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通货膨胀_第1页
第九章通货膨胀_第2页
第九章通货膨胀_第3页
第九章通货膨胀_第4页
第九章通货膨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货币理论(下)

——通货膨胀第一节通货膨胀的定义度量和分类第二节通货膨胀的成因第三节通货膨胀的效应第四节通货紧缩的治理第五节通货紧缩理论案例:印度通货膨胀--人们购物用钉起来的钞票§1通货膨胀的定义度量和分类一、通货膨胀的定义inflation二、通货膨胀的度量国民(或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综合反映国内物价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标将国内生产总值的名义值化为实际值所使用的价格指数编制方法:财富指数通货膨胀缺口:指实际总需求水平大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水平所形成的缺口。或,指在充分就业经济中投资超过储蓄的差额,即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的差额。其它指标三、通货膨胀的分类按是否有预期预期型通货膨胀非预期型通胀奔腾通货膨胀(一)按照价格水平上升的速度分

爬行的通货膨胀,年物价水平上升速率在2%-3%,并且在经济生活中没有形成通胀预期。温和型通胀,价格总水平比爬行式高,但又不是很快,具体白分别没有一个统一说法。恶性通货膨胀,亦称超级通货膨胀、飞行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非常高(一般达到三位数以上),而且完全失去控制,其结果是导致社会物价持续飞速上涨,货币大幅度贬值,人们对货币彻底失去信心。奔腾式通胀,物价上涨率在两位数以上,且发展特别快。第九章11

恶性的通货膨胀一旦发生,这时整个社会金融体系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正常的社会经济关系遭到破坏,最后容易导致社会崩溃,政府垮台。这种通货膨胀在经济发展史上是很少见的,通常发生于战争或社会大动乱之后。目前公认的恶性通货膨胀在世界范围内只出现过3次。第一次发生在1923年的德国,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德国的物价在一个月内上涨了2500%,一个马克的价值下降到仅及战前价值的一万亿分之一。第二次发生在1946年的匈牙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匈牙利的一个便哥价值只相当于战前的828×1027分之一。第三次发生在中国,从1937年6月到1949年5月,伪法币的发行量增加了1445亿倍,同期物价指数上涨了36807亿倍。

解放前夕,通货膨胀剧烈时,大面额钞票大量印行,旧银行职员在清点成捆钞票。1937-1949年国民党统治时期

恶性通货膨胀情况100元法币的购买力变化:1937年可买黄牛2头;1938年可买黄牛1头1939年可买猪1头;1941年可买面粉1袋1943年可买鸡1只;1945年可买鸡蛋2个1946年可买固本肥皂1/6块1947年可买煤球1个1948年8月19日可买大米3粒1949年5月可买大米2.45/10000000粒1923年间德国的恶性通货膨胀

1923年12月,沃伦教授和皮尔逊教授曾将德国的通货膨胀数字绘成书本大小的直观柱状图,可是限于纸张大小,未能给出1923年的数据,结果不得不在脚注中加以说明:如果将该年度的数据画出,其长度将达到200万英里。

印度新德里一商贩在收取顾客的货款时用钳子拆启钉在卢比上的钉书钉。在印度,顾客到银行提取卢比时,除了刚出印钞厂的新卢比外,所有旧卢比都是100张一沓用钉书钉钉起来的,顾客在银行无需当面清点,在任何时间如果发现有短缺,只要没有启封钉书钉,银行都会如数补齐。如今印度人习惯购物时带上100张一沓的卢比,请收款人帮助启封。印度通货膨胀空前人们购物用钉起来的钞票2002年12月17日2008年3月津巴布韦通货膨胀率已达100500%钞票上的“截止日”2008年初发行的面值5000万津元的新币上标明:至6月30日作废。每一个来到津巴布韦首都会变成亿万富翁一顿餐费钞票堆成山感觉到了拉斯维加斯的赌桌旁最为紧俏的日用品之一竟然是点钞机哈拉雷街上经常可以见到扛着山一样成捆的钞票购物的人。在餐馆结账,点钞需要耗费半个多小时。小公共汽车的收费是1500万津元,一听可乐已经涨价到5600万津元,只有使用1000万面值的纸币才可以使售票员点钞的工作量减少。津元兑美元的汇率每天都在变化,波动最大时,津元曾在一天内贬值一半。企业给员工的薪酬必须每两周调整一次,能源以及进口配件完全以美元支付。现在,津巴布韦国内的失业率将近80%。津巴布韦个人收入所得税起征标准上调到3亿津元。第九章19(二)按市场机制的作用分

隐蔽型通货膨胀也称为抑制型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是指社会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或潜在的价格上升危机,但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政策,使通货膨胀并没有真正发生。公开型通货膨胀第九章20(三)按照通货膨胀的成因分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定义:由于总需求增加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之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弗里德曼语)就是形象的比喻.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工资推进通货膨胀利润推进通货膨胀3、结构型通货膨胀由经济结构、部门结构失调引致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2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一、需求拉上二、成本推进三、供求混合推进四、结构性通胀斯堪的纳维亚模型:中国通胀成因的五种流派货币数量派需求拉动派成本推动派结构价格上涨派输入型通胀派§3通货膨胀的效应一、通货膨胀的正面效应

有利于经济增长菲力普斯曲线Phillipscurve菲力普斯曲线表明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当失业率较低时,通货膨胀率就较高;反之,当通货膨胀率较低时,失业率较高.通货膨胀和失业现象使政府陷入两难境地,政府无法同时解决两个问题,如果政府愿意付出某一方面的"恶化"的代价,就肯定可以在另一方面获得改善.1、政府投资增加财政向中央银行借款融资,中央银行增发钞票导致通货膨胀,实际是向所有人普遍征收了一种税收,即通货膨胀税。通货膨胀是对货币余额征税。2、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导致实质经济增加;3、社会上常有许多人患有“货币幻觉”,导致就业增加,产出增加;4、增加了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对实物资产需求增加,推动投资和产出增加;5、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二、通货膨胀的危害引起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使债务人得利,债权人吃亏实际财富持有者得利,货币财富持有者受损国家得利,居民受损通货膨胀打乱人们正常的生产和流通秩序市场不确定因素加大,价格信号确切性降低,增大生产性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较高的通胀率会错误地引导资金流向,使一部分资金从生产部门流向非生产部门通货膨胀时期,货币贬值,导致金融混乱、国际收支失衡

存款出现负利率,会引发挤兑企业成本增加,借款的信用风险加大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国际收支逆差通货膨胀能损害政府信用,使政局不稳§4通货膨胀的治理恶性通货膨胀——货币改革政府一般采取废除旧币发行新币同时辅以其他措施保持社会安定,恢复和增加生产,从而消除原来货币流通的混乱局面

比较温和的通货膨胀

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主要措施是紧缩需求和增加供给紧缩需求的政策减少总需求紧缩财政削减政府支出;限制公共事业投资和公共福利支出;增加赋税紧缩货币中央银行采取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限制银行信贷规模,减少货币存量针对需求拉上通货膨胀收入政策(针对成本拉动型)

政府制定一套关于物价和工资的行为准则,由价格决定者(劳资双方)共同遵守。目的在于限制物价和工资的上涨率,以降低通胀率,又不造成大规模失业。增加生产和供给供给不足,需求相对过剩是引起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增加生产的最关键措施就是减税针对结构性通货膨胀的结构调整政策使各产业部门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从而避免某些产品供求因结构失衡而推动物价上涨增加供给政策实行微观财政、货币政策,影响需求和供给的结构,以缓和结构失调引起的物价上涨。微观财政政策包括税收政策和公共支出结构政策。微观和货币政策包括利息率结构和信贷结构。结构调整§5通货紧缩理论一、通货紧缩的定义通货紧缩(deflation)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币值不断升值的一种货币现象。

对于其概念的理解,仍然存在争议。但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连跌三个月,即表示已出现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就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

对于通货紧缩的涵义,与对通货膨胀一样,在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从争论的情况来看,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1)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经济衰退的货币表现,因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一是物价的普遍持续下降;二是货币供给量的连续下降;三是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全面衰退。这种观点被称为“三要素论”。(2)另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一种货币现象,表现为价格的持续下跌和货币供给量的连续下降,即所谓的“双要素论”。(3)第三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就是物价的全面持续下降,被称为“单要素论”。二、通货紧缩的测量最为常见的反映物价总水平变化的指标:1、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GNPDeflator)2、生产者价格指数(即批发物价指数)(ProducerPriceIndex,PPI)3、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CPI)

应该说,三种价格指数都可作为测度指标,但综合分析,为了进行国际比较和考虑对居民的影响程度,采用消费者价格指数可能更合适一些。三、通货紧缩的类型1、根据发生程度相对通货紧缩:指物价水平在零值以上,在适合一国经济发展和充分就业的物价水平通货紧缩区间以下,在这种状态下,物价水平虽然还是正增长,但已经低于该国正常经济发展和充分就业所需要的物价水平,通货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这种情形已经开始损害经济的正常发展,虽然是轻微的,但如果不加重视,可能会有量变到质变,对经济发展的损害会加重。绝对通货紧缩:指物价水平在零值以下,即物价出现负增长,这种状态说明一国通货处于绝对不足状态。这种状态的出现,极易造成经济衰退和萧条。2、根据对经济的影响程度轻度通货紧缩:物价出现负增长,但幅度不大(比如—5%),时间不超过两年中度通货紧缩:物价下降幅度较大(比如在—5%~10%),时间超过两年严重通货紧缩:物价下降幅度超过两位数,持续时间超过两年甚至更长的情况称为严重通货紧缩(如上个世纪3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所对应的通货紧缩)3、根据产生原因需求不足型通货紧缩:指由于总需求不足,使得正常的供给显得相对过剩而出现的通货紧缩。由于引起总需求不足的原因可能是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也可能是国外需求减少或者几种因素共同造成的不足,因此,依据造成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可以把需求不足型的通货紧缩细分为消费抑制型通货紧缩、投资抑制型通货紧缩和国外需求减少型通货紧缩。供给过剩型通货紧缩:由于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在一定时期产品数量的绝对过剩而引起的通货紧缩。这种产品的绝对过剩只可能发生在经济发展的某一阶段,如一些传统的生产、生活用品(像钢铁、落后的家电等),在市场机制调节不太灵敏,产业结构调整严重滞后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绝对的过剩。这种状态从某个角度来看并不是坏事,因为它说明人类的进步,是前进过程中的现象。但这种通缩如果严重的话,则说明该国市场机制存在较大缺陷,同样会对经济的正常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4、根据表现方式显性通货紧缩隐性通货紧缩: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一样是一种货币现象。但是如果采取非市场的手段,硬性维持价格的稳定,就会出现实际产生了通货紧缩,但价格可能并没有降低下来的状况,而这种类型的通货紧缩就是隐性通货紧缩。四、通货紧缩理论一、马克思论

在经济学研究中,较早提出通货紧缩问题的是马克思,他在《资本论》中多次分析到流通中货币的膨胀和收缩问题。认为通货的膨胀和收缩可能由经济的产业周期引起,可能由流通中的商品数量、价格变动引起,可能由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引起,还可能由于技术因素引起。

但他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其对象是以金币为主的货币流通,由于金属货币本身具有价值,其过多过少都不会引起币值的变化,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供给的过多或过少才会引起币值的变动。

因此,马克思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信用货币(纸币)流通规律的基础上的。实际上是在讨论金币流通与替代金币流通的价值符号的关系,并非在讨论货币供给的多少与物价涨落的关系。二、凯恩斯论

继马克思之后,联系货币政策来讨论通货紧缩问题的是凯恩斯。他于1923年在《币值变动的社会后果》中分析了1914年到1923年英国物价水平的变动,指出“从1914年到1923年间,所有国家都出现了通货膨胀现象,也就是说,相对于可购买的物品而言,支出货币的供给出现了极大的扩张。从1920年起,重新恢复对其金融局势控制的那些国家,并不满足于仅仅消灭通货膨胀,因而过分缩减了其货币供给,于是又尝到了通货紧缩的苦果。”

他认为,通货紧缩将使社会生产活动陷于低落。指出:“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害,……两者对财富的生产也同样会产生影响,前者具有过度刺激的作用,而后者具有阻碍作用,在这一点上,通货紧缩更具危害性。”

而通货紧缩之所以会使社会生产活动陷于低落,是因为通货紧缩的再分配效应不利于生产者。由于生产者的生产资金大部分是借来的,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生产者停止经营,减少借款,把自己的实物资产变为通货,比辛苦经营劳作更有益。

凯恩斯在他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对通货紧缩现象的分析,更多使用的是就业不足和有效需求不足这样的术语,通过对30年代大危机的精辟分析,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的论断,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治理的对策自然就是扩张有效需求,而在扩大有效需求方面,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有效,在通货紧缩时期,政府要做的就是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机结合,尽可能地扩张有效需求。三、欧文·费雪

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不同,费雪是从供给角度,联系经济周期来研究通货紧缩问题的,他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研究,于1933年提出了“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他认为企业的过度负债是导致30年代大萧条的主要原因。在经济的繁荣时期,企业家为追求更多利润会过度负债,而在经济状况转坏时,企业家为了清偿债务会降价倾销商品,导致物价水平的下跌出现通货紧缩。通货紧缩的出现,又会使企业利润减少,生产停滞,失业增加。

而失业的增加,会使人们的情绪低落,产生悲观心理,对经济和生活丧失信心,更愿持有较多的货币,居民和企业的这种行为将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而因物价下降出现的利润减少和实际利率的上升,意味着企业真实债务的扩大,会使贷者不愿贷,借者不愿借。

过度负债和通货紧缩会相互作用,由于过度负债的存在,在经济周期的阶段转型时,会出现通货紧缩,反过来由债务所导致的通货紧缩又会反作用于债务,其结果会形成欠债越多越要低价变卖,越低价变卖自己的资产越贬值,而自己的资产越贬值,负债就越重的恶性循环。最后,则必然出现企业大量破产,银行倒闭的危机。该理论实际上是将通货紧缩的过程看作是商业信用被破坏和银行业引发危机的过程。五、通货紧缩的成因1、紧缩性的货币财政政策

如果一国采取紧缩性的货币财政政策,降低货币供应量,削减公共开支,减少转移支付,就会使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出现失衡,出现“过多的商品追求过少的货币”,从而引起政策紧缩性的通货紧缩。

2、经济周期的变化

当经济到达繁荣的高峰阶段,会由于生产能力大量过剩,商品供过于求,出现物价的持续下降,引发周期性的通货紧缩。

3、投资和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

当人们预期实际利率进一步下降,经济形势继续不佳时,投资和消费需求都会减少,而总需求的减少会使物价下跌,形成需求拉下性的通货紧缩。4、新技术的采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由于技术进步以及新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会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导致商品价格的下降,从而出现成本压低性的通货紧缩。

5、 金融体系效率的降低

如果在经济过热时,银行信贷盲目扩张,造成大量坏账,形成大量不良资产,金融机构自然会“惜贷”和“慎贷”,加上企业和居民不良预期形成的不想贷、不愿贷行为,必然导致信贷萎缩,同样减少社会总需求,导致通货紧缩。6、体制和制度因素

体制变化(企业体制,保障体制等)一般会打乱人们的稳定预期,如果人们预期将来收入会减少,支出将增加,那么人们就会“少花钱,多储蓄”,引起有效需求不足,物价下降,从而出现体制变化性的通货紧缩。

7、汇率制度的缺陷

如果一国实行钉住强币的联系汇率制度,本国货币又被高估,那么,会导致出口下降,国内商品过剩,企业经营困难,社会需求减少,则物价就会持续下跌,从而形成外部冲击性的通货紧缩。

六、通货紧缩危害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都属于货币领域的一种病态,但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比通货膨胀更严重。 首先,通货紧缩会加速经济衰退。由于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必然使人们对经济产生悲观情绪,持币观望,使消费和投资进一步萎缩,加速经济的衰退。

其次,物价的下降会使实际利率上升,企业不敢借款投资,债务人的负担加重,利润减少,严重时引起企业亏损和破产。由于企业经营的不景气,银行贷款难以及时回收,出现大量坏账,并难以找到赢利的好项目,经营也会出现困难,甚至面临“金融恐慌”和存款人的挤提风险,从而引起银行破产,使金融系统面临崩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