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讲田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四章直接生产过程直接生产过程流通过程直接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分配过程圆圈表述法教学目的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教学要点第一节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第三节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第一节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四、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三)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什么是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产生的另一个重要条件。(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W)的概念: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必须具有的三个特征:(1)商品首先是一个产品,是一个物,这个物具有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2)商品必须是一个通过劳动得到的产品,是劳动产品;(3)商品最终是用来交换的。
使用价值——物的有用性,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范畴),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一切有用物品的共性。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生产关系范畴),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个性),是一个历史范畴。照明燃料润滑修路…石油
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交换价值价值
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其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交换两把斧子是一只羊的交换价值劳动产品交换体力脑力耗费共同的质凝结着人类劳动价值一只羊=两把斧子1只=10把等式相对价值形式等价形式被动主动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对立性统一性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价值实体(劳动--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生产不同质的使用价值,劳动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范畴),商品交换的必要条件。抽象劳动: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劳动的社会属性,反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范畴),历史范畴。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价值劳动二重性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两因素的关系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劳动二重性学说的重要意义
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为剩余价值奠定了基础
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商品生产过程(价值形成过程)假设生产1件产品:生产资料价值240元,劳动力价值30元,需3小时的劳动。预付价值生产资料价值240元劳动力价值
30元劳动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转移生产资料的旧价值240元270元270元创造新价值30元价值形成过程预付资本额=商品的价值假设生产2件产品:生产资料价值240×2元,劳动力价值30元,需6小时的劳动。预付价值生产资料价值480元劳动力价值
30元劳动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转移生产资料旧价值480元510元540元
创造新价值60元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预付资本额<商品的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价值增殖过程)劳动过程价值增殖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swf
(三)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包括质的规定与量的规定两个方面。
价值的质的规定回答的是价值的实体是什么,
价值的量的规定则回答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甲乙丙8小时10小时12小时10小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多盈利正常补偿亏损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因素①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②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成反比;③与劳动复杂程度的关系-----成正比;两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第一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的决定---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的实现---进行市场调查与预测菜贱伤农菜贵伤民.flv茅台拍买.DAT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劳动生产率概念: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或能力。表示方法:单位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分工协作、劳动组织、生产管理等)形式;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自然条件的优劣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使用价值量成正比,价值总量不变。
价值量与劳动复杂程度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简单劳动: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复杂劳动: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区别:社会分工、科技发展的差别及在生产中应用程度决定。换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简单劳动为尺度,复杂劳动是多倍的简单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swf简单劳动复杂劳动(四)价值形式与货币的产生
马克思对商品的价值和交换价值作了严格的区分,同时又揭示了价值同交换价值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历史上看,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货币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简单的、个别的、偶然的价值形式1只=10把等式相对价值形式等价形式被动主动
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等式∶
1只=10把1件50kg1克由一种商品的一系列简单价值形式的总和构成,羊的价值在一系列商品上表现出来。
一般价值形式
1只10把1件50kg1克∶=等式羊成为一般等价物,各种商品的价值量可以比较,价值形式发生质变??
货币形式等式∶
金银成为固定的一般等价物即货币,马克思:“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1克=
1只10把50kg1件货币演变史绵羊贝壳一般等价物黄金铸币金币银币铜币纸币电子货币货币形式的发展
货币形态的发展经历了实物货币、贵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不足值铸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等阶段。货币演变历史(1)实物货币阶段即商品货币,在货币价值形式出现以前,贝壳、牛羊、布等都充当过一般等价物。
(中国夏朝贝币)货币最初是采用金银条块的形式,每次商品交易都需鉴定其成色和分量,十分不便。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为了交换的方便,逐渐产生了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标明其价值的金属铸币(金币、银币和铜币),它一般由国家铸造,作为法定的货币在市场上流通。(西班牙古金币)(金条)贵金属货币阶段足值的铸币-----不足值的铸币-------纸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它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我国的宋代和欧美的近代出现了纸币以后,纸币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货币形式。(咸丰元宝)(北宋交子)
(咸丰银票)代用货币阶段纸币是一种法定货币(fiatmoney),没有内在价值,由政府法令所确定。每张美元上都标有:
“Thisnoteislegaltenderforalldebts,publicandprivate”(这张纸币在法律上可以偿还公共与私人的一切债务。)大明通行宝钞新疆银行60亿纸币信用货币如银行券、信用卡、存款货币、电子货币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信用证券。电子货币是一种纯粹观念性的货币,不需要任何物质性的货币材料。它的广泛发展最终可能导致现金和支票的消失。
信用卡受害者.mpg
诈骗分子.mpg
信用卡密码.mpg招商银行信用卡
信用货币阶段随着货币的产生,整个商品世界就分化为两极:
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
一极是货币,它只代表商品的价值。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货币的职能和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有五大职能基本职能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决定因素:①待流通的商品数量(用Q表示)
②商品的价格(用P表示)③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用V表示)公式:PQM=VM----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M与PQ成正比、与V成反比当支付手段出现时,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要进行调整。调整公式为:M=PQ-PQ1(赊销金额)+PQ2(到期支付金额)-PQ3(抵消金额)V纸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
纸币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性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通货膨胀:纸币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1937年——1949年一百元伪法币的购买力变化如下:
1937年可买黄牛二头;1938年可买黄牛一头;
1939年可买猪一口;1941年可买面粉一袋;
1943年可买鸡一只;1945年可买鸡蛋二个;
1946年可买固体肥皂六分之一块;
1947年可买煤球一个;
1948年8月19日可买大米0.002416两(每斤十六两算);
1949年5月可买大米0.000000000185两(1粒大米的千分之二四.五)。
资料: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通货膨胀按物价上涨趋势来确定通货膨胀的程度,理论界一般认为,物价总指数年平均递增率在2%—3%时,叫做基本稳定;物价总指数年平均递增率在9%以内,称为温和性通货膨胀;物价总指数年平均递增在10%以上,称为恶性通货膨胀为。或者分为爬行式通货膨胀(2-4%)、温和式通货膨胀(4-9%)、奔腾式通货膨胀10-50%和恶性性通货膨胀(50%以上)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价值价格
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中国基尼系数高于世界平均水平.mp4最高收入家庭总收入是5%最低收入家庭的234倍.flv价值规律
三、以私有制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社会劳动具体劳动抽象劳动使用价值价值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交换私有制社会分工创意广告_1.flv英国人黑色星期五.flv商品经济产生条件社会分工私有制劳动是生产者的私事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社会劳动私人劳动矛盾商品
使用价值
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私人劳动创造决定决定决定私有制社会分工形成交换价值决定交换衡量大小价值量决定货币价格决定表现定义本质职能基本职能其它职能供求关系影响价值规律基本内容表现形式主要作用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流通规律纸币四、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通过对商品关系的深刻分析,马克思阐明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石。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亚当.斯密
(1723-1790)(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现在人类进入了21世纪,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新的情况,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根据变化了的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深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途径?深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途径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第二节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形成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所以,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必须从理解入手。劳动力成为商品(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人的劳动是任何社会进行生产都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基本要素,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在封建社会后期发生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象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前提条件
作为货币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区别
公式起终点目的作用结果
共同点货币W-G-W不同的W取得使用价值交换的媒介被花掉都存在买和卖、W和G、买者和卖者的对立等资本G-W-G'G
取得价值价值增殖流会并增值货币与资本本质区别:看能否带来价值结论:资本是能够带来价值的价值。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资本总公式:G—W—G‘
(=G+△G)适用于产业、商业、借贷资本等一切资本形式。资本总公式矛盾与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等价交换)相矛盾表现为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产生,又不能不(离开)流通领域产生。李先生看电影的遭遇_1.mpgG—W—G′
“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等价交换不会发生价值增殖不等价交换也不会发生价值增殖“剩余价值不能离开流通产生”货币不进入流通进行买卖不会增殖。资本总公式矛盾劳动力成为商品
——“资本幼虫变为蝴蝶”的前提劳动力的买和卖
产生过程自然过程(价值规律作用过程)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暴力过程)(二)劳动力商品及其特殊性
使用价值:即劳动,特殊性在于它能创造大于自身的价值。价值: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此外。还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使用价值
,价值也
;
消失消失或转移到商品上一般商品劳动力商品决定=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者自己及其家属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等价交换买卖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从历史上看,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都是剥削制度,所不同的是,在不同的剥削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不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而劳动者则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和货币采取了资本的形式,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样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由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要素都被资本家所占有,由此决定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其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其二,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工作日(12小时)0612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
价值增值过程价值增值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资本家购买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超过了补偿劳动力的价值,从而形成了剩余价值,是价值形成过程转变为价值增殖过程的关键。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商品生产过程(价值形成过程)假设生产1件产品:生产资料价值240元,劳动力价值30元,需3小时的劳动。预付价值生产资料价值240元劳动力价值
30元劳动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转移生产资料的旧价值240元270元270元创造新价值30元价值形成过程预付资本额=商品的价值假设生产2件产品:生产资料价值240×2元,劳动力价值30元,需6小时的劳动。预付价值生产资料价值480元劳动力价值
30元劳动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转移生产资料旧价值480元510元540元
创造新价值60元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预付资本额<商品的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价值增殖过程)劳动过程价值增殖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swf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不变资本机器设备厂房原材料劳动力可变资本资本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原有价值
,价值量
。原有价值
,能产生
。
转移没有变化
增值剩余价值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
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用数学式表示:m'=m/v
在该公式中,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或者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
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这两个公式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示同一个关系。前一个公式是以物化劳动的形式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后一个公式则是以活劳动的形式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科学依据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公式: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叫做剩余价值率,也就是剥削率。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工作日=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
结果:m'=————————=100%必要劳动时间6小时剩余劳动时间6小时m'
=———————————=150%剩余劳动时间6小时+3小时必要劳动时间6小时必要劳动时间6小时剩余劳动时间6小时延长3小时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劳动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这种生产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3612
必要劳动时间3小时剩余劳动时间6+3小时结果:m'
=————————=100%剩余劳动时间6小时必要劳动时间6小时m'
=————————————=300%剩余劳动时间6小时+3小时必要劳动时间3小时为什么说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要生产相对剩余价值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要降低劳动力价值要降低生活资料价值(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要提高生产生活资料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资料部门劳动生产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是个别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超额剩余价值:
含义: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量:商品个别价值同社会价值的差额。
质(源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特点:是暂时的现象。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联系:本质一样;前者是一般基础和后者的起点。区别:生产方法不同;物质技术基础不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力的价值降低生活资料价值提高生活资料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生产资料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是通过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来实现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一般企业:8小时/双个别企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价值个别劳动时间、个别价值4小时/双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暂时的—追求剩余价值—激烈的竞争提高劳动生产率超额剩余价值消失相对剩余价值产生个别资本家整个社会资本家
(三)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和失业现象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也深刻地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剩余价值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促进促进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资本积累的本质1、再生产及其类型
概念: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类型:再生产简单再生产:生产规模不变扩大再生产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生产规模扩大,部分剩余价值或利润用于积累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概念:生产规模不变,m当作收入使用。
结论:①c和v都是工人创造的,工人养活了自己和资本家。
②
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剥夺剥夺者”合情合理。
③
简单再生产不断生产出资本家阶级和雇佣工人。公式①G—W……P……W′—G′•G—W……P……W′—G′•G
PmPmAAc+v=1万¥c+v=1万¥②c+v=1万¥③c+v+mc+v+m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与扩大再生产概念:生产规模扩大,m部分当作收入使用,部分用于积累。设:
m=100%,积累率=50%,c:v=8:2,技术不变,则:公式:c+v+m=1.32万¥G—W……P……W′—G′•G—W……P……W′—G′•G
PmPmAAc+v=1.1万¥c+v=1万¥①②c+v=1.21万¥③c+v+m=1.2万¥结论:①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资本化。②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但不是唯一源泉?③资本积累不是节欲,而是有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决定的。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量的决定因素: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预付资本的多少、所用资本(投入生产中的全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大小(在生产中实际耗费的资本:如某台机器价值是1000元,可用5年,这样,第年转移200元,在这里,所用资本是1000元,所费资本是200元,二者差额是800元,改用10年,差额是900元,说明W物美价廉,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剩余价值就会增加。)。
例题
假设一个造船业,资本家预付资本为12万元,其中固定资本10万元,用于购置厂房、机器、设备等,15000元购买原材料等,另外5000元作为一年的购买劳动力的支出。又假设10万元固定资本使用10年报废(每年转移10000元),15000元的原材料和燃料在一年内全部耗费完毕,经过工人一年的劳动,生产出一条船(假设m′=100%)这条船的价值为W=(15000元+10000)C+5000V+5000m=35000元(在这里所用资本为120000元,所费资本为30000元)
´pm全部预付资本=5000m120000(C+V)×100%≈4.2%=从上例我们可以看出,成本价格C+V和全部预付资本C+V是两个概念(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概念),5000m在我们看来是可变资本5000元带来的。但资本家不这样看,他认为,5000元的m不仅是30000元的成本价格带来的,而且是他的全部预付资本120000元带来的。资本积累的作用及规律
资本积累的一般作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社会化规模迅速扩大,社会分工和生产的专业化广泛发展,社会产品得到成倍增长。社会主义社会资本积累的作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积累的作用及规律: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却日益集中在少数大资本家手中,必然造成社会阶级的两极分化,加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3.资本的有机构成
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资本有机构成
(1)资本构成:资本技术构成---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取决于技术水平。资本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资本价值构成。
用c:v
表示。
资本技术构成、价值构成、有机构成的逻辑关系图:
资本构成
物质形态
价值形态基础、决定
技术构成反映价值构成
反映密切联系决定反映表现
资本有机构成有机结合4.相对过剩人口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这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由于可变资本的相对量的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其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所谓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
马尔萨斯(1766-1834)
批评马尔萨斯的“人口论”马尔萨斯臆造的人口规律认为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长,因此,人口增长速度大大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速度,导致人口过剩。错在哪里?相对过剩人口基本上有三种形式
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相对过剩人口基本上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流动的过剩人口;第二种形式是潜伏的过剩人口;第三种形式是停滞的过剩人口。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愈来愈具有社会性;另一方面,资本愈来愈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在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便发生了深刻的矛盾。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这是资本主义被新的、更能够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根本原因。5.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四)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资本作为一种自行增殖的价值,不仅在生产过程内运动,而且也在流通过程内运动,要深刻认识资本价值增殖的秘密,还必须考察资本的流通。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流通过程中,首先详尽地分析了个别资本的运动,即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过程,揭示了资本循环周转规律。
1.产业资本的循环产业资本是指投资于工业、农业、采掘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工业农业建筑业采矿业(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销售阶段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生产剩余价值实现剩余价值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阶段
公式
职能形式
职能作用
(2)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三种循环形式时间上的继起性三种职能形式空间上的并存性空间上的并存性把全部资本按一定比例分成三部分,使其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态上时间上的继起性必须同时连续不断地顺次通过三个阶段,相应变更它们的职能形式并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资本循环的条件.swf例题设有一个企业,预付资本为30万元,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四个月一个阶段,年终生产出产品,问这个企业的资本如何使用,产业资本就能连续循环。(把30万按比例分为三部分,让它们同时并存于三个职能形式上,边采购、边生产、边销售,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9—12月9—12月9—12月5—8月5—8月1—4月1—4月5—8月产业资本的循环G—W…P…W'—G'10万10万10万1—4月9—12月5—8月9—12月1—4月9—12月5—8月1—4月5—8月1—4月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产业资本循环风扇图2.资本的周转资本的循环,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时,叫做资本的周转。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周转速度生产资本的构成周转时间周转次数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资本周转时间生产时间流通时间购买时间售卖时间自然力独立作用时间劳动时间劳动过程的中断时间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资本周转时间产品性质和劳动生产率产品特点、自然力、科技水平设备维修等生产资料供应状况市场供求状况、产销距离、运输和通讯条件等资本周转次数是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一年)资本循环的次数。公式:
n----资本周转次数U----年u----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资本周转次数劳动资料
生产资本生产资料劳动力价值逐次转移
劳动对象价值一次转移
工资一次收回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厂房机器等)
(原材料燃料等)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生产资本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周转时间不同;回收方式和期限不同;物质更新方法不同。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与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之比较
(划分依据、目的、内容不同)按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分
生产资本的组成部分
按价值周转方式划分
不变资本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固定资本原料、燃料、辅助材料
流动资本可变资本工资精神(无形)磨损固定资本磨损物质(有形)磨损物质(有形)磨损固定资本的价值周转与补偿影响固定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与它的磨损程度成正比:固定资本的价值按照它的磨损程度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使用自然力作用价值补偿方式—折旧劳动生产率提高
—原价值贬值技术进步—新机器出现加速使用—轮班制加速折旧—提高折旧率固定资本价值补偿:通过折旧实现年均折旧费
=固定资本值/固定资本平均使用年限折旧率=(年均折旧费/固定资本原值)×100%例:某企业购进一台大型机器,总价值500万元,预计使用25年,则:年均折旧费=500/25=20万
折旧率=20/500=4%固定资本价值补偿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资本周转速度快,就越能节省预付资本,特别是节省预付资本中的流动资本。(1)加快固定资本周转,一方面提高固定资本的利用率,可避免或减少无形损耗所造成的价值损失,另一方面可以节省预付固定资本量,在不增加预付固定资本的情况下,提前更新机器设备,从而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2)加快流动资本周转,一方面节省预付流动资本量,另一方面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
例1,假定甲乙两个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条件完全相同,每年需要流动资本12万元,即每个月需要投入的流动资本为10000元。但是,两个企业的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不同,甲企业的资本周转速度快,一个月周转一次,一年周转12次,因此,只要投入10000元,即可满足全年12万元流动资本的需要。乙企业的资本周转速度比甲企业慢,两个月周转一次,一年周转6次,因此,乙企业必须预付比甲企业多一倍的流动资本即20000元,才能满足全年生产对流动资本的需要。
例2,乙两个企业,他们的预付可变资本价值都是30000元,剩余价值率都是100%,甲的可变资本一年周转4次,乙的可变资本一年周转2次。这样,甲乙两个企业就有不同的剩余价值总量。甲M=30000元×100%×4=120000元乙M=30000元×100%×2=60000元
2、加速可变资本的周转,还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对剩余价值率没有影响!!!)
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M=m'·v·n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仍按第2例子:甲M´=30000元×100%×4/30000=120000元/30000×100%=400%
乙M´=30000元×100%×2/30000=60000元/30000×100%=200%
年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率,是从不同的方面来表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的。年剩余价值率表示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而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按上例分析,甲乙两个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即剩余价值率都是100%,但是,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即年剩余价值率甲资本家是400%,乙资本家是200%,甲资本家为乙资本家的2倍。
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为什么影响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关键在于预付的可变资本和生产过程中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是有区别的,它们的数量是不同的。
从上例可以计算出,假定每个工人的月工资为100元,甲每月可雇佣工人120000元÷12个月÷100元=100名;乙每月可雇佣工人60000元÷12个月÷100元=50名,这样,甲资本家比乙资本家实际多雇佣一倍工人,故甲资本家比乙资本家的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也高一倍。
分析表明,预付可变资本和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是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因而年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率所体现的关系也就不同。年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率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的联系在于:年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率正向相关,后者的高低直接决定前者的高低。二者的区别在于:年剩余价值率揭示的是一年内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而剩余价值率揭示的是一个周期内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3.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1)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个别资本①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个别资本的总和
—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社会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补偿)。价值补偿:社会一年生产的社会总产品必须全部卖清,收回资本价值,实现剩余价值;实物补偿:社会一年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必须从社会总产品中购买到,从而保证社会资本再生产重新顺利进行。社会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价值补偿实物补偿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出售以货币形式回流,用于补偿在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要取得剩余价值。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转化为货币以后,如何再进一步转化为再生产所需要的物质产品。该卖的卖掉了该买的买到了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补偿)价值构成c+v+m实物构成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社会总产品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Ⅰ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Ⅱ②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大理论前提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流通1、假定条件社会生产全部为资本主义性质的,只存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生产周期为一年,不变资本价值全部转移;商品按价值全部出售,价格和价值一致且不变;没有对外贸易;没有技术进步;2、社会简单再生产实现过程根据社会总产品价值分为c、v、m三部分和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建立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图式,考察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条件。剩余价值率为100%,c:v=4:1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构成图式如下:
Ⅰ4000C+1000V+1000m=6000---生产资料社会总产品价值为:6000c+1500v+1500m=9000Ⅱ2000C+500V+500m=3000---消费资料4000CⅠ+1000V+1000m=6000Ⅱ2000C+500V+500m=3000①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过程23①②--两大部类内部交换③--两大部类之间交换社会总产品9000全部实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I(v+m)=Ⅱc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I(c+v+m)=Ic+ⅡcⅡ(c+v+m)=I(v+m)+Ⅱ(v+m)引伸条件:生产资料价值补偿引伸条件:消费资料价值补偿+Ic+Ⅱ(v+m)基本条件:两大部类之间交换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表明: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要求社会两大部类按比例发展。推而广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之间、三次产业之间、农轻重之间、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之间、地区之间等都要求按比例平衡发展。简单再生产的基本条件.swf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和流通1、前提条件和假定条件假定条件:与简单再生产一样;外延式;前提条件:要有积累,包括货币积累(m资本化)和物质积累(追加生产、消费资料)为此,企业的m要做以下分解组合:mm/x---用于消费m–m/x用于追加投资△C△V
Ⅰ(v+m)>Ⅱc-------生产资料积累Ⅱ(c+v+m)>I(v+m/x)+Ⅱ(v+m/x)I(c+v+m)>Ic+Ⅱc
Ⅱ(c+m–m/x)>Ⅰ(v+m/x))-------消费资料积累-Ic-Ⅱ(v+m/x)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前提条件用公式表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过程
开端公式(年初)
Ⅰ4000C+1000V+1000m=6000Ⅱ1500C+750V+750m=3000即问即答:为什么要由:Ⅱ2000C+500V+500m=3000
调整为:Ⅱ1500C+750V+750m=3000扩大再生产要求追加生产资料,即:
Ⅰ(V+m)>ⅡC
或
Ⅱ(C+m-m/X)>Ⅰ(V+m/X),余500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过程Ⅰ(4000c+400△c)+(1000v+100△v)+500m/x=6000
Ⅰ(1500c+100△c)+(750v+50△v)+600m/x=3000
设:ⅠC:V=4:1,积累率s′=50%,m′=100%
Ⅱ
C:V=2:1,m'=100%重组公式为:
Ⅰ4400C+1100V+500m/X=6000Ⅱ1600C+800V+600m/X=30004400CⅠ+1100V+500m=6600Ⅱ1600C+800V+800m=3200①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过程123①②--两大部类内部交换③--两大部类之间交换社会总产品9000全部实现
结果(年末):
基本条件Ⅰ(c+v+m)=Ⅰ(c+△c)+Ⅱ(c+△c)Ⅱ(c+v+m)=Ⅰ(v+△v+m/x)+Ⅱ(v+△v+m/x)表明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的生产与两大部类对于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关系
表明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消费资料的生产与两大部类对于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关系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条件Ⅰ(v+△v+m/x)=Ⅱ(c+△c)
引申条件表明了两大部类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相互依赖关系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同样反映了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所应遵循的客观规律,即按比例发展规律。
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揭示了社会资本运动的内在规律性,即社会两大部类之间以及部类内部都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否则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就会遇到困难,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就会产生。结论:
(五)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五)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和计时工资计件工资现代管理科学之父:泰罗价值转型理论.swf工资变动趋势
名义工资实际工资相对工资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资本的划分非职能资本职能资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货币经营资本借贷资本高利贷资本商品经营资本货币资本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流通资本虚拟资本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平均利润地租级差地租产业利润银行利润绝对地租垄断地租利息现实资本利息虚拟资本利息股息债息直接投资利息现金贷款利息级差地租Ⅰ级差地租Ⅱ(利润)的瓜分m企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润分割5.swf商品价值W=c+v+m成本价格
k
转移的生产资料的价值C
剩余价值m劳动力自身价值V新创造的价值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K+m生产成本的形成生产成本:
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用K表示,K=c+v即问即答:生产成本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商品价值W=c+v+m=
K+mm转变为成本价格K的产物m转变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实际耗费利润PW=K+P剩余价值(m)利润(P)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即问即答: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完全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区别m是可变资本的产物p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与利润的联系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关系即问即答: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完全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3)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利润率:剩余价值或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C)的比率,用P′表示。P′与m′的关系联系: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m与不同资本量的比率。区别
:质----m′表示资本剥削程度,P′表示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量----P′总小于m′先有m′→→P′后有m→→
P,为什么?m′转化为P′进一步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预付总资本例题
假设一个造船业,资本家预付资本为12万元,其中固定资本10万元,用于购置厂房、机器、设备等,15000元购买原材料等,另外5000元作为一年的购买劳动力的支出。又假设10万元固定资本使用10年报废(每年转移10000元),15000元的原材料和燃料在一年内全部耗费完毕,经过工人一年的劳动,生产出一条船(假设m′=100%)这条船的价值为
W=(15000元+10000)C+5000V+5000m
=35000元(在这里所用资本为120000元,所费资本为30000元)
p′=m全部预付资本=5000m120000(C+V)×100%≈4.2%影响利润率因素
公式推导:
由:得:结论:影响利润率因素有:剩余价值率(m′)的高低-----成正比资本周转速度(n)的快慢------成正比资本有机构成(c/v)的高低-----成反比不变资本(c)的节省----成反比工资水平(v)的高低----成反比
资本有机构成(c:v)的高低与部门利润率
-----成反比
资本有机构成(c:v)的高低与部门内部企业的利润率-----成正比资本家投入100万预付资本,其中不变资本为80万,可变资本为20万。生产过程中工人创造40万新价值,则:
A、剩余价值为40万
B、剩余价值率为200%C、剩余价值率为100%D、利润率为50%E、资本家获得利润20万答案:CE
小试牛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的形成: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不同,导致利润率不同,等量资本不能获得等量利润,引起不同生产部门竞争,不同部门竞争的手段是资本转移,资本由利润率低的部门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部门之间竞争导致不同部门的利润率趋向平均化,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利润在部门之间平均化利润平均化趋势分析投入等量资本获得不等量的利润不同的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十大暴利行业排行榜_1.flv生产部门预付资本(100万)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利润率商品价值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食品工业7030100%纺织工业8020100%机械工业9010100%13012011030201030%20%10%等量资本获得不等量利润食品工业
(70:30)机械工业
(90:10)C:V低
利润率高C:V高
利润率低资本流入生产增加供过于求利润率下降生产减少供不应求利润率提高资本流入竞争平均利润化利润平均化过程生产部门预付资本(100万)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利润率商品价值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食品工业7030100%纺织工业8020100%机械工业9010100%30201010%20%30%130120110平均利润率20%20%20%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总额30060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平均利润202020结论: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使利润趋于平均化
利润率平均化是一种内在趋势,不是绝对平均化
影响平均利润率的因素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社会总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变动趋势:呈下降趋势。为什么?质变、量变(部门之间)质变、量变
(部门内部)质变量不变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利润量剩余价值量利润量与资本量有关
平均利润的形成更进一步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及其本质=K+P——
成本价格
k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
剩余价值m利润P
平均利润
P—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w=c+v+mw=k+pw=k+pˉ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规律作用生产价格形成后,生产价格和价值经常不一致,价值规律通过生产价格起作用。价值规律通过生产价格起作用,并不违背价值规律,部门cvmw(%)生产价格生产价格与w差额食品7030301302020120-10纺织80202012020201200机械9010101102020120+10合计240606036020603600m′=100%
超额利润的形成:含义: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与的联系:都是m的转化形式;与的区别:是不同部门竞争的结果,反映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的关系;超额利润是同一部门不同企业竞争的结果,反映同一部门不同企业资本家之间的关系。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同时是:
A、劳动力成为商品的过程
B、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
C、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过程
D、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
E、剩余价值在各部门之间分割的过程答案:DE
小试牛刀
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的意义揭示出资本家结成一个阶级共同剥削整个工人阶级的对立,在资本主义社会,是整个无产阶级与整个资产阶级的对立,无产阶级要求得自身的解放,必须团结起来,推翻整个资产阶级的统治。无产阶级的事业是全人类的事业。①发展了劳动价值论,解决了政治经济学上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即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在形式上的矛盾。②解决了从价值、m这些本质范畴上升到更接近经济外部表现的范畴所遇到的难题。理论意义革命意义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同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鼓励竞争,反对垄断,发挥其在调节资源配置和利润在各个部门分配、促进企业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作用。现实意义小试牛刀试述政治经济学关于平均利润形成过程中的理论及其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1、含义:又称商人资本,指从产业资本分离出来的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攫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形成: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独立发挥作用,是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
3、作用:对产业资本而言,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增加生产资本;缩短流通时间,加速资本周转;从宏观看,有利于发展社会分工,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和地租
2、职能:执行商品资本的职能(W′—G′
)。公式:G—W—G'要求:商业资本数量不能超过社会必要的比例。
商业利润概念:从事商品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来源途径:流通领域中的贱买贵卖形成的价差。质:产业工人创造的m,是m的转化形式。即:商业资本作为一种职能资本参加利润率平均化过程,商业资本按低于生产价格向产业资本购买商品,按生产价格买给消费者,两者差价形成商业利润。平均利润个生产价格的调整;量:
(平均利润)为什么??补充资料:商业费用及其补偿概念:商业流通费用是商品在流通中耗费的费用。补偿:生产性流通费用增加价值通过商品加价实现补偿;纯粹流通费用不能增加价值,通过剩余价值扣除实现补偿,并参加利润平均化过程。分类:生产性流通费用是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中的继续有关的流通费用,如商品保管、包装、运输等费用;
纯粹流通费用是商品买卖活动发生的费用,如帐簿等。20110510《财经郎眼》:菜贱伤农菜贵伤民.flv
含义:为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体现职能资本、借贷资本和雇佣工人的关系。借贷资本形成: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结果。生息资本高利贷资本借贷资本区别所处的经济条件不同来源不同贷款对象和借款目的不同利息来源及体现关系不同借贷资本与利息来源:从职能资本运动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资本,如固定资本折旧费、闲置待用流动资本、尚未投资的剩余价值。借贷资本利息与利息率质: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体现借贷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工人、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利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报酬,是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量: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利息形成后平均利润分为两部分:利息平均利润企业利润量的分割质的分割资本经营权的果实资本所有权的果实表现为企业利润与利息的对立,与雇佣劳动无关利息率利息率: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的比例。利息率=(利息量÷借贷资本量)×100%利率的界限:界于平均利润与零之间影响利率高低的因素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借贷资本供求状况;习惯与法律因素等利率的作用:调节资本供求,进而调节储蓄和投资。0<利息率<平均利润率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银行资本:指经营银行所使用的全部资本。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之间的差额扣除经营银行业务费用后的余额。=贷款利息-存款利息+其它业务收入-业务开支银行利润银行利润的量:(平均利润),为什么?银行利润的质:银行店员剩余劳动实现的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资本主义银行的利润率是(
)
A.银行利润与银行预付资本的比率
B.是存款利息和贷款总量的比率
C.体现着银行资本家预付资本的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浙科版选修6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4年浙科版选修2化学上册月考试卷
- 创业公司的融资策略与实战
- 医疗环境优化结合操场绿化的健康理念
- 2024年物业委托合同范本:绿色社区物业委托管理创新协议3篇
- 2024年度车辆租赁与智能交通系统接入合同3篇
- 2025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建筑工程公司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内部招聘中远海运(上海)限公司招聘2人信息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石油工业出版社高校毕业生招聘11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可可粉行业相关投资计划提议
- 2024年河南省中职对口升学高考语文试题真题(解析版)
- 《食品行业ERP应用》课件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A卷)
- 41-降低悬挑式卸料平台安全隐患发生率 枣庄华厦(4:3定稿)
- 2024年北京市学业水平合格性地理试卷(第一次)
- 黑龙江哈尔滨六中2025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3年不动产登记代理人《不动产登记法律制度政策》考前通关必练题库(含答案)
- GB/T 36547-2024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 售后服务人员培训资料课件
- 禁止随地乱扔垃圾
- 期末 (试题) -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