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数学互动游戏_第1页
亲子数学互动游戏_第2页
亲子数学互动游戏_第3页
亲子数学互动游戏_第4页
亲子数学互动游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20-亲子数学互动游戏

【学校数学教案通用模板】

伴着我们活动工作的不断优化,我信任大家都参加过活动类范文的撰写,多阅读活动范文还能关心我们加深对活动的熟悉,好的活动范文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由为大家整理的“亲子数学互动嬉戏【通用模板】”,信任能对大家有所关心。

亲子数学互动嬉戏:熟悉时钟

活动目的

1.通过观看及幼儿自身的尝试活动来熟悉时钟,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把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途。

2.培育观看力、思维力、动手力量及大胆尝试精神。

3.教育幼儿每天准时来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培育爱科学的意识和激发幼儿喜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活动预备

1.创设“钟表展览馆”的教学环境。

2.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时钟。

3.反映幼儿一日生活内容的图片(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等),时钟演化过程图片。

4.可以用来自制钟面的有关材料(如长短针、1~12的数字、各种外形和造型的硬板纸或吹塑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幼儿尝试欲望

边听“在钟表店”里的音乐,边把幼儿带进“钟表展览馆”,引导幼儿观赏各种各样的钟表,激发幼儿学习的爱好。

师:请小伴侣认真看看、找找、比比这些钟表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再想想,工人叔叔和阿姨为什么要设计、制造这些钟表?

二、观看活动

通过观看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熟悉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外形的时钟,幼儿找出钟面上都有两根针和1~12的数字)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的名称)

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熟悉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

三、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

让幼儿理解并把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幼儿人手一只时钟)

提问:1.请小伴侣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上)

2.请小伴侣把时针从12拨到1上,看一看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从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伴侣自己拨钟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觉告知大家。

4.得出结论:当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分针就要走12个数字(一圈),这就是一小时。

四、熟悉整点、半点,查找和发觉它们之间的规律。建立正确概念

1.老师操作演示:一只钟两根针都指在12上;一只钟时针拨到1上,分针拨到12上;另一只钟时针拨到12和l的中间,分针拨到6上。

2.提问:①三只钟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分别代表几点钟?②整点时,分针总是指在哪里?半点时,分针指在哪里?③想一想,2点整时,时针应在哪个数字上,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1点半时,时针指在哪里?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

3.老师归纳:整点时,时针指在一个数字上,分针总是指在12上;半点时,时针指在两个数字的中间,分针指在6上。

4.小伴侣其次次尝试练习:①按老师的要求拨整点、半点;②结合日常生活图片拨出整点、半点,小组中的幼儿相互检查精确     与否,并说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

五、老师总结时钟的有关学问内容

六、关心幼儿理解时钟的功能,重点说明时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提问:小伴侣,你们家里有钟吗?你还在什么地方观察过钟?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呢?(启发幼儿结合生活阅历或看图片来说出钟的用途)

2.老师归纳:时钟和手表都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知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当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关心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是人类的好伴侣。

小伴侣熟悉了钟,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依据钟上的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嬉戏,按时让小伴侣吃午饭,钟的用处可大啦。

七、出示时钟演化过程的图片,让幼儿简洁了解从古到今计时器的变化,激发幼儿尝摸索索学问的爱好

师:古时候没有钟,人们用沙漏、日晷、滴水的方法来计时。日晷在常州的天宁寺就有,小伴侣可去看看。随着科学的进展,聪慧的叔叔阿姨设计、制造了各种各样的钟和表(闹钟、石英钟、音乐钟、工艺钟、手表、怀表),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还可以美化人们的生活。小伴侣,你们现在好好学习,长大后也来创造制造出更多更美的钟和表,好吗?

延长活动:

供应制作钟的材料,鼓舞幼儿制作时钟模型。

大班社会活动:少用塑料袋

目的:

1.了解塑料袋和纸袋埋在地下的不同结果。

2.懂得塑料制品会污染环境。

预备:

一个月前,带领幼儿在园内挖两个坑,分别将一只塑料袋和一只纸袋埋在地下,并做上记号。

过程:

一、现场观看试验结果。

1.一个月前,我们一起把塑料袋和纸袋埋在了地下,你们猜它们现在会有什么变化?

2.老师带领幼儿依据记号找到掩埋处,挖出埋在地下的纸袋和塑料袋,提问:你们发觉了什么?(纸袋已有点腐烂,但塑料袋却完好无损。)这是为什么?

3.老师小结:在自然界中,虫类和其他微生物会使纸袋渐渐分解腐烂,而塑料袋却不简单分解腐烂,它会在土壤里“睡”上很多年,而且还会产生有害物质。

二、了解塑料袋在生活中的使用状况。

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塑料袋用得最多?(超市、菜场、水果店、快餐店、面包房等。)

2.带领幼儿到四周的菜场、超市、水果店等处观看塑料袋频繁使用的状况。

3.带领幼儿到四周的多处垃圾房观看塑料袋的丢弃状况。

三、回园谈话,初步了解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

1.看到人们每天要用那么多塑料袋,你是怎么想的?

2.使用塑料袋有什么危害?(会影响环境、污染空气、损害人体健康等。)

活动延长:

1.请幼儿回家统计当天家中使用的塑料袋数量,并向父母了解这些塑料袋是哪里来的,装过什么。

2.要求每个幼儿其次天带家里用过的塑料袋来园。

3.在以后的日子里,有意识地数一数家中一个星期或一个月要扔掉多少塑料袋或其他塑料容器。

活动二可怕的塑料袋污染

目的:

1.进一步感受塑料制品给环境造成的严峻污染,初步了解目前科学解决这种污染的方法。

2.增加环保意识。

预备:

1.请一名专家作有关介绍。

2.有关解决塑料袋污染的VCD片。

过程:

一、进一步了解塑料袋在生活中的使用状况。

1.请幼儿把各自带来的塑料袋集中起来,感受塑料袋数量之多。

2.我们整个生活小区、杭州市、浙江省、全国、全世界那么多人都在不停地使用塑料袋,这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二、尝试运用绘画方式表现自己对塑料袋污染的担忧。(如塑料袋积累如山的情形,地球被废弃的塑料袋“沉没”的景象,塑料袋污染环境的现象等。)

三、争论削减塑料袋污染的方法。

1.塑料袋污染这么严峻,有没有可以解决的方法?

2.当幼儿提出用篮子、纸袋、布袋来代替塑料袋时,请幼儿说说使用这些袋子有什么好处,为什么。(篮子牢固耐用,且可清洗;纸袋携带便利,无污染,可回收再利用;布袋可清洗,可反复使用。)

3.目前我们无法做到禁止使用塑料袋,这些不易腐烂的塑料袋该怎样处理呢?

4.老师小结:现在,环保部门主要采纳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把塑料袋埋在土里,但它会渐渐分解出一种有毒物质,破坏土壤和植物生长;另一种是把塑料袋烧掉,但与此同时会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空气,损害人体健康。这两种方法都不抱负。

四、向专家请教有关问题。

1.请幼儿大胆地向专家提问,请教有关塑料袋污染及其处理问题。

2.请专家结合VCD片介绍目前科学解决塑料袋污染的方法:替代法和回收法。

3.老师小结:塑料袋会带来严峻的污染,所以我们应推广用布袋、纸袋代替塑料袋。还有一种方法是把废旧塑料袋送到工厂炼油,有的废旧塑料袋经过加工可以再生成油漆和新的塑料原料,但这一工作较难进行。

活动三赠送纸袋

目的:

1.通过宣扬实践活动,巩固环保意识,提高交往力量。

2.产生做“小小环保宣扬员”的愿望。

预备:

1.做纸袋的材料,如牛皮纸、挂历纸、各种装饰纸、剪刀等。

2.事先与超市取得联系,请他们协作、支持这一活动。

过程:

一、制作纸袋。

1.为了爱护环境,我们自己来制作纸袋代替塑料袋吧!

2.幼儿制作纸袋,老师巡回指导,要求幼儿设法把纸袋做得牢固些。

二、赠送纸袋。

1.你们想把纸袋送给谁?想跟他说些什么话?(如“爷爷奶奶,为了爱护环境,请您不要用塑料袋,多用纸袋”,“叔叔,请用我们的纸袋吧,我们一起来爱护环境”等。)

2.带领幼儿到生活小区的几个主要路口向拿塑料袋的行人赠送纸袋,并进行相关的环保宣扬,建议他们今后多用纸袋、布袋,不要每次购物都用新的塑料袋,可带个旧的去。

3.带领幼儿到超市向售货员赠送纸袋,鼓舞幼儿大胆交往。

4.老师小结:今日我们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商店的售货员阿姨已经把我们做的纸袋挂在了店门口,预备以后少用塑料袋;买菜的老奶奶也把菜放进了我们送的纸袋里。今后,我们要做一个“小小环保宣扬员”,建议爸爸妈妈少用塑料袋。

活动延长:

要求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少用塑料制品,并妥当处理塑料垃圾。

亲子数学互动嬉戏:熟悉正方体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外形特征。

2.复习几何图形,并练习按特征分类。

3.培育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预备】

1.磁性教具:几何拼图太空城堡。

图形标记、数字标记、大小标记。

2.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

3.幼儿学具:每人一张正方体纸卡、记录纸、笔、积塑(插正方体用)、胶带、绳子、小棒。

【活动过程】

一、预备部分

复习几何图形。

1.辨认几何图形。

师: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

2.练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师:请小伴侣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

二、出尝试问题

1.告知幼儿今日来熟悉正方体。(出示正方体盒子)

2.绽开正方体盒子平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师:小伴侣都有这样一张卡片和记录纸,请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然后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再比一比,这些图形的大小怎么样?请你在记录纸上写下来?

3.提示记录方法。

三、幼儿操作活动,老师巡回了解活动状况

四、幼儿表达活动状况

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五、老师讲解

通过演示、讲解,让幼儿知道正方体的名称及最显著的外形特征。

1.数一数:有六个图形。

2.看一看:每个图形是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

4.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1)幼儿叙述以上特征。

(2)辨别一下正方形和正方体。

六、幼儿操作活动

建构正方体,幼儿进一步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用塑料学具,拼装成一个正方体。

师:请小伴侣每人做一个正方体的玩具,送给太空城的伴侣。

老师巡回指导,幼儿做好后,提示他们检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方体的,有没有六个面,每个面是不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七、集体嬉戏“拼图”,辨认正方体

要求幼儿从一堆各种形体的拼图积木中选一块正方体积木,然后去找伴侣拼图。

推举

亲子数学互动嬉戏方案【保藏】

大班数学教案:我和数字做伴侣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的自主学习活动,体验胜利的乐趣。

2.运用多种感官及方式感知8以内数的含义,培育幼儿概括数的力量。

3.通过各种嬉戏活动,培育幼儿动手操作力量,独立思索及相互协作的力量,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进展。

4.寻求分类计数的不同方法,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活动预备:

1.1.数字卡片18,六种嬉戏的标识

2.数字卡片18、实物卡片18、点子卡片、一次性碗、筷、泡沫球、小积木、拼数字卡片、内装物体的小口袋等若干

3.数物伴侣、分类计数嬉戏的作业单若干,铅笔若干4.六种奖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师:今日我们要到“数的王国”去玩,国王要先看看你们认不熟悉它的孩子们。(出示18数字卡片)你们用动作学学它们的样子吧。(指数字8

)这个数字你们熟悉吗?8像什么?我们一起用手指在空中写个8。

二.介绍嬉戏内容及规章老师边介绍嬉戏内容边出示嬉戏标识。

按数夹物依据数字或点子卡片夹相应的物体放入碗中。

数物伴侣天上或划掉物体,使物体的数目和数字一样多。

拼数字8

数物拼板依据物体的个数找相应的数字拼起来。

听音摸物一个幼儿拍手,另一个幼儿按拍手的次数摸出相应的物体。

分类计数这个嬉戏是以前没有玩过的,要你数数三角形有几个,正方形有几个把数字分别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师:你们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嬉戏?国王说,玩可以,但是要考考谁最聪慧。你们看这是什么?这是国王送给你们的奖品,每一组的奖品都不一样,你们玩完一

组嬉戏后,请旁边的小伴侣检查,对了就可以拿一个奖品。我们看谁玩的又对又快,得的奖品的种类最多,谁就最聪慧.提问:怎样才能得到最多的奖品呢?(幼儿争论)

你认为那些嬉戏比较难?当你玩嬉戏遇到困难时应当怎么办?能干的小伴侣玩完六个嬉戏后应当怎么做?请小伴侣和数字娃娃玩嬉戏去吧!

大班数学教案:谁的花园大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数图形的方法,测量面积,比较面积大小。

2、培育幼儿主动探究、尝试的精神,发挥幼儿的制造性思维。

3、培育幼儿急躁、细致的品质。

活动预备:

1、画有坐标点和花园的作业纸每人两份;铅笔、橡皮每人一份

2、正方形图形若干;小动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小伴侣,你们看,这是谁?(出示小猪)小猪在这块土地上建筑了一个大花园,(出示花园)老师要来做回设计师,帮小猪把这个花园装扮的美丽一些。

二、学习活动

小伴侣,花园铺好了,美丽吗?那么这个花园有多大呢?不知道了吧!那么老师再问你,这个花园有多少个正方形合起来那么大呢?

1、小伴侣点数正方形(默数)

2、师幼齐数(老师一个个拿下来数)

3、小结:用什么方法不简单出错

小结:这个花园有18个正方形合起来那么大。

三、引导实践

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知道了花园的大小(数正方形)可是这样一个一个的放上去,再一个一个地拿下来数是不是太麻烦了。你们还有其他更简洁更便利的方法吗?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小鸡、小兔、小猴、还有小羊的花园,我们来试试算算他们的花园都有多大?

1、幼儿尝试。通过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得出花园的面积有多大?并把结果记录在()里。

2、争论、沟通

a你算的花园有多大?你用什么好方法知道的?

b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才不简单出错?

c你觉得谁的方法最好?(做标记、标数字)

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列算式

活动目标:

1、幼儿会依据实物图片用三句话讲出图意。

2、幼儿会依据各种实物图片的内容列出算式。

3、培育幼儿语言表达力量。

活动预备:实物图片若干张;分组活动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开头部分:

1、复习顺数,按要求数数。(从413、1729、5665)

2、碰球嬉戏,复习9的分解组成。

二、基本部分:

1、依次出示实物图片,老师启发幼儿逐幅观看图片,并用

自己的语言讲出图意。(用三句话叙述)例:树上有5个

苹果,掉下来3个,树上还剩下几个?

2、请幼儿列出算式,并把算式读两遍。

3、分组活动:

第一组:看花瓣颜色记录。其次组、第五组:看算式写答案。

第三组:圆点涂色记录。第四组:看图填算式。

第六组:看图编应用题。

三、结束部分:

1、活动评价。

(1)请玩第六组活动的幼儿叙述活动结果。

(2)表扬活动时遵守规章的幼儿。

幼儿亲子数学互动嬉戏【保藏】

幼儿亲子数学互动嬉戏:感知9以内数

活动目标:

通过各种感官感知9以内数,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活动预备:

教具:数字卡,大象吹泡泡的图;

学具:有数量分别为5-10的黑白棋子,数字卡若干张,分组操作活动的作业纸、笔。

活动过程:

(一)操作活动“比一比”。

1、师:每两人一组,请小伴侣取出托盘里的一个小杯子,数一数小杯里的物体有几个,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找好后,比一比你们的这两个物品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

2、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3、组织幼儿回答,提问后引导幼儿说出多少、一样多,用什么方法比出来的。

(二)不受物体大小、排列方式、颜色的影响,感知9以内的数。

1、出示教具“大象吹泡泡”引入活动。

师:大象吹泡泡,吹了三组泡泡(泡泡的颜色、大小、排列形式均不同),请小伴侣认真看看每组“泡泡”的数量,比一比哪组多?哪组少?

2、幼儿回答后,请幼儿点数每组“泡泡”的数量,并贴上相应的数字。

3、引导幼儿说出谁多谁少,如:7比8少1,8比9少1,8比

(三)通过感官感知9以内的数。

1、老师敲小铃,幼儿拍手。幼儿的次数与铃声相同。

2、师:老师拍手,小伴侣听到几声,用小手拍出比老师多1的数。

3、老师出示书卡,请幼儿拍出比数卡多1的数。

(四)分组操作。

1、第一组幼儿在带数字的卡片上贴上相应数量的物体。

如:568(数字下方有大小适中的格)

2、其次组幼儿在数字的下方盖上比该数字少1的实物印。

如:648(数字下方有大小适中的格)

3、第三组幼儿按方格纸条上的数字涂画出比该数字多1的方格。

如:6(数字后面有十个小格)

各组活动后与其他组轮换进行。

幼儿亲子数学互动嬉戏:4以内数的形成

预设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把握4以内数的形成。

2)、能正确认读数字1、2、3、4。

活动预备:老师幼儿每人一套1~4的数字卡,四个指偶;1~1的圆点卡片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1)、引起爱好,导入课题:出示指偶,引起爱好。

2)、有详细形象到抽象训练:让幼儿操作指偶,复习4以内数的形成,正确认读数字1、2、3、4。

A、让幼儿出示1个指偶,启发幼儿说出1个指偶的数量用数字“1”来表示,老师出示数字“1”,让幼儿说出像什么并认读。

B、提问幼儿:“1个怎样变成2个?”让幼儿操作验证并认读数字2(方法同上)。

幼儿亲子数学互动嬉戏:各种图形我记得牢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各种图形的特征。

2、通过动手操作,进展幼儿空间想象力量和制造力量。

3、培育幼儿对数学活动的爱好。

活动预备:

1、学问按的预备:幼儿已经熟悉几中图形。

2、物质资料预备:奇异箱,幼儿操作用的六种几何图形若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