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堃:把握高考趋势,盯住能力培养-以2011-2015年高考历史全国新课标卷材料解析题为例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9e63e2ea4ea72a3e2ce75ef043b972a/79e63e2ea4ea72a3e2ce75ef043b972a1.gif)
![李堃:把握高考趋势,盯住能力培养-以2011-2015年高考历史全国新课标卷材料解析题为例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9e63e2ea4ea72a3e2ce75ef043b972a/79e63e2ea4ea72a3e2ce75ef043b972a2.gif)
![李堃:把握高考趋势,盯住能力培养-以2011-2015年高考历史全国新课标卷材料解析题为例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9e63e2ea4ea72a3e2ce75ef043b972a/79e63e2ea4ea72a3e2ce75ef043b972a3.gif)
![李堃:把握高考趋势,盯住能力培养-以2011-2015年高考历史全国新课标卷材料解析题为例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9e63e2ea4ea72a3e2ce75ef043b972a/79e63e2ea4ea72a3e2ce75ef043b972a4.gif)
![李堃:把握高考趋势,盯住能力培养-以2011-2015年高考历史全国新课标卷材料解析题为例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9e63e2ea4ea72a3e2ce75ef043b972a/79e63e2ea4ea72a3e2ce75ef043b972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把握高考趋势、盯住能力培养——以2011-2015年高考历史全国新课标卷材料解析题为例主讲人:四川省罗江中学校李堃Ⅰ.高考历史全国新课标卷第40题分析一、考核技能分析(一)考核趋势:弱化记忆能力测试,注重对综合技能的考察卷别技能类型问题表述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归纳、比较、分析、评价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归纳、分析、阐述、说明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2013年全国Ⅰ卷归纳、分析、解释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2013年全国Ⅱ卷归纳、分析、评价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予以评析。2014年全国Ⅰ卷归纳、分析、解释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2014年全国Ⅱ卷归纳、分析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2015年全国Ⅰ卷归纳、分析、比较、解释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2015年全国Ⅱ卷归纳、分析、比较概括孟子与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表12011-2015年第40题技能考核类型一览表(二)示例分析:2014年全国Ⅰ卷·第40题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1666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材料二牛顿(1643~1722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解读:第一问:主要考核考生归纳概括的技能。第二问:主要考核考生在归纳概括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准确归因的技能。二、材料特点分析(一)材料阅读量较大(二)材料取材超越教材表22011-2015年第40题考查主题一览表卷别考查主题对应考点2013年全国Ⅰ卷古代和晚清海洋利用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2013年全国Ⅱ卷爱因斯坦热和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的反思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转播2014年全国Ⅰ卷宋应星与牛顿科技成果比较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2014年全国Ⅱ卷清朝东北地区移民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人教版)2015年全国Ⅰ卷儒学的变迁与比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015年全国Ⅱ卷孟子与苏格拉底法制观念的比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蒙昧中的觉醒(三)材料来源经典表32011-2015年第40题材料来源一览表卷别材料来源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新唐书》、《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2013年全国Ⅰ卷白寿彝《中国通史》、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2013年全国Ⅱ卷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爱因斯坦传》、李喜所《梁启超传》2014年全国Ⅰ卷潘吉星《宋应星评传》、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2014年全国Ⅱ卷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白寿彝《中国通史》2015年全国Ⅰ卷卞孝宣《韩愈评传》、张海鹏《中国近代史》2015年全国Ⅱ卷《孟子》、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三、试题内容分析(一)学术味道浓厚表32011-2015年第40题材料来源一览表命题人研究方向刘芃(教育部考试中心研究员)重视考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把握,突出对重大历史概念的考查,关注考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善于从微观角度去发现历史的大意。杨宁一(北京师范大学)世界近代化问题、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美国史;日本问题、东亚的区域化朱汉国(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研究。曹大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文化史、社会史研究曹文柱(北京师范大学)秦汉、魏晋南北朝史杨玉圣(中国政法大学)“美利坚合众国史”、“美国宪政史”、“电影中的历史”李帆(北京师范大学)今中西交汇处的近代学术、史学史研究孙燕京(北京师范大学)晚清社会风尚研究、晚清社会文化赵世瑜(北京大学)10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史、历史人类学、民俗学史。吴国盛(北京大学)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哲学、科学传播学。刘北城(清华大学)世界近代史、西方思想史,在评介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译介国外史学及世界近代史研究方面成就斐然。何德章(天津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民族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经济史胡德坤(武汉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日战争史、现代国际关系与中外关系史高嵩(东北师范大学)美国史、世界现当代史李少兵(南开大学)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社会史,特别是近百年来中西宗教文化、风俗文化的比较研究郝瑞庭(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中国青年运动史吴伟(中国社科院)苏联史、国际关系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郭小凌(北京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世界古代史和西方史学史(二)突出时代特点(三)弘扬传统文化(四)古今贯通、中外兼顾(一)学术味道浓厚三、试题内容分析四、解题思路分析(一)答题要求分析表32011-2015年第40题材料来源一览表类型答题要求简述用简要的话陈述或总结。虽说是“简”,但答题时要涉及的“要点”还是多多益善。(点到为止,但“点”要全面)说明解释清楚,解说明白;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作为问答题提示语)指出(用浅显的语言或专业语言)指点出来。阐述阐明陈述,详尽深入地说明和陈述。概括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简明扼要。简析简要分析。分析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跟“综合”相对。简评简要评价。评价指衡量评定人或事物的价值或作用(解题时常用辩证法)。比较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比较的形式有横向比较(同类事物的相同属性在某时刻呈现的异同)和纵向比较(同一事物的同一属性在不同时刻呈现的异同)。(二)答题语言分析:1、简明扼要、精炼浓缩
表5全国卷(含第40题)答题语言要求一览表要求内容抽象性应当运用抽象的语言词汇和具有一定内涵包容性的文字表述,言简意赅、提纲挈领地再现历史现象。它不需要面面俱到地表现历史现象的全部细节,也不需要惟妙惟肖地描绘具体形象,而是需要对具有同一类别特征和本质内涵的历史现象,用特定的概念性术语词汇来予以浓缩和提炼。准确性应当切中要害,直达历史现象的核心,透彻反映历史现象的本质。它虽然也要求运用理论思维,但它必须忠实于所要概括分析的对象的客观性,即要尊重材料的本意,不能随意发挥、自由想象。确切性应当泾渭分明地提取出材料的各个要点,每一个要点都应当有独立的内涵,有明确的意义边界。要点与要点之间应当泾渭分明,毫无雷同。如果一个要点已经明确,就不用再浪费笔墨重复啰嗦。所有多余重复都是无效的,只能按一个要点给分。完整性应当立足于题目指定的全部材料,对材料进行地毯式的摸排,力求全面地、不留死角地呈现材料蕴含的全部要点。针对性必须针对一个明确的问题,不能偏离问题,答非所问。逻辑性是指各要点之间内涵分明,更要求要点之间可以构成一个言之有理的话语序列。(二)答题语言分析2、示例分析:2015年全国Ⅱ卷·第40题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据《孟子》)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与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5分)解读:违背抽象性
违背准确性
违背针对性Ⅱ.高考历史全国新课标卷第41题分析一、学科能力考查分析表6《考试大纲》规定的四大历史学科能力一览表1.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2.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3.描述和阐释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物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4.论证和探讨问题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表72011-2015年第41题对“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考查一览表卷别问题考查能力2011年全国卷评观点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2012年全国卷评析模式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2013年全国Ⅰ卷比较说明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2013年全国Ⅱ卷比较说明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2014年全国Ⅰ卷修改说明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2014年全国Ⅱ卷比较说明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2015年全国Ⅰ卷探讨史实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2015年全国Ⅱ卷说明趋势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二、试题特征分析及其启示(一)特征1、选材新颖表82011-2015年第41题材料形式一览表卷别材料形式卷别材料形式2011年全国卷文献摘引2014年全国Ⅰ卷目录摘抄2012年全国卷文字和图示2014年全国Ⅱ卷目录摘抄2013年全国Ⅰ卷地图2015年全国Ⅰ卷公式2013年全国Ⅱ卷图片2015年全国Ⅱ卷图表二、试题特征分析及其启示(一)特征2、学术立意表72011-2015年第41题对“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考查一览表卷别学术成果史学范式2011年全国卷对”西方中心论”的反思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2012年全国卷对费正清“冲突—反应”模式的反思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2013年全国Ⅰ卷汉唐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生产力史观2013年全国Ⅱ卷
建筑史研究(建筑风格演变研究)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2014年全国Ⅰ卷抗战史研究(对国军抗战作用的反思)革命史观、全球化史观2014年全国Ⅱ卷世界近代史开端争鸣革命史观、全球化史观2015年全国Ⅰ卷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反思①现代化史观、生产力史观2015年全国Ⅱ卷节假日研究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文明史观等①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反思,是指跳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传统思路,综合考虑生产力诸要素与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即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综合考量生产力诸要素的权重。二、试题特征分析及其启示(一)特征3、答题开放“以为历史学可以提供‘唯一正确结论’的断言,就显得有些夸张。历史本身隐含着多种结论,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会看到不同的‘历史’。由此可见,我们现在为学生的历史的历史课考试设置标准答案,实在是不可取,它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完全错误地理解了历史的本质,它让学生从此引发一系列误解。”——钱乘旦《发生的是“过去”,写出来的是“历史”——关于历史是什么》示例分析:2015年全国Ⅰ卷·第40题材料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X(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认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解读:①强调思考角度的多向性:考生可就科学技术与一个或多个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证,也可根据自己对历史的理解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②强调答题方法的多维性:考生可从不同角度选取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进行论证;也可列举不同时期的史实进行论证;还可以列举同一时期的史实进行论证③强调答案内容的多样性:考生可以从新航路开辟以后的历史中找,当然包括从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历史(二)启示:“毁三观”1、对考试观的冲击:从“独解”到“一题多解”2、对历史观的冲击:从“阶级斗争理论”到“多元史观”再到“现代唯物史观中的多元史观”2、对知识观的冲击:从“教材至上”到“挑战教材”三、解题(或评价)思路分析(一)解题(或评价)的重要依据:SOLO分类评价法表8SOLO分类评价法前结构层次考生基本上无法理解和解决问题,回答逻辑混乱,或同义反复单点结构层次只能涉及单一的要点,凭单一论据就直接跳到结论上去多点结构层次能够找到问题的多个要点,但未能把这些要点有机结合关联结构层次能够把问题的多个要点联系起来,整合成连贯一致的整体拓展抽象层次能够进行抽象概括,从理论高度分析问题,而且能够深化,使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表92015年全国Ⅰ卷第41题与SOLO分类评价法对应表论证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SOLO分类评价法一等(12-9分)①准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②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阐述明确,逻辑严密。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②能够准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拓展抽象层次↑关联结构层次↑多点结构层次↑单点结构层次↑前结构层次二等(8-5分)①能够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②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有一定认识,逻辑关系较清楚。①观点明确,理由较充分。②能够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予以说明,逻辑关系较清楚。三等(4-0分)①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②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或没有认识,逻辑关系不清。①有观点,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不够准确,逻辑关系不清。②观点不明确,缺少论证。(二)示例分析:2014年全国Ⅰ卷·第41题材料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第二十一章两条战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第二十二章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解读1:评分细则:(1)修改建议(4分)可对目录进行增、删、合并或结构调整;建议合理,结合目录,紧扣战争。(2)修改理由(8分)第一等级:观点正确,理由充分,史实准确。(7-8分)第二等级:观点正确,理由欠充分,史实基本准确。(4-6分)第三等级:观点基本正确,理由不充分,史实不清。(1-3分)第四等级:观点不正确,不符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6 Lesson 33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冀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现代企业网络安全防护策略与实践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故乡》教案设计
- 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实施方案的具体步骤与时间安排
- 武术形神拳单元计划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利率》(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 11我是一张纸 (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 市政排水管网改造项目范围与内容
- 桂花雨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心血管内科高血压“一病一品”
- 护士服装文化与护理课件
- 燃气罩式炉应急预案
- DB5105T 63-2023合江真龙柚生产技术规程
- 药剂科合理用药课件
- 古典文献的校勘(下)
-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课件(2023年EnMS)
- 深圳市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核技术利用迁建及退役项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PS公交车报站器使用说明书V
- 小学课堂生成性教学的问题与反思
- 建筑智能化系统介绍08685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