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刑法中的正当行为_第1页
专题三:刑法中的正当行为_第2页
专题三:刑法中的正当行为_第3页
专题三:刑法中的正当行为_第4页
专题三:刑法中的正当行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刑法中的正当行为主讲人:卢小毛案例某甲(男,45周岁)以开机动三轮车带客为主要生活来源。1997年8月的一日晚9时许,甲载了一外地客人,当车子开到一僻静处,甲以车子坏了为由,将车子停下,随即从口袋里拿出尖刀对乘客实施抢劫,乘客感到震惊,冷静下来后,即进行反抗,在反抗过程中,将某甲打成重伤,后死亡。1998年2月法院开庭审理本案。问:乘客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案例

01年3月13日下午,陈某因曾揭发他人犯罪,被这两人报复砍伤。陈某在逃跑过程中,这两人仍不罢休,持刀追赶陈。途中,陈某多次拦车欲乘,均遭司机拒绝。当两人即将追上时,适逢一中年妇女丁某骑摩托车(价值9000元)缓速行驶,陈某当即哀求丁某将自己带走,但也遭拒绝。眼见两人已经逼近,情急之下,陈某一手抓住摩托车,一手将丁某推下摩托车(未受伤),抢了车并骑车逃走,才免遭继续被砍杀的危险。问:陈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刑法第21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正当行为

之正当防卫一、正当防卫的概念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正当防卫是:“正与恶”的较量

二、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一)防卫意图(意识):必须是为了使合法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

1.防卫认识—防卫人明确认识到不法侵害人正在实施不法侵害行为2.防卫意志—通过制止不法侵害行为来保护合法权益防卫意图的正当性排除了防卫挑拨(挑拨防卫)、相互斗殴、偶然防卫的合法性。(二)防卫起因

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行为才能防卫。1.不法侵害行为的范围:既包括犯罪行为也包括一般违法行为。2.不法侵害的范围—侵害了哪些权利可以防卫3.不法侵害行为是单方面的4.对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能否防卫?(三)防卫时间

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才能防卫。■必须是实际存在的—不是想象推测的(假想防卫);

假想防卫:有防卫意图;有“防卫”行为;发生了认识错误。■必须是正在实行的--不是尚未到来的、已经过去的(防卫不适时或不适时防卫——事先、事后防卫)。案例李某与曾某为同一饭店员工,因领导对曾某有好感,李某不满,唆使姜某、张某殴打曾某。某日晚,姜某、张某到曾某的宿舍,将曾某打得眼睛青肿、鼻子出血,并向曾某要现金,并威胁说明天晚上来拿钱,至少准备50元,否则还要给颜色看。曾某受到不相识的人殴打,很气愤,并将一把匕首放在枕头下面。当天晚上,姜某又纠集徐某、唐某来到曾某住处。姜某进屋后对曾某当胸就是一拳,曾某也操起棍子反抗。姜某、徐某将曾某按在床上打。曾某高声呼救,惊动邻里。姜某、徐某、唐某等人急忙逃窜。曾某从枕头下拿出匕首追赶。追上姜某后,曾某向姜某的右肩部刺一刀,姜某仍逃跑,被石头绊倒,曾某追上后,又往姜某的胸、腹部刺了几刀,致姜某当场失血性休克死亡。

简析:本案中,被告人曾某受到歹徒侵害而进行反击,却不是正当防卫,原因在于他的防卫不适时。(四)防卫对象

必须是对实施不法侵害行为的人才能实施正当防卫。不法侵害人只限于自然人共同犯罪(侵害)较为特殊案例李某,男,工人。某日晚10时许,李某见何某手持三角刮刀在公园门口调戏女青年,便上前制止。何某及其同伙四人将李某围住殴打,并用刮刀刺伤李某。李某在反击中也刺伤何某,后夺路逃跑。何某等四人在后呼喊追赶。李某在逃跑中,恰逢许某经过。许某见状,以为李某是流氓,就上前抓住李某。李某挣脱不开,怕被何某等人追上,便将许某刺伤,得以逃跑。经查,许某被刺成轻伤,何某被刺成重伤。问:对李某的行为如何处理?简析:法院认定李某刺伤何某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而刺伤许某的行为属于故意伤害,判处有期徒刑2年。(五)防卫限度

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如何具体确定必要限度?必要限度具有“质”和“量”的统一性。质是确定必要限度的原则标准,量是确定必要限度的具体标准。

对必要限度的认定要在坚持原则标准的基础上进行量的分析和评判。

案例

02年7月1日凌晨,窃贼李某与同伙来到西安市新城区华清路华清村5号一栋居民楼下图谋行窃。李某踩着二楼顶部的遮雨篷爬上三楼一住户的阳台,当他的手刚抓住晾衣铁丝时,突然跌下当场摔死。案发后民警调查发现,因为该小区多次发生被盗案,为了防贼,该户居民梁某在阳台上的晾衣铁丝上连接了一根电线拉入房里,电线另一端装有插头,一到晚上,住户就将插头插上电。由于阳台是铝合金封闭的,通电后整个阳台就形同电网,电压为220伏。问:本案中梁某的行为能否成立正当防卫?简析:刑法规定,只有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才能实行正当防卫。即先有不法侵害,后有防卫行为。而且防卫对象是特定的。对尚未开始或已经结束的侵害行为进行防卫的,是防卫不适时,不能成立正当防卫。梁某将阳台通电的行为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性质。对于梁某,应当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处理,但其防盗的动机可以作为量刑的酌定情节予以考虑。案例某地经常发生抢劫事件,公安机关为尽早破案,派便衣警察到该地守候。某日晚,王某(女)得知其母得急病需送医院,要回家路过此地。其同事说该路段时常有抢劫的歹徒,劝其带一把刀防身,王某便携木柄尖刀前往。当行至该路段时,因夜深天黑,心中恐惧而不时四处张望。在此蹲守的便衣警察李某将其视为可疑之人,大喊其站住,准备上前盘问。王某误以为遇上了抢劫的歹徒,拔腿就跑,此举更引起李某的怀疑,遂紧追不舍。王某见自己和对方的距离越来越近,担心被“歹徒”抓住后果严重,遂拔刀向对方刺去,正巧刺中心脏,该公安干警当场死亡。

问题:王某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为什么?简析:“假想防卫”是由于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实际性质产生了认识错误,所以,应该按照事实错误进行处理:如果应当预见而未预见的,按照过失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如果依照当时的情况行为人不可能预见的,依照意外事件处理。三、“特殊防卫”(第20条第3款)(一)法律规定对于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二)“特殊防卫权”的适用对正在实施特定暴力犯罪的行为人特殊防卫与一般防卫的区别

正当行为

之紧急避险一、紧急避险的概念刑法第21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1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紧急避险是:“正与正”的权衡二、紧急避险的条件(一)避险意图

1.避险认识—认识到危险的存在且只能避险(损害小的利益以保全大的利益)

2.避险的目的正当性——保护合法利益(二)避险起因危险的来源:人的侵害行为;自然力量;动物的侵袭等。(三)避险时间—避免正在发生的危险(四)避险对象—损害第三者的合法权益(与防卫的不同)(五)避险限度—损害的利益要小于保全的利益(六)避险限制和禁止

1.限制---只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施

2.禁止---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案例

某航标船位于重庆市江北区五宝镇段长江水域,系国家交通部门为保障过往船只的航行安全而设置的交通设施,该航标船标出了该处的水下深度和暗碛的概貌及船只航行的侧面界限。03年7月28日16时许,王甲与其妻胡某及王乙驾驶机动渔船行至该航标船附近时,见本村渔民王丙及其妻田某等人下网捕鱼的“网爬子”(即浮标)挂住了固定该航标船的钢缆绳,即主动驾船帮助。当王甲驾驶的渔船靠近航标船时其渔船的螺旋桨被该航标船的钢缆绳缠住。在渔船存在翻沉的危险情况下,王甲持砍刀砍钢缆绳未果,又登上该航标船将钢缆绳解开后驾船驶离现场,致使脱离钢缆绳的航标船顺江漂流至下游两公里的锦滩回水沱。17时许,重庆航道局木洞航标站接到群众报案后,巡查到漂流的航标船,并于当日18时许将航标船复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1555.50元。同年8月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