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2诗两首 获奖作品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2诗两首 获奖作品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2诗两首 获奖作品_第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2诗两首 获奖作品_第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2诗两首 获奖作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雨巷》教学设计[教学设想]《雨巷》和《再别康桥》,都是中国现代新诗的经典之作。但高二语文教科书上只选了后者,前者仅作为课外读物,选编在《语文读本》上。“非指示性”教学的选文原则是:只要是精彩的、经典的作品,就可以拿到课堂里来;而教科书里语言不雅、意韵不深的文章,则简要地由教师介绍着上,或者干脆不上。因此,《雨巷》这首意境朦胧、情韵悠远的好诗,准备拿到课堂里,按照“非指示性”教学的“二不”、“四自”原则,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生成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笔者新一届的“非指示性”教改尝试从本学期正式开始,这是第五次。与前几次相比,预计学生会有更多自己的感悟与理解,在同学、老师、专家的感悟与理解面前,能更自信地对待自己的观点,不会盲目趋同。本次教学流程基本按照“非指示性”教学的常规形式进行:教师激趣;学生初读文本,交流原初体验;再读文本,确定各自的学习目标;围绕目标,研读欣赏;交流研读心得;提问讨论,深化阅读;教师补充提问,并介绍自己的及专家的研读心得;学生反思,肯定优点,直面不足,并提出调整对策;教师提供课外作品,让学生比较阅读;下课前,每人说一句结束语。每人发一张16开备用纸,边读边写,将自己的感想和体验及时记录下来。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同时培养,自信、主动、合作等心理品质也一起训练。《语文读本》上的《雨巷》,正文前面有阅读提示,不利于“非指示性”教学,因此弃之不用,另外打印一份发给学生。[教学流程]一.教师激趣现代文学时期,我们浙江大地上开满了文学的鲜花。徐志摩,这位才子诗人,已经向我们描述了他心中的康桥美景;今天,一位叫戴望舒的诗人,又将用浪漫的笔调、迷离的情怀,向我们描述他的雨巷故事。现在,就让我们跟着诗人,走进《雨巷》,走近美丽的丁香姑娘。二.自读两遍,说说原初体验导语:请各位放开声音,自由诵读。(学生自由诵读后)请再读一遍,然后说说自己的原初体验。先在备用纸上写一写。(学生写完后)读一篇作品,会受到情绪上的感染和精神上的影响,现在,请用一句话,说说你的体验与感受。课后补记——徐颖倩:整首诗都弥漫着淡淡的忧伤,淡淡的惆怅。丁力:似乎都很悲凉。一个令人惆怅的雨巷。周腾:愁怨极了,很让人伤感,好像自己就处在他所设的意境里。徐思佚:这首诗让我觉得很静,很清,很朦胧,让人不忍心破坏它的美。刘单丹:整个雨巷被美所充满,雨巷美,丁香姑娘更美。王晶鑫:我感到(了)作者心中的忧愁和对美好的向往。赵晶:看不懂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或许只是作者希望在雨巷里遇见一个丁香般冷漠惆怅的姑娘。整首诗弥漫着淡淡的忧伤。余莉萍:整首诗充满了哀愁,诗人似乎想寻找什么,孤独、寂寥、彷徨地寻找它,似乎已找到,但最后又消失了。吴婧玮:贯穿全诗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有着些许徘徊,展现在(我)眼前(的)像黄磊的《似水年华》里有些暗淡朦胧的水乡。王剑南:我不是新的体验,我已经不止一遍地看过这首诗,这是我初一时最喜欢的两首诗之一,另一首是《再别康桥》。当时我就想到自己老家的那条小路,一样的悠长,在山脚下蜿蜒出一段忧愁,一个山村的忧愁。现在我的体验更广了。比如那种忧伤,向心的深处泛开去,伴着丁香的味道,夹着雨的湿气,满目的萧条,触动了心的凄凉。在自己心情不好时,总会想起丁香,想知道丁香的模样,丁香的味道,丁香的愁怨。因为我没见过丁香。三.尝试性美读,揣摩朗读技巧导语:学习诗歌的重要途径是“美读”,读出情感美,读出节奏美。两者兼有,就能读出诗歌的韵味美。各位先尝试一下,揣摩揣摩朗读技巧,尽可能读出美来。(每人读后)下面请两三位同学示范一下,营造一下课堂的氛围,将作者的文字美转化为语言美。课后补记——教师(即笔者。以下同)先随机点了一名同学朗读,然后让全班推荐一男一女两位同学依次朗读。朗读者都读得很投入,但因为对诗歌比较生疏,感情表达普遍不到位,没有通过低沉的音调和悠长的语气读出诗歌的意境来。似断实连的分节跨行,客观上增加了朗读的难度。四.听录音范读导语:尝试过以后,我们再来听听专业播音员声情并茂的朗读。他是用心来读的,我们也用心来听。课后补记——该范读录音是从网上下载的,读得极有感染力。很多学生听了,情不自禁地在备用纸上写下一时的感受:姜小菲:非常的伤感,(播音员)声音非常有磁性,轻易地(就)将人带入(了)他的雨巷中。姜楠:读得很缓慢,很抒情,把心中对丁香姑娘的等待与向往读得淋漓尽致。吴婧玮:低调又不至于暗淡,使人深深陷入梦境般的雨巷。陈易馨:那种忧愁,伤感,深深感染了我。巫式平:很感动,一种美的感动,还沉浸在刚才那种忧怨的氛围中。孙振宇:我沉醉在了戴望舒的雨巷,不能自拔。阮翔:太感人了!如果不是受环境制约,我真想放声大哭一场!学生受到了很大的感染。可教师却没有及时抓住机会,让学生接着齐读一遍,或随着播音员跟读一遍,趁势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非常可惜!反思原因,盖在教师只把播音员的朗读作为一种技巧上的示范,没有把它作为深化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手段。五.再读,确定学习目标导语:请每人自读一遍,边读边想:本文最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老师不统一指定学习主题(即学习目标。这样表述比较接近学生。笔者注),请每人自己确定一个或两个。学习主题可以是内容方面的,比如情感、主题等;也可以是形式方面的,比如语言、构思等。用简短的词语或短语表达就行。(学生确定后)现在请交流一下学习主题。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每组派代表向全班介绍。课后补记——本来想让学生作整体鉴赏,但担心他们的鉴赏空泛虚化,于是仍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明确鉴赏对象。从课堂交流情况看,只选一个学习主题的学生很少,大部分学生都选了两个,三个的则几乎没有。名称上除了“情感”、“主题”、“语言”、“构思”外,用得最多的是“意境美”,还有就是“写作手法”。六.研读欣赏导语:下面请你以研究的方式,欣赏的眼光,去感悟,去发现。请大家记住三句话: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并提一个要求:边读边写,将自己随时出现的灵感与体验捕捉下来,欣赏的同时训练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课后补记——课堂上给了完整的10多分钟。七.交流导语:现在交流一下各自的研读成果。先在六人小组内进行。每人依次介绍过来,独立介绍的时间不能少于一分钟。其他同学要以欣赏、宽容的态度认真倾听,学会分享,学会沟通。(小组交流后)现在,请每组派一位较有深度或新意的同学,向全班介绍自己的研读体会。课后补记——黄峰峰:我的学习主题是如何用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我的研读体会是:“独自”、“悠长”(等词)体现了(诗人)自己的孤独,又为文章做好背景,以(便)深入主题。然后是写一个美丽却带着愁怨的姑娘。(这样写)不仅可以把思想感情寄寓在她身上,又可以引起读者和作者的思想共鸣。再然后直接奔向主题,“像我一样/……冷漠,凄清,又惆怅”。最后随着姑娘的消失,思想进入高潮——多么希望有一个同喜同悲的“朋友”!作者的记忆已有些模糊,悲上加悲。江锦霞:我的学习主题是诗的意境美。读着这首诗,(我)仿佛看到了一幅烟雨朦胧的景象。一支古代的油纸伞,一个茕茕的背影在缓缓移动,脸上带着淡淡的哀伤。她迷茫在小巷中,孤独而又惆怅。淡淡的语句里,散发着朦胧的美;幽幽的情调里,飘逸着冷冷的哀愁。诗中含着无穷的哀怨,诗人倾诉着自己的彷徨迷茫。王雷松:我的学习主题是诗人的感情。我不很清楚本文的写作背景,但那迷茫的朦胧的,带着淡淡忧伤的文字,使我想得最多的是故乡,故乡那种物是人非与人是物非的伤感。整首诗读下来有种身临其境和回味无穷的感觉,那烟雨朦胧中寻寻觅觅的感觉,那千丝万缕里剪不断理还乱的忧愁。作者细腻的文笔下飘忽不定的丁香姑娘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散去。作者的诗句采用似断实连、句断意连的形式,更使我感到缠缠绵绵、朦朦胧胧的忧愁和作者那种不可琢磨的心情。徐颖倩:我的学习主题是感情的融入。(这首诗)文字本身并不华丽,静静的,淡淡的,也不张扬,但却由于感情的融入,让人感觉到那份孤独和忧伤的心情,并随着诗中的一字一句缓缓流出,宁静,凄清,惆怅。让人仿佛身临其境,雨丝滑过脸上,凉凉的,幽幽的。陈聪:我的学习主题是朴实的情感与文字。本诗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淡淡的: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孤寂,淡淡的惆怅。但这“淡淡的”又给人内心的震撼。丁香这个意象,贯穿了全文,让丁香淡淡的芬芳渲染着诗,陶醉着读诗的人。(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夸大的语言,凝练、精悍,朴实、平淡,又饱含深情。“像梦一般”、“飘过”、“消了”、“散了”又给人飘渺、虚幻的感觉。我觉得“希望”在这首诗里起了很大的作用。第一节中有“希望”,才引出了后来的丁香姑娘,就像过渡词一样,自然引出了下文。(诗末的)第二个“希望”又不免让人产生伤感的情怀,因为诗人身旁没有停下那个结着愁怨的丁香般的姑娘,(所以)他不再“希望”能正对面地“逢着”,哪怕只是“飘过”,转瞬即逝的,诗人也就感到高兴(了)。八.提问讨论导语:在研读欣赏过程中,大家肯定会有一些疑问。现在请每人提出一个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如果小组还不能解决的,就提交班级讨论。课后补记——班级讨论的问题:问题1(胡浩浩等):首尾两段句式一样,为什么第一段用“逢着”,而最后一段用“飘过”?詹妮:因为从文章的结构来看,存在着一种逻辑顺序,应该是先“逢着”,再“飘过”。王雪芝:同时用“飘过”结尾,更有朦胧虚渺的意境。刘单丹:也更能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徐汪露:“逢着”表示作者怀有希望,“飘过”表示希望渺茫。徐腾飞:是的,从内容上看,诗人起初较现实,希望在雨巷找到自己的理想,所以用“逢着”;后来发现这理想是可望不可及的,很渺茫,难以实现,又失去了,所以用“飘过”。问题2(周凤娟):作者为什么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而不碰上一个开心快乐的姑娘?王正明:丁香是美丽忧愁的化身,作者愿自己能够逢着一个结着愁怨的姑娘,可以倾诉自己内心的苦闷,还可以一起欣赏这雨巷的幽静之美。毛继超:因为作者的心情是愁怨的,渴望遇到一个愁怨的姑娘,共同分担愁怨。如果我们心情愁怨的时候,突然蹦出一个开心快乐的姑娘,我们会变得更愁还是更高兴呢?我想应该是更愁吧。问题3(毛林军):为什么作者遇到了丁香姑娘,最后却又让她飘走了?姜玲玲:作者希望遇到一个丁香姑娘,可以倾诉自己的愁怨苦闷,但又觉得这个姑娘离自己很远,非常渺茫。所以又让她飘走了。严静:丁香姑娘在诗人心中是最美的,可能是阔别以后,他再次遇到这个姑娘,由于各自都经历了太多,变化了太多,诗人认为让她留在自己身边已不能让她拥有最好的幸福,所以带着无奈,珍惜着不舍,独自留着忧愁,让她“飘过”,让她自由地寻找真正的幸福。…………问题4(王丹):“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这一节什么含义?毛健子:可能是说,姑娘远了,同时把作者的忧愁也带走了。陈聪:丁香姑娘离去时,忧伤散发在雨中,朦胧的意境更让人回味。诗人(却)更加孤独、忧伤和寂寞。何瑜璇:还是要从当时的背景去看。丁香姑娘似乎和作者同样处在战争年代,为了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安危,舍弃自己的一切,就像丁香花一样舍弃最宝贵的“颜色”和“芬芳”。所以我认为这是作者勉励自己要舍小家为大家。毛伶燕:有些诗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它在文中能使全文更美。如果解释得太清楚,反倒会破坏诗的美。九.教师提问与介绍1.提问我在阅读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提出来向各位请教。(主要用意是继续深化学生的阅读理解。)(1)作者笔下的丁香姑娘指代什么?(教师的初步理解:可能是指自己追求的恋人,也可能指自己不易实现的理想。)课后补记——张梦楠:丁香姑娘指代作者曾经遇到过的少女。据记载,作者在生活过的杭州巷区中曾经遇见过住在他附近的前清宰相府后裔的少女。王正明:丁香姑娘是一个可以倾诉内心忧愁的对象。王剑南:我认为丁香姑娘指代作者高洁美好而又虚渺的理想。徐腾飞:是的,丁香姑娘有可能是诗人的理想;而雨巷是诗人当时的处境。张梦楠:丁香姑娘也可指代人的一种尊严,或者说是作者心中妩媚的尊严。王璐君:丁香姑娘也可指代引领作者走出困境与惆怅的希望。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相比较之下,教师的理解单调得多、逊色得多。因此“非指示性”教学中“不指示问题答案”,不是浪漫的理想,而是现实的可能。(2)作者为什么用“丁香姑娘”,而不用“玫瑰姑娘”、“茶花姑娘”?(教师准备搬用资料书上的解释:古诗词有以丁香象征愁怨之情的,如李璟有诗句“丁香空结雨中愁”。课后补记——有些学生私下里到《语文读本》找“答案”了(虽然重新印发了没有注解的《雨巷》)。但也有不少学生在此基础上,说出了自己的理解:汪琪瑶:因为丁香是淡淡的,与淡淡的忧愁一致,不是那种大红大绿的艳俗。戴冕:丁香是淡淡的,(而)玫瑰花太浓了,茶花却又太素太无味了。王璐君:丁香花是单枝开放的,体现孤独、凄清。张梦楠:《雨巷》中的核心意象“丁香”可以在美国著名诗人艾略特的长诗《荒原》中找到出处。诗中这样说:“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哺育着丁香,在死去的土地里,混合着记忆和欲望,拨动着沉闷的根芽,在一阵阵春雨里。”但他的主旨是“残忍”。在我国古代文学中,丁香又是“愁品”,《语文读本》举了李璟《浣溪纱》中的诗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其实李商隐也有“芭蕉不展丁香洁,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丰富多彩的理解,给课堂带来阵阵意外的惊喜。这是教师课前所预料不到的,传授课是不可能有这份意外的收获的。(3)似断实连的分节跨行,有什么效果?(教师赞同《语文读本》上的理解,准备将它介绍给学生:这样能使全诗回荡着一种深沉优美的旋律,传达出诗人低徊迷惘的心境。)课后补记——王剑南:可以使句式排列整齐,不会有的长,有的短。读起来语气也更舒缓,旋律更美。另外还能突出重点,比如第一段第一行最后的“独自”,独立出来就起强调作用;第二段第一行“她是有”总领了下面三个“丁香一样的”的并列句式。陈聪:是的,如“像我一样地”,分行断开后,更能突出作者的忧愁。毛伶燕:诗的背景是雨巷,作者的感情也像雨丝一样,千丝万缕,“剪不断,理还乱”。如果有些地方加上标点,就剪断了,感觉作者的感情不连贯。王璐君:(这样)更能渲染出深沉迷离的意境。徐可馨:我说的作用可能与同学理解的不太一样。(教师鼓励:“没关系,说吧。”于是接着说)我觉得(诗的)稿费是数行的。我看过一些资料,戴望舒那时候蛮可怜的。多了一行,就多了一行的稿费。再是这样排起来有点特殊的感觉,和别人不一样。又比教师的理解丰富得多!学生解读作品的过程就是个性化的再创作过程。教师的提问是课前预设的,根据课堂情况机动选用。对问题的理解也作了预设,但要在课堂上参与学生丰富多彩的对话,就必须随时调整或生成新的观点,不能死守。2.介绍我觉得这首诗最美的是意境。作为诗歌来说,最大的价值也就是意境。所谓练句不如练字,练字不如练意。诗贵意境。本诗的意境,让你直觉得美,美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你可以想到很多很多,而一旦被人解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你就会觉得心中的美被破坏了。很抱歉,接下来我却要做一件破坏美的事情了。介绍一位研究者的欣赏文章——《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人称为“雨巷诗人”。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的ㄔ亍着的彷徨者。“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这种心态,正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反映。在艺术上,本诗也鲜明地体现了戴望舒早期诗歌的创作特色。它既采用了象征派重暗示、重象征的手法,又有格律派对于音乐美的追求。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全诗还回荡着一种流畅的节奏和旋律。旋律感主要来自诗韵,除每节大体在第3、6行押韵外,每节的诗行中选用了许多与韵脚呼应的音组。诗中重叠反复手法的运用也强化了音乐效果。正如叶圣陶所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听了这段介绍,你会觉得豁然开朗,但也会觉得失望不满,因为你的梦境被破坏了,你的理解和他不一致了。没关系,我们首先要珍视自己的独特体验,保留自己的心灵天空,在此基础上反思、调整、完善,求同中仍可存异。十.美读导语:现在,请每位同学放开声音,自由诵读。要努力读出语言美,读出情感美,读出自己的享受和陶醉。十一.反思导语:课文的研究欣赏接近尾声了,现在请你与同学、老师、专家的阅读欣赏作一个比较反思,看看自己有什么优点与不足,并列出一条马上能调整的对策。课后补记——孙振宇:我不禁感叹自己阅历实在浅,读了专家的评论,我对文章有了一个飞跃性的理解。(参与小组)讨论不够积极。优点是(全班讨论时)能够踊跃站起来回答问题。以后(小组)讨论要积极。韩一心:读完这篇经典的现代诗,我的感想却不多,见解也很浅薄,没有深入诗的内部。与同学们丰富的联想有很大的差距,还需多想,多练。林楠岚:我只把“丁香姑娘”当成一个实物,只看到表面,没有深入地思考“她”是某些事物的象征,实为惭愧。郑小窗:我读象征派诗对意境较为重视,但容易忽视诗的音韵美。今后要以全面的思想看问题。内容形式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叶荟:理解不够深刻,没有起来发言,后来想发言了却被人抢先把我要说的说了,下次发言得抓紧。优点是对某些问题理解得较到位,小组讨论时比较积极。黄芳:很多同学感情很细腻,并且(在小组交流时)能用非常美丽的语言准确地将自己的感受传递给其他同学,(班级交流时)也非常主动地发言。可自己在很多时间虽然有同样的感受,但却不能准确地表达,发言也很不积极。以后要多读多练。十二.比较阅读导语:研读欣赏了《雨巷》,老师再提供一首古诗,请大家作比较阅读,说说两者的异与同。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教师准备参与讨论的发言要点:相同点:都塑造了一个女子形象,这形象都写得很美,并且这个女子的指代意义都写得很朦胧,到底是心上人,还是自己的理想,还是其他什么,可以多方面理解。不同点:《雨巷》中的美人是自己遇上的,遇上后自然地走了;而《蒹葭》中的美人是自己苦苦追求的,却总也追不上,若即若离,若隐若现。)课后补记——余莉萍:相同点是:所创造的环境比较相似,都有朦胧感,都有点哀伤的感觉,好像都在等人,想象的空间比较大。不同点是:句式不同,《蒹葭》的句式比较整齐,读起来也要顺一点;但《蒹葭》悲凉的感觉没有《雨巷》那么浓。《蒹葭》在等的那人要实在一点,少了《雨巷》那种虚无缥缈的感觉。还有《蒹葭》所写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