺序分。3、管系的膨胀接头 1)U型管:多用于小口径空气管、液压管和淡水管。 2)套管型接头:多用于蒸气管、海水管。 3)修正型管接头:用于管径很大的货油管、压载水管以及透气管等。二、货油加温系统

用锅炉蒸气送至货舱舱底加热盘管,以加热货油。1、加温盘管的类型与材料 类型:蛇型盘管和螺旋型盘管。材料:一般为钢管、铸铁管、黄铜管和铝合金管等。目前油舱、甲板上的管系,大都用钢管,进行渗铝处理,具有抗蚀、防锈效果。钢管抗蚀性较差,但价格较低,传热性能比铸铁好,使用较可靠。黄铜管和铝合金管重量轻,传热性能好,抗蚀性能强,但造价太高,一般用于舱内。铸铁管重量重,传热性能差,抗震性能差,价格不低于钢管。一般用法兰连接。2、货油加温装置 系统流程: 锅炉——压力调节阀(装置)——总阀——甲板管系——蒸气主干管系——油舱——冷凝水经回汽管——机舱回水柜 加温管舱内布置特点: 在吸油喇叭口装设螺旋型盘管,以便货油能顺利流进吸入管内。 整个货油舱加温管用蛇型盘管铺在舱底,从纵向看,加温管是沿船首尾线铺设的直管。三、油船的结构特点和舱室布置1、油船的结构特点 1)驾驶台与机舱均设尾部:甲板管系连续;船体中部没有隔离,有利于保持纵向强度;减少可燃气体进甲板 2)单层纵通甲板,增加纵向强度,有利承受总纵弯曲 3)构件完整,纵向与横向均成框架,保证船体强度 4)双底、双舷,中高甲板,有利于防污 5)舱壁涂料,有利于防腐

2、油船的布置特点 1)舱室:划分不同于其他类型船舶。具体划分为: 机舱 货油舱 泵舱 专用压载舱 隔离空舱:货油舱与其他舱之间的隔舱 干货舱 其他舱室如艏尖舱、尾尖舱、淡水舱、燃油舱等 2)舾装和甲板设备:主要考虑安全 机舱、锅炉舱均设在后部。起居舱设在尾部上层建筑。设专门吸烟室。设透气/惰气系统、大型泡沫灭火系统、喷淋系统、洗舱孔和液位测量装置。船中部设液压式吊杆。另外设有货油控制室。

3、货油舱的结构与布置 货油舱由纵向舱壁和横向舱壁构成。 纵向强度构件:纵向舱壁、甲板纵骨、侧纵骨、船底纵骨、纵向舱壁纵桁等。 横向强度构件:甲板强横梁、肋骨、竖桁构成的巨大框架为横向骨架。四、货油泵 货油泵是指装卸油液货类的泵浦。要求本质安全。排量取决于油舱载重吨位和要求的装卸时间。一般要求货油泵总排量在24小时内卸完全部货物。原动机如为蒸气温度不超过230度的蒸汽机,可设在泵间。其他均设在泵间外。 1、

泵的种类 货油泵、压载泵、扫舱喷射泵、扫舱往复泵2、

泵的工作过程及操作过程货油泵:离心泵、蒸汽透平驱动系统压载泵:离心泵、电动驱动系统扫舱泵:喷射泵、往复泵五、货油阀 1、阀的名称 油舱吸入阀、油舱隔离阀、泵舱隔离阀、泵吸入阀、泵排出阀、腰接阀、出口阀、旁通阀、下舱阀、海水阀、舷外排出阀 2、货油阀的工作原理 90%为蝶阀 3、货油阀的驱动方式

手动 气动 液压驱动* 4、货油阀的工作型式 开关阀* 开度阀*

第五章油船扫舱系统1、自动扫舱系统的工作原理 再循环式自动扫舱系统 喷射式自动扫舱系统 真空式自动扫舱系统 2、自动扫舱系统的布置

第六章 油船排油监控系统1、排油监控系统的工作过程 2、排油监控系统反冲洗工作过程 3、油水/界面探测器

第七章油船洗舱系统1、洗舱系统的工作原理 海水洗舱、原油洗舱单段洗舱、多段洗舱 开式洗舱、闭式洗舱 污水舱的工作过程 2、原油洗舱的系统布置

第八章油船惰性气体系统一、惰性气体系统的起因1、

液货船的两个主要问题 1)安全 2)防污 2、IGS设计的起因 爆炸三角形 油船燃烧爆炸事故二、油船IGS的来源 产生IGS的方式: 1、TUG 2、废气锅炉

三、油船IGS的工作过程 1、机舱IGS的流程 2、甲板IGS的流程 3、各主要部件的工作过程

PV阀、洗涤塔、甲板水封等四、油船IGS的操作 1、TUG模式 2、废气锅炉模式

五、油船IGS内部间的相互连锁 1、IGS的设计模型 2、卢金树硕士论文

第九章油船液货装卸作业一、油船装货作业1、

油船的装货过程 1)气动系统 2)管阀 3)装载 2、配载系统

二、油船卸货作业 1、初始参数设定:液货量等 2、气动系统 3、惰气系统 4、液货泵 5、卸油 6、配载系统

三、作业:资料、计算等

第十章化学品船的基本概念

一、化学品船液货舱的特点 在化学品船的发展历史上,共计有四代船舶1、 第一代:美国,1948年,Wilson,由油船改装,该船设有双层底,中央舱可装9种不同的化学品,边舱装煤油,配有深井泵,管线灵活。但货舱材料限制了货品。2、 第二代:60年代,成品油船改装,具有显著特点: 1)采用分隔式货舱,将原油舱分隔成更多的小舱室,增设了复杂的泵系和管系; 2)广泛采用舱壁涂层工艺,使装运的散装化学品的适应性更为广泛。 3、 第三代:70年代,专门设计建造,具有以下特点: 1)材质:1/3-1/2的中央液货舱、泵系、管系采用不锈钢,扩大了载货适应性; 2)结构上:采用双层底舱作为压载舱; 3)液货系统:管系采用一舱一泵体系,而非总泵房操作,使得装卸操作更为灵活。4、 第四代:85年,韩国大宇,名副其实的散装化学品船,具有显著特点: 1)大吨位,47000立方;2)高分隔,隔成58个独立舱;3)设立“袋舱”,即舱间设有隔舱;4)一舱一泵的独立泵/管体系;5)货舱70%采用高强度不锈钢材料;6)设有先进的控制系统、加热系统、透气系统、检测系统、警报系统及惰气系统二、化学品船载货的主要类型1、石油化工产品:各种烃类、溶剂、添加剂等;2、煤焦油产品:苯、甲苯、二甲苯、石炭酸(苯酚)等; 有时把上述两类归为有机类化学品,占海运中的比例最高,约为40%;3、动物油和植物油:牛油、豆油、棕榈油、椰子油等,约占海上化学品总量的25%;4、重化学品:如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硝酸、盐酸等,占世界海运化学品总量的20%左右;5、碳水化合物及衍生物:如蜜糖、醇类、脂类等,其中蔗糖在蜜糖运量中占多数,西欧以出口酒类制品著称。第十一章化学品船舶的相关管理规则1、SOLAS公约:旨在保护海上人命安全,涉及以下方面: 1)船舶结构、稳性、机械和电气设备以及防火和灭火;2)救生设备;3)无线电通讯,包括无线电报和无线电话等;4)航行安全,包括船用航行设备;5)货物载运;6)危险物质运输;7)核动力船;8)检验和法证1980年5月25日生效2、散化规则BCH:68年着手拟定,1971年11月IMO大会以A.212(VIII)决议通过《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的构造和设备规则》,对在72年4月12日及以后建造的船舶必须遵守该规则的全部规定。74年IMO通过SOLAS公约使之强制执行,并作了修订,成为IBC规则。BCH规则:为非强制性,适用于IBC规则生效前所建造的任何尺寸的船舶;IBC规则:MSC4(48)号决议通过,实施于86年7月1日或其以后建造的任何尺寸的化学品液货船。SOLAS公约83年修正案:修订了第7章“危险货物的运输”内容,新增B分章为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的构造和设备,要求符合IBC要求。3、MARPOL73/78公约:于1983年10月2日生效附则II(有毒液体物质),于1987年4月6日生效,尽量减少散装运输有毒液体物质的船舶将有毒物质以外释放到海洋环境的可能性,详细规定了为控制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污染的排放标准和措施。也要求强制执行BCH规则。按污染危险的评定区分为4类(A,B,C,D),共计1000余种货物。危险评定等级由海洋污染科学状况联合专家小组评定(GESAMP)。四、散装化学品船舶的船型 按照IBC规则,划分了3类船型,假定了船舶的最大破损范围。I型船:用于运输对环境或安全有非常严重危险的货物。需要用最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泄漏。绝对不容许流出化学品。舱容不得大于1250立方。II型船:用于运输对环境或安全有相当严重危险的货物的化学品船,需用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防止泄漏。容许有某种程度的流出。舱容不得大于3000立方。III型船:用于运输对环境或安全有一般危险货物的化学品船,需用中等程度的围护来增加破舱条件下的残存能力。对其液货舱位置没有特殊要求。五、散装化学品船舶的舱型 按照IBC规则,按液货舱与船体的连接情况分独立液舱与整体液舱,按货舱设计压力分重力液舱与压力液舱。1、独立液舱:货舱不是船体结构的连接部分,即不与船体结构接触。可消除因船体结构应力或移动造成的货舱应力。通常用1表示。2、整体液舱:用船体结构的一部分做货物容器,但承受相邻船体结构所受到载荷与应力。是船体结构完整性所不可缺少的。通常用2表示。3、重力液舱:舱顶设计表压力不大于0.07MPa。可以是独立(1G),也可以是整体(2G)。用G表示。4、压力液舱:舱顶设计表压力大于0.07MPa。只有一种舱型,即独立压力液舱。用P表示。构造应符合主管机关对压力容器的设计标准。六、液货舱的布置 1、主要特点 1)保护要求:I型、II型和III型船液货舱位置及舱容要求。图4-1 2)液货舱数:数量多,30000-40000DWT,舱数达50多个; 3)舱容:I型船舱容不大于1250立方;

II型船舱容不大于3000立方。 2、结构:重要因素之一液货舱是否容易清洗。 1)装运的货物对纯洁度有极严格要求,否则货损; 2)清洗简便将提高船舶的运营效率,降低工作量。 一般现代散化船液货舱壁均为光滑舱壁结构。七、管系的布置 主要是保证液货在装卸作业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货物间的参混,同时便于检测。八、货泵与卸货系统 1、旧式散化船:比较典型的是采用四路系统。 2、新型散化船:每舱设置单独的舱底泵,以获得最大分隔能力。 3、货泵类型:主要有离心泵、螺杆泵、往复泵、齿轮泵。一般为深井泵或潜液泵。九、惰气系统 1、要求:更高,氧含量低于5%,无毒,无反应,无腐蚀 2、产生方式: 1)分镏法:采用分镏使空气液化而出去氧气,复杂 2)吸附法:用碳分子筛吸附技术从空气中去除氧气 3)燃烧法:采用燃烧技术去处氧气 3、船用惰气系统型式 1)烟气惰性气体系统 2)独立发生器惰性气体系统 3)纯氮系统(吸收式)十、洗舱系统 特点最强、分量最重,必须考虑上下载货的特性及要求主要要考虑货损及环境污染1、洗舱设备:泵、移动洗舱机的甲板通口、供液管、洗舱机、洗舱水加热器、扫舱泵或喷射泵、通风机2、洗舱管系:必须具备循环洗舱功能3、洗舱程序:预洗(海水冲洗)——化学清洗剂清洗——冲洗(海水冲洗)——喷洗(用淡水冲洗)——除氯蒸舱(用蒸气冷凝水清洗)——甲苯汽蒸(用甲苯作溶剂清除残货)——排污(用泵或压缩空气清除舱内所有液体)——干燥(汲净凝水、通风、除味、干燥和吸尘)第十二章液化石油气船基础一、基本概念 1、液化气船的基本概念 液化气货品:IMO在IGC规则中明确规定液化气货品定义,温度在37.8℃时,饱和蒸气压力超过0.28MPa(绝对压力)的液态物质及理化性质和这些液化气体相近的其他货品。共计32种。

LPG: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还含有异丁烷、丙烯、丁烯等

LPG的主要来源:油田气和炼油厂。 用特制的酸从“湿”油田气(含大量戊酸)中直接获得; 炼油厂对原油冶炼分馏时产生伴生的LPG,约占原油2%。 粗糙LPG——脱硫(无毒、无腐蚀)——干燥(除湿)2、液化石油气船的发展历史 共计60多年的发展历史,共计三个阶段。第一阶段:Agnita,20年代末,英国,由旧船(油船)改造而成,垂直安装12个铆制容器。 主要特点:改造;重量大,货舱容积利用率差; 结构上:采用压力式液货罐,全压式容器,1.76MPa,货舱很少超过600m3,总容量一般不超过2000m3。第二阶段:50年代到70年代,半冷半压式为主,出现全冷。 59年:第一艏半冷半压船,Descartes,1921m3,8个液货舱,-5℃—-10℃,0.5—0.9MPa。

特点:舱容小于5000m3,碳钢结构,具有再液化装置。

62年:第一艏全冷式船,BRIDGESTONEMARY,日本三菱,28875m3,常压,-41℃,四个独立的棱柱舱,货舱容积利用率大,舱板薄。 60年代是LPG船舶快速发展的时期。出现各种型式液货舱绝热设计:薄膜式、半薄膜式和内绝热式液舱。船舶设计、建造材料、焊接工艺、制冷技术等都得到很大发展。大型化、少液货舱。

第三阶段:70年代,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

LPG船舶在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以及自动化程度等方面都得到很大程度提高和完善。 目前LPG主要建造国为日本、法国、挪威、德国和芬兰 我国液化气船的发展方针: 先液化石油气船,后液化天然气船 先小型压力式船,后中大型半制冷、全制冷船二、相关国际公约和规则1、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74)

其中第VII章(危险货物载运)对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的构造和设备进行了详尽要求。2、MARPOL73/78公约 主要防止油类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对海洋的污染。3、IMO液化气船规则 1)液化气船规则 A328规则:《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GC规则),IMOA.328(IX)决议通过,适于: 76年10月31日以后签订建造合同的船舶; 76年12月31日以后安放龙骨的船舶; 80年6月30日以后交付使用的船舶 仅为建议性质的国际标准

A329规则:《现有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规则》, IMOA.329(IX)决议通过,对A328的补充: 对不受A328规则管制的现有液化气船制定; 76年10月31日以前交付使用的船舶 仅为建议性质的国际标准

IGC规则:《国际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IMO海安会于83年6月17日通过,并作为SOLAS的一部分强制执行,于86年7月1日起对签字国生效。适于86年7月1日后建造的液化气船。 2)IGC规则

CH.1总则

CH.2船舶残存能力及液货舱位置

CH.3船舶布置

CH.4货物围护系统

CH.5处理用受压容器及液体、蒸气和压力管路系统

CH.6构造材料

CH.7货物压力/温度控制

CH.8液货舱透气系统

CH.9环境控制

CH.10电气设备

CH.11防火和灭火

CH.12货物区域内的机械通风

CH.13仪表测量气体探测

CH.14人员保护

CH.15液货舱充装极限

CH.16用货物作燃料 CH.17特殊要求

CH.18操作要求

CH.19最低要求一览表4、相关国际性指南 1)《船岸液化气装卸作业指南》,国际气体船和岸站经营者协会(SIGTTO)制定。具体包括:

CH.1前言

CH.2液化气性质

CH.3气体运输船舶设计和建造规则

CH.4船舶设备和仪器

CH.5岸站设备和仪器

CH.6船岸关系

CH.7货物装卸作业

CH.8货物测量和计算

CH.9人员安全和健康

CH.10应急措施

CH.11名词释义

CH.12资料来源 2)《液化气船安全指南》,国际航运公会(ICS)制定。具体包括:

CH.1液化气的特性和危险性

CH.2一般预防措施

CH.3火灾危险及其预防

CH.4货物作业

CH.5岸站设备和仪器

CH.6货物设备和仪表

CH.7封闭处所

CH.8应变程序

CH.9消防

CH.10人员防护和救生 3)《液化气船对船驳载指南》,国际航运公会(ICS)制定,对上条指南的补充,是作业人员熟悉船对船驳载。 4)《直升机和船舶操作指南》,ICS制定。为有效协调直升机/船舶间的安全操作。5、我国有关液化气船的管理规则 1)交通部颁布的《船舶装载危险货物监督管理规则》 82年1月1日实施。主要对船舶装载危险货物进行监督管理。适于港口和水域从事危险货物装卸和运输的船舶及有关单位和人员。 2)交通部颁布的《液货船水上过驳作业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96年3月1日实施。适于管辖水域内从事散装液体货物过驳作业的船舶及单位和人员。对液化气船水上过驳作业进行安全监督管理。

三、液化气船舶类型1、按所装货物种类不同分类 1)LPG船(液化石油气船) 2)LNG船(液化天然气船) 常压低温,-160℃—-163℃,一般不设再液化装置 3)LEG船(液化乙烯气船) 常压低温,-104℃,对再液化装置要求高 4)LAG船(液态氨运输船) 5)液化氯气运输船 6)多用途船:除液化气外,还可装运成品油、化学品等。2、按对所装货物进行液化的方法不同分类 1)全压式LPG: 常温压力式,1.77MPa,max.1.8-2.0MPa,一般小于2000m3; 2)半冷/半压式LPG: 低温压力式,压力容器,0.4-0.8MPa(表压),-5—-10℃,7500—10000m3 3)全冷式LPG:

常压低温,-48℃,要求不高于0.07MPa,5000—100000m3

3、按设计装运货物的危险程度进行分类 1)1G型船舶: 用于载运要求采取最严格防漏保护措施的货品; 2)2G型船舶: 用于载运要求采取相当严格防漏保护措施的货品;

3)2PG型船舶:

要求船长150m及以下,载运要求采取相当严格防漏保护措施的液化气体船舶,MARVS至少0.7MPa,货物维护系统设计温度不低于-55℃。 4)3G型船舶: 用于载运要求采取中等防漏保护措施的货品。

四、液化气船的货物承载系统 货物维护系统(液货舱结构)以及对它的支撑结构。1、独立液舱 自身支持的液货舱系统,液货舱本身独立,不构成船体结构的一部分,对船体强度不是必需的。分为: A型:棱柱型,重力液舱,设计压力<0.07MPa,全冷 B型:球型居多,压力容器,<0.2MPa

C型:圆筒型,压力容器,多用于全压式2、整体液舱 液货舱是船体结构的一部分,承载负荷与应力。双层船壳。中间为压载水。设计压力<0.025MPa,货物温度>-10℃3、薄膜液舱 非自身支持的液货舱。船舱结构构成船体结构一部分,船舱结构直接固定在船体上,船体直接承受船舱及货物重量。设计压力<0.025MPa。4、半薄膜液舱 主屏壁比薄膜舱厚,液体压力通过主屏壁、绝热层传递至船体内壳,在空载时液货舱可以自身支持,在载货时液舱壁面随货物的充满度而帖靠于绝热层,成为非自身支持的液货舱。设计蒸气压力一般不超过0.025MPa。5、内部绝热液舱 非自身支持液货舱,舱内设有绝热层,固定于船体内壳板上或独立液舱的承载表面以围护和使液货绝热。绝热层的内表面与货物直接接触,绝热层由适合货物围护的绝热材料组成。如聚氨酯泡沫等,液密。第十一讲全压式液化石油气船 一、货舱结构

采用压力容器的C型独立液舱 承载条件:常温(0-45℃)、高压(一般允许压力为1.85MPa)二、液货区域主要结构和系统1、步桥 液货舱上部,连通居住处所与船艏楼,方便工作人员货物装卸作业和对货物装卸系统的检查2、货物压缩机舱 一般位于艏尖舱,属危险处所,采用负压通风,舱内压力低于外界压力。一般货物压缩机原动机为本质安全型电机,也在该舱内。3、液货舱 C型独立液舱。4、液货装卸系统 管系、阀门、液货泵、货物压缩机等5、应急切断系统6、压力释放系统7、惰性气体系统 设在机舱8、淋水降温系统 降低货舱上表面温度,防止舱内压力、温度过高 由消防泵(或通用泵)、连接管路及设在液货舱上面的喷水管组成。9、水雾系统 用于船舶冷却、防火和船员保护。 10、化学干粉灭火系统 用于扑灭液化气火灾,主要由干粉储罐、驱动气瓶、手持软管喷头、喷粉枪(喷粉炮)、管路及控制装置。 一般设两个,一个位于船艏楼下部,另一个设在靠近生活区的货物区域内。11、水消防系统12、甲板喷头和眼睛冲洗设备

IGC规则要求在甲板方便处设三、液货系统1、液货管系 主要考虑承压部件,应进行1.5倍的静水压试验2、液货泵 离心泵、深井泵、潜液泵3、货物压缩机 主要由货物压缩机、净化罐和稳压罐组成 压缩机:往复式、螺杆式、离心式压缩机 净化罐:位于压缩机舱,主要用于净化进入压缩机气缸内的货物蒸气,一般装在压缩机的进口端 稳压罐:位于压缩机舱,在压缩机的出口端,防止对管路造成冲击4、货物装、卸过程

四、货舱液位、压力、温度的测量和报警

1、液位 1)间接式:秤重,管式流量计 2)封闭式:超声波,浮子式,气泡管式 3)限制式:固定管式,滑动管式 液位报警: 95%—97%,高位报警 98%,关闭应急截止阀,自动停止装货 低位:防止卸货结束时液货泵空转 2、压力 压力表,量程为容器最高工作压力1.5—3倍。 3、温度 温度表,正常在0—45℃,>45℃报警,每舱三只,显示低、中、高部位五、压力释放系统和应急切断系统

1、压力释放系统 压力释放阀—〉透气系统

内、外弹簧式压力释放阀 杠杆式、弹簧式、重块式、脉冲式 位于气室处,保证15度横倾与0.015L纵倾时正常 2、应急切断系统

IGC规则要求:在靠近液货舱的液货管和蒸气管均设1个手动、1个应急截止阀。 系统组成:应急截止阀(油压式)、加压油泵、油管路、操控装置、易熔元件 故障关闭型(动力消失关闭型):30s内完全关闭应急截止阀第十二讲全冷式液化石油气船采用全冷式船舶: 减少液货舱舱壁厚度 减少液货舱重量一、全冷式LPG船舶种类 按储运货物的种类1、全冷式LPG船:以液化石油气为主要对象,也可运输液态氨、聚氯乙烯等货品。设计温度一般为-40℃—-50℃。2、冷却式乙烯船:专门储运乙烯,也可储运LPG、氨等货物,设计温度约为-104℃。3、冷却式LNG船:除储运LNG外,也可储运LPG、乙烯、氨等货物。二、货舱结构和承载条件1、一般采用A型独立液货舱,设计温度-50℃,最大工作压力0.028MPa;2、材料采用特殊耐低温钢材,配合绝热材料;3、支撑系统:不能将液货舱固定在外板或船体上。要求液货舱冷热伸胀时能有滑动余地。支撑材料采用热导率很小的木材;4、货舱之间要求要有间隔空间。早期船上两舱之间设有隔离空舱,现在被单一气密舱壁代替;5、液货舱的三种舱型: 1)在整个舱的长度范围内,其顶部纵向延续有中心线围蔽,装有边压载水舱;

2)具有后部大舱顶室,周围为压载水舱;

3)具有后部大舱顶室,顶部周围布置斜边压载舱,底部周围设有双层底压载舱。6、顶部中央钟形气室 钟形气室为罐体的热变形中心。罐体与船体之间的相对位移可被钟形气室吸收。钟形气室顶板与上甲板的钟形气室开口处的开口围板进行密封。7、全冷式LPG船舶液货舱主要设备1)两台货泵:放置在纵向舱壁后端两侧。2)舱壁阀:纵舱壁底部,货泵故障时用另一侧泵,常闭。3)装货管:每舱一根,连接甲板液相总管并引至货舱底。4)卸货管:每舱一根,液舱底部穿越舱顶室连甲板液管。5)喷淋管线:每侧舱一排,与冷凝管连,预冷与冷却。6)蒸发气吸入管线:接货舱气室,与压缩机通,除舱气。7)冷凝回管:每侧舱一根,将再液化处理的凝结液货送返泵池或经喷淋冷却管向舱内喷洒。8)货物取样管及阀9)净化管:每侧舱两套,制成盘管状设置在液化舱的最高与最低处排成两排。管上设细孔。一排净化管用于除气或净化时把惰性气体或货物蒸气均匀地供入舱内,另一排则均匀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