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NY 5116-2002 无公害食品 水稻产地环境条件》是针对水稻种植过程中对产地环境的具体要求所制定的标准。该标准主要从空气质量、灌溉水质、土壤质量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以确保水稻生长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从而达到无公害食品的标准。

对于空气质量而言,《NY 5116-2002》规定了空气中某些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氟化物等)的最大允许浓度值。这些限制旨在减少空气污染对水稻生长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保护作物免受有害物质的侵害。

在灌溉水方面,标准设定了包括pH值、重金属含量(如铅、镉)、以及其他化学物质在内的多项指标限值。通过控制灌溉水源的质量,可以有效避免有害物质通过水分被吸收到稻谷中去,保障食品安全。

关于土壤质量,《NY 5116-2002》同样给出了严格的指导原则。它列出了影响土壤健康的主要因素及其相应的安全阈值,比如有机质含量、全氮量以及各种重金属元素的最大残留水平。良好的土壤状态不仅有利于提高产量,也是保证最终产品品质的关键所在。

此外,该标准还强调了对生产基地周围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建议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外界污染源进入农田区域,比如设置缓冲带或隔离区来减轻工业活动或其他潜在污染源的影响。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
  • 2002-07-25 颁布
  • 2002-09-01 实施
©正版授权
NY 5116-2002无公害食品水稻产地环境条件_第1页
NY 5116-2002无公害食品水稻产地环境条件_第2页
NY 5116-2002无公害食品水稻产地环境条件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NY 5116-2002无公害食品水稻产地环境条件-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5116-2002无公害食品水稻产地环境条件2002-07-25发布2002-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5116-2002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农业环境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中国水稻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达炳、李峰、林区飞、朱智伟、章秀福。

NY5116-2002无公害食品水稻产地环境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告水稻产地选择要求、环境空气质量要求、灌溉水质量要求、土壤环境质最要求、试验方法及采样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水稻产地。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勒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6920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T7467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饼分光光度法GB/T7468水质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7475水质铜、锌、铅、镐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7485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分光光度法GB/T7490水质挥发酚的测定蒸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GB/T15262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醚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15434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GB/T16488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GB/T17134土壤质量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氮基甲酸银分分光光度法GB/T17136土壤质量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37土壤质量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1土壤质量铅、锅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NY/T395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396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397农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3要求3.11产地选择无公害水稻产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