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托尔斯泰
第四章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目的内涵与功能
第二节教育目的的依据与类型
第三节我国教育目的
第四节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学习目标
理解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等基本概念;理解教育目的的内容与功能、依据与类型、我国教育方针的演变;联系实际认识并分析解决我国教育目的及素质教育的问题。约翰•怀特:“在没有对教育目的应该是什么这一问题进行详尽的论述之前,要想知道教育是什么那是不可能成功的。”罗素:“我们首先应该了解我们想培养的人的类型,然后才能知道进行什么样的教育为好。”
第一节教育目的内涵与功能一、教育目的的内涵(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者规定。
内涵一:它是一种设想或者规定,具有理想色彩;内涵二:它标示着一定社会对教育培养人的要求;
内涵三:它标示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目的即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国家和社会的教育机构、学生的家长和亲友、学校的教师等,都对新一代寄予这样那样的期望,这些期望都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教育目的。国家、政治家、教育家、每个个人都有其目的。
孔子和孟子:君子、士在我国古代,孔子和孟子把教育当作实行“德治”“仁教”的工具,提出培养“君子”和感化“小民”的教育目的。孟子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孔子、孟子作为奴隶主阶级的代言人提出的教育目的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培养理想的奴隶主和更好统治的奴隶。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培养绅士的教育目的。理想的绅士是获得“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的人。洛克作为当时英国贵族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提出的“绅士”教育目的反映了英国贵族资产阶级培养其理想的贵族人才的需要。因为他所说的绅士的“德行”是英国资产阶级贵族的“德行”,“智慧”是为英国资产阶级贵族服务的智慧,“礼仪和学问”也是英国贵族式的。日本丰桥翊田中学以培养“不怕风雨”、开朗的、健壮的、心灵宽广的人为目标。教育学生如下:①创造性的人:具有自尊的精神,确立向往未来的理想,勤于思考,追求创造性的欢乐。②心灵宽广的人:善成重视礼仪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培养同情心及互相信赖,心胸宽广的精神。③顽强的人:锻炼成不怕任何困难,健康的体魄,培养出具有经常向自己的程度进行挑战,永不自满的性格。一般教师的教育目的:
听话加高分的乖学生普通人也有教育目的,
你的目的是什么?你的三年大学是怎么度过的?㈡教育目的的特点
它是国家指导全国教育事业的总的要求,是制定各项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的依据,它规定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的总目标和总任务。第一,宏观性第二,预期性
它是指社会或个人对教育对象未来发展状况的期望,所展现的是一种预期的状态。第三,强制性
它在内容上体现了国家的意志、政府的主张和政党的利益。任何一个教育目的都具有时代的气息,那种绝对普适性的超越时空的教育目的是不存在的。第四,时代性此外,教育目的是客观性的主观表达,兼具主观与客观的特征。㈢现代教育目的的结构第一层次教育宗旨:指教育的性质和培养人的方向。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内容包括教育指导思想,培养人才的规格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等。
国家的人才培养规格目的(教育目的)。它是国家对教育所要造就个体在质量规格上的总的规定和对教育培养的个体在从事社会职业时的各种基本素质的规定。第二层次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两者的联系在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含有“为谁培养人”的规定性,都是一定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在性质和方向上不可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
两者的区别:
1、教育目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方针:除上面两个,还有“怎样培养人”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2、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教育方针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么样办教育”显得突出。学校培养目标(教育目标)。由于各类型学校的性质及各个教育层次中的需求和任务是不同的,学校教育要因校制宜。第三层次
广义的教育目标亦称教育目的,即培养人的总目标。狭义的教育目标有两种涵义:一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二是“指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
课程目标。这是微观层次的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具体化的培养目标,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课程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第四层次总之,教育宗旨、教育方针是宏观的。它反映一个国家或政府的教育政策和对教育的总体要求。教育目的是中观的,它反映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设想,是教育宗旨、教育方针内容的一部分。教育目的的实现必须有教育方针、政策的保证,同时教育目的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标的确立又起指导作用。狭义的教育目标是微观的,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制定出的不同学校、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以及为达成培养目标而必需的各种教学目标。通过上述多个层次的、逐层向下的结构,把总方向的教育方针、总体的教育目的贯彻到学校,贯彻到课程、教材,贯彻到课堂,从而在具体措施上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二、教育目的的内容与功能
㈠教育目的的内容教育目的的内容包括对教育目的的性质与价值取向、受教者身心发展与人才规格作出具体的规定。给教育目的明确地定性、定向、定位、定点。
定性——指明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提示教育目的的本质;定向——即对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作出凝练概括;定位——确定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要求;定点——对受教育者的人才规格作出简洁明确的具体规定。世界各主要国家教育一瞥:美国的教育在培养创造性方面是最好的教育。日本的教育在培养抗挫折性和行为习惯方面是最好的教育。英国的教育在培养绅士风度和贵族行为礼仪方面是最好的教育。中国的教育在传授知识方面是最好的教育。今天的孩子,其成长有四大缺失:
童年快乐的缺失;精神文化的缺失;亲情沟通的缺失;个人成功的缺失。
发达国家的学生在大学时代是学生时代中最为勤奋的时候,而我们国家的学生在大学时代(尤其专科学校及普通本科学校)是学生时代中最不认真的时候。
中国中学生参加国际奥赛拿金牌比发达国家多,但在中国大陆至今还没有人拿到诺贝尔奖。现代中学生身心素质下降,视力下降尤为明显。㈡教育目的的功能教育目的蕴含着观念价值与期望,形成了一种吸引力,促进教育为达到理想目的而努力工作,直至成为现实。第一,激励功能能指导行政部门制定有关方针政策和调节教育实践活动。第二,指导功能为教育活动指明方向,是检验、评价、衡量全部教育活动最终结果的依据和标准。第三,评价功能第二节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一、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㈠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教育目的的提出必然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而且一定的生产力总是要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对劳动者的培养提出自己的要求。1.生产力的影响生产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和思想关系对教育目的的规定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教育目的必定由一定条件下的物质生活需要或物质经济利益所决定。2.生产关系的影响要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如顺序性和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发展速度的不均匀性和个别差异性)和受教育者的自身发展的需要(如不同环境、不同时代下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动机)。3.受教育者身心的制约㈡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教育目的的确定也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不同时期和背景下,人们对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不同,因此产生不同的观点和取舍。A.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观卢梭卢梭提出教育的目标“不是别的,它就是自然的目标”,即培养“自然人”——完全是为他自己而生活的,有独立的价值,其人格特点是:自爱、自主、自立、自制。教育目的取向旨在弘扬更加纯正的古希腊文化,发扬古希腊文化的自由精神,其核心理念集中体现为后来长期流行的口号:“一切潜在能力的和谐发展。”B.新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斯宾塞提出带有功利色彩的所谓“个人完满生活准备”说的教育目的论,其出发点为“个人生活”,只是在个人生活中注入社会内容。C.完满生活的教育目的观涂尔干认为,教育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都得到某种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
“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可见,个人或社会具有不同的反映教育价值追求的教育目的观。当然,后现代主义就教育目的又进一步提出:谁对谁的教育目的。二、教育目的的分类㈠以制定教育目的主体为标准的分类1.外在教育目的和内在教育目的作为主体的社会既定的教育目的,是一种通过合法化形式(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而表现出来的教育目的(正规的教育目的)。外在教育目的作为个体的教育过程中当事人的目的(非正规的目的),由于它的表现形式是内隐的,不明晰的,故称为“内隐的教育目的”。内在教育目的指立法与执政部门、执政党等制定主体以法定文献的形式规定的一定社会的受教育者的质量和规格,它带有强制性。2.指令性教育目的和指导性教育目的指令性教育目的那些不拥有政治权力的部门和团体制定的,它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只能是指导性的教育目的。指导性教育目的㈡以不同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倾向为标准的分类代表:卢梭、裴斯泰洛齐(瑞士)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1.个体本位论首先,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完善和最理想的发展;其次,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这种理论的观点
2.社会本位论代表:斯宾塞、凯兴斯坦纳(德国)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首先,个人的一切发展依赖于社会;其次,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再次,以对社会功能的好坏来作为教育结果的评价标准。这种理论的观点美国百年教育的钟摆现象:20世纪初-1957年,人个本位1957年—1968年,社会本位1968年—1982年,人个本位1982年—20世纪90年代,社会本位平衡但有倾向
我国教育价值取向中存在的偏差——中西方比较教育价值与教育观中国西方社会利益个体发展培养精英面向大众注重系统知识关注生活经验强调稳定追求变化计划,大纲跑道,共同建构教育内容与教材中国西方学科中心经验中心系统与规范解决问题原理、经典的知识应用、现代化的内容繁,难,窄,旧简,浅,宽,新概念,法则,练习经验,思考,应用注重结论,获得知识关注过程,强调体验教学与学习方式中国西方听讲与接受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记忆与模仿理解与创造书本知识实践活动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教育考试与评价制度中国西方标准化答案鼓励个人思考书面测验论文,答辩,制作知识,技能,技巧参与,多样化,创新被动评价自我反思区分排名,推动学习淡化区别,个人隐私总结重人与社会的协调,强调社会本位,忽视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重人伦观念,强调师道尊严;重“入世(仕)”,强调学以致用,一味强调个人的内省。㈢以教育目的的存在方式为标准的分类
教育目的制定主体以成文的、合乎规范的形式所规定并表述的教育目的,其特点是理论化、概念化、理想化、权威性、统一性等。1.“应然”的教育目的概念
指教育过程的当事人在理论层面进行理解、贯彻、执行的教育目的,其特点是大众性、可操作性、具体化。2.“实然”的教育目的概念第三节我国教育目的发展历史
一、我国传统教育目的综述(一)我国古代的教育目的——儒家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儒家的教育不管在任何时期都是以“人性论”为基础,以促进社会的存续和发展为终极目的,因此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有其基本性格—“君子教育”(也是人文教育)。
我国传统儒家教育的教育目的是侧重于“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培养封建统治者的理想接班人,专注于人文主义的文化取向——以儒家的经典培养受教育者,使其具有儒家精神的“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我国近现代教育目的的演进
1、清末教育宗旨的确立
“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2、我国现代教育方针的演变(1)辛亥革命后确立的教育方针
1912年4月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初步提出了“五育”,即公民道德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世界观教育及美育五育并重、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2)1927年后国民党教育方针的变化
1929年4月通令公布的《中华民国教育宗旨》称:“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
二、新中国教育目的的形成与发展1、1957年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58年9月印发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后来概括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3、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4、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5、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6、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教育目的表述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2001年6月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社会主义方向性2、培养劳动者或建设人才3、全面发展4、具有独立个性
一、素质教育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是现代化建设重中之重的工程。(21世纪我国教育一号工程)
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必须优先发展;基础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重点的重点,而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头等大事,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的工程。第四节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现代化建设科技现代化人才教育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关键依靠依靠重点重点工程基础工程素质教育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是现代化建设重中之重的工程。
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更是重点的重点,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二、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20世纪基础教育的三次重大改革
1、第一次改革发生在20世纪初——现代的民主化教育
2、第二次改革发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现代科学化教育
3、第三次改革是20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的——现代人文主义教育(二)国内背景——对应试教育的反思
1、早在1983年教育部“关于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十项规定”—对应试教育的反思的起源
2、1985年5月,邓小平在第一次全教会上指出:“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同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这成为素质教育实践的思想源头。3、1988年第8期《上海教育》上发表言实的文章《素质教育是初中教育的新目标》。——言实第一次提出“素质教育”问题。
随后,各有关教育类的报刊杂志关于“素质教育”的文章连篇累牍。文章大多采用“××
呼唤素质教育”的形式。
4、原国家教委副主任,国家总督学柳斌曾在《人民教育》杂志上多次发表文章,论述素质教育。5、1994年6月17日,李岚清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同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概念。
——至此,素质教育被政府认可,成为政府行为三、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
1、1996年2月,《人民教育》刊载了湖南汨罗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报道,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向全国推广。这是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使改革试验从学校试点扩展为区域改革,为在全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广泛的基础。
2、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指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3、1997年9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在烟台召开了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李岚清出席了会议。这是在全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标志性会议。4、1997年9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江泽民强调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1997年10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6、1998年2月,国家教委提出《推进素质教育调整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的意见》。
7、1999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8、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员令,素质教育开始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9、1999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研制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
10、2000年2月1日,江泽民发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指出要加强学生文明素养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之后提出“以德治国”。
11、2001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的国家“十五计划”明确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着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12、2001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进行了部署,并于6月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决定》要求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13、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14、2003年3月,朱镕基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继续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15、2005年1月,教育部公布了2005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六项重点工作,其中之一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至此,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已点明,素质教育工程进入了实质性的实施阶段。1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坚持德育为先。
——这就进一步指明了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传统教育”相对应的概念,那么,“传统教育“”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四、素质教育的涵义1.“传统教育”具有几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把人的认知活动作为全部教育活动的中心,把知识的传授与掌握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枢纽,以此来理解、要求、规定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二是把以“课本”形式体现出来的人类的“间接经验”作为学校教育赖以进行的基本内容,以这些分门别类的内容作为基本框架来组织、规划学校教育活动;三是课堂教学是传统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它通过统一性和计划性来实现着近代工业“批量生产”的模式,并以牺牲学生多样化的“差异性”为代价来追求所谓的“效率”。“应试教育”这种方式,是较好地适应“传统教育”的一种方式,是与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相吻合的一种教育方式。作为一种不完整的教育,其主要特征(缺陷)是:不平等性片面性机械性
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要在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上做文章;要在为孩子人生的快乐与幸福上作引导;要在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上做思考。2.什么是素质?生理学上的“素质”是指人先天具有的生理解剖特点。心理学上通常将“素质”定义为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以及神经系统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人类学上的“素质”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教育学上的“素质”概念,强调人在先天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发展而来的人的品质、道德、智慧、能力的系统整合。
素质是人们对社会各方面事务正确认识程度的高低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能力的大小。也就是说,一个人能够对大千世界方方面面的事务有一个比较科学的认识、理解,同时具备了相应的比较好的解决事务的能力,这就是高素质,反之就是低素质。人的素质结构示意图3.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1997年10月,《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素质教育包含了以下几个基本要点:一是着眼于民族素质的提高。二是从长远着眼。三是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四是面向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五是促进学生主动的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二)素质教育的内涵特点1、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
2、全面性——面向学生全面发展
3、主体性——面向学生主动发展
4、内源性——开发培养学生的内在潜能
5、基础性——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6、差异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7、民族性——关系民族振兴和国家兴旺
8、时代性——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讨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教育指导思想不同素质教育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邓小平同志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思想为指导,面向全体打基础,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和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水平为目标,实现教育的“三个面向”。而应试教育则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指导,面向少数搞选拔,以培养少数升学有望的“尖子生”为目标,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期教育行为。它集中反映了狭隘的教育观,扭曲的人才观和陈腐的质量观。师生关系不同素质教育将青少年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注重学生学习内因的启动,让学生自觉地学习。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积极参与者,发挥着主导作用。师生之间是一种新型的关系: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而应试教育将学生视为管教的对象、知识的容器,否定了学生的主体性,突出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次要甚至从属的地位。教师运用高压手段强迫学生学习,师生关系紧张,磨擦不断,甚至出现严重的对立和对抗。教育内容与方法不同素质教育重视青少年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重视对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教育内容丰富多彩,体现基础性。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重视对学生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而应试教育只突出智育,注重对学生进行应考知识的传授和智力训练,忽视其它各育的协调发展。教学方法倚重“注入式”(填鸭式)、单调的题海战术及频繁的考试。教育评价手段与评价标准不同素质教育显然也要把考试作为教育评价的一种手段,但从不把考试作为唯一的手段。它强调教育评价应具有全面性、综合性、多样性。评价标准应科学、合理、可信、有效。而应试教育评价手段单一,它偏重于考试,将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惟—手段。与之相适应,其评价标准也单一,即分数和升学率。受教育者发展的特点不同素质教育提倡愉快学习,反对加重学生学业负担,注重青少年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和发展,促使学生乐学、好学。而应试教育以升学就业为目标,不断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和考试负担,学生死气沉沉地、被动地学习和发展,极易导致学生畏学、厌学甚至逃学。教育功能不同素质教育以培养千千万万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基本目标,突出教育的育人功能。而应试教育追求的是升学率,它注重培养少数升学有望的“尖子生”,突出教育的选拔功能。
五、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五育”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是:“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德育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政治经济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施加系统影响的过程。德育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政治方向和政治态度教育)、思想教育(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教育)和品德教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育)等三个方面。智育智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人们常常认为智育就是教学,教学就是智育。事实上,二者根本不同。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同德育、体育、美育等并列构成全面教育的整体;而教学是实施全面教育的基本途径,它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一起构成教育途径的整体。从二者完成的任务上看,智育只侧重于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而教学除了完成智育的任务外,还要完成其它各育的任务,教学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共同途径。体育体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AIGC行业报告:国内外大模型和AI应用梳理
- 2024年吉林客运资格考试考题题库及答案
- 统考版2025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备考小题提升精练16求索真理的历程含解析
- 2024年度建筑设计合同标的及设计方的交付时间与质量保证
- 2024年度某商品技术培训采购合同
- 2024年土地开发与使用权转让合同
- 2024年度北京市二手房买卖合同涉及的物业管理和维修责任
- 2024年度保险合同标的保险理赔程序及规定
- 2024年度洛阳绿化工程实施与维护合同
- 2024年度港口物流园开发承包合同
- 电费管理与节能降耗实施方案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招聘政府雇员11人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华为业务增长的流程管理之道:以客户为中心的高效运营策略
- 彝族民间音乐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西昌学院
- 租赁厂房和仓库消防安全管理办法知识培训
- 12《家庭的记忆》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配电箱设备供货方案
- 农业肥料代理销售合同协议书
- 国防安全知识竞赛题以及答案
- 2024至2030年中国冲调饮料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