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语误用类型106例_第1页
高考成语误用类型106例_第2页
高考成语误用类型106例_第3页
高考成语误用类型106例_第4页
高考成语误用类型106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课件高考成语误用类型106例成语及成语误用的类型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具有以下特点:①结构相对定型性;②意义的整体性;③形成的历史性等。在语言运用中,成语是相当于一个词的。

成语及成语误用的类型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具有以下特点:①结构相对定型性;②意义的整体性;③形成的历史性等。在语言运用中,成语是相当于一个词的。

成语是高考的一大重点,每年都有1道题,考的是判断成语运用的正误。因此,对成语,首先要了解含义,注意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如"买椟还珠",原意是"买下匣子,退还珍珠",比喻义为"不识货,舍本逐末,取舍失当"。这是最基本的工作。

其次,要重点训练判断成语运用正误的能力。以下为成语误用的类型。第一类

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上的理解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误用。如:

⑴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⑴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目无全牛"原指解剖牛的肢体时,看到的是其各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用来比喻技艺极其纯熟,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地。而例⑴由于望文生义,误解为看不到整头牛即看不到整体,因而导致了使用的错误。⑵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成语中“点”是“涂改”的意思,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而⑵句在使用"文不加点"时,由于望文生义,把"点"理解为标点,导致误用。类似因误解意义而误用的成语还有:1.明日黄花:2.火中取栗:3.万人空巷:4.不刊之论:5.不为已甚:类似因误解意义而误用的成语还有: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6.望洋兴叹:7.不足为训:8.因人成事:9.弹冠相庆:10.久假不归: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11.高山流水:比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12.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13.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11.高山流水:比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12.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13.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第二类

对象误用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它用。例(3)

201宿舍里的六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豆蔻年华、风华正茂。"豆蔻年华"出自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专指十三四岁少女,这里用在青年小伙子身上,实在是笑话。类似误用的词语还有:⑴"美轮美奂“⑵“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举案齐眉“⑶"青梅竹马“⑷"休戚相关“⑸"置若罔闻“类似误用的词语还有:⑴"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⑵“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举案齐眉"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⑶"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⑷"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⑸"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⑹“筚路褴褛“⑺"汗牛充栋“⑻"耳提面命“

⑼"三令五申“⑽“炙手可热“(11)"挥洒自如"⑹“筚路褴褛"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⑺"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⑻"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⑼"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⑽“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11)"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12)"豁然开朗“(13)"人老珠黄“(14)“巧夺天工”

(15)"如履薄冰"(12)"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13)"人老珠黄"只用于妇女。(14)"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15)"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第三类

褒贬颠倒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例如(4)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该成语形容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是一个褒义词,用在弄虚作假,蒙骗上级身上,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例(5)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这是个贬义词,例句(5)中当褒义用,所以错了。类似(4)、(5)的误用,情况较多。

△成语中,像"生龙活虎,赤胆忠心"之类,一看便知色彩是褒义,但还有不少褒义成语,色彩容易被搞错。如"狼心狗肺,害群之马",一看便知是贬义,也有相当部分不易看出。

褒词误用贬义:⑴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⑷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⑸洋洋大观;形容事物众多丰盛。

⑺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9)有头有脸:比喻有名誉,有威信。

(11)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狐死首丘:比喻不忘本或怀念故乡。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贬词误用褒义:⑴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⑵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⑶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⑷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⑸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⑹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⑺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⑽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11)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14)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18)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19)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多方体挑剔。(21)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25)梁上君子:窃贼的代称。(26)道貌岸然:形容神态庄严(多含讥讽意)。(27)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30)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32)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33)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36)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37)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38)一团和气: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39)改头换面:表面上改一下,实质上和原来的还是一样。(40)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41)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以上所谈是色彩误用,关于这个问题还要注意三点,一是大量中性词,像"成千上万""如虎添翼"等,在或褒或贬语境中都可使用。二是有时为了讥讽、自嘲、开玩笑,故意说反话,褒词贬用,贬词褒用,是可以的,不能以为错,三是应当知道一些感情色彩相反的同义的成语。下面成对举出的成语,基本意义相同而感情色彩相反,每对中,前一个词是褒义词,后一个词是贬义词:

△近义词的褒贬辨别:

1.情投意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臭味相投:比喻由于有相同的坏思想和习气而彼此很合得来。

2.见机行事: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见风使舵: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3.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4.一得之见: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肤浅的见解。

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5.无微不至: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凡是能做的都做了。6.再接再厉: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变本加厉: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多指缺点、缺误。

7.深思熟虑:反复深入地思考。

处心积虑:指长期谋划要干某件事。

8.绞尽脑汁:费尽思虑,费尽脑筋。

费尽心思: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9.开山祖师:指某一事业创始人。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一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创始人。10.昂首阔步:形容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11.从容不迫:

形容不慌不忙,沉着镇静。故作镇静:故意装作镇静。

第四类

语境不合成语也是词,它必须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语境不合,自然造成误用,成语的意思必须与句意相合,否则会错误。

例(6)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莘莘学子"是指众多学生,例句中虽有"学子"条件,却不具备"莘莘"(众多)条件,所不符合语境。类似这种毛病的词语还有:

⑴"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如果语境中没有险恶的局势,不能用。

⑵"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⑶"名不虚传":"名"是"名誉"是好名声,一般名声不可用。

⑷"耳濡目染":这词语的主语只能是被感染者,而不能是感染者。

⑸"不可开交":只能做"得"的补语。例(7)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差强人意"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用在勉强别人做为难的事,这个语境显然是误用,可改为"强人所难",

△容易用错语境的成语:

1.身临其境:指自己处在某一种环境或氛围中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

2.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

3.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耳闻目睹:亲耳听见,亲眼看见。4.舍本逐末:形容轻重倒置。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5.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褒义)

不可同日而语:形容不能相比,不能相提并论。6.形影相吊:形容孤独。

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7.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

一见钟情:一见面就产生了爱情。

8.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无拘无束: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9.乐不思蜀:泛指乐而忘返。

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10.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11.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不负众望:不辜负群众的希望。

12.间不容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亲密无间:形容非常亲密,没有任何隔阂。第五类

表意重复

成语一般都比较精炼,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之效,但如果不注意成语和句子的语义的比照,就容易造成成语隐含义与句子语义的重复。例(8)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此词是被内行人笑话之意,已含有"让人"之意,与句中"让人"重复。这类词语误用较为常见,如:⑴劳苦大众民不聊生

⑵广大灾民哀鸿遍野⑶百姓生灵涂炭

⑷连着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地忙活⑸山冈和田野上,到处都是漫山遍野的果树林。

⑺一天天地日臻完善(8)令人匪夷所思

⑼众多的莘莘学子⑽寒舍真是蓬筚生辉

(11)活蹦乱跳的生猛海鲜(12)目前当务之急

(13)妄自菲薄自己等第六类

误用字面意义例(9)在黄山游览,满目青山,进退维谷,苍松凌空,飞泉漱石,让人深知黄山既险且秀的特色。"进退维谷"这个成语的实际意义是进退都处于困境之中,进退两难;例句中误用了字面意义,显然是错误的.对下面这些成语,要注意防止望文生义,误用字面意义:

⑴如坐春风

⑵春风化雨

⑶间不容发

⑷祸起萧墙

⑸炙手可热

⑹一衣带水

⑺下车伊始

⑻开门见山⑼水清无鱼⑽盲人瞎马

(11)独步天下(12)独辟蹊径1.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2.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3.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4.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5.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6.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7.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8.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9.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10.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11.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12.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13,独辟蹊径:比喻独立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方法。第七类

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会犯谦敬错位的错误。

例(10)张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搞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只能对己。类似的词语还有:

⑴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人的敬意,只能对人,不能对己。

⑵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在好的东西的后面,通常只用在自己的作品,表示谦虚。

⑶蓬荜生辉:用于称谢别人到自己家中,或称谢别人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

⑷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不能接受或能力不够,用于自谦,表示推辞某事。⑸心向往之:用于表示对某人或事的景仰之情。⑹一得之见:谦词,表示"自己一点浅薄的意见"。

成语的指代对象有人和物之别。用于人方面的成语,有主客、男女、尊卑、长幼、谦敬之分。人与人之间的误用1、元旦即将来临,高三(甲)班的一群正值豆蔻年华的小伙子自发组织起来,准备搞一些文艺节目。2、老张一家三代,十年来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真可谓举案齐眉。3、中国男子体操队在世界锦标赛中,技压群芳,荣获冠军。4、这老哥俩都七十多岁的人了,丧妻失子,如今只能相依为命,白头偕老了。“豆蔻年华”一词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孟光)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5、小刘是我青梅竹马的朋友,我们俩常像亲兄弟一样在一起聊天。6、蒲松龄到了70多岁才考中秀才,在文坛上崭露头角。6、你身为师傅的入室弟子,却干出这种丢人的事,真是忝列门墙。7、有什么困难尽管告诉我,我一定鼎力相助。8、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就不客气了,我不吝赐教吧,谈点自己的看法,跟你商榷。9、在“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李校长抛砖引玉的即兴发言,博得了全场一片掌声。(自谦愧在师门)11、王小海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每一个同学学习。人与物之间的误用1、打假活动是长期的,如果我们稍有疏忽,冒牌货就会东山再起。2、我家近旁新开了一间连锁店,货架上各种日用品济济一堂,品类齐全,货美价廉。3、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兔子的外形、动作和精神,倾注着强烈的爱恨,读起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物与物的误用1、这次汇报演出,反映了我国文艺舞台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景象。2、凝望的视野里,是凝重的海岸线和喧闹的街道,如今的小镇便像一座鳞次栉比的盆景。3、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多用来形容房屋等的密集。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判断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的正误

1、小李得了冠军,尾巴翘到天上,对朋友竟然也侧目而视。

2、他退休后,除了做家务、上老年大学外,还能抽空写字作画,跳迪斯科,生活得真是游刃有余。××敢怒不敢言,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

喻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04苏)

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的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掌声。(06鄂)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一般指作品等形容时间或机会很容易过去

这部轻喜剧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人们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了。正确对象:正确用例:

疑虑、误会消除

经他再三解释,一场误会总算涣然冰释了。

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一般一闪而过,快捷异常。正确对象:正确用例:时间过得很快我们高中毕业了,回想读初一时,只觉得白驹过隙,转瞬即时。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

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使我能够在工作中少犯许多错误。形容严厉而又恳切地教导。褒义词。

不用于同辈之间。

高县长说:“全县就你一个人当上了全国劳模,无论怎么说也是凤毛麟角了!”正确比喻“罕见而珍贵的人才或事物”

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这些发生在城市里的不文明现象,令人气愤。没有腿却能跑,形容消息传布迅速,此处应为“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显然,打造“信用政府”和发展“民营经济”这两大热点,在民众的关注下不期而遇了。

指没有约定而意外的相遇,主语应是人,使用对象错误

你毕业时送给我的那支钢笔,我敝帚自珍,一直保存着。“敝帚自珍”不能用于他人的礼物。凌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响起穿云裂石般的爆炸声,随着浓烟滚滚,火光映天。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更需要不殚超越的勇气。“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打垮。众多的山峰,高峰俊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垂:将要,接近。事情就要成功的时候却遭到了失败。多含有惋惜之意”,功败垂成不能与在此一举连用

雨过天晴,我们站在山崖边欣赏着高山流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愉快。指知音或知己,比喻高妙的乐曲。

晴朗的夏夜,躺在广阔的草原上望着天上恒河沙数般的星星,惬意极了。

正确。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他是个精瘦的中年人,说话做事都挥洒自如,给人一种非常干练的印象。

错误,多形容写字、绘画、作诗时运用笔墨不拘束,非常流利自然。张老师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好人和坏人掺杂在一起。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改正错误,重新做人”,只能用于人.没有好本子就没有好戏可演,上质量差的剧本,演了就赔钱,所以寻找好本子就成了不少影视制作人朝思暮想的事。“朝思暮想”往往用于思念,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想”,句子中应该用“梦寐以求”来替换。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不知所云,指说话人语言紊乱空洞。例如:①包围圈越来越小,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②折扇和信封上面,龙飞凤舞着文艺界几十名委员风采各异的签名。①句中“瓮中捉鳖”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在句中应充当谓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误把它当作名词性成语,用来充当“成了”的宾语,应将“瓮中捉鳖”改为“瓮中之鳖”。②句的错误是把“龙飞凤舞”这一形容词性的成语误作为及物动词使用。其他类似易误用的成语还有:“漠不关心百姓疾苦”“司空见惯了腐败现象”“出奇制胜敌人”“逼得穷途末路”“当仁不让的责任”等。例如:①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练使用了巴乔,他在世界杯果然不孚众望,多次挽救了意大利队。②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拥有它,并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不孚众望”的意思是不能使众人信服,而①句却把它与读音相近,只有一字之差的成语“不负众望”混淆了;“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而②句却把它与其语素完全相同,而语素位置不同且语义完全相反的成语“事半功倍”混淆了。类似的还有“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山高水长”与“山高水低”、“目不见睫”与“目不交睫”、“目光如豆”与“目光如炬”、“耸人听闻”与“骇人听闻”、“不以为然”与“不以为意”等。

开始,人家送礼他都不收,时间长了,他就认为是小事一桩,犯不着太认真,也就不以为然了。【“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成语有其特定的产生背景,不能超前使用。1、刘备道:“孔明先生此番话,真是入木三分,备受益非浅。”

(成语“入木三分”见唐代韦续《墨薮·王逸少笔势传》:“晋成帝时,祀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羲之笔入三分”。后用来形容书法有力,也用来比喻见解、议论的深刻。王羲之是晋朝人,早在汉末三国时的刘备断不会未卜先知,说出这个成语来。)2、庞涓笑道:“齐兵被我追得仓皇而逃,简直是‘草木皆兵’了!”

(“草木皆兵”出自《晋书·谢安传》。说的是东晋时,前秦国君苻坚的军队在淝水被晋军打得大败,逃跑时看见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都是东晋的士兵。后来人们用以形容人在非常恐慌的时候,为对方的声势所吓倒而疑神疑鬼产生错觉。庞涓是战国时统兵的将领,绝不会预知数百年后会出现“草木皆兵”的故事,当然也不会说出这个成语。)3、齐宣王对孟子说:“当今七雄逐鹿中原,子言仁义,岂非望梅止渴乎?(成语“望梅止渴”是人们熟知的一个典故,出自《世说新语·假谲》,说的是三国时曹操为了解行军的士兵之渴,骗他们说前面有大梅林,结了许多果,可以解渴,士兵听后,都流出了口水,也就不渴了。后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战国时的齐宣王,口才再好,指责孟子时,也不会用到这个成语。)例如:①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鹜。②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前往,多含贬义,①句把它用在“艺术爱好者”身上,就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叹为观止”形容所看到事物美好到了极点,是褒义词,②句把其用在弄虚作假、蒙骗上级者身上就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类似“趋之若鹜”、“叹为观止”这类在感情色彩上定位容易失误的成语有“守株待兔”“无所不为”“无所不至”“倾巢出动”“弹冠相庆”“过江之鲫”“好为人师”“师心自用”“附庸风雅”“处心积虑”“挖空心思”(贬义)和“震撼人心”“目无全牛”“信誓旦旦”“高山景行”“微言大义”“运斤成风”“危言危行”“不负众望”“蔚然成风”(褒义)等。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在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师心自用:固执己见,自以为是。信誓旦旦:誓言诚恳可信。①李老师当班主任20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①句中“日理万机”的意思是一天之中要处理上万件事务,常指君王或国家领导人每天忙于处理繁多的政务。这个成语词义很重,用在“李老师”身上就犯“大词小用”的毛病。例如:①包围圈越来越小,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②折扇和信封上面,龙飞凤舞着文艺界几十名委员风采各异的签名。①句中“瓮中捉鳖”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在句中应充当谓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误把它当作名词性成语,用来充当“成了”的宾语,应将“瓮中捉鳖”改为“瓮中之鳖”。②句的错误是把“龙飞凤舞”这一形容词性的成语误作为及物动词使用。其他类似易误用的成语还有:“漠不关心百姓疾苦”“司空见惯了腐败现象”“出奇制胜敌人”“逼得穷途末路”“当仁不让的责任”等。6、敬谦错位,主客混淆某些从古代沿用下来的成语已烙下了古代文化的印迹,有的用于自称(谦称),如“雕虫小技”“东涂西抹”“贻笑大方”“千虑一得”“敝帚自珍”等;有的则用于称对方(敬称),如“鼎力相助”“如坐春风”等。如将其混淆,就可能造成误用。

①王厂长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抓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②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房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抛砖引玉”比喻自己先发表很粗浅的意见,目的是引出别人更好、更成熟意见,是谦辞,①句误用为敬辞。“鼎力相助”即大力相助,是敬辞,②句误用为谦辞。类似的还有“蓬荜生辉”“耳提面命”“不耻下问”“虚怀若谷”等。其他如,“一位浓妆淡抹,穿着入时的女子”“大家见仁见智,达成共识”“两种工艺各有千秋、半斤八两”等。例如:①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①句中“贻笑大方”是被内行人笑话之意,已含有“让人”之意,与前面的“让人”重复。②句中“生灵涂炭”的“生灵”是“百姓”之间,与前面的“人民”重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