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与答案解析(共四套)_第1页
山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与答案解析(共四套)_第2页
山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与答案解析(共四套)_第3页
山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与答案解析(共四套)_第4页
山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与答案解析(共四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选择题部分(共2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1.遗址能为已经消逝的文明或者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北京人遗址为我们提供的历史见证是,北京人已经A.定居生活 B.学会用火C.饲养家畜D.种植粮食2.整理表格是我们历史学习中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下表反映的战役应是A.牧野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3.在我国南方各省,分布着数以百万计的客家人。史学界普遍认为客家人是历史上渐次南迁的中原汉族人。下列有关中原人口南迁的说法正确的是A.西汉末年开始出现大批中原人口南下现象B.自然灾害频繁是中原人口南迁主要原因C.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D.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引发南方社会动荡不安4.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下面两首诗反映了唐朝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其转折点是A.八王之乱B.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D.藩镇割据5.“通过各种渠道进人南宋的契丹人,其杜会习俗不断发生变化。通过族际婚姻,契丹人的姓氏名字发生变迁,甚至服饰、饮食、节日等生活习俗也逐渐失去其民族特征。”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交融B.政府引导C.社会繁荣开放D.经济重心南移6.为维护统治,我国古代诸多王朝,都注重加强思想文化控制。右图“?”处的内容应是A.设立三司B.设立厂卫C.八股取士D.废除丞相7.通过梳理历史线索可以明确学习主题。对下图反映学习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外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C.西方列强瓜分狂潮与中国人民反抗 D.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8.陈独秀曾说:“国之所以不昌,在于民智未开。”为启发“民智”,陈独秀主张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C.模仿西方政治制度 D.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9.某同学在学习“人民解放战争”这一单元内容时,将其划分为“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夺取胜利”四个阶段。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的是A转战陕北B.挺进大别山C.三大战役D.解放南京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汽车工业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出新中国制造的第一辆汽车诞生于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11.史实就是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选项中属于史论的是A.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C.1980年,中央决定广东、福建两省兴办4个经济特区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12.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四幅人物图片,他们的贡献共同体现了新中国的A.科学技术成就 B.国防建设成果C.信息技术发展D.文教事业进步13.有学者说,欧洲文明的源头是希腊,希腊文明的源头是同两河流域的交流。下列文明成就属于两河流域的是A.狮身人面像 B.种姓制度C.《汉谟拉比法典》D.帕特农神庙14.“它试图以中国唐朝为模式,将本国改变成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材料描述的是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C.封建庄园建立D.明治维新15.拒绝全球化,就是拒绝太阳升起。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观察全球化进程示意图,开启“全球化1.0版本”的事件是A.亚历山大东征 B.三角贸易 C.文艺复兴运动 D.新航路开辟16.“他对法国的15年统治有两个特点:国内改革和军事战役。前者巩固了革命成果,后者在邻国激起了一种民族主义反应,并最后导致他的垮台。”此材料A.对拿破仑的评价具有片面性 B.主要评价了拿破仑的历史功绩C.客观地评价了拿破仑的活动 D.着重强调拿破仑的历史局限性17.彼得-世和亚历山大二世都是俄国历史上著名的沙皇,他们在位期间,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促进了俄国社会进步 B.促使俄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C.强化了俄国的农奴制 D.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18.“日本于1941年袭击了珍珠港,从而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变成了全球性的战争。”该事件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B.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C.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D.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19.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是隐蔽的杜鲁门主义。二者在本质上都是为了A.帮助西欧各国渡过难关B.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发展C.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D.遏制苏联,确立美国霸主地位20.2020年以来,世界在新冠疫情的狂风暴雨中蹒跚前行,但地区冲突问题却并未因疫情而淡化。阿富汗与塔利班和谈一波三折,利比亚冲突余波未平,巴以地区又起战火。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仍存在很多矛盾和冲突B.和平与发展已不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C.人类正在面临新一轮世界大战的严重威胁D.地区冲突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唯一原因非选择题部分(共3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把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21.秦朝、汉朝、元朝是我国地方行政区划变革的重要时期。依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统一后,赢政首先从体制改革入手,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二级的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确保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摘编自纪录片《中国第一位始皇帝》(1)材料一中的“这种地方行政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请依据材料一~指出这种制度的作用。这种制度下的地方行政长官是如何产生的?材料二……所谓列侯者,非但食其邑入而已,可以臣吏民,可以布政令。……西都景、武而后(西汉景帝、武帝后),始令诸侯王不得治民,汉置内史治之。自是之后,虽诸侯王,亦无君国子民之实,不过食其所封之邑入,况列侯乎?——马端临《文献通考·封建考》(2)据材料二回答,西汉景帝、武帝统治前后,诸侯王的权力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解决诸侯王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三元朝疆域图(3)据材料三回答,元朝实行的是什么行政区划制度?请把A处内容补充完整。元朝为管理B处设立了什么机构?22.在中国共产党诞生百年之际,让我们回顾党的奋斗历程,传承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此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红船精神”,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以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部编教材《中国历史》八上(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大事变”指的是什么?发生在哪--年?据材料一指出“红船精神”的内涵。材料二“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的恶果,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初,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遵义会议后,四次渡过赤水河,迂回曲折地穿插于敌军重兵之间。在渡过金沙江后,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随后,强渡天险大渡河,翻越人迹罕至的夹金山,在懋功地区同红四方面军会师。红军在长征途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2)据材料二回答红军长征的原因和跳出敌人重重包围的事件。请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材料三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抗美援朝战争锻造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军队崇高风范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王寿林、蔡雪芹《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抗美援朝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不得照抄原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23.大国崛起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场工业革命改变了地球上每一个人的生活,煤炭变成了蒸汽,打开了公共交通运输的大门,人类征服了时间和空间。工业时代,使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那时英国煤炭产量占全球的一半,纺织品的产量占全球的五分之四,英国控制着全球贸易,它成了一个帝国。——摘编自纪录片《人类:我们所有人的故事》(1)据所学知识回答,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谁?写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发明。材料二1861年到1865年的美国内战,踢开了奴隶制这个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从此美国进入了全面崛起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1861年至1914年)的美国,还出现了科学技术革命的高潮,这股科技革命浪潮使世界科技中心逐渐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科技促进了经济发展,到1894年,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摘编自《世界历史》(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美国取代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的原因。据所学知识写出美国在电气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家。材料三日本在二战后初期,整个国家陷入瘫痪的边缘,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战使日本比较容易的从西方先进国家引进技术和设备,它从不吝惜在教育上进行巨大投资,并且战前已有相当研发规模和技术基础,因此日本在发展科技方面和以科技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摘编自李绍猛《日本二战后的创新崛起》(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日本在发展科技方面和以科技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惊人成就"的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以上大国崛起的共同原因及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答案解析选择题部分(共2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1.遗址能为已经消逝的文明或者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北京人遗址为我们提供的历史见证是,北京人已经A.定居生活B.学会用火C.饲养家畜D.种植粮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德国,这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期保存火种,B正确;北京人过着群居的生活,生活在原始山洞中,不是定居生活,排除A;北京人不会饲养家畜、种植粮食,排除CD。故选B。2.整理表格是我们历史学习中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下表反映的战役应是A.牧野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答案】D【解析】【详解】公元208年,曹操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展开决战,最后,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失败。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故D符合题意;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排除A;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与秦军的决战,排除B;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袁绍的决战,排除C。故选D。3.在我国南方各省,分布着数以百万计的客家人。史学界普遍认为客家人是历史上渐次南迁的中原汉族人。下列有关中原人口南迁的说法正确的是A.西汉末年开始出现大批中原人口南下现象B.自然灾害频繁是中原人口南迁的主要原因C.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D.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引发南方社会动荡不安【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北方战乱,南方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人大批南迁,西晋后期以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迁徙浪潮中,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不仅为南方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而且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故选项C符合题意;西晋后期开始出现大批中原人口南下现象,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北方战乱是中原人口南迁的主要原因,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并未引发南方社会动荡不安,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4.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下面两首诗反映了唐朝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其转折点是A.八王之乱B.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D.藩镇割据【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诗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句一反映的是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唐玄宗末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历时8年之久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B符合题意;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时期,A排除;黄巢起义发生在唐朝,C排除;安史之乱之后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D排除。故选择B。5.“通过各种渠道进人南宋的契丹人,其杜会习俗不断发生变化。通过族际婚姻,契丹人的姓氏名字发生变迁,甚至服饰、饮食、节日等生活习俗也逐渐失去其民族特征。”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交融B.政府引导C.社会繁荣开放D.经济重心南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南宋的契丹人……通过族际婚姻,契丹人的姓氏名字发生变迁,甚至服饰、饮食、节日等生活习俗也逐渐失去其民族特征”,可知契丹人与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族的交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民族交融。选项A符合题意;政府引导,在题干内容中没有反映,B排除;社会繁荣开放,在题干内容中没有体现,C排除;经济重心南移,是指古代经济发展,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这与题干内容不符,D排除。故选A。6.为维护统治,我国古代诸多王朝,都注重加强思想文化控制。右图“?”处的内容应是A.设立三司B.设立厂卫C.八股取士D.废除丞相【答案】C【解析】【详解】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问题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规定,被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内容空疏,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被录取后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故C符合题意;A、B和D属于政治控制的措施,排除。故选C。7.通过梳理历史线索可以明确学习主题。对下图反映的学习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外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C.西方列强瓜分狂潮与中国人民反抗 D.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示信息“英国走私鸦片、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可知都属于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信息“林则徐虎门销烟、陈化成督战吴淞、邓世昌黄海海战、义和团廊坊阻击战”可知是中国的抗争史。故上图反映的主题英概括为外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B正确;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者半封建社会的是鸦片战争,排除A;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内容,排除D。故选B。8.陈独秀曾说:“国之所以不昌,在于民智未开。”为启发“民智”,陈独秀主张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推翻清朝反动统治C.模仿西方政治制度 D.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启发“民智”,陈独秀主张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掀起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思想文化的新文化运动,D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A排除;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B排除;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模仿西方政治制度,C排除。故选择D。9.某同学在学习“人民解放战争”这一单元内容时,将其划分为“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夺取胜利”四个阶段。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的是A.转战陕北B.挺进大别山C.三大战役D.解放南京【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B正确;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属于战略防御,排除A;三大战役属于战略决战,排除C;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属于夺取胜利,排除D。故选B.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汽车工业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出新中国制造的第一辆汽车诞生于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落后,为此国家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故A正确;BCD与题意不符,排除。综上答案A。11.史实就是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选项中属于史论的是A.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C.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4个经济特区D.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可分析D选项是对“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这一历史事件的评论,故D正确;根据材料“史实就是历史事实”,可知ABC选项是对历史事实的叙述,没有评论,故A、B、C错误。综上答案D。12.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四幅人物图片,他们贡献共同体现了新中国的A.科学技术成就 B.国防建设成果C.信息技术发展 D.文教事业进步【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钱学森、邓稼先为两弹一星的研制作出重大贡献,神州五号反映了航天事业的发展,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所以图片都反映了我国的科学技术成就,A符合题意;BCD项图片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A。13.有学者说,欧洲文明的源头是希腊,希腊文明的源头是同两河流域的交流。下列文明成就属于两河流域的是A.狮身人面像 B.种姓制度C.《汉谟拉比法典》D.帕特农神庙【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巴比伦发源于两河流域,文明代表有《汉谟拉比法典》,C符合题意;狮身人面像是发源于尼罗河的古埃及的文明,A排除;种姓制度是发源于恒河流域的古印度的文明,B排除;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文明,古希腊属于海洋文明,D排除。故选择C。14.“它试图以中国唐朝为模式,将本国改变成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材料描述的是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C.封建庄园建立D.明治维新【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它试图以中国唐朝为模式,将本国改变成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描述的是日本的大化改新。646年,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B正确;伯里克利改革是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排除A;封建庄园建立与题干描述的不符,排除C;明治维新是学习西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排除D。故选B。15.拒绝全球化,就是拒绝太阳升起。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观察全球化进程示意图,开启“全球化1.0版本”的事件是A.亚历山大东征B.三角贸易C.文艺复兴运动D.新航路开辟【答案】D【解析】【详解】据全球化进程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启“全球化1.0版本”的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或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新航路开辟使得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因而可以说新航路开辟开启了“全球化”,D符合题意;亚历山大东征与全球化无关,A排除;三角贸易贩卖黑奴,B排除;文艺复兴是思想解放运动,C排除。故选择D。16.“他对法国的15年统治有两个特点:国内改革和军事战役。前者巩固了革命成果,后者在邻国激起了一种民族主义反应,并最后导致他的垮台。”此材料A.对拿破仑的评价具有片面性 B.主要评价了拿破仑的历史功绩C.客观地评价了拿破仑的活动 D.着重强调拿破仑的历史局限性【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国内改革和军事战役。前者巩固了革命成果,后者在邻国激起了一种民族主义反应,并最后导致他的垮台”并结合所学可知,拿破仑国内改革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对外战争传播了资本主义革命思想,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但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了一种民族主义反应,最后导致他的垮台。作者比较全面的客观评价了拿破仑的历史活动的功与过,故C正确;A错误;BD表述比较片面,故错误。综上故选C。17.彼得-世和亚历山大二世都是俄国历史上著名的沙皇,他们在位期间,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促进了俄国社会进步 B.促使俄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C.强化了俄国的农奴制 D.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总之两次改革都促进了俄国社会进步,故A正确;彼得一世改革没有改变社会性质,故B错误;彼得一世改革强化了俄国的农奴制,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故C错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故D错误。综上答案A。18.“日本于1941年袭击了珍珠港,从而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变成了全球性的战争。”该事件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B.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C.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D.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次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故C正确;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标志着二战全面爆发,故A错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大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故B错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故D错误。综上故选C。19.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是隐蔽的杜鲁门主义。二者在本质上都是为了A.帮助西欧各国渡过难关B.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发展C.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D.遏制苏联,确立美国霸主地位【答案】D【解析】【详解】1947年,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的实质都是遏制苏联,确立美国霸主地位。故D符合题意;帮助西欧各国渡过难关不是马歇尔计划本质目的,排除A;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显然不是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排除B和C。故选D。20.2020年以来,世界在新冠疫情的狂风暴雨中蹒跚前行,但地区冲突问题却并未因疫情而淡化。阿富汗与塔利班和谈一波三折,利比亚冲突余波未平,巴以地区又起战火。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仍存在很多矛盾和冲突B.和平与发展已不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C.人类正在面临新一轮世界大战的严重威胁D.地区冲突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唯一原因【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阿富汗与塔利班和谈一波三折,利比亚冲突余波未平,巴以地区又起战火”可知当今世界虽然两极格局被打破,但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内部长期以来的深层矛盾爆发,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不断导致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仍然存在很多矛盾和冲突,故选A;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B错误;C的说法夸大当今局势,排除;当今世界动荡不安原因很多,D错误。非选择题部分(共3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把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21.秦朝、汉朝、元朝是我国地方行政区划变革的重要时期。依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统一后,赢政首先从体制改革入手,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二级的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确保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摘编自纪录片《中国第一位始皇帝》(1)材料一中“这种地方行政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请依据材料一~指出这种制度的作用。这种制度下的地方行政长官是如何产生的?材料二……所谓列侯者,非但食其邑入而已,可以臣吏民,可以布政令。……西都景、武而后(西汉景帝、武帝后),始令诸侯王不得治民,汉置内史治之。自是之后,虽诸侯王,亦无君国子民之实,不过食其所封之邑入,况列侯乎?——马端临《文献通考·封建考》(2)据材料二回答,西汉景帝、武帝统治前后,诸侯王的权力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解决诸侯王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三元朝疆域图(3)据材料三回答,元朝实行的是什么行政区划制度?请把A处内容补充完整。元朝为管理B处设立了什么机构?【答案】(1)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由皇帝直接任命(2)权力被削弱;推行推恩令(3)行省制度;宣政院【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县二级的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这种地方行政制度”指的是郡县制,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根据材料“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确保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可归纳出影响是加强中央集权。根据“郡县二级的行政长官(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可知,郡县制的地方行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2)根据材料二“……所谓列侯者,非但食其邑入而已,可以臣吏民,可以布政令。……西都景、武而后(西汉景帝、武帝后),始令诸侯王不得治民,汉置内史治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景帝、武帝统治前后,诸侯王的权力被削弱。汉武帝时,汉初分封的诸王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为解决王国问题,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推行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这一措施不但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巩固了统一。(3)根据“甘肃行省”等可知,元朝在地方上推行的行省制度,A处是西藏,元朝在西藏设立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理。22.在中国共产党诞生百年之际,让我们回顾党的奋斗历程,传承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此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红船精神”,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以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部编教材《中国历史》八上(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大事变”指的是什么?发生在哪--年?据材料一指出“红船精神”的内涵。材料二“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的恶果,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初,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遵义会议后,四次渡过赤水河,迂回曲折地穿插于敌军重兵之间。在渡过金沙江后,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随后,强渡天险大渡河,翻越人迹罕至的夹金山,在懋功地区同红四方面军会师。红军在长征途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2)据材料二回答红军长征的原因和跳出敌人重重包围的事件。请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材料三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抗美援朝战争锻造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军队崇高风范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王寿林、蔡雪芹《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抗美援朝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不得照抄原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答案】(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精神。(2)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渡过金沙江;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3)影响:保卫了我国的边境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内涵: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这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大事变”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根据材料一“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以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归纳出“红船精神”的内涵是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精神。(2)根据材料二“‘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的恶果,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初,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可归纳出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急行军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长征精神是对革命的坚定信念、战胜敌人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团结友好、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3)第一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三“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可归纳出保卫了我国的边境安全;根据“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可归纳出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第二小问,根据“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军队崇高风范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可归纳出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23.大国崛起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场工业革命改变了地球上每一个人的生活,煤炭变成了蒸汽,打开了公共交通运输的大门,人类征服了时间和空间。工业时代,使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那时英国煤炭产量占全球的一半,纺织品的产量占全球的五分之四,英国控制着全球贸易,它成了一个帝国。——摘编自纪录片《人类:我们所有人的故事》(1)据所学知识回答,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谁?写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发明。材料二1861年到1865年的美国内战,踢开了奴隶制这个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从此美国进入了全面崛起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1861年至1914年)的美国,还出现了科学技术革命的高潮,这股科技革命浪潮使世界科技中心逐渐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科技促进了经济发展,到1894年,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摘编自《世界历史》(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美国取代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的原因。据所学知识写出美国在电气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家。材料三日本在二战后初期,整个国家陷入瘫痪的边缘,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战使日本比较容易的从西方先进国家引进技术和设备,它从不吝惜在教育上进行巨大投资,并且战前已有相当研发规模和技术基础,因此日本在发展科技方面和以科技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摘编自李绍猛《日本二战后创新崛起》(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日本在发展科技方面和以科技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惊人成就"的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以上大国崛起的共同原因及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答案】(1)瓦特;蒸汽机车(火车)。(2)原因:美国内战扫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发明家:爱迪生。(3)特点: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原因:引进技术和设备;在教育上进行巨大投资;战前已有相当研发规模和技术基础。(4)原因:科技创新的推动;启示:抓住机遇,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オ,积极引进科技,大胆创新;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乂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解析】【详解】(1)据所学知识可知: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到时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1825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设计制造的旅行号蒸汽机车在新铺设的铁路上试车成功。(2)据材料二“1861年到1865年的美国内战,踢开了奴隶制这个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绊脚石”“还出现了科学技术革命的高潮,这股科技革命浪潮使世界科技中心逐渐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科技促进了经济发展”,概括可知:“美国取代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的原因有:美国内战扫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爱迪生是美国大发明家,他的众多发明都与电力的运用密切相关,因此,人们称赞他为“打开电气时代的领袖”。(3)据材料三“日本在二战后初期,整个国家陷入瘫痪的边缘,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概括可知:日本在二战后,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据材料三“战使日本比较容易的从西方先进国家引进技术和设备,它从不吝惜在教育上进行巨大投资,并且战前已有相当研发规模和技术基础”,概括可知:“日本在发展科技方面和以科技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惊人成就"的原因有:引进技术和设备;在教育上进行巨大投资;战前已有相当研发规模和技术基础。(4)根据材料一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的崛起,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美国的崛起,材料三日本加大教育投入和科技研发投入促进了日本的崛起,概括可知:以上大国崛起的共同原因是科技创新的推动;开放性设问,结合上述材料,围绕“科技创新”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如:抓住机遇,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オ,积极引进科技,大胆创新;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乂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山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二)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划分这两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是()A.房屋结构样式 B.农作物的种类C.使用火的水平 D.石器制作技术2.《史记·李斯列传》载:“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候者,使后无战攻之患。”这评价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皇帝制D.世袭制3.《汉书·食货志》载:“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亡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跃。”汉朝政府这样做旨在()A.统一铸币B.盐铁官营C.平抑物价D.休养生息4.魏晋南北朝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一般被泛称为“五胡”。“一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泯然无迹。”这主要说明()A.民族矛盾尖锐 B.民族交融加强C.民族杂居相处 D.中外交流频繁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丰富史书内容 B.确保内容真实C.维护封建统治 D.提高史书质量6.“迹其性本强悍,勇不顾亲,而能畏义而好贤,屈己以从谏,刻厉矫揉,力于为善,此所以致贞观之治也,”史学家范祖再这段话称颂的是A.汉文帝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7.作为宋代中央最高军事机构的枢密院,长期由文官掌握,这种现象被称作“文臣主枢密”,宋代实施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提升官员素质 B.发展文教事业C.缓和阶级矛盾 D.稳固国家政权8.明朝时,玉米、甘薯、马铃薯等原产于美洲的高产作物传入中国,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逐步成为主导性的农作物品种,这一现象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提高了农业耕作技术 B.增强了抵御饥荒能力C.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 D.根除了人口增长压力9.“吾侪本蒙古商,今俄罗斯种类不同,嗜好殊异,又复苦调丁赋,席不暇暖。今闻大皇帝普兴黄教,奚不弃此就彼,亦良禽择木智也。”说这段话的应是()A.努尔哈赤 B.噶尔丹 C.五世达赖 D.渥巴锡10.“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这段材料应出自()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11.清廷称其“战平发捻诸匪,厥功甚伟”,尤其称其在庚子事变中通过外交斡旋,力保清廷不灭的功绩。谭嗣同称其“办洋务至精至当,惜晚节不终”。此人应是()A.林则徐 B.严复 C.李鸿章 D.康有为12.“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评价的应是()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13.1894年,《点石斋画报》刊登了描绘甲午海战的时事画。1931年末,上海《良友》画报重刊此画并配文写道:“国难日亟,甲午惨剧重现目前……国人当如何造成光荣之历史,供后世读史者之回忆乎!”《良友》画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呼吁国人()A.共御外侮 B.铭记国耻 C.抵制日货 D.寻找外援14.“在苏区内同敌人拼命抗战、大量消耗红军的有生力量,退出苏区变成了一种恐慌失措的逃跑的与搬家式的行动。”这段材料应出自下列哪一会议的决议?()A.中共二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15.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程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A.适应国家建设需要 B.深化经济体制改革C.发展航空航天技术 D.贯彻落实双百方针16.“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市场需要,在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者个体劳动。”我国这一政策应出台于()A.社会主义改造期间 B.“大跃进”期间C.“文化大革命”期间 D.改革开放初期17.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表明,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A.独立自主 B.不结盟 C.“一边倒” D.睦邻友好18.“所有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编撰的法典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现代的法典很大程度上可视作查士丁尼之不朽罗马法典的再次出版—它们只是与新的时代相适应了,并且穿上了新的语言学的外衣。”这段话讲述的主要是罗马法的()A.内容 B.性质 C.影响 D.缺陷19.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A.东西方文化的起源 B.文明的冲突与交汇C.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西方对东方的侵略20.“16世纪是从哥伦布到哥白尼,从哥白尼到伽利略,从地球的发现到天上的发现。人还发现了他自己,探测了他自己的深奥复杂的人性。”这段话赞誉的是()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十月革命 D.华夫脱运动21.“和约的制定者是在恨、贪、惧的氛围中集合于巴黎的。他们怀恨敌人,贪婪殖民地和赔款恐惧布尔什维主义。”“和约”签订的背景应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B.德国法西斯上台C.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D.苏联模式形成22.列宁说:“我们在商业国有化和工业国有化方面,在禁止地方流转方面走得太远了。这是不是一种错误呢?当然是一种错误。”为纠正这一错误,苏俄(联)实施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23.1933年,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某一国家领导人的信中写道:“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实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该领导人应是()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威尔逊 D.罗斯福24.1940年底,崔可夫率军事代表团启程访华。行前,斯大林指示他:“您的任务,我们驻华全体人员的任务就是要紧紧束缚日本侵略者手脚。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材料主要表明()A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已建立 B.斯大林决定对日本宣战C.斯大林重视中国抗日战场 D.苏联正在进行两线作战25.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美国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A.经济互助委员会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七十七国集团 D.独立国家联合体非选择题(共50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6.东汉时,宦官_________改进造纸术。11世纪中期,匠人_______发明活字印刷术。27._______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_______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28.1973年,中国农业科学家________选育杂交水稻成功2015年,中国药学家________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9.4世纪末,________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843年,_______帝国一分为三。30._____年,联合国成立。______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三、材料解析题(每小题8分,共40分)31.战国时期,不同学派各陈其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总,若此则天下治。材料二贯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材料三民为贵,社极次之,君为轻材料四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等(1)上述材料中的主张分别属于哪一学派?(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这些学派之间辩论焦点。这说明了什么?32.阅读下面的示意图,回答问题。(1)写出示意图中A、B、C、D对应的内容。(2)孙中山的救国历程对当代青少年成长有哪些重要启迪?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材料二在百年接续奋斗中,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资经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取得的重要成果。(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铸就的“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是世界历史从分散到整体的一个转折点。它为世界经济体系的发育成长提供了充分的和必要的条件,而它本身,又是被15世纪商品经济所呼唤出现的。材料二历史事件时代主题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宣布为共和国。1781年,美法联军在约克镇与英军激战,英将康华利率部下投降1792年,法国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①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纺纱机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在英国首运成功。②————摘编自《世界历史》(1)概述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材料二中的两组历史事件分别反映的时代主题是什么?(3)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暴露,19世纪欧洲出现了一大进步潮流。请写出这一潮流的名称。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前,围绕经济全球化有很多讨论,支持者有之,质疑者亦有之。总体而言,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同时,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全球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也带来一些新情况新挑战,需要认真面对。——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材料二当前,经济全球化遇到一些曲折,向我们提出了如何完善全球治理的时代命题。二十国集团应该继续发挥引领作用,确保世界经济开放、包容、平街、普惠发展。我们要加强多边贸易体制,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的发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理解。(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遇到的曲折。(3)当前,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我国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答案解析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划分这两个时代主要依据是()A.房屋结构样式 B.农作物的种类C.使用火的水平 D.石器制作技术【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的时间划分是根据人类对石器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来划分的。旧石器时代在考古学上是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阶段,是石器时代的早期阶段。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主,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因此,划分这两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是石器制作技术,故D项正确;在新石器时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人们过上了定居生活,因此,AB项不是划分这两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排除AB项;旧石器时代是依靠天然取火,新石器时代会人工取火,但使用火的水平不是划分这两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排除C项。故选D项。2.《史记·李斯列传》载:“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候者,使后无战攻之患。”这评价的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皇帝制 D.世袭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斯说的是秦朝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稳定了社会秩序,有利于巩固统一。B正确;秦朝废除了分封制。A错误;“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候者”与皇帝制度、世袭制无关;CD错误。综上故选B。3.《汉书·食货志》载:“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亡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跃。”汉朝政府这样做旨在()A.统一铸币 B.盐铁官营 C.平抑物价 D.休养生息【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全国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题干的“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亡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跃。”表明汉朝政府这样做旨在平抑物价,故C符合题意;统一铸币和盐铁官营在题干材料中未涉及,排除AB;休养生息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D。故选C。4.魏晋南北朝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一般被泛称为“五胡”。“一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泯然无迹。”这主要说明()A.民族矛盾尖锐 B.民族交融加强C.民族杂居相处 D.中外交流频繁【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有很多少数民族已经融入中原汉族。题干的“魏晋南北朝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一般被泛称为‘五胡’。‘一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泯然无迹。’”主要说明民族交融加强,故B符合题意;题干现象是民族融合加强的表现,不能说明民族矛盾尖锐和民族杂居相处,与中外交流频繁无关,排除ACD。故选B。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丰富史书内容 B.确保内容真实C.维护封建统治 D.提高史书质量【答案】C【解析】【详解】分析题干的“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故C符合题意;丰富史书内容、确保内容真实、提高史书质量不是政府做法的主要目的,排除ABD。故选C。6.“迹其性本强悍,勇不顾亲,而能畏义而好贤,屈己以从谏,刻厉矫揉,力于为善,此所以致贞观之治也,”史学家范祖再这段话称颂的是A.汉文帝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答案】C【解析】【详解】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局面为“贞观之治”。故C符合题意;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文景之治”,排除A;汉武帝统治时期,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排除B;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开元盛世”,排除D。故选C。7.作为宋代中央最高军事机构的枢密院,长期由文官掌握,这种现象被称作“文臣主枢密”,宋代实施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提升官员素质 B.发展文教事业C.缓和阶级矛盾 D.稳固国家政权【答案】D【解析】【详解】由题干中“作为宋代中央最高军事机构的枢密院,长期由文官掌握”,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所以D项符合题意;ABC项都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8.明朝时,玉米、甘薯、马铃薯等原产于美洲的高产作物传入中国,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逐步成为主导性的农作物品种,这一现象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提高了农业耕作技术 B.增强了抵御饥荒能力C.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 D.根除了人口增长压力【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由于社会环境稳定和赋税制度的改革,导致人口激增,因此明清时期的人地矛盾异常尖锐,但是由于玉米和番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增强了抵御饥荒的能力,极大的解决了人口饥饿问题,缓解了明清时期人口增长的压力,故B项符合题意;仅从高产作物的引进并不能说明提高了农业耕作技术,排除A项;南宋时我国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排除C项;高产作物的引进只能缓解而不能根除人口增长压力,排除D项。故选B项。9.“吾侪本蒙古商,今俄罗斯种类不同,嗜好殊异,又复苦调丁赋,席不暇暖。今闻大皇帝普兴黄教,奚不弃此就彼,亦良禽择木智也。”说这段话的应是()A.努尔哈赤 B.噶尔丹 C.五世达赖 D.渥巴锡【答案】D【解析】【详解】翻译材料,大意是土尔扈特部的族长对族人说“我们本就是蒙古族后裔,现在与俄罗斯族种族不同,嗜好相异,又为他们的苛政丁赋所苦,如今听说清帝大兴黄教,何不投奔清朝,也算是良禽择木而栖的智举”。由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说这段话的是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1771年1月,渥巴锡率领本部17万人东迁,回到其祖先的家园。D正确;努尔哈赤是满族人。A错误;噶尔丹是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夺得准噶尔统治权后,积极向外扩张,先后击败和硕特部,征服哈萨克、灭叶尔羌汗国,称雄西域。最终被康熙平定叛乱。B错误;达赖是藏族佛教领袖。C错误。综上故选D。10.“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这段材料应出自()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以便英商按例交纳”概括可知,材料内容为英国进出口货物税率中国需同英国商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A正确;《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中都不含有关税协定内容。BCD错误。综上故选A。11.清廷称其“战平发捻诸匪,厥功甚伟”,尤其称其在庚子事变中通过外交斡旋,力保清廷不灭的功绩。谭嗣同称其“办洋务至精至当,惜晚节不终”。此人应是()A.林则徐 B.严复 C.李鸿章 D.康有为【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的“战平发捻诸匪,厥功甚伟”称赞的是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和北方的捻军起义。庚子事变指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李鸿章是签订《辛丑条约》的清政府代表之一,因此说“晚节不终”。“办洋务至精至当”称赞的是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功绩。故C符合题意;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排除A;严复与办洋务无关,排除B;康有为领导了戊戌变法,排除D。故选C。12.“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评价的应是()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全面觉醒”。五四运动中,学生、工人、商人等阶层共同参与,促使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全面觉醒。故D符合题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排除ABC。故选D。13.1894年,《点石斋画报》刊登了描绘甲午海战的时事画。1931年末,上海《良友》画报重刊此画并配文写道:“国难日亟,甲午惨剧重现目前……国人当如何造成光荣之历史,供后世读史者之回忆乎!”《良友》画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呼吁国人()A.共御外侮 B.铭记国耻 C.抵制日货 D.寻找外援【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的甲午海战和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都是日本发动的。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导致东北三省沦陷,民族出现危机。1931年末,上海《良友》画报重刊描绘甲午海战的时事画,主要目的是呼吁国人共御外侮,抵抗日本的侵略,故A符合题意;铭记国耻、抵制日货、寻找外援不是《良友》画报重刊描绘甲午海战的时事画的主要目的,排除BCD。故选A。14.“在苏区内同敌人拼命抗战、大量消耗红军的有生力量,退出苏区变成了一种恐慌失措的逃跑的与搬家式的行动。”这段材料应出自下列哪一会议的决议?()A.中共二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由于博古和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迫使红军放弃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长征初期,“左”倾教条主义者从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变成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并且把战略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使部队的行军速度非常缓慢,致使敌人有充分的时间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红军在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因此,题干这段材料是指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据此可知,这段材料应出自遵义会议的决议,故D项正确;1922年,中共二大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指明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方向,与题干“苏区(中国第一个苏区诞生于1927年11月)”不符,排除A项;1927年,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与题干“苏区(中国第一个苏区诞生于1927年11月)”不符,排除B项;1929年12月,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与题干“退出苏区”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5.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程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A.适应国家建设需要 B.深化经济体制改革C.发展航空航天技术 D.贯彻落实双百方针【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可以培养多个领域的人才,适应了国家建设需要。故A符合题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题干的1952年不符,排除B;发展航空航天技术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C;双百方针在1956年提出,排除D。故选A。16.“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市场需要,在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者个体劳动。”我国这一政策应出台于()A.社会主义改造期间 B.“大跃进”期间C.“文化大革命”期间 D.改革开放初期【答案】D【解析】【详解】197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批转的一个报告中写道:“各地可根据市场需要,在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者个体劳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这一决议出台于改革开放初期,利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故D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指的是1953——1956年,排除A;“大跃进”期间指的是1958——1960年,排除B;“文化大革命”期间指的是1966——1976年,排除C。故选D。17.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表明,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A.独立自主 B.不结盟 C.“一边倒” D.睦邻友好【答案】A【解析】【详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题干“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表明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独立自主。故A符合题意;不结盟、“一边倒”、睦邻友好不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排除BCD。故选A。18.“所有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编撰的法典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现代的法典很大程度上可视作查士丁尼之不朽罗马法典的再次出版—它们只是与新的时代相适应了,并且穿上了新的语言学的外衣。”这段话讲述的主要是罗马法的()A.内容 B.性质 C.影响 D.缺陷【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的“现代的法典很大程度上可视作查士丁尼之不朽罗马法典的再次出版—它们只是与新的时代相适应了,并且穿上了新的语言学的外衣。”表明现代的法典深受罗马法典的影响,由此可知,罗马法影响深远。故C符合题意;罗马法的内容、性质、缺陷在题干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ABD。故选C。19.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A.东西方文化起源 B.文明的冲突与交汇C.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西方对东方的侵略【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东征是用战争冲突的方式,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是通过和平交往的方式,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所以B项符合题意;题干中未涉及到起源的问题,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丝绸之路等并不是西方对东方的侵略,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B。20.“16世纪是从哥伦布到哥白尼,从哥白尼到伽利略,从地球的发现到天上的发现。人还发现了他自己,探测了他自己的深奥复杂的人性。”这段话赞誉的是()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十月革命 D.华夫脱运动【答案】A【解析】【详解】由题干中的“人还发现了他自己,探测了他自己的深奥复杂的人性”,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这种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所以A项符合题意;启蒙运动,以法国为中心,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华夫脱运动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A。21.“和约的制定者是在恨、贪、惧的氛围中集合于巴黎的。他们怀恨敌人,贪婪殖民地和赔款恐惧布尔什维主义。”“和约”签订的背景应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B.德国法西斯上台C.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D.苏联模式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和约的制定者……集合于巴黎的。他们怀恨敌人,贪婪殖民地和赔款恐惧布尔什维主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和约就是战胜国用来瓜分压榨战败国的,战胜国要求分割战败国的海外殖民地甚至分割战败国的领土,并要求战败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另一方面,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他们又惧怕新生的布尔什维主义。因此,该和约是指凡尔赛和约。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历时4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为对战后世界作出安排,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召开了会议,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据此可知,“和约”签订的背景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故A项符合题意;此时法西斯主义还未出现,排除B项;1938年慕尼黑阴谋将绥靖政策推上顶峰,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均与题干“和约”(1919年)时间不符,排除CD项。故选A项。22.列宁说:“我们在商业国有化和工业国有化方面,在禁止地方流转方面走得太远了。这是不是一种错误呢?当然是一种错误。”为纠正这一错误,苏俄(联)实施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我们在商业国有化和工业国有化方面,在禁止地方流转方面走得太远了……”可知列宁是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1920年国内战争结束后,列宁试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全面实行国有化等举措,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但是后来证明,这一政策超越了俄国生产力的实际水平,违背了客观规律,为此列宁领导下的苏俄政权又于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经济。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B正确,A排除;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在苏联执政时期采取的措施,CD排除。故选B。23.1933年,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某一国家领导人的信中写道:“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实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该领导人应是()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威尔逊 D.罗斯福【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应对经济危机,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新政。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扭转经济形势。题干的“明智实验”指的是罗斯福新政,故D符合题意;斯大林、赫鲁晓夫、威尔逊与题干的“明智实验”无关,排除ABC。故选D。24.1940年底,崔可夫率军事代表团启程访华。行前,斯大林指示他:“您的任务,我们驻华全体人员的任务就是要紧紧束缚日本侵略者手脚。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材料主要表明()A.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已建立 B.斯大林决定对日本宣战C.斯大林重视中国抗日战场 D.苏联正在进行两线作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1940年底”“紧紧束缚日本侵略者的手脚”“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为了遶免两线作战,能集中兵力对付德国,而派崔可夫军事代表团访华,意在构建中苏同盟共同对付法西斯力量。因此,材料主要表明斯大林重视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