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经济增长理论
长期增长的“70”规则某个国家经济的年增长率为X%,则该变量在70/X年内翻一番,因而称作经济增长的“70规则”。从这一规则看,如果甲国经济增长率为1%,它的GDP翻一番需要70年;而乙国经济增长率为3%,翻一番时间仅为70/3或23年;如果丙国经济年增长率为7%,则该国GDP翻一番需要10年。甲乙两国人均收入起点水平大体相同,2个百分点增长率差别在100年后会导致3-4倍的巨大收入差别。复利式增长可能会在较长时期导致极为惊人的结果。如:韩国本章提要本章对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考察。哈罗德—多马模型,该模型提出资本形成是经济增长的惟一原因。索洛—斯旺(新古典增长)模型进行简单分析,经济增长来自对社会储蓄资源的分配,具体包括资本深化和资本广化,当总产出和资本存量的增长率等于劳动力增长率时,人均储蓄等于资本的广化,达到经济增长的稳态。剑桥增长模型则把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相结合进行分析,认为要实现经济稳定均衡地增长,必须增加利润和工资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其他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对经济“起飞”的条件进行了分析。经济增长理论的三次大发展哈罗德—多马模型的产生和发展(1940s)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产生和发展(1950s)
新增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980s)
第一节
哈罗德—多马模型20世纪4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Harrod,R.F.)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Domar,E.D.)根据凯恩斯的收入决定论的思想,将凯恩斯理论动态化、长期化,几乎同时推演出极为相似的长期经济增长理论,即第一个广为流行的经济增长模型。合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型(Harrod-DomarGrowthModel)一、哈多模型的思想与假设1.哈多模型的基本思想资本的不断形成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唯一原因。从长期来看,通过投资增加有效需求,从而为当期提供充分就业机会,企业生产能力扩大,结果导致下期供给大于需求,出现下期的就业缺口,这样就需要更多的资本形成。2.哈多模型的基本假设(1)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这种产品既可以用于消费又可以用于生产。(2)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两者比例固定不变。劳动L以不变的外生比率n增长
(3)规模报酬不变(或称为规模收益不变),也就是说单位产品成本不随生产规模的变化而变化。不存在技术进步。(4)资本没有折旧,所有的投资都形成新增资本;(5)储蓄S与国民收入Y呈简单的比例函数关系,S=s•Y(6)劳动L以不变的外生比率n增长二、哈多模型的内容哈多模型的表达一国的经济增长率由储蓄倾向及资本—产出比所决定。即:式中:g表示经济增长率,是国民收入增量与国民收入之比;s表示储蓄倾向,即平均储蓄率,表明储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率;K表示资本—产出比率,即投资系数或加速系数,它是指生产单位产出所需要的资本量.K是由外在因素决定的,因此储蓄和资本的不断形成是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
三、三个增长率和两个哈罗德问题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自然增长率
实际增长率——GA一定时期实际发生的经济增长率,由实际发生的储蓄率和资本—产出率来决定:G=S/K
s:实际发生的储蓄率,s=S/YK:实际资本—产量比率K=△I/△Y=k/y经济增长模型的含义:实际经济增长率取决于社会储蓄率。在假定生产技术不变,即加速系数(K)为一固定比率,如果要获得一定的经济增长率(G),就必须保证一定的储蓄率(s);反之,在加速系数不变的情况下,要使一定的储蓄率下的社会储蓄量为投资所全部吸收,就必须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Gw
由人们想要进行的储蓄水平和令投资者满意并与资本存量相一致的资本—产出率决定的增长率。由于增长率是在资本存量得到充分利用条件下实现的,所以被称为“有保证的增长率”
公式表示:Sd是人们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下力求保证的储蓄率Kr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认为理想的资本—产出率
自然增长率Gn在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长期最大增长率公式表示是:n是人口增长率,σ是技术进步率,也都是由外在因素决定
哈罗德模型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哈罗德问题——既然同时n、σ也是由外在因素决定的,那有保证的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之间难于一致。两者不一致时,经济也会波动。如果Gw>Gn,即有保证的增长率大于自然增长率,将会出现资本过剩,生产实际水平将低于预期水平,于是企业将在下一个时期减少投资,储蓄将大于投资,引起资本剩余或投资不足,引发经济衰退。Gw<Gn则会引起资本短缺、需求膨胀的累积性经济扩张,产生通货膨胀和结构性失业。保证的增长率等于自然增长率从而实现充分就业的长期均衡增长,这种被罗宾逊夫人称为的“黄金时代”只有在“偶然的乐观情况下”才会出现。第二个哈罗德问题GA=Gw这种均衡是“刀刃上的均衡”。因为一旦两者发生偏离(事实上是经常发生的),偏离不但不会自行矫正,还会产生更大的偏离,这也就是所谓的“不稳定原理”,后人称其为“第二个哈罗德问题”*三、哈多模型的意义及其局限性1.哈多模型的意义(1)模型发展了凯恩斯理论。(2)模型强调了“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作用(3)模型为强调政府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该模型强调了经济不稳定的内生性,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就是其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并且这种不稳定的周期波动具有“累积”的效应。于是,政府的干预就是不可避免的了)(4)模型更适合于发展中国家。2.哈多模型的局限性(1)资本—产出比不变(资本和劳动不可替代)的假设是不合乎现代经济增长中的要素之间可以替代的这一客观现实。(2)模型过分强调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从而将经济增长推向“唯资本论”的方向,相对忽视了技术进步、知识与教育、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作用。(3)技术进步的中性的假设也被后来的经济增长理论所批评(4)强调持久的政府干预的结论带有浓厚的凯恩斯经济学的色彩,忽视了生产要素的可调整性,忽视了市场机制的作用。第二节
索洛—斯旺模型针对哈多模型的局限性,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Solow,R.)和英国经济学家斯旺(Swan,T.W.)等人对哈多模型作了修正和补充,把它发展成为一个“新古典模型”,即新古典综合派的经济增长模型。后来被英国经济学家米德(Mead,J.E.)系统表述并加以完善,称为“索洛—斯旺模型”。一、索斯模型的思想与假设1.索斯模型的思想索斯模型认为,充分就业均衡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调整生产中的劳动与资本的配合比例来实现。劳动和资本的价格能够发生变化,如果劳动力比资本增长更快,劳动的价格、工资就相对比资本价格、利率下降;反之工资就会提高。企业家对于价格非常敏感,可以采用先进技术,改变要素投入结构。2.索斯模型的假设(1)生产函数为新古典生产函数:Y=F(K,L),F’>0,F’’<0*(2)资本与劳动存在替代关系,因而资本产出比可以改变。(3)规模收益不变,并且资本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递减,即
F(nK,nL)=nF(K,L)
。(4)市场是完全竞争型的,价格机制起着主要调节作用。因而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分别决定工资和利润,资本和劳动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充分利用。(5)存在着技术进步,但它是一个有着固定趋势的常数。技术进步是中性的,不改变资本和劳动的比例,即产出的规模不变。(6)S=sYS外生(7)人口增长率n外生
二、索斯模型的内容
资本存量的变化等于投资减去折旧。则资本存量的变化△K为:根据上式可写为:1、基本方程在一个只包括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的简单经济中,经济的均衡为:人均储蓄Sf(k)的去向(1)人均资本k的增加,每个劳动者配备的资本量增加,这被称为资本的深化Capital-Deepening(2)使资本存量随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及用于折旧,即每一增加的人口所配备的人均应该得到的资本和用于弥补固定资产损耗的资本(n+δ)k,这被称为资本的广化。Capital-Widening深化广化2、经济增长的稳态这表明资本—劳动比的变化率是由每个工人的储蓄量与劳动力增长时为保持资本—劳动比不变所要求的投资量的差值所决定的。储蓄量大于投资量,资本存量将比劳动力增长得更快,资本—劳动比就会随之提高。平衡增长路径△k=0时,储蓄量等于投资量时,资本—劳动比的变化率等于0,资本—劳动比将保持在不变的水平上。此时,经济处在一条平衡的增长路径上,k是常数,因此相应的人均资本、人均产出也都是常数,不会增长。此时稳定状态下的总资本K、总产出Y和总人口都保持同样的外生的增长率n平衡增长是收敛的无论经济处于什么样的初始状态,最终都将回到平衡增长路径上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新古典假设资本和劳动在生产过程中可以相互替代,且要素的边际生产率递减。如果初始的人均资本—劳动比高于k1,随着经济增长,资本的边际生产率递减,人代替机器,储蓄和投资增长率会下降,人均资本——劳动比例将降至k1;反之亦是如此但由此推出的一个推论却是“令人不愉快的结果”,即在人口增长为0的经济中,经济增长率也会趋向于0三、经济含义1、发展中国家不能只重视资本数量的积累,储蓄率的变化只有水平效应而没有增长效应,应更关注资本质量的提高。2、强调市场机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无论经济处于什么样的初始状态,市场机制只要是完全的,就可以选择合适的资本—产出比,来保证充分就业。3、索洛模型中经济增长是每单位有效劳动资本使用量的函数,人口增长是通过影响每个工人使用的资本量来影响产出水平的。索洛是较早的认识到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经济学家4、突破了经济增长理论中占统治地位的“唯资本论”的观点,第一次提出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最重要的贡献”的观点。5、说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收入分配趋势。资本替代劳动使资本—劳动比提高,但资本投入增加使边际生产率递减从而利润率下降,而劳动投入减少使边际生产率相对增加,工资率上升,分配有利于工人而不利于资本家;四、索斯模型的局限性(1)模型中假定生产过程中资本与劳动可以任意替代,以便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实现均衡增长,是不切实际的。就一般而言,已经建成的固定资产,资本与劳动的替代关系或配合比例大致是固定的,因而二者比例的变动范围只存在于技术改造和新投资项目的一定限度内。(2)模型中自由市场能够完全自动实现均衡的假定,多数早已为凯恩斯所否定,并且也与现实情况不符。第三节
剑桥增长模型剑桥经济增长模型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卡尔多(Kaldor,N.)、罗宾逊夫人(Robinson,J)等。一、剑桥增长模型的思想与假设1.剑桥增长模型的思想认为:哈多模型存在不稳定性,索斯模型的完全竞争的假设也不现实。投资形成固定资产后,很难加以改变,生产技术也无法迅速改变。所以不容易做到生产要素的迅速替代。剑桥模型认为,技术进步都包含在物质资本里面,没有投资的增加就没有技术进步,所以不应该把技术进步单独列出。可以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来改变储蓄率,从而实现充分就业和均衡增长。2.剑桥增长模型的假设(1)社会成员分为两大阶级:利润收入者工资收入者(2)利润收入者的储蓄率大于工资收入的储蓄率,并假定不变。当国民收入分配发生变动时,社会储蓄率将随之变动。(3)资本—产出比保持不变。二、剑桥增长模型的内容及其意义1.剑桥增长模型的表达式中:P=利润率,SP、Sw、K分别表示利润收入者的储蓄率、工资收入者储蓄率、资本—产出比。由于SP、Sw、K假定不变,故(SP–Sw)、Sw/K为常数。因此,利润率的提高,就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率。长期中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及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变化的趋势P=1/Sp*I=1/(1-Cp)*I利润的大小取决于投资和资本家的储蓄率或消费倾向Cp较为稳定,,则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大小决定于I的大小,即投资率的大小,而投资率的大小又与经济增长有关,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引致较高的投资率,较高的投资率又引致利润在国民收入占的份额的增长。则P’=G/Sp公式含义——资本家储蓄率越低,利润率越高;经济增长率越高,利润越高,利润率越高将导致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越大,因而工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越小。2.剑桥增长模型的意义(1)在经济增长中收入分配有利于资本家而不利于工人。经济增长中收入分配的趋势是: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小。这样,经济增长会加剧资本主义社会中利润和工资收入分配比例的失调。(2)收入分配比例失调反过来又影响了经济增长,并引起经济和社会问题。(3)要解决问题,根本途径不是盲目追求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而是实现收入分配的均等化。(4)要实现经济稳定、均衡地增长,根本的办法不是调节资本—产出比或促进技术进步,而是调节储蓄率,即调整资本收入(利润)和劳动收入(工资)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第四节新经济增长
理论一、新增长理论的理论来源新增长理论是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缺陷的直接反应新古典的结论与自工业革命200年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不符实证研究也对新古典增长理论提出了挑战二、新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
经济增长不是由外部因素,而是由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来决定的(如内生技术变化)作用的产物,这些因素可以被人们控制。知识、人力资本等内生技术变化因素的引入,其结果是资本收益率可以不变或递增,人均产出可以无限增长,并且增长率在长期可能单调递增。这一理论十分重视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研究与开发、收益递增、劳动分工和专业化、边干边学、开放经济和垄断化等新问题的研究。新经济增长理论重新阐明了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的广泛的跨国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有可能进一步扩大,这一结论严厉地批驳了新古典增长理论所持的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率趋同的观点,为长期经济增长提供了一幅全新的图景。新增长理论的几种主要思想阿罗(Arrow,K.)的“边干边学”的思想
技术内生化与技术扩散思想
规模收益递增思想
人力资本思想
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思想
阿罗的解释在重复大体相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可以边干边学,经验、技术和知识的积累可以使人们的生产效率提高,导致边际单位产品成本随生产总量而递减“边干边学”的两个假设边干边学是投资增加的副产品知识或技术是公共产品,具有外溢效应递增的边际生产力由于边干边学,知识、技术和经验作为生产要素具有递增的边际生产力,在扩大资本投入的同时,由于知识、技术和经验的积累,产出可以表现出不同于新古典模型的收益递增的特征2、技术内生化与技术扩散技术是内生的技术进步分为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无成本的技术扩散有负的外部性技术创新领域垄断是合理的3、规模收益递增新古典理论认为要素规模收益递减或不变可以解释一系列问题(马尔萨斯的预言没有实现、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增长、资本没有大规模从富国流向穷国),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水平4、人力资本舒尔茨(Shultz,T.)首先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具有受益递增的性质人力资本具有收益递增的性质这样人力资本便内生进入经济增长的过程可以解释资本和劳动积累类似的国家,经济增长会因人力资本的不同而无法趋同人力资本积累带来的收益递增可以突破经济增长资本和劳动方面的限制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第一,将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引入增长模式,其将产生递增收益和其它要素投入的收益,,进而总的规模收益递增,说明了经济增长持续和永久增长的动力及源泉。第二,技术内生化的假定强调大部分技术是知识经济主体源于利润最大化的有意识投资的产物,对发展中国家……第三,边干边学及知识外溢的理论,指出知识存量是其投资量的函数,知识又是公共产品,因而一个厂商的知识存量还是他人或整个经济的投资函数,,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吸取整个世界的的现有知识存量,加速其在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方面的积累,实现“赶超效应”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第四,认为国际贸易的新原则为“知识或人力资本原则”,即国际贸易不仅可以增加世界贸易总量,而且可以加速世界先进技术知识的传播,使参与国获得边干边学和知识外溢效应。第五,确立了政府政策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新增长理论的缺陷:(1)仍无法解决总量生产函数的问题。人力资本比资本更模糊,可测性更差,因此,人力资本的总量可加性问题可能更为严重。(2)并没有在生产理论上取得突破。(3)强调人力资本和技术知识的同时,忽视制度要素。(4)数学技巧的运用过多,方程组过于复杂。四、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向更深入、更实证化方向发展,即由一般的经济增长理论或模式研究转向具体的国别分类研究、详细的因素分析以及经验统计的论证分析。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是研究影响经济增长的源泉、因素,并度量它们所起的作用的大小,以寻求促进经济加速增长的途径与方法的一种理论。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肯德里克(Kendrick,J.W.)、丹尼森(Denison,E.)等人的理论。背景与内容:背景源于1950s-1960s美国经济学家对“为什么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低于日本和欧洲”问题的研究定义:研究影响经济增长的源泉、因素,并度量它们所起作用的大小,以寻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与方法内容:总量生产函数分析法余值分析法全要素生产力增长分析及其应用全要素生产力增长分析及其应用
1、全要素生产率分析肯德里克(Kendrick,J.W.)首先加以分析。认为投入要素劳动资本包括土地生产性服务的报酬工资利润利息地租产量与部分要素(如劳动投入量)之比称为部分要素生产率。定义全部投入要素产量=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创新的扩散程度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实质就是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肯德里克研究了1889~1957年间美国私人经济增长过程中全部要素的生产率。期间美国私人经济增长率3.5%,其中1.7%归因于资本和劳动投入量的增加其余1.8%是要素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肯德里克又分析了1948~1966年美国私人经济增长率4%,其中1.5%归因于要素投入量增加,2.5%归因于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说明要素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增大。2.要素分类分析丹尼森(Denison,E.)对美国的经济增长作了分析估算。在分析中,丹尼森把影响经济增长因素分为2大类7小类:①第一大类为生产要素投入总量的增加。其中包括4小类内容:就业人数与工时、就业者的年龄与性别构成、就业者的受教育年限、资本存量的大小。②第二大类为单位投入量的产出量(生产率)。包括资源配置改善、规模经济、知识进步。五、历史统计分析库兹涅茨(Kuznets,S.)在20世纪50年代末利用统计方法对100多年来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构成进行了历史的分析比较,考察了这些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生产率、经济结构等经济变量在经济增长中的变化趋势、特点及其关系,据此总结出有规律性的结论来揭示经济增长的全过程。历史统计分析,对于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被广泛地运用于发展经济学之中。1、经济增长及其特征库兹涅茨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的相应调整基础上的。经济增长的特征根据近百年的经济增长统计分析,库兹涅茨总结出了现代经济增长的如下6个方面的特征。(1)人均GNP和人口呈加速增长的趋势,但人均产值的增长率要高于人口增长率。(2)由于技术进步的推动,生产率不断提高。(3)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结构的转变率很高。(4)经济增长伴随着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迅速改变。(5)经济增长不是一国的独特现象,而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成为各国追求的目标。(6)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是不平衡的,因而世界经济增长受到限制。2、经济增长的原因经过统计分析库兹涅茨得出以下结论:
在人均GNP增长的结构中25%归因于生产资源投入量的增长,75%归因于投入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效率)的提高。经济增长主要是靠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不是资源投入数量的增加来推动的,而生产效率的提高又是技术不断进步引进的。所以,科学技术进步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第五节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罗斯托(Rostow,W.W.)以英国、美国的经济史为依据,吸收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方法,利用熊彼得的“创新”学说、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分析、哈多模型等理论和方法,目的是为了用经济史的标准来划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对于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发展中国家的实践都具有借鉴意义。一、经济增长阶段的划分(一)、罗斯托将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6个阶段。
(二)、波特的“竞争发展阶段”1、传统社会
(TraditionalSociety)。传统社会,指生产结构是在有限的生产函数内发展起来的社会,以前牛顿时代的科学技术和世界观为基础。2、经济“起飞”准备阶段(PreconditionsforTake-off)。该阶段,是一个过渡阶段,包括处于转变过程中的所有社会。转变过程是利用现代科学成果、阻止报酬递减。该阶段的一个决定性的特征常常是政治上的,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反对传统的地区性地主集团和殖民政权。
3、“起飞”阶段(Take-off)当今发达国家,起飞的直接刺激主要(但并非全部)来自技术;而更一般的情况下,起飞要等到社会基础资本的积累和工业、农业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一个准备把现代化作为最重要政治事业的政治集团的出现。
4、走向成熟阶段(TheDrivetoMaturity)起飞后大约40年左右达到。起飞之后是一段长时期持续的增长,产量超过人口的增长速度。随着技术进步,新兴工业加速发展,旧工业逐渐衰落,经济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以前需要进口的商品可以由本国进行生产,但新的进口需要产生了。5、大规模高消费阶段(TheAgeofHighMassConsumption)该阶段,主导部门转向耐用消费品和服务业,人均收入水平上升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大多数人能够获得超过基本食物、住房和衣着的消费层次;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城市人口比重上升,白领人口比重增加。更多的社会资源用于社会福利和保障,消费者主权占据优势,便宜的大众化的汽车可以购买到。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人们更希望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而不是去拼命地赚钱。各种艺术追求和人自身精神发展。追求精品生活。珍馐美食。二、经济增长的客观原因1.经济增长阶段出现依次更替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主导部门的依次更替,客观原因,另一方面是由于人类欲望的不断更替(心理因素),主观原因。2.主导部门。是经济增长中起主要作用的先导部门,它采用了新的技术,本身具有很高的增长率,并且能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它的优先发展能够带动其他各部门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经济的增长。3、主导部门的带动作用罗斯托认为,主导部门的带动作用不仅表现在自身能够高速增长,而且能够把这种增长扩散到其他部门去,对其他部门产生决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诗创编课程设计
- 洗煤厂与物流公司的合作合同
- 钢铁产品加工服务合同
- 2024年度商业空间装修工程环保质量保证合同2篇
- 2024版学校安保服务承包合同2篇
- 2024年度五人合伙投资医药公司合同
- 房屋买卖合同书(小产权房)(33篇)
- 2024版建筑工程辅料采购合同示范文本2篇
- 2024年度股权投资合同:甲方投资乙方公司的协议
- 2024年度建筑行业钢筋工工伤事故处理合同2篇
- MOOC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西安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中医养生学课件
- MOOC 传热学-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三D打印公开课
- 口腔营销培训
- 《歌剧魅影》音乐赏析
- 六年级百分数乘法计算专题练习题100道(家长老师必备-直接打印使用)
- 企业开放日活动方案
- 五力分析微軟office
-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学生版+解析)
- 急诊科护士长年终工作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