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第二节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网络道德规范_第1页
62第二节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网络道德规范_第2页
62第二节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网络道德规范_第3页
62第二节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网络道德规范_第4页
62第二节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网络道德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网络道德规范课程内容标准1、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2、在使用因特网的过程中,认识网络使用规范和有关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3、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一、教材分析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本节课介绍了在信息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带来的不良影响,由此引发了对网络道德规范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问题的提出,教育引导学生在今后的信息活动过程中应该注意到这些方面的问题,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此,本节共设置了二部分的内容:“一、网络使用的道德规范”;“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在信息社会中,由于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目的,在各自的活动过程中常常会伴随着各种各样问题的出现,如果单纯从技术角度对人们的行为规范进行限制,只能够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而不能从长远角度和全面角度进行规范。只有通过法律法规,充分利用法律的规范性、稳定性、普遍性、强制性,才能有效地保护信息活动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增强打击处罚力度。为了使学生对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特别设立了几个活动让学生亲自进行探索,并给出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加深理解。本节采用了“提出任务→掌握知识→拓展视野”的线索组织内容,具体如下:“提出任务”:本节教材首先提出一个任务,列举一些信息活动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进行交流和讨论,并让学生列举出还存在的另外一些问题以及造成的危害,接着引出了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让学生增强法律意识,从法律的角度保障信息安全。教材中任务的设置及其用途如下表示:任务1:该任务要求学生通过交流和讨论,列举在信息活动过程中还存在有哪些方面的问题,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什么样的不良行为。提高自律意识。任务2:要求学生查找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目前在信息安全方面的一些法律法规,并认真研究这些法律法规中所涉及到的行为,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什么样的行为会触犯到法律法规,会受到什么惩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拓展视野”。该部分主要是列举了我国近几年来制定的一些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学生在做案例分析的时候可以很快地找到这方面的相关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加深对法律法规的认识。3、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分析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消极的因素,如不良信息、网上犯罪、虚假信息严重影响网络信息的可信性、信息垃圾泛滥等问题,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白这些问题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应该给与重视。(2)网络使用道德规范。通过前面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在使用网络的时候应该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3)信息安全法律法规。通过让学生完成任务查找国内外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使学生了解信息活动过程必须遵守哪些方面的法律法规。教学难点(1)对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了解。学生们平常对于国家的一些法律法规并不是很了解,有一些学生更是一无所知,本节课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法律法规知识和意识,做信息社会的守法公民。(2)任务的完成。教材中为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设置了一些任务,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可能会碰到一些困难,教师应该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给以一定的指导。二、教学建议1、课前准备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有了一个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围绕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良行为逐步深入揭示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问题,搜集相关资料,精选案例资源。可考虑在网络教室中上课。2、教学策略(1)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交流讨论等方式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先提出任务,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或者自己亲身的探索和研究,去了解信息活动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及造成的危害。(2)学生们对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了解不多或者基本上没有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多找一些这方面的案例进行分析,向学生说明每个案例中的行为触犯了什么样的法律法规,将会受到什么处罚,让学生能具体地感受到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并对自己的行为起到监督的作用。(3)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点应激发学生参与查找资料和广泛发动学生的参与与交流、讨论。3、问题考虑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很多资料可以上网查找,学校应该尽可能地提供上网的条件,同时可以将学生上网的行为融合到教学中,指出学生上网同时就应该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让学生时刻注意不要触犯教材中所讲到的问题,从自身平常的行为做起。三、练习说明本节练习共设置了2个题目,分别说明如下:第一题:该练习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利用掌握的信息技术手段去获取相关的知识,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这方面的网站供学生上网查找以完成该练习。第二题: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一些人的行为,有时虽然没有给别人造成重大的损失,但是也会触犯到法律,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干扰也是一种侵权的行为,情节严重时也属于犯罪行为。四、参考教学案例(一)课题名称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网络道德。(二)教学目标认知:1、了解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危害。2、了解网络使用过程中的道德规范。3、了解国内外信息安全方面的一些法律法规。技能:

1、能够利用各种途径了解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造成的危害。2、能够掌握有关网络道德规范的知识。3、能够掌握一些国内外的法律法规。情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在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消极因素,让学生了解网络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养成良好的信息活动习惯。自觉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信息活动,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消极影响。(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分析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网络使用道德规范。通过前面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在使用网络的时候应该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3)信息安全法律法规。通过让学生完成任务查找国内外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使学生了解信息活动过程必须遵守哪些方面的法律法规。教学难点(1)对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了解。培养学生具有法律法规知识和意识,做信息社会的守法公民。(2)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四)教学方法和设计采用讲解,探究,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五)教学地点计算机网络教室。(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信息安全作为一个综合性课题,涉及面广,所包含内容多,单纯从技术角度只能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而不能从长远角度和全面角度规范、保障信息安全。从而引入正文。学生通过教师讲解进行思考。新课1、教师根据第一节讲述的计算机病毒和计算机犯罪问题,引出在网络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提到网络道德规范和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学生完成教材中提出任务:阅读教材P141中内容,总结出信息活动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3、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任务:查找我国和其他国家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查找有关网络下载音乐、电影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4、让每个活动小组将他们的活动结果在班里展示并进行交流,对学生的活动成果进行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小组完成任务并进行总结。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再一次强调网络使用的道德规范和遵守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重要性。练习布置并指导学生课后完成练习。学生课后完成作业五、参考资料1、补充资料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目前比较严重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主要有:(1)网络犯罪。一些“黑客”时常会非法潜入网络进行恶性破坏,蓄意窃取或篡改网络用户的个人资料,利用网络赌博,甚至盗窃电子银行款项,通过网络传播侵权或违法的信息等网络犯罪行为日增,互联网已成为不法分子犯罪的新领域。(2)色情和暴力风暴席卷而来。信息内容具有地域性,而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方式则是全球性、超地域的,这使得色情和暴力等问题变得突出起来。由于互联网是全球共享的,这就使得某些人、个别国家的色情信息和暴力情节能够无障碍地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网络成为色情和暴力媒介,提供色情资料,灌输暴力思想,从而导致与传统优良文化道德冲突。由于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不同,它对我国的危害更加严重。(3)网络文化侵略。互联网络信息环境的开放性,使多元文化、多元价值在网上交汇。近年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网上优势,倾销自己的文化,宣扬西方的民主、自由和人权观念。这就加剧了国家之间、地区之间道德和文化的冲突,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构成干扰和冲击。(4)破坏国家安全。世界上存在着对立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是到处充满善意,一些国家通过互联网发布恶意的反动政治信息,散布谣言,利用信息“炸弹”攻击他国,破坏其国家安全,甚至出于一定的政治目的,突破层层保密网,直接对其核心的系统中枢进行无声无息的破坏,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综上所述,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组织借助于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惯所产生的力量,使人们遵从道德规范,达到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稳定目的的一种社会管理活动。互联网正处于起步时期,在传统现实社会中形成的道德及其运行机制在网络社会中并不完全适用。我们不能为了维护传统道德而拒斥虚拟空间闯入我们的生活,我们也不能听任网络道德处于失范无序状态,或消极地等待其自发的道德运行机制的形成。我们必须通过分析网络社会道德不同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的新特点,提出新的道德要求,加快网络道德的引导、宣传和推广,倡导道德自律。网络道德的特点网络道德由于虚拟空间的出现而产生新的要求,它与植根于物理空间的现实道德相比较,有其新的特点。1、自主性和自律性“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传统社会由于时空限制,交往面狭窄,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熟人社会”。依靠熟人(朋友、亲戚、邻里、同事等)的监督,慑于道德他律手段的强大力量,传统道德得到相对较好的维护,人们的道德意识较为强烈,道德行为也相对严谨。而以往人们的道德行为常常是做给他人特别是可能对自己有影响的人“看”的。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传统社会的道德主要是一种依赖型道德,是一条由熟人的目光、舆论和感情构筑成的道德防线。相比之下,“网络社会”更大程度上是“非熟人社会”,互联网是人们为了满足各自的需要而自发自愿连接建立起来的。在这个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少人干预、过问、管理、控制的网络道德环境中,人们进入了“反正没有人认识我”的界域,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管理自己,并根据自己的需要独立地选择网络服务的项目和内容、发布和接受任何信息。个体的自主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但同时,由于网络道德规范是人们根据既得利益和需要制定的,因此增强了人们遵守这些道德规范的自觉性,要求人们的道德行为具有更高的自律性,自我主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真正体现出人格的尊严和道德的觉醒。也就是说,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人们建立起来的应该是一种自主自律型的新道德。2、开放性和多元性在现实社会中,虽然道德因生产关系的多层次性而有不同的存在形式,但每一个特定社会只能有一种道德居于主导地位,现实社会的道德是单一的、一元的。而网络道德却呈现出一种不同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之间,不受时空限制的经常性的冲突、碰撞、融合和重构。互联网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联结起来,导致了多元文化价值的共存,它一方面使具有不同个人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人们增进了相互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达到了融合;另一方面也使各种文化冲突日益表面化和尖锐化。落后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与先进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并存,呈现出表面化、开放性的趋势。而在开放的网络社会中,人们作为道德主题,具有自由选择道德取向的权利,经常对处于冲突之中的各种价值取向作出即时的取舍选择,网络社会正是这样逐渐走向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多元化”。如在涉及到每一个网络成员切身利益和网络秩序的正常维护方面,存在着同一的道德规范,而在各个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又有着各自特殊的道德准则。这些由于彼此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利害关系而能够求同存异。因此,网络道德的多元性和开放性是相统一的。网络道德的作用1、网络道德是对网络使用者的道德规范道德研究的最终目的不只是向人们揭示道德规范和标准,而且是将其切实贯彻在道德实践中,使那些具有“普适性”的道德原则,成为人们行动抉择和结果预测时的一种准则,成为主体行为选择时的一种依据。网络道德就是用于调整、规范网络使用者的思想、言论和行为的道德准则。网络道德一旦形成,就会像传统道德一样,依靠人的内心信念和自治自律来约束自己在使用网络过程中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网络的伦理道德,合乎国际通用法则,合乎社会发展利益。例如,美国计算机协会就为其成员制定了一般的伦理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①为社会和人类做出贡献;②避免伤害他人;③要诚实可靠;④要公正并且不采取歧视行为i⑤尊重包括版权和专利在内的财产权;⑥尊重知识产权;⑦尊重他人的隐私;⑧保守机密。有些国外机构还明确划定了那些被禁止的网络违规行为,如南加利福利亚大学网络伦理声明指出了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类型:①有意地造成网络交通混乱或擅自闯入网络及其相连的系统;②商业性的或欺骗性地利用大学计算机资源;③偷窃资料、设备或智力成果;④未经许可而接近他人的文件;⑤在公共用户场合做出引起混乱或造成破坏的行动;⑧伪造电子邮件信息。这些对于当前网络道德建设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2、网络道德建设有利于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如前所述,网络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已经危及其自身的存在和健康发展,只有坚决遏止和消除这种消极现象,才能扬长避短,维护网络安全,增进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使网络更易为人们所接受,更好更快地走入我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促进经济的发展。网络道德建设成为发挥网络积极作用的前提条件,因为网络道德规范着网络使用者的思想、言论和行为,它调整着网络使用者的内心活动,然后通过内心的选择和决定而付诸符合人类利益的网络行为,使之自觉抵制不道德的行为,这样就从根本上消除了人的因素在产生网络消极现象中所起的作用。目前,国外一些计算机和网络组织为其用户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网络行为的方方面面,如网络监控、电子信件使用的语言格式,通信网络协议,匿名邮件传输协议,等等,这些协议制定得相当具体,连字母的大小写、信息要短、主题集中、电子邮件要签名等细节都有详尽的规定。在这些规则和协议中,比较著名的是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为计算机伦理学所制定的十条戒律,具体内容是:①你不应用计算机去伤害别人;⑦你不应干扰别人的计算机工作;③你不应窥探别人的文件;④你不应用计算机进行偷窃;⑤你不应用计算机作伪证;⑥你不应使用或拷贝没有付钱的软件;⑦你不应未经许可而使用别人的计算机资源;⑧你不应盗用别人的智力成果;⑨你应该考虑你所编的程序的社会后果;⑩你应该以深思熟虑和慎重的方式来使用计算机。这些规则都成为调整、规范网络使用者的网络行为的规范。3、网络道德建设是网络法制建设的重要补充网络发展必然要求加强网络法制化建设,如果没有法律,网络必然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针对网络中存在的问题,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许多西方国家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计算机安全法规。如早在1978年8月,美国佛罗里达州通过了《佛罗里达计算机犯罪法》,包括侵犯知识产权、侵犯计算机装置和设备、侵犯计算机用户等项犯罪以及惩处的规定。我国也从1981年起开始关注计算机安全问题。1987年10月制定了《电子计算机系统安全规定(试行草案)》,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计算机安全工作的法规。1998年3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正成为各国政府势在必行的一件大事。但是,由于网络社会的全球性、隐匿性、开放性、自由性和异化性,决定了不可能完全依赖法律来约束网络行为,因为即便有了非常详尽和严密的法律,面对众多的边缘行为和网上犯罪,法律往往鞭长莫及,防不胜防。由于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经过长期实践自然形成的,并依靠社会的舆论、传统的习惯力量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而且道德规范所调整的范围要比法律所调整的范围广泛,所以网络行为更多的更为重要的是必须由道德这个更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影响力的行为规范来调整。因此,网络道德建设就成为了网络法制建设的重要补充,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维护网络安全和保障网络的健康发展。4、网络道德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向前发展社会主义道德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网络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容之一,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向前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整体目标的实现。首先,网络道德建设应该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教育网络使用者增强对全球网络文化的识别警觉能力、自律抗诱能力;要在五光十色的网络文化面前坚定信念、把握方向、守住良知、维护公德、拒绝道德堕落。要教育网络使用者把网络道德规范和网络技术置于同样重要的层面加以学习、掌握,培养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提高网络道德自我教育能力。其次,网络应该成为道德教育的前沿阵地。我们在网络这种先进的技术面前不应束手不前,相反,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其传递速度快捷、传播的信息密度大、传播的内容量大和传播效率极高的优点,使其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载体;只要加强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研究。同时培养出一批网络思想教育工作者和建立起完善的思想道德教育计算机网络体系,网络完全可以成为我们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力的新阵地。总而言之,网络已经逐渐成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手段,网络空间也已逐渐成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和新载体,大力进行网络道德建设,在改革开放和网络信息科技革命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搞好网络道德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在新形势下继续向前发展并取得更大的成就。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法一部针对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的行政法规——《互联网\o""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在2005年5月30日开始实施,法规对明知侵犯\o""著作权仍提供链接服务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做出明确的法律约束,若其一意孤行,将被处以最高10万元的行政处罚。国家版权局版权司介绍,这部行政法规对明知侵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