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_第1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_第2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_第3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_第4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学习目标1.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学习过程一、元素周期表的历史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1.根据下表前18号元素在现行元素周期表中的排布,每一横行排布特点是什么?每一纵行排布特点是什么?思考其编排原则是什么?2.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给元素编号。

原子序数===。

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阅读课本第4~5页(1)周期:。

族:。

(2)现行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是如何划分的,每个周期含有多少种元素,你能根据前六个周期中所含元素种类推断第七周期若排满可以容纳多少种元素吗?(3)现行元素周期表中的族是如何划分的,找出这些族都在哪一纵列,如何书写族名称?2.【微课展示】写出:(1)元素周期表结构的三个关键点:(2)元素周期表中的三个规律:3.如何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例:判断原子序数为41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随堂检测1.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2.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的()A.相对原子质量和核外电子数B.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C.相对原子质量和最外层电子数D.电子层数和次外层电子数3.下列各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A.2341119B.210111819C.611121324 D.671431324.相邻周期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可能为几,同一周期ⅡA、ⅢA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可能为几?5.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元素原子的()①质子数②核电荷数③核外电子数④离子所带电荷数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6.由长周期元素和短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是()①0族②主族③副族④第Ⅷ族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现行元素周期表是按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一定属于同一族C.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都≥4D.同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参考答案学习过程一、1869俄门捷列夫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化学性质相似二、1.每一横行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每一纵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编排原则:按照原子序数递增原则,从左到右排布,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在一横行,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性质相近的元素按照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2.顺序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三、1.(1)元素周期表中的横行叫做周期纵行叫做族(2)现行元素周期表中,周期的序数就是该周期元素具有的电子层数,因此从上到下分别是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第七周期,其中第一周期2种元素,第二、三周期均为8种元素,第四、五周期均为18种元素,第六周期为32种元素,第七周期尚未排满,若排满可容纳32种元素。(3)现行元素周期表中,族划分为主族、副族、第Ⅷ族和0族,从左到右第1列到第7列分别是第ⅠA,ⅡA,ⅢB,ⅣB,ⅤB,ⅥB,ⅦB族;第8、9、10三列为第Ⅷ族,第11列到18列分别为第ⅠB,ⅡB,ⅢA,ⅣA,ⅤA,ⅥA,ⅦA,0族。2.略。3.方法一:写出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层数就是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是主族序数。方法二:利用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在熟悉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前提下向前或向后数出族序数。例:第五周期第ⅤB族随堂检测1.根据电子层数为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为主族序数可知X为第三周期第ⅠA族,Y为第五周期第ⅦA族。4.相邻周期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可能为2、8、18、32,第ⅠA,ⅡA族的两元素原子序数相差与原子序数较小的元素所在周期容纳的元素种类相同,第ⅢA,ⅣA,ⅤA,ⅥA,ⅦA族的两元素原子序数相差与原子序数较大的元素所在周期容纳的元素种类相同。同一周期第ⅡA、ⅢA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可能为1、11、25。5.解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答案:C6.解析:短周期只由主族和0族元素组成,长周期由主族、副族、第Ⅷ族、0族共同组成,所以由长周期元素和短周期元素共同组成的是主族和0族元素。答案:A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2.初步学会总结元素递变规律的能力。学习过程一、碱金属元素1.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有何异同?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核电荷数电子层结构锂Li3钠Na11钾K19铷Rb37铯Cs552.根据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的异同点,请同学们预测一下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的递变性。递变性:。

[实验](1)Na、K与氧气反应对比实验,先后取一小块钾和一小块钠,擦干表面的煤油后分别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分别取绿豆大的钾、钠擦干表面的煤油后分别放在两个水槽中与水反应,并在水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Li+O2—— Na+O2——K+O2—— Li+H2O——Na+H2O—— K+H2O——归纳总结:3.阅读课本P7表11碱金属的主要性质,归纳总结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及递变规律。[练习]下列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铯是一种强碱,易溶于水B.铯与水反应十分剧烈,甚至发生爆炸C.碳酸铯用酒精灯加热可以生成氧化铯和CO2D.硫酸铯、碳酸铯、硝酸铯都是易溶于水二、卤族元素1.(1)根据卤素原子的结构来推测其性质上的相似性与递变性。(2)根据卤族元素的结构特点和必修1所学氯气的性质,归纳总结卤族元素的通性。2.阅读课本P8,根据资料卡片卤族单质的物理性质总结其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3.阅读课本P8表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总结卤素单质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4.卤素单质的置换反应[实验1]将少量新制的饱和氯水分别注入盛有NaBr溶液和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再注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观察四氯化碳层和水层的颜色变化。实验现象:。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2]将少量的溴水注入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再注入少量的四氯化碳。观察四氯化碳层和水层颜色的变化。实验现象:。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

三、知识小结通过比较碱金属单质与卤族元素单质的性质,我们可以看出,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有密切关系,主要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有关。原子结构相似的一族元素,它们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和。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原子半径逐渐,失电子能力逐渐,得电子能力逐渐,所以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

随堂检测1.关于碱金属元素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B.依Li、Na、K、Rb、Cs,单质熔、沸点升高,密度增大C.随核电荷数递增,氢氧化物碱性增强D.随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金属还原性增强2.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碱金属单质与水反应都能生成碱和H2B.碱金属单质都是质软、熔点低、密度均小于1g·cm-3的轻金属C.碱金属元素随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吸引最外层电子的能力增强D.碱金属单质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过氧化物3.砹(At)是卤族元素中位于碘后面的元素,试推测砹和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备的性质()A.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B.砹化氢很稳定不易分解C.砹是有色气体 D.砹化银不溶于水或稀硝酸、Y是元素周期表第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5.钠和锂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说法中,能较好地解释这个事实的是()A.都是金属元素 B.原子半径相差不大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化合价相同6.下列有关第ⅦA族元素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 B.熔、沸点:F2<Cl2<Br2<I2C.从F2到I2,颜色逐渐加深 D.从F2到I2,氧化性逐渐增强7.在盛有少量氯水的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溴化钾溶液,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溶液呈橙色不分层 B.溶液分两层,上层呈橙色C.溶液分两层,下层呈橙红色 D.溶液呈紫色不分层8.试管中装有足量煤油和水的混合物,静置后投入一小块碱金属。可观察到金属在煤油和水的界面附近上下往复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碱金属可能是钾或钠B.反应过程中煤油不会燃烧C.碱金属上下运动是由于与水反应产生了H2D.若是金属钾则上下运动的幅度比钠小参考答案学习过程一、1.最外层均为1个电子,随核电荷数的增大,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2.从Li到Cs,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中,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均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1价金属阳离子,失电子能力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多而增强。[实验](1)实验现象:钾、钠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前者发出紫色火焰(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后者发出黄色火焰。实验结论:钾和钠一样可以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但钾比钠反应更剧烈,说明钾比钠更易失电子。(2)实验现象:钾、钠都浮在水面上,熔成银白色小球,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滴入酚酞溶液呈红色,但钾有微弱爆炸。实验结论:钾和钠一样可以和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气,但钾比钠反应更剧烈,说明钾比钠更易失电子。4Li+O22Li2O2Na+O2Na2O2K+O2KO22Li+2H2O2LiOH+H2↑2Na+2H2O2NaOH+H2↑2K+2H2O2KOH+H2↑归纳总结:碱金属元素最外层均为1个电子,易失去电子形成+1价离子,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3.除铯外碱金属均为银白色,质软,密度较小,熔点较低,从上到下,密度逐渐增大(K除外),熔、沸点逐渐降低。[练习]解析:由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可知碳酸铯类似碳酸钠,不易分解,C错。答案:C二、1.(1)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易得1个电子,随核电荷数的逐渐增大,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2)①都能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卤化物。②都能与氢气反应生成卤化氢(HX)。③都能与水反应。④都能与碱反应。2.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颜色逐渐加深,密度逐渐增大,熔、沸点逐渐升高。3.与氢气化合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4.[实验1]溶液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前者呈橙红色,后者呈紫红色。2NaBr+Cl22NaCl+Br22KI+Cl22KCl+I2[实验2]溶液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呈紫红色。2KI+Br22KBr+I2氧化性Cl2>Br2>I2三、最外层电子数相似性递变性增多增大增强减弱增强减弱随堂检测4.解析:由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可知,电子层数越多,非金属性越弱,A项错误;对于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其非金属性越强,C项正确;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故Y的氧化性强于X,则D项错误。答案:C7.解析:Cl2与KBr反应生成Br2,而溴易溶于有机溶剂四氯化碳中,呈橙红色。同时由于四氯化碳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故溶液分层,下层呈橙色。答案:C8.解析:因为题中所给的金属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之间,说明金属的密度比煤油大而比水小,可能是Na或K(Li的密度比煤油小),所以A项正确;Na或K与水反应,并在煤油和水的界面附近上下往复运动,不与空气接触,故不会燃烧起来,煤油也就不能燃烧,所以B项正确;金属做上下往复运动,是由于金属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气逸出时将其往上推的缘故,所以C正确;金属钾的密度比金属钠的小,氢气将其推得更远,故其上下运动的幅度更大一些,所以D项不正确。答案:D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核素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的构成。2.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3.掌握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习过程一、原子的组成1.由下表可以得出哪些结论?构成原子的粒子电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性和电量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不显电性质量/kg×10-31×10-27×10-27相对质量1/18361个碳14原子6682.质量数:

3.质量数(A)=+

[思考]1.碳14中的14指什么?2.原子的质量数是否就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3.氧原子的质量数为16,质子数为8,那么它的中子数是多少?4.硫的二价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8,中子数为17,那么它的质量数是多少?二、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1.ZAX的含义:2U三种原子的中子数各为多少?三、三个概念1.元素:。

2.核素:。

3.同位素:。

4.三者的关系:[练习]1.下列各组粒子属于同位素的是()和37Cl 和40Ca和O3 和D2O、2H、3H、H+、H2可以表示()A.氢的五种同位素 B.五种氢元素C.化学性质不同的氢原子 D.氢元素的五种不同粒子四、相对原子质量[思考]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一回事吗?1.原子(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3.原子(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4.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练习]已知氯元素有两种天然同位素,并测得35Cl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为%,相对原子质量为,37Cl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为%,相对原子质量为,则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多少?随堂检测1.据报道,某些花岗岩中含有具有放射性的氡(86222Rn),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该核素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 2.在LiNNaMgLiC中:(1)和互为同位素。

(2)和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

(3)和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

3.某元素一种同位素原子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C.若碳原子的质量为Wg,则此原子的质量为(m+n)WgD.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4.用字母填写下列空格。A.质子数B.中子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E.电子层数(1)同位素种类由决定;

(2)元素种类由决定;

(3)某元素有无同位素由决定;

(4)核素相对原子质量由决定;

(5)主族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决定;

(6)核电荷数由决定;

(7)碱金属原子失电子能力相对强弱由决定;

(8)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相对强弱由决定。

5.我国稀土资源丰富,下列有关稀土元素

62144Sm与

62150SmA.62144Sm与

B.62144Sm与

C.62144Sm与

D.62144Sm与

626.法国里昂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下列有关“四中子”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粒子不显电性 B.该粒子质量数为4C.在周期表中与氢元素占同一位置 D.该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7.铜有两种天然同位素

2963Cu和

2965Cu,已知铜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则

29% % % %参考答案学习过程一、1.(1)原子呈电中性,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2)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3)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相同,相对质量接近12.质子的相对质量取整数与中子的相对质量取整数相加起来所得的数值,用A表示。3.质子数(Z)中子数(N)[思考]是该碳原子的质量数。2.原子的质量数并不是其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原子的质量相对一个12C原子质量的112的一个相对值,而质量数是质子数加中子数,但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并不是1,而是近似等于1,=A-Z=16-8=8。=18-2+17=33。二、1.原子X质子数为Z,质量数为A2.613C中子数为13-6=7O中子数为18-8=10U三、1.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3.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4.[练习]四、[思考]因为一种元素可能存在多种核素,所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一回事,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种核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1.一个原子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2.是按该元素所含各种天然、稳定核素所占的一定百分比算出来的平均值3.就是相应原子的质量数4.用质量数代替元素的各种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求得的即为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练习]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氯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35×%+37×%=随堂检测2.(1)①⑤(2)②⑥(3)③④4.(1)AB(2)A(3)B(4)AB(5)D(6)A(7)E(8)DE6.解析:该粒子无质子,故在周期表中不与氢元素占同一位置。答案:C7.解析:方法一:代数法。设

2963Cu的原子个数百分数为x,则

2965Cu的原子个数百分数为(1-x)。根据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得63×x+65×(x=75%。方法二:十字交叉法。因为平均相对原子质量是介于两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之间,且是根据一定质量分数求和所得,所以可以根据十字交叉法求解。根据题意有则两种同位素63Cu与65Cu的原子个数比为∶=3∶1,所以63Cu的原子个数百分数为34×100%=75%答案:A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及元素周期律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2.掌握元素核外电子、化合价、原子半径周期性变化规律。学习过程一、核外电子排布1.核外电子运动特征根据所给的一些数据请你总结电子运动的特征。(1)核外电子的质量:×10-31kg。(2)炮弹的速度2km/s,人造卫星km/s,宇宙飞船11km/s,氢核外电子×108m/s。(3)乒乓球半径:4×10-2m;原子半径:约10-10m。2.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阅读课本P13~14完成下表电子层序号1234567电子层符号电子能量电子离核由到,电子能量由到

3.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阅读课本P13~14表12,及下表数据,归纳总结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核电荷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各电子层的电子数KLMNOP2氦He210氖Ne2818氩Ar28836氪Kr28188续表核电荷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各电子层的电子数KLMNOP54氙Xe281818886氡Rn281832188(1)核外电子总是依能量逐步升高从层排起,即:排满K层排L层,排满L层排M层。

(2)每个电子层最多可容纳个电子(n表示电子层序数)。

(3)最外层可容纳的电子数不能超过个(K层是最外层时,最多不超过个),次外层不能超过个,倒数第三层不能超过个。

4.原子结构示意图【例1】判断下列示意图是否正确?为什么?【例2】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画出下列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1)55Cs(2)35Br5.稳定结构与不稳定结构通常我们把最外层个电子(只有K层时为个电子)的结构,称为相对稳定结构。化学反应中,具有不稳定结构的原子,总是“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方式使自己的结构趋向于稳定。

二、元素周期律1.电子层排列的周期性根据1~18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总结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2.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根据1~18号元素的化合价,总结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1)1~18号元素中,除了O、F外,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与最高正价的关系为;

(2)金属元素无价(除0价外,在化学反应中只显价);

既有价又有价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3)氟元素无价,氧元素无最高价。

3.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根据下表数据,总结原子半径变化规律:。

元素HHe原子半径nm—元素LiBeBCNOFNe原子半径nmnmnmnmnmnmnm—元素NaMgAlSiPSClAr原子半径nmnmnmnmnmnmnm—(1)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大而逐渐增大的原因。(2)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大而逐渐减小的原因。(3)试比较Na+和F-半径大小。随堂检测1.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2.原子核外的M电子层和L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的关系是()>L <L =L D.不能确定3.若aAn+与bB2-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的数值为()+n+2 +n-2 +24.今有结构示意图,试指出x的可能数值及相应微粒符号,并画出该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元素原子的L层比B元素原子的L层少3个电子,B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比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多5个,则A与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6.从原子序数11依次增加到17,下列所说递变关系错误的是()A.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B.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最高正价数值逐渐增大 D.从硅到氯负价从-4~-17.下列各离子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半径之比最小的是() 元素形成的化合物RH3,其中R的化合价是其最低负化合价,则R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9.下列各组元素中按微粒半径递增顺序排列的是()NaK +Ca2+Mg2+Ca2+K+ OF10.下列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参考答案学习过程一、1.电子的质量很小,体积也很小;电子所占据的运动空间相对于原子核的体积却很大(绝对空间也很小);电子在核外做高速运动。LMNOPQ近远低高3.(1)内层(2)2n2(3)8218324.【例1】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A、B错;内层排满才能排外层,C错;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D错。【例2】(1)2二、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由1个逐渐增加到8个,由不饱和逐渐到饱和的周期性变化。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现由低逐渐升高的周期性变化。(1)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2)负正正负(3)正正3.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1)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逐渐增多,所以原子半径逐渐增大。(2)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相同,但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大,所以半径逐渐减小。(3)Na+和F-电子层结构相同,但Na+核电荷数比F-大,对外层电子吸引力强,所以半径要小一些:r(Na+)<(F-)随堂检测1.解析:核外电子排布依次为2、8、4,核外电子数14,质子数为14。答案:A2.解析:M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而L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答案:A3.解析:aAn+核外电子数为a-n,bB2-的核外电子数为b+2,所以有a-n=b+2,a=n+b+2。答案:A5.解析:A元素原子的L层比B元素原子的L层少3个电子,B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比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多5个,说明B元素L层已排满,为8电子,A元素L层电子数为5,为N元素,而B原子序数为12为Mg,可知选D。答案:D6.解析:原子序数11依次增加到17,均为第三周期,电子层数相同。答案:A7.解析:四种物质,阳离子半径最小的是Li+,阴离子半径最大的是I-,所以选C。答案:C8.解析:最低价为-3价,最高价为+5价,选C。答案:C9.解析:A项Li、Na、K同主族,随核电荷数增大半径依次递增;B项Ba2+、Ca2+、Mg2+同主族,随核电荷数减小,半径依次减小;C项三者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随核电荷数增大半径依次减小;D项N、O、F为同周期,从左向右微粒半径依次递减。答案:A10.解析:Li、F均为两层而Na、Cl三层,Li、F半径小,又Cl核电荷数较大,半径小,所以半径最大的是Na。答案:C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学习目标1.掌握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2.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学习过程【复习回顾】1.以第三周期为例,说明原子结构的变化规律?2.通过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预测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变化规律。一、同周期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实验探究】根据所给药品:面积相同的镁条和铝条,金属钠,酚酞溶液,MgCl2溶液,盐酸(1mol·L-1),NaOH溶液,AlCl3溶液,蒸馏水,自己设计实验证明钠、镁、铝金属性的强弱。(先向老师展示自己的实验方案后再做实验。)实验一:金属和水反应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二:金属和酸反应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三:碱性强弱比较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结论:【思考交流】阅读课本P16第3个表格,探究硅、磷、硫、氯非金属性强弱。结论:小结: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

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又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的原子结构了元素的化学性质,而元素的化学性质又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同样,知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也可以确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学性质也可以反映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在自然科学方面:元素周期表为发展物质结构理论提供了客观依据。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有密切关系,元素周期表为发展过渡元素结构、镧系和锕系结构理论,甚至为指导新元素的合成,预测新元素的结构和性质都提供了线索。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在自然科学的许多部门,都是重要工具。2.在生产中的某些应用。(1)农药多数是含等元素的化合物。

(2)半导体材料都是周期表里的元素,如Ge、Si、Ga、Se等。

(3)催化剂的选择: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已发现对许多化学反应有良好的催化性能。目前人们已能用铁、镍熔剂作催化剂,使石墨在高温和高压下转化为金刚石;石油化工方面,如石油的催化裂化、重整等反应,广泛采用作催化剂。

(4)耐高温、耐腐蚀的特种合金材料的制取:在周期表里元素,如钛、钽、钼、钨、铬,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

随堂检测1.下列变化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酸性强弱:HClO4>H2SO4>H3PO4>H2SiO3B.原子半径大小:Na>S>OC.碱性强弱:KOH>NaOH>LiOHD.还原性强弱:F->Cl->I-2.硒是人体肝脏和肾脏的组成元素之一,现在含有元素硒(Se)的保健品已经进入市场,已知它与氧元素同族,与钾元素同周期,关于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34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分子式为H2SeO4的非金属性比Br弱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硫化氢气体强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H2O(g)、HF稳定性依次增强比H2SO4酸性强D.甲、乙两种非金属元素与金属钠反应时,甲得电子的数目多,所以甲活泼4.已知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元素X、Y、Z,其最高价含氧酸酸性:H3XO4<H2YO4<HZO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ZB.得电子能力X、Y、Z逐渐减弱C.单质与氢气反应按照X、Y、Z顺序越来越容易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照X、Y、Z顺序减弱5.(1)处于同周期的相邻两种元素A和B,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B弱,A处于B的边(填“左”或“右”);B的原子半径比A;若B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A最外层有个电子。

(2)处于同周期的相邻两种元素A和B,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B弱,A处于B的边(填“左”或“右”);B的原子半径比A;若B的最外层有5个电子,则A最外层有个电子。

、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A.若R(OH)n为强碱,则W(OH)(n+1)也为强碱B.若HnXOm为强酸,则Y是活泼非金属元素C.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D.若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Y、Z三种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碱性,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酸性,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两性,则它们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加的顺序是()、Y、Z 、Z、Y 、Y、X 、Z、X8.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A.离子的还原性:S2->Cl->Br->I-B.氧化性:F2>Cl2>SC.酸性:H2SO4>HClO4>H3PO4D.非金属性:F>Cl>S>O9.制冷剂是一种易压缩、易液化的气体,液化后在冷冻机管内循环,蒸发时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达到制冷的目的。历史上,人们曾采用过乙醚、氨、氯甲烷等作制冷剂,但它们不是有毒,就是易燃,效果并不理想。于是,不断有科学家根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递变规律来开发新的制冷剂。请沿着科学家的探索轨迹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家们首先研究了某些化合物的易燃性和毒性的变化趋势。(以下填写化学式)①氢化物的可燃性。第二周期:>>H2O>HF;第三周期:>>>。

②化合物的毒性。第ⅤA族:PH3>NH3;第ⅥA族:H2SH2O(填“>”或“<”,下同),CS2CO2;ⅦA族:CCl4>CF4。

(2)尽管这种制冷剂因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造成环境污染而逐渐被其他制冷剂所取代,但求助于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填选项编号)变化趋势来开发制冷剂的科学思维方法还是值得借鉴的。

①毒性②沸点③易燃性④水溶性⑤颜色参考答案学习过程【复习回顾】1.第三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从左向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最高正价逐渐增大,最低负价逐渐减小,原子半径逐渐减小。2.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一、同周期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实验探究】实验一实验步骤:将小块钠、打磨去表面氧化膜的镁、铝分别投入装有水的试管中,并对装有镁、铝的两个试管加热。实验现象:钠与水剧烈反应,镁与冷水不反应,但与热水可产生气泡,铝与热水也不反应。实验结论: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为钠>镁>铝。实验二实验步骤:将打磨好的镁、铝投入盛有2mL1mol·L-1的盐酸的试管中。实验现象:二者均产生气泡,但镁比铝反应更剧烈。实验结论: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为镁>铝。实验三实验步骤:将氢氧化钠溶液分别逐滴加入分别盛有氯化镁溶液、氯化铝溶液的试管中。实验现象:氯化镁溶液中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沉淀不溶解,氯化铝溶液中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实验结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结论:钠、镁、铝金属性依次减弱。【思考交流】结论:硅、磷、硫、氯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小结:减弱增强决定反映决定反映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2.(1)Cl、P、S、N、As(2)金属与非金属分界处(3)过渡元素过渡元素(4)从第ⅢB族到第ⅥB族的过渡随堂检测1.解析:F、Cl、I同主族,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对应离子的还原性依次增强,D错。答案:D2.解析:硒在硫的下方,非金属性比硫弱,所以气态氢化物不如硫化氢稳定。选D。答案:D3.解析: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A错;比较非金属性要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ClO中的氯不是最高价,C错;非金属性强弱是得电子能力强弱,与得电子个数无关,D错,选B。答案:B4.解析:由题目可知X、Y、Z三种元素同周期,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所以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得电子能力依次增强,气态氢化物越来越稳定。答案:C5.(1)右大3(2)左小46.解析:因R、W、X、Y、Z为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所以当R(OH)n为强碱时,W(OH)n+1不一定为强碱,如NaOH为强碱,Mg(OH)2、Al(OH)3等则不是强碱,A错;若HnXOm为强酸,说明X为活泼非金属,而Y的非金属性大于X,则Y一定为活泼非金属,B正确;若Y的最低价为-2,则Y的最高正价为+6,因此Z的最高正价大于6,C错;若X的最高正价为+5,那么R、W也可能是金属,D错。答案:B7.解析:X、Y、Z三种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说明三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碱性,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两性,说明X的金属性大于Z的金属性,X在Z左侧,原子序数X<Z,而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酸性,Y为非金属元素,在Z右侧,原子序数大于Z。答案:B9.(1)①CH4NH3SiH4PH3H2SHCl②>>(2)①②③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第1课时离子键学习目标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学习过程一、离子键【实验探究】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课本21页实验12)现象:。

化学方程式:。

请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产物氯化钠的形成过程。【思考交流】在氯化钠中Na+和Cl-间存在哪些作用力?1.离子键的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间的相互作用。(1)成键微粒:。

(2)相互作用:(包括和)。

(3)成键过程:。

2.形成条件:(1)二元素化合物:和之间形成的化合物。

(2)多元素化合物:含氧酸根与、铵根与、氢氧根与等。

例如:。

二、离子化合物1.定义:由构成的化合物。

2.存在:。

三、电子式1.定义: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表示原子的的式子。

2.写出下列原子的电子式:NaMgCNOClAlFSiS3.写出下列离子的电子式:H+Na+Mg2+Cl-S2-Br-H-K+O2-N3-4.写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NaClNa2SK2OMgCl2MgOK2SCaF25.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例:NaCl:K2S:MgBr2:MgO:CaF2:【思考】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应注意的问题?随堂检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B.第ⅠA族和第ⅦA族原子化合时,一定生成离子键C.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D.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2.与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跟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B.所有金属元素与所有非金属元素间都能形成离子键C.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形成离子键D.在离子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间也存在离子键4.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与8 与13 与16 与175.下列表示电子式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6.下列化合物不是离子化合物的是() 属于离子型化合物,其中A离子和B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看A比B少4,而次外层电子数A比B多6,则该离子化合物是() 8.下列电子式是否正确∶O····∶[∶Na···∶]+[∶S····∶]-2Ca2+[∶N[9.用电子式表示氧化钠的形成过程。参考答案学习过程一、【实验探究】剧烈燃烧、黄色火焰、产生白烟2Na+Cl22NaCl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给氯原子,而形成更稳定的钠离子,而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也形成更稳定的氯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相互作用形成氯化钠。【思考交流】Na+和Cl-间的静电吸引作用;阴、阳离子的电子间、原子核间的静电排斥作用。1.(1)阴、阳离子(2)静电作用静电引力静电斥力(3)阴、阳离子接近到某一距离,吸引与排斥达到平衡就形成离子键2.(1)活泼金属活泼非金属(2)金属阳离子大部分阴离子部分活泼金属阳离子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铵、氢氧化钠等二、1.离子键2.强碱、大部分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活泼金属氢化物三、1.最外层电子MgC··N···O····∶Cl····+Na+Mg2+[∶Cl····∶]-[∶S····∶]2-[∶Br····∶]-[∶H]-K+[×·O+[·×Cl····∶]-Na+[×·S····×·]2-Na+K+[×·O··Mg2+[×·O····×·]2-K+[×·S····×·]2-K+5.略【思考】(1)左边的原子用电子式表示,而不用分子式或分子的电子式表示;(2)阴离子要用方括号括起来并且标明电荷数;(3)左边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写,右边相同的离子要单个写;(4)不能把“”写成“”;(5)用箭头标明电子转移方向。随堂检测1.解析:AlCl3、HCl是共价化合物,A、B错;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C错。答案:D2.解析:与Ne相同电子排布的是O2-、F-、Na+、Mg2+、Al3+,与Ar相同电子排布的有S2-、Cl-、K+、Ca2+。答案:A7.解析:从A、B两元素的原子结构看,B原子只有两个电子层,符合此要求的只有A、B两项;A离子和B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只有B项符合。答案:B8.全错9.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第2课时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共价键的概念,初步掌握共价键的形成。2.初步了解化学键的极性。3.初步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的概念。学习过程一、共价键1.概念(1)定义:之间通过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2)成键微粒:。

(3)相互作用:。

(4)成键条件:①之间相结合。

②之间相结合(如AlCl3等)。

【思考交流】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区别:非极性键极性键原子种类原子吸引共用电子对能力共用电子对有无偏移成键原子的电性实例【思考交流】我们把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那是不是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都叫共价化合物呢?2.共价化合物(1)定义:构成的化合物。

(2)包括:、、、。

3.电子式(1)写出下列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I2H2SCH4NH3CO2(2)写出下列粒子的电子式:①阳离子:N②阴离子:OH-③复杂离子化合物:Na2O2【练习】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和结构式。①氯气②溴化氢③氮气④过氧化氢(3)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HCl:H2:H2O:NH3:CO2:二、化学键1.定义:使的作用力。

2.存在:物质之间。

3.此作用力很,需要较(填“高”或“低”)的能量才能破坏。

4.分类:化学键包括、、。

5.化学反应的本质:旧化学键和新化学键的过程。

【思考交流】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离子键共价键成键微粒成键本质成键条件成键过程存在范围三、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思考交流】分子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呢?物质为什么会有三态变化?不同物质为什么熔、沸点不同?1.分子间作用力(1)定义:把的作用力叫做分子间作用力(也叫范德华力)。

(2)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得多,是一种的相互作用,它主要影响物质的,而化学键主要影响物质的性质。

(3)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存在于由构成的物质中,如等。

(4)分子间作用力的范围很小(一般是300~500pm),只有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才有。【思考交流】根据下图总结影响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因素?卤素单质的熔、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思考交流】为什么HF、H2O和NH3的沸点会反常呢?一些氢化物的沸点2.氢键(1)定义:由于的存在而使分子间产生的一种比分子间作用力的相互作用。

(2)氢键不属于化学键,比化学键得多,比分子间作用力,也属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范畴,主要影响。

(3)形成条件:氢原子与得电子能力很、原子半径很的原子形成的分子之间。如HF、H2O、NH3等分子间易形成氢键。

随堂检测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键既存在于相邻原子之间,又存在于相邻的分子之间B.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C.化学键通常指的是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D.阴、阳离子之间有强烈的吸引力作用而没有排斥作用,所以离子键的核间距相当小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有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才能形成离子键B.具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C.具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化学键是分子中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3.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A.氨H∶∶H B.氯化镁Mg2+C.氮气∶N︙︙N∶ D.二氧化碳∶O····∶C∶∶4.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HCl↑ +CO2+H2ONH4HCO3+Cl2NaCl+NaClO+H2O +2CO22Na2CO3+O25.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A.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B.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SiH4、GeH4、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6.下列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Cl····∶H+[+Br····∶N+2F····∶Mg2+[·×F····+O····+H7.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的结构示意图:+的结构示意图:的电子式:H·×N的结构式:∶N≡N∶8.在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有正负的主要原因是()A.电子有得失B.共用电子对有偏移C.电子既有得失又有电子对偏移D.有金属元素的存在9.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10.近年来用红外激光技术研究液氢,发现分子间作用力也可引起微粒间的反应,在液氢中有氢分子和质子形成的,其构型是等边三角形,属于二电子三中心离子,同时,可进一步形成H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的电子式是H∶H∶HB.可在液氢中形成C.可在液氢中形成D.可广泛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氢中参考答案学习过程一、1.(1)原子共用电子对(2)原子(3)共用电子对(4)①非金属元素原子②部分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思考交流】非极性键极性键原子种类同种原子不同种原子原子吸引共用电子对能力相同不相同共用电子对有无偏移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一方成键原子的电性不显电性吸引电子能力强的显负电性吸引电子能力弱的显正电性实例H2、N2、O2、Cl2等HCl、H2O、NH3、CO2等【思考交流】不是,氯化铵、硫酸钠等离子化合物中也含有共价键。2.(1)全部是由共价键(2)非金属氢化物(如HCl、H2O、NH3等)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O3等)酸(如H2SO4、HNO3等)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如甲烷、酒精、蔗糖等)3.(1)∶∶H×·S····×·HH

(2)①[H

×·N×·

H··×·HH]+②[【练习】①∶∶Cl—Cl②H∶Br····∶H—Br③∶N︙︙N∶N≡N④H∶∶HH—O—O—H(3)H+Cl····∶H+HH∶HH+O····+HN··∶+3HC··+2O····O二、1.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2.分子内相邻的原子(或离子)3.强烈高4.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5.断裂形成【思考交流】离子键共价键成键微粒阴、阳离子原子(同种、异种)成键本质静电作用(引力与斥力)共用电子对的形成成键条件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之间;活泼的金属阳离子(或N)与酸根离子(或OH-)之间同种非金属元素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部分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续表离子键共价键成键过程先通过电子得失形成阴、阳离子后,再相互作用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的形成而形成存在范围只存在离子化合物中[金属氧化物、金属氢化物、强碱和绝大部分盐(铵盐)]共价分子(非金属单质、共价化合物,稀有气体除外);部分离子化合物三、【思考交流】存在。不同温度下分子具有不同能量。相互作用的大小不同。1.(1)分子聚集在一起(2)弱微弱物理性质化学(3)分子多数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非金属氧化物、酸、氢化物、有机物【思考交流】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思考交流】说明HF、H2O和NH3分子间作用较强,不同于其他物质。2.(1)氢原子较强(2)弱稍强物理性质(3)强小随堂检测1.解析:化学键要强调相邻的原子,不能是分子;强烈的相互作用,包括引力和斥力。答案:C4.解析:A无非极性键,也无离子键形成;B无非极性键,也无离子键断裂;C无非极性键生成。答案:D5.解析:氢键影响的是物理性质,而非化学性质。答案:D10.解析:该反应可写成H2+H2+H-,根据题给是二电子三中心离子的信息,所以A错;可进一步形成Hn+,显然是和H2结合,而不是和H+或H-结合,因为若结合H+,电荷将不再是+1,若结合H-,电性将消失,所以Hn+中n只能为奇数答案:C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复习课学习目标1.理解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的概念,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2.以第一、二、三周期的元素为例,掌握核外电子排布规律。3.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了解键的极性。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及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5.以第三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如: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ⅠA和Ⅱ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自主学习一、原子组成与结构[习题1]有关

1735Cl-粒子,(1)所含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质量数。

(2)该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电子式。

(3)它与

1735Cl的半径大小的关系是[习题2]R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这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B.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其原子质量与

612C原子质量之比约为(m+n)D.原子核内中子数为n的原子可能是R原子的同位素二、化学键[习题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中可以含有共价键,但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B.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D.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习题4]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A.∶N∶∶∶N∶ ∶∶H +[∶O··∶]2-H+ +[∶Cl····∶三、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习题5]对于核电荷数为37的元素,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某单质在常温下跟水反应不如钠剧烈B.其碳酸盐易溶于水C.其原子半径比钾原子半径小D.其氢氧化物不能使Al(OH)3溶解[习题6]下列各粒子半径依次增加的是()+、K+、Mg2+、Al3+ 、F-、Cl-、Br-+、K+、Cl-、S2- 、Al3+、Mg、K[习题7]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从氯到碘,生成的氢化物熔、沸点逐渐升高,稳定性逐渐增强B.因为钠原子比铝原子容易失去电子,所以钠比铝的还原性强C.从钠到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D.氧与硫为同主族元素,氧比硫的原子半径小,氧比硫的氧化性强[习题8]已知X+、Y2+、Z-、W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于四种元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Z>W B.原子序数:Y>X>Z>W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Y>X>Z>W D.金属性:X>Y,还原性:W2->Z-课内探究探究一、元素推断【例1】有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其元素特征信息如下表所示:元素元素特征信息AA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物质BB的单质能与冷水剧烈反应,所得强碱性溶液中含有两种电子数相同的阴、阳离子CC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三倍DD与B同周期,该周期中D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EB、C、E组成的36电子的化合物Y是家用消毒剂的主要成分FF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1)写出化合物Y所含的化学键名称。

(2)D、E、F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化学式表示)。

(3)写出两种均含A、B、C、F四种元素的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练习1]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在周期表中位置上下相邻,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与C可形成共价化合物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C的氢化物的稳定性C.原子半径A<B<C的氧化物的熔点比A的氧化物熔点高[练习2]A、B、C、D、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B、C、D同周期,E和其他元素既不在同周期也不在同主族,D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为强酸,且B、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混合均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A和D的氢化物中,沸点较低的是(选“A”或“D”)。

(2)元素C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是,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电子式为。

(3)A、D、E可以形成多种盐,其中一种盐中A、D、E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2∶1,该盐的名称为。它的水溶液与D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可生成D的单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练习3]根据下表中有关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元素编号元素性质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原子半径/(10-10m)主要化合价最高价+2+1+5+7+1+5+3最低价-2-3-3A.③和⑥、④和⑦分别处于同一主族B.元素④处于第三周期ⅤA族C.元素①与元素⑥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共价键D.元素⑧对应的氢氧化物可能具有两性探究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例2】下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A、B、C三种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的质量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下面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B<A<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元素的氧化物、氢化物的水溶液都呈酸性元素的单质是非金属单质中唯一能跟水剧烈反应的单质[练习4]已知a为ⅡA族元素,b为ⅢA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a、b为同一周期元素,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m+11 =m+25=m+10 =m+1[练习5]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合成了113号元素,该元素所在周期表的位置是()A.第六周期,ⅣA族 B.第七周期,ⅣA族C.第六周期,ⅢA族 D.第七周期,ⅢA族[练习6]X、Y、Z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短周期元素,X和Y同周期,Y和Z同主族,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1,则X、Y、Z分别是()、Al、Si 、Be、Mg、O、S 、S、O随堂检测、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金属性:Y>ZB.氢化物的沸点:X>WC.离子的还原性:X>WD.原子及离子半径:Z>Y>X、Y、Z、M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Y、Z相邻。X的核电荷数是Y的核外电子数的一半,Y与M可形成化合物M2Y。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氢化物的还原性:X>Y>ZB.简单离子的半径:M>Z>Y>X、M2Y都是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O43.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B、C、D4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它们的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且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A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K、M层电子数之和相等,D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电子总数的一半。请回答下列问题:(1)4种元素的符号依次是A,B,C,D。它们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试写出4种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A,B,C,D。

它们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分别是,分别比较它们酸性和碱性的强弱。

(4)写出能够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比较其稳定性:,理由是。

5.根据原子结构理论和元素周期律,请回答关于114号元素(此元素尚未命名,暂以X代替其化学符号)的几个问题。(1)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可能是多少?(2)它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属于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3)写出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及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4)写出它的氯化物的化学式。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后,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将用砂纸擦拭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A.浮于水面,熔成一个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随后消失,溶液变红色B.产生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D.剧烈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进而沉淀消失F.生成淡黄色沉淀②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③钠与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反应④镁带与2mol/L盐酸反应⑤铝条与2mol/L盐酸反应⑥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

(2)实验仪器:①;②;③;④试管夹;⑤镊子;⑥小刀;⑦玻璃片;⑧砂纸;⑨胶头滴管等。

(3)实验药品:钠、镁带、铝条、2mol/L盐酸、新制的氯水、饱和H2S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等。(4)请你写出上述的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①;②;③;④;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