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市赛获奖_第1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市赛获奖_第2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市赛获奖_第3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市赛获奖_第4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市赛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沭阳县修远中学2023学年上学期第三次周练高二语文2023-9-19选择题(45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下流多谤议下流:身处下流,指地位卑微,名声不佳B.以通其狂惑通:通过C.形容枯槁形容:形体和容貌D.可以濯吾缨缨:系帽的带子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是以见放//以通其狂惑B.且负下未易居//故且从俗浮沉C.虽累百世,垢弥甚尔//虽万被戮,岂有悔哉D.渔父莞尔而笑//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3.下列句子中不同于其它句式的一项是()A.重为乡党所笑B.是以见放C.奚以知其然也D.刘夙婴疾病4.选出对两段文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渔父》一文中的“渔父”形象,被赋予一种文化内涵。作为道家思想的传承者,他是纵情山水、超世旷达的隐逸思想和人格的象征。B.《渔父》一文通过对比突出了屈原的高洁美好品质。C.在《报任安书》一文中我们看到,司马迁身受“腐刑”,深以为辱,但他以此愤而著书,成就《史记》。D.余秋雨曾说过,中国文人在精神品德上的高峰是屈原和司马迁。但不可否认,屈原的“纵身一跳”相较于司马迁的“隐忍苟活”更能表现文人节气。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念父母,顾妻子顾:顾念B、亦颇识去就之分矣分:分界C、恨私心有所不尽恨:遗憾D、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表:表扬6.句式与“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不相同的一项()A、是以见放B、重为乡党所笑C、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D、见笑于大方之家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②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③思垂空文以自见④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8.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文中谈到李斯等人虽身至王侯将相,刑罚加身却也难逃受辱的境地。B.作者身受“腐刑”却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C.作者把人对生死的态度分成三种即顾念父母妻子,“激于义理者不然”,含垢忍辱完成事业。D.文中谈到士大夫应该在受辱之前为守气节而死,不能到了身受鞭杖的时候才想到死。据此可推断司马迁在受刑后为自己没有及早守节而死可能后悔过。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亦颇识去就之分矣

去就:舍生就死B.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臧获:奴婢。古代称奴为臧,婢为获。C.且负下未易居

负下:背负罪名的情况下D.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自引:自我引荐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仆虽怯懦,欲苟活

今虽欲自雕琢

B.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C.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D.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1.下列文言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B.仰观宇宙之大C.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南京的首场古董挂表拍卖会结果差强人意,美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项明华收藏的23款古董挂表昨天仅仅拍出了一块——华生1906年产的银壳钻挂表以底价1300元拍出。B.姚明本赛季不仅能内线强打得分,而且也能外线投篮命中,表现近乎完美。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功,并不是一挥而就的,而是与他过去几个赛季的努力分不开的。C.为提高公路建设质量,省交通厅去年11月专门出台《河南省公路建设从业单位业绩信誉动态管理暂行办法》,旨在用“阳光作业”遏制“暗箱操作”。D.著名学者吴组缃教授生前说过,《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成就被人们认识到的只是‘表里山河’,藏在水下的更多。”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领悟茶道是需要有“品茶心”,即“和、静、清、寂”的,那不是急功近利的追寻,也不是附庸风雅的模仿。B.面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违章建筑,高速公路总指挥路大年急得一筹莫展,只好向乡“文明办”求救。C.富有刑侦经验的王小波面对死不开口的犯罪嫌疑人不急不躁,他循循善诱,终于撬开了那人紧闭的嘴巴。D.为了追逐所谓的时尚、前卫,他花光了自己多年的积蓄,甚至连爷爷的养老金都挪用了,真正到了寅吃卯粮的地步。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B.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C.为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山东环保产业水平,省政府拟举办“生态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第五届环保产业博览会。D.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15.下列名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规划提出把合肥建设成为区域型特大中心城市为目标,打造以合肥为核心,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等城市的大合肥都市圈。B.中南大学特批大三学生刘路硕博连读,为其专门制订培养方案,将其作为后备人才,进入侯振挺教授的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C.百年来,中华书局一直以传承文明为己任,本着守正出新的原则,整理出版了大批古籍,也推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新著。D.对涉及百姓健康和公共利益的研发活动能否进行科学伦理的评价把关,是防止技术滥用、纠正科技应用偏差的重要保证。16.下列名中加点“其”字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A.化而为鸟,其名为鹏(代词,译为“它的”指鸟的)B.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用在选择句中,加强揣测语气)C.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助词,无义)D.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代词,译为“它”指水)17、下列句中加线词与“其名为鹏”的“名”意义相同的是()A.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B.莫名其妙C.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D.有名无实18.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北冥(mínɡ)鲲鹏(kūn)抟扶摇(chuán)坳堂(ào)

B.夭阏(è)蜩鸠(tiáo)决起(jué)榆枋(fānɡ)

C.舂粮(chōnɡ)朝菌(cháo)蟪蛄(huì)大椿(chūn)

D.晦朔(shuò)蓬蒿(hāo)泠然(línɡ)数数然(shuó)1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抢榆枋而止抢:触,碰。B.我决起而飞决:快速的样子。C.绝云气,负青天绝:阻挡。D.《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20.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和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其翼若垂天之云②水之积也不厚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④汤之问棘也是已⑤鹏之徙于南冥也⑥楚之南有冥灵者⑦众人匹之⑧之二虫又何知⑨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⑩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A.①③⑥/②⑤/④⑦⑩/⑧⑨B.①③⑥/②④⑤/⑦⑨/⑧/⑩C.①②③/④⑥⑩/⑤⑦⑨/⑧D.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⑩21.对下列文化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中的“三餐”指的是一天。B.“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中的“晦朔”是指农历每月的二十九和农历每月的第一天。C.“旬有五日而后反”,一旬是十天。D.“御六气之辩”之中的“六气”是指阴、阳、风、雨、晦、明。2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而后乃今将图南B.不过数仞而下C.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D.顺流而东也6.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众人匹之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C.虽然,犹有未树也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A.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B.旬有五日而后反。

C.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D.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24.与“《齐谐》者,志怪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莫之夭阏者。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D.翱翔蓬蒿之间。

25.下列“其”字不作代词的一项是()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C.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D.奚以不知其然也。

26.选出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C.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7.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

A.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译:有如奔腾的野马一样流动的雾气,飞扬着的尘埃,都是被生物的气息吹拂在空中飘荡着。

B.之二虫又何知?译:鸣蝉和学鸠这两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C.此小大之辩也。译: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

D.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译:小的智慧比不上大的智慧,短促的寿命赶不上长的寿命。

28.下列有关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是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

B.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庄子以追求个人的精神自由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因此,庄子的逍遥游不是简单的行动自如,无拘无束,而是精神的绝对自由。

C.庄子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文学家,其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其文学特色在历史上影响并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艺术家。

D.《庖丁解牛》是《庄子·知北游》中的篇章,但没有《逍遥游》著名。很多成语如“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等都源于此篇。29.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A.虚诞(dàn)癸丑(kuí)万殊(shú)峻岭(jùn)B.殇子(shāng)会稽(jī)形骸(hái)会晤(wù)C.悼念(dǎo)修禊(xì)骋怀(chěng)符契(qì)D.嗟悼(jiē)流觞(shāng)激湍(tuān)曲水(qǔ)30.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全)

少长咸集(都)茂林修竹(修整)

清流激湍(急流的水)B.畅叙幽情(幽深内藏)

人之相与(交好)

崇山峻岭(高)

暂得于己(短暂,一时)C.感既系之(附着)

修短随化(变化)

终期于尽(至,及)

向之所欣(过去,从前)D.喻之于怀(比喻)

其致一也(情趣)

列坐其次(排列)

列叙时人(一个个地)3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②所以游目骋怀(用来)B.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②曾不知老之将至(乃,竟)C.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交往)②或取诸怀抱(从……中取得)D.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②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3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趣舍万殊,静躁不同B.悟言一室之内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33.下列关于“期”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注定)B.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希望)C.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约定)D.秋以为期(约定的佳日)34.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A.吾其还也B.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D.当其欣语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35.下列句子中“一”作数词用的一项是()A.①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B.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②悟言一室之内C.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②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D.①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36.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C.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D.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37.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抬头观览浩渺的宇宙,低头审视繁多的物类,借以放眼纵观,舒展胸怀,足以尽情地享受着看和听的乐趣,实在很愉快啊。B.俯仰一世——很慢地度过一生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才知道一生一死都是虚假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D.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等到他所向往的事情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转移,感慨就随之而产生了。38.下面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又是名帖,流传久远。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C.魏晋时期在中国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被称为“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D.书法艺术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在我国书法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书法大家,有并称“二王”的王羲之.王信之,有“颜筋柳骨”之称的颜真卿、柳公权等。39.对下列各句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序,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述的前言。本文内容突出了赠序的特点。B.本文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但这并不显得突然:“人之相与”,指人际交往,是个普遍性命题,也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俯”“仰”二字在这里用的是它们合义,表示时间过得很快。这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中度过一生这一问题,由此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自然之极。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种人人都有的情怀说明了—个事实:不管生活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人总是留恋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恋于有生之乐。D.“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这正是本文作者见解高远之处。40.下列加点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翼轸(zhěn) 骖马非(cān)鹤汀(tīnɡ)睇眄(miǎn) 捧袂(mèi)B.瓯越(ōu) 潦水(liǎo) 雨霁(jì)簪笏(zhān) 桑梓(zǐ)C.台隍(huán) 舸舰(ɡě) 凫渚(zhǔ)帝阍(hūn) 叨陪(tāo)D.懿范(yì) 彭蠡(nǐ) 盛筵(yán)虢州(ɡuó) 遄飞(chuán)41.下列几组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物华天宝钟明鼎食舸舰迷津上出重霄B.衡阳之浦鱼舟唱晚穷且益坚清云之志C.千里逢迎天高地迥桑榆非晚白首之心D.高朋满座萍水相逢一介书生云霄雨霁42.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且eq\b\lc\{\rc\(\a\vs4\al\co1(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②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矣eq\b\lc\{\rc\(\a\vs4\al\co1(③兰亭已矣,梓泽丘墟,④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A.①句与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不同。B.①句与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也相同。C.①句与②句的“且”字不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也不同。D.①句与②句的“且”字不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相同。43.下列各组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六国破亡之故事B.都督阎公之雅望/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C.敢竭鄙怀,恭疏短引/《谏太宗十思疏》D.十旬休假,胜友如云/童子何知,躬逢胜饯4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A.俊采星驰俊采:指人才都督阎公之雅望雅望:好名声B.宇文新州之懿范懿范:美好的风范时维九月维:句中语气词C.披绣闼,俯雕甍披:披着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扑:满D.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凌:超过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赊:远4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尽eq\b\lc\{\rc\(\a\vs4\al\co1(①宾主尽东南之美,②潦水尽而寒潭清))B.数eq\b\lc\{\rc\(\a\vs4\al\co1(①识盈虚之有数,②弈之为数,小数也))C.凌eq\b\lc\{\rc\(\a\vs4\al\co1(①气凌彭泽之樽,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D.遏eq\b\lc\{\rc\(\a\vs4\al\co1(①纤歌凝而白云遏,②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4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eq\b\lc\{\rc\(\a\vs4\al\co1(①臣死且不避,②且焉置土石))B.eq\b\lc\{\rc\(\a\vs4\al\co1(①十五岁矣,②甚矣,汝之不惠))C.eq\b\lc\{\rc\(\a\vs4\al\co1(①奉宣室以何年,②处涸辙以犹欢))D.eq\b\lc\{\rc\(\a\vs4\al\co1(①控蛮荆而引瓯越,②襟三江而带五湖))4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乖违、不顺)②不坠(抛弃)青云之志③北海虽赊(远),扶摇(猛烈的旋风)可接④东隅(日出的地方)已逝,桑榆(日落的地方)非晚⑤无路请缨(借指投军报国),等终军之弱冠(指三十岁)⑥他日趋庭,叨(惭愧地承受,表示自谦)陪鲤对⑦今兹捧袂(衣领),喜托龙门。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⑥⑦C.①②④⑥ D.②③⑤⑥⑦48.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B.云销雨霁,彩彻区明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D.俨骖马非于上路49.下列各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eq\b\lc\{\rc\(\a\vs4\al\co1(识盈虚之有数天命,定数,数罟不入洿池读“cù”,密))B.eq\b\lc\{\rc\(\a\vs4\al\co1(所赖君子见机预兆,成败之机,在于今日事务))C.eq\b\lc\{\rc\(\a\vs4\al\co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旧,君安与项伯有故老交情))D.eq\b\lc\{\rc\(\a\vs4\al\co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属于,吾属今为之虏矣类))50.下列各组句子中,活用现象相同的一组是()A.eq\b\lc\{\rc\(\a\vs4\al\co1(窜梁鸿于海曲,屈贾谊于长沙))B.eq\b\lc\{\rc\(\a\vs4\al\co1(徐孺下陈蕃之榻,层峦耸翠,上出重霄))C.eq\b\lc\{\rc\(\a\vs4\al\co1(襟三江而带五湖,目吴会于云间))D.eq\b\lc\{\rc\(\a\vs4\al\co1(宾主尽东南之美,雄州雾列,俊采星驰))51.下列各组句子,句式不同类的一组是()A.eq\b\lc\{\rc\(\a\vs4\al\co1(奏流水以何惭,童子何知,躬逢胜饯))B.eq\b\lc\{\rc\(\a\vs4\al\co1(俨骖马非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C.eq\b\lc\{\rc\(\a\vs4\al\co1(纤歌凝而白云遏,屈贾谊于长沙))D.eq\b\lc\{\rc\(\a\vs4\al\co1(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5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若属皆且为所虏B.潦水尽宾主尽东南之美满城尽带黄金甲C.即冈峦之体势胡天八月即飞雪即日因留沛公与饮D.山穷水尽穷且益坚觉宇宙之无穷5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eq\b\lc\{\rc\(\a\vs4\al\co1(俨骖马非于上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eq\b\lc\{\rc\(\a\vs4\al\co1(钟鸣鼎食之家,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eq\b\lc\{\rc\(\a\vs4\al\co1(穷且益坚,年且九十))D.eq\b\lc\{\rc\(\a\vs4\al\co1(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豫州军虽败于长坂))54.《滕王阁序》多处用典,表意精练含蓄,根据文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两处用典,赞美了滕王阁所在地的物华人杰。其中,“龙光”“徐孺”是词语的减缩。B.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作者用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暗示自己想要从军。其中,“投笔”是词语的减缩。C.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谢家之宝树”“孟氏之芳邻”两个典故说明自己并没有谢玄那样的才华,因此也找不到孟母寻找的好邻居。D.他日趋庭,叨陪鲤对。名句默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足以畅叙幽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其欣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所之既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列叙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致一也。襟三江而带五湖,___________________。物华天宝,________________,人杰地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鹤汀凫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____。爽籁发而清风生,__________________。睢园绿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杨意不逢,__________________。钟期相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人固有一死,,,用之所趋异也。13、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鄙陋没世,。14、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盖西伯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15、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不用,,,。16、亦欲以究天人之际,,。17、是以肠一日而九回,,。18、屈原既放,游于江潭,;颜色憔悴,。19、,,是以见放。20、圣人不凝滞于物,。21、新沐者必弹冠,,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22、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23、真的猛士,,。24、,已使我目不忍视了;,。25、沉默呵,沉默呵!,。26、鹏之背,。怒而飞,。27、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28、野马也,尘埃也,。29、且夫水之积也不厚,。30、风之积也不厚,。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31、若夫乘天地之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太宗文武大圣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第二子也,母曰太穆顺圣皇后窦氏。及高祖之守太原,太宗年十八。时,隋祚已终,太宗潜图义举。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及义兵起,乃率兵略徇西河,克之。大军西上贾胡堡,隋将宋老生率精兵二万屯霍邑,以拒义师。会久雨粮尽,高祖与裴寂议且还太原,以图后举。太宗曰:“本兴大义,以救苍生,当须先入咸阳,号令天下,遇小敌即班师,将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休。还守太原,一城之地,此为贼耳,何以自全?”高祖不纳,促令引发。太宗遂号泣于外,声闻帐中。高祖召问其故,对曰:“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必克,退还则必散。众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亡须臾而至,是以悲耳。”高祖乃悟而止。八月已卯,雨霁,高祖引师趣霍邑。太宗自南原率二骑驰下峻坂,冲断其军,引兵奋击,贼众大败,各舍仗而走;悬门发,老生引绳欲上,遂斩之,平霍邑。至河东,关中豪杰争走赴义。太宗请义师入关,取永丰仓,以赈穷乏,收群盗以图京师。高祖称善。寻平京城,高祖辅政,受唐国内史,改封秦国公。义宁元年十二月,复为右元帅,总兵十万,徇东都。及将旋,谓左右曰:“贼见吾还,必相追蹑,设三伏以待之。”俄而隋将段达率万余人自后而至,度三王陵,发伏击之,段达大败。高祖受禅,拜尚书令,进封秦王。武德元年九月,太宗又为元师以击仁杲,仁杲请降。既而诸将奉贺,因问曰:“始大王野战破贼,其主尚保坚城;王无攻具轻骑腾逐不待步兵径薄城下咸疑不克而竟下之何也?”太宗曰:“此以权道迫之,使其计不暇发,以故克也。若不急蹑,还走投城,仁杲收而抚之,则便未可得矣。此可谓成算,诸君尽不见耶!”诸将曰:“此非凡人所能及也。”(节选自《旧唐书·太宗本纪》)代隋者唐,更十八君,垂三百年,而其治莫盛于太宗之为君也。诎己从谏,仁心爱人。有天下之志,有天下之材,又有治天下之效,然而又以其未备也,不得与先王并,而称极治之时。(北宋·曾巩《唐论》)5.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祖引师趣霍邑趣:奔赴B.贼众大败,各舍仗而走仗:兵器C.贼见吾还,必相追蹑蹑:尾随D.度三王陵,发伏击之度:估计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及高祖之守太原②而其治莫盛于太宗之为君也B.①死亡须臾而至②高祖乃悟而止C.①今兵以义动②使其计不暇发,以故克也D.①进战则必克,退还则必散②仁杲收而抚之,则便未可得矣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祖率兵西向,在霍邑被隋将率精兵阻挡,恰遇连天大雨,粮草断绝,但高祖不为所动,促令急攻,最终大败隋军,平定霍邑。B.平定京城后,高祖辅佐朝政,被授予唐国内史的官职,后来又改封为秦国公。高祖受禅后,又改任尚书令,并由秦国公进封为秦王。C.在战争中,李世民善于分析敌情,恰当部署,抓住了敌人的要害,速战速决,出奇制胜,凭借突出的才能得到了大家的赞赏和钦佩。D.曾巩在评论中对太宗李世民推崇备至,认为他仁心爱民,他的朝代是历史上极治的时期,即使古代的圣贤君王,也不能与他相提并论。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①高祖不纳,促令引发。太宗遂号泣于外,声闻帐中。②悬门发,老生引绳欲上,遂斩之,平霍邑。四、诗歌鉴赏(7分)醉花间南唐·冯延巳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雀衔巢,斜月明寒草。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1)“高树雀衔巢,斜月明寒草”一句,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3分)(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在词中所蕴藏的丰富感情。(4分)周练答案一.选择题(试卷题号6、43有错,以答案题号为准)1.B(以通其狂惑通:抒发)2.C3.C宾语前置,其它都是被动句。4.D“但不可否认,屈原的纵身一跳相较于司马迁的隐忍苟活更能表现文人节气”有误5、D6、C7、A8、B9.D10.B11.C12.C13.A14.答案】CA、不合逻辑,属否定失当。“切忌不要”,“忌”本身就含有“不要”的意思。将“忌”改为“记”或将“切忌不要”后的“不要”删去。B、句式杂糅。将句尾“的发生”去掉或将“解决”改为“避免”“防止”等意义的词语。D、表意不明。“公开谈及”和“极不负责任的”主语是“在野党”还是“财务大臣”表意不明确,存在歧义。所以答案应为C选项。15.C.A.句式杂糅,“规划拟把……作为目标”。B.语序不当,为其专门制订培养方案→为其制订专门培养方案。D.提承不一。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能否……是”改为“……是”,删去“能否”。16.C(提示:考对虚词“其”的不同理解项的“其”应是代词,译为“他”指宋荣子)17.A(提示:A项的“名”词义为“名字、名称”之意,B中“名”为“说出"C项“名”为“著名”,D项“名”为“名声”)18.A19.C解析:“绝”应为“直上穿过”之意。20.B解析:①③⑥是结构助词“的”;②④⑤用于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不译;⑦⑨是人称代词“他”;⑧是指示代词“此”;⑩是动词“到”。21.B解析:“农历每月的二十九”应改为“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22.C解析:C项,“致”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到来。A、B、D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分别解释为:向南飞、落下来、向东流。23.D解析:A项“众人”,古义为“一般人”;今义为“大家,许多人”。B项“果然”,古义为“很饱的样子”;今义为“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C项“虽然”,古义为“虽然这样”;今义为“转折关系连词,用于上半句”。24.D25.C解析:例句是判断句,A项是宾语前置,B项介宾结构后置,D项省略句26.B解析:B项表示选择27.B28.D29.D解析:《庖丁解牛》是〈庄子.养生主〉中的篇目。30.B。A项,“癸”应读“guǐ”,“殊”应读“shū”;C项,“悼”应读“dào”;D项,“曲”应读“qū”。31.B。A项,修:长。C项,化:自然。D项,喻:明白。32.D.思想情趣。33.C。A项,“趣”同“取”;B项,“悟”同“晤”;D项,“景”同“影”。34.B。B项,期:满一年。35.A。A.语气副词,表婉商,其它三项作代词。36.A。B.C两项中①的“一”是相同.同等的意思,D项中的①“一”是副词,相当于“很”。37.C。例句与A、B、D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38.C。C项,“俯仰一世”意为“一俯一仰之间,一生已过。比喻人生短暂”。39.B.《兰亭集序》是诗集的序言,不是赠序。40.A。A项,“突出了赠序的特点”错。41.A.B项“潦”应读作lǎo,“簪”应读作zān;C项“隍”应读作huánɡ;D项“蠡”应读作lǐ。42.C.A项“明”应为“鸣”,“迷”应为“弥”;B项“鱼”应为“渔”,“清”应为“青”;D项“霄”应为“销”43.A.A项中“故”都是指“旧的”。B项中前一个“望”,声望;后一个“望”,期望。C项中前一个“疏”,“写”;后一个“疏”,一种古代文体。D项中前一个“胜”,才华出众;后一个“胜”,盛大。44.C“披”意为“打开”45.C⑤中“弱冠”是二十岁,⑦中“袂”为“衣袖”。46.C.A.“机”通“几”,B.“销”通“消”,D.“俨”通“严”。47.C.C项第一个即意为“依附”,第二个意为“就”,第三个“当天”;A项第一个属意为“属于”,后二个均为“类”;B项第一个“尽”意为“干”,后边两个为“全都”之意;D项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穷”意为“尽”,第二个是“陷入困境”之意。48.“谢家之宝树”“孟氏之芳邻”两个典故说明自己并没有谢玄那样的才华,却能在今天的宴会上结识各位名士。二、文言文阅读1.D(经过)2.B(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A.都是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C.都是介词,因为。D.都是连词,表假设,那么,就。)3.C(A.“高祖不为所动,促令急攻”与原文不符。B.被授予内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