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集群灭绝_第1页
生物集群灭绝_第2页
生物集群灭绝_第3页
生物集群灭绝_第4页
生物集群灭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地质年代相关知识二、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三、徐星教授-“未亡的恐龙”四、第六次大灭绝(全新世大灭绝)生物集群灭绝地质年代

相关知识

科普

宙显生宙:现代生物(5.4亿年前现在)。元古宙:久远的原始生物(25亿年前5.4亿年前)。太古宙:初始生物(38亿年前25亿年前)。冥古宙:生命现象开始(46亿年前38亿年前)。代新生代:现代生物(0.65亿年前现在)。中生代:中等进化生物(2.5亿年前0.65亿年前)。古生代:古代生物(5.4亿年前2.5亿年前)。

当获悉该化石是何宙、代、纪、世、期或时的遗物,间接可知道它形成的粗略时间(当然是很粗略的估计值)。事实上,年表的时间单位是完全人为性划分的,和日历中的年月日不同,它不能使人了解每个宙、代、纪、世、期或时经历的准确时间。每一个“代”又可被细分为几个次级的单元“纪”。一个“纪”一般还可以再进一步细分为两个或三个阶段,这时被称为“世”。地质年代

相关知识

科普此表盘展示地质学时间及地球历史事件。冥古宙40亿前年部分为无生命时期,其余部分体现了生命之演进。最后二百万年的第四纪为人类时间,在图中太短而看不到。如果把地球诞生到现在的大约45亿年缩小到1年,则人类(Homosapiens)存在的时间只有极短的半个小时。前五次生物集群灭绝指在一个相对短暂的地质时段中,在一个以上并且较大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生物数量和种类急剧下降的事件。这个概念主要是指宏观生物,因为微生物的多样性和数量很难推测和测定。据科学家推测,自地球诞生以来,曾经出现过的生物已灭绝了超过98%。五大生物集群灭绝事件,最早由大卫·骆普(英语:DavidM.Raup)和杰克·塞科斯基(英语:JackSepkoski)1982年发布的论文所认定。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4.50亿年前至4.40亿年前,约27%的科与57%的属灭种。直接原因是冈瓦纳大陆进入南极地区,影响全球环流变化,导致全球冷化进入安第斯-撒哈拉冰河时期,海面大幅度下降。泥盆纪后期灭绝事件:3.75亿年前至3.60亿年前,这次主要是海洋生物的灭绝,陆地生物受影响不显著。约19%的科和50%的属在泥盆纪后期灭绝事件中消失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发生在2.51亿年前的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时期。这是已知的地质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2.0亿年前的三叠纪-侏罗纪过渡时期。约23%的科与48%的属的生物灭绝。[4]其原因尚无定论。这次灭绝事件造成许多空缺的生态位,使恐龙能成为侏罗纪的优势陆地动物。!!重点来了!!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6千5百万年前约6550万年前,灭绝了当时地球上的大部分动物与植物,包含恐龙在内。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因为造成恐龙的灭亡与哺乳动物的兴起而著名。徐星教授的《未亡的恐龙》中心论点恐龙从来没有灭绝,恐龙的一支在亿万年前演变成了另外一类生物,这类生物迄今还生活在地球上,也就是鸟类。第六次大灭绝第六次大灭绝又被称作全新世灭绝事件,是于现今的全新世所发生广泛及持续的灭绝或生物集群灭绝事件。涉及的灭绝集群包括了植物及动物的科,如哺乳动物、鸟类、两栖类、爬行动物及节肢动物,大部分灭绝都是在雨林内发生。于1500年至200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就列出了784个已灭绝物种。不过,有很多实际灭绝的物种都没有纪录,一些科学家估计于20世纪,就已有2-200万个物种实际灭绝。根据物种面积曲线估计,每年就有达14万个物种灭绝。艾德华·威尔森(E.O.Wilson)以现今人类破坏环境的频率计算,估计有一半的物种会于2100年消失。美国科学促进会前主席彼得·雷文(PeterRaven)指出人类所引发生物的灭绝及物种的永久消失,远超于历史所造成的几百倍,于21世纪末将失去大部分物种。现今的生物集群灭绝都是与人类有关,如伐林及其他破坏栖息地的行为、猎杀及煮食、引入非原住的物种、污染及气候转变。联合国亦指自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后,世界正面临另一更坏的时期。在演化上的重要性生物灭绝事件时常加快地球生命的演化,因为灭绝事件时常使原本生态环境中占优势的生物急剧衰落甚至绝灭,从而为新的生物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新的优势种往往因此取代旧优势物种,而不是由于性状更优。“没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