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荷花淀
孙犁新疆兵团第六师五家渠职业技术学校李春霞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学习本文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及心理的作用,领会小说质朴简明却又内涵丰富的语言特色,从而提高学生文学欣赏和写作能力。
二、感受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点:理解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的作用。教学难点:1、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2、在分析感悟的基础上实现小说人物形象的再创造。教学课时:二课时
1、通读小说,可以分角色读,边读边提示。
摄于1983年作者简介
孙犁,1913年4月生,2002年7月逝世,现代作家。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人,“七·七”事迹前夕,曾在白洋淀当过小学教师。抗战以后参加晋察冀边区的革命工作。历任冀中抗战学院、华北联合大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教员和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晋察冀边区文联编辑。1949年后,在天津日报社工作,历任副刊科副科长、编委,长期主持天津日报文艺副刊编辑工作,后任顾问;曾任中国作家协会顾问、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名誉委员,天津市作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等职。他的《白洋淀纪事》是在延安写的,其中许多短篇,深刻地反映了冀中儿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精神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荷花淀》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非常熟悉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的生活,他的作品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写《荷花淀》的目的在于反映“战争和革命改变了人民的生活,也改变了民族的精神气质。”他的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散文集《文学短论》;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记事》。这个结集显示了作家成熟了的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这一独特风格对当代文学发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一个数量相当可观的河北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白洋淀派”,与“山药蛋派”(赵树理风格)齐名。由于他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又被称为“诗体小说”。
白洋淀地区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芦沟桥事件后不久,国民党放弃这一带土地,仓皇南逃,当地人民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在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下,白洋淀人民积极投入了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该地军民利用白洋淀的河湖港汊,同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白洋淀今日的白洋淀白洋淀位于保定市东约45公里,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总面积366平方公里。淀区内被36个村庄和12万亩芦荡分割成大小不同的146个淀泊,最大的2万多亩,最小的180亩,由3700多条沟濠、河道,把这些淀泊串联成一座巨大的水上迷宫。如今的白洋淀:当属水乡风光,而且随季节不同景色各异:春季芦苇丛生,满湖青翠;夏季荷花初绽,风光旖旎;夏季芦苇密集,水道形成苇墙中的迷宫,秋季芦花纷飞,鱼鸭满淀;冬季湖面冰封,莹润如玉。春天,小小的荷苞在水中若隐若现,一到夏季,荷花淀里一派生气勃勃,千亩荷花竞相争艳,满淀飘香,景致之美,简直难以言喻。写作背景
现代著名作家孙犁1936年到了白洋淀附近的安新县同口小学教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或是清晨或是黄昏,他经常到白洋淀边散步。慢慢地,他熟悉了这一带的风土人情,熟悉了这里人民的劳动和生活。1937年,日寇的铁蹄踏进这一地区,他切身体验到了这里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在抗日的旗帜下,男女老少都动员起来。虽然热土难离,但为了保家卫国,为了打鬼子,各个村庄的青年农民都自愿地奔赴抗日前线。至于那些青年妇女所表现出的识大体、顾大局,乐观向上、无私奉献的精神,更使他由衷敬佩。基于这种心理,他写成了《荷花淀》这篇著名的小说。
写《荷花淀》的目的在于反映“战争和革命改变了人民的生活,也改变了民族的精神气质。”
[新课导入]
一提起战争,我们的脑海便不觉浮现出炮声隆隆,硝烟四起;一提起战争,我们便不觉联想起那些驰骋疆场,奋勇杀敌的英雄领袖。然而,这不是战争的全部,战争是一个让人思考、让人感悟的名词,它演绎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见证了人性中的正义与邪恶。
列举有关描写战争场面的词语(提问):血肉横飞、血污泪痕、枪林弹雨、硝烟烈火、断壁残垣……
我们来看他描写的环境:比方一个小偷头了你家一把破扫把,和偷了你家祖传的宝玉,你会怎么样?联系本文的环境描写。
塑造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言行描写和景物描写。重点内容:这篇课文中,景物描写与对话描写就有多处,而且写得多情而精彩。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到具体的例子,进行分析。战斗中成长
荷花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夫妻话别月下编席夫妻夜话送夫参军探夫遇敌相约探夫失望而归遇敌脱险助夫杀敌遇夫歼敌船中畅谈锻炼成长景物描写对话描写细节描写勤劳美丽
深明大义温柔多情沉着机智课文结构(请学生先熟悉课文)概括情节——人物活动的成长历程结构情节性格时间线索︵一︶送夫参军(夫妻话别)(故事开端)1、编席候夫月亮升起来2、夫妻话别勤劳美丽深明大义很晚——鸡叫3、送夫参军难以割舍第二天
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的描写:“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
开头便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交待了“话别”一场的时间、地点。而“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的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月色皎洁、洁白的苇席遍地、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荷花飘香。这段景物描写从人的视觉、嗅觉来写荷花淀的夜景“银白的世界,薄薄透明的雾,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使人感受到一种清新与宁静,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
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①、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益着人物心中的情。在水生嫂眼里,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体现了她对家乡的爱。
②、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这段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水生嫂就在这样的背景里生活、劳动,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的形象。
③、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的描写,不仅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和谐和的氛围,而且也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作了铺垫。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读过的书刊、看过的电影电视思考一下,中国人在感情表达上用什么方式,特别是在亲人离别和亲人久别重逢的时候。哪位同学来说说看?2、请三位同学,分别充当水生、水生嫂和解说者三个角色朗读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品味人物对话及细节描写。
人物对话:“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了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他们几个呢?”--水生答非所问,故意岔开话题,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
“怎么了,你?”--水生对妻子的问话用“还在区上”,虚晃一枪,又岔开了话题,无话找话。水生嫂察颜观色,感到今天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机敏和稳重的性格。
“你总是很积极的。”(低着头”表现了水生嫂的性格:传统贤惠的农村妇女,对丈夫很顺从;有一丝嗔怪,但并未反对,说明她深明大义。)在妻子的逼问下,水生终于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水生嫂此时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她爱丈夫,爱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个报名参军,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个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对丈夫责怪中含有赞扬。传神的细节描写
1、“吮(shǔn)手指”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水生突然提出参军要走,“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女人猝不及防,心里受到极大震动,原本让苇眉子在怀里跳跃的编席能手慌乱中竟让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一“吮”字可让人体味出:事情来得太突然,水生嫂非常吃惊,但她又强忍着感情,努力平衡自己的情绪。水生嫂是识大体、明事理、有觉悟的农村妇女,不能让丈夫说自己软弱、落后、拖后腿。“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丈夫参军去打鬼子,她没有理由也不会阻拦,这是女人的基本思想。但她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自然会联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产和生活的担子该有多重啊!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经过水生的一番劝说,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他不仅为革命事事走在头里,而且能体谅家里的难处,所以,水生嫂摆正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支持丈夫参军。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格。
“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
"嗯。“水生鼓励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进步,劝诫妻子不要当俘虏,要与敌人拼命。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
2、
临别嘱咐:1“没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2“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3“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荷花淀》中的夫妻话别,是真正的“生离死别”,夫妻各自的内心波澜、悲痛担忧,都隐藏在作品的字里行间了。水生嫂与丈夫面对“生离死别”所激发出的那份浓郁缠绵的夫妻之情,千言万语难尽,作者却惜墨如金,只简单写了几句,可是把那份感情表现得愈加幽深、丰富。离别在即,女人恳切而动情地问丈夫还有什么嘱咐,丈夫最后的嘱咐是:“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
你能掂量出这句话的份量吗?这是全篇小说中份量最重、内涵最多的一句话。战争年代,被敌人捉了活的,对一个年轻少妇来说,就意味着被羞辱的命运,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家庭的悲剧,更是一个民族的耻辱。一对恩爱夫妻,他们最担心、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这样一个事实。因此,丈夫要求妻子去拼命,正应了那句古话——“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此时夫妻的思想感情,一定经历了瞬间的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为了个人的、民族的尊严,他们的选择只能是与敌人“拼命”。此刻女人是流着眼泪答应丈夫的。你看,从内心一惊,到理解丈夫,从鼻子发酸,到狠下决心,答应丈夫的嘱咐,把一个女人丰富、复杂、高洁的情感世界,表现得多么淋漓尽致而又回环曲折。
水生嫂的性格既有中国妇女传统美德,又有解放区妇女进步特点。勤劳善良:她织席子又快又好,可以看出她能干与勤快;丈夫是游击队长、党的负责人,大部分家务劳动得由她承担。她上要奉养公公,下要育护孩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温柔体贴:丈夫工作晚归,她首先“站起来要去端饭”;丈夫说要参军,她“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表现了她对丈夫的依恋。丈夫参军没几天,她心里思念丈夫,又偷偷地和众伙伴去探望丈夫,对丈夫一往情深。深明大义:丈夫参军,她并没有拖丈夫的后腿,虽然她并不想让丈夫走。丈夫去别人家做动员工作,她一直“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要听听丈夫的“嘱咐”。丈夫说“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她着眼泪答应了他,体现了她的忠贞。用现代版的来朗读改写后的对话:
(很晚丈夫才回来……)
女人抬头瞪着他说:“死到哪里去了,这么晚才回来!没你的饭了。”说着,拍拍手站起来要往灶间走。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说:“有事快说。我知道,回来晚了一准没好事。”
水生咧嘴笑了,“你看你,尽瞎猜。”四下里看看又说“爹呢?”
“你还有爹呀?早睡了。”
“小华呢?”
“你甭跟我打岔,到底有什么事?给我痛快点。”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停下了手里的活儿,怔了一下,站起来,并不看水生的脸。“不就是这么点事嘛,还又是问爹又是问小华的,婆婆妈妈不直说。我给你弄点饭去。”
水生一把拉住她:“我吃过了。今天在县里开会,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的眼睛熠熠闪光:“这才是我的好丈夫,爹的好儿子。你要是不积极,爹和我都不依你。”
请比较原文中的女人和改写后的女人性格及心理的同。
原文中的女人温顺、体贴,对丈夫极为依恋,甚至有些缠绵,虽然她同时也是含蓄的,但她是有勇气有准备承担丈夫交给她的任何责任的。(水)对丈夫的举动都很敏感,都很爱自己的丈夫,都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国心。
改写后的女人变得泼辣、外露,她用表面上的不在意掩饰内心的不舍之情,故意把事情说得轻描淡写好让丈夫放心。(火)
2、请比较下列三段对话,选出最适合水生嫂性格的一段,并思考为什么其它两段不适合?
人物:1234
女人:
1、“你走我不拦你,小华和爹你也带走。“2、“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3、“你走我不拦你,我跟你一块去。”4、“你走,我不拦你,咱们一起走。
水生:1、
“我又不是去走亲戚。“2、“家里的事只有靠你了。”(原文中夫妻是情谊绵绵)3、“我是去打仗,不是去旅游。”4、“我们去打鬼子,你一个娘们去干什么?不成。
女人:1、“那咋不成?我可以帮你们做饭、洗衣服……2、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默默承受,传统妇女)3、“我在家还要干农活,更忙。”
4、“古有花木兰,女人能打仗,我也跟你打仗去。”(泼辣)
水生:1、
“等打完了鬼子我谢你。”
2、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3、“等打完了鬼子,我谢你。”
女人:1、“哼,2、嗯
3、说的轻巧。”
4、“不嘛。”(嗲声)(小女人,不关心国家大事,这是现代概念,过去是不明大义。)
现代版:水生嘱托的话:水生说:“我走了,很可能回不来,因为要打仗了。要是我回不来,你看着办吧。你也不要太死心眼,你看着办吧。”
这样也可以,也不是不可以。或者说:“要是被日本鬼子抓住了,也不要跟他拼命,好死不如歹活着。”
这行不行?不行。中华儿女,中华民族文化,不是这样。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
调动人性化、情绪化的描写手段人物刻画对话描写细节描写动作描写1、“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机敏多智第一句,先说探望的可能性,又表明自己不拖尾巴的立场,再找借口,显得很精明乖巧。2、“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表现出该女人直爽开朗的特点。心直坦率。3、“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嫂说的,她说出了一个事实,表现出一种顾虑,是稳重谨慎的性格,心细成熟。4、“哪里就碰得那么巧
,我们快去快回。”性急侥幸。
5、“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第五句是在说假话,说不想去其实很想去,说没看头其实大有看头。说明她言不由衷,很怕难为情。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犹抱琵琶半遮面”。一个羞涩忸怩而又十分可爱的形象。
这些人物语言非常个性化,或乖巧或爽快或稳重或羞涩,跃然纸上。那么,她们的语言中有没有透露出共同的心理?
探夫时妇女们的对话
商量探夫“听说他们在这里还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了一件衣裳”“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文静含蓄心直口快腼腆忸怩都表现出对丈夫想念牵挂,情愿冒着危险去看望丈夫。
有共性就能达成共识,于是这几个女人带上小包裹,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探望丈夫去了。不巧的是,丈夫们已经在前一天半夜里离开了。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但青年人总是朝着愉快的方向去想,不久,她们又说笑起来了,她们说些什么呢?又表现了她们的什么性格特点呢?女人去找她们的丈夫的对话,有的比较忸怩,有的比较坦率,有的找借口,说是婆婆叫的,实际是她自己想看丈夫,很正常的,这是人之常情。要是丈夫走了妻子都不思念,那就不正常了,那就糟糕了,那丈夫就不消打仗了,那日本鬼子来了,来了就让他来吧!正是由于日本鬼子破坏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才把他们赶走。但这些女人说的很含蓄,包括水生和他的妻子之间。为什么要含蓄?含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
中华民族的文化,像所有的文化一样,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儒家是比较积极的,道家比较消极。人有时候需要一点阿Q精神,特别是在受挫折的时候。中国人对待自己内心痛苦的时候,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课文中妻子送丈夫上前线,丈夫不知是死是活,回来的时候可能缺条胳膊,断一条腿,是很痛苦的事情。但是我们看不看得出来,他们内心痛苦得不得了?
但在课文中,我们看出她们有点舍不得,但还比较乐观。
成长起来的女人们
妇女们经历了伏击战后的对话,表现出了她们已经开始成熟,请学生自己分析欣赏。(找到内容,请学生表演独)
水生“丢东西”的细节描写说明了什么含义?
水生借“丢纸盒”来表达特定环境中对亲人的体贴、无限的温情及对妇女参战取胜的奖赏,体现了水生粗中有细、关怀备至的性格。课文总结——夫妻之情,家国之爱
小说虽然描写的是抗日战争的事情,但是并没有直接写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把笔墨集中在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上。通过描写这些善良、纯真的人们,在战争环境中表现出人性的光辉,来表现人民不畏强暴,保卫家园的精神状态。侵略战争是反人性的,反抗侵略者的人们以纯美的人性、崇高的人格,在精神上已经战胜了侵略者。这是抗战胜利的精神源泉。小说中,水生等参军的人对家庭的眷顾,他们委托水生来做家属的工作,正表现了他们对亲人真挚的感情;水生嫂等妇女们虽然委婉地流露出对丈夫们的难舍之情,但还是义无反顾地为丈夫们打点行装,送他们上战场打击侵略者。至于以后妇女们感情依依探望征人,又为丈夫们分担任务,参加战斗,更是由夫妻之情上升至家国之爱。有国才有家,有对亲人的深情才有对国家的忠诚。
艺术特点:一、淡化的情节夫妻话别敌我遭遇探夫遇敌(发展)助夫杀敌(高潮结局)成立队伍(尾声)二、虚化的人物
景物描写人物对话细节刻画三、诗化的景月下白洋淀正午淀上风光荷花淀提供背景
衬托人物
烘托心情
推动情节四、个性化的语言商量探夫机智伶俐、质朴憨厚、稳重谨慎、率直急切、忸怩含蓄夫妻话别勤劳朴实、挚爱丈夫
识大体、明大义五、传神的细节1.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2.“渐渐听清楚枪声是向着外面,她们才趴着船帮露出头来”“各人就找到了各人的丈夫”。3.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
几个青年妇女把掉进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这篇小说刻画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妇女的群体形象。
她们勤劳善良、勇敢质朴,明大义,识大体。她们深爱丈夫,但在国难当头却能把对丈夫的爱和对祖国的爱统一起来,积极支持丈夫参军。
经历了荷花淀伏击战后,她们深受教育和鼓舞,同时对丈夫从事的事业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于是投身抗战行列来。这种抗击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1 Meeting new people Lesson 5(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2 我学习我快乐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8安全记心上 第一课时 平安出行(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 股份合同范本
- 会所餐饮合同范本
- 菜地整治合同范本
- 出包合同范本
- 入股服装合同范本
- 8《小心火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鲁科版
- 纺织合同范本
- 校园招聘活动策划方案(6篇)
- 数字二维动画课程设计
- 中国卫生巾行业消费形势与竞争格局分析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程序文件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精美课件(第1课时)
-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 第12课 实现人生价值-【中职专用】2024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金牌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中国大豆加工发展现状简析
- 2024年海南省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 GJB5765-2006 军用机场场道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 JJG 705-2014液相色谱仪行业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