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自己的_第1页
过零丁洋自己的_第2页
过零丁洋自己的_第3页
过零丁洋自己的_第4页
过零丁洋自己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七言律诗关于作者

文天祥,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其中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千古绝唱。理宗宝佑四年举进士第一,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长驱东下,文于家乡起兵抗元。次年,临安被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拘,后得以脱逃,转战于赣、闽、岭等地,兵败被俘。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过零丁洋》作于1279年,即文天祥被元军所俘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并写了这首诗作为回答。这首诗为作者誓死明志而作,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饱含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激情。

文章背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诗歌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如今起兵抗元战火频繁四年未尽。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在零丁洋上慨叹自己的孤苦伶仃。古往今来,人生谁无一死,应该留下一颗赤诚“丹心”垂名千史。赏析1、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首联中哪两个词语写出了这两件事给作者的感受?

“辛苦”、“寥落”2、颔联用哪个意象来进行抒情?

“柳絮”、“浮萍”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以比喻的修辞写国势和身世,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沉痛孤苦之情。诗人在惶恐滩和零丁洋都经历了什么?兵败后从惶恐滩头撤退。被押解到零丁洋。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双层含义。

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明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主旨:《过零丁洋》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诗人运用地名表达事件和心境,浑然天成。地名的运用,对偶严整,在强列的对比中将叙事、抒情、议理融为了一体。写作特色:过零丁洋(文天祥)直击中考

【2】诗歌尾联采用的抒情方式是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1】诗歌中“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诗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句。诗人将两个陈述的对象摆在一起,要表达什么意思,抒发什么感情?从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说到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将“国家”与“自身”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深情。尾联采用的抒情方式是“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以死明志”(或“为国捐躯”、或“举身赴国难”)的坚贞情怀。3.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邓世昌勇撞日舰;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闻一多怒斥国民党特务等等。山坡羊潼关怀古【元朝】张养浩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曲】元杂剧散曲小令套曲【元曲四大家】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白朴

【复习】【解题】山坡羊潼关怀古小令属元散曲,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山坡羊”,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标题。潼关,关名,是古代重要军事要地,在今陕西省潼关县。怀古,指游览古迹而触发感慨,这是咏史诗的一种形式,一般为缅怀古迹,有感而发,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张养浩,元代散曲家。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山东省)人。曾任监察御史、礼部尚书,为人刚直,敢言时弊,后辞官归隐。他是元代散曲名家中极少数做过高官的汉族人之一。其诗歌、散曲对当时的社会黑暗有揭露。【介绍作者】【写作背景】元文宗天历年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灾情十分严峻。经历过宦海浮沉的张养浩本已厌倦官场生活,弃官归养;但得知关中百姓外境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赈济灾民,因此途经潼关。后因积劳成疾,到官仅四个月,就因劳累过度而死。这首小令是在他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触发了追念古代情怀而作的,表现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同情,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理解大意】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群山绵延起伏,正如聚会在一起一样,关下波涛滚滚,像咆哮怒吼,在通往潼关的路上,关外有黄河,关内有华山,形势十分险要。

远望西都长安,内心思绪起伏,一路上看到不少秦汉时代的遗迹,引起无限的感伤,那成千上万间的宫殿,如今都化作了泥尘土。无论哪个朝代的兴起,受苦的仍是百姓;无论哪个朝代的灭亡,受苦的还是百姓。【理解思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写景】

潼关形势,雄伟险要。【抒情】

宫阙废墟,忧伤激愤。【议论】

王朝兴亡,百姓灾难。【表】外。【里】内。

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西有长安,东有洛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了解文化知识】长安:今天陕西西安。长安不仅是秦汉都城,魏、晋、隋、唐都建都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了解文化知识】

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遂称长安为西都,洛阳为东都。【分析】这里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山河的雄伟气势,生动形象。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也在说明山河表里的天然屏障并不能避免秦汉王朝的覆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思考】这里写什么?从哪两个方面写出了山河的什么特征?这样写作用是什么?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

“聚”“怒”二字把“峰峦”“波涛”的雄伟气势写得极其生动形象。

本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作者从眼前之景,追忆历代帝王兴亡的历史陈迹,长安曾是秦、汉的京都,昔日何等繁华富丽,可是改朝换代一来,一切都随王朝的灭亡而化为焦土。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像秦王朝的阿房宫。王朝的兴替固然令人伤感,但作者最伤心的却是百姓之苦。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明确】

这里写关中长安宫阙化为焦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流露了作者无限伤感的情绪。【问题】这一层写什么?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问题02】怎样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亡,百姓苦”,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宫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兴,百姓苦”一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问题01】这里的议论的观点是什么?其深刻在哪里?这里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