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转型时期的中国互联网治理之道_第1页
探析转型时期的中国互联网治理之道_第2页
探析转型时期的中国互联网治理之道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析转型时期的中国互联网治理之道

他进一步指出,当前有三种力量正在改变着世界的发展进程,在中国尤其如此——第一种力量就是在全球化进程中不断发展的经济;第二种力量是政府行为;第三种力量是互联网通信,为地球上提供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即时交流的可能性。然而,当他做此判断之时,或许并没有意料到,有一天竟然会发生“Google对抗中国互联网管制”这样的全球性事件。其实,谁也没有预料到,“全球化经济-政府行为-互联网”这三种改变世界的力量尽然会以这样一种令人意外的方式,错综复杂地纠结在一起。就在Google声明之后的隔日,1月14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专访时系统性地阐述了中国政府的互联网治理思路,尽管王晨对于Google事件没有直接评述,但这次访谈让我们看到了与这一事件相对应的、政府在全球时代互联网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主导性角色。王晨表示,我们要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发展之路。改变中国的历史选择与一般人认为是张树新、张朝阳、丁磊等一批互联网企业家们引发了中国互联网产业革命的印象不同,实际上中国的信息化进程,从一开始就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政府始终是互联网产业的一个先行引导着、游戏规则制定者和市场行为规范者。在中国还未接入世界互联网之前,中国政府就展开了规划、推进信息化进程:1989年11月启动的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就是一个在国家计委立项、由世界银行贷款支持的信息基础设施项目。1993年3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启动了金桥工程,提出并部署建设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同年12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1993年4月20日,中国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通过美国Sprint公司国际专线连入Internet,中国成为国际认可的拥有互联网的国家。中国互联网的序幕,在政府主导下启动。在此之前,中国科学院研究院钱华林在日本神户举行的INET'92年会上,与美国科学基金会国际联网部负责人第一次正式讨论中国连入Internet问题之时,却被告知:中国接入Internet有政治障碍,因为网上有很多美国政府机构。然而,互联网上意识形态的差异和政治障碍并没有阻碍中国政府实施信息化的决心。显然中国政府领导人敏锐地意识到了信息化对于实现中国经济范式转变的重大意义,积极地利用全球化进程的这一有利机会,推动改革开放进程,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转型。从1997年4月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通过“国家信息化95规划和2000年远景目标”开始,中国的信息化就步入政府主导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轨道,规划将中国互联网列入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1998年成立了信息产业部,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1999年底,副总理吴邦国任组长的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确立了“政府先行,带动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思路。那时,中国领导人对于互联网的发展予以了肯定和支持,江泽民在2000年6月接受世界著名的《科学》杂志埃利斯·鲁宾斯坦独家专访时,表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如今我们有了好的条件,可以获得世界上的大量信息。信息的增值作用体现在它的‘共享性’和‘开放性’上。不仅是中国的年轻人,全世界的年轻人、学者、科技人员都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其他一切交流手段。”正是在国家领导人开明决策以及政府推动之下,互联网开始进入公众生活,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互联网上开展的各种服务应用如雨后春笋般产生出来,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给民众信息获取带来极大的自由与便利,并因此改变了中国。全球化最成功的受益者从1997年起,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就基本上以每半年翻一番的速度在增长。恰如王晨所说“到如今经过15年的发展,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3.6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互联网日益深入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深刻改变了人们社会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2000年迄今为止的10年间,中国互联网保持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中国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2009年一次会议中指出,从产值规模上讲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信息产业大国。显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时代信息化最成功的受益者之一,信息技术产业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十几年前中国领导人战略选择的正确性,已经得到历史检验。2006年1月胡锦涛在一篇《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讲话中,延续了这种思考:“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科技将进一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知识传播应用进程的重要引擎。”出于同样的考虑,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11月领导制定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了清晰完善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及其实施方案。政府主导下的互联网治理中国互联网从一开始就是政府主导规划之下的结果,所以关于互联网的治理一开始便纳入国家的宏观治理体系中。1994年接入互联网不久,中国政府就开始着手建立互联网管理机制。1996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1998年公安部正式成立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负责组织实施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打击网上犯罪。中国领导人对互联网的双重性有着清晰的认识。在2000年6月28日的一次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江泽民指出“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因此,中国政府对互联网治理的方针是“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网络化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依法治理的必要性也得到强调,“要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法规以及有效防止有害信息通过网络传播的管理机制,制定通过信息网络实现政务公开和拓宽公民参政议政渠道的法律规范,形成通过信息网络引导和鼓励全社会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有效机制”。江泽民这些思考成为中国互联网治理体系形成的基础。2000年之后,中国政府加快了互联网管理的立法工作和有针对性的专项整治工作,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监管政策和法律法规逐步确立。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互联网治理有了更加明确清晰的思路:“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快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建设,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奠定了延续至今的中国互联网治理体系格局。中国执政党和政府试图依法规范互联网的秩序,将互联网纳入增长国家软实力、增强执政能力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的轨道上来,在其国家意志的主导下将互联网塑造成为继续深化改革、实现中国社会信息化转型的积极力量。互联网治理中的风险、自由与责任约瑟夫·S·奈说全球性程度越来越“厚”,全球范围内思想、信息、知识流动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广泛,全球化中的依从和冲突也越来越突出,中国政府对于互联网管理的“积极性”和“有效性”的诉求也越来越迫切。因为,恰如乌尔里希·贝克指出的那样,“我们正在向一个危机和风险的世界迈进”。王晨在多次谈话中也表示“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中国,社会矛盾凸显,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网上舆论多元多样多变”,中国政府愈加认识到“引导网上舆论,维护网上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这将决定着是否能够有效应对改革中面对的风险,维持社会稳定发展。“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能否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这一点,2007年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特别予以强调。2005年以后,随着博客、播客等Web2.0服务模式在中国的兴起,网民成为信息的提供者、创造者。在大大丰富了网上信息内容的同时,也出现了淫秽、色情、非法信息泛滥的趋势。淫秽图片、色情聊天、网络暴力,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同时网络欺诈、网络黑客攻击、网络盗窃等网络犯罪也对网络运行安全和网络公共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网上信息安全的突出问题,全社会特别是广大教师和学生家长对此反应强烈,呼吁政府部门进行有效监管。而互联网在群体性事件中的舆论动员力量,也引起中国政府对于互联网安全的重视。在此情况下,从2007年4月开始,由公安部牵头,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扫黄打非”办等中央10部门连续两年开展了依法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取得了网上“扫黄打非”的重大突破。2009年1月,由国务院新闻办联合7部位发起的“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则以坚决强硬的执法力度,将互联网“扫黄打非”行动进一步引向深入。相对于西方政府互联网治理中对于传统信息自由价值的单纯诉求,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政府更强调与自由相匹配的责任。2006年3月两会期间,美国广播公司记者就互联网管理向温家宝总理提问,温总理的回答是“自由意味着责任”。温总理指出,根据《宪法》的规定,每一个公民都有利用互联网的权利和自由。但是同时每一个公民又要自觉地遵守法律和秩序,维护国家的、社会的和集体的利益。中国对互联网实行依法管理,同时我们也倡导互联网业界行业自律,实行自我管理。这一点在2010年伊始,中国政府就Google事件的声明中被再一次强调。贯穿其中的逻辑是中国政府对互联网治理的主导意识和维护社会稳定、改革开放大局的责任意识。不可逆转的信息化及互联网治理转型中国政府强势的行政监管对于互联网不法经营者形成有效震慑,充分维护了健康有序的互联网秩序。但是,也暴露出目前治理体系中的一些不足和缺陷,那便是一刀切的强势监管方式,在有效打击网络不法经营者、净化市场环境的同时,对于部分互联网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和运营环境也造成了冲击。这引起了互联网行业内利益受损者的不满,并使公众对中国互联网的管理导向产生了质疑。因此,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问题是:如何贯彻其“政府主导、公众参与、民主决策、高效透明”的原则,进行互联网治理体系的进一步改革,形成“政府主导、行业组织、企业和互联网用户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在维护互联网行业创新积极性的前提下,采取更具弹性的治理方式和适度监管方式,展开国际协作,全方位规范互联网秩序,提高互联网管理的效率。然而,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中国政府不会因此中断信息化进程,甚至使互联网开放、发展的基本方向发生逆转。在其既定战略中,互联网已然是其进一步完成其宏大改革理想的一支必不可少的基本力量。中国政府不仅在刺激互联网对于GDP的经济提振作用,而且试图发挥互联网在舆论监督、反腐败进程中的政治效应。2008年以来胡锦涛与温家宝主动上网与公众沟通,传达了这一积极信号。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政府的战略思考中,已经把下一代互联网Ipv6和物联网纳入到其信息产业规划中来,并且试图在未来的全球信息产业格局中与美国一争高低。活跃在国内外互联网论坛上的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蔡名照,曾经在一次公开发言中表示:中国参与互联网管理的人,不是憎恨互联网的人,而是热爱互联网的人。这句话实际上流露出中国政府对于互联网治理的基本态度以及及背后的玄机。相关动态:8月11日消息,昨日下午浙江省委在杭州举行“浙江论坛”报告会。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省政协主席周国富等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出席报告会。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外宣办主任、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王晨应邀作《我国互联网发展和管理》专题辅导报告。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