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SC/T 1045-2001 奥利亚罗非鱼亲鱼》是一项由中国标准化委员会发布的标准,专门针对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作为繁殖用鱼的具体要求。该标准旨在通过规定一系列的技术参数来保证用于繁殖的奥利亚罗非鱼的质量,从而提高其后代的生活力、生长速度以及抗病能力等。

根据标准内容,首先明确了适用范围,即本标准适用于奥利亚罗非鱼的人工养殖过程中对于亲鱼的选择与管理。接着对亲鱼的来源进行了说明,指出应选择健康无疾病、体形良好且达到一定年龄和体重的个体作为亲鱼。

在具体技术指标方面,《SC/T 1045-2001》详细列出了关于性别比例、最小体长及体重等方面的要求。例如,在性别比上推荐采用1:1或略多雌性的比例;对于初次选作亲鱼的个体,则需要满足最低体长和体重的标准,以确保这些鱼类具备足够的成熟度来进行繁殖活动。

此外,还涉及到环境条件如水质、温度等对亲鱼的影响及其管理措施。良好的生活环境是维持亲鱼健康状态的基础,因此标准中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值,比如适宜的水温范围、溶解氧浓度等。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1-06-01 颁布
  • 2001-10-01 实施
©正版授权
SC/T 1045-2001奥利亚罗非鱼亲鱼_第1页
SC/T 1045-2001奥利亚罗非鱼亲鱼_第2页
SC/T 1045-2001奥利亚罗非鱼亲鱼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SC/T 1045-2001奥利亚罗非鱼亲鱼-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B52SC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SC/T1045一2001奥利亚罗非鱼亲鱼Parentfishofbluetilapia2001-06-01发布2001-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SC/T1045-2001奥利亚罗非鱼是80年代初我国引进的罗非鱼属中的良种之一。其雄性亲鱼与尼罗罗非鱼雌性亲鱼杂交可获得85%以上雄性化奥尼罗非鱼子一代(F,)杂交优势种群.大幅度提高了罗非鱼养殖的经济效益·推动了罗非鱼养殖的发展。为了保护奥利亚罗非鱼亲本的纯度,提高奥尼罗非鱼杂交制种的技术水平,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农业部渔业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淡水养殖试验场。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荣横、张开登、王钦东、陈述江、王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奥利亚罗非鱼亲鱼SC/T1045-2001Parentfishorbluetilapia1范园本标准规定了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aarers)亲鱼的来源、形态特征、繁殖体重、繁殖年龄与使用年限,以及建立亲鱼档案。本标准适用于奥利亚罗非鱼亲鱼的选择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SC1042-2000奥利亚罗非鱼3来源3.1从原产地非洲尼罗河水系经严格筛选引进的奥利亚罗非鱼原种亲鱼或由原产地引进的奥利亚罗非鱼鱼苗、鱼种经专门培育而成的亲鱼。3.2由持有国家发放的罗非鱼良种生产许可证的罗非鱼良种场生产的苗种经专门培育而成的亲鱼。3.3严禁选留种质混杂、来源不清,近亲繁殖的鱼作亲鱼。4形态特征A.1外部形态外部形态应符合SC1042的规定4.2雕雄鉴别4.2.1体色区别奥利亚罗非鱼在繁殖季节有明显的婚烟妆:雄鱼色彩鲜艳,呈深紫色或紫褐色,背鳍、胸鳍、尾鳍边缘呈艳丽的桔红色雌鱼呈灰黄色4.2.2生殖孔结构区别雄鱼:腹部有两个近临的开孔,即肛门和泄殖孔。泄殖孔位于一个圆柱形的突起上,顶端仅为一个圆点(见图1)。生殖期间,此圆柱状突起常突出路下垂,轻挤鱼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雄鱼:腹部有三个相邻的开孔,即肛门、生殖孔(排卵孔)和泌尿孔。生殖孔位于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