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
昆八中黄波初中化学分块知识教学交流从课本与考纲上分析:课题1原子的构成课题2元素课题3离子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考点透视】一、考纲指要1.了解原子的概念和构成。2.掌握从原子的角度来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3.初步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二、命题落点1.能从原子的角度描述物质的构成,如例1。例1:(10常州)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原子呈电中性 B.原子是实心球体C.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课题1原子的构成2.能从粒子的角度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如例2。例2:如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3.能用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实验事实,如例3。例3:在24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在一首诗中表达了物质不灭的观点:“无中不能生有,任何存在的东西也不会消灭。看起来万物是死了,但是实则犹生:正如一场春雨落地,霎时失去踪影;可是草木把它吸收,长成花叶果实,依然欣欣向荣。请你从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说明物质不灭的原因。解析:从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物质不灭,关键要指出在物理变化中微粒种类不变,质量不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要分解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构成新的分子,元素的种类、各原子个数、原子的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答案: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等粒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物理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本身不变。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改变。所以物质不灭。4.从典型实例出发,确认原子的真实存在,去探究粒子的性质等,如例4。例4:(2010.浙江杭州)中科院的全超导的“人造太阳”——托克马克核聚变试验装置的调试运行成功,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氘和氚是核聚变的原料(氘、氚原子核内都只有1个质子,但含不同数目的中子),聚变发生后,氘、氚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聚变是化学变化B.氘原子和氚原子属于不同元素C.氘原子和氚原子是氢的两种同位素D.氘原子和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5.计算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以及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如例5。例5:2.(10无锡9)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铕等9中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已知原子质量为152,核电荷数为63,则铕原子的核外电子为:A.63B.89C.152D.215【常见误区】1.不能抓住原子概念的本质特征。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了,是指原子核没有变化,核外电子还是有变化的。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但在此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如例1及例3。2.原子不但可构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并且能保持所构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同其他的粒子一样都具有不断运动,体积小、质量轻,粒子间都有一定的间隙等性质。如例1。3.原子的种类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的,一当质子数改变,其原子的种类随之改变,且此变化不是化学变化。4.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这两个关系式掌握的不牢。如例5。课题2元素【考点透视】一、考纲指要1.了解元素的概念,正确理解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结构。2.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了解该元素的有关信息。4.了解物质的简单分类。二、命题落点1.利用元素这一宏观概念,去正确描述物质的组成或成分,如例1。例1:5.(10日照19)自2010年4月1日始,我国对酒后驾驶进行了专项整治。交警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检测仪,来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原理是红色的重铬酸钾遇酒精后生成蓝绿色的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重铬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C.重铬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94D.组成重铬酸钾的各元素个数比为2:2:72.考查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如例2。例2: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C60B.O2C.HD.Al3.命题时往往给出元素周期表或部分内容,要求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递变规律,去推测一些未知元素的结构和性质,或发现一些规律,如例3。例3、(10佛山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小部分,其中碳元素的部分信息缺失,下列有关该元素的认识错误的是()A.该元素对应原子的质子数为6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含有该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D.该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2、+4价
B硼10.81
碳N氮14.014.通常给出常见物质名称、俗名、图形或其他信息,根据组成物质中元素的种类,来判断物质所属的类别,如例4。例4:
、如果用“●”“○”分别表示两种不的原子,下图所示的是某些气体粒子的示意图,根据其组成特点用标号字母回答:ABCDEFG(1)属于纯净物的有
;(2)属于混合物的有
;(3)由原子构成的纯净物有
;(4)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有
;(5)图G所表示的混合物中,组成该物质的粒子种类最多,一共有
种。【常见误区】1.对物质的宏观和微观描述混淆不清。如元素只能讲种类,不能讲个数;粒子既可讲种类,又可讲个数。2.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也不改变;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密切相关。3.缺少探索和发现能力的训练。如在元素周期表中,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结构中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元素的种类(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和元素性质,也发生规律性的变化。课题3离子【考点透视】一、考纲指要1.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2.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3.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4.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二、命题落点1.利用粒子中质子数、电子数的关系去判断粒子种类,如例1。1.当X值不同时,微粒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不同的粒子。用化学符号各写出一种如图表示的原子
、阳离子
、阴离子
。2.根据原子的结构来判断或推测元素相关的化学性质,如例2。例2.(10茂名7)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B.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11C.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通常为-1D.该元素是金属元素3.能从离子的角度描述物质的构成,能用粒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现象和实验事实,如例3。例3:下面这幅卡通画形象地展现了钠与氯气反应形成氯化钠的微观过程,在此过程中,钠原子变成了钠离子。钠与氯气反应形成氯化钠
(1)钠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2)氯是非金属元素,它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比较容易_________电子;(3)请你比较分析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微粒结构的异同:相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见误区】1.对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的构成及其区别与联系,缺乏整体把握,造成错误。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在阳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在阴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2.对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结构决定了性质,反过来,性质又反映出结构。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考点透视】一、考纲指要1.了解化学式的涵义。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2.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3.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二、命题落点1.命题时常给出化合价写出相应的化学式,如例1。1.(10年云南玉溪18)钛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TiOx,其中铁元素和钛元素的化合价均显+3价。则x为()A.2B.3C.4D.62.根据给出化学式去求某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如例2。例2、(10金华14)、从2010年4月1日始,《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分值》将在全国统一正式施行。按照以前的旧规则醉酒后驾驶机动车才会记12分,而新规则规定只要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就将一次性扣12分,这是自“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以来,交管部门进一步强化了对司机酒后开车的监控处罚力度,新记分办法对于酒后驾车的处罚严格化,也有助于减少驾驶员这种危害自己和他人生命行为的发生。所以倡议,酒后不开车,开车不喝酒,不做“酒司机”。而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开车,因为乙醇分子等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的硫酸铬。重铬酸钾(K2Cr2O7)和硫酸铬[Cr2(SO4)3]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依次为()A.+6,+3B.+3,+6C.+3,+5D.+5,+33.给出物质的化学式,要能知道化学式所表示的意义,如例3。例3:2003年lO月15日,中国“神州五号”飞船载人航天取得成功。偏二甲肼是火箭推进器的常用燃料。根据偏二甲肼的化学式C2H6N2,你知道哪些信息?(即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回答不要求涉及相对原子质量。)请写出三点:(1)
,(2)
,(3)
。解析本题考查对化学式所表示意义的理解程度,要求从宏观与微观、组成与构成等方面去理解化学式表示的意义,有时可能从化学式所表示的结构特征推断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答案:(1)偏二甲肼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2)每个偏二甲肼分子由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3)偏二甲肼属于化合物(其他合理答案给分)4.通常考查根据指定要求,用化学符号表示粒子、粒子的个数,以及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等,如例4。例4:(10广安1).(5分)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1)2个氮原子_________________;(2)2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_;(3)2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______;(4)氧化铝中铝元素化合价为+3_____________;(5)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5.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的主要考查,如例6。7.(10本溪25).(3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被称为“光纤之父”,生产光导纤维的原料是高纯度二氧化硅(SiO2)。计算:(1)SiO2的相对分子质量
;(2)SiO2中硅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填最简整数比);(3)Si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保留到l%)。要注意的几个方面:●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如教学大纲或教科书)。●它是国家(有些国家是地方)制定的是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它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教材编写要有利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教材要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有用的知识和技能。面对不同学生的需要,教材必须处理好基础与发展的关系。教材在内容体系、活动方式、组织形式和考核评价等方面应留给教师较大的创造空间。课程改革使广大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研究能力诸方面的发展上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优秀的教材无疑会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发挥创造性的机会。案例1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课题4、化学式课题5、化合价课题6、化学式的书写和读法课题7、有关化学式的计算课题8、化学符号的意义课题4、化学式一、化学式的定义二、化学式的意义(宏观、微观、化合物、单质)课题5、化合价一、化合价的含义二、常见化合价(化合价口诀、原子团的化合价)三、化合价的写法(与离子符号进行对比)四、化合价符号表示的意义五、化合价的计算课题6、化学式的书写和读法一、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二、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课题7、有关化学式的计算一、求化学式中原子的总个数二、求化学式中各原子的个数比三、求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四、求化学式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五、求化学式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六、生活中相关化学式的计算课题8、化学符号中数字的意义一、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元素化合价、化学式中数字的意义课题8、化学符号中数字的意义一、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元素化合价、化学式中数字的意义化学符号周围“数字”表示的意义。①表示的意义是:
。②表示的意义是:
。③表示的意义是:
。④表示的意义是:
。可根据自己考核的目的进行测试例1、写出下列符号中“2”的意义(只写第二个2意义)(只写第二个2意义)第一个2:;第二个2:一﹑物质的构成二﹑物质的组成三﹑物质的分类四﹑化学用语物质构成的奥秘二、夯实基础、构筑知识体系物质按组成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稀有气体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化合物按组成分有机物无机物氧化物酸碱盐物质的分类化学用语知识要点:三号
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符号三式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两图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两量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考点梳理]考点1原子的构成⒈构成原子的粒子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原子核原子中子:不带电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⒉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考点2相对原子质量⒈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碳-12原子质量的1/12。⒉表达式:Ar=其他原子的质量/(碳-12的质量×1/12)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⒊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考点3元素⒈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⒉元素的种类决定于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⒊地壳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质量分数):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⒋生物细胞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氧、碳、氢、氮。考点4元素符号⒈元素符号: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元素。⒉书写:⑴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O、S、C、P等。⑵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即“一大二小”),如:Ca、Na、Mg、Zn等。⒊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⑴表示一种元素;⑵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①表示氢元素H2H:表示二个氢原子②表示一个氢原子注意:元素不讲个数,2H不能说成二个氢元素。考点5物质组成、构成的描述⒈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⒉物质由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例如: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⑵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⑶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⒊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水分子是由 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考点6元素周期表简介⒈元素周期表的结构⑴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周期。⑵周期表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有16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⒉元素周期表的意义⑴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知识的重要工具;⑵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⑶由于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元素,性质越相似,可以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定区域寻找新物质(如农药、催化剂、半导体材料等)。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①.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故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电子层数一二三四五六七离核距离近→远电子能量低→高填充顺序先→后②.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含义+12表示原子核及核内有12个质子(即原子核带有12个单位正电荷),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元素的原子容易得失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考点7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元素的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趋势化学性质稀有气体元素8个(氦为2个)相对稳定,不易得失电子稳定金属元素一般少于4个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不稳定非金属元素一般多于4个易得到电子不稳定⑵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分类、化学性质的关系①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②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的结构称为稳定结构。⑶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的判断: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考点8离子⒈定义: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⒉分类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如Na+、Mg2+离子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如Cl-、O2-⒊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离子(或一个离子),如:Mg2+——表示镁离子(一个镁离子)2Mg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表示两个镁离子⑴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⑵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表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或个单位的负电荷,“1”省略不写。如:阳离子:Na+、Ca2+、Al3+等阴离子:Cl-、S2‑等⑶常见原子团离子:SO42-硫酸根离子CO32-碳酸根离子NO3-硝酸根离子OH-氢氧根离子NH4+铵根离子考点9化学式⒈化学式的写法A.单质的化学式⑴双原子分子的化学式,如:氢气——H2,氧气——O2,氮气——N2,氯气——Cl2。⑵稀有气体、金属与固体非金属单质:由原子构成,它们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B.化合物的化学式正价写左边,负价写右边,同时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⒉几点注意事项⑴一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书写化学式时,要考虑到元素的排列顺序,还要考虑到表示原子个数的角码应写的部位。⑵一般化合物的中文名称,其顺序和化学式书写的顺序正好相反。⒊化学式的涵义(以CO2为例说明)表示一种物质:表示二氧化碳。⑴宏观上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⑵微观上表示分子的构成:表示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构成。考点10化合价⒈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化合价用+1、+2、+3、-1、-2……表示,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如:Na、Cl、Mg、O。要注意化合价的表示方法与离子符号的区别,离子所带电荷符号用+、2+、-、2-……表示,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如:Na+、Cl-、Mg2+、O2-。试区别Ca与Ca2+,S与S2-中数字的含义。Ca表示钙元素显+2价(或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S表示硫元素显-2价。Ca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S2-表示1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1-1+2-2+2-2+2-2⒉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⑴氢元素的化合价通常显+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⑵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为正价。⑶非金属与氢或金属化合时,非金属元素显负价;非金属与氧元素化合时,非金属元素显正价。⑷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⑸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⒊牢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⒋常见根(原子团)的化合价⒌化合价的应用⑴检验化学式的正误;⑵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⑶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推求实际存在物质的化学式。考点11有关化学式的计算⒈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⒉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⒊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00%⒋计算一定质量的化合物中含某元素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形: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⒌已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和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求原子个数比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各元素的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学习方法建议1.学习物质构成的奥秘这部分知识时,同学们应首先对物质的分类有清楚地认识,要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要建立宏观和微观的联系,会用微观知识解释宏观现象,并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2.构成物质的微粒涉及的概念较多,容易混淆,这就要求学习过程中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将有关概念进行对比,从而实现明确概念、熟练运用的目的。如可以通过列表比较元素与原子、分子与原子、原子与离子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3.尽管化学式计算的考查方式比较灵活多样,但其最终落脚点大多还是在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元素质量比计算、元素质量分数计算、根据化学式求解某元素质量等方面。近几年的中考化学试题中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出现了新的趋势,试题技巧性降低,内容涵盖面增大,体现了化学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环境保护、食品卫生、健康安全等方面的联系,因此学习时应加强对有关事实、新闻报道等的关注。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2分子和原子昆明第八中学 黄波一、教材分析二、教学任务三、教学过程四、教学评价一、教材分析①是学生从宏观世界步入微观世界的第一课。②是学生继续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③是化学与物理、生物的一个结合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从微观角度认识蒸发、挥发、扩散、蒸腾等宏观现象。二、教学任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认识分子、原子的特性,并能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运用观察生活、实验探究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和语言表达有关信息;学会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微观想象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保持和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的意识。二、教学任务【教学重点】建立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教学难点】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教学方法】实验探究、问题讨论法。【课时安排】一课时【信息技术的选择】在做水的电解实验时,借用投影仪,使学生看得更仔细清楚;而后又用到flash动画将水的电解实验探究呈现给学生,同时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帮助学生更好的分析归纳。三、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建立探究思维建立知识结构图反馈练习分析归纳实验探究
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你将走进一个微观的世界!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人教版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
分子和原子一、物质由粒子构成1、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2、分子由原子构成。可是在以前一段时间里,人们不相信有分子、原子存在,也不认为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问题与思考
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将构成物质的粒子放大后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分子原子水分子水分子蒸发讨论: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何不同?1、水的蒸发:水的蒸发过程1、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分子的间隔发生变化。水分子氧原子氢原子氧分子氢分子水通电氢气+氧气通电2、水的电解:二、分子、原子的定义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氢气与氯气的反应中,分子和原子是否发生变化?讨论
⑵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氧化汞分解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的数,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以上说明:分子大还是小?阅读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性质一.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三、分子的性质情景感知当你漫步在花园里,能闻到在沁人肺腑的花香,为什么呢?实验探究1:品红在水中的扩散1、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会扩散呢?品红分子在水中运动,不断扩散而使溶液变红2、在热水中品红扩散快,为什么?温度高分子运动快,溶液变红快。滴入5~6滴酚酞40mL水滴加浓氨水浓氨水酚酞溶液实验探究2:探究微粒运动实验酚酞溶液烧杯A烧杯B现象解释溶液逐渐变红。溶液不变色。3.氨水易挥发,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氨分子运动,进入A烧杯中,使酚酞溶液变红。⒈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⒉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观察与思考2:从这一现象中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衣服为什么能晾干?为什么晾在太阳下干的更快?50ml酒精50ml水混合后<100ml实验探究:酒精与水混合50ml50ml50ml100ml100ml100ml性质三:分子间有一定间隔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固态液态气态一般情况:分子间隔变大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现象解释空气易压缩,水难压缩空气中气体分子的间隔大,易压缩;水分子的间隔小,难压缩实验探究:活动与探究用火柴去点燃实验现象水酒酒精不能点燃能燃烧能燃烧性质四: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__,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__。相同不同四、分子与原子的比较分子原子相同点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质量体积小、彼此有间隔、不断运动中不同点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可再分相互关系分子可以分裂为原子,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分析归纳:构成、在化学变化中分裂成在化学变化中重新组合分子和原子的关系物质构成分子原子构成六、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分子没有改变,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化学变化:分子本身改变,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本课题循序渐进的思路1、生活现象微小粒子的存在2、实验物质由微小粒子构成3、现代科技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4、探究活动分子的特征5、微观分解示意图分子、原子的概念化学概念要体现直观性、关联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化学概念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知识的"骨架"。抽象的化学概念往往使学生望而生畏。因此,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真实现象导入,使学生从感知概念到形成概念;在教材中引出概念不仅为了知识表述的简约性,重要的是通过概念启迪学生进一步思维,拓宽知识视野,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运用已学概念去理解新的事物,对化学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课堂评估1、1994年,印度博帕杰毒气泄漏,很多人中毒。这说明了()A、分子可再分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很小D、分子间有间隔2、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A.碘受热升华B.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C.铁矿石磨成粉末D.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BD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而原子不运动4、因为原子是构成分子的微粒,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对吗?为什么?C不对,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5.保持双氧水(H2O2)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氢元素和氧元素B.氢原子和氧原子C.氢分子和氧分子D.双氧水分子6.水结冰是由于()A.水分子运动停止了B.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C.水分子间的间隙发生了变化D.水分子变小了DC
7、已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如图所表示的气体物质中:①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②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③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ABCDC、DBBA归纳小结反馈升华建立知识结构图
物质分子原子概念基本特征概念基本特征构成分裂
世界更奇妙!从微观角度看世界四、教学评价课前诊断性评价:本节课是学生初次对物质的构成进行探究,所以,在教学之前,我打算根据以前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先一个诊断性评价,然后,在学生的认识基础上设计本节课的教学。四、教学评价课堂调控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利用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通过学生的回答,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从而及进调整问题,铺设合理的台阶,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思维,建构知识。另一方面,利用课堂练习,使学习的认知情况得到反馈。进而及时调整教学。四、教学评价课后目标实施评价: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在小结中,了解学习认知的基本情竟;第二层次,在课后交流和作为中,把握每一位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进一步情况;第三层次,通过章节测试和期末诊断测试,进一步了解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在这三个层次的基础上,在后续教学中,逐步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突出其转化思想,发展其探究能力。
初中化学----------
科学探究
昆八中黄波初中化学分块知识教学交流?猜谜语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
空气?一物真奇妙,虽说不燃烧,燃烧离不了,登高潜水都需要,急救病人有功劳,植物制造它,没它活不了。猜谜语氧气专题一空气氧气初中化学专题复习昆明市第八中学黄波温故而知新空气成分污染及防治氮气(78%)性质用途氧气(21%)性质用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法原理装置收集检验验满工业制法污染源治理方法稀有气体(0.94%)制法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建构知识网络图更上一层楼1、请根据你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将Ⅰ与Ⅱ栏中相互有联系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看谁又快又准!
Ⅰ栏
Ⅱ栏A.大气中CO2含量增大
a.白色污染B.阻止污染,对环境友好
b.绿色化学C.废塑料袋
c.温室效应D.SO2
d.臭氧空洞E.氢气
e.酸雨F.含氟化合物
f.无污染能源课堂练习2、北京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提出了“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口号.为了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会,请你对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提几条建议。课堂练习3、下列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烟雾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课堂练习B课堂练习4、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管口放一小团棉花,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固定在铁夹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②③①④⑥⑤B、③②①④⑥⑤C、②③①④⑤⑥D、③④①②⑤⑥A课堂练习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描述正确的是()A.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因消耗质量减小C.催化剂也可以减慢化学反应速率D.催化剂在反应后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C6.有一固体物质与一种液体接触时,产生大量无色气体。(1)请你对产生的气体做出一种假设(或猜想),并设计实验证实你的假设(或猜想)。
假设(或猜想)验证方法及操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结论①②③(2)如下图所示,写出标有a的仪器名称
。实验室里如果要制取该气体,你选择的固体药品是
。发生装置应选择下图装置中
,收集装置应选择
。
aABCDEa(3)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里常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两种固体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备氨气可选用装置
,收集装置可选用
。
AC7、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相关探究课堂练习在学习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瓶内剩余气体具有怎样的性质?红磷铁夹水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能溶于水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能溶于水。(2)在实验中如果进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总体积的1/5,可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答:(1)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2)装置漏气;(3)红磷的量不足;
(3)、关闭止水夹a、b、c,使过量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盛有空气的等容积的左、右两瓶中同时燃烧,燃烧停止并冷却,试回答(如图所示):(1)若打开止水夹a、c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
.(2)若打开止水夹b、c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3)若先打开止水夹a、b一会,再打开止水夹c,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水进入左瓶无变化耗氧,产生气体,气压不变水进入两瓶耗氧,气压总体减小耗氧,生成固体,气压减小思考: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时,如果没有红磷,只有木炭,我们又如何进行实验?镁条,可直接在空气中燃烧,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固体),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固体)。思考: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时,如果将红磷改为镁条,行吗?不行水················
太阳光图2红磷下面是一些测定氧气含量的装置,说出它们的优点愿同学们活动与探究
向锥形瓶中倒入氢氧化钠溶液,气球会胀大,根据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试推测实验前锥型瓶中充满的可能是什么气体?2.为什么气球会胀大?玻璃管无色气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锥形瓶中压强降低。“由一个气球引发的问题”依据本实验的原理,你还能设计怎样的装置来探究证明CO2和NaOH的反应?试画出实验装置示意图!
动动脑、动动手如何取下B装置中的橡皮塞(只要求回答一种方法).
对于B装置,有的同学心存疑虑,他认为CO2可溶于水并能和水反应,而B中大量的NaOH溶液中既有NaOH又有H2O,怎能说明它是和NaOH发生反应呢?请你告诉他,只要补充做一个实验,就可消除他的疑虑.戴上橡胶手套或用镊子等在液面下取下橡皮塞“由一个气球引发的问题”气球变大或变小瓶内的压强增大或减小生成气体放热或吸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探究1.为了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A、B两同学分别设计了探究实验的方案。A同学的实验方案和课本上一样,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如图甲所示。B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按图乙进行实验,观察小花颜色变化。图乙图甲请你对A、B两同学的实验探究方案进行评价:①哪个同学的方案更合理:______________,方案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②图甲实验中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③图乙中第(Ⅰ)(Ⅱ)步骤的目的是说明:
。④图乙中步骤(Ⅲ)的现象是:
2、化学课上,老师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我们观察到前者变浑,后者没有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甲、乙两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来验证,观察到现象是:装置A软塑料变扁,装置B活塞向上运动。(1)甲同学认为这两个实验都可行,其反应原理都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乙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这两个实验都不能证明使容器内压强变小的原因是CO2与NaOH反应,还是CO2溶于水,甲同学认为可以补充一个实验来回答该问题,该实验是
。(只利用A装置――矿泉水瓶进行)3、某化学实验小组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反应时,小明设计出下列三种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写出上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b
。(2)以上三个实验中,①③有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记录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实验①
。实验③
。(3)实验②因选用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寻找一种物品替代该装置中的广口瓶,以使实验取得成功,你将选用的物品是
,改进后能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NaOH浓溶液①CO2ab。玻璃广口瓶NaOH浓溶液CO2②③NaOH浓溶液CO2。小气球(4)小余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小明实验还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5)小余同学又补充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来进一步证明,我来帮他完成: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1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稀盐酸2CO2bNaOH浓溶液NaOH浓溶液(6)请你再设计一个与上述实验不同原理的实验来证明并检验CO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了Na2CO3,并将有关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填入下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4.有些化学反应有明显的现象,有些化学反应必须借助一定的装置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化学变化时,某校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装置。(1)请简单描述上述四种装置中的实验现象: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四种实验设计所依据的共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了如下探究实验:(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右图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A.温度差B.重力差C.压强差D.浮力差(2)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A现象为
,B现象为
,C现象为
。(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
。(4)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
,现象为
;第二组同学滴加
,现象为
。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可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初步认识科学探究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又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一、科学探究的意义新课程十分重视科学探究,课程标准中把它列在了五个一级课题之首,并在教材中通过设置“活动与探究”、“调查与研究”和众多“实验”等栏目来引导开展科学探究。其目的是让同学们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素养,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二、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有以下八个要素:1.提出问题从日常生活或化学学习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能清楚地表述所发现的问题。如探究中,我们发现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为三层,可提出“蜡烛燃烧时各层火焰的温度一样高吗?”等问题。2.猜想与假设对问题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与假设。如针对蜡烛燃烧时火焰的温度,我们可作出如下的猜想或假设:蜡烛燃烧时各层火焰的温度不同,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等。3.制定计划在老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提出验证猜想或假设的活动方案。如验证蜡烛燃烧时外焰温度是否最高时,可用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s后取出,看哪一部分最先烧焦,以此确定火焰温度最高的地方。4.进行实验按照制定的计划正确地进行实验,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5.收集证据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对观察和测量的结果进行记录,或用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证据,或用图表的形式将收集到的证据表述出来。如:处于酒精灯外焰部分的火柴烧焦了,处于内焰部分的火柴略有变化,处于焰心部分的火柴没有明显的变化等,这些都是证明酒精灯火焰哪部分温度最高或最低的证据。6.解释和结论对事实或证据进行归纳、比较、分类、概括、加工和整理,判断事实、证据是肯定了假设或否定了假设,并得出正确的结论。7.反思与评价对探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如除了用火柴外,还能用其他物质或方法证明蜡烛燃烧时各层火焰温度的高低吗?等等。8.表达与交流采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将探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流和讨论,既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又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在具体的探究中,探究要素可多可少,根据需要可以是全程式的探究,也可以对部分要素进行探究。三、科学探究的特点从科学探究的过程看,科学探究有以下特点:1.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2.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推理和判断。3.科学探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合理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前题,猜想必须用事实和证据来验证,而事实和证据又必须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手段来获取等等。4.科学探究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因此,科学探究是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决策能力和交往能力的重要方式。四、科学探究的形式化学学习中比较常见的探究形式有两种:1.实验探究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在科学探究中,实验既可作为收集证据的途径,也是提出问题或作出假设的一种依据。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是: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仪器、药品→安装实验装置→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2.调查、讨论活动等走出课堂,深入社会生活,获取第一手信息,借助已学知识和各种资源,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如针对当地水污染的现状进行调查,找出造成污染的原因,提出防治污染的办法。其一般步骤为:发现问题→确立课题→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分析、处理证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五、参与科学探究应注意的问题1.要善于发现问题,养成质疑、设疑的习惯。发现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同学们应积极参与科学探究,并学会从观察、阅读、实验、生活现象、图表图片、资料等方面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2.要善于获取、利用和处理信息。探究活动中,我们会得到很多信息,同学们要善于识别有用信息,善于筛选有关信息,要学会用数字、图形、表格甚至计算机等工具来处理信息,学会根据信息通过分析来获取探究结论。3.养成科学的化学学习方法。化学学习离不开比较、归纳、逻辑推理、猜想、论证、类比迁移等方法。在科学探究中,同学们要在掌握“双基”知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上述方法。4.要掌握好基本的实验技能。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要在此基础上,学会设计和评价实验,来验证猜想和假设,来评价探究结果的可靠性。5.要重视探究结论的应用。学习化学的目的在于应用。同学们要善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实现探究资源共享;要学会用探究结论来解释生活、化学中的各种现象,并将其运用于生活、生产中。中考化学命题角度分析
——化学基本实验与科学探究1、《考试说明(科学探究)》内容要求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描述、分析、总结。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描述、分析、比较、总结。3.液体物质加热的探究解释、归纳。4.制取氧气、氧气的性质的探究初步会取用药品,选择仪器,连结仪器,小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装置及氧气性质。5.分子运动的探究(浓氨水、酚酞)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描述、解释。6.过滤液体的探究知道固液混合物的分离方法。7.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描述,实验方案的设计、分析、比较、总结。8.实验室制取CO2的研究与实践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的确定、选择(说明理由),CO2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比较,CO2气体的检验,实验方案的分析、评论。9.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探究知道燃烧的条件,能分析灭火的原理。10.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探究说明酸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及防护措施。11.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分析、归纳、反应类型的比较、实验方案的设计。12.金属腐蚀和防护的探究了解铁制品锈蚀的条件,知道防锈的方法。13.溶解时的放热或吸热现象的探究探究NaCl、NH4NO3、NaOH三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温度的变化。14.酸碱指示剂的制取及在不同溶液中颜色变化的探究说出用植物的花瓣可果实制取酸碱指示剂的方法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颜色的变化。15.酸的化学性质的探究说出石蕊和酚酞在酸中的颜色变化,分析、归纳盐酸、硫酸等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16.碱的化学性质的探究说出石蕊和酚酞在碱中的颜色变化,分析、归纳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17.中和反应的探究说出酸、碱反应中指示剂的颜色的变化,初步认识中和反应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实验方案的分析、评价。18.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探究初步会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并会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意义。19.溶液酸碱度对头发影响的探究知道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20.粗盐提纯的探究初步学会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粗盐的初步提纯。21.化肥的简易鉴别的探究初步学会区分常见化肥的方法。内容要求1.有关药品、仪器的实验操作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2.药品和仪器的选择能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3.溶液配制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液质质量分数的溶液。4.物质的检验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5.混合物的分离初步学会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6.气体的制取初步学会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气体。2、基本的实验技能1、常见仪器及其用途(一)基本化学实验技能
2、对错误操作所造成的事故和后果误差分析:3、药品的取用、保存和应急事故处理方法4、物质的加热5、玻璃仪器的洗涤
6、常见指示剂或试纸的使用7、仪器的组合、基本操作及技能实验评价:
方案、过程、结果等化学实验实验原理
装置原理操作原理
变化实质
定量关系反应条件仪器选用配套组合连接顺序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安全措施“化学实验和探究”试题的设计思想仪器的使用和基本操作常见的仪器能识别试管、烧杯、烧瓶、锥形瓶、酒精灯、集气瓶、漏斗、长颈漏斗、玻璃棒、量筒、水槽、蒸发皿、胶头滴管(滴瓶)、钥匙、燃烧匙、试管夹、铁架台(含铁夹、铁圈)和托盘天平等仪器★★基本操作1.会取用药品★★★2.会给物质加热★★★3.会使用和连接简单仪器★★★4.会检查装置气密性★★★5.会过滤和蒸发★★★6.会配置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7.能安全操作,能处理一般意外事故★★命题角度分析紧扣教材,判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正误1仪器的使用和基本操作角度1——紧扣教材,判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正误(08)18.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过滤C.加热液体D.熄灭酒精灯【答案】C【命题意图】
【测试指标】难度易。(09)12.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稀释浓硫酸C.蒸发食盐水D.检查装置气密性
【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实验的操作技能。
【测试指标】难度易。熟悉基本操作,看图要仔细(07)1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答案】B
【命题意图】【测试指标】难度易。角度1——紧扣教材,判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正误气体的制取能用简单装置和方法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命题角度分析紧扣教材,考查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1运用氧气和二氧化碳制取的装置进行创新实验2气体的制取(09)31.(6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C或_____。
(3)实验室用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_____。该装置还可用于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1)集气瓶(2)AD
(3)BCaCO3+2HCl====CaCl2+H2O+CO2↑
2H2O22H2O+O2↑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1)识别仪器的名称(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及装置(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及装置。
【测试指标】难度易。角度1——紧扣教材,考查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熟悉制取气体的基本装置,要会连接整套装置。角度1——紧扣教材,考查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_。(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答案】(1)①试管②集气瓶(2)BC(3)2KMnO4K2MnO4+MnO2+O2↑A
【命题意图】【测试指标】难度易。(07)36.(6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08)37.老师用下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兴趣实验。A装置中盛有二氧化锰黑色粉末,B装置中盛有足量的澄清石灰水,C装置中盛有足量的稀盐酸,气球中装有少量的碳酸钠粉末。(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使A装置与大气相通,将气球中的碳酸钠粉末全部倒入稀盐酸中,可以观察到C装置中的现象是
。(2)待上述反应结束后,从分液漏斗注入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关闭活塞和玻璃塞,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B装置中的现象是
。(4)C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
(填字母)。a.收集纯净气体b.添加固体药品c.调节C装置容积d.控制气体总量【答案】(1)有无色气泡逸出,白色固体消失,气球微微鼓起(2)2H2O22H2O+O2↑(3)溶液先变浑浊,后有部分变浑浊的液体被压入C装置中(4)bc【命题意图】
【测试指标】难度中。角度2——运用氧气和二氧化碳制取的装置进行创新实验在制取气体的创新装置中,必须要考虑压强的影响物质性质的实验1.能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的主要现象★★2.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3.能测定水的组成★★4.能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5.能稀释浓硫酸★★6.知道浓硫酸、浓盐酸、氢氧化钠等药品的保存方法★物质性质的实验命题角度分析紧扣教材,考查对“燃烧条件”实验原理和过程的理解1紧扣教材,考查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实验原理和过程的理解2紧扣教材,考查测定水的组成的实验原理和现象3紧扣教材,考查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原理和现象4紧扣教材,考查氧气性质的实验原理和现象5给出创新实验,考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原理和装置分析6考查对CO和CO2混合气,除杂和收集的创新装置选择7考查几种物质在化学实验室的保存方法8
(09)22.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C.图1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
D.若将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本实验“燃烧条件”的掌握。侧重考查对该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的理解。
【测试指标】难度易。
角度1——紧扣教材,考查对“燃烧条件”实验原理和过程的理解对于实验题,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教材中的实验务必要明明白白。(08)22.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红磷一定过量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答案】C【命题意图】
【测试指标】难度易。角度2——紧扣教材,考查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
实验原理和过程的理解对于实验题,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1)要注意操作顺序;(2)定量实验要分析用量是否恰当。(08)36.(6分)根据下图所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a中的气体,观察到木条复燃,该气体是________。(2)将白色纸花用紫色石蕊试液喷湿,放入集气瓶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3)集气瓶C中的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________,放出大量的热,有黑色固体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答案】
【命题意图】
【测试指标】难度易。角度3——紧扣教材,考查测定水的组成的实验原理和现象角度4——紧扣教材,考查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原理和现象角度5——紧扣教材,考查氧气性质的实验原理和现象物质的化学性质实验的考查,实验现象是考查点角度3——紧扣教材,考查测定水的组成的实验原理和现象(2)小刚为了净化收集到的雨水,自制了一个如图②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3)矿泉水、蒸馏水、自来水和净化后的雨水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水”,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4)水壶内壁上常有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积,可用食醋除掉。这是因为食醋中含有的乙酸(CH3COOH)具有酸性,可与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反应。已知乙酸与氢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Mg(OH)2=(CH3COO)2Mg+2H2O,则乙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东风本田汽车限公司招聘20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上海杨浦区扬帆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协调员招聘5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才聚齐鲁成就未来”山东铁投集团春季社会招聘23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课件
- 2024年度版权保护及诉讼合同3篇
- 2024年度云计算服务与数据中心建设合同
-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期末试卷
- 2024年度旧城改造项目安置房交易合同
- 2024年度艺术品借展合同
- 2024关于安全生产倡议书
- 餐厅食品安全保障
-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4 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丨岭南版
- 抽屉原理上课课件
- 医药行业连锁营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开题报告
- 外汇市场交易风险防范与资金管理
- 病房管理护理服务
- 浙江省计算机二级MS考试题库(浓缩400题)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学生生涯发展展示
- 入团答辩-演讲模板
- 三年级上册数学脱式计算大全500题及答案
- 配料个人述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