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古代中国华夏文明曲折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_第1页
二轮复习古代中国华夏文明曲折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_第2页
二轮复习古代中国华夏文明曲折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_第3页
二轮复习古代中国华夏文明曲折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_第4页
二轮复习古代中国华夏文明曲折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轮复习古代中国华夏文明曲折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第三讲中华文明的破坏—魏晋南北朝时期

胸怀成才之梦走进曲阜一中魏晋南北朝(220—589)

胸怀成才之梦走进曲阜一中考纲描述考纲描述模块教材方位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政治文明版块(必修Ⅰ)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物质文明版块(必修Ⅱ)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第2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科技成就书画的发展文学成就精神文明版块(必修Ⅲ)专题二第1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第2课中国的古代艺术第3课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胸怀成才之梦走进曲阜一中考情分析考纲考点高考试卷

命题思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2014全国卷Ⅰ,45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儒学影响(选修一)2014全国卷Ⅱ,25南朝山泽制度改革(选修一)2016全国卷Ⅲ,45北魏孝文帝庙号改革(选修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2009全国卷,26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2011全国卷,24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文学成就2016全国卷Ⅱ,24汉字的演变(经文残片)2016全国卷Ⅲ,26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2014全国卷Ⅱ,25儒家伦理强化(西晋法律)这一历史时期所涉及的知识点并不是很多,对这一阶段的知识考查主要侧重于思想文化上的儒学受到冲击、书法绘画艺术等方面。备考时应结合时代背景,把握时代的特征,理解儒学受到挑战的原因、文学艺术的时代特征。认识九品中正制的利弊。

胸怀成才之梦走进曲阜一中知识整合知识整合

胸怀成才之梦走进曲阜一中南朝祖冲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陶渊明田园诗北朝《刺勒歌》文人画兴起

胸怀成才之梦走进曲阜一中阶段特征阶段特征

胸怀成才之梦走进曲阜一中政治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族融合,中央集权受到一定破坏;九品中正制和和士族门阀制度兴盛经济北方战乱,经济遭到破坏,商品经济水平低。江南经济的开发,南北经济趋于平衡文化科技领先世界,文学艺术成就各具特色;佛教、道教传播,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地位中国历史上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胸怀成才之梦走进曲阜一中重难点问题解读(1)概况:三次分裂: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辽宋夏金元四次统一:秦、西晋、隋、元三次大一统:秦汉、隋唐、元明清(2)分裂原因:经济--小农经济的分散性政治--地方势力膨胀(3)分裂影响:社会动荡,经济迟缓,国弱民穷;孕育统一的因素(政治、经济、思想、民心、民族融合)(4)如何消除分裂:发展商品经济;政治统一,保持中央强大重难点问题解读●国家的分裂与统一

胸怀成才之梦走进曲阜一中(1)秦——三公九卿(2)汉武帝———中外朝制(中朝掌握国家决策大权,此后中朝官员地位和权力不断提升)(3)东汉——设置尚书台,牵制三公(4)魏晋——三公已完全被架空,成为荣誉头衔,而尚书令、中书令、门下侍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宰相,逐渐形成三省制雏形◎评价:与秦汉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是三个机构,比三公以三位首长统辖大权,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与隋唐相比,三省权力划分尚未制度化。重难点问题解读●丞相制度变迁→三省体制显雏形

胸怀成才之梦走进曲阜一中重难点问题解读

胸怀成才之梦走进曲阜一中●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1)含义: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2)方式:地方中正官评定等级向上推举(3)依据:家世、品德、才能并重→家世成为唯一标准(4)评价:积极:起初确实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局限:后期门阀士族掌握了官员的选拔权,成为保证士族统治特权的制度,不利于选拔人才和中央集权,同时也导致世家大族的没落。重难点问题解读

胸怀成才之梦走进曲阜一中●门阀士族[请参考《三维设计》P24](1)概念:在社会上具有特殊地位、由官僚士大夫所组成的政治集团(2)产生、发展西汉中后期,土地兼并十分严重,逐步形成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体的豪强地主势力。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因此,豪强地主在东汉王朝享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他们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经济上兼并土地,经营庄园,渐成割据,逐渐成为名门大族。士族地主(又称世族、门阀地主)在东汉开始形成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成为巩固士族力量的工具。后汉、曹魏以后世代高官而且世袭封爵的家族,在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拥有特殊优越地位,形成门阀士族。庶族:魏、晋、南北朝时不属于士族的家族,大多为普通中小地主重难点问题解读

胸怀成才之梦走进曲阜一中●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①鲜卑族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②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激化;③统治者的推动(2)改革:前期(冯太后)①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②推行均田制;③设立三长制;④推行新的租调制。

后期(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制,移风易俗: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3)性质: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全面的

封建化改革。(4)影响:①促进了经济的复苏和繁荣;②推动了政权封建化;③推动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均田制,即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北魏初年,鉴于中国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流离失所,户口迁徙,田地大量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北魏孝文帝于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颁布均田制并开始执行。北魏至唐前期都推行均田制作为基本的土地制度。后来的隋朝和唐朝初期仍行此制,在唐中叶以后,人口增加,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均田制实行的基础——土地国有制破坏严重。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在宰相杨炎的建议下,实行两税法,均田制被废止。重难点问题解读

胸怀成才之梦走进曲阜一中●均田制(1)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这一时期,战乱多发生在黄河流域,相对安定的江南开发较快。(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士族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佛教盛行,士族庄园和寺院经济发展起来,他们占有大量的土地与劳动力。(3)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战乱、分裂、社会动荡,城市经济遭到破坏,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民族融合是魏晋南北朝的重要特征。随着少数民族内迁,这些游牧民族把畜牧及其生产技术带到了中原地区,牲畜饲养等方法逐步被中原汉人接受,他们也向中原汉人学习农耕方法与生产技术,相互学习、影响,共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历史条件。◎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最大特点重难点问题解读●魏晋南北朝经济发展的特点及成因

胸怀成才之梦走进曲阜一中重难点问题解读●翻车

胸怀成才之梦走进曲阜一中重难点问题解读

胸怀成才之梦走进曲阜一中●士族庄园经济(田庄)宗主也叫做坞主或壁帅,掌握众多的宗族、部曲,修有坞壁,建有甲兵,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首领。依附其下的农民往往有数百、数千家,乃至万家,称为包荫户。包荫户没有户籍,只是宗主的私家人口,国家不得征调管理。相当于佃户或农奴。北魏统一初,对遍地存在的宗主无法根除。就采取妥协政策,承认宗主对于包荫户的控制,并以之为地方基层政权,形成了“宗主督护制”。这种制度只有豪强地主受益;农民更加困苦;不利于国家保证财政、兵源和进行社会管理。重难点问题解读●宗主督护制

胸怀成才之梦走进曲阜一中重难点问题解读

胸怀成才之梦走进曲阜一中●佛、道兴盛(1)表现:道教官方化(葛洪《抱朴子》),崇佛与反佛斗争激烈(南朝范缜《神灭论》,玄学一度盛行)寺院经济兴盛;绘画带有宗教色彩,佛教艺术兴盛(雕塑龙门石窟与云冈石窟)(2)原因:佛教宣扬灵魂不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为苦难中挣扎的穷苦百姓找到了一条精神解脱的道路;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丰富了道教教义,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社会的动荡不安造成人们对宗教信仰的渴求;适合统治阶级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3)影响:①丰富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三教合流开始;②严重的社会危害:统治者利用佛教教义,使人民安于现状,甘心忍受剥削压迫;统治者广修寺塔,浪费了人民的大量血汗;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广占田宅,与官府争夺劳动人手和税收,农民负担加重(1)玄学,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也可以说是道家之学的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学即“玄远之学”,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2)其思潮持续时间自魏晋起至宋朝中叶结束。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3)产生原因魏晋﹐统治集团分裂﹐社会危机日益尖锐。在意识形态上居于支配地位的儒家思想开始动摇。同时由于选举名实不符,欺世盗名、贿赂公行的现象比比皆是,封建礼教理论开始破产。到了党锢之祸发生,传统的价值体系开始崩溃。士人一心维护的政权,已经完全腐败,所以他们得到的只能是一次次的失望。此后,“自然”﹑“无为”的老庄思想开始抬头,人们开始崇尚贵生、避世。重难点问题解读●玄学

胸怀成才之梦走进曲阜一中重难点问题解读●东晋王羲之、王献之(“二王”)

胸怀成才之梦走进曲阜一中重难点问题解读●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理论、当时最著名的画家)

胸怀成才之梦走进曲阜一中(1)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有具体明显的区别。特别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如南北民歌风格迥然不同;外来佛教及其艺术在南北的差距,南方重佛理,北方重形迹;南方佛教艺术多由寺院组织完成,北方佛教艺术多由信徒制作等。(2)体现民族大融合的特色。重要的文化成就,来自不同民族优秀分子的创造;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体现了不同民族的风格。(3)思想领域异常活跃。道教官方化,崇佛与反佛斗争激烈,玄学一度盛行,儒道佛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尤其是佛教,经历了传入中国后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南北方的政治、经济领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也无不打上佛教影响的烙印。(4)科技成果成就突出。如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圆周率准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比欧洲早近千年)、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郦道元的《水经注》(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等重难点问题解读●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特点

胸怀成才之梦走进曲阜一中

胸怀成才之梦走进曲阜一中问题探究1.有人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既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发展的时代,请用史实论证其是一个“发展的时代”。提示:政治上,民族融合趋势加强,为国家的统一创造了条件。出现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等机构,为三省六部制奠定了基础。经济上,北魏创立的均田制被隋唐沿用,江南地区的开发,使经济重心开始出现南移趋势。文化上,科技、书法、绘画等都有长足发展。2.手工业生产从其产品功能分类可以分为“消费性产品”和“生产性产品”,各举两例说明。提示:(1)消费性产品:古代大部分手工业产品都属于“消费性产品”,比如丝绸、瓷器等。(2)生产性产品:冶炼业特别是冶铁业,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问题探究

胸怀成才之梦走进曲阜一中“五胡乱华”是一个贬义词,五胡不是野蛮人,是牧人,他们带来的有战乱,还有北方民族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北方民族活动地区出土了大量反映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结合的、辉煌的北朝文化遗址遗物。从东汉末年的和林格尔壁画墓,到云冈石窟,司马金龙墓,北齐娄睿墓等乃至“平城”等北朝的都城建筑,以及北朝留下的在瓷业、农业、科技等方面的成就,堪称中华民族的无价之宝。北方草原民族文化是极富生气和极其活跃的。它为中华民族注入新的活力与生命,它还带来欧亚大陆北方草原民族文化的各种信息,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大唐盛世的诸多业绩都源于北朝。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解说:草原民族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有:为中华民族注入新的活力与气魄;推动经济发展与交流;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为中西方文化交流作出贡献;为后世繁盛奠定基础。重难点问题解读

胸怀成才之梦走进曲阜一中●草原民族对中华文化发展的贡献(1)原因①北民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②南方社会相对安定;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⑤民族融合加速经济发展;(2)过程①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开始大规模开发,南北经济趋于平衡;②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③五代十国时,重心继续南移;④南宋时,重心完全南移(3)影响请参考《三维设计》P22重难点问题解读

胸怀成才之梦走进曲阜一中●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胸怀成才之梦走进曲阜一中提升精炼1.(2009全国卷•26)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

胸怀成才之梦走进曲阜一中针对性训练√解析均田制下仍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所以是个体农耕这一形式,故选C项2.(2011课标全国卷,25)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胸怀成才之梦走进曲阜一中针对性训练√解析A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主要使用金银作为货币,但无法体现发展速度快慢,排除B项。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影响手工业正常发展,C项不符合史实。南北朝时期长江流域相对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故选D项。3.(2014课标全国Ⅱ,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胸怀成才之梦走进曲阜一中针对性训练√解析材料并没有反映养子与亲子的权利,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血缘亲情关系淡化,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家庭内部,而不是宗族内部,C项错误。题干材料说明西晋时,将养子和亲子同等对待,其体现了“父为子纲”的儒家伦理,这是三纲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