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质谱法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8db3de06169f46f78b4e76720c771d0/58db3de06169f46f78b4e76720c771d01.gif)
![第二章质谱法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8db3de06169f46f78b4e76720c771d0/58db3de06169f46f78b4e76720c771d02.gif)
![第二章质谱法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8db3de06169f46f78b4e76720c771d0/58db3de06169f46f78b4e76720c771d03.gif)
![第二章质谱法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8db3de06169f46f78b4e76720c771d0/58db3de06169f46f78b4e76720c771d04.gif)
![第二章质谱法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8db3de06169f46f78b4e76720c771d0/58db3de06169f46f78b4e76720c771d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质谱法质谱法:样品分子在高真空环境受到高速电子流或强电场作用,失去外层电子后发生化学键断裂生成各种碎片离子,然后在磁场中得到分离后加以收集和记录,从所得到的质谱图推断结构的方法。质谱图提供的信息分子量元素组成或分子式由碎片离子推测官能团和碳骨架质谱的特点:1、特征性强 色谱保留值不能作为鉴定标准。2、灵敏度高
10-15~10-16g,所有谱中灵敏度最高的。3、唯一能直接获得分子量及分子式的谱学方法质谱的表征1、棒图2、数据列表第一节质谱的沿革与发展1、阳极射线管和Thomson实验二十世纪初,英国学者J.J.Thomson利用低压放电离子源产生高速正离子束,通过一组电场和磁场,不同的正离子按质荷比发生半径不同的抛物线轨道偏转,依次达到检测器,在感光板上被记录下来;获1906诺贝尔物理奖。阳极射线管图1-2Thomson质谱仪示意图A.气体入口;B.阳极;C.放电管;D.真空泵;E.阴极;F.磁屏蔽G.冷却水套;H.绝缘体;I.电场引线;J.照相感光检测器2、1919年,F.W.Aston制成第一台速度聚焦磁质谱仪;获1922年诺贝尔奖。图1-3Aston质谱仪1917年,电喷雾物理现象被发现(并非为了质谱);1918年,Dempster180°磁扇面方向聚焦质谱仪;1935年,马陶赫(Marttauch)和赫佐格(R.Herzog)根据他们的双聚焦理论,研制出双聚焦质谱仪;1940年,尼尔(Nier)设计出单聚焦磁质谱仪,又于1960年设计并制成了一台小型的双聚焦质谱仪;1942年,第一台商品质谱仪;1953年,由鲍尔(Paul)和斯坦威德尔(Steinwedel)提出四极滤质器;1953年,由威雷(Wiley)和麦克劳伦斯(Mclarens)设计出飞行时间质谱仪原型;1954年,英格拉姆(Inghram)和海登(Hayden)报道的Tandem系统,即串联的质谱系统(MS/MS);1955年,Wiley&Mclarens飞行时间质谱仪;1960’s,开发GC/MS;60’s-70’s,大气压电离源被发现,但未被广泛应用;70’s-80’s,开始广泛研究LC/MS;1974年后,回旋共振质谱仪;1979年,传送带式LC/MS接口成为商业产品;1982年,离子束LC/MS接口出现;1984年,第一台电喷雾质谱仪宣告诞生;1988年,电喷雾质谱仪首次应用于蛋白质分析……3、1989年,HensG.Dohmelt和W.Paul,因离子阱(Iontrap)的应用获诺贝尔物理奖。4、2002年,J.B.Penn和田中耕一因电喷雾电离(electronsprayionization,ESI)质谱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trix-assisted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MALDI)质谱获诺贝尔化学奖。第二节有机质谱法的进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七十年代中期:EI(electronimpactionization),用于分析小分子化合物1974年,等离子体解析质谱(plasmadesorptionmassspectrometry,PD-MS)1981年,快原子轰击质谱(fastatombombardmentmassspectrometry,FAB-MS)用于分析极性大的化合物(如单宁、多酚、多肽、小蛋白质等)1988年,电喷雾电离质谱(electrosprayionizationmassspectrometry,ESI-MS)最新: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timeofflyingspectrometry,MALDI-TOF-MS)用于分析生物大分子,进入生物质谱。蛋白质分子量测定酶的活力部位分子量测定核酸片段分子量测定测定AA顺序多糖、寡糖生物质谱我国有机质谱概况与进展50年代,同位素分析;有机质谱70年代零星开展;80年代,有机质谱快速发展成立质谱学会;四个专业组:同位素质谱、无机质谱、有机质谱、质谱仪器;有机质谱主要在结构分析、气相离子化学、色质联用技术等方面发展;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有机质谱也跨入生物质谱的范畴。第三节电离技术与离子源一、电子轰击电离,EI灯丝在高真空中被电流炽热,发射出电子,经电离电压加速进入电离区,与汽化的样品分子作用使得一些分子获得能量失去电子而形成正离子。辅助磁场可使电子运动轨迹成螺旋线性,增大与中性分子的碰撞几率。而生成的离子束沿着与电子束成直角的方向被一高的加速电压引出。一般采用70eV的轰击能量,标准谱图就是70eV下获得。不同能量下苯甲酸的EI源质谱图在不同能量电子束时苯甲酸的EI谱中的主要离子丰度离子(m/Z)不同能量电子束时离子的相对丰度9eV12eV15eV20eV30eV70eV12210010010010010010010508.129.770.381.181.177
40.556.864.951
43.248.739
10.818.9EI源优点:(1)多数情况下,能获得分子离子,即可获得分子量的信息。同时也能获得很多由于分子离子碎裂所表现出来的结构信息。由分子离子及大量的碎片离子,可以推演出碎裂过程,从而可以推出被测有机分子的结构。(2)适应性广。(3)可以精确地控制电子束能量,从而能方便地控制有机分子的电离及分子离子的内能,也即能控制分子离子的碎裂。EI源的缺点:(1)对有些化合物来说,不能得到或仅能得到极弱的分子离子峰。如链烃、醇等,这时就难以确定被测物分子的分子量。(2)对一些位置异构体(如二氯苯)和顺反异构体不能分辨,或鉴别起来十分困难。(3)对于那些十分依赖加温才能挥发的有机物,有时因热不稳定而只能测得分解产物的质谱(如肽类化合物),有的因根本不挥发而测不到有用的谱(如聚苯乙烯)。二、化学电离源(Chemicalionizationsource,CI)化学电离源的示意图
通过引入大量的试剂气,使样品分子与电离电子不直接作用。试剂气分子被电子轰击电离后因离子-分子反应产生一些活性反应离子,这些离子再与样品分子发生离子-分子反应,使样品分子实现电离。CH4+eCH4++2eCH4++CH4
CH3+CH5+
CH3++CH4
H2+C2H5+
CH2++CH4
H2+C2H4+
C2H3++H
C2H3++CH4
H2+C3H5+
常用反应气:甲烷、丙烷、异丁烷、氢气、氨、氮气、一氧化碳、氩气等优点:(1)分子量信息&结构信息(2)灵敏度高有时可区分异构体。缺点:对热不稳及不挥发的化合物仍然不适用。EI1.3×10-4PaCI1.3×102Pa三、场致和场解吸电离源1.场电离源(Fieldionization,FI):
样品蒸汽临近或接触带高的正电荷的金属针时,高曲率半径的针端产生的很高的电压强度(107-108V/cm2)使样品分子电离。优点:(1)能得到分子量信息;(2)能得某些有价值的结构信息。缺点:(1)灵敏度低,结构信息少。(2)不适用于不挥发的及对热不稳定的样品。2.场解吸(Fielddesorption,FD):
原理同场电离。但样品是沉积在电极上。与前三种相比,最“软”。优点:
(1)固态时就能使样品分子电离,适合于难汽化和热不稳定样品(2)有丰富的分子离子或准分子离子(甚至是基峰)缺点:
碎片离子极少,灵敏度一般不及EI和CI。甲基巴比妥的EI,CI,FI,FD源质谱图比较四、快原子轰击源(FAB)和液体二次离子质谱(Liquidsecondaryionmassspectrometry,LSIMS)快原子:中性原子束,如Xe,Ar,He二次离子:重离子束,如Cs+样品调在基质中,作为靶物,惰性气体原子电离后被电压加速,具有较大动能,然后在原子枪里进行电荷交换反应,低能量离子被电场偏转引出,高动能原子对靶物进行轰击。Xe
(快)+Xe(热动)
Xe(快)+Xe
(热动)基质应具有流动性、低蒸汽压、化学惰性、电解质性质对样品的较好溶解性优点:(1)能得到分子离子或准分子离子(除质子转移外,还可能加和基质分子及金属离子);(2)也有一些表征结构的碎片离子;(3)能在室温下产生离子,不要求样品预先挥发;(4)样品寿命长(20分钟),利用率高,离子流稳定;(5)应用范围广,对高分子样品及生物样品尤其有效;(6)装置简单,源电压低于10KV。缺点:(1)溶解样品的溶剂不易找;(2)由基质产生的本底谱很强,往往掩盖住了弱的离子;(3)极易污染分析系统(尤其是用离子枪时)。
五、大气压电离(Atmosphericpressureionization,API)1.电喷雾电离(ElectronSprayIonization,ESI)样品溶液从带有雾化器的毛细管端流出,在流出的瞬间受到几方面的作用,在大气压下喷成在溶剂蒸汽中的无数细微带电荷的液滴:首先管端加几千伏的电压;同时雾化气流吹扫以脱去溶剂;一定的温度。液滴在运动中,受上述作用,溶剂不断蒸发,液滴不断迅速变小,由于液滴带电,使得表面电荷密度不断增大,当电荷之间的排斥力足以克服表面张力(瑞利极限),液滴发生裂分,产生单电荷或多电荷离子。1.软电离,产生准分子离子:(M+H)+,(M+NH4)+,(M+Na)+,(M+K)+…(M-H)-,(M+CH3COO)-,(M+Cl)-…特点:对生物大分子可生成多电荷离子(M+nH)n+,(M-nH)n-适用范围:蛋白质分析,可测到200kDa(108Da)中到高极性化合物热不稳定化合物离子型化合物人体甲状旁腺素的ESI源质谱图蛋白质细胞素C的ESI源质谱图与FT-MS联合,不仅可以获得电荷分布,还可以将其中任一峰在高分辨下展开,将各种同位素峰分开。氟铃脲的EI–MS谱氟铃脲的ESI负离子谱氟铃脲的ESI源正离子谱2.大气压化学电离(AtmospherePressureChemicalIonization,APCI)样品溶液由具有雾化气套管的毛细管端流出,被氮气流雾化,通过加热管时被气化。在加热管端进行电晕尖端放电,溶剂分子被电离,作为反应气分子和样品分子反应,得到样品分子的准分子离子。特点:软电离,产生准分子离子(M+H)+,(M+NH4)+,(M+Na)+,(M+K)+…(M-H)-,(M+CH3COO)-,(M+Cl)-…
主要产生单电荷离子;与ESI相比适用于极性较小的化合物;热不稳定的化合物可能发生分解;一般适合于分子量小于1500的化合物。ESI电离源适用范围:中高极性样品(多数样品检测,首选)APCI电离源适用范围:中低极性样品(ESI无法检出时,备用)Note:一般样品检测均用ESI,可满足约80%样品的检测需求,ESI无法检出的20%样品,部分可用APCI检出。有部分样品是液质两种电离源都很难检出的,包括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甾体类等。小分子易气化的物质(如苯,甲苯等)也难检出,因其会随流动相挥发。
六、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将热敏感或不挥发的化合物(µmol.L-1级浓度)和某种基质溶液相混合,蒸发溶剂,被分析物与基质成为晶体或半晶体。采用脉冲激光在一个微小的区域里,在极短的时间间隔里(纳秒数量级),激光对靶物提供高能量,使被分析物直接从固相变成离子而进行离子分析。特点:(1)对热敏感或不挥发的化合物可从固相直接得到分子离子(2)有分子离子、准分子离子及样品分子聚集的多电荷离子,碎片离子峰少(3)特别适合于与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器相配,也可与离子阱类型的质量分析器相配。基质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把能量从激光束传递给样品的中间体,基质:样品>10000:1。基质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激光波长,其次是被分析对象的性质。第四节质量分析器1.单聚焦(single-focusing)和双聚焦(double-focusing)质量分析器单聚焦质量分析器使用扇型磁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是分辨率低。双聚焦质量分析器使用扇型电场及扇型磁场,分辨率高,其缺点是价格贵,操作和调整比较困难。2.四极质量分析器(quadrupolemassanalyzer)由四根平行的棒状电极组成而得名。与扇型磁场的质量分析器的原理完全不同。优点:1)结构简单、容易操作、价格便宜;2)仅用电场而不用磁场,无磁滞现象,扫描速度快,适合与色谱联机;3)操作时的真空度相对较低,特别适合与液相色谱联机。缺点:1)分辨率不高;2)对较高质量的离子有质量歧视效应。3.离子阱(iontrap)原理与四极质量分析器类似,故也称四极离子阱(quadrupoleiontrap);或因其储存离子的性质而称为四极离子储存器(quadrupoleionstorage,QUISTOR)。优点:1)单一的离子阱可实现多极“时间上”的串联质谱;2)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性能价格比高;3)灵敏度高,较四极质量分析器高10-10000倍;4)质量范围大,可达6000。缺点:质谱与标准谱有差别。4.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计(Fouriertransformioncyclotronresonance,FT-ICR)通过同时激发分析时段内的所有质荷比的离子,通过对检测信号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到质谱图。优点:1)分辨率极高,可达1106,但不导致灵敏度下降;2)可实现多极“时间上”的串联质谱;3)可采用各种电离源,便于与色谱仪器联机;4)灵敏度高、质量范围宽,速度快、性能可靠。5.飞行时间质谱计(timeofflight,TOF(MS))用一个脉冲将离子源中的离子瞬间引出,经加速电压加速,它们具有相同的动能进入漂移管,质荷比小的离子具有最快的速度因而首先到达检测器,质荷比大的离子则最后到达检测器。优点:1)原理上检测离子的质荷比没有上限;2)特别适合于与脉冲产生离子的电离源(MALDI-TOF);3)灵敏度高,适合于作串联质谱的第二级;4)扫描速度快,适合研究极快过程;5)结构简单、易于维护。缺点:分辨率随质荷比的增加而降低。6.质谱仪的主要性能指标1)质量范围(Massrange):质谱仪所能测定的离子质荷比的范围。四极质谱:1000以内离子阱质谱:~6000飞行时间质谱:无上限2)分辨率(Resolution):分离质量数为M1及M2的相邻质谱峰的能力。若强度近等的质量分别为M1及M2的两个相邻峰正好分开,则质谱仪的分辨率定义为:R=;式中M=;M=M2-M1MMM1+M22说明:①R10%:两峰间的峰谷高度为峰高的10%时的测定值;②一般难以找到两个等高峰,且重叠的谷高正好等于峰高的10%,则定义:R=;式中a为相邻两峰的中心距离;b为其中一峰的峰高5%处的峰宽。MMab低分辨率质谱仪:R<10000中分辨率质谱仪:30000>R>10000高分辨率质谱仪:R>30000(FT-ICRMS:R可达1106)高分辨率质谱仪可测定精确的质量数(分子式)!质荷比均为28的分子:CO:27.9949N2:28.0062C2H4:28.03133)灵敏度(Sensitivity)对于一定样品(如硬脂酸甲酯),在一定的分辨率情况下,产生一定信噪比(如101)的分子离子峰所需的样品量。4)准确度(Accuracy)质谱分析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的相对偏差。5)精密度(Precision)质谱分析相同样品所得各测量值之间的偏差。第五节质谱法确定分子量一、有机质谱中的各种离子1.分子离子(molecularion):样品分子失去一个电子而电离所产生的离子,记为M+。2.准分子离子(quasi-molecularion):准分子离子常由软电离产生,一般为M+H+、M-H+。3.碎片离子(fragmention):泛指由分子离子破裂而产生的一切离子。狭义的碎片离子指由简单断裂产生的离子。4.重排离子(rearrangemention):经重排反应产生的离子,其结构不是原分子结构单元。5.母离子(parention)与子离子(daughterion)任一离子进一步裂解产生某离子,前者称为母离子,后者称为子离子。6.亚稳离子(metastableion)从离子源出口(被加速后)到检测器之间产生的离子。7.奇电子与偶电子离子(odd-andeven-electronion)具有未配对电子的离子称为奇电子离子,不具有未配对电子的离子称为偶电子离子。8.多电荷离子(multiply-chargedion)带有两个以上电荷的离子称为多电荷离子。9.同位素离子(isotopicion)当元素具有非单一的同位素组成时,产生同位素离子。m*=m22m1二、由EI确定分子量分子离子峰的识别:1)分子离子峰在质谱图中最大质量数一端2)分子离子峰能合理地丢失中性碎片(自由基或中性分子),与其相邻的质荷比较小的碎片离子关系合理。如存在M-3~M-14的碎片是不合理的,M-21~M-25的碎片离子也不合理;常见的碎片有M-15[M-CH3]+,M-17[M-OH]+,M-18[M-H2O]+,M-28[M-CO]+,M-29[M-C2H5]+、[M-CHO]+3)分子离子峰符合氮规则:当化合物不含氮或含偶数个氮时,分子量为偶数;当化合物含奇数个氮时,分子量为奇数。因为:除氮以外,所有元素的主要同位素原子量和化合价均同为奇数或同为偶数。4)注意[M+H]+和[M-H]+峰:醚、酯、胺、腈等的分子离子峰很弱或不出现,或出现[M+H]+;芳醛、醇会出现[M-H]+。三、由ESI得到的多电荷离子峰簇求分子量多电荷离子在质谱图中出峰的质量为表观质量:表观质量=(M+nH)/n=M/n+1M,分子真实质量;n,电荷数;H,氢原子质量多电荷离子峰簇中每相邻的一对峰电荷数相差1。设相邻两个峰的表观质量为M1、M2,电荷数为n1、n2则:M2=(M+n2•H)/n2,M1=(M+n1•H)/n1解:n2=(M1-H)/(M2-M1),n2取最接近的整数值M=n2(M2-H)对多组离子对的计算结果取平均值,给出分子量。四、由软电离谱图得分子量正离子谱:准分子离子峰常为[M+H]+CI中,如以CH4作反应气,还会生成[M+C2H5]+以异丁烷作反应气,还会生成[M+C4H9]+以NH3作反应气,还会生成[M+NH4]+FAB中,如基质中加入Na+、K+,会出现[M+Na]+、[M+K]+负离子谱:准分子离子峰常是[M-H]-负离子谱特别适于苷类化合物第六节质谱法确定分子式一、由低分辨质谱推算分子式(同位素峰相对强度法)化合物含重同位素的分子离子峰在质谱中的出峰位置,比全部由轻同位素组成的离子高1或2个或更多质量单位,这些峰叫分子离子的同位素峰。由各种同位素峰的强度比推定分子式。“A+2”元素:O,Si,S,Cl,Br“A+1”元素:C,N“A”元素:H,F,P,I元素组成式推演规律:
先鉴别“A+2”元素,再鉴别“A+1”元素,最后余下的的质量由“A”元素补齐。[A+2]/[A]<3%时,则A离子不可能含有Si,S,Cl或Br。1.Cl、Br的存在和数目的确定当分子中只含有Cl、Br中之一时,同位素峰的强度比按(a+b)n;a,轻同位素丰度;b,重同位素丰度;n,该元素原子个数当分子中含有两种卤素,同位素峰的强度比按(a+b)m(c+d)n2.S、Si、O原子的识别及数目[A+2]/[A]>4.4%时,而又不含Cl、Br时,则可考虑A离子含有一个S原子,同时S对[A+1]的贡献为0.8%。[A+2]/[A]>3.4%时,而又不含Cl、Br、S时,则可考虑A离子含有一个Si原子,同时Si对[A+1]的贡献为5.1%。O的A+2同位素的丰度很低(0.2%),通常必须在确定了“A+1”元素和其它“A+2”元素之后再计算O原子数。3.C原子数的计算[A+1]/[A]×100%≈1.1%C+其它(A+1)元素的贡献和/或其它(M-1)峰中(A+2)元素的贡献碳原子数≈[A+1]/[A]÷1.1%4.由同位素丰度计算元素组成步骤把估计的实验误差加到“相对丰度”的原始数据上一般误差为相对误差的±10%或绝对误差的±0.2%,两者中取其大者。把这组峰的全部数据归一化(包括实验误差在内)找出所有的“A+2”元素,把它们的丰度贡献分别列在单独一栏中确定可能的C原子数,同样把它列于单独的一栏中由差数确定“A”元素的种类和原子个数m/z相对丰度1390.5140251412.51421.21430.1归一化210010±1.04.8±0.80.4±0.8S19.90.84.4O11001001000.08.81000.20.30.4C8C9C8HS12C9S×注意:对丰度贡献的干扰问题对(A+1)、(A+2)峰(有时对A峰)的贡献可能来自其它的碎片离子(或杂质、本底、离子分子反应),此外,(A-1)峰中的[(A-1)+2]元素的重同位素也可能对(A+1)峰有贡献,所以计算这些峰的元素组成时应加以校正。通常选用每组峰中高质量端的重要峰进行同位素丰度计算计算元素组成的准确度随峰的丰度增大而提高计算元素组成时还要考虑各峰的一致性NF3CF3ClC2H2Cl2CHCl=CHClCClF2CF3二、由高分辨质谱确定分子式高分辨质谱(highresolutionmassspectra)可测出样品分子的精确质量,精确到mu~1ppmu,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可给出分子离子峰的元素组成。一般HRMS测定分子离子相对质量数的误差不大于±0.006。结合NMR等波谱解析,判断最后的分子式。第七节推测官能团和碳骨架一、概述1.离子电荷位置的表示CH3CH2CH2OH;+R+
2.电子转移的表示:一个电子的转移;:一对电子的转移。3.共价键断裂方式(1)均匀断裂(匀裂:homolyticcleavage)(2)非均匀断裂(异裂:heterolyticcleavage)(3)半非均匀断裂(半异裂,hemiheterolyticcleavage)二、有机分子裂解类型(一)简单断裂1.―断裂(自由基引发,均裂)反应的动力来自自由基强烈的电子配对倾向。由自由基中心提供一个奇电子与邻近原子形成一个新键,而邻近的原子的另一根键断裂,故称裂解。―cleavage:含杂原子的饱和化合物20306070405080901003044m/zCH3(CH2)9CH2NH2M=157―断裂——丢失最大烃基的可能性最大丢失最大烃基原则―cleavage:含杂原子的不饱和化合物OO―cleavage
:含双键的化合物RCH2CHH2CRCH2CHH2CR'CH2CHHCRR'CH2CHHCRR'CH2CHHCRCH2RRCH2m/z=91m/z=91m/z=39HC扩环苄基离子卓鎓离子HCHCHCm/z=65引发α断裂反应的倾向:N>S,O,π,R·>Cl,Br>H2.i-裂解:电荷引发,异裂,inductivecleavage正电荷使一对电子转移而发生*i-碎裂一般都产生一个碳正离子。*对于没有自由基的偶电子离子,只可能发生i-碎裂。
-断裂与i-断裂是两种相互竞争的反应。N一般进行-断裂;卤素则易进行i-断裂3.σ―断裂:不含杂原子和不饱和键的化合物σ-cleavage:半异裂正己烷简单断裂与分子结构的关系(1)有利于稳定碳正离子:(2)有利于共轭体系的形成(3)当分子中存在杂原子时,裂解常发生于邻近杂原子的C-C键上(4)有利于形成稳定的中性小分子(象H2O,CO,NH3,ROH等)(二)重排断裂
rearrangementcleavage常见的有麦克拉夫悌(Mclafferty)重排开裂(简称麦氏重排)和逆Diels-Alder开裂1.麦氏重排麦氏重排条件:含有C=O,C=N,C=S及碳碳双键与双键相连的链上有碳,并在碳有H原子(氢)六元环过渡,H转移到重键原子上,同时键发生断裂,生成一个中性分子和一个自由基阳离子例例具有环己烯结构类型的化合物可发生此类裂解,一般形成一个共轭二烯正离子和一个烯烃中性碎片:2.逆Diels-Alder重排(RDA)3.分子碎片重排后再次裂解:
(三)有机化合物的一般裂解规律
1.偶电子规律
偶电子离子裂解,一般只能生成偶电子离子。
2.烃类化合物的裂解
优先失去大基团,优先生成稳定的正碳离子。
3.含杂原子化合物的裂解(羰基化合物除外)胺、醇、醚、硫醇、硫醚类化合物,主要是自由基位置引发的Cα-Cβ间的σ键裂解(称α-断裂,正电荷在杂原子上)和正电荷诱导的碳-杂原子之间σ键的异裂(称i-异裂),正电荷发生位移。
4.羰基化合物的裂解
自由基引发的均裂及正电荷诱导的异裂。
5.逆Diels-Alder反应(retro-Diels-Alder)
6.氢的重排反应
1)Mclafferty重排
2)自由基引发或正电荷诱导,经过四、五、六元环过渡氢的重排1.饱和烃(alkanes)(1)直链烷烃二、各类化合物的质谱分子离子:C1(100%),C10(6%),C16(小),C45(0)
有m/z:29,43,57,71,……CnH2n+1系列峰
(σ—断裂);一般看不到M-15峰;相对丰度以含C3、
C4、C5的离子最强,然后按离子的质量数降低。有m/z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竞赛考核练习题
- 冬季施工方案目录内容有哪些(第二稿)
- 法律实践创新研究
- 艺术·家族传承
- 走读申请书范文
- 购房户口迁移申请书
- 初级公司信贷-银行专业初级《公司信贷》模考试卷5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换证申请书
- 请假申请书如何写
- 设计需求反馈的快速响应通道
- 2025寒假开学第一课 课件【1】
- 2025年上半年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华宇工程限公司中层干部公开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会议室墙面隔音板施工方案
- 特朗普就职演说全文与核心要点
- (完整版)陆河客家请神书
- 2025年教科版新教材科学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有答案)
- 集团专利管理制度内容
- 2024-2024年高考全国卷英语语法填空
- 提高住房公积服务质量打造住房公积金服务品牌
- VAV末端系统调试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