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反思_第1页
物理教学反思_第2页
物理教学反思_第3页
物理教学反思_第4页
物理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反思初中物理课程的目标与实践一、反思初中物理课标二、反思物理课程实践标准与规则变了!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1999-2001年2001年7月2001-2003年2003年4月标准变化从“大纲”到“课标”强调了课程功能调整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纲要课程功能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课程改革目标评价管理教科书也变了!从《大纲》教材到《课标》教材2001年9月初中教科书2004年9月高中教科书教材变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选择整合教学方式调整!从《大纲》教法到《课标》教法教学变化关注探究式教学重教学方式多样化关注学生发展评价改革探索!从评价功能拓展到评价形式多样评价变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命题关注课程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师生在课改中成长一、初中物理课程目标1.制定课程目标的思考2.与理念、内容的关联1.制定课程目标的思考为什么学物理?《大纲》的内容?国际比较结果?时代发展需求?“物理学是由一系列事实、公式和法则建立起来的,就像房子是用砖砌成的一样。但是,如果把一系列事实、公式和法则看成物理学,那就犹如把一堆砖看成房子一样。”科学家认为:概念、定律、模型、技能……实践、能力、思想、方法……兴趣、激情、态度、精神……学会会学愿学《大纲》——初中物理教学目的(一)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三)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1.强调对物理知识的理解;2.重视实验技能、探究能力的培养;3.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4.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等的渗透。国际中学物理课程目标主要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课标》——初中物理课程总目标是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像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了解物体的尺度、新材料的应用等内容,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2)初步认识机械运动,声和光、电和磁等自然界常见的运动和相互作用,了解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3)初步认识能量、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机械能、内能、电磁能以及能量守恒等内容。了解新能源的应用,初步认识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4)初步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指物理知识,而且还包含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5)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6)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2)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3)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4)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对信息的有效性做出判断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5)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6)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4)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5)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6)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7)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抱负,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2.与理念、内容的关联课程基本理念特点?为何关注全体学生?如何将目标具体化?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初中物理课程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一级主题二级主题科学探究l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物质l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l

物质的属性l

物质的结构和物体的尺度l

新材料及其应用运动和相互作用l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l

机械运动和力l

声和光l

电和磁能量l

能量、能量转化和转移l

机械能l

内能l

电磁能l

能量守恒l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课标》中科学内容条目: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能用物体的惯性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有关现象。)

例如:坐在汽车里,体验当汽车静止、以某一速度正常行驶、速度增加、速度减小、转弯等时刻的感觉。

例如,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例如,能用物体的惯性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有关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例6.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了解高压锅的原理。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能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现象。

例3.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冰熔化、水沸腾等现象。例如:物态变化-吸热过程例如:物态变化-放热过程例如:利用物态变化规律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能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现象。在内容标准中强调了课程基本理念,具体落实了三维课程目标!1.教学方式调整中的问题2.课时紧、负担重的背后3.多维课程目标综合体现二、初中物理课程实践1.教学方式调整中的问题是否明确教学目标?是否关注学生发展?如何在原基础上发展?如何使教学更有效?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2001版)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通过实验测定物体的运动速度。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修改版)案例1:是否明确教学目标?探究要素——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教学目标制定依据依据《课标》及教材确定本课能实现的目标时时关注长远目标分维度或综合列出目标……本课教学目标平均速度概念时间、位移测量收集信息能力分析论证能力合作意识与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究案例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六个实验——3个演示,3个动手

1)演示:以魔术导入

2)演示:验证铁芯作用

3)动手:制作电磁铁

4)动手:连接电路

5)动手:测变化I或n吸螺母数

6)演示:以电磁铁吸重物结束

以学生发展为本

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关注学生价值观发展重引导学生而非代替重学生发展非教师表演……

如何继承与发展创新应结合已有经验创新应客观与协调创新不能仅重形式创新为了更好落实目标……

教学有效性的诸多环节:

1,导入的有效性2,教学过程的有效性3,结尾的有效性

4,概念学习的有效性5,能力培养的有效性6,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有效性2.课时紧、负担重的背后从对《课标》调查看?从对教法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