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必修2·选择题专项训练(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下图是建国后清华大学院系调整前后的状况。对此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工业化正成为时代的主旋律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C.建国初技术人才匮乏D.国内形势日趋稳定2.“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这一内容最有可能出自A.《共同纲领》 B.1954年宪法C.中共八大决议 D.1982年宪法3.1953~1957年,中国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3.8%和18.7%。苏联1937年工业总产值实现大跨越,到“一五”计划完成时,已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中苏两国经济建设成就均得益于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指令性计划的实施C.对农业改造的成功进行 D.两国在政治经济上的相互支持4.下列资料中,最确切的反映出国家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是A.3亿多无地少地农民获得了4667万公顷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B.参加互助组的农户达到4536.4万户,占农户总数的39.9%C.入社农户占总数的91.9%,参加高级社农户占总数的87.8%D.共有人民公社233973个,参加的人民公社的农户占90.4%5.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开展了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6.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其中导致②时期现象的因素是A.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C.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调整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7.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对中共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土地改革后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B.过渡时期采取土地全民所有制C.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实行土地公有制 D.改革开放后土地所有权归农民8.1953年,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比例仅有2.3%。20世纪50年代,中国采取哪些重大措施来改变制造业的落后状态①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实施五年计划③大跃进④人民公社化运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指出:1952年至1956年4年间,北京大学的科研项目有100项,1956年至1957年有400项。1958年8月1日开始算起,只用了40天的时间,科研成果就达到了3406项,其中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的有119项,属于国内首创的有981项。这表明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双百”方针推动了科技发展C.科技领域出现了“大跃进”D.科技工作者具有非凡创造力10.图片反映一定时期的历史现象,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农村产生过很大影响,其相同之处是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好A.都以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指导B.都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C.都调动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D.都提高了农村经济的公有化程度11.在一篇文章中描述说,“一家一口人,一个劳力每天供应1斤粮食;如果一家五口人,也是一个劳力,同样也供应1斤粮食,不够吃,就得挨饿,谁也顾不上谁。”下幅哪一图片就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A.分地喜洋洋B.跃进大炼钢C.土地要承包D.建设新农村12.“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图一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3.5%)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材料反映出A.人民公社化为中国的农业发展作出一定贡献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生产力C.大跃进运动带动农村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D.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经济建设中更注重对农村的投入13.“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了个大喷嚏,轰隆一声震天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盛行()A.浮夸风 B.“共产风”C.高指标D.瞎指挥14.杨奎松教授把“大跃进”发动的原因归结为两点:一是过强的民族悲情意识;一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你认为“民族悲情意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近百年的屈辱发展历程 B.中美关系的破裂C.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实现 D.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缺乏15.下图是我国某一“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单位:万吨)。在该“五年计划”时A.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 B.“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C.国民经济逐渐陷入了瘫痪状态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16.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提出了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构想中,农业地位明显上升,原先作为基础和重点的工业化被排在农业现代化之后而居第二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化的进程遭受严重挫折B.大跃进和自然灾害影响C.正确认识四个现代化的关系D.接受了苏联失误的教训17.《人民日报》某篇社论中指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它一出现,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这种“新的社会组织”所带来的影响是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B.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C.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D.使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18.某年,北京市顺义县把全县400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8个大社,分别叫“红旗”“卫星”“七一”“火箭”“东风”“东方红”“先锋”和“红星”合作农场。这表明A.体制改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B.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严重C.农业期盼迈上科技发展之路 D.农业合作化运动成效显著19.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下列哪一时期?A.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0.下图分别为中国和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共同因素是A.战争的影响 B.经济政策的影响C.“左”倾思想的影响 D.走农业集体化道路的影响21.下图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图中想象产生的原因是A.中共八大的决策B.人民公社化运动酌开展C.“一五计划”的实施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实行22.下表是1957—1960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构成比例表,对数据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年份占工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轻工业总产值重工业总产值195743.331.225.5195834.330.535.2195925.131.143.8196021.826.152.1①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蒌缩②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严重③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④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基本完成A.①④ B.②③C.①②③ D.②③④23.1961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各城镇精简职工队伍,到年底,职工减少了872万,城镇人口减少1000万人左右。1962年、1963年又减少职工1000多万人,减少城镇人口1600万人左右。这主要是为了A.缓解粮食供应紧张状况B.疏散人口准备战争C.支持农业合作化运动D.增强国有企业活力24.人口的变化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下图是1950—1990年中国城镇人口变化趋势图。影响图中C点到D点城镇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调整、巩周、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贯彻B.“文化大革命”大动乱的影响C.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影响D.改革开放的影响25.大跃进期间,安徽省少数农民搞起了责任田:“定产到户,超额归己”。到1961年底,全省90.1%的生产队实行过或者正在实行责任田。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领导人对此给予了极大支持,这反映了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安徽开始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入人心C.农民自发纠正左倾错误D.中央领导人一致支持安徽实行责任田26.右图所示票证曾经是百姓购买粮食的重要凭证——粮票。这种粮票的发行与使用反映了当时A.百姓生活受制于计划经济 B.浙江省粮食销售秩序井然C.“文革”对经济发展的破坏 D.国家因为天灾而粮食短缺27.新中国在某一时期采取以下措施:“明确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三级所有制是现阶段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不得侵犯社员个人所有的一切生活资料和小农具等生产资料;恢复社员的自留地,允许社员发展家庭副业和手工业生产,开放农村集市贸易。”上述措施实施的背景是A.中共八大召开,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C.面对农村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实施“八字方针”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改革28.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方面取得的成果有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提出了建立先进工业国的总任务③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④提出了发展科技文艺的“双百方针”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9.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是“综合平衡”。对联出现的背景是A.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B.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C.中央纠正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D.中共八大召开,提出尽快把我国由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30.下图是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类别年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1978年77.622.41997年25.538.117.918.5表中反映了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B.企业管理体制改革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D.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31.《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这里的“它”是指A.农民个体经营组织B.农村生产合作社C.农村人民公社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2.广东惠阳地委组织机关干部学习中共十二大文件,特别介绍了乌石公社景联大队党支部书记写的一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横额:“社会主义好!”。“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指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人民公社化运动D.农村合作化运动33.1992年初,邓小平说谈到,“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论断A.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B.成为中共十四大召开的理论先导C.宣告中国改革开放新格局开始形成D.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34.下表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二五”》的部分主题词摘编“一五”(1953~1957年)工业增速超英赶美“二五”(1958~1962年)大跃进大倒退“六五”(1981~1985年)走向改革开放“八五”(1991~1995年)小平南方谈话改革潮涌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一五”计划初步实现了国家工业化B.“二五”期间工业生产大倒退C.“六五”期间深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八五”期间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35.有一浙江商人,1980到1992年间因做买卖三次入狱,又无罪释放,引起各方对其是否合法经营展开激烈争论。此事例不能说明A.民营经济发展道路坎坷 B.改革开放初期立法滞后C.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深刻 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36.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发展方向的表述,准确的是A.集体化、合作化、集约化B.公有化、社会化、现代化C.私有化、专业化、市场化D.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37.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签订的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不成,我们全部坐牢杀头也甘心。”这份契约签订反映了①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势在必行③我国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变革④农民分田到户违背了当时政府的土地政策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38.1978年安徽遇到特大旱灾,省委书记万里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荒,……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渡过灾荒。”于是省委决定“借地渡荒”,即借给每一个农民三分地用于种麦,对超产部分不计征购,归自己所有,利用荒山湖滩种植的粮油作物谁种谁收。安徽省委的做法()A.公开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B.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完全满足了群众的土地需求 D.实际上否定了人民公社的生产方式39.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B.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C.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40.右图9是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颁发的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张执照成为新时期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此举A.宣告了人民公社体制的终结B.意味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开始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改革D.揭开了新时期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序幕41.“如今的计委(国家计划委员会)大院(位于北京城西三里河)已有几分落寞,冬天感觉更是如此,在灰色的天空和枯萎的树枝映衬下,苏式老楼越发显得破败,很多窗户已没了玻璃,用塑料编织袋勉强堵上。”(据北京晚报2013年3月2日)计委大院的落寞,由于A.中苏关系恶化 B.计划经济彻底退出舞台C.中美关系正常化 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42.20世纪20年代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30年代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述政策的共同之处是A.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B.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C.对外开放国内市场 D.实事求是地制定经济政策43.国际舆论曾高度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企业人力资源法律服务合同
- 2024年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合同标的: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 2024年度出国派遣务工岗位分配与调整合同
- 2024年度品牌授权合同详细描述及服务内容
- 2024年度成都市停车设备租赁合同
- 建筑公司过账协议合同范例
- 2024年度商业秘密保密合同:某企业与员工商业秘密保护协议
- 2024年度仓储物流金融服务合同
- 2024年度人力资源服务与雇佣合同协议
- 房产 分销 合同范例
- 山西省大同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无答案)
- 企业2024年年度目标规划
- 金矿地质勘探合同范本
- 医院培训课件:《新进护士职业规划》
- 网约车服务管理手册
- 园林绿化安全生产培训
-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
- 2024年创意产业联盟协议
-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水电站管护协议书范文范本
-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