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孩子我懂你吗》读书笔记_第1页
幼儿园:《孩子我懂你吗》读书笔记_第2页
幼儿园:《孩子我懂你吗》读书笔记_第3页
幼儿园:《孩子我懂你吗》读书笔记_第4页
幼儿园:《孩子我懂你吗》读书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孩子,我懂你吗》读书笔记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滨幼儿园王晓丽寒假中,我有幸读了《孩子,我懂你吗》这本书,此书的作者曾莉老师,不仅是全国名校青岛二中心理健康高级教师,而且是教育部心理健康国培项目主讲老师和青岛市家长学校讲师团首席讲师,结合从教经历及她辅导的具体案例,她强调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每个环节都得当,孩子的生命价值才会自我实现。家庭教育的实质是父母的自我教育,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对孩子有更大的影响力,因此二者不可错位。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孩子受益一生的品格,进而实现孩子的自我优化。曾莉老师不仅是家校合作的拓荒者,更有对女儿最长情的陪伴和告白。作为一位母亲,她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并没有刻意督促孩子学好考棒、追求第一,更没有特意去打造孩子某方面的特长,而是强调了生命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让孩子试着追寻生命本真的价值。读完《孩子,我懂你吗》这本书,让我更加感受到了与孩子平等沟通处理问题的重要性。教师和家长不应高高在上,要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蹲下身子”是优秀教师成熟的标志;“蹲下身子”是聪明家长睿智的标志。只有蹲下身子,才能真正看到孩子眼中丰富多彩的世界。家长和老师一定要善于蹲下身子欣赏孩子,倾听孩子,向孩子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有关家庭教育的书我也读过许多本,这些书绝大部分是通过阐述教育的方法,来塑造一个有才的孩子。《孩子,我懂你吗》给我印象深刻的地方之一就是注重“人”的培养,而不是“才”的塑造。作者不仅是一名优秀的老师,更是一位成功的母亲,从书中她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她并没有刻意去塑造孩子的成功,更没有特意去打造孩子某方面的特长,而是强调了生命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就以父母与儿女关系来说,有几个父母不爱子女?可是又有几个父母真正懂得子女的心理,受到子女的信任?我经常问自己:孩子,我懂你吗?所以,不要以说教的口气的给孩子指正问题,尤其是孩子渐渐长大后,父母有时候要做到隐身而贴身。隐身:要尊重孩子的人格独立和空间自由,不要过多的干涉孩子,一些事情让孩子自己去做;贴身:时刻关注孩子的变化,在孩子出现困感或迷茫的时候,要及时出现,引导、指引、陪伴孩子度过成长路上的每一个关口。“生你,养你,是我的本分;爱你,懂你,才不枉咱们亲子一场。”一直都觉得女人孕育生命是人类社会的伟大壮举,当了妈妈之后更是深深体会到:生育子女历尽苦痛,养育生命更是艰难不易。西方有句名言: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这句话简明透彻地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爱、尊重、包容、自由、民主……现代教育理念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究竟什么才是家庭教育的真谛?曾莉老师的《孩子,我懂你吗》让我感受到一位母亲的理性之爱,体会到一位心理老师的智慧之光。正如《序言》中所说,这本书是一本传递正能量的书,一本助人、救人的书。其中的这一章节一一“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塑造孩子受益一生的品格”让我深受启发。审视一下现今的教育现状,其实品格的教育应该是教育的本质,完善的品格是孩子可以持续发展的保障。书中“每一个部分都好了,孩子的生命价值就会自我实现。”这句话,对我触动确实很大,我们当家长的其实都明白这个道理,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作为家长,总以为孩子小可塑性强,让其学什么就能接受什么,结果本来应该完全属于孩子的时间,被家长霸道地占用搞特长培训,有很多的专长最终结果并没有如我们所愿,而出现了“一瓶子不满,半瓶子逛荡”的状态。读了《孩子,我懂你吗》我感觉自己应该深刻反省自己,与其逼着孩子学这学那,不如“先野蛮其体魄,后文明其精神”,不如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不如关注终生受益的良好品格。书中将孩子喻作生命树,通过作者对自己承诺书的培养对案例孩子的辅导,我深刻领悟到:身体强健大树自然挺拔;心理健康,树干自然长正;人格品质良好,大树自然枝繁叶茂。渗透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当中,作为班主任在这一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把完善孩子们的品格作为所有教育行为的根本。“理念--家庭教育的灵魂”读后让我深深认同,家庭教育的实质是父母的自我教育,我们当父母的理念也要不断地改进完善,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对孩子有更大的影响力以及二者不可错位、理念重于方法、方法重于时间、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塑造孩子受益-生的品格。既然认同,我们就应该在关注孩子的过程中,融入其中,否则,这种理念只不过是看作者书时的一-声感叹,听作者课时的随声附和,以前的一-些错误观念并不会因读了此书而有所改变。曾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句话虽然很朴实,却蕴涵哲理。作为一名教师,要激励自己要用科学的思想去教育孩子,用正直的行为去感化孩子,用良好的习惯去影响孩子,力争用我们的智慧去塑造孩子的品格、改变孩子的命运。要知道孩子的成功来源于老师的肯定、鼓励、帮助和期待,要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要把孩子的品格作为教育的第一位,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最重要的是爱心和宽容心了。我们的工作,其实是爱心和智慧的工作。首先他要求班主任用全部身心去认真对待;其次,它所工作的对象是学生那一颗颗活跃而且又变幻莫测的心灵,这不仅意味着对这一颗颗心灵的了解和把握,还意味着对一颗颗心灵的呵护和品格的塑造。再次,它必须注重心的交流,让老师、家长、学生几方面都能做到心灵沟通,取得相互间的信任,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因为“教师的爱一旦进入学生的心灵,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不仅会使他们幼小的心灵萌发出善良的崇高的情感,而且能点燃起他们的智慧的火花。”因此,爱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爱是拉近学生和教师间距离的桥梁。爱学生决不是指班主任对学生各种错误思想、行为的漠视和放纵,而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人才。而作为班主任,关爱学生是其搞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关心学生的身体、学习和生活,使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并且班主任要把自己的温暖和感情倾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通过真情的流露去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走进学生的心灵,感化学生。曾莉老师原创的“孩子的生命树”理论,用一张图就让我们看懂了孩子。在书中,曾莉老师把孩子的生命比作一棵树,因为树的结构、功能,人们比较熟悉,这样比喻可以让我们既浅显又深刻地了解、理解孩子。关于“树”的根、干、枝、叶、土壤,书中都有精辟透彻的阐释。其中,家是孕育生命的最浅层的土壤,富含营养,少障碍物,是幼根和主根生活的地方。家庭要给孩子无条件的接纳、关爱、自由,培养孩子一生受益的各种优秀人格品质(根、茎两部分的),最终发展出孩子完整而健康的生命。我们给予孩子关爱和呵护,我们培养孩子的优秀品格,就像给予他们阳光、雨露。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从一株脆弱不堪的小树苗长成一颗参天大树。因为我们不会永远给孩子们挡风遮雨。《孩子,我懂你吗》这本书从孩子的生命之树入手,进行了充分的思考,从中,我认识到从根、干、枝、叶、土壤五个方面去看待才是一个完整而生动的生命;意识到枝的繁茂才会为叶提供更多的生长空间;领悟到娱乐活动的“叶”其实是制造营养,是最具有生命力标志意义的部分;家、学校、社会三方面构成的“土壤”是孩子成长的基础。看到书中孩子们所画的生命之树各有个性,我更惊异于“生命之树”理论的生动透彻。我最大的阅读感受是:家校联合读懂孩子,才能实现有效教育。承担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既要懂孩子的内心世界,也要懂孩子的个性特点。读懂孩子,就要做孩子成长的知心人、精神的引领者。家长和老师都希望让每一个孩子做最优秀的自己。家长为此让孩子学特长、勤督促,可却让很多孩子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天天教育,有些学生却越发逆反。这时,就需要寻找有效的教育方法,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真正帮助孩子进步。作为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不管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他们都同样需要得到尊重,得到关爱!面对任何一个孩子的忽略,都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不可弥补的损伤。读懂孩子才是真正地爱孩子,当教师与孩子的情感产生共鸣的时候,教育才真正具有了震撼人心的效果。有人说,教学是一趟孤独的旅程,你必须亲自走过了,你才能懂得事情发生的原因与个中的滋味。其实养育子女又何尝不是这样,曾莉老师如果不是亲身陪伴女儿走过她十几年的成长历程,如果不是亲自品尝了为人父母的艰辛与不易,就不会写出如此感人肺腑的女儿成长故事。她对女儿的爱与付出不在一朝一夕,而是抓住每一个生活细节,如春雨一样润入女儿一点一滴的成长,让女儿的生命一步一步地丰盈起来,美丽起来。可以说,曾莉老师最大的硕果不是自己的成就,更不是这本书,而是她的女儿,她的家庭教育。正如她在书中所说:“家庭教育像一座富含宝藏的大山,树木繁茂,峰岭连绵,我就是一个探索者,用自己的微薄之力,走了一点点路,看了一点点景,停歇时偶尔在路边做些星星点点的标记,期待能给需要的路人些许提醒,也期待更多的同路人,相伴探微。”本书第四章“孩子,我懂你吗?",曾莉老师指出,教育孩子先要读懂孩子,家长要经常询问孩子并反躬自问:“孩子,我懂你吗?”接着,曾老师从亲子关系、品格培养、人际交往、学业成绩这四个方面阐述了家庭教育应有的理念。其中,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塑造孩子一生受益的品格。决定孩子的成功不是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我们好多家长总是把目光死死盯在孩子的学业成绩上,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素养。古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孩子成长的早期,品格塑造尤其重要。我一直都觉得优秀的女孩首先应该善良,有仁爱之心。我希望女儿成为一个有同情心的人,对他人的痛苦一一哪怕是动物的痛苦一一抱有最大程度的想象力因而对任何形式的伤害抱有最大程度的戒备心。有一次,我给女儿讲小白兔与大灰狼的故事,在讲到大灰狼的尾巴被门夹断时,女儿伤心地哇哇大哭起来,她为这样的不幸感到难过,尽管这种不幸发生在坏人身上,但纯真无邪的她心灵如白雪,不希望这个世界有黑暗的一面。我想这种与生俱来的悲天悯人的情感是多么宝贵啊!我们大人是不是应该竭力地去保护这种善良可爱的心理品质呢?于丹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成长是一个过程,妈妈更希望你注重心灵、注重自我、注重人格,而并不是那么在乎外在的标签。”我始终相信有着优秀品格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温暖别人的生命,也会照亮自己的美丽人生。教育孩子就是父母的自我教育。谁也没有“学养子而后嫁(娶)“。能够被称作父母,仅仅是因为生了一个孩子;要当好父母,还得逐渐学习。而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最好的老师就是自己的孩子,必读的“教科书”也是自己的孩子。万千管教,不如“懂得”,爱与自由都是孩子生命成长的需要。将来有一天,孩子会感谢我们不仅给了他生命,还给了他做人的优秀品质,让他们的生命之树更加丰盈且美丽!每一位家长和老师都希望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但实际上,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