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康中学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地理人口专题复习卷一、选择题(题型注释)人口的迁移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有意识的行为。据此回答1一2题。1.图甲表示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示意图,“+”号表示一个地区吸引人口的因素,“一”表示一个地区排斥人口的因素,“0”表示无关的因素。下列表示推力因素的是()A.矿产资源丰富 B.文化教育发达 C.土壤盐渍化 D.老龄化2.近年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对优秀人才的进人取消了户口限制,这种行为()A.使城市人口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B.使劳动力和劳动市场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配合C.缓解了人口迁出地区的人地矛盾D.有利于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正常地进行3.人口自然增长率表明人口增长的程度和趋势。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该国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为()A、1B、2C、3D、44.与人口合理容量呈下图关系的因素是A.资源优劣B.地域开放程度C.科技水平D.消费水平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或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越高,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5.在t1~t3阶段,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主要是因为()A.城市生育水平低B.城市人口寿命长C.农村死亡水平高D.农村劳动力迁出6.若某国正处在t3~t4阶段,则该国()A.劳动力严重缺乏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C.劳动力就业不足 D.人均预期寿命较短7.不能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的措施是()A.延长退休年龄 B.控制老年人口数量C.接受外来移民 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读图,回答以下问题。8.符合图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是()A.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B.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C.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D.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9.引发图中所示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原因是()A.政治原因B.环境原因C.文化原因D.经济原因读中国人口数量增长分组趋势图,完成以下问题10.据图绘制出的中国人口比重增长分组趋势图,正确的是()11.据图可知,中国人口2023年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有()A.劳动人口开始减少,而且有趋势加快B.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比例逐年加大C.人口数量开始下降,下降速度逐年加快D.老龄化大幅加剧,35年后几乎一半老年人下图示意某国一种地理事物的分布密度(数字越大,密度越大),右图中甲点数据反映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情况。读图完成以下问题。12.左图中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可能性最小的是①人口分布 ②农业状况③机场数量 ④热量多少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13.该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A.人口迁出多 B.老龄化严重 C.人口增长快 D.社会负担重读“X、Y两国人口金字塔”图,完成以下问题。14.Y国人口增长特点是()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15.造成X、Y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经济水平 B.教育水平 C.历史条件 D.自然条件16.可能是Y的国家为()A.尼日利亚 B.印度 C.泰国 D.日本史学家顾祖禹曾说,“山西之形势,最为完固……其东,则太行为之屏障,其西,则大河为之襟带,于北,则大漠、阴山为之外蔽,而勾注、雁门为之内险,于南则孟津、潼关,皆吾门户也”。1757年前,山西人口大体在600—900万之间,1840年达到1500万人,人均耕地减半。明清时期,随着晋商兴起,一种新的移民迁出潮也出现了,那就是商业性移民。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7.历史上山西人口多,增长快的原因最可能是A.植被覆盖率高 B.水源充足 C.地形封闭安全 D.气候湿热18.山西的商业性移民迁出潮反映出当地A.人稠地狭 B.居民的商业天赋高 C.交通便捷 D.金融发达19.“问我祖先来(故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有学者考证,“洪洞古大槐树移民”分布在11个省、市的227个县。对“大槐树’’含义的正确理解是A.大槐树遮阳避暑 B.是人口迁移的集散地C.大槐树人口众多 D.交通运输发达读1978—2023年中国人口重心演变轨迹示意图,完成下题。20.关于我国人口重心移动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移动不规则,向东移动频率最高B.移动距离:东西方向大于南北方向C.移动速度:南北方向稍快于东西方向D.2000年后主要向西南方向移动21.关于我国人口重心移动原因,合理的是A.1996~1997年,人口重心西移与自然灾害有关B.2023~2023年,人口重心北移与生态移民有关C.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导致人口重心移动的主导因素D.人口重心移动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一家英国媒体撰文呼吁中国全面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以应对人口问题。我国人口专家翟振武教授也表示,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时候已经到了。结合图甲图乙,回答下列小题。22.翟振武教授认为“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时候已经到了”的主要依据是A.人口数量持续减少B.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C.15~64岁人口比重有所下降D.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23.图2中,能够反映我国2023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A.①点B.②点C.③点D.④点假设某地域内每个居民的重量都相等,则在该地域全部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点就是人口重心。每当人口分布状况发生变化,人口重心就会有相应的移动。从一个时期人口分布重心的移动轨迹中,可以看出全地域人口分布变化的总趋势。读“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24.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重心迁移趋势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表示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乙表示汉族人口重心迁移B.甲人口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乙人口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C.甲、乙人口重心迁移方向大致相反D.乙人口重心大约向北迁移1°25.我国汉族人口重心位于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C.东部沿海 D.华北平原百度迁徙地图是指基于手机定位数据而制作的国内城市间人口流动实时地图。下图为2023年2月16日(腊月二十八)12时百度迁徙地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26.百度迁徙地图A.数据收集应用了RS和GPS技术 B.具有直观、数据更新快的特点C.利用虚拟技术可预测人口流动方向 D.可进行交通方式选择与行程规划27.有关图示时段的人口流动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以人口省际迁移为主要形式 B.中西部短途客流增加反映其经济水平提升C.经济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 D.人口从东部地区流出体现了逆城市化进程下图为“某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28.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0-14岁人口比例1953年至1964年递减B.0-14岁人口比例2000年至2023年增加较慢C.15-64岁人口比例1964年至1982年增加较快D.65岁以上人口比例2000年至2023年增加最快29.该市15-64岁人口增加最多的时期是()A.1953-1964年 B.1964-1982年C.1990-2000年 D.2000-2023年30.读“四个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是发展中国家,c、d是发达国家B.a、b是发达国家,c、d是发展中国家C.a、b国家比c、d国家后备劳动力资源丰富D.a、b国家人口增长速度比c、d国家快二、非选择题31.(18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的《2023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流动人口规模达到历史新高。2023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材料二2023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2023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迁出地区构成2023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迁入地区构成材料三2023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材料四2023年重点地区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6分)(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6分)(3)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过程的哪个阶段,该阶段容易产生的城市化问题有哪些。(6分)32.读某城市A~E各地区2023年人口变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注:人口迁移差额=人口迁入率与迁出率之差)(1)在A—E的各城区中,人口总数下降最大的是,人口总数基本不变的是;该城市人口迁移的方向表明该城市处于城市化进程中阶段,造成这种人口迁移方向变化的直接原因是、。(8分)(2)从自然增长率看该城市人口增长的模式是模式,说出其自然增长率较低的原因。(4分)(3)A在该城功能是区,A区人口日变化特点是。(3分)33.图16和图17分别表示2000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产业和空间的转移(占总量比重),读图和表2,完成下列问题。(16分)表2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省区排名流出省(市)四川湖南安徽江西河南贵州占总量比重(%)流入省(市)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福建占总量比重(%)(1)据图分析2000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其原因。(6分)(2)据表2分析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主要原因。(4分)(3)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经济发展的有益影响分别有哪些?(6分)34.读“我国四次人口普查金字塔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1)与1953年相比,2000年0~4岁男性婴幼儿人口比重下降了大约%。(1分)(2)2023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数据表明我国出现了(人口问题),解决该人口问题的主要措施有、。(3分)(3)读1953年、1982年人口金字塔图,说明0~4岁与5~9岁两个年龄段人口比例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差异原因1953年0~4岁婴幼儿比例(高/低)于5~9岁儿童比例1982年0~4岁婴幼儿比例(高/低)于5~9岁儿童比例南康中学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地理人口专题复习卷参考答案1.C2.D【解析】1.推力表示当地不利于人来的因素,引力指吸引人来的因素。2.对优秀人才的进入取消户籍限制,可促进人才的正常合理流动。3.D【解析】试题分析:图示1、2、3时间该地自然增长率始终大于0,说明人口数量一直增加,到4时刻,自然增长率为0,人口数量不变,达到最大值。考点:人口数量变化4.D【解析】试题分析: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大,呈正相关;地域开放度越高,可提升区域的资源量,人口合理容量越大,呈正相关;科技水平越高,开发的资源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大,呈正相关;消费水平越高,资源消耗越多,人口合理容量越小,呈负相关。选D正确。考点:主要考查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5.D6.A7.B试题分析:5.读图,在t1~t3阶段,人口老龄化程度农村高于城市,城乡差异主要是因为农村劳动力迁出,导致老龄人口比重高,D对。城市生育水平低老龄人口比重高,A错。材料不能表示城市人口寿命长,B错。农村死亡水平高,不是老龄人口比重高的原因,可能是人口老龄化比重高的结果,C错。6.若某国正处在t3~t4阶段,则该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严重缺乏,A对。人口自然增长率低,B错。劳动力缺乏,就业充足,C错。人均预期寿命较长,D错。7.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可以采取延长退休年龄,接受外来移民,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A、C、D能缓解。人总会老,控制老年人口数量不能缓解老龄化压力,B对。考点: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变化阶段,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缓解人口老龄化的措施。8.C9.D试题分析:8.据图分析,人口从小城镇流向中等城市,从中等城市流向大城市,且流动频繁,此特点符合城市化速度快的发展中国家的特点。而在中国,20世纪60年代受自然灾害和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人口从城市向农村回流。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加快。9.图中显示出人口主要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引起这种人口流动的原因是经济原因。考点:人口迁移10.B11.A试题分析:10.随着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减慢,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50岁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因此A错误;1950年期间,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快,0-4岁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因此C错误;D图中2050年我国5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50%,不可能出现,因此正确答案为B。11.图中显示,2023年后,中国49岁以下人口继续减少,50岁以上人口增加,说明劳动人口开始减少,而且有加快趋势;人口老龄化大幅加剧,35年后50岁以上人口将近一半,但不是老年人几乎一半;图中看不出我国男女比例变化和人口数量变化。考点:我国的人口变化12.D13.C试题分析:12.从图中经纬度该知该地位于非洲北部,该地北部以地中海气候为主,气候条件较为优越,而南部热带沙漠面积较大,气候干旱,该地理事物集中分布在北部的地中海沿岸地带,因此该地理事物可能是人口分布和农业分布。非洲经济落后,机场数量不会太多;非洲北部位于北半球,热量条件向南递增。13.从右图可以看出,该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为%、%和%,人口增长快。考点:区域自然环境差异、人口问题14.D15.A16.D试题分析:14.从图中的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中可以看出Y国少年儿童比重小,老年人口比重大,说明是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15.结合上题分析,Y国为发达国家的典型模式,而X国是下粗上尖,也就是说该国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老年人口比重小,从而说明X国出生率较高,高出生率应代表经济水平较为落后,为发展中国家的典型模式,故二者之间差异的根本成因是经济发展水平。16.从上面分析可知,Y国应为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故日本的人口年龄结构类似于Y图。考点: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17.C18.A19.B试题分析:17.根据史料叙述,山西省地形闭塞,在军事上属易守难攻之地。结合地理知识容易判断其他选项的不合理之处。C正确。18.山西省自然条件并不优越,地形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形起伏大,耕地少;降水少,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水资源短缺,农业生产条件不利。农业生产环境是促使山西人发展商业活动的原因之一。故移民迁出潮反映出当地人口众多,生存空间有限的现状。A正确。19.结合题目中的信息及选项内容综合考虑,其含义应为人口迁移的集散地。B正确。考点:人口增长、迁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0.C21.D试题分析:20.由图示可以看出:我国人口重心1979-2000年向西、西南移动,2023年后向南移动,2023年后又向北移;南北方向变化年份间距小,速度快,东西方向变化年份间距大,速度较慢。选C正确。21.1996~1997年,人口重心西移与西部大开发相关,A错;2023~2023年,人口重心北移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相关,B错;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导致我国人口重心移动的主导因素,C错;我国的人口重心移动与我国的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政策密切相关。选D正确。考点:主要考查读图能力和我国人口变化。22.D 23.A试题分析:22.通过读图1分析:我国人口年龄构成,从1982年到2023年,各年龄段人口增加值为正值,说明总人口在持续增加,只不过增速有所减缓,A错;结合图中人口比重数值分析: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下降,B错;15~64岁人口比重有所上升,C错;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D正确。23.根据三角形坐标图的读图原则并结合图1——2023年我国人口年龄构成:0~14岁人口比重为%,15~64岁人口比重为%,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只有图2中的点①符合,因此A正确。考点:人口统计图(饼状图和三角形坐标图)的读法24.C 25.A试题分析:【小题1】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北和西北地区,汉族人口集中在东部,故图中甲表示汉族人口重心迁移,乙表示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故A错;由图可知乙人口重心向东北迁移趋势明显,甲人口重心向西南迁移趋势明显,故B错,二者迁移方向大致相反C对;由图可知乙人口重心向北不到°,故D错。【小题2】由图可知经纬位置大致为(°N,°E),故目前我国汉族人口重心大致位于长江流域。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分布,区域定位。26.B 27.B试题分析:26.根据图示信息,地图数据需要运用GPS定位和GIS的分析数据,不需要RS提供遥感数据,A错。图示可以显示即时的数据信息,更直观,数据更新更快,B对。该技术可以监测人口流动方向,但不能预测人口流动方向,C错。该地图是针对手机定位数据,不能提前进行交通方式选择、行程规划,D错。27.图示时段是人口流动现象的监测,不是人口迁移,A错。中西部短途客流增加反映其经济水平提升,打工者就业距离近,B对。图示时段是腊月二十八,人口流动是回家过春节,是文化因素影响,C错。人口从东部地区流出,是返乡回家,与逆城市化无关,D错。考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人口流动方向及原因。28.C29.D【解析】试题分析:28.根据图中人口比例变化曲线来看,0-14岁人口比例1953至1964年递增,A错。0-14岁人口比例2000年至2023年逐渐减少,B错。1964-1982年之间0-14岁人口比例递减,65岁以上人口比例变化不大,而总人口数递增很多,所以判断15-64岁之间人口增加快,C对。65岁以上人口比例在1982-2000增加最快,D错。故选C。29.读图可知,15-64岁人口在2000-2023年间比例最高,并且该城市人口总数在该时间段增长最迅速,所以计算可知,该市人口增加最大时间为2000-2023年。故选D。【考点定位】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增长状况30.B试题分析: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经济起步早,人口老龄化开始的早,而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开始的比较晚。据此可知:图中a、b为发达国家,c、d为发展中国家,故本题选B。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人口结构和人口问题。31.(1)流动人口数量大;流动人口以农村人口为主(流动人口主要从农村到城市);主要流向东南沿海地区(人口流动方向主要从内陆到沿海);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6分)(2)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多;流入地区的生活水平一般较高等。(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6分)(3)加速发展阶段(中期加速阶段)(2分)主要问题: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社会治安管理难度大等问题。(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得4分)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大。根据材料三表格分析,流动人口以农村人口为主,人口流动方向主要是从农村到城市。根据材料二判断,人口从内地流向东南沿海地区。根据材料四判断,流动人口以青壮年劳动力人口为主。(2)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城市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多,工资水平、生活水平一般较高等。导致大量人口向经济水平高的地区迁移。(3)目前,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位于城市化过程的加速发展阶段或中期加速阶段。在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由于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容易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社会治安管理难度大等问题。考点:人口流动的特点、原因,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32.(1)A(2分)B(2分),逆城市化(2分)①市中心环境质量的下降,随着经济水平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②小城镇和乡村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尤其是交通条件改善。(2分)(2)现代型,(1分)①社会经济水平较高,②文化教育水平高,③妇女就业水平较高,④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任答三点得3分)(3)商业区或中央商务区,日夜变化大(白天多黑夜少)。其他方面适当给分(3分)试题分析:(1)一地的人口数量应从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综合考虑。故比较图示各点只有A点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不高,但人口迁移率为负数,且明显高于人口自然增长率,故判断总人口数量减少。而B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差额之和基本为0,即表示人口总数基本不变。根据图示各个区域的人口迁移差额数值判断,市中心的A为主要的人口迁出地区,而郊区的D、C区域为主要的人口迁入地区,故判断该区域已经进入逆城市化阶段,导致逆城市化的原因主要从人们对环境要求的提高和乡村、小城镇地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分析。(2)注意自然增长率的单位为‰,故图示反映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且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故判断该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应为现代型。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主要从影响出生率低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水平、生育观念等因素分析。(3)图示A区域位于区域的中心,故判断为中心商务区,受商业活动的影响,故其人口的昼夜变化明显。考点:本题考查人口数量的变化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影响一地人口数量的主要因素,并能结合图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差额对人口数量的影响分析。掌握逆城市化的主要原因和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即可判断,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33.(1)从产业结构看,向二、三产业转化;(1分)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二、三产业快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文件管理的规范操作流程
- 企业安全生产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
- 创新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与途径
- 公司商业计划方案范文总结4篇
- 叉车操作人员培训课件
- 2022年一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I卷(附解析)
- 以人为本的医院室内装饰设计思路
- 农村田野的户外活动注意事项
- 绿色中国风木兰诗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搭船的鸟》精美课件
- 养殖场转让写合同范例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
- 2024社区市民学校工作计划社区市民教育工作计划
- 抗生素使用及控制制度
- 2024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与参考答案
- 特殊作业安全管理监护人专项培训课件
- 自行车被盗案汇报课件
- 一些常见物质的安托因常数
- 库存盘点盈亏处理申请表xls
-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 锅炉课程设计Excel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